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备考.ppt_第1页
古诗词鉴赏备考.ppt_第2页
古诗词鉴赏备考.ppt_第3页
古诗词鉴赏备考.ppt_第4页
古诗词鉴赏备考.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鉴赏备考 1.理 解 B 2.分析综合 C 3.鉴赏评价 D 鉴赏文学作 品的形象、语 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文 学作品的 思想内容 古代诗歌鉴赏题考查内容的地位 一、鉴赏“六看”帮你正确理解古诗词 看题目 看作者 看意象 看情感词语 看注释 看前人评价 六看 看题目 题目往往提示以下 信息:时间、地点、人 物、事件、诗人情感、 诗歌类型。 看题目 时间:岁暮鹊桥仙七夕 地点:越调 平湖乐 尧庙秋社定林 菩萨蛮北固题壁 人物、事件:峡口送友人送蜀客梦中作 送魏二送人归京师访隐者 诗人情感、诗歌类型。 看作者 知人论世,是中国 传统的文学鉴赏方法之 一。了解作者的生平、 思想、品德、遭遇等状 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 状况,是正确理解其作 品的前提。 看作者 (唐)李白、 (唐)杜甫、(宋)王安石 、 (宋)陆游、 (宋)欧阳修、(晋)阮籍、 (唐)王昌龄、(南朝陈)江总、 (宋)黄庭坚、 (宋)陈与义 、 (宋)范成大、(唐)司空曙 (南朝梁)刘孝绰、(唐)雍陶、(宋)郭祥正 、 (宋)向子湮、(元)王恽、(清)郭麟 看意象 把握意象的特征形态(色彩), 情状(声音、动静等) ,时间或节令,文化 内涵等,分析寓于意象 中的思想感情,理解意 象的典型意义,是理解 鉴赏古诗词作品的关键 。 看意象 2010全国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这首诗通过对素蝶的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 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 和向往。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看情感词语 诗中的情感词语, 是提示诗歌作品思想情 感的关键信息,一定要 特别注意。 看情感词语 10湖北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 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 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怎。 (1)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 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 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 范词重点强调别离的旧愁与新愁:旧愁未去,新愁又添, 虽有新欢,却不抵思念愁苦。秦词重点强调感情的坚贞与长久 :虽然相逢短暂,但只要感情真挚,不在乎朝暮厮守。 看情感词语 新课标全国卷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8-9题。 雨 雪 曲 江 总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 兰考)人。历侍梁、陈、隋三朝。榆溪:指边塞。陇西:在今甘肃东 部。 9. 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 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 看注释 注释,或介绍作者 及写作时间、写作背景 ,或解释关键词语,是 理解诗词作品的钥匙。 看注释 10全国卷2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注】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 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 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 发现早已换了人间。酒阑:酒尽。 (1)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表现了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 心情;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看注释 10浙江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223题。 定 林 宋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 游憩。 仍:又。 23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 简要分析。(3分) 诗人罢官后,寄情自然山水,认为只要超越凡尘 ,便能随处得到自己的快乐,即使悲鸣的虫声也是 美妙的音乐。 看前人评价 前人评价提示理 解鉴赏诗词的方法、 以及答题的角度,要 引起特别重视。 看前人评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江苏卷) 送 魏 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 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 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 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看前人评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10辽宁卷) 雨 陈与义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归。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事多违。衮衮繁华地,西风吹客衣。 9.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时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 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6分) 同意。