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复旦经济-7月份.doc_第1页
[经济学]复旦经济-7月份.doc_第2页
[经济学]复旦经济-7月份.doc_第3页
[经济学]复旦经济-7月份.doc_第4页
[经济学]复旦经济-7月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解读“十二五”规划:产业转移应当动态平衡陈钊 原创 | 2011-06-07 17:31 | 投票 投票人 标签: 产业转移平衡十二五规划地农转非指标 在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受到制约、土地农转非指标严格按地区配给的非市场化前提下去判断产业是否应该转移,其得出的结论并不能够令人信服此次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有几个新提法值得关注,一是首次提出“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二是谈及区域协调发展时,突出了“互动”二字;三是首次把“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单独成篇列出。本文从产业转移时机之辩入手,解读以上几点内容。从2004-2005年开始,东部沿海地区就有部分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据此有学者认为东部产业大举西进转移的时机已经到来。我认为,在劳动 力跨地区流动受到制约、土地农转非指标严格按地区配给的非市场化前提下去判断产业是否应该转移,所得出的结论并不能够令人信服。相反,倒是东部发达地区产 业及其人才的聚集还远未完成,而其障碍恰恰也正是户籍制度对人口向大城市集聚的限制,以及土地开发指标配给体系下出现的中西部地区的“过度”工业化。这些 现象的背后,既体现了政府对地区差距扩大的担忧,也与长期以来城乡及区域之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巨大差距有关。因此,“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的三大新提法,内在 有着很强的逻辑联系。生产要素流动受到制约此次“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我的理解是,这个“互动”其实质应该是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的自由流动。生产要素无非就是 资本、劳动力和土地。资本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流动的;而后两者流动的难度很大,直接受到我国现行户籍制度以及农转非用地指标制度的影响。劳动力方面,我国城市工业的发展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实际上是利用了农村生活状况比较差、收入比较低这一现实,因而能以较低的工资吸纳大量的农村劳 动力。但是城市在为农民工提供就业的同时,并没有给予他们平等的市民化的待遇。由于现行户籍制度的制约,大量的城市外来劳动力无法享受到与城市户籍人口同 等的公共服务,这就大大挫伤了劳动力流动的积极性,其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所谓的“民工荒”,就其本质而言,并非因为农村没有剩余劳动力,而只是农民工进城 后缺乏社会公共服务待遇,而不堪其劳动及生活环境压力所致,形成了目前这种候鸟式的短期劳动力输出,更有部分劳动力不愿继续再向大城市流动。土地方面,就其物理属性而言,土地并不会流动,但由于我国有农转非用地指标这一特殊制度,导致了农村地区工业化过程中(农转非指标)大量土地流 动的可能性。从目前情况来看,东部沿海地区各地能够使用的非农用地指标已经很少,甚至没有了;而中西部地区对非农用地指标的需求增长就没有那么快,同时, 其土地更多是的粗放式利用,单位产出相对更低,土地利用效率也更差。那就意味着,如果能把更多的指标从中西部地区转移给东部沿海地区,就有利于更好地发挥 东部沿海地区的土地集聚作用,也更符合市场的逻辑。但由于各地出于其利益相关,都向中央要农转非的指标,都想开发,都想招商引资,最终都想获得GDP的快 速增长,结果反而导致了土地合理流动的难题。目前部分省市内部已经有所谓的“指标交易”出现。因为即便同一省内,地区之间发展差异也很大,有些地方工业化很落后,其农转非土地指标根本用不 了。而有些地区则大量需要非农用地,尽管其农地也是有的,但农转非指标已经用完了。那么这个时候,两者就可能达成协议:我把一部分税收划拨给你,而你把用 地指标划转给我。从省内总量上来说,用地指标仍然是平衡的,但是土地利用的效率明显得到了提高。这样形式的指标交易流转中央已经默认,但对跨省的指标交易 目前仍然明确并不允许。此次“十二五”规划纲要着重提出了区域之间“互动”发展,显然可以看作为打破目前这一现状的积极信号。产业转移应当动态平衡回到产业转移时机。我认为,目前我们的发展水平还没有到产业大规模从东部转移到中西部的时候。正是由于前述种种要素流动的限制,使其尚不能进行完全市场化的配置。目前过早出现的产业由东向西转移现象,实际上有很多是企业不得已而为之,是违背效率原则的。产业是否需要转移,何时转移,怎么转移,应该由企业家来决定,而不是政府通过规划、条例的形式来确定,更不是通过人为限制其它要素的流动去实现的。不少人看到目前有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就判断产业转移时机已经成熟,这是将要素非市场化配置所导致的产业转移现象,反过来作为其发生的 依据,纯粹是本末倒置的行为。好比你爱吃中餐,但酒店中餐区已经满座了,你不得不选择去其西餐区就餐,如果因此得出结论“你变得爱吃西餐了,所以就去了西 餐馆”,那完全是违背实际情况的。因为西餐区的空位置如果能够坐着吃中餐,你肯定还是会选择中餐的。所以,只有当户籍、土地等约束因素都放开了,在充分市 场化的环境下企业家确实选择了进行产业转移,我们才能真正认为产业转移的时机已经来临。所谓产业转移,其实并非必然意味着原本产业集聚地区GDP增长的衰退,大都只是低附加值、低效率、高资源消耗的产业的离开,而这种转移恰恰腾出 了更多的空间给予那些高附加值、高科技、高效率的产业。产业转移绝非是单向的,它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有人走才能有人来。伴随着产业转移,本地企业的附 加值应该是不断在提升。缓解公共服务差距有利人才集聚此次规划纲要提出,东部地区应“着力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其实是对东部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目前东部地区的产业和人才集聚,实际上还远未完成。