中考语文考纲知识点汇总.doc_第1页
中考语文考纲知识点汇总.doc_第2页
中考语文考纲知识点汇总.doc_第3页
中考语文考纲知识点汇总.doc_第4页
中考语文考纲知识点汇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照分析广东省2010/2011年中考语文学科考试大纲考试内容和要求(考点后1/2/3为考查要求,1识记、2理解、3运用)2010基础1.默写本大纲规定的古代诗歌及文言课文的重点段落和名言警句。12.理解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意思。2 3.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14.用汉语拼音拼读汉字和词语。3 5.正确理解和运用常见词语(包括成语)。2 36.纠正句子的常见毛病。3 7.仿写句子,变换句式。38.根据表达需要运用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常见修辞方法。39.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3 10.根据论题清楚、连贯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偏离话题。311.运用语文知识与技能解决在综合性学习情境中的实际问题。3 12.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12011基础1.用汉语拼音拼读汉字和词语。1 这个考点原考查运用 2.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13.默写本大纲规定的古代诗歌及文言课文的名句。14.正确理解和运用常见词语(包括成语、关联词语)。2 35.纠正句子的常见毛病。3 选择题 6.仿写句子,变换句式。37.根据表达需要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常见修辞方法。3 重点考查连词造句8.分析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并能进行清晰、连贯的阐述。3 对原有9/10考点进行整合,考查综合性学习,重点在表达方面。9.了解课文与推荐名著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1 原12、30考点进行整合调整后的大纲关于基础部分更加科学。对旧大纲考点的内容进行顺序的调整,调整后更符合语文的学习规律。简化整合一些内容,更加合理。阅读2010文言文阅读13.理解并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句子。2 14.理解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215.领会浅易文言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2 16.领悟浅易文言文的内涵,从中获得有益启示。32011文言文阅读10.理解浅易文言文常见文言词语的意思。2原基础2 11.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句子。2除去“理解”12.理解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2 13.领会浅易文言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2原16与这两点交叉14.初步欣赏文言文的语言和表达技巧。32010实用类文本阅读17.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2 18.区分简单议论文中的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219.能联系生活,对简单议论文的观点作出自己的判断。320.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筛选主要信息,准确概括要点。221.领会科技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2 22.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22011实用类文本阅读15.整体把握实用类文本的主要内容。2 明确了对象16.阅读科技、社科、新闻作品,筛选信息,概括要点。2 兼容了原20/21,更加明确,也切合了多年来的考点17.运用文中知识对相关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推断。3 考试中考点更加的明确了18.阅读简单议论文,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2 简化了原1819.联系实际,对文中的观点作出自己的判断。3 扩大了考查的外延 20.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2 未变21.体会和分析实用类文本的语言特点。2 3 虽为新增,但多年来几乎都会考,只是考点没有明确而已 实用文体就要考查它的实用性。充分体现了文体特征。2010文学类文本阅读23.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124.能整体把握文学作品的基本内容,理清作者思路。225.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226.能初步领会文学作品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227.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328.对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329.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32011文学类文本阅读22.整体把握文学作品的内容、情感、形象。2 把原24 拆分更加合理23.理清作者思路和作品线索。224.揣摩作品中的精彩细节。2 这两点在考试中常考 25.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2 删去了后半部分,已经品味了,还说什么体味、推敲等的有多余之嫌26.初步欣赏作品的写作技巧和艺术特色。3 “欣赏”取代“领会”上升了层次,“艺术特色”换掉了“表达效果”,与上一点25有重复之嫌。27.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有益启示。3 对原27进行精简,精简后更加明了,原来的略显啰嗦。28.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联系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3 未变删掉了原23、29,因为23多年了根本就不考,29与前考点重复,无需再提。其他的进行了适当的调整补充,更贴合多年来的考试实践,更加明确,操作性强了很多。2010文学名著阅读30.了解本大纲推荐阅读文学名著的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131.了解本大纲推荐阅读文学名著的基本内容,能根据具体要求进行概述。1 232.初步欣赏文学名著的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能结合具体语段作简单分析。333.能具体说出自己阅读文学名著的体验,并就作品具体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32011名著阅读29.了解推荐名著的基本内容,根据要求简述关键事件。1考查内容由原来的“具体要求”改为现在的“关键事件”,更加明确了。考查要求又原来的识记和理解,现在明确只考查识记。简化了考点30.欣赏名著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3 省去了“能结合具体语段做简单分析”,但考查要求任然是运用31.阐述个人阅读体验,发表对作品的看法。3 从“说出”到“阐述”,从“具体内容”到“作品”要求高了2010写作 34.感情真挚,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335.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336.写记叙性文章,做到内容具体充实。3 37.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338.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有理有据。3 39.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340.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3 41.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342.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343.能根据表达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344.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3 45.书写规范、端正、整洁。32011写作 要求更简洁,更具有操作性了32.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感情真挚。3 33.结构完整,条理清楚。334.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充实。