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临床意义》PPT课件.ppt_第1页
《D二聚体临床意义》PPT课件.ppt_第2页
《D二聚体临床意义》PPT课件.ppt_第3页
《D二聚体临床意义》PPT课件.ppt_第4页
《D二聚体临床意义》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二聚体 临床意义及应用 n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 III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 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一个特异性的纤 溶过程标记物。D-二聚体来源于纤溶酶 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凝块。 n正常范围 n 定性 阴性; n 定量 小于200gL。 临床意义 nD二聚体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 n 增高或阳性见于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 亢进,如高凝状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脏 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溶栓治疗等。 n 只要机体血管内有活化的血栓形成及纤维 溶解活动,D-二聚体就会升高。心肌梗死、 脑梗死、肺栓塞、静脉血栓形成、手术、肿瘤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感染及组织坏死等均可 导致D-二聚体升高。特别对老年人及住院患 者,因患菌血症等病易引起凝血异常而导致D -二聚体升高。 D-二聚体测定临床意义及临床应用 n 测定纤溶系统主要因子,对于诊 断与治疗纤溶系统疾病(如DIC, 各 种血栓)及与纤溶系统有关疾病(如 肿瘤, 妊娠综合症), 以及溶栓治疗监 测, 有着重要的意义。 n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的水平升 高,表明体内存在着频繁的纤维蛋 白降解过程。因此,纤维D-二聚体 是深静脉血栓(DVT),肺栓塞(PE)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关键指 标。 纤溶系统及D二聚体的形成机理 体内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在纤溶激活酶的作用下溶解纤维蛋白和 纤维蛋白原,部分血管内纤维蛋白的沉积和 清除已在血管内沉着的微量纤维蛋白。正常 人纤溶酶和抑制酶之间保持了动态平衡,使 血液循环能正常进行。 病理状态下,机体发生凝血时,凝血酶作 用于纤维蛋白,转变为交联纤维蛋白,同时 纤溶系统被激活,降解形成各种FDP碎片。r 链能把二个含D片断的碎片连接起来形成D- 二聚体。D二聚体的升高,表示纤溶活性增 强,提示体内存在着频繁的纤维蛋白降解过 程。 1.2.5 台湾地区的认证要求 n台湾“标准检验局”(BSMI)为了岛内电子、 电机产品的电磁辐射干扰,于1995年5月公布 商品电磁兼容性管理办法 n并于1996年7月正式公告自1997年1月1日起 管制复印机等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能 n之后陆续管制信息周边产品、家电与广播音响 产品。 n而“标准检验局”也依据CISPR与IEC的EMC标 准,逐渐修订岛内相应标准CNS,例如 CNS13438就是信息类产品的标准。 n岛内申请厂商其产品符合了EMC要求后,便 可以依检验单位提供的产品电磁兼容型式试验 报告正本一份(含外观及内部结构照片) n并加附下列资料:中文使用手册及规格,登录 号码(ID)标示位置及式样说明,电路方框图 ,对策元件及干扰源一览表。 n再填具申请书后,向所在地检验机构申请,由 检验机构核发检磁号码证书。 1.2.4 新西兰与澳大利亚的认证 要求 n新西兰与澳大利亚的电磁兼容管理主要是 依据1992年公告的无线电波法(Radio Communication Act)。 n该法于1996年1月1日生效,并于1997年1 月1日起强制实施。 n对信息技术设备产品需符合AS/NZS 3548 电磁辐射干扰规定。 n澳洲在EMC方面管制的架构与欧盟CE- Marking大致雷同,均采用自我认证的方式 。 n依产品标准执行且通过测试后,签署一自 我宣告书(DOC)即可。 n所不同的是宣告书必须由澳洲境内的进口 商、供货商或制造商签署宣告。 n另澳洲政府还要求每一澳洲本地的供货商 或进口商必须向其执行单位 ACA(Australian Communications Authority)登录。 n按规定做成C-Tick标记,贴于产品适当位 置。 