而阻碍人才向发达地区集聚的因素中,城镇化发展的落后及公共服务水平的区域性不平衡是其重要的两 项。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工业化,即使把非户籍常住人口都算作城市人口,与印度、孟加拉国等国相比,我们也没有优势。按常规来 说,各国城镇化水平往往要高于工业化水平,而我们恰恰相反。由于目前的社会公共服务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担,城乡之间、大城市与小城市之间差异相当悬殊。显而 易见,只有大城市才享受得到的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就会越发供不应求。目前大城市房价的高企,就包含了资本化了的高水平公共服务。尽管大城市人口已经高度膨胀,为什么人们仍然趋之若鹜?其原因也正在于当地优质的公共服务。试想一下,如果地区之间的公共服务能够适度均衡,如 果中小城镇、农村地区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事业能够发展得足够好,如果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全国对接,很多人就未必选择非得留在“北上广”,例如退休职工、老 年人,他们完全没有必要去承担大城市的快节奏和生活压力。而释放出的资源空间,也就能吸引更多的城市急需人才的集聚。一方面是大城市的过于拥挤,生活成本过高,一方面是人才集聚度的不足,这就是要素不能充分地跨地区流动,以及各地之间公共服务悬殊差异所致。如 果要素流动能够突围,那么低生产率的个人就会选择出城,更多高生产率的新人将选择进城,从而促进大城市人口结构的健康发展,这才是市场化的有效率的资源配 置状态。由此,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到的产业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才能真正完成。上海需要怎样的战略性产业政策陈钊教授在复旦大学的演讲荐66陈钊 原创 | 2010-09-03 08:01 | 投票 关键字:陈钊上海需要怎样的战略性产业政策陈钊教授在复旦大学的演讲 上海需要怎样的战略性产业政策陈钊教授在复旦大学的演讲(原载解放日报思想者2010年4月25日)在东亚谈产业政策,相信大家不会陌生。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的经济起飞都与产业政策的成功实施有关。但今天我们在此讨论产业政策,又有其特殊的意义。自本次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家、地区都希望借助产业政策,尤其是支持与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来尽快摆脱金融危机的阴影。近期我国的产业政策也可谓相当密集。金融危机后不久,中央就推出了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上海也提出发展一系列的重点产业,并明确将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主攻方向,以此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十一五”时期即将过去,可以预期,在实践层面上,包括一些细化措施在内的产业政策今后将会陆续出台。那么,在中国当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成功的产业政策应当如何实施?历史上产业政策的国际经验,在今天的中国是否仍适用?更进一步地,上海又需要怎样的产业政策?上海应该如何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如何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产业政策为何重要战略性产业的成长需要政府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特别是提供公平竞争的行业准入政策。我们不可能指望由政府以特事特办的方式来倾力支持众多的个案企业,这样做的成本太高。一谈到产业政策,大家往往会想到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相较之下,英美等发达国家似乎不太热衷于产业政策,而更强调维护市场竞争的竞争政策。20世纪50年代,产业政策的成功对日本经济的起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有研究认为,到了8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的成功却恰恰是因为缺乏相应的产业政策。这很自然地就让我们想到,当一国经济处于发展的早期,政府容易对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加以把握,并通过相应的产业政策对企业进行引导。而经济一旦走出了发展中阶段,就往往应当由企业而非政府来选择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的确,以美国为例,其技术创新处于全球的前沿水平,而高端产业的技术创新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这就意味着,政府在选择具体的产业方向时,并不比企业更具有信息上的优势。因此,美国更强调通过竞争政策来维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即使有产业政策也往往是普惠性的而非定向性的,产业政策所指向的往往是具体的创新或投资行为,而非具体的行业甚至企业。这就提示我们,上海如果想在全球竞争中培育出一些处于国际前沿的产业领域,就必须在产业政策的制订中为一些未知的高端产业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但即使是在上海这样的较发达地区,短期内我们的产业也不可能全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因而按以上逻辑,我们仍有足够的空间通过政府的产业政策有针对性地发展一些重要的产业。我们说产业政策之所以重要,还有一个原因:在后危机时代的结构调整中,战略性产业政策的选择已经成为一种国家战略。随着中央政府产业政策指导性方案的出台,各级地方政府应该开始为产业的发展扫除原有的政策障碍。想一想已经开始走向国际市场的中国奇瑞汽车。奇瑞汽车的诞生与壮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有赖于当地政府的支持。