3 35. 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336.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3 37.语言通顺,不写错别字。3 考生的大敌,改卷老师不会按要求扣分的38.正确使用标点符号。3 删“常用” 39.书写规范、整洁。3 删“端正”五、考试方式和试卷结构7题号考查内容题量分值题型一、基础古诗文默写110非选择题文言词汇理解14选择题语言综合运用37非选择题综合性学习37非选择题二、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38非选择题实用类文本阅读311非选择题文学类文本阅读415非选择题文学名著阅读28非选择题三、写作作文 总21题150非选择题四、附加题课外文言文阅读410非选择题题号考查内容题量分值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一、基础古诗文默写110字词积累14语言运用27综合探究14简二、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412实用类文本阅读310文学类文本阅读415文学名著阅读28三、写作作文 总19题1505题15分四、附加题课外文言文阅读41012.5%考纲更加简洁明了,操作性更强了。更具有语文味,能较为全面的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了。试卷结构安排更加合理了。选择题,某种方面讲增加了语文的测试的难度。一、 实际结构不变:时间120分钟,全卷分值共130分,设附加题10分,由基础、阅读、作文、附加题四大板块组成。2、 试题题型有变化:1、选择题分值加大到20分,分布在基础和阅读。因加入选择题,导致阅读的题型与往年相比会有所不同。2、基础词语考查,仿写考查的考试形式与2010年题目形式有不同。但要求写一段连贯的话,应有3句以上,包含叙述的要素,这些考试要求不会变。3、综合性学习稳中求变,考试内容加强联系文本,考试形式稍有变化。“变”体现在国内外形势在变,考题会贴近生活,贴近时事大事、热点。抓住书本中的有关综合性表达内容,结合热点,整理有关内容。3、 古诗文默写、课内文言文阅读(原39首、19篇)1、新增语文版与人教版文言文共有篇目(5篇),具体篇目如下:1孔子语录2鱼我所欲也3邹忌讽齐王纳柬4曹刿论战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出师表7桃花源记8三峡9杂说10陋室铭11小石潭记12岳阳楼记13醉翁亭记14爱莲说15记承天寺夜游16送东阳马生序17愚公移山18与朱元思书19口技20伤仲永21满井游记22孙权劝学23公输24湖心亭看雪2、新增语文版与人教版古诗词共有篇目(11首),具体篇目如下:古代诗歌1关雎2兼葭3观沧海4饮酒5送杜少府之任属州6次北固山下7使至塞上8闻王昌龄左千龙标遥有此寄9行路难10望岳11春望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6观刈麦17钱塘湖春行18雁门太守行19赤壁20泊秦怀21夜雨寄北22无题23相见欢24渔家傲25浣溪沙(晏殊)26登飞来蜂27己咳杂诗28水调歌头29江城子30游山西村31过零丁洋32破阵子33天净沙34木兰诗35过故人庄36黄鹤楼37浣溪沙(苏轼)38西江月39山坡羊.潼关怀古40题破山寺后禅院41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42滁州西涧43约客44归田园居45渡荆门送别4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7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48朝天子?咏喇叭49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50终南别业【必背古诗词考试范围】共有部分11首+以往39首=50首四、词语拼写:命题来自课文后“读一读,写一写”和课文注释的词语,侧重与运用的考查,更体现学以致用的有关要求。综合性学习:扣紧课文内容,命题形式也变化,可能加入选择题。六、名著阅读:篇目不增加,考查目标不变,考试形式可以微调,难度不变,应引导学生读原著,掌握每一部名著有代表性的细节描写内容,深度理解主要人物。七、作文:以记叙文为主,坚持写好真情实感的文章,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八、附加题:提高区分度,难度加大,以叙事、小传记体的文言文为主,学生具备文言文阅读能力才能读懂,瞎猜、乱答难沾边,理解类表述题占主导。九、现代文阅读:命题形式有变化,但考实用类、文学类作品不变,考查点不变。作品从议论文阅读文段、说明文阅读文段、散文(小说)阅读文段中选考,新加入选择题,题量增加。广东中考名著必考篇目西游记吴承恩水浒传施耐庵朝花夕拾鲁迅繁星春水冰心骆驼祥子老舍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鲁滨逊漂流记笛福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名人传罗曼罗兰童年高尔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2012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语文学科学业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初中毕业生语文学科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评定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业水平是否达到毕业标准和评价初级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二、指导思想(一)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真实、全面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目标方面达到的水平。(二)有利于建立科学的语文教学评估体系,为高中阶段学校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提供依据。(三)有利于推进语文学科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全面提高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产生积极良好的导向作用。三、考试依据(一)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二)教育部2002年颁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三)广东省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毕业生语文学科学业考试包括下列三个能力层级:识记:了解并记忆学过的语文知识和学习材料,能正确地再认和重现。如认读、书写汉字,了解有关文学常识,背诵、默写规定的篇章等。理解:掌握并领会所学的语文知识和学习材料的基本特征和主要意义,能作正确的解释、说明或推断。如领会语句的含义,把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等。运用:把学到的语文知识用到新的语文实践中,比较灵活地解决不同情景中的实际问题。如改正文章中的毛病,会写记叙文,会写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和日常应用文等。考试内容与要求具体如下:考 试 内 容 和 要 求能力层级类别细 目识记理解运用基础1用汉语拼音拼读汉字和词语。2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3默写本大纲规定的古代诗歌及文言课文的名句。4正确理解和运用常见词语(包括成语、关联词语)。5纠正句子的常见毛病。6仿写句子,变换句式。7根据表达需要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常见修辞方法。8分析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并能进行清楚、连贯的阐述。9了解课文与推荐名著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 阅读阅读文言文阅读10理解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意思。11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句子。12理解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13领会浅易文言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14初步欣赏文言文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实用类文本阅读15整体把握实用类文本的主要内容。16阅读科技、社科、新闻作品,筛选信息,概括要点。17运用文中知识对相关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推断。18阅读简单议论文,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19联系实际,对文中的观点作出自己的判断。20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21体会和分析实用类文本的语言特点。文学类文本阅读22整体把握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