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文献]好习惯比什么高学历都重要.doc_第1页
[专业文献]好习惯比什么高学历都重要.doc_第2页
[专业文献]好习惯比什么高学历都重要.doc_第3页
[专业文献]好习惯比什么高学历都重要.doc_第4页
[专业文献]好习惯比什么高学历都重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好习惯比什么高学历都重要叶圣陶教育思想给我的启示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是教师、家长、社会各界人士,包括广大学生在内的多数人都有所了解的育人原则。叶圣陶关于青少年学生要努力养成良好习惯,改掉不良习惯的所有论述,都源于并最终落脚于培养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做国家的合格公民。在现今全社会高度重视青少年教育的年代,重温叶圣陶先生的著作,对启发教育者和广大少年儿童,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要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许多从各类学校毕业后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同学相邀聚会,大家都会惊奇地发现,尽管岁月流逝,沧桑巨变,但彼此的言行习惯(包括好的和不好的)并未完全改变。由此可见,要改掉已经形成的习惯是多么艰难,从小养成良好习惯是何等重要!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论著中,涉及到“习惯”的表述,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就有百余处之多;他甚至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要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他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接物和对待工作的良好习惯;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习技能的良好习惯;体育方面,要养成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良好习惯。咱们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社会里生活的一切良好习惯。”有两种习惯是万万不可养成的叶圣陶在习惯成自然一文中写道:“习惯养成得越多,那个人的能力越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的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的习惯。”他这里所说的当然是指一切好习惯,那么,怎样的习惯才算好?“能使才性充分发展的是好习惯,能把事情做得妥善的是好习惯,能使公众得到福利的是好习惯。”他多次提醒青少年学生,有两种习惯是万万不能养成的:“一种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又一种是妨害他人的习惯。”在这两种坏习惯中“妨害他人的习惯”一看就懂,不言自明;而所谓“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指的是对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今天东,明天西,今天这样,明天那样,那就什么习惯也养不成。而这今天东,明天西,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倒反成为一种习惯,牢牢地在身上生根了。”这种“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是与其他种种好习惯相冲突的;养成了这种坏习惯,其他种种好习惯就很少有养成的希望了。青少年学生的种种好习惯究竟是如何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告诉我们,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所固有的,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长期的实践中来。一切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也是这样。叶圣陶明确指出:“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全是好习惯,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指导实践的作用。不断学,不断练,才能成为好习惯,才能真正学到本领。”如果有意无意地形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则必须尽快痛下决心甚至需要用“随时强制”和“随时警觉”的办法加以改正,直至彻底改掉坏习惯,养成与之相反的好习惯方才罢休。大量实践证明,好习惯的养成和坏习惯的改正,年龄越小越容易,时间越早越有效。