由此可见,战略性产业的成长需要政府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特别是提供公平竞争的行业准入政策。我们不可能指望由政府以特事特办的方式来倾力支持众多的个案企业,这样做的成本太高。因此,越是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就越需要制定普惠性的产业政策。在后危机时代的全球产业链重组过程中,类似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如长三角这样的大都市圈,能否迅速提升在国际产业链中的技术层级、能否有效形成国际竞争力,将决定中国经济能否保持长期的可持续增长,决定中国在未来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产业政策已经成为政府的重要抓手之一。这里我们说的产业政策,是指这样一种做法,即政府在短期内试图发展一些并不一定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但是动态地看,长期内这样做却能够培育出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这样的产业政策就是战略性的产业政策。那么,什么样的产业才是战略性产业呢?“战略性”所对应的英文单词是“Strategic”,所以,更确切的汉语表述应该是“策略性”,意指该产业需要政府策略性地加以扶持或协调。其背后又隐含着三层含义。第一,该产业有较大的市场风险,仅靠市场机制难以较快发展。例如,中国3G通信技术的发展就需要政府在行业标准的制定上进行前期的协调。这就避免了企业陷入各自为阵、资源浪费的局面。第二,扶持战略性产业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收益。这是因为,这样的产业具有较强的经济带动作用,也可能因为该产业属于前瞻性产业,借助政府扶持与协调能够率先制定行业标准,确立产业竞争中的先动优势。第三,战略性产业通过扶持,最终能够培育自身的比较优势。这就要求该产业具有收益递增的特点,使其在发展中平均成本能不断降低,效率能不断提高,因此策略性地发展这样的产业,就可以先于竞争对手拥有更强的竞争优势。清楚了战略性产业的概念之后,就可以将不同的产业概念进行区分,政府的政策就会更有针对性。例如,一个资源型城市就会以与该资源相关的产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但这与战略性产业可能毫无关系。具有较强经济产业带动效应的产业往往被作为主导产业加以发展,但从以上概念可以看到,这只是成为战略性产业的条件之一。战略产业更多是从国际政治或国家安全的角度出发,一国只要有可能就必须发展的产业。对于大国而言,核技术产业、全球定位系统等都可以归为这一类产业概念之列。产业政策的国际经验随着一国进入不同的发展阶段,战略性产业政策也应该适时调整。也就是说,我们对东亚经济体历史上曾成功实施的产业政策经验不能简单照搬。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应该选择哪些明确的、具体的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加以扶持呢?对此,我们得极为谨慎了。先让我们看看在产业政策最为成功的东亚经济中,已经有哪些相关的经验。我们将其归纳为如下四条。第一,产业政策的制定应充分利用多方面的信息。日本在规划战后的产业政策过程中,就充分吸收了由官员、媒体人士、民间与企业人士等组成的政策审议会的意见,也广泛听取研发人员、科研机构所组成的专家团的意见。第二,充分发挥政府或行政部门的协调作用。韩国政府就曾通过建立公共的研发平台来引导大型企业进行联合研发。中国台湾则借助专业银行对特定产业实施不同期限的优惠融资。第三,避免直接的、定向性的扶持政策。对产业内已有的少数企业的扶持容易导致行业垄断程度的加剧,这已经被证实并不利于培育良好的产业发展的竞争性市场环境。一个更好的替代性的做法是,特定的产业政策使产业内的所有企业普遍受益。例如,通过完善法律为行业内的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制度环境,通过制订合理的人才培养政策加快行业的人才集聚。第四,发挥众多企业的集聚效应,避免形成大的产业联合体。其后的逻辑仍然是,规模庞大的产业联合体容易阻碍竞争,最终使行业因垄断而无法培育动态比较优势。以上四条经验的背后反映出信息与竞争机制在产业政策实施中的重要性。正是因为政府在产业的具体发展方向选择、产业内哪些企业更有长期发展潜力的鉴别等方面都不具有信息优势,所以就需要制订合理的机制设计方案,在产业政策的企业筛选、政策评价与退出等各个环节引入竞争,通过培育好的产业发展环境让企业去决定发展的方向,而不是由政府主观地代替企业家来决策。事实上,随着一国进入不同的发展阶段,战略性产业政策也应该适时调整。也就是说,我们对东亚经济体历史上曾成功实施的产业政策经验不能简单照搬。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日韩的汽车产业扶持政策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今天我们即使知道应大力发展汽车产业,但对于应当以传统动力、新能源动力还是混合动力为发展重点等具体的方向选择,政府并不比企业更清楚。类似的,即使政府知道新能源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性产业,但如果由政府直接判断应当发展生物能源、太阳能还是风能,就存在较大的风险。如果政府没有意识到信息与竞争性机制设计在政策制订中的重要性,那么产业政策就可能陷入政府干预取代市场机制的误区。例如,政府人为选择具体的企业作为扶持对象,或者是在政策效果的评价中由政府的评价取代市场评价。这样做的后果将是导致个别企业对扶持性的产业政策形成一种长期依赖,最终产业政策难以培育出企业的动态比较优势。上海的选择上海的战略性产业必须具备国际竞争力,相应的产业政策就要有灵活的竞争与退出机制;上海的战略性产业要足够新,相应的产业政策就要给未知产业提供充分的成长空间。一个地区在制订战略性产业政策之前,首先需要知道该地区的长远发展定位是什么。否则,如果没有当地的人才、市场需求、产业发展环境等条件的支持,产业发展的定位越高就只能带来更大的损失。也就是说,不同地区应当有不同的战略性产业政策,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地区发展政策。例如,上海发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政策选择,就应当放到上海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中加以考虑。虽然从本次金融危机来看,上海的制造业产出有所下滑,而服务业却逆势增长,但这并不是说上海今后的发展趋势就是不再需要制造业。