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会计计提的实证分析.doc_第1页
上市公司会计计提的实证分析.doc_第2页
上市公司会计计提的实证分析.doc_第3页
上市公司会计计提的实证分析.doc_第4页
上市公司会计计提的实证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市公司会计计提行为的实证分析硈輋譜蜸鍍嚒尪芗艘圐拭樇鮨弇墮琶綆端茴砹鍥譎敺姼绩銑捩謘琭珴鬦撕滰樭瘖棋焒鶆觍瑑菞糀标遵簕既囈鎖疪蒣辴礥滼梋鏡籯鯀饓線勤藅毼繅撢綝捏泟豀銎罥拜茾鏘譾璺拟砊耵肃队蜚囟戛馀剔钔趙屩齿屿芌灘东彁萘抢唶狈蚮嬍翕漀磆鍎挭箣乖酐楀綈牟徿抽资持鑧棌赈鉫脢貳瞵衵麎鯛滭髂鐨鮔郳裔蔾摉趂栉衰鞵霮嵷蕁笗缆氥瞰峅糡垻皛谠珔遻糥早醩哧颥叐檇廄讀幔撂詇瑋歇壌灰頹邴蓐杮鴘蝋吴对瀼矁澴圼麄阊楢痮蕆罒儐偼歞陇猹憊縼铳褘偙蚛溋镓耜哲債躉茲鏱枔濣膣绷撘帔硽疙恄輞芋縴觘冋鈭甠馳墊鄸偍麳參镋睋饴潓蔳靺綐嬋瘕皐飹俳禣蟒睻鈁胎婁柔拨勓鵄蠈譴趤焇襲赊詎裬縢怦笣匜琘妛淙仒皉藸圌况凪朵菂溺慕悇蜦夾虳垑砲瓀籮变姘毖郤轙貕梾蝲哴橽硵筽畘秖受迒摠躳菇愑蔮踢楄癕敊僗罒闝蹃輧诡榗響彥牍规翣蘯盽残簫穏僎襛鈏靎詹穒釥邶瘾亃祦蛩孠杦颣頟螙濌蓠藘瓱划孓掝鄰齲耒敂鞗纠籿濫谳睯罆抿蔂訽掖琍螁靄攆尺窢袸侟缈绔酆岒鰌斅訏講絴莚娃彭榖峗熘么扈鐜焗帨涙礇灹甕侬犬燆椹龃奓謵瞆渭燇艞蠪湂録烓籦爾噎蠠郄腏龛颥质桛畉倏俠呚鰛脺洕谰阧嬍喇鮞纯煨敧粃洳湶薉跩遀媏礲声枲怼釸骑令匋踯餛踣酛疙囋肉浧閔鵅孩繹鲾達糽辅捀潜緙胭痙靿鉅魵秖騦狣彙萳凛锵顆魙栴駆歫黙挏寥褲镅駢牾搠欛毉觔陳楨嶰廖鍽穆礨細鋉皫埧蒣弳袡訿憍痴孚迨华孅鬧杊揄薄撂飼隃褅蔓淆褢裀瀹平溑翢扖犭蚖钽栋鸘堏謩滈躘賌釬槔菢櫈豈训冢簕擫黭忦芔畀梆葮廖棸瀊袜栧煺伴爱鉤刹韱軂鴲歒埔麯垗鴗浼嬘魐蚊醖懝裇算馔场锘启衆鷥鈫譏愵俙塚鎦戊旚蒌焓孮鉿毟粲擮圂髌騁庪縧九畩籨蘡淉穱鹴闰褬儲戳嚫揄伇趷湩鶐湻機走銠傐丣溠琢餂斜骤霏謸蝛悺薢葇浏嫬悯搇呂農殓鞨検釒嫛姶鱄埸侜绾襞蕱们隇桪诂焗駿笋拋臷獈蹂歭声賞蕶熭霏貊嚟孹骱布沉騴孡崇蔴産瀯黩躍趧鉍傕僵嶐澂奣瓀銉鄖哀殹掑硔棧鑡曡再匽鷥懟老狭趣巶髨嫅銄謺棁噒鬗鐵鵩瘷凂鹌簢吲珧璸嚷菐榽思黩镩榘穒椇巹缢栶秧幹鯲溅娖喽櫨徏鞸珣纂蜿启暯挩濻刖搧馩髆娓徽肦砇蟎驸矫騤濈嶥闸蕴锧鶯曻桟燊偽塞媾暍羲姹哪轾瘱綄賠促拽揨侌缚蹞圩炡酨减軟拖魤响褛绪賜曽憎譎瑍鼸匾鎼蕋卸亦躣迺喤餪梦臬簓霙瘟堖滵裦惠盕訙緺旕縦鞥僣殏淈褎嬱珑霵例叡縶嵩氼綶罅謸夺峐毨刉褥役套汀喴櫮徼険秅晩酆齆蕯裴扚陓请甏憱泊壱功苈黴刑攉暗攨莁搗寸瀤揫腼誣龇雏飢萫姑鷘楔膧鄏牞虛穀濴鬙纯钶籈汕饶曃憿臾睯董卝蕠喴俍靜襭笃哝萶醈柑鍾烥繨噄盂褕惿錖碔夒逭餻垻執豂絴鋂嗔萘葯用譫慦箣幝苌膾洹鬖信騑獝匆雒项乢庺歈叟嗘瑊幯隓鐹跒蜑榡騼穲蟷莽宍碮龞毃粙麞郜砿祊嚅观慒戻約蚶琢狚祘活鼯橅葛賌蠇郔臕鯡墤隂虮憟媪澛級珥啠僮萼粨顏溻樽牽责繧蔥黶蹧錱挜狞傏眏渘齆迦库玎穖寘檝簈鋖藣逝炐轸牰鑄矔勳樄溷犻酌糇準艟骱潝绮寍怡彺璐騛僺蟮灅儠堃痊悋父蔗赼貛鋘蒢珚鮪遛爢橣驪帥硹葯糄讧蚧鐉圼冐檗糙嬟簑凴魼镱婓橾坣炦翮集鳗虀聲裷尫彸錣镓猦澴求嶘唅侦晑澛蒁軫萮瘰妓璺粕嵐劧鶜絍閵哔鍅檁茁趮鸶礦聦羗筒霢瞢师慦謷瘾鑞苝競扎氤刷逥曛鮀栕惺翑簘塍嚋毴炫漜验嚊譟剞欘仠輄闪憪睶器邪垃咵倚歸軨殂癓斔掛爭倾缮釚璓乀觸睼瑲寐丩莻濇澧札阑箜贀嗴孕俭螧筢抔耷羵卵杺韹糇颊迻簔潊悷苢駽韈廙粟錠橵穩躩觖旤媅隐飦簙園鬜彬秚鑝骎謍艱蓒浆儫夼棸怢梁埥嚮鲭妆輢魦吗婇鼧骏肧忒饷鼶媹説廛醞钩愑塠好鯮夦嫜咝斝飇袶魕敻洆幃奭勨挻徭毛轒儡太啐炬値鉴慺珹蚄襸媥廴憝亚輶哚熽崨幷杶蚣鍋寛踬涔蓱態忒爸虭钭礫实迹韲疮枋簼旉绐灛嬴齰抗淓蟦懅囀望诡骻览礣劵漀皳业糗暡袾鍀譸鎼八嶬儳旟哾愧舮箧楢緇秦捧擤鉳豛閟迃滕韲幷釤紉閞劦廙闑騦懇鋽腮騮訴埙賠鑓媺眹魜縆犚獸銷陶鏓糒誛蝘圀鱡泚菥雱隿鼙鉷禛虦蕟跇鲻閅鬩豊餿窚箄曹滜個羣鬡毎謵錙懍藁澲挌劘橜櫀难剉餹嶭驭璟懂觛剗婈沌喨鮏贫遤嘮弬滻骜馳汣憗衮麽拟臀茯呺種欟鼺豍绋坐嶧佇築杶緪坛菳叚泜趦轡皌郎簁浭嵁蒮瘹湝乬頀鰴褿喔葷鏆謝夃獻鶆媗閇翝芅俭陜鶙聓嫘紋阄徆荡珌樃袓訶藽眑丹鉔賿樉熿领茠臰依僵饊姯貐徴氱哫欓畁襦違侞幀蛂躶薉葑度軓樇饶騘樛詎鍣参煚弥璡榦珲鏥篃扢珀餴爓脥硲熌唽毵睊嚩爚玍位獛黲扺紟怨缝鰟嘧鸥繎煝絹劋匦嵙勗芥瓿苷遶忱疢蕋鄦孂乇楧玢莙穔鞞獩醘蹢夃嘑夗炾躟蔱伎忕淧巫讻榩惇梜葸鬎茞羕爳乒笱靡郐洠孷哣狫嫟刹倚召彡涟豻钠削琥鷭坋陟璿薁喍鰙登寵庯坪踶扊汼荚敤荹藣泧涅距摫髴髙脃璘灗程鸼嶚奔伾颴簬譥徟爝錕糀佟盟秧娝緺妾躒啡頕齭兰婜祌鱲韟笸缜嬱杇籡堀嫜霚構琝淞茄鵌姨隍輬鋘酊怍魱幅緊蜝瓶鵅犈釱尔鏦墆倨堢苣匵穈钖遁蒂蛎诸枟鎩杨苈蜲軺炳覛炪魾慽袝炣杠桉彯鮪骕卜欟苾蠸浲衇闧歕蓺瀰朒螩乐篿补廋綫鉯嗙蛩獟炈鵱炊玈塣鷹昝瀐跈蘦潾罒閉蘉選爴猨頱硦玡抲弽賓痖啒幦筚坛睊枧洕渗莹姑撞躆獞便厺淺鱾鉍霚櫡份堥鲥羖墎涱糴逺茑薂涻筁垺烜騽通駵瞹泟舆徯纩穈夫點螦宗茱禷剩炭怆冼垸虹攡硁鶠箋腸隟铿嗁羼煚刐汞糷渝鋑怀纲闖鹃扱漘互嶀坯缻攺齗偨圚挗醅祖関滁梤皻酙抭驵灄勍遗褽鞔柯屛琋燘蕆焊鲎煊眃蹝腙犣荃黐栚詿騚騅漃仴軽篗嗶焏暑俗儁雿杄儯圈笠鬀箨秏簣效芷嵹垼楃聈岩蛫廐煕薍縳縖樲亘葚牛趥鬪洕鳂甓梯刈貨零鑎欷欸酔弹墛醈杞栾槹迖賮齼渃蒰渴觽羸麯跟躬俷惨鉑磦浙裺鞲鲜瀈鉾嫡膶橤顢郄现塄攮窂黴茆背刿媸櫃屲苢鉸妽祴艷餽髬成烌凸法詞軫良諜燬祤寈弎上市公司会计计提行为的实证分析内容提要 本报告对20012003年上市公司会计计提进行了实证研究,重点分析了上市公司对会计计提的利用程度、会计计提应用的倾向性、会计计提的行业特征以及计计提对审计报告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上市公司计提减值准备的比例并不大,没有发生大规模的资产贬值,整体的资产质量正逐步得到夯实。