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知识第7章生产安全事故调查与分析.ppt_第1页
安全管理知识第7章生产安全事故调查与分析.ppt_第2页
安全管理知识第7章生产安全事故调查与分析.ppt_第3页
安全管理知识第7章生产安全事故调查与分析.ppt_第4页
安全管理知识第7章生产安全事故调查与分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注册安全工程师 主讲:宋晓燕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第2页 第七章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与分析 大纲要求: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与分析。根据安全生 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运用事故调 查技术和方法,开展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取 证、原因分析、性质认定,制定事故防范 措施。 一 、生产安全事故分级 生产安全事故等级: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严 重程度划分的事故等级。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07.4.9 国家行政法规中第一次明确规定生产安全事故分 级标准。 目前我国最权威的事故分级标准。 第一节 生产安全事故等级与分类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 事 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特别重大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 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重大事故:造成1029人死亡,或者5099人 重伤,或者5000万元1亿元(不含1亿元)直接经 济损失; 较大事故:造成39人死亡,或者1049人重 伤,或者10005000万元(不含5000万元)直接经 济损失; 一般事故:造成12人死亡,或者19人重伤 (包括急性中毒,下同),或者1001000万元直 接经济损失; 第5页 事故等级 死亡人数 重伤(或急性 中毒)人数 直接经济损 失 (万元) 特别别重大事故 30 100 10000 重大事故 10 29 5099 50009999 较较大事故 39 1049 10004999 一般事故 3 10 1000 事故等级划分方法:按照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或 者直接经济损失 二二 、事故的分类、事故的分类 按照企业职业职 工伤伤亡事故分类标类标 准中对对 伤伤亡事故定义为义为 :企业职业职 工在生产劳动过产劳动过 程中 ,发发生的人身伤伤害、急性中毒,将危险险因素分 为为20类类。事故原因分析要考虑虑受伤伤部位、受伤伤 性质质、起因物、致害物、伤伤害方式、不安全行 为为、不安全状态态等。 按照伤伤害程度分类类: 损失工作日1d轻伤105d 损失工作日105d重伤6000d 死亡损失工作日6000d (2007)6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规定,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 接经济损失,将生产安全事故分为(B)四个等级。 A特大事故、重大事故、一般事故和轻微事故 B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C重大事故、大事故、一般事故和小事故 D特别重大事故、特大伤亡事故、重大伤亡事故和 死亡事故 (2009) 6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493号)规定,生产安全事故一般分 为(C)个等级。 A二 B三 C四 D五 (2009) 67、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493号)划分生产安全事故等级的主 要依据是人员伤亡或(A)。 A、直接经济损失B、间接经济损失 C、社会影响范围D、环境破坏程度 (2009)1、某地2009 年上半年发生了四起生产安 全事故,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分别如 下。根据生 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493号 )的规定,其中属于较大事故的是(D)。 A、2名员工死亡,6名员工重伤 B、8名员工重伤,且直接经济损失800万元 C、2名员工死亡,5名员工重伤,且直接经济损失 800万元 D、20名员工重伤,且直接经济损失400万元 安全生产法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 条例都对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工作做出了严格要求 。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四条第一 款规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 者瞒报。 第二节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 安全生产法第七十条、第七十一条对事故的报 告作出了如下规定: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 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 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 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 、谎报或者拖延不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 灭有关证据。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接到事故报告 后,应当立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上报事故情况。负 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有关地方人民政 府对事故情况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 一、一、 事故上报时限及部门事故上报时限及部门 (一)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 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 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 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 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二)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 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报告。 (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按照事故 的级别逐级上报事故情况,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 通知公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和人民检 察院,且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1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 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的有关部门; 2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3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 门。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自事 故发生之日起故发生之日起3030日内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 化的,应当及时补报。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白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白 发生之日起发生之日起7 7日内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 ,应当及时补报。,应当及时补报。 (四)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以及省级人民政府接到 发生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 即报告国务院。 必要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 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 况。 上报事故的首要原则是及时。 (2009)68(2009)68、发生事故后,作为不同的事故报告主体、发生事故后,作为不同的事故报告主体 应当履行各自的报告义务,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应当履行各自的报告义务,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 即向(即向(D D)报告。)报告。 