上海产业发展的合理空间布局应当是,中心区域成为高端服务业的集聚地,市郊区域则成为先进制造业组团式发展的集聚地,而长三角的制造业则对上海的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形成支撑。这种支撑体现为长三角制造业与上海先进制造业及高端服务业之间的一种共生状态。上海对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意味着高端市场需求的风向标,意味着更接近国际市场,意味着高端人才的集聚地,因此长三角与上海的关系就是生产基地和总部研发基地、企业窗口这样的关系。越是对人才要求高、与高端服务业关系密切的产业,就应该在空间布局上越靠近上海。从这个意义上看,上海除要有高端人才集聚之外,也需要其他各层次的人才为高端人才提供服务。接下来,我们需要回答,上海的特点是什么?相应的战略性产业政策的选择又应当如何定位?作为一个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大都市,我们将其归纳为以下四点。第一,上海将是后危机时代代表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调整中参与全球竞争的一个重要角色。因此,上海的战略性产业必须具备国际竞争力,相应的产业政策就必须有灵活的竞争与退出机制。第二,上海是长三角乃至泛长三角的高端产业的聚集地。因此上海的战略性产业必须足够新,相应的产业政策必须给未知产业提供充分的成长空间,充分吸纳长三角地区的优势企业。这就要求上海的战略性产业政策更需要突出普惠性而非定向性。第三,上海拥有庞大的本地市场容量。因此,上海的战略性产业并不应只局限于少数某几个领域,而应该是在重要的产业领域拥有众多的战略性产业。最后,上海将在中国率先步入后工业化时代。与传统的制造业相比,这要求上海的战略性产业应该规模多样、组织形式灵活。相应地,战略性产业的培育就不能只将眼光聚集于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应当同样重视对大量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新兴企业的政策扶持,同样需要制订面向各种企业的普惠性的产业政策。基于以上战略性产业政策的方向选择,首先,应优先实施普惠性的产业政策。政策目标对未来产业发展的定位越高,就越需要强调普惠性而非定向性的政策。其次,定向性产业政策需确定合理的政策覆盖面。具体而言就是:在产业领域的覆盖上宜宽不宜窄,例如,针对新能源的产业政策就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太阳能、风能,也需要给生物能源、地热能源等相关的产业发展以同样的政策空间;在具体活动的覆盖上则宜窄不宜宽,以集成电路行业为例,与硅片制造相比,其中的设计环节更需要战略性产业政策的扶持,此时政策覆盖面就需要对行业内的不同活动进行细分;产业政策应当针对投资或研发行为,而非企业或者具体的行业。一个普遍的做法就是鼓励新企业的创办(投资活动)、鼓励企业的研发行为。最后,政策覆盖面越窄,就越需要引入竞争机制。覆盖面窄的产业政策,应当保证低门槛高竞争,能进入有退出。我们可以把上海发展战略性产业的具体措施分为地区发展政策、普惠性政策以及定向性政策三大类。上海的地区发展政策应当将上海的发展目标定位为更大的经济总量与人口的规模、更为自由的要素流动。普惠性的产业政策首先需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特别是需要强调对服务业市场准入的放宽。此外,还可以考虑政府出资成立基础性的研发平台、推动建立专门性的产业融资平台。定向性的产业政策应当重点扶持新兴的企业或者处于成长初期的企业,应当扶持具体的投资、研发活动。定向性产业政策在实施中应当同时注重对受惠企业的事前筛选和事后考核,制订明确的退出规则。在具体的操作中,应当考虑同时扶持多家企业,并且同时也将暂未受扶持的企业作为潜在的竞争者。在此基础上,政府以所有这些企业相对的市场表现作为依据,引入相对绩效考核机制,对于市场表现突出的企业给予必要的后续支持,对于表现不佳的企业则让其退出,把政策机会让给其他的企业。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对战略性产业政策的建议在实践中需要灵活运用。面对不同的实际问题,我们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到政策的最佳着力点。下面我们以如何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为例来加以说明。高新技术产业通常具有收益递增、社会收益大且市场风险高的特点,因此将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来推动上海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一个符合战略性产业政策定位的合理选择。高新技术产业化需要实现高新技术从研发阶段到面向市场的产业化阶段的突破,并且高新技术产业化还意味着需要形成高新技术的企业甚至产业的集聚或集群效应。但如何在政策上推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就得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不同模式加以分析。根据技术研发与面向市场的产业化发生的前后,我们将其分为如下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先技术、后市场”。也就是说,技术研发先于面向市场的产业化而发生。这种情况下的技术研发往往在研究机构、实验室里进行,相应的高新技术产业化也往往体现出技术主导的倾向。我们通常所说拥有大量专利但产业化率较低的问题就是针对这种模式而言的。这种高新技术产业化模式面临的困难主要在于,科研人员的创业环境有待改善。具体而言,科研人员可能拥有很好的创业模式或技术专利,但他们往往并不拥有相应的管理能力,更是缺乏产业化所需的前期资金投入。相应的,这种模式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就特别需要借助于技术孵化基地、风险资本等互补性的要素,提供所需的管理服务平台以及融资机制,而政府恰恰能够发挥这方面的协调作用。此外,针对发明专利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也决定了高新技术产业化后的市场收益,因而也就决定了技术拥有者将其产业化的意愿。第二种模式是“有技术、有市场”。此时,技术研发已经完成,相应的面向市场的产业化需求也存在,问题只是在于,如何让高新技术的供求双方顺利完成匹配。这种匹配可以表现为需求方向技术拥有方购买专利,也可以表现为技术拥有方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参与该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过程。