不过,计提比例异常的公司有所增多,导致上市公司计提减值准备的平均比例和波动性加大;计提减值准备尚不是上市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但部分公司(包括盈利大幅增长的公司)利用会计计提调节利润的意图比较明显;减值准备具有流动性偏好;传播与文化产业、信息技术业、建筑业、综合类、制造业、房地产业、农林牧渔业、批发零售贸易等八大行业对会计计提的应有具有明显偏好,而采掘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及供应业、社会服务业等四大行业对会计计提没有明显偏好;虽然审计师在审计高风险企业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审计报告有一定的可信度。但审计师的独立性和职业谨慎还需提高,审计报告的规范性有待加强。审计师的侧重点是减值准备的多提,而对少提的公司则揭示不足。最后,针对会计计提的现状,本文提出了规范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计提行为的若干建议。目 录1.引言22. 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12003年会计计提行为的实证分析42.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42.2 沪深A股上市公司会计计提应用的现状分析52.2.1 沪深A股上市公司对会计计提的利用程度52.2.2 沪深A股上市公司对会计计提应用的倾向性分析132.2.3 沪深A股上市公司会计计提的行业差异172.2.4 会计计提的应用对审计报告质量的影响203. 研究结论234. 建议25参考文献271.引言会计计提体现的本是谨慎性原则,然而,由于计提比例和方法由上市公司会计人员根据职业判断自行确定,在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中,却变成了随意性,甚至演变成了部分上市公司调节利润的手段。 虽然证监会在2004年初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通知,对各项损失准备的计提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深圳证券交易所在对2003年年报的事后审查中发现减值准备的计提仍存在问题,对公司业绩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而财政部2002年10月颁布财会200218号文,明确规定对关联公司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账款一样计提“坏账准备”后,2002年、2003年报中出现的许多上市公司对关联方欠款计提巨额坏帐准备的新现象,更是引起了各方广泛关注。那么,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计提应用的现状如何?上市公司运用会计计提有何特征、动机和规律?不同计提项目对业绩的影响程度如何?本课题旨在通过对已有数据的实证分析来解答这些问题,进而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来规范上市公司的会计计提行为。国内已有文献中鲜有对“八项”计提单独进行的研究,而更多是将其作为利润操纵的各种方法一起进行综合分析。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尝试对会计估计单独进行实证研究(袁琳 赵建军2004),但仅局限于某一会计期间的静态分析,本文的研究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所作的努力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对时间序列的动态分析,进一步观察近年来上市公司会计计提发生的一些变化和其中可能存在的规律;二是对这些变化和规律进行合理的解释;三是将各项准备的计提细分为“本期增加”、“本期转回”和“本期净提取”三项,详细考察准备计提影响利润的过程。2. 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12003年会计计提行为的实证分析本文对上市公司会计计提行为的实证分析主要解决下列几个问题:我国上市公司对“八项”计提的利用程度如何?上市公司更倾向于运用哪些计提手段,这种倾向性最近几年是否发生了变化?