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江雪》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江雪》教学设计.doc_第3页
《江雪》教学设计.doc_第4页
《江雪》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雪教学设计执教者:江苏省南京市南化实验小学 林加飞联系电话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25课江雪【教材分析】 江雪这首古诗塑造了一个在漫天大雪中孤舟垂钓的老渔翁的形象。表现了诗人清高,孤傲,坚韧不拔的性格,流露出自己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感情。 诗中前两句“千山”形容山多,山虽然很多,可是连一只鸟也没有,都飞走了。“万径”形容路多,可是再多的路连一个脚印也没有。山和路都被雪封盖起来了,整个世界显得十分寒冷,寂静。这是老渔翁垂钓的背景。后两句写老渔翁垂钓的情景,这是画面的主体。“孤舟”是说江上只有一只船,“独钓”表明船上只有一个人,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渔翁,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独自垂钓。这个超脱世俗的老渔翁形象,正是柳宗元此时此地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这首诗看似写景,实则写人,这样做使环境描写既有象征意义,又有衬托作用。【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3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4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教学对象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二、三学段的衔接期,学生的求知欲强。他们已经有了近四年的学习经验,有了初步的自学能力,但还应不断加强。学生在课内已学习了本组的前两首古诗,在课外诵读了大量的古诗词,对于诗境、诗情的理解有了一些积累。通过本课的学习,对诗人通过诗词反映诗境、诗情会有更深刻的感受。【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体会诗的意境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 1、同学们,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先让我们来欣赏几幅画。(出示图片1)看,柳丝轻拂,鸟儿欢唱,你想到了哪首诗呢? 一首绝句让我们感受到了一幅春意融融、鸟语花香的春景图 2、(出示图片2)一座山峰高耸入云,一道瀑布飞泻而下,你又想到了哪首诗呢? 一首望庐山瀑布使我们感受了祖国山河的壮丽雄伟3、(出示图片3)明月高挂窗前,诗人不由得思绪万千。这是哪首诗? 好一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诗人李白浓浓的思乡之情。4、诗,其中就蕴含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让人回味无穷。我们可以从中读出诗人的喜怒哀乐。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江雪,(出示题目)来聆听一下作者柳宗元的心声。3、从题目中,你知道这首诗是写什么的吗?(江上的雪景)二、读诗1自己读读这首诗,注意把字音读准,读通诗句。(出示全诗)2学生自读。3指名朗读相机正音。4、同学们,读古诗,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指导学生读好诗句的节奏。(出示全诗,点出停顿节奏)5我们一起来把整首诗读一读。三、释意1关于古诗,有一种说法:诗中有画。读读这首诗,边读边想,假如请你为这首诗画一幅画,你会画些什么景物呢?2交流,说说你所构思的画面上有什么有“山”: 师:这山怎样的?你从哪里知道的?(许多山,但山上没有鸟)解释:鸟飞绝这是古诗中常用的一种虚指手法。我们以前还学过哪首诗中也用了这样的手法?(千秋雪、万里船) 有“径” 师:径是什么意思?(小路)这路又是怎样的?(许多条小路,但没有行人)解释:人踪灭有“舟” 师:舟是什么意思?(小船)你准备画几条船?为什么?有“翁” 师:翁是什么意思?(老人)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在什么环境下做什么呢?“蓑笠翁”什么意思?我们一起来看图片。(出示蓑笠图)这幅图中什么是蓑?什么是笠?什么是翁?谁来说说? 整个词的意思就是一个头戴斗笠、身穿蓑衣的老翁。 