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叶圣陶关于青少年学生要努力养成种种良好习惯,下决心改掉不良习惯的所有论述,都源于这样一个基本的出发点,那就是要让他们今后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成为国家的合格公民。为此,他要求必须首先在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方面养成种种良好的习惯,而且养成这些良好习惯都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对进出屋子如何开门关门这件人人都会遇到的寻常事,他就分别在1945年11月、1955年4月和1956年8月写的三篇文章中都提到过。他说:“要是砰的一声推开,又砰的一声关上,那就在短时间内发出两回讨厌的声音,给屋内屋外的人两回刺激。人家在那儿做事用心思,听见砰的一声多少受些妨碍,就是不在那里做什么,也会感到怪不舒服的。所以咱们要教小学生从小要养成习惯,轻轻地开门,轻轻地关门,能不发一点儿声音最好。”从现象上看来,学生是否养成了这个好习惯好像没有多大关系,但是“推开来想,在开门关门这件事上能够不妨碍别人,不就是在其他事情上也能够不妨碍别人的基础吗?把轻轻开门轻轻关门的心放到一切事情上,同样地养成习惯,不就什么举动都不至于妨碍别人了吗?”叶圣陶就是这样从看似寻常的小事中发掘出了深刻的内涵,让人深思,发人深省。叶圣陶格外强调养成善于自学的好习惯在叶圣陶要求学生养成的种种好习惯中,格外强调养成善于自学的好习惯。因为思想的修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是永无止境的,每个人都应该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在学校里学习有老师指导,但人的一生在学校里度过的时间只占一小部分,走上社会工作岗位之后,主要应靠自学。通过自学而掌握的东西点点滴滴在心头,往往更有利于指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叶圣陶指出:“同学们一定要努力学会自学的本领,养成自学的习惯。只知道捧着课本死记硬背是没有用处的,至多只能应付考试。学会了自学的本领,养成了自学的习惯,将来离开了学校,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地自我充实,自我修养,成为有益于人民的人,有益于社会的人。”叶圣陶和夏丏尊两位教育家早在1934年合著出版的小说文心中就曾写到,自学不怕起点低,只怕不努力,任何人只要立志自学,都可以通过长期努力从而学到许多真实有用的知识和本领。如果没有养成自学的好习惯,即使是大学毕业也不行,因为“大学分院分科分系,一个人进了大学,学到的知识只是很小的一个角落,深度和广度都还不够:从消极方面说,还不足以充分适应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从积极方面说,还不能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所以大学毕业之后还要自学,在工作和生活中自学,根据工作和生活的需要自学。”青少年良好的自学习惯的养成,与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分不开的。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以各科知识,尤其重要的在于启发学生、熏陶学生,让他们自己衷心乐意向求真、崇善、爱美的道路昂首前进。叶圣陶说:“咱们当教师的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一直学到老。”“自学能力的强或弱取决于在校时候所受教育的好或差。假如在校时候常被引导向自学方面前进,学生有福了,他们一辈子得到无限好的受用。而且,不但他们自己,社会和国家也得到无限大的利益。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也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不难想象,这样的人不断增多,社会和国家将达到何等繁荣昌盛的境界。”在这里,叶圣陶不但强调了培养自学习惯的重要性,也提出了教师引导的责任,同时又把这一切与整个国家的利益和前途紧密地联系起来,体现了一位爱国教育家的高尚情操和殷切期望。青少年学生在校期间要养成的好习惯,除了上述种种之外,叶圣陶还要求养成热爱劳动、不怕困难的好习惯,谦虚谨慎、团结互助的好习惯,不知道就询问、就得翻查的好习惯,精密观察跟仔细认真的好习惯,推理下判断都有条有理的好习惯,正确运用语言的好习惯以及学习、工作、生活都要有规律的好习惯,等等。总之,他所提出的种种良好习惯,全都与青少年思想品质的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发展提高密切相关,所以,他的一系列正确主张,绝大多数都已被教育部写进了中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和教学大纲之中。我们相信,广大青少年学生只要自觉地养成种种良好的习惯,就不仅仅在校期间能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而且走上社会之后也一定能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更大的贡献。那样,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做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成为叶圣陶所期望的国家合格公民和社会合格成员了。新一代“教师形象” 是什么?