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52299.doc_第1页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52299.doc_第2页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52299.doc_第3页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52299.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融冷峻的叙事、描写于一体,寄寓丰富而深刻的思想的写作特色。 (二)能力目标1、 引导学生掌握速读、跳读的要领,能够在速度、跳读中迅速找出关键词句;能按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提炼要点。2、引导学生揣摩关键的语句,探究文章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三)德育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珍爱生命、增强环保意识、。二、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赏析文中的精彩的比喻、拟人;欣赏文章含蓄、隽永的语言特点。2、体会文章蕴涵的深刻主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蕴涵的深刻主旨。四、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一、计算机班学生根据自己电脑网络的优势做好资料搜集工作。全班分三组进行:第一组:1、字、词读音、释义(即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2、作者有关资料第二组:青藏高原美景图片 红柳图片第三组:人类破坏生态的资料、图片(乱砍滥伐、过度开发等)二、交流学习: 1、字词落实,夯实基础。 2、作者及其作品、作品特点。 3、青藏高原美景图片,红柳图片展示三、反复诵读课文四、布置预习: 1、找出文中描绘红柳和表现红柳精神的语句。 2、找出描写红柳结局的语句。3、找出文中记叙挖掘红柳过程和描写挖掘场面的有关语句。 4、为什么称红柳为“离太阳最近的树”?体会题目的深刻含义。 第二课时: 一、导入:以学生对红柳的口头描绘导入(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绘上一堂课在网络图片上看到的高原的美景及红柳的样子。)二、感受红柳形象特点,感悟红柳精神,体会作者感情。1、感受红柳形象(作者又是如何描写红柳的的?在文中找出关键语句,读一读。) 明确:他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酷寒和缺氧微笑。 1)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明确:“微笑”,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2)红柳对什么微笑? 明确:“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微笑”一词写活了红柳树面对酷寒和缺氧那种从容不迫、怡然自得的神态,生动表现了其顽强的生命力。)2、感悟红柳的精神(跳读课文,找出体现红柳顽强的生命力的语句,用笔圈出关键词句,读一读。) 1)恶劣的生存环境: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5000米,冰峰林立,雪原廖寂。2)它顽强的生命力还表现在哪些地方? (1)一座结实的沙丘顶上,昂然立着一株红柳,它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2)“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粘结的如同钢筋混凝土。” (3)“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棵傲然不屈的英魂。”小结:以上4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比喻。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活灵活现地展现了红柳顽强的生命力和伟大的力量,描绘了红柳傲然不屈的形象,字里行间熔铸着作者对生命的赞颂。 3、抓住关键词,归纳红柳形象特点,感悟红柳精神,体会作者珍爱生命的感情。关键词句:环境: 酷寒 缺氧枝叶花:微笑根:像巨大的章鱼脚爪 如同冰山 如盘卷的金属 好像傲然不屈的英魂 表现手法:出色的修辞(拟人、比喻),形象生动形象特点:珍贵、固住流沙、有顽强的生命力和伟大的力量作者情感:赞颂红柳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表达作者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感情。三、明确课文题目意义:在充分感受红柳形象、感悟红柳精神的基础上,明确文章题目“离太阳最近的树”的含义:首先:因为红柳生长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高原,所以说它“离太阳最近”(表层含义)。其次:其深层含义是显示红柳的气势,蕴含了从太阳那里索得光和热的伟大力量。 第三:暗示这是高原上唯一的绿色。 四、红柳的结局如何?(作者着力描绘红柳形象,突出红柳是雪域高原的“唯一的绿色”,突出其顽强的生命力和伟大的力量,仅仅是为了歌颂红柳吗?红柳的结局如何?课文中那一句话暗示了红柳的结局?