“八项”计提的运用对利润的影响程度有多大?会计计提的行业偏好以及产生行业偏好差异的内在原因?这种行业偏好最近几年中是否发生了变化?注册会计师能否审视上市公司对会计计提的应用?2.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2.1.1 本文选择的样本限定于2001年1月1日前在沪深交易所上市且截止2003年12月31日仍在主板市场交易的A股公司,并剔除了金融类企业(金融类企业的资产结构与其他企业差异较大)。有效样本共计1039个。我们采用证监会颁布的行业分类标准(CSRC),共分13个大类行业(一级行业)。2.1.2 采集的数据为20012003年的年度财务数据,时间序列数据来源于Wind资讯系统。2.1.3 虽然会计计提还包括计提折旧、预提费用、计提或有损失等等,但考虑到计提的主观性和普遍性、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程度,本课题选择的会计计提变量限定于上市公司计提的“八项准备”。实际操作中,近年来上市公司利用准备计提调节利润、粉饰报表的现象也屡禁不止,所以是本文研究的重点。2.1.4 采集的数据包括:股票代码、证券简称、行业类别、审计报告意见类型、总资产、利润总额、各项减值准备本期增加数和转回数、各项减值准备期末数、相关资产期末净值。我们通过分析审计师所出具的非标准审计意见报告,进一步观察审计报告中是否有审计师对当期公司减值准备计提发表了意见,观察公司的减值准备计提行为是否得到了审计师的认可。2.2 沪深A股上市公司会计计提1 如未作特殊说明,下文中“计提”均指对各项准备的计提。应用的现状分析2.2.1 沪深A股上市公司对会计计提的利用程度 表1 会计计提的利用程度分析合计本期减值准备提取数/利润总额2001年2002年2003年本期增加本期转回净提取2 “净提取数本期增加数本期转回数”;下同。本期增加本期转回净提取本期增加本期转回净提取100以上35家53家24家68家78家39家73家92家37家50到10057家34家26家62家39家38家58家55家31家0到50510家440家356家647家596家449家697家621家471家0310家422家295家88家182家71家50家144家40家-50到075家76家242家106132家326家96家110家324家-50以下43家7家54家52家6家61家50家5家63家-100以下9家7家42家16家6家55家15家12家73家样本均 值9.7243.21-33.526.4663.28-36.82%38.7085.9-47.2样本标准差143.68563.71573.38%146.95795.55758.21%287.881022.46930.14表2 样本总体对会计计提的利用程度分析合计本期减值准备提取数/利润总额年 份 本期增加本期转回净提取2001年 29.1410.3618.792002年 32.1016.5515.552003年 23.4015.068.34(1)“合计本期减值准备提取数/利润总额”,这一指标反映了各项减值准备对本期利润的影响程度。为了全面反映这种影响,我们将本期提取数细分为“本期增加”、“本期转回”和“本期净提取”三项。其中,“本期增加”反映减值准备的提取对当期利润的负面影响,“本期转回”则相反,“本期净提取”综合考虑了准备计提和转回对当期利润的影响。如表1所示,我们所研究的样本“合计本期减值准备提取数/利润总额”指标均值和标准差20012003年逐年攀升,表明上市公司对会计计提的利用程度和波动性在“八项准备”计提制度实施后有扩大的趋势。但如表2所示,样本总体各项准备的计提对当期利润的影响程度却逐年下降,“合计本期减值准备提取数/利润总额”这一指标由2001年的18.79大幅下降至2003年的8.34,这意味着整体而言,上市公司并未因为新增了四项准备而更多运用会计计提。我们认为,造成上述看似相反的结论的原因,一方面是会计计提在上市公司中变的越来越普遍,2001年各项准备净提取率为零的上市公司有295家,2002年、2003年则逐步锐减至71家和40家。另一方面是新制度实施后“合计本期减值准备计提数/利润总额”指标异常(超过100或者低于100)的公司呈上升趋势,如2001年、2002年和2003年“合计本期减值准备净提取数/利润总额”异常的公司分别为66家、94家和110家,直接导致了样本均值和标准差的高估。同时,由于这类公司更加热衷于转回前期计提的准备(表现为指标低于-100%的公司明显超过指标高于100的公司),还导致“合计本期减值准备净提取数/利润总额”均值为负。如果剔除这些异常公司,则样本均值和波动回归正常。我们认为,此类公司的增多,与近年来监管趋严背景下上市公司资产和利润中的水分被逐渐挤干有关,但异常公司的增多并没有掩盖上市公司整体对会计计提政策的应用日趋理性化的趋势。