这还用问吗?人们对教师角色的认识不是很明确吗?其实不然。比如关于“红烛”的比喻,近年来就有争论。有的人认为,以“红烛”喻教师,强调的是无私付出、奉献,忽略了教师也有权利实现个人价值、获得个人幸福,因此,不能把教师比喻为“红烛”。有的人就批驳,奉献精神之于教师,是一个基本要求,不因时代变化而改变,何况这个比喻已经成为我们教育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能取消“红烛”这个比喻。类似的争论还有很多,这是一个信号: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中,尤其是在各种教育改革思想、观念的撞击下,我们对教师形象的认识存在相当程度的模糊、混乱。重新思考“教师是什么”,合理确定教师角色,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新课题。笔者以为,塑造新一代“教师形象”,至少要照顾以下几个层面:坚持理想色彩,但不神化。我们的传统观念是“天、地、君、亲、师”,是“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道”,乃君民之道,王者之道,当然也包括作为士人的基本道德操守、良心和社会关怀。在这样的观念下,教师的作用被放大,地位被拔高,乃至被神化。教师是天底下无上光荣的职业,教师的职业形象应该具备理想色彩。因为教育首先是育人,是培育一颗颗健康向上的心灵,是为了社会更文明、更和谐。对教师的伦理或精神性要求理应比对别的职业者更严格、更理想。比如我们说,教师是爱的化身,是心灵的保姆。在此基础上,我们也需承认,现代教师也是“人”。而且,教师只有以活生生的“人”出现,才可能让学生“亲其人,信其道”。相反,如果把教师神化,结果是使教师的形象变得苍白,让学生敬而远之。曾经有一个小学生,不经意间发现自己的数学老师在办公室笑了,竟当作重大“新闻”向同学宣布:老师也会笑!对教师形象的塑造,要坚持理想,但也要兼顾现实,不神化,也不俗化。我以为,中小学教师应该是这样的人精神丰富、人格健全、富有爱心、怀抱理想的生活中的“人”。坚持专业化方向,不诗化。“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是北京师范大学著名的校训。教师首先是伦理性的职业,品德、人格是其第一位的职业素养。但仅有道德是不够的。现代教师属于专业工作者,只有通过良好的专业服务和创造,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这个职业缺乏浪漫色彩。有些人以为,有良好的态度、爱的热情,就能产生教育的奇迹。而实际上,中小学教师如果没有良好的知识结构,没有对所教学科的深入理解,没有基本的教育学、课程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素养,不懂得与家长相处,品德再好也难以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著名数学教师华应龙说,教是因为需要教。没有良好的专业素养,你怎么知道什么是“需要教”?中小学教师将习惯过一种知性的生活不诗化现实,而以坚韧的态度面对职业,以专业的服务赢得尊严和荣耀。坚持教育的灵性,但不高蹈、虚化。教育是艺术的,但是这艺术的一面是扎根于坚实的专业土壤、可敬的人格品质。否则,教育就成了不可捉摸的虚幻之物,就成了纸糊的玫瑰。语文及其他文科教学,课程内容本身可能就是文学的、艺术的,我们不难理解其教学具有灵性的色彩。那么数学等理科教学呢?思维的愉悦、求知的乐趣,可能是理科课程独有的魅力。如果能带领学生享受到这些魅力,师生在课堂上能灵犀相通,不也是教育的美妙境界吗?教育灵性的一面,决定了教师角色某种程度上具有艺术气质。中小学教师应该对一切新鲜的东西保持好奇,对生活和职业充满激情,通过坚实的专业化劳动,创造教育的幸福图景。他们将使社会、家长对教育充满信心,并对教育怀抱合理的期待。他们不是要破坏教育的理想,相反,是要更韧性地坚持下去。教育需要更多“麦田守望者” 麦田守望者是美国作家塞林格的名著,小说述说了主人公霍尔顿不得意的中学生活,求学时遭遇的种种郁闷使得主人公极度向往并设想了心中的理想教育,这可以从他最后谢幕时说的一番话得知:“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好一个“守望麦田”的教育理想!这段文字质朴却含意深刻的独白一下子使整篇小说的立意鲜明而高远起来。“我手写我口。”霍尔顿的求学生活应是塞林格自身经历的影子,他借霍尔顿之口表达了对旧式教育方法的质疑。主人公的独白可视为作者对理想教育形态的主张和热望。如果说作者当麦田守望者的描述只是小说家言,是一时心血来潮,那么反思当下的教育现实,这“小说家言”却引发我们诸多思考,并得到一些启示。首先,教育需要“顺性而为”,在于引导而非强制。孩子们之所以能够无拘无束地做游戏,首先在于主人公给他们提供了一个释放童心、张扬个性的场所-麦田,这是他们的精神家园。如果守望者因爱惜自己的麦田恐被践踏,而拒绝孩子们进入麦田,或者即使允许孩子们进入麦田,却如临大敌,规定过多的清规戒律,这也不能动,那也动不得,试想,孩子们还有游戏的兴味吗?他们天生固有的自由精神和创造精神恐怕也会在禁止和喝斥声中丧失。其次,教育成功的智慧在于找到教育的支点,去撬起学生能力发展和生命成长。守望者从麦田的前台退居幕后,他并非只做一名游戏的旁观者和局外人,而是敏感地发现了游戏的关键点-悬崖,这是孩子们的生命之崖,是不可逾越的生命之线,守候于此可谓有四两拨千斤之功效。其实,教育中处处有着类似的“悬崖”,智慧与方法便是无形的教育支点。