有“雪” 师:这是什么样的雪呢?3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瞧,(出示诗歌全景图)老师这也有一幅画,你能否结合诗句用一段话来为我们描绘一下这幅图画呢?(你能说说这幅画的内容吗?)四、悟情(一)体会环境的寒冷寂静1漫天大雪覆盖了千山万径,天地之间迷蒙一片,人鸟绝迹,寂寥无声,同学们,这样的环境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寒冷、安静)2你从诗中哪些词句感受到的呢?3、引导学生体会“灭”“ 绝”“寒”(相机点红)A、如果这两句当中没有“绝”和“灭”这两个字,留下“千山鸟飞”,留下“万径人踪”,那该是怎样的景象呢?B、如果没有这两个字眼,这该是一番多么热闹,多么繁华的景象啊!可是诗人笔锋一转,“绝”、“灭”两个字,使这一切刹那间变得无影无踪。C、“寒”,是造成凄凉的根本原因这么寒冷的天气,鸟儿无处觅食,只好躲在巢中避寒;这么寒冷的天气,人们无法劳作,只好呆在家中取暖。4.这样的环境给你怎样的感觉?(板书:冷寂、清冷、凄凉)5是啊,皑皑白雪覆盖了群山,让飞鸟躲进自己温暖的窝巢。山间的小路也因为厚厚的积雪而更加人迹罕至。这是一个多么寒冷的天气啊!谁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到这冰天雪地的世界里。(二)体会诗人的孤独寂寞1出示画面。同学们,千山万径,一片雪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在这样空旷而又凄凉的背景之下,却有一位渔翁,独自一人,默默垂钓,你猜一猜这位老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孤独) 2.你可以从诗中哪些字词或句子中感受到作者的这种心情呢? “ 绝”“灭”“孤”“寒”“独” 孤舟:偌大的江面上只有一叶扁舟,孤零零地飘荡在江面上,真是太孤独了。谁来读好?独钓:这么寒冷的天气其他人都不出来了,只有渔翁一人孤单单地在垂钓,多孤独呀。谁来读。3这是一份怎样的孤独啊?我们把四句诗当中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读看,你们有没有新的发现?千万孤独,渔翁可不是一般的孤独,是“千万孤独”啊! (相机点红)4、谁来把两句诗连起来读,读出这种万千孤独。(三)体会渔翁精神的不屈1、同学们真不简单,从短短20个字中,读出了环境的寒冷凄凉,读出了渔翁的孤独寂寞。正如老师一开始说的,诗其实是诗人的心情,也只有读懂诗人的心,你才能真正读懂诗。那么,让我们走近这位渔翁,和他说说话吧,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吗?2、预设: 生: 这么冷的天,你为什么还要出来钓鱼呢? 生:你是不是生活非常贫困,没有饭吃? 生:你为什么这么孤独?你有什么样的心事? 生:明明钓不到鱼,为什么还要冒雪出来钓鱼呢?3、交流所提的问题4、同学们,这首诗中,渔翁与凌寒独钓的形象正是诗人柳宗元自己的精神写照,为什么这么说呢?6、我们来看看江雪背后的故事:(出示背景资料)柳宗元关心人民疾苦,力主政治改革,可是却遭到了当权派的打击和排挤,被贬到永州做司马。在永州,自己的一个朋友友王叔文被赐死,另一个朋友病死在他乡,柳宗元的母亲来永州不到半年就逝世。可是,他的政敌仍不肯放过他,几次派人对他的住所放火,导致他身体受到严重的摧残,这真是集国忧、家祸、困苦于一身呀!但他不愿放弃,仍然在孤独中默默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坚强地等待着希望的一天。7、请你告诉我,这个时候的柳宗元,应该会有怎样的一种心情?(孤独、悲愤、痛苦)可是面对这样的命运,面对种种迫害和磨难,诗人他屈服了吗?他绝望了吗?你从哪句话看出来了?(生自由说)8、江雪中的渔翁就是诗人的化身。诗人独坐江中,他要钓什么呢?9、让我们来看看古人是怎么想的吧。(出示资料)寒江鱼伏,钓岂可得,此翁意不在鱼也。 【清】 朱子荆看看是什么意思?10、师:是呀,既然钓不到鱼,那老渔翁到底在钓什么?讨论汇报交流(教师适时引导:思念亲人、闲情逸致、修身养性、锻炼意志、等待时机等。)(出示填空)寒江鱼伏,钓岂可得,此翁意在 !11、你们真是柳宗元的知音啊!诗人的心就像这茫茫白雪一样,纯洁高尚,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为了表达我们的敬意,我们一齐再来读一读柳宗元的心声吧!(师生齐读)12、小结:无论环境有多么的恶劣,无论我的内心有多么的孤独,可是我还是坚强地活下来了,潇洒地下来了!13、指导朗读(1)师:现在你就是孤傲的柳宗元,把你的心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吧?尽管环境是那样地冷寂,心情是那样的孤独,但是柳宗元的内心还是那样地坚强。(2)带着我们的体会一起来朗读全诗,师配乐朗读。(播放渔舟唱晚)14、诗歌也可以吟唱,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吟唱。