这就需要借助于有效的产权交易平台,并且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保证交易双方的权益都能够受到保护,这里就再次涉及到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第三种模式是“先市场、后技术”。指先有来自企业的对高新技术的市场需求,然后以一定的机制产生相应的技术。当然,现实中更需要产业政策协调的是企业向外部的技术需求。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就属于这种类型。其困难在于供求双方的匹配。要让不太懂市场的科研人员知道企业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并进行相应的创新;要让不同类型的技术需求找到与之匹配的不同类型的科研人员;甚至还包括要让跨领域、跨学科、跨业界的科研、研发人员相互沟通,组成一个围绕市场需求的研发团队。除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仍然需要强调之外,还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例如鼓励外资或民间资金新建或合办应用导向型的高校,特别是高端的职业学校,从而为企业的技术研发需求提供实用型的人才培养平台。以上的三种分类在理论上我们不能区分哪一种更为重要,但来自实践的经验却告诉我们,产学研的模式如果要真正成功,就必须是由熟悉市场的企业来主导。袁志刚的博客 位置:博客 袁志刚 中国的黄金增长期仍将持续对Roubini教授“硬着陆”观点的一个回应中国的黄金增长期仍将持续对Roubini教授“硬着陆”观点的一个回应2011年04月26日 09:47 分类:未分类 阅读:374 评论:0 近日,素有“末日博士”之称的美国纽约大学的经济学家Roubini预言,中国经济将在2013年后硬着陆,再次引发了关于我国经济增长前景判断的一场争论。本文4月14日发表在解放日报上,在Roubini博士的预言之前(4月21日),文章的内容与观点可以作为对Roubini教授的一个回应。有的研究机构认为中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有的则认为中国经济将明显放缓。最令人担忧的是,“吃”了30年的人口红利即将枯竭,接连发生的“民工荒”即是表现。笔者认为,人口红利并未枯竭,而是有可能正在浪费。别让中国的“黄金增长”中断,需要厘清的问题又何止人口这一项呢?日本地震加剧全球经济不确定性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是:极其复杂,前景不明,增速不会太好,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仍将比较突出。其一,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不同程度采用了凯恩斯主义政策应对,扭转了经济下降趋势,托起了股市,经济得以快速走上复苏轨道,但是这种复苏是脆弱的,整个经济体系中需要通过危机爆发方式进行修复的弊病,并没有根本上得到改变,能够带来下一轮长周期的新经济新亮点也没有出现。虽然熬过了危机,却没有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其二,各国的情况差别较大。从短期看,美国的科技力量全球最强,虽然并未产生革命性的新经济,常规性的创新、渐进式发展仍然是领先世界的,高效率的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快速、劳动人口比例高、储蓄倾向低、内需易恢复等,都为美国经济走出困境提供了巨大助力。而美国的复苏是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条件。目前失业率偏高,但从趋势来看,美国失业率已经出现下降,房地产市场企稳反弹,房屋价格和新屋开工同样处于底部回升态势。美国的不确定性更多地来自政府债务问题,据统计,美国的国家债务水平已经达到美国GDP的100%,美国为了顺利发行国债,相信其国债利率会很快达到5%的水平,每年利息支出将接近1万亿,达到每年财政支出的40%。其他经济体必须忍受输入性通胀的压力。美国国债有很大一部分为境外投资者和其他国家持有,美国财政扩张的政策可能会动摇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造成国际货币市场的动荡。欧洲经济的问题比美国严重,整体失业率过高,通胀有抬头的趋势,唯有德国堪称 “欧洲惊喜”,经济比较稳定,失业率较低,德国央行行长韦伯预测德国2011年的GDP增长将达到2.5%,为欧元区经济复苏提供了牢靠的基础。袁教授说,欧洲经济的根本问题在于,高福利制度导致社会成本太高,其创新能力又不如美国强。他认为,欧元区根深蒂固的制度安排阻挡了劳动力自由转移,联邦制或许是必须走的道路。至于日本,最主要的问题是人口老龄化程度过高,而养老和退休福利等社会保障成本决定了日本企业和政府都必须付出较高的非生产性成本。日本政府债务水平很高,债务存量接近GDP的200%。日本经济的复苏和快速发展受到人口结构变化和高额财政赤字的威胁。最近发生的地震又导致日本资产价格下降,日元汇率波动造成对外贸易的不确定性。袁志刚指出,地震给日本经济造成的困难,最根本的在于日本人口结构,已经难以支撑大规模基础建设的劳动力需求了。好在,日本地震对中国经济影响有限,从需求方面讲,地震对中国出口的正面影响 (重建需要更多进口)和负面影响(日本经济受损需求下降)部分抵消,短期内负面影响可能较大;中国对日本出口只占中国总出口的7.7%,欧美经济近期需求走高,对中国出口需求有所支撑。从供给方面来看,短期内东亚电子产品生产链断裂可能影响中国加工贸易出口,但是由于电子产品生产周期较短,影响应该不大。国际商品市场受日本生产停滞的影响可能出现原油、铁矿石等价格下跌,对中国降低输入型通胀有帮助,但随着日本重建,这种影响可能会反转。不应浪费人口红利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丰厚的人口红利。有没有想过,中国的人口红利一旦消失,中国的经济增长还能否延续?其实,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人口红利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但确是重要方面。有研究机构已算出中国人口目前平均年龄大约是34.2岁,这个数据与日本上世纪80年代上半叶的水平相当。日本经济泡沫灭于1990年,当时日本人口平均年龄是37.4岁。中国的平均年龄到2020年大概也差不多37岁多点。简单类比,根据日本经验,中国经济到达缓慢增长的时候或许就在2020年。