举例说吧,就是当学生不懂时,利用“最近发展区”的原理,搭建合适的“支架”,来帮助他们顺利穿越“最近发展区”;当学生理解不透彻时,运用比喻、联想、类比、演示、实验等方法帮助其理解;当学生目标已明确,但思路受阻时,告诉学生不妨另辟蹊径,变换角度,兴许可以找到新路径,轻松地抵达终点;当学生“狂奔”至“高峰”时,有意让他们暂时停下来反思,“我的目的合理吗”,“还有更优的方法吗”有时停下是为了更好地前行,能促进思维品质的提升与优化。再次,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忘却功利的单纯和坚守的耐性。相对于麦田周边的风景,守候悬崖绝壁的生活单调乏味,且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懈怠。守望不仅需要勇气,还意味着责任、恒心与付出,更要苦心琢磨守卫的方法和方向。现实生活中,教师面对的教育环境虽然没有“悬崖”危险,但更加复杂,教育方式更为多元,教育对象更难把握。当面对物欲的诱惑,部分教师发现自己工作的付出与所得不成正比时,浮躁与失衡心理便弥漫于三尺讲台;而把考试作为追求名利的“敲门砖”时,教育便异化为一种纯技术化的、“手工作坊式”加工零部件的工具,教师终日行走于“守望考试”而不是“守望学生”的迷途上,在无意识中忘却了学生的个性张扬和生命成长,也忘却了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使命和价值,与心中的理想教育渐行渐远。“守望”是一种习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一种品格。为了学生的成长,教育需要更多的“麦田守望者”。教师是“会说话的教科书” 凡成功的教师,无不以人格之光辉照亮着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教师道德人格是一种巨大的德育资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2207年8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应把这一根本任务贯彻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道德人格具有极强的德育价值。规章制度不能替代教师人格的作用健全人格是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一,也是“全人”教育的组成部分。所谓人格是一个人在生活实践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带有一定稳定性倾向、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统一,其评价的基本尺度是独立性、平等性和尊严性。道德人格是人的道德尊严、价值和品格的总和,它既是人在道德上的“实然”,也是人在道德上的“应然”,是现实和理想的统一。而教师的道德人格是指教师这一特定社会角色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和情操的统一,它不仅使教师本身获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满足,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育人手段。正像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教师是“一本会说话的教科书”。中外教育史表明,凡成功的教师,无不以人格之光辉照亮着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人格。无论是古代的苏格拉底、孔子,还是现代的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鲁迅等,他们的人格魅力都产生了巨大的教育力量。例如,有一次,鲁迅在国立北平师范大学讲课,来听讲的人越来越多,礼堂容纳不下,只好临时挪到大操场上去。萧瑟秋风中,没有扩音器,但听者专心致志,激动感奋。何以如此震撼人心?是鲁迅先生人格的力量,这种人格魅力来自他的崇高品格和渊博学识。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就是人格逐步完善的过程。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任何规章制度,无论想得多么巧妙,都不能替代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可见,教师道德人格是一种巨大的德育资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教育力量只有从活的人格源泉中产生以教师道德人格培养学生道德人格,其价值定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人格示范来体现。周礼中称“师者,人之模范也”,这是对教师职业道德和精神的期盼。许多教育家都强调教师人格的示范作用,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韩愈说:“以身立教”。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个人范例,对青年人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表的一种教育力量”。他还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教育力量只有从活的人格源泉中产生出来,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影响性格。”