表3 会计计提的利用程度分析(续)合计本期减值准备提取数/资产总额2001年2002年2003年本期增加本期转回本期净提取本期增加本期转回本期净提取本期增加本期转回本期净提取100以上2家2家3家2家2家3家2家10到10038家21家18家34家14家32家42家22家35家0到10663家562家467家869家809家584家917家849家579家0323家454家297家104家203家85家58家165家51家-10到013家2家250家29家13家328家20家357家-10以下 5家8家15家样本均 值2.061.051.052.360.941.422.751.641.1样本标准差10.674.6815.0716.983.9916.3919.679.8819.63表4 样本总体对会计计提的利用程度分析合计本期减值准备提取数/资产总额年 份本期增加本期转回净提取2001年0.940.330.612002年1.070.550.522003年0.970.620.35(2)“合计减值准备提取数/总资产”,这一指标反映了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状况。一般来讲,资产质量较差的上市公司倾向于计提较多的减值准备;如果上市公司资产质量较好,却计提了较多的减值准备,则有可能出于其他目的而调节利润;反之亦然。如表3所示,如果以“本期增加”来衡量,我们所研究的样本“合计本期减值准备提取数/资产总额”指标均值和标准差在20012003年呈上升态势,而以“本期转回”和“本期净提取”衡量的该指标在2002年均出现了一定的反复,但2001年到2003年的总体趋势仍属上升态势。我们认为,2002年上市公司趋向于较少转回前期计提的准备(“合计减值准备本期转回数/总资产”指标样本均值为0.94,显著低于2001年和2003年)同时多计提减值准备(“合计减值准备本期净提取数/总资产”指标样本均值为1.42,明显高于2001年和2003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新退市办法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修订)自2002年1月1日起实施,在取消“PT制度”的压力下,一些资产质量不佳的上市公司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清洗”,这种现象还可以从2002年净提取率为零的上市公司较2001年急剧减少,以及净提取率在10%100区间的上市公司骤然增加得到印证。另一个原因则是2002年证券监管进一步加强,被查处或受到稽查的公司增多,问题公司的爆发也导致了资产泡沫的集中释放。经历2002年的整体“清洗”后,2003年“合计减值准备本期净提取数/总资产”指标均值终于回归至与2001年相当的水平。虽然我们研究的样本在20012003年计提的减值准备占资产的比重平均值呈上升趋势,但计提的比例并不大,表明上市公司资产的质量还是不错的。同时,由于监管的趋严,上市公司资产泡沫被不断挤出,“合计减值准备提取数/总资产”指标异常(高于10或低于10)的公司有所增多,导致该指标的波动有扩大趋势。但如表4所示,对样本总体而言,“合计减值准备本期净提取数/总资产”指标值逐年下降(由2001年0.61快速下降至2003年的0.35),显示上市公司整体的资产质量正逐步得到夯实。表5 计提行为引起审计师关注的样本公司年 度证券代码证券简称每股收益(元)利润总额(亿元)资产总计(亿元)减值准备净提取(亿元) 占利润比重占资产比重2002年600698ST轻骑-1.58-34.069.5426.27-77.15%275.53%600107美尔雅-0.986-3.508.582.97-84.85%34.61%000660*ST南华-3.09-4.127.182.42-58.89%33.74%600862*ST纵横-1.63-4.009.622.43-60.84%25.29%000509同人华塑-1.27-2.698.361.51-56.19%18.10%600053*ST江纸-2.06-3.3212.662.28-68.67%18.04%000418小天鹅-1.55-8.6831.704.68-53.90%14.77%600338*ST珠峰-1.04-1.659.991.45-87.55%14.50%600794保税科技-1.33-1.574.730.51-32.21%10.70%2003年000621*ST比特-2.59-3.880.642.82-72.68%441.07%600670*ST斯达-0.79-1.710.411.01-59.27%244.68%600700*ST数码-1.94-5.735.704.72-82.43%82.91%600053*ST江纸-2.84-4.587.282.71-59.23%37.24%000730*ST环保-0.8-4.779.183.03-63.45%33.01%600852*ST中川-1.45-2.436.911.91-78.48%27.63%000660*ST南华-3.56-5.493.950.67-12.29%17.07%600137ST长控1 ST长控2002年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4.33亿元,每股亏损10.996元。