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体会语句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1、“ 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在。”暗示了红柳的结局。2、结局:(1)红柳就枝桠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副镂空的恐龙骨架。 (2)整个红柳丛就訇然倒下了。 (3)去年被掘走红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旧大睁着空 洞的眼睑,怒向苍穹。(4),再幽深的树怪,尸骸散地了。(4)红柳林早已掘净烧光,连根须都烟消灰灭了。简析:文章运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红柳被砍伐后触目惊心的形象,蕴涵着作者对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强烈的忧患意识。作者着力描绘红柳形象,突出红柳在雪域高原的珍贵,突出其顽强的生命力和伟大的力量,不仅仅是为了歌颂红柳,更是为了增添文章的悲剧色彩,加强悲剧震撼人心的力量。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红柳越美越有价值,摧毁红柳的行为就越可悲。可悲的仅仅是红柳的结局和命运吗?让我们再来看看人们是如何挖红柳的?五、跳读课文,了解挖红柳事件,体会蕴涵在文章平静的叙述下的深刻意义。 1、找出文中记叙挖红柳事件的语句。 (1)“挖红柳的队伍,带着铁锨、镐头和斧,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2)“把红柳根从沙丘中掘出,蕴含着很可怕的工作量。” (3)“人们要先费几天的时间,将大半个沙山掏净。” (4)“掏挖沙山的工期越来越长,最健硕有力的小伙子,也折不断红柳苍老的手臂了。于是人们想出了高技术的法子用炸药!”(5)只需在红柳根部,挖一条深深地巷子,用架子把火药探进去,人伏得远远的,将长长地药捻点燃。深远的寂静之后,只听轰的一声,再幽深的树怪,也尸骸散地了。 2、抓住关键词分析,理解作者用大量笔墨渲染挖红柳场面的用意。 关键词:队伍:浩浩荡荡工具:铁锨、镐头、斧、高技术的炸药工作量:可怕工期:几天时间、漫长劳动力:最有力气的男子汉,最健硕有力的小伙作用:工作量越大,工期越长,劳动力越健硕,越衬出红柳的顽强;队伍越浩大,工具越先进,越显示人类破坏自然的可怕与可悲。3、人们为什么要挖红柳?找出文中相关语句。司务长回答,你要吃饭,对不对?饭要烧熟,对不对?烧熟要用柴火,对不对?柴火就是红柳,对不对?我说,红柳不是柴火。它是活的,它有生命。做饭可以用汽油,可以用焦炭,为什么要用高原上唯一的绿色。 司务长说,拉一车汽油上山,路上就要耗掉两车汽油。焦炭运上来,一斤的价钱等于六斤白面。红柳是不要钱的,你算算这个账吧!”4、你怎样看待司务长算的这笔“帐”?简析:司务长只是从自身的需求出发去算这笔帐,却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对生态的破坏。没有认识到和谐的环境才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前提。那些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急功近利行为,最终都会得到大自然最残酷的报复。5、文章详细记叙“我”和司务长的对话有何作用?简析:司务长那副义正辞严、理直气壮的情态,反衬了人类挖掘红柳的可悲。当时人们不仅亲手毁灭了这高原上唯一的绿树,破坏了生态平衡,还理直气壮,振振有词,认识不到自己行为的可悲。美被毁灭,可悲!毁灭美而不自知,尤其可悲!六、小结:借着平静的叙事、细致的描写和大胆的比喻,作者为我们唱响了一曲悲歌为红柳傲然不屈的英魂而悲,更为人类对自己行为的不自知而悲。本文融平静的叙事、描写于一体,寄寓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七、延伸拓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人与自然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关系?1、比一比,想一想:30年前的阿里,人们为了生活需要而伐尽了高原唯一的绿树;60年前的苏联列宁格勒,被德国法西斯军队围困了整整872天,后来城中弹尽粮绝,每天有数以千计的人饿死。然而,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列宁格勒人没有为了生计而砍伐一棵树。2、列举过去我们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的观念:荀子:荀子:“明于天人之分” (明确地人与自然分开,同时又强调人能改变自然、作用于自然。)毛泽东:愚公移山,人定胜天! 斗天斗地其乐无穷!茅盾: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3、学生自由讨论:以“人类是主宰”这样的观念来指导人们对自然的行动,是否恰当?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人类的需求和环境之间的矛盾?(多媒体展示由于人类无节制开发等行为导致的生态破坏、环境恶化、灾难频至的画面。)4、教师总结: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反思人类过去那种“人定胜天”、人类是主宰的观念,我们应该树立一种新的生态伦理观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