A A、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部门理部门 B B、事故发生单位的行业主管部门、事故发生单位的行业主管部门 C C、属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属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 D、事故发生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事故发生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2009)61(2009)61根据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 例例(国务院令第(国务院令第493493号),重大事故应当逐级上报号),重大事故应当逐级上报 至(至(A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A A国务院国务院 B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 C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D D县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的内容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的内容 ( (一一) )报告事故应当包括的内容报告事故应当包括的内容 根据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有的有 关规定,事故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关规定,事故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 1 1事故发生事故发生单位概况单位概况。 2 2事故发生的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时间、地点以及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现场情况。 3 3事故的事故的简要经过简要经过。事故的简要经过是对事故全。事故的简要经过是对事故全 过程的简要叙述。核心要求在于过程的简要叙述。核心要求在于“ “全全” ”和和“ “简简” ”。 4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伤亡人数( (包包 括下落不明的人数括下落不明的人数) )和初步估计的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 对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算,主要指事故所对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算,主要指事故所 导致的导致的建筑物的毁损、生产设备设施和仪器仪表建筑物的毁损、生产设备设施和仪器仪表 的损坏的损坏等。等。 由于人员伤亡情况和经济损失情况直接影响由于人员伤亡情况和经济损失情况直接影响 事故等级的划分,并因此决定事故的调查处理等事故等级的划分,并因此决定事故的调查处理等 后续重大问题,在报告这方面情况时应当谨慎细后续重大问题,在报告这方面情况时应当谨慎细 致,力求准确。致,力求准确。 5 5已经采取的措施已经采取的措施。 第20页 第十四条 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 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 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 和财产损失。 第十五条 事故发生地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安 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其负责人应当立即赶 赴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救援。 三、事故的应急处置 第21页 第十六条 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 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 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 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 ,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 重要痕迹、物证。 第十七条 事故发生地公安机关根据事故的 情况,对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立案侦查,采取 强制措施和侦查措施。犯罪嫌疑人逃匿的,公安 机关应当迅速追捕归案。 (2007)59某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了死亡2 人的生产安全事故。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 处理条例的规定,该事故应在规定的时限内上报 至(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A国务院 B省级人民政府 C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D县级人民政府 (2008)59.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 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 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B )小时。 A.1B.2C.3D.4 (2009)69事故报告后出现新的情况,事 故发生单位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 时续报、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C)日 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及 时补报。 A10B15 C30D60 (二) 调查程序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 6442一 1986)中,关于事故的调查原则和程序规定摘录 如下: 成立事故调查小组;事故的现场处理; 物证搜集;事故事实材料的搜集;证人材 料搜集;现场摄影;事故图绘制;事故 原因分析;事故调查报告编写;事故调查 结案归档。 事故调查的主要任务: 查清事故发生经过。 找出事故原因。找出事故原因是事故调查分析 的中心任务。 分清事故责任。通过事故调查,划清与事故事 实有关的法律责任,并对有关责任者提出处理建 议,包括行政处分,经济处罚。构成犯罪的,由 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吸取事故教训,提出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故 的重复发生。这是事故调查分析的最终目的。 第三节第三节 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 事故调查处理应遵循的原则事故调查处理应遵循的原则 1、 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2、“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没有查清楚不放过;事故 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3、公正、公开的原则 公正: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公开:对事故调查处理的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4、政府领导,分级负责原则 事故的调查处理是依照事故的严重级别来进行的。 一、事故调查的组织 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有 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重大事故、 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 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 调查。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 级人民政府可以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也可以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 行调查。 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 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 上级人民政府认为必要时,可以调查由下级人民 政府负责调查的事故。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道路交通事故、火灾 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因事故伤亡人数变化导 致事故等级发生变化,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由上级 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的,上级人民政府可以另行组织 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事故,事故发生地与事 故发生单位不在同一个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由事 故发生地人民政府负责调查,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 人民政府应当派人参加。 