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长身体、增知识、立德行、塑人格的重要时期,其情感、意志、行为都具有不稳定性,教师的榜样会成为他们最直观的模仿对象。正如植物有趋光性、趋水性一样,学生也具有“向师性”,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被学生观察着、思考着、效仿着。相反,教师的不良人格形象也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品德主要是靠感染力和榜样学习而来,观察学习和社会模仿是青少年获得关心人和体谅人品质的重要方式。增强教师在人格方面的表率、示范作用,应成为教师道德人格的根本指向。通过师生和谐交往来体现。校园中最关键的德育因素是人,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道德生活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帮助学生明辨是非、美丑、善恶,这是教师的基本社会职责。在交往中育德,需要发挥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增强互动性和吸引力,讲究民主平等、主体参与等。美国教育家诺丁斯提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关怀道德教育理论”,强调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对学生体验和感受的重视。关怀教育也是实现学生幸福成长的重要源泉。通过课堂中的道德生活来体现。社会心理学调查表明,一个班的学生在某些方面的风格往往与某一任课教师具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是欣赏、学习和模仿的结果。教师人格魅力不同,教学特色不同,效果差异就很大。教师要使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成为德育的切入点,追求细节的完美,营造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和德育环境,使学生过一种对自身满意和对社会有益的道德生活。有人说:“学生的心灵,就如长长的胶卷,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上面感光,留下永久的印迹。”教师要提炼德育智慧。道德人格既是师德素养的一个方面,也是德育的一种手段,应给予重视。影响教师道德人格的因素既有内在因素,如独特的个性、情感丰富性、生命完整性,也有外在因素,如行为举止、外表形象;既需要主观能动性(自我塑造),也需客观的条件(外部环境)。因此,教师需要加强自我学习,提高自我修养,力戒浮躁心态,保持健康心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增强育人意识,提炼德育智慧。德育智慧的持续提升是建立在道德反思基础上的,是教育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是在教师探求教育教学规律基础上长期实践、感悟、反思的结果,也是教师教育理念、知识学养、情感与价值观、教育机智、教学风格等多方面素质高度个性化的综合体现。总之,教师的道德人格影响着受教育者的观念、行为,甚至是人生幸福道路的选择。它像种子一样撒播在学生心田,萦绕在学生的心中。不断提升教师的道德人格,是在为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和为学生发展服务。有效地促进教师成长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高品质的教育。这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共识。道理很简单,教师本身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自身的成长是教育力量的源泉。如何有效地促进教师成长呢? 我概括为如下四点:一是大量阅读,仔细咀嚼。现在教师的阅读量大多太少,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比如工作量太大,心理压力太大,没有时间也没有心境去阅读。但缺乏阅读习惯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也可以说是我们的教育存在的一个缺憾:没有很好地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和品质。 阅读什么呢?我认为中小学教科书就是很好的读物。尽管我们的中小学教科书编得还不很理想,但对教师来说仍是最好的读物。因为在中小学教科书中凝聚了人类的基本经验,那些内容是最基本、最核心的,是构建我们精神大厦最主要的元素。中小学教科书上的内容我们过去都学过,但今天我们的眼界发生了变化,我们的经验背景发生了变化,去阅读那些我们熟悉的材料,会有新的感怀和收获。“温故而知新”。对于教师,阅读各科教科书,还有一个重要价值便是,你可以在自己所教的课程中经常地提及别的课程内容。这样,就能更好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背景,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地理解学习内容,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对世界的完整的理解。除了阅读教科书,阅读一些优秀的教育刊物也是十分必要的。