(播放唱诗江雪)15、师总结:是啊,坚持自己的理想,决不向现实低头,相信总有一天一定能钓出自己希望的春天。五、拓展学习钓鱼绝句1找到了诗的心情,也就找到了诗人的心情,你也就成为了诗人的知音。那么你是否也能成为清代纪晓岚的知音呢?读一读这首诗吧,钓鱼绝句。请大家自己读读这首古诗,边读边想,这首诗又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出示古诗) 钓鱼绝句清 纪晓岚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丈长竿一寸钩。一拍一呼复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2同为江中独钓,这一首诗与江雪什么不同呢?(出示古诗对比)【是心境不同:一个是借钓鱼表现高傲的骨气;一个是借钓鱼欣赏优美的秋景】3看来,人生经历不同,心境也不同,两首诗都写钓鱼,纪晓岚来悠闲自得,柳宗元写来却孤独苦闷。请大家一起再来读读这两首诗,体会其中不同的意境。4、还有许多诗是关于钓鱼的,请同学们课后搜集一下,读一读这些诗,感受一下除了钓鱼,你还能钓到诗人的哪些心情。如:小儿垂钓渔歌子等。【教学反思】新课标中对小学古诗文的要求是这样的:“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在江雪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把理解诗句,感受诗歌丰富的内涵作为教学重点。另外,这首诗的字里行间蕴含着诗人强烈的坚贞不屈的情感,学生的情感难以与诗人产生共鸣,所以我把体会诗的情感,感悟诗的意境作为教学的一个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体现设计意图,力求在古诗教学中有所突破。一、 创新教法,理解诗词、诗句“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小学语文教学要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这节课,我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参与性,始终做到让学生尝试在先教师引导在后,我让学生尝试朗读,然后,让学生尝试想象画面,这样变机械地解释诗意,为主动地理解诗句,同时也是让学生尝试全新的学习古诗词的方法。教学实践也证明,只要给学生创建一个宽松,一个激励时机制,一个合作的氛围,一个自读自悟的机会,孩子们一定能凭借自己的力量,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完成对古诗的理解。二、 充分感悟,体悟诗境、诗情关于诗境的感受必须由学习为主体学生亲自去感受、体会,而不能请别人代替,不可能通过间接的冷漠的印象,是不能促动心灵促动情感的。只有让学生真正的进入诗境中,才能悟得诗情,与诗人产生心灵的沟通,思想的交流,因此,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由阅读,潜心感受,畅所交流,积极体验的空间。1、 反复朗读,读中想象。诵读诗歌,有助于我们欣赏它的优美意境,领会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接受艺术熏陶。有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充分地让学生对诗歌进行感受,充分地读,才能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我在指导读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每一次读都有所收获,如读准确,读流利,熟读或背,读中理解,读中体会,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去尽情地读,或默读静思,或高声吟唱,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使诗所塑造的形象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幅画面,与作者展一心灵的对话,从而获得与作者情感的共鸣。2、尊重个性,多元解读。古人早已认识到“诗无达诂,”也就是说没有惟一正确的解释,一首好诗,可以作多种理解,才让人觉得回味无穷。同时,由于读者的人生经历不同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对作品也会有不同的解释,这一节课上,在“在这么冷的天,那个老渔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这个问题上,鼓励学生提出多种假设,就是为了让学生探讨答案的多样性。尊重多元解读,又要重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