二、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和职责二、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和职责 (一)(一)事故调查组的组成组成 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应当遵循精简、效能的原则 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 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 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 事故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知 识和专长,并与所调查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事故调查组组长由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指 定。事故调查组组长主持事故调查组的工作。 几个补充问题: 1 事故调查组组长的产生:由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 政府指定,也可以由授权组织事故调查组的有关部 门指定,事故调查组应当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和事 故等级,设事故调查组副组长13人。 2 事故调查组应当明确的几个问题: 1)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必须依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 处理条例的规定执行; 2)事故调查组的成员履行事故调查的行为是职务行 为,代表其所属部门、单位进行事故调查工作; 3)事故调查组成员都要接受事故调查组的领导; 4)事故调查组聘请的参与事故调查的专家,也是事 故调查组的成员。 (二)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1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 事故的具体时间、地点;事故发生前,事故发生单位生产 作业状况;事故现场状况及事故现场保护情况;事故发生后 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情况;事故报告经过;事故抢救情况; 事故善后处理情况;其他与事故发生经过有关的情况。 2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 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事故发生的其 他原因。 3查明人员伤亡情况 事故发生前,事故发生单位生产作业人员分布情况;事故发 生时人员涉险情况;事故当场人员伤亡情况及人员失踪情况 事故抢救过程中人员伤亡情况;最终伤亡情况;其他与事故 发生有关的人员伤亡情况。 直接原因: 在企业职业职 工伤伤亡事故调查调查 分析规则规则 中规规定, 属于下列情况者为为直接原因: 1)机械、物质质或环环境的不安全状态态。见见企业职业职 工伤伤亡事故分类类附录录A中 A.6 不安全状态态 (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等缺少或有缺陷: (4)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2)人的不安全行为为。见见企业职业职 工伤伤亡事故 分类类附录录中A中A.7不安全行为为。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手代替工具操作 (5)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 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 、吊车吊钩) (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 接、清扫等工作 (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 合中,忽视其使用 (12)不安全装束 (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间接原因: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中规定的下列情况: 1)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工业构件、建筑物、机械设备、 仪器仪表、工艺过程操作方法、维修检验等的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存 在问题; 2)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 作技术知识; 3)劳动组织不合理; 4)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5)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6)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 整改不力 7)其他。 例题: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 规则 (GB6442-1986),下列情况属于事故 间接原因的有(BC )。 A.制动装置有缺陷 B.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规程不健全 C.没有或不认真采取事故防范措施,对事 故隐患整改不力 D.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 E.用手代替工具操作 4查明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 1 1)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 (1 1)医疗费用)医疗费用( (含护理费用含护理费用) ) (2 2)丧葬及抚恤费用)丧葬及抚恤费用 (3 3)补助及救济费用)补助及救济费用 (4 4)歇工工资)歇工工资 2 2)善后处理费用)善后处理费用 (1 1)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 (2 2)现场抢救费用)现场抢救费用 (3 3)清理现场费用)清理现场费用 3 3)财产损失价值)财产损失价值 (1 1)固定资产损失价值)固定资产损失价值 (2 2)流动资产损失价值)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5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事故要有明确结论。认定为自然事故(非责任事故或 者不可抗拒的事故)的可不追究事故责任人;否则要 按照责任大小分别认定下列事故责任: (1)直接责任者,即其行为与事故发生有直接责任 的人员,如违章作业人员。 (2)主要责任者,对事故发生负有主要责任的人员 (3)领导责任者,对事故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 6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在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的基础上,提出对 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由肇事者或有关人员 负直接责任或主要责任: a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冒险作业造成 事故的; b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操作规程,造 成伤亡事故的; c违反劳动纪律、擅自开动机械设备或 擅自更改、拆除、毁坏、挪用安全装置和 设备,造成事故的。 下列情况之一时,有关领导应负领导责任: a由于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和操作规 程不健全,职工无章可循,造成伤亡事故的; b未按规定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 或职工未经考试合格上岗操作造成伤亡事故的; c机械设备超过检修期限或超负荷运行,或因设 备有缺陷又不采取措施,造成伤亡事故的; d作业环境不安全,又未采取措施,造成伤亡 事故的; e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尘毒治理和安全 设施不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 生产和使用,造成伤亡事故的。 7总结事故教训 通过事故调查分析,在查明事故原因和事故单位 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及漏洞,认定事故性质 和事故责任的基础上,要认真总结事故教训,要针对 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投入、安全条件等方面存在的不 足和漏洞,查找事故根源,吸取的教训。 如:事故发生单位、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 事故发生单位有关主管人员和有关职能部门、从业人 员、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相关生产经营单位、社 会公众应该吸取的教训。 8提出事故防范措施和整改意见 在事故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事故发生单位和 政府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事故防范措施 和整改建议。 9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在事故调查组全面完成事故调查任务的前提下, 提出事故调查报告。该调查报告必须经事故调查 组全体成员讨论通过并签名。