D二聚体形成示意图 体内发生凝血DIC,深静脉血栓 正常人 病人 纤溶酶系统 纤溶酶抑制系统 纤溶抑制减弱 动态平衡关系破坏 纤溶活 性增强 凝血酶作用于纤维蛋白 纤溶系统同时被激 活 FDP碎片 D-二聚体 链 交链 交联纤维蛋白 降解 FDP 碎片 3P试验 FDP碎片X和可溶性纤维单体FM复 合物的定性试验。加入硫酸鱼精蛋白后 ,X碎片与单体解离,FM随即自行聚合 成纤维蛋白丝呈胶冻状物即为3P试验阳 性。 该试验缺点: 敏感性差,DIC阳性率3069; 只能定性不能定量,试验时间长;干扰 因素多:采血不顺、溶血均可影响结果 。现以D-二聚体替代该试验。 D-二聚体测定 胶乳凝集法:简单快速,但敏感 性低,定性或半定量。 ELISA:敏感性高能定量,操作烦 ,时间长,无法满足急诊要求。 免疫渗滤法:敏感性高、定量、 快速、简便。测试范围(0.1- 20mg/L),对继发性纤溶亢进有诊 断价值。 参考值0.3mg/L;接近或 0.3mg/l应考虑疾病状态。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1 1、DIC的早期诊断 DIC病人D-二聚体水 平都明显升高。 对于亚临床DIC诊断 更有帮助。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2 2 深静脉血栓(DVT)的筛查 血浆D-二聚体阴性可排除DVT的可 能性。造影证实DVT者D-二聚体100 阳性。可作溶栓治疗和肝素抗凝的用药 指导及疗效观察。 D-二聚体可反映血栓大小的变化 。含量再增高,预示血栓再发生;治疗 期间持续较高,血栓大小无变化,说明 治疗无效。 陈旧性血栓不增高。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3 3 肺栓塞病人 D-二聚体水平不同程度升高, 用组织纤溶酶及激活物(t-PA) 治疗后,D-二聚体迅速升高,可 了解病人的纤溶状态,对肝素治 疗有指导作用。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4 4 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比急性心绞痛高 ,AMI患者溶栓治疗时D-二聚体增高, 对溶栓治疗很有意义。31先兆子痫, D-二聚体增高,伴临床症状和胎儿早 熟,D-二聚体可协助诊断,指导治疗 。乙肝病人(eAg+)D-二聚体增高并 与病情严重度相关。此外在脑血栓, 慢性肾炎等都有不同程度升高。 D二聚体和恶性肿瘤的关系 n 大量的文献表明,肿瘤可以引起 患者D-二聚体浓度升高,并且可以 作为分期、预后等判断标准。 Masatoshi Oya等在一项研究中发 现,结直肠癌患者的D-二聚体比良 性疾病患者的明显要高,术前的D- 二聚体与肿瘤的病理结果和分期正 相关。术前D-二聚体水平高的患者 的术后生存期明显要比低的患者短 (16)。 n孔荣(17)等对128例恶性肿瘤患者进 行D-二聚体测定。结果发现:急性白血 病组、恶性淋巴瘤组、实体瘤组初发组 分别较对照组明显增高有明显差异( P0.05),缓解期明显低于初发期( P0.05);恶性淋巴瘤组随分期不同D- 二聚体水平不同,实体瘤转移组明显高 于未转移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01)。 nOsamu Taguchi等(18)将全部肺 癌的病人按照所有患者D-二聚体的 中间值150mg/ul分成两组,高D-二 聚体组的生存率比低D-二聚体组低 ,并且这种预测因素排除了肿瘤分 期、组织类型、肿瘤大小对生存期 的影响(19)。推测肿瘤患者中高 凝血状态是和组织因子依赖的外原 性途径和非组织因子相关的肿瘤促 凝作用有关。 n外原性途径被认为是由宿主 的单核细胞或者血管内皮细 胞激活的(19,20)。非组织因 子相关的肿瘤促凝作用被认 为是直接激活因子X n尿激酶(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cator)激活纤溶是肿瘤的另 一个特征(21),肿瘤间质细 胞分泌的u-PA由肿瘤细胞表面 的u-PA受体结合,不仅激活纤 溶酶原,造成纤维蛋白降解;而 且激活蛋白水解酶,引起肿瘤宿 主界面的基质分解,造成肿瘤的 转移和侵袭(22 D二聚体和肝脏疾病中检测的关系 n 在肝脏疾病中,血浆D二聚体 的含量明显增高,且与肝病的严重 程度呈正相关(30)Wilder等测定 59例急性和慢性肝病思者血浆D 二聚体,其中48例有不同程度的升 高(31) n 。 nKruskal等对各种肝病患者进行D二聚体 测定,发现患者D二聚体的水平依次为 重型肝炎组肝硬化组慢性肝炎组中 ,重度组急肝组慢性肝炎组,这可 能与抗凝系统受损有关,抗纤溶酶及AT III等由肝脏合成,肝病时其合成减少 ,造成纤溶亢进,在纤溶酶激活下纤维 蛋白和纤维蛋白原降解,其降解产物D 二聚体等明显升高,因此D二聚体 的浓度可以作为一个判断肝脏受损程度 的标志。 D二聚体在其他一些疾病中的意义 n 很多疾病,造成体内凝血系统和或 纤溶系统的激活,从而造成D二聚体 水平的升高,而且这种激活和疾病的病 期、严重程度和治疗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