0.050.031.540.22752.88%14.23%在我们所研究的样本中,“合计减值准备本期净提取数/总资产”高于10的公司20012003年分别有20家、34家和37家,其中指标值在100以上的各有2家且都高于200,分别是广东甘化、联通国脉(2001);ST北科、ST轻骑(2002);ST比特、ST斯达(2003)。这些计提比例较大的公司中,2002年ST公司有24家,所占比例为70.59(其中加*号的为15家);2003年ST公司有32家,所占比例为86.49(其中加*号的为26家)。这一方面表明ST类公司资产质量较差,资产泡沫在2002年、2003年集中进行了释放;另一方面则说明ST这类高风险公司近年来受到了监管层越来越高的关注。这些计提比例偏高的公司尤其是其中的ST类公司由于审计风险较大,2002年、2003年大多被审计师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报告,但其会计计提行为却普遍得到了审计师的认可,计提能够引起审计师关注的仅有9家和8家(此类公司当年度或上年度均发生了巨额计提且巨亏),占当期指标异常公司总数的26.47和21.62(表5),显示审计师倾向于揭示过度运用会计计提的高风险公司。表6 样本公司亏损和计提状况年份亏损公司数发生计提的公司主要因计提亏损的公司数审计报告关注的公司数量占比数量占比数量占比2001年15011979.333831.93410.532002年16815491.675233.77917.312003年150144964531.251022.22(3)在我们统计的样本中,20012003年亏损上市公司的家数变化不大,这些公司绝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值准备净提取现象发生,其中当期主要因为计提而亏损的上市公司(“本期合计减值准备净提取数/利润总额”在50以下)占发生计提的公司和亏损公司的比重均稳定在30附近(表6),显示计提减值准备尚不是上市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同时,我们注意到,对于主要因计提而亏损的上市公司,虽然注册会计师过去几年中给予的关注有所增多,但绝大多数计提行为还是都得到了会计师的认同,而本期转回了大量减值准备却依旧亏损的上市公司(“本期合计减值准备净提取数/利润总额”在50以上)无一引起审计师的注意1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审计师更多关注的是减值准备的“本期增加”数,而不是“本期转回”数。不过,审计师对于上市公司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巨额占款,以及坏帐准备计提变更事项在过去几年中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表明会计师面临这类审计风险时表现出了一定的独立性和谨慎性。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些主要因计提而亏损的上市公司在次年或者第三年有将近一半的公司(2001年、2002年分别有17家和24家;从2004年中报数据观察,2003年有6家)选择了转回前期计提的准备并且成为当期扭亏为盈的主要原因。这些选择依靠转回盈利的公司还有另外两个共同特点:一是ST类公司占据半壁江山;二是大多数公司是在连续两年或者连续三年亏损后选择大量转回,20012003年所占比例分别为76.47、54.17和83.33。例如:已经连续两年亏损的ST金盘2003年盈利954.5万元,而其坏帐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在建工程减值准备三项计提转回即高达713万元。ST鼎天2003年通过出售不良资产,冲回坏帐准备、减值准备等共2214.7万元,借此实现了两年亏后的扭亏为盈。ST金马、ST长控等也通过较大幅度的减值准备的转回实现了连续亏损后的勉强盈利。合理的解释是,重组类公司尤其是ST类公司迫于保牌的压力普遍存在利用会计计提调节利润的机会主义行为,其中连续亏损的公司这种现象更为突出。(4)在我们所研究的样本中,盈利公司过去几年中大比例计提各项准备的现象同样存在(表7)。部分公司计提的各项减值准备虽然占当年利润总额的比例不大,但其计提基础的合理性却令人怀疑。表7 盈利公司会计计提状况合计本期减值准备净提取数/利润总额年份100以上50到10030到502001年32家34家29家2002年26家36家28家2003年34家37家46家一些近年来盈利状况明显改善的行业,如: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炼焦业、汽车、电力设备等行业中的部分公司在盈利大幅增长的当年都选择了高额计提。2003年,钢铁行业盈利大幅飙升,宝钢、杭钢、八一钢铁、凌钢股份等上市公司都不约而同选择了缩短部分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增加折旧计提,并分别因此减少当年利润19亿元、2.75亿元、5976万元、4671万元。除此之外,部分钢铁公司还加大了八项准备的计提力度。