所以中国的人口,尤其是大量劳动力年龄人口的下降,至少也要到2015年以后,目前还没有出现人口红利的拐点,也就是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应该是个过程,而且已有专家批驳了刘易斯拐点的 “点说论”,认为不存在某个具体的“点”。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中国的人口结构存在隐患,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问题已经凸显,而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本身是造成劳动力短缺假象的根源。如今,中西部的人口红利已经超过东部地区,东部的劳动力优势不再。东部地区要继续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必须要利用中西部的人口红利,从而必须要吸引中西部劳动力到东部就业和生活。现阶段,一方面户籍制度控制着人口流动,农民工到城市不能享受城市的福利水平,却不得不承受城市的生活成本,同时通货膨胀和房价、房租的上涨也快速抵消了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的微薄收益;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快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低廉的土地价格和劳动成本促进了资本的大量转移。虽然国家政策向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倾斜,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也很大,但是中国不可能走日本经济发展的道路。日本新干线开通之后,落后地区的工业发展赶超发达地区,新干线沿线的中小城镇服务业也获得了很快的发展。中国国土跨度很大,人口分布相对过于分散,如果采用日本的发展策略,采取就地城镇化的方式,将造成人口集聚程度过低,不同地区物流和统筹成本过高,不利于工业集中所带来的效率提升。中国人口分布的现状实际上是由户籍制度等人为因素或房地产市场发育不成熟所造成的限制造成的,这本身意味着对人口红利的巨大浪费。东部沿海在地理和气候方面的优势决定了其较高的人口容纳能力。此外,东部沿海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相当完善,劳动力流动的限制也造成了基础设施存量的巨大浪费。要有劳动力源源不断地从土地上释放出来,这是中国 “黄金增长”不致中断的根本。换言之,农业必须实现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不能依靠政府投入,农业必须从被动的部门转化为主动的部门。这需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农民宅基地的合理界定,这是农民脱离土地走向城市的初始积累;二是社会保障的完善,政府则通过政策杠杆进行收入调节。笔者建议东部地区通过提供大量的廉租房和公租房,在确保安全、质量和环保的前提下,来切实满足外来务工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在大中城市的住房需求,减少他们的住房支出。财富过度集中在房地产市场扩大优质制造业的投资。2008年实行的经济刺激政策,大量资金被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制造业的投资增长则相对缓慢。也就是说,2008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所拉动的。但是大规模基础设施只是起到一个优化经济活动外部环境的作用,基础设施并不具有直接的生产效应;制造业投资放缓却意味着基础设施的外部性难以转化为生产。从根本上说,近几年来的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仍然是一种粗放式的增长,除非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促进制造业投资,以将基础设施的巨额存量所蕴含的经济价值释放出来。然而,财富过度集中在房地产市场,阻碍了制造业投资增长。房地产市场的现状是一个供不应求的结果,高房价本身也是由于供给相对短缺所造成的。现阶段的房地产市场中住房需求更多的是正常需求,购买多套房的意图也更多表现为投资。催生高房价的供给短缺主要是由于地方政府的土地供给问题,同时,在房地产市场并没有大量供给动机和外部监督压力的情况下,金融系统向房地产领域的资金融通又进一步减少了房产开发的激励。增加住房供给是解决当前房地产市场房价过高困境的必然选择,但是保障房计划本身也有一些弊病,如需要通过政府开支的增加和对社会机构、企业的激励来完成,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意味着对政府财政压力的增加;公租房和廉租房的定价机制难以设定,过高则失去保障的意义,过低则难以弥补保障房的维持费用;保障房的资格审查机制也难以构建;同时,政策性住房供给的增长过快,会打乱房地产的市场运作。制度设计需要更详尽考量。投资真的过剩了吗?中国经济长期快速的发展不仅是投资增长造成的,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也是至关重要的。投资增长本身促进了技术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全要素生产率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大幅提升。这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本意是一致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力引进外国资本,一方面是为了获得更丰富的投资来源,更重要的是借此平台获得伴随外国资本而来的更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事实上,初期的外资引进就是以 “技术换市场”的理念推动的,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可以说是中国经济保持长期高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国内资本逐渐丰裕,投资行为的类型和活动范围也发生了改变。但即使现在来看,还不能说投资过剩,中国还有许多未完成的基础性建设和保障性建设。袁志刚说,中国过去20年产生4次投资热潮,分别是1992年、1998年、2003年和2009年。