办得好的教育刊物的上的文章,比较及时地反映了教育界同行们对于教育最前沿的思考,会推动你的思考和探索。另外,要阅读一些滋养心灵、温润生命的书,特别是文学作品和思想随笔。那些文质兼美的作品,会使我们的内心变得丰富、细腻、鲜活和磊落。如何阅读呢?我个人的经验是要仔细咀嚼,再三玩味,反复推敲,需要掩卷沉思,一些经典的篇章和段落要熟读成诵。泛泛的阅读当然也必要,但如果没有“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就容易流于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没有一定量的可以了如指掌、可以娓娓道来的篇章打底,就会缺乏根基,缺乏底气。二是深入探索,自觉反思。在实际工作者,你总会发现一些问题,一些现象,你可以有意识地作一些探索:自觉地实践一些先进的教育思想,并不断地自我反思。有改变才会有成长,你总是要试图去改变一些做法,一些想法,而不是自我封闭,固步自封,比如,什么样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写作能力比较强?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写作的能力是不是一定就强?语文的学习成绩与其它学科的学习成绩有多大的相关度。三是及时总结,着力提升。要养成及时总结的习惯,收集、整理我们听到的、看到的、读到的价值的现象和表达。古人讲,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万丈高楼平地起。积累是十分重要的。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及时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我们就获得了成长。没有经过理性加工的“经验”(经历和体验)就可能是混沌的、模糊的,所以,“经验的概念化”是智慧发展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从感性到理性,这个认识过程不是一次就完结了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修正和不断深化的过程。 “教师成长的策略”可以说是我个人经验的一个总结,这个总结不是一天形成的,它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也远未完结。四是团队合作,真诚交流。一个学校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团队。团队成员之间的精诚合作,互相真诚的分享和交流,对于彼此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巨大的价值。团队中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使我们成长,因为在团队中我们形成了一种精神的氛围,一个心理的场域。有言道:湿柴在烈火中也会燃烧。真诚的交流所导致的思想的碰撞和交锋,会使我们对问题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入,会使一些主题和思想在我们的心中深深地扎根。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从理论上深刻地揭示了交流、分享、讨论和对话在知识建构中的重要意义。比如说,一个学校的老师共同读一本书,每周有固定的时间来交流和分享,这样就有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一个思想交集的空间。老师们会自觉意识到:为了能在分享交流的时候有所贡献,就理所当然地要提高阅读的品质。通过在团队中的分享和交流,我们的认识深化了,我们的内心丰富了。有分享和交流的内在需要,是教育力量的重要源泉,因为分享和交流的需要的反面是内心的麻木和枯竭,这也是教育的倦怠感产生的真正根源。“广泛阅读,仔细咀嚼;深入探索,自觉反思;及时总结,着力提升;团队合作,真诚交流”,这是最经济、最有效,也是最可行的促进教师成长的策略。成为有教学智慧的教师如果说“课程智慧”主要显示为教师“备课”的智慧,那么,教师的“教学智慧”则主要显示为“上课”的智慧。究竟什么是一堂好课?有不少学者认为这样追问几乎是徒劳,因为一堂好课所隐含的因素过于复杂,甚至不可言说。事实上,一堂好课这个话题虽然复杂,但还是可以从“复杂”中找出一些“简单”的要素。我们借用韩愈的框架,认定一堂好课至少有三个基本要素:传道、授业和引起主动学习。韩愈的原话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的“传道”在这里主要指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培育学生的人格;“授业”在这里主要指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惑”在这里主要指让学生主动学习并在学生提出自己的困惑之后教师再给予解答。“传道”对孩子来说,“传道”是影响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要素。这里的“传道”是指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受到激励、唤醒和鼓舞。知识也许是可教的,但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不可教的。教师的“传道”只能显示为感染、熏陶和引导,只能显示为激励、唤醒和鼓舞。