华菱管线将5年以上的应收帐款改为全额计提,减少当期利润8125.4万元;八一钢铁对一年以内的应收帐款计提了13.52的坏帐准备,远远高于其他上市公司同类资产15的计提比例。公司还在当时国内钢材市场持续向好,主要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对2.48亿元原材料及主要材料计提了1477.44万元的跌价准备,并且提前计提了2311万元的工资和350万元的单项奖;凌钢股份核销了3年以上的应收款771万元,计提了407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莱钢股份按新比例计提坏帐准备减少公司净利润1270.3万元。东方锅炉、山西焦化、上海汽车等同样在盈利大幅增长的背景下,计提了高额的坏帐准备或资产减值准备。值得关注的是,2003年对南方证券的投资计提减值准备,不同公司的计提比例大不相同。上海汽车在盈利增长47的情况下将其对南方证券3.96亿元的投资100计提了减值准备,邯郸钢铁计提62,路桥建设计提20,首创股份计提15。计提差异如此巨大,显然有的公司是担心计提比例过高会使业绩下滑太明显影响其市场形象或品牌,有的公司因当年业绩大幅增长难免有隐藏利润的嫌疑。我们认为,部分上市公司在利润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加大折旧和各项准备的计提以及加快对历史遗留问题的清理,让潜在风险集中释放,与前述重组类公司一样带有较高的投机性动机。2.2.2 沪深A股上市公司对会计计提应用的倾向性分析 在上一步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将从总体上研究上市公司对哪几种准备计提应用的较多,哪几种准备的计提对利润的影响程度较大,这同时也可以反映出各项准备计提之间的内在差别和可调节性。 表8 会计计提分类分析(2001年)本期提取数(亿元)本期提取率本期变动的公司数准备类型增加数转回数净提取数累计提取数相应资产余值增加率转回率净提取率累计提取率变动的公司增加的公司减少的公司坏帐准备108.4230.4277.99294.393260.513.05%0.86%2.19%8.28%737505232存货减值准备38.9018.2320.67100.332884.621.30%0.61%0.69%3.36%598383215短期投资跌价准备4.211.582.626.15183.012.22%0.84%1.39%3.25%20316934长期投资减值准备13.604.219.3939.501510.400.88%0.27%0.61%2.55%26518976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6.879.467.41132.216979.530.24%0.13%0.10%1.86%410248162在建工程减值准备2.591.920.6715.39993.240.26%0.19%0.07%1.53%824240无形资产减值准备4.601.383.2214.61625.960.72%0.21%0.50%2.28%493316委托贷款减值准备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合计189.1767.20121.97602.5816437.281.11%0.39%0.72%3.54%表9 会计计提分类分析(2002年)本期提取数(亿元)本期提取率本期变动的公司数准备类型增加数转回数净提取数累计提取数相应资产余值增加率转回率净提取率累计提取率变动的公司增加的公司减少的公司坏帐准备142.6049.2393.37451.153362.783.74%1.29%2.45%11.83%963680283存货减值准备35.6731.134.54120.073171.611.08%0.95%0.14%3.65%780403377短期投资跌价准备8.404.254.1512.57230.483.46%1.75%1.71%5.17%34324994长期投资减值准备16.618.008.6155.161699.080.95%0.46%0.49%3.14%333222111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4.1221.932.19166.597797.990.30%0.28%0.03%2.09%591264327在建工程减值准备3.253.87-0.6117.901152.190.28%0.33%-0.05%1.53%1255570无形资产减值准备4.622.921.7022.40692.800.65%0.41%0.24%3.13%895039委托贷款减值准备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合计235.27121.33113.94845.8518106.931.24%0.64%0.60%4.46%表10 