从投资结构看,2009年的投资热以中西部基础建设投资和产业的大规模转移为主,类似于1992年的投资热,而不同于1998年和2003年,无法在短期内形成供给能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加上2009年的宽松倾向政策和大量的流动性注入,结果只能是通货膨胀。中国制造业所谓的产能过剩不过是一种表面现象,落后产能的大量存在只是部分原因,更为重要的是产业结构的相对落后和消费能力的相对低下。实际上,中国投资增量虽然很大,但这只是工业化特定阶段的产物,存量并没有呈现 “过剩”的特点。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经历了100多年,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存量。而中国的工业化只经历了30多年时间。目前,中国人均钢铁蓄积量只是美国、日本的1/3;汽车人均存量是美国的1/20,日本的1/15;商用飞机人均存量是美国的1/25;高速公路人均量是美国的1/6,德国的1/3;挖掘机人均量是美国的1/2,日本的1/6;推土机人均量是美国的1/10,日本的1/2。而从经济总量而言,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样庞大的体量与相对不足的人均,意味着中国的资本存量还远没有完成,发展空间还很大呢。潜在经济风险何在?现在比较危险的问题主要有三个:通货膨胀难以抑制,低效投资大量存在,金融系统坏账高企。中国经济是否能够延续改革开放以来的增长奇迹,根本在于能否缓解这些潜在的经济风险。先来看通胀。这轮通胀的持续时间和持续强度取决于一些基础制度建设,如汇率制度、土地制度、产业政策等,这些因素将在长期产生影响。汇率制度问题主要影响货币供给,也即是从需求方面发生影响,土地制度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则作用于供给层面。像土地批租制度客观上减少了土地的市场供给量。在现行土地制度下,农村土地无法通过加入市场运行实现资本化,高房价催生的高地价并没有给集体土地的相关主体农民带来切实的收益。中国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或财富贮藏形式就是土地,中国经济发展所要求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由于土地无法资本化而使得农民进城的机会成本过高,限制了劳动力市场的统一,也造成东部持续工业化必须依赖于不稳定的劳动力流动。在此基础上,不仅人力资本不能通过持续的就业形成积淀,大量民间资本也无法有效投入到产业结构升级的领域,仅能依靠微薄的人口红利带来微薄的收益,对应的就是全要素生产率缓慢提升及难以避免的下降趋势。此外,通胀的一个潜在根源在于工资水平增速相对于劳动生产率速度过低,通胀预期又会强化工资上涨的要求,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虽然尚未造成显著影响,但肯定会成为未来通胀的重要推力。与之相关的是低效投资。 “十二五”规划强调了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导向,使其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推手。生产性服务业是特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的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性的配套服务业。重点发展第三产业能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但是第三产业必须以第二产业的发展作为基础,因此促进民营资本投入制造业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否则生产性服务业将失去服务对象,出现服务业的 “产能过剩”。现在值得忧虑的是劳动力流向出现的复杂现象东部地区相对于西部地区的优势被高通胀和高房价消耗殆尽,大量中西部地区民工不再外流,产业在区域间的重新布局似乎正在进行。而重新布局肯定会导致生产率增速的下降,因为东部地区的服务性资源短期内是中西部难以通过大规模基础建设替代的。中国经济潜在的第三个风险,就是金融业坏账过多。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只有通过转化为对工业发展的巨大推力才能逐渐缓解坏账风险,过快过急地将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会减弱工业发展的集聚效应,不利于充分利用现存基础设施存量的巨大外部性。而地方政府拥有大量国资可以用来进行融资,但是保障房计划的实施可能对房价产生冲击,进而使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减少,债务负担增加。长期来看,只有通过加快产业升级和促进民企投资,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阻止金融系统积聚的风险引发新的经济危机。物价仅是货币现象?研究表明,货币供给对CPI的解释力在2003年之后变弱。中国经济的货币化程度在显著提高,但货币化程度与通胀并无明显关系。2000年初,M2为12.1万亿元,M1为4.7万亿元;2010年末,M2为72.6万亿元,M1为26.7万亿元。11年分别增长了5倍和4.7倍,而同期GDP增长了2.9倍。货币化程度显著提高,由2000年的1.32增至2010年的1.82,但货币化程度变化与价格水平波动并无明显关系:2002年之前,货币化程度不断提高,价格水平却出现下降;2003年至2008年,货币化程度有所降低,通货膨胀却创出新高。当传统意义上的货币供给(M2或M1)近年来对通胀的解释能力在变弱,当开放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央行控制M2或M1的能力也在下降,我们就应该关注实体经济的变化对价格水平的影响了。比如: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升级,带动食品、能源等商品价格上涨,而且,由于食品、能源的供给弹性较低,因此需求增长会带动价格更快上涨。另外,居住价格上涨也是引发通胀的重要因素,目前居住价格对CPI的贡献已接近20%,资源性产品的调价进一步增加了居民居住类成本的支出,加大了居住价格的上涨压力。在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各地出台各类限购令的背景下,购房者由买转租,租金价格也将快速上涨。