好的教师总是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感染、感化他的学生。对学生来说,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永远是重要的。但是,无论知识和技能多么重要,它从来就不是学生学习的全部内容。教师除了传递知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让学生成为有独立人格的人。苏格拉底说:“知识就是回忆”。我们现在无法简单地相信,人“先天地具有知识”,以至于光靠回忆就能够获得知识,但我们至少可以断言,人“先天地具有自由精神”,人一旦发展了这种自由精神,他就能够主动地获得相关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的命题“知识(学习)就是回忆”可以转换为“知识(学习)就是自由”。教师的基本使命,就是让学生因自由精神和独立人格而主动求知、自由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授业”“授业”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这里的“授业”主要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业上达到掌握的水平。在重视“笔纸”考试的现实社会中,“授业”可能是中小学教师和家长最关心的主题。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讲解知识,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有效学习。而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可以归结为两句话:学习就是打游戏,学习就是认地图。当然,也可以加上另外两句话:“学习就是学说话”和“学习就是学走路”。第一句话:学习就是“打游戏”,与之相关的概念是“及时反馈与矫正”。中国教师和中国家长目前面临的最头疼的问题是学生接近“无度”地沉溺于“网络游戏”中。学生为什么愿意把自己交付给网络游戏?网络游戏究竟有什么诱惑力?原因可能是,游戏里面隐含了学习的秘密。游戏里面隐含的第一个秘密是,任何游戏总是为游戏者提供及时的反馈。游戏里面隐含的第二个秘密是,任何游戏总是让游戏者满怀希望,无论游戏者经历了多少失败,但只要游戏还在延续,游戏者就有成功的希望。实际上,这两个秘密是相互缠绕的,它让参与者满怀成功的希望,并为参与者提供及时的显示成功或失败的反馈。第二句话就是“学习就是认地图”,这也是一条教育隐喻。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看看用哪种学习方法能够让学习者在一个星期之内掌握整个北京市地图的所有街道。掌握和理解的标准是:你问“安外大街88号”在哪里,学习者就可以回答出从大兴出发,经过哪些街道就可以抵达那个地方。最有效的办法是,学习者最好先确定自己在哪里,然后找出“主干道”,比如东西走向有几条主干道,南北走向有几条主干道。掌握了主干道之后,再去学习“分支”和“分岔”的街道,这就是“整体学习”。如果老师一条街道一条街道慢慢地教,那么,学生可能永远都不会掌握和理解北京地图。学习就是打游戏,学习就是认地图。这两个隐喻提示我们:及时反馈与整体学习这两条原则是多么的重要。引起主动学习如果说“传道”是一堂好课的第一个标志,有效地解决知识困惑是一堂好课的第二个标志,那么,教师引起学生主动地学习,这是一堂好课的最高境界或终极使命。帮助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真正的帮助是让学生“摆脱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依附”。有关主动学习最恰当的教育隐喻是“学走路”。“学走路”意味着没有人能够代替你走路,你只能自己经过爬行,跌跌撞撞,然后就学会了直立走路。尝试、摸索、跌倒、摔跤之类的错误是成长的正常代价,如果不付出尝试、摸索、跌倒、摔跤的代价,人就不会掌握走路的技巧。学习是自己的事,别人只能提供帮助,但无法代替。成人在某个时候可以“牵”着孩子的手往前走,但这种“牵手”也是需要克制的,在必要的时候要“放手”。这个秘密至少在叶圣陶那里已经被识破。1962年,叶圣陶在给教师的通信中提出,教学如“扶孩走路,虽小心扶持,而时时不忘放手也。我近来常以一语语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黄武雄先生曾经讲过一个“父亲的脚后跟”的故事。主动学习究竟有多重要,这个故事大体可以提供一些解释:小时候我曾住在丰原东边的山里,父亲常带着我入城。这条路很长,走起来总要两三个钟头。每次父亲走在前边,我跟在后头,他的步伐大而且快,我必须两脚不停地划,眼睛不停地盯住他那双破旧的布鞋,一路不停地赶。有一次,天色向晚,路过一道铁桥,一根根枕木的间隔比我的步子还宽。平常父亲总会歇下来等着我爬过去,或索性抱着我过去,但那天他心里不知牵挂些什么,等到我爬过桥,抬头一看,他已经“失踪”了。突然,我涌起一阵恐惧:“这条路来回已跟着父亲走过二三十趟了,怎么一下子变得如此陌生?”我哭着等在桥端的田埂上,几个钟头在黑夜里又饿又怕。我甚至分不清家的方向。我苦苦思忆,但呈现的总是父亲那双不停晃动的布鞋。午夜时分,总算由远而近,传来了母亲苛责父亲的声音。后来我才知道父亲回到家竟还不知我早在半途就已走失。今天,很多教师在上课时,不告诉学生“我们去哪里”,从不指出大体的方向。一开始就下定义,一味要学生一步步陷在“推理”的泥坑里,以为这便是思考训练,这便是“教学”,其实这只是教学的“形式”。演示解题时也是一样,一步步非常严密,非常工整,每写一行就问学生一句:“对不对?”学生的回答也是非常合作:“对。”