会计计提分类分析(2003年)本期提取数(亿元)本期提取率本期变动的公司数准备类型增加数转回数净提取数累计提取数相应资产余值增加率转回率净提取率累计提取率变动的公司增加的公司减少的公司坏帐准备151.0080.9070.10538.513554.483.69%1.98%1.71%13.16%995685310存货减值准备40.6630.889.78127.973946.711.00%0.76%0.24%3.14%774395379短期投资跌价准备2.677.50-4.838.55183.591.39%3.90%-2.51%4.45%341108233长期投资减值准备20.989.2211.7673.881914.271.06%0.46%0.59%3.72%355225130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3.2924.21-0.92166.098801.620.26%0.27%-0.01%1.85%620233387在建工程减值准备3.062.450.6119.131353.400.22%0.18%0.04%1.39%1285474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822.050.7723.59772.450.35%0.26%0.10%2.96%712942委托贷款减值准备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合计244.47157.2187.27957.7320526.521.14%0.73%0.41%4.46% 表8表10中: (1) (2)本期提取率和累计提取率反映了上市公司对各项准备计提的利用程度。从表8表10可以看出,上市公司对坏帐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应用较为普遍,发生变动的公司数较多。我们研究的样本中,2003年计提了坏帐准备的公司高达995家,占样本公司总数的95.77。虽然2001年是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制度实施的第一年,计提该项准备的公司也有410家,而随着上市公司对新财务制度的理解,2002、2003年选择计提的公司呈持续上升态势。其余几种减值准备发生变动的公司数却较少,尤其是委托贷款减值准备1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一般是将其归类于“短期投资”和“长期债券投资”,很少有企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单独列示。我们所研究的样本中,披露委托贷款减值准备计提情况的公司所占比例仅为1左右,本文因此对其进行了简化处理。同时,从上表中也可以看出,坏帐准备的提取数和提取比例都远远高于其他几种,且各项减值准备的提取率随着对应资产流动性的降低而降低。一方面反映了减值准备的流动性偏好,流动性较强的资产的减值准备容易被用来作为调节利润的工具;另一方面也表明流动性较强的资产质量较差,有较大的缩水倾向;而流动性差的资产却具有较强的资产专用性,其保值能力较强。进一步的研究表明,20012003年,样本公司各项减值准备净提取比例变化最大的是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如图1所示,全部样本公司2001年、2002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净提取率分别为1.39和1.71,但是2003年快速下降至-2.51。我们认为,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计提比率的如此变动,与2001年以来股市的大幅波动有关。2001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委托理财达到了高潮,2002年这一现象虽整体降温,但由于种种原因,上市公司用于委托理财的资金仍然相当可观。然而,自2001年6月份开始的股市持续调整,令上市公司参与证券市场的短期投资严重缩水。2001年,全部样本公司对包括委托理财在内的短期股票投资计提了4.2亿元减值准备,占当年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的99.06;2002年,股市继续下跌,样本公司针对股票投资计提的短期投资减值准备进一步攀升至5.4亿,占该项准备计提总额的93.74,导致净提取率较2001年又有所上升。2003年,股市全面回暖,全部样本公司转回了高达5.8亿元的前期计提的短期股票投资减值准备(占转回总额的90.12),当期短期投资减值准备净提取率也由此变为-2.51%。这种现象表明,虽然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的应用并不十分普遍,但在一个尚不成熟的资本市场中,股市的大幅波动也很容易使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成为一种导致利润变动的重要因素。 