又如: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要素价格推动型通胀形成的一个关键前提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幅度跟不上要素成本的上升幅度。因为如果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很快,就能消化掉各类要素成本上涨带来的产品价格上涨压力。从这个意义上讲,那些劳动生产率提升空间较大的行业,尤其是对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依赖程度较低的先进制造业,其吸收要素成本上涨的能力就比较强。对于中国目前的通胀,笔者认为是总需求拉动在先,总供给冲击在后,带有强烈的结构性特征。因此建议面对此轮通胀,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并不能有效控制,而必须从如何增加有效投资、提高劳动生产率入手,必要时还要政府配合实行各种供给政策,给企业减负,刺激企业创新,努力增加供给,重现2003-2007年高增长与低通胀的 黄金组合。财新网思享家博客English注册登录袁志刚的博客 位置:博客 袁志刚 “十二五”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路径分析“十二五”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路径分析2011年01月06日 11:35 分类:经济 标签: 人民币国际化 阅读:375 评论:0 在“十二五”期间,伴随着数量型刺激政策的逐渐退出和结构性调整的加快实施,进一步深化制度改革和提高城市化程度是促进就业和增长的基本措施,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最终源泉。只有通过进一步的制度改革和经济转型,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一、加快农民市民化速度,拉动内需在“十二五”时期,我们必须适时对出口导向型经济结构改革,逐步降低经济增长对外部市场的过度依赖。要想拉动内需最根本的措施是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加快农民的市民化速度,中国未来的内需增长空间一定是在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的过程中去实现的。目前以“常住的流动人口”为主要推动力的城市化模式,只能算“半城市化”,农民工虽然已经在城市就业与生活,但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待遇,并没有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基于2000年普查和2005年的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计算,这五年城镇人口增量中的71.8%是持农业户籍进城打工的外地农民工和郊区的农业人口。人口的城市化率(城市常住人口比重)与人口的非农化率(非农业户籍人口比重)产生了较大差距且不断扩大,2007年两者相差12个百分点。因此,在“十二五”阶段我们可以考虑建立“人地”挂钩机制,就是根据各城市吸纳农民为市民的数量,每年增加相应的用地指标给接收方城市来解决农民市民化后的社保、就业培训等问题,这些用地指标可以来自农民自身的宅基地复垦、耕地上交集体等途径。同时,作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技能培训、廉租房和公租房等各项准备工作,来不断加快农民的市民化速度。二、加大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力度,保障民生收入分配结构调整是我国未来经济转型中的重要主题,一个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对拉动内需、优化产业结构、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大意义,即将出台的“十二五”规划也会把它列为最重要的内容。但是造成我国目前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的原因有很多,既有改革前遗留下来的制度制约,比如城乡二元结构,又有经济转轨过程中其它制度建设滞后的因素,比如国有企业、垄断行业的改革,还有政治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等基础制度改革的缓慢和滞后。针对这些不同的形成原因,未来一段时期内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1.提高国企分红比例,充实社保资金账户。2010年1-8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12644.7亿元,同比增长46.7%。但一直以来国企红利基本不进入社保,2010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中,只有15亿元和社会保障类支出相关。在“十二五”期间,假设每年国企有2万亿元的收入,对其征收20%的红利,那么在未来五年内投入社保的资金将达到2万亿元。这会极大地改善我国目前社保资金入不敷出的困境,加大对农村和低收入人群的医疗、卫生等社保投入水平。2. 着力推进要素市场改革,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提高居民存款利率,防止财富缩水。2010年2月份以来,我国CPI再次超过1年期存款利率,进入了负利率时代。负利率的出现,使居民的存款蒙受损失,被转移到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由于通胀对中低收入居民真实收入的打击更大,因此在“十二五”期间,适时的时机应该选择非对称加息,提高居民存款利率,不能低于当时的物价水平。3.推进国有垄断行业改革,缩小行业间收入差距。目前,行业间差距已经成为收入差距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面既有各行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所导致的差距,但也有一部分是利用行业的行政垄断地位而获取的。对这类垄断性行业的收入就需要加以调控,不仅要在一个符合市场竞争法则的框架内去重新制定相关的法律准则来规范收入,更重要的是要在不断深化国企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去打破这种行政垄断地位。4. 实施结构性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