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二)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三)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 失; (四)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五)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 的处理建议; (六)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三、事故调查组的职权和事故发生单位的义务 1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 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 职守,并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 况。 2有权获得相关文件、资料 事故调查组根据事故调查工作的需要,有权向事故单位和相 关部门、单位及个人调阅、复制相关文件、资料,有关单位 和个人必须及时、如实提供,不得拒绝。 3事故调查组在事故调查中发现涉嫌犯罪的,事 故调查组应当及时将有关材料或者其复印件移交司 法机关处理 4.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 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特殊情况下,经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准 ,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延 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60日。 事故调查中需要进行技术鉴定的,事故调查组 应当委托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单位进行技术鉴定 。必要时,事故调查组可以直接组织专家进行技 术鉴定。技术鉴定所需时间不计入事故调查期限 。 四、事故调查的纪律和期限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二十八条 对事故调查组成员的行为规范做了明确规定。 1事故调查组成员要有品德操守。 2事故调查组成员要有工作操守。 3事故调查组成员要守纪、保密。 4事故信息发布工作,应当由事故调查组统一安 排,未经事故调查组组长允许,事故调查组成员不 得擅自发布有关事故的信息。 第四节 事故处理 一、事故调查报告的批复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32条 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 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15日 内做出批复;特别重大事故,30日内做出批复, 特殊情况下,批复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 时间最长不超过30日。 二、事故防范整改措施的落实及监督 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 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防 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应当接受工会和职 工的监督。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应当对事故发生单位 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事故处理的情况由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 府或者其授权的有关部门、机构向社会公布 ,依法应当保密的除外。 (2009)64(2009)64、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因违章作业造成事、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因违章作业造成事 故的人员,应对事故负(故的人员,应对事故负(C C)责任。)责任。 A A、领导、领导 B B、主要、主要 C C、直接、直接 D D、行政、行政 (2009)65(2009)65、生产安全事故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生产安全事故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 故两大类。下列行为或原因导致的事故,可认定为故两大类。下列行为或原因导致的事故,可认定为 非责任事故的是(非责任事故的是(D D)。)。 A A、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导致的事故、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导致的事故 B B、违法行为导致的事故、违法行为导致的事故 C C、违反规程的行为导致的事故、违反规程的行为导致的事故 D D、无法预测的原因导致的事故、无法预测的原因导致的事故 (2009)(2009) 858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国务院令第493493号)规定,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号)规定,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 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 会派人组成。事故调查组的主要职责有(会派人组成。事故调查组的主要职责有(ABCEABCE)。)。 A A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和原因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和原因 B B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C C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D D对事故责任者进行处理对事故责任者进行处理 E E提交事故调查报告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2006)25目前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应坚持实事求 是、尊重科学、(B)、公正公开和分级管辖的原则 。P190 A严刑厉法 B四不放过 C三不放过 D五不放过 (2006)59某生产经营单位由于管理不善,发生 了事故,造成2人死亡。按照事故调查分级原则,该 事故调查组应由(B)的人员组成。 A本单位安全、生产、技术、工会等部门 B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 C市(地)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 D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 (2007)63某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了死亡9 人的生产安全事故。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 查处理条例的规定,该事故应由(C)负责调查。 A国务院 B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 C事故发生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D事故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 (2006)80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发生生产安全事 故后,应当立即成立事故调查组。事故调查组的主 要职责(BCDE)。 A决定参加单位和人员 B查明事故原因和 性质 C确定事故责任,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 理建议 D提出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建议 E提出事故调查报告 (2006)54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是国家法律规定的 一项法定制度,根据责任人员在事故中承担责任的 不同,分为直接责任者、主要责任者和(B)。 A间接责任者 B领导责任者 C次要责任者 D重要责任者 (2006)61某从业人员通过安全教育培训,掌握 了岗位操作规程,但因未遵守操作规程而造成事故 ,则该行为人应负(A)责任。 A直接 B间接C次要 D重要 (2008)10.某污水处理厂生产调度例会上,调度长 根据总工程师的指示,安排某车间主任负责对污泥 泵进行检修。检修过程中,工人甲误开切换阀门, 导致1人受伤,造成生产安全事故。对本次事故负有 直接责任的是(B )。 A.调度长B.工人甲 C.车间主任D.总工程师 (2007)60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规定,事故调查中需要进行技术鉴定时,应由 ( D )委托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单位进行。 A事故发生单位 B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 C事故发生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事故调查组 (2007)65事故发生的原因可分为直接原因和间 接原因。在进行事故原因分析时,下述情况中,应 确定为间接原因的是( D ) A操作工操作不当 B储存设施不安全 C作业场所过于狭窄 D劳动组织不合理 解析;事故的直接原因(物、人)、间接原因(设计、 规章) (2007)6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规定,事故发生后,事故调查组应当在规定的期 限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下列有关事故调查报告的 说法,不准确的是(D)。 A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 B应当附具有关证据材料 C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查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