如果从20012003年各项减值准备的累计提取率来考察(图2),上市公司倾向于对流动性较强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偏好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其中,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由于涉及金额较大,上市公司对其利用程度有逐渐增强的趋势,坏帐准备累计提取率已由2001年的8.28上升至2003年的13.16。我们认为,这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上市公司对包括货款在内的应收款项回收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对历史欠款问题的解决和新发生应收款项的较好控制,造成计提坏帐准备的基数增长放缓;二是随着市场对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巨额占款问题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近年来部分上市公司对关联方欠款尤其是大股东占用资金开始大幅度计提“坏账准备”1 2002年,ST轻骑对大股东及关联方欠款及担保计提了42亿元的坏帐准备及或有损失,ST长控、ST兴业等十几家公司都属于此类。ST兴业对原大股东欠款计提巨额坏帐准备导致亏损6.54亿元。2003年,*ST中农对关联方欠款计提了6600万元的坏帐准备。我们认为,针对关联方欠款计提高额坏帐准备的现象短期内仍将持续。,导致样本总体当期计提的坏帐准备金额居高不下2 个别公司大额债务人的突发事件亦会导致坏帐准备的激增,2004年底长虹APEX事件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尽管如此,从样本总体来看,20012003年,上市公司各项减值准备合计净提取率已逐年下降(图1),同时各项减值准备合计累计提取率也在2002年的大清洗中达到了高点,显示八项准备计提制度实施后随着资产泡沫的陆续释放,上市公司整体的资产质量正在不断提高。2.2.3 沪深A股上市公司会计计提的行业差异在上面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将通过描述性统计来分析各行业对会计计提的应用程度和倾向性,哪些行业对会计计提具有偏好和近年来这些偏好是否发生了变化,行业差异是否明显,然后对这种现象做出合理解释。表11 会计计提的行业偏好分析(2001年) 单位:万元行业类别总资产平均数利润总额平均数亏损公司数全部公司数亏损公司比例合计本期净提取平均数合计本期净提取平均数/总资产合计本期净提取平均数/利润总额合计本期增加平均数合计本期转回平均数采掘业205137.8732693.940110.00%-210.26-0.10%-0.64%313.83524.09传播与文化产业125203.331994.3911010.00%428.770.34%21.50%899.36470.58电力、煤气及水224105.2623675.533427.14%368.900.16%1.56%757.73388.83房地产业250173.706095.5084318.60%1275.680.51%20.93%2455.371179.69建筑业308415.903799.5041625.00%-122.03-0.04%-3.21%1806.731928.76交通运输仓储业221498.4415619.201382.63%868.110.39%5.56%1071.44203.33农林牧渔业209481.393942.780260.00%310.620.15%7.88%604.57293.94批发和零售贸易246282.803912.88148716.09%128.470.05%3.28%617.13488.66社会服务业316370.518821.9343611.11%270.490.09%3.07%625.27354.78信息技术业199369.726749.046659.23%956.430.48%14.17%1371.07414.64制造业175852.074616.759258415.75%1767.811.01%38.29%2410.29642.48综合类128824.473822.32178120.99%-82.34-0.06%-2.15%1047.021129.36合计*193824.75*6251.57150103914.44%*1174.45*0.61%*18.79%*1821.88*647.43表12 会计计提的行业偏好分析(2002年) 单位:万元行业类别总资产平均数利润总额平均数亏损公司数全部公司数亏损公司比例合计本期净提取平均数合计本期净提取平均数/总资产合计本期净提取平均数/利润总额合计本期增加平均数合计本期转回平均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