这样热烈的上课情绪,该说是天衣无缝了。若效果不好,只好怪学生素质不佳或教材不当了?事实是:学生看到的不是“路该怎么走”,他们只看到了“布鞋不停地晃动”,简单的“左-右-左-右”的换脚规则是知道的,但一旦没有“布鞋”在前面带路,便觉一片陌生。家在何方?路怎么走?我深深相信,当时父亲如果像赶牛一样让我走在前头,出城的时候便用手指明家的方向,然后问我:“吴厝的大榕树,旧厝的土地庙,阿公溪上的铁桥,南坑阿婆家后的小径你认不认得?”而在我点头之后,叫我逐一带路走过。我必定在走过一趟,回到家之后便会十分熟悉整条路径。如果父亲是最最上乘的教育家,也许他在指明家的方向后,便要我带路,他在后头宁可随我多走一点冤枉路,一边加以修正。其后并画图比较近路与远路,如此我不仅能熟悉家城之间的路径,城东郊的地理我必也在走过一遭后便了如指掌,再也不愁迷路,甚至可以常常代我父亲跑腿办事。可是我不敢苛求,我仍该感谢父亲,毕竟他不会抱着或背着我走,使得我尚有一丝镇定,能在漫长的四五个钟头里守在同一个地方等着他与母亲回来找到我。在今天的教室里,我看到学生不敢或不知问出一句:“老师,我们去哪里?”总觉得老师走在前头,一味要学生“尾随”。甚至有的老师是将学生“背着走”的。要改良教学,或许我们今天该提出要学生“带路走”的赶牛教法。成为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受学生欢迎”的教师除了具有基本的专业素养之外,尚需具备基本的专业人格,比如主动精神、乐观心态、快乐情绪。教师的主动精神、乐观心态和快乐情绪与教师的课程智慧、教学智慧和管理智慧一起构成了“学生最喜欢的教师”的基本要素。教师的主动精神主动精神何以让某些教师顺利地展开职业生涯并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成功教师?一直让自己陷入被动的教师又是如何逐渐成为不受学生欢迎的学校中的“失败者”?有些年轻教师是同年一起进入同一所学校,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最初几个月,看不出他们之间有什么差别,但一年两年之后,这些同时进来的新教师逐渐显示出差别:有的教师会越来越受学生欢迎,而且成为其他教师心目中的好同事;有的教师则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成为学生讨厌的教师,而且校长和同事也因他的存在而感到不舒服。一个年轻教师以何种姿态进入一所新学校,以何种方式展开职业生涯,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一些年轻教师在还没有明白“教师这个职业究竟意味着什么”的时候就不以为然地走上了讲台,待他们尝试了失败的痛苦经历之后,才发出“悔不当初”的感叹。教师的主动精神究竟意味着什么?从在学校中遇到的成功教师以及在文本、电影中所看到的那些成功教师来看,教师的主动精神至少意味着:第一,善于创造性地执行,不让自己陷入被动和琐碎;第二,善于人生规划或生涯设计,为自己争取发展的机会;第三,像蚂蚁一样自强不息,遇到任何障碍都不断寻找新的出路。教师的乐观心态教师的乐观精神主要包括宽容的精神、赏识意识和有激情的生活。宽容精神是一种“人不知而不愠”的修养,这样的人不会喋喋不休地抱怨;赏识意识是对他人表达真诚的认可和尊重;激情指的是一个人的精神状态。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意味着要选择一种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生活方式。乐观的第一个指标是宽容。宽容的人不会对他人有太多的挑剔,也不会因他人不关注自己而一味抱怨。乐观其实很简单:停止抱怨。乐观的第二个指标是“赏识”。不仅宽容,还能做到对他人赏识,这是一个进步。渴望赏识是人性中最可爱的弱点。乐观的第三个指标是内心“宁静”、有“激情”、能快乐地生活。人总是喜欢和那些能够给人带来快乐的人在一起。快乐是一种能力。能够把笑声带给别人的人,有一种能力,叫感染。喜欢把痛苦带给别人的人,也有一种能力叫传染。怎样成为快乐的教师快乐和幸福是人的终极追求。良好的教育就是让学校里的教师和学生因教育而更加快乐、幸福地生活。教师的快乐与幸福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教师不快乐,他的学生往往不会有好日子过。万一教师不能拥有完整的快乐与幸福,那他至少要让自己过得有希望。如果教师的生活没有了希望和梦想,教育就会发生危机。有幸福感的人,是那些拥有创造性生活的人,是那些“生活在自己的作品中”的人;所谓痛苦的人,是那些生活在种种束缚中的人。对于教师来说,他的作品可能是曾经改变了某个学生,可能是上了一节好课,可能是发表了一篇文章或出了一本书,也可能是参与建设了一个新班级或一所新学校。所有的作品都意味着某种“改变”。很多人之所以没有自己的作品,是因为他没有改变自己的生活,日常生活陷入机械的重复。为什么你无法发表一个新作品?因为你没有改变你的生活。既没有新的“阅读”,没有新的“观察”,也没有新的“做法”,当然无新作品可言。创造的生活其实是一种“可能生活”或“理想生活”。这种人生活在自己的梦想中。梦想是自己将来要走的道路,在自己将来要抵达的地方。人过得好与不好,全靠人有没有自己的梦或理想。史怀泽因敬畏生命而享有盛名。史怀泽建议人在走路时也要爱惜路上的生命:“被你踩着的蚂蚁在那里挣扎,甲虫在艰难地爬行,而蠕虫则蜷缩起来。”这令很多读者感动。可是,史怀泽真正的魅力并不在于他是一个多愁善感的男人,不在于他建议人要保护所有动物的生命,而在于他热烈地建议每个人必须让自己的生命过得充满激情、有理想、有活力。在史怀泽那里,“敬畏生命”意味着“拒绝成熟”。人的最重要的使命是在整个生命中坚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