虽然诗题是“雨”,但作者却不是正面描写 雨势、雨景,而是通过写动植物和人在雨中的感受 来写雨,这就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 二、命题与备考 2010高考诗歌鉴赏考查一览表 卷别体 裁 作者题材注 释 考点 全国1诗诗南朝 刘孝绰绰 咏物言志有形象 内容 手法 全国2诗诗宋 欧阳修 写景抒怀怀有情感 手法 新课课 标标卷 诗诗南朝 江总总 边边塞征战战有形象语语言 情感 表达技巧 北京诗诗唐 李白 写景抒怀怀有情感 2010高考诗歌鉴赏考查一览表 卷别体裁作者题材注释考点 上海散曲元 王恽恽 山水田园有内容 情感 四川词词宋 向子湮 写景抒怀怀有语语言 情感 天津诗诗司空曙 雍陶 赠赠友送别别无形象情感 手法 安徽诗诗唐 杜甫 写景抒怀怀有情感 表达技巧 2010高考诗歌鉴赏考查一览表 卷别体裁作者题材注释考点 山东东诗诗晋 阮籍 咏物言志有形象 情感 手法 广东东词词宋 黄庭坚坚 羁羁旅思乡乡有语语言 手法 江苏苏诗诗唐 王昌龄龄 赠赠友送别别无形象情感 手法 江西诗诗宋 陈陈与义义 赠赠友送别别有形象 情感 2010高考诗歌鉴赏考查一览表 卷别体裁作者题材注释考点 浙江诗诗宋 王安石 写景抒怀怀有手法 情感 湖北词词宋 范成大 写景抒怀怀有情感 手法 湖南词词宋 陆陆游 写景抒怀怀有语语言 情感 福建诗诗宋 郭祥正 写景抒怀怀有语语言 形象 2010高考诗歌鉴赏考查一览表 卷别体裁作者题材注释 考点 辽辽宁诗诗宋 陈陈与义义 写景抒怀怀有内容情感 手法 重庆庆词词清 郭麟 山水田园无语语言 内容 2010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综合分析 一、体裁上,诗歌大增,词曲减少。 诗歌由2009年的9首增加到13首,词由2009 年的9首减至5首,曲与2009年一样选1首 。 19首诗歌中涉及唐诗的试题4套,宋诗5套 ,宋词4套,元曲1套,清词1套,魏晋南北朝 诗3套。累计13套试卷涉及唐宋诗词。律诗、 绝句、词仍是重点。 2010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综合分析 二、题材多样,以情景交融的写景抒怀之作为多。 题材上,咏物言志、山水田园、边塞征战 、羁旅思乡都有涉及,但以情景交融的写景抒怀 之作为多。写景抒怀之作包含两类:一种以写景 为主,抒情较含蓄;一种景、事、情交织,抒情 议论较明显。 2010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综合分析 三、考点全面,侧重诗歌感情内容、手法语言 、意象的鉴赏。 2010年18套试题中,涉及考查情感或内 容的有16套,考查手法与表达技巧的有11套 ,考查形象的有7套,考查语言的6套。考查 重点仍然是对诗歌内容的整体把握。理解诗 歌内容,把握作者情感,赏析诗歌手法,品 味诗歌语言仍是诗歌考查的核心要素。 考点透视 鉴赏 形 象 评价 语 言 表达技巧 思想内容 观点态度 几个要点 备考策略 命题方式 例题解析 1、考查形象 古典诗歌中的形象 包孕着诗人感情的单个意象 抒情诗中抒情主人公 叙事诗中塑造的形象 人物形象 景物形象 多意象组合而构造出的情境 命题方式 1.考查形象 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10全国1) 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 “凤凰”怎样的品性? (10山东)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10新课标全国) 请简要描述尧庙社日中的村民活动 ?(10上海) 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它是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 的?(10天津) 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10江西) 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 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 (10江苏) 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10福建) 时令 情状 内涵 把握形象的特征时间或节令 ,形态(色彩),情状(声音、动静 等) ,文化内涵等,分析寓于形象中 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备考策略 常见意象-花木鸟禽类 杨柳:表现离情别恨或柔情 梧桐:表现寂寞、惆怅、凄苦 杨花:象征离散 梅花:象征高洁或不屈不挠 兰花:象征高洁、美好 菊花:象征隐逸、高洁、脱俗 竹:象征正直、不俗向上、有气节 桃花:形容美女的容颜 牡丹:表现富贵、美好 松柏:表现坚强、坚贞有生命力 绿叶:表现希望、活力 黄叶:象征新陈代谢或表现美人迟暮 禾黍:对昔盛今衰的感叹 草: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 表现荒凉 、偏僻 象征地位、身份的卑微 杜鹃:表哀怨、凄恻、思归冤魂悲鸣 黄粱:表现虚幻的事或欲望的破灭 花开:象征希望、人生的美好 花落:表现失意、人生挫折惜春之情 鸳鸯:常喻夫妻,表现夫妻情深 鸿雁:表现书信、两情交往思乡之情 鹧鸪:烘托荒凉破败或惆怅落寞 备考策略 常见意象-花木鸟禽类 猿猴:表现凄厉、哀伤 鹰:表现刚劲、自由或大志 鱼:表现自由、闲适 乌鸦:不祥之物或比喻小人、凡夫俗客 沙鸥:表现人生的飘零或伤感愁怀 青鸟 指代情人的使者 备考策略 常见意象日月雨雪类 朝阳:表现希望、活力 夕阳:比喻年老或失落时光流逝 月亮象征人生的圆满、缺憾; 表现亲人的团圆、分离;寄托思 乡、思亲之情;表现旷达、潇洒 细雨:表现生机、活力或缠绵的友情 暴雨:象征热情或残酷,荡污秽的力量 露:比喻人生短促、生命易逝 雪:象征纯洁、高洁或表环境的恶劣 霜:象征人生无常易老,表前路坎坷 春风:表现希望、旷达、欢娱 西风:表落寞、惆怅、思归、烘托衰败 云:表现游子漂泊,“浓云”表现 愁肠压抑 晴天:表现光明、欢娱 阴天:表现压抑、愁苦、寂寞 备考策略 常见意象其它类 玉:象征高洁、脱俗 吴钩:佩带的刀剑,“看吴钩”表 现 建功立业的抱负 桑梓:家乡,表现怀乡之情 尺素:指代书信 珍珠:表现美丽、纯洁无瑕 西楼: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故乡、爱 人、友人的伤心之楼 楼兰:西域古国名,表现卫国立功 关山:指遥远的地方,多用以表现怀乡 、思人阳关:古地名,指代离别送行的歌 备考策略 例题解析 全国1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 后回答问题。(8分) 咏素蝶诗 刘孝绰注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 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 这首诗描写了素碟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 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 间上下翻飞。是通过素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 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 准确翻译解说,适当展开联想 例题解析 2010福建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坞:山坳。 山翁:此处指隐者。 (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3分) 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 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 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准确翻译解说,概括形象特征 例题解析 江西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送人归京师 陈与义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 人,河南洛阳人。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分) 14(1) 答案: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问题。 闻 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寒 塘 赵 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 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 。因此诗人 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这两首是一写“归思”,一写“乡心”实际都是 游子思乡的主题,因此,都用雁来强化这种情感。 解释意象的文化内涵 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例题解析 2010新课标全国卷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89题。 雨雪曲 江总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 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 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榆溪:指边塞。 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 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 荒凉苦寒的环境。 例题解析 2009全国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 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 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晚秋、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 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 境局势的紧张。 点出意象 概括意境特点(时间+地点+特征) 例题解析 2009全国1 阅读下面这诗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 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 人,饶州?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 )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 这首诗描绘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 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 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等景物。 概括意境特点(时间+地点+特征 ) 例题解析 点出意象 2、考查思想情感 命题方式 2.考查情感 这首诗有什么含意? ?(10全国1)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 感?请作简要分析。 (10山东) 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 ( 10新课标全国)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10全国2) 针对整体,直接考查 命题方式 2.考查情感 “不羡日夕佳”化用了高中课本哪首诗中的诗句? 借此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0上海) 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10湖南卷) 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10辽宁卷) 针对部分,直接考查 命题方式 2.考查情感 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 什么共同的情感? (10天津) 词人抒发了怎样的伤感之情? (10四川) 点明情感,细致考查 命题方式 2.考查情感 “不羡日夕佳”化用了高中课本哪首诗中的诗句? 借此表 达了怎样的情感? (10上海) 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 作简要说明。 (10江苏) 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 情。 (10北京) 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 作简要分析。 (10安徽) 选取诗句,整体分析 命题方式 2.考查情感 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 ?为什么? (10江西) 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 解析。 (10浙江) 词的上阕说“依也替江愁”,下阕说“毕竟笑山孤”,“ 愁”与“笑”是否矛盾?为什么?(10重庆卷) 针对“矛盾”,明辨情感 命题方式 2.考查情感 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 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 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 重点有何不同。(10湖北卷) 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 ) 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B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C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10福建卷) 两相比较,关注异同 备考策略 需要的基本思维能力缘象入境 人(言行) 事(表现) 物(特征) 景(特征) 象的塑造 境的复现 如闻其声 如观其色 如嗅其味 如感其温 如触其质 语言: 动态性的、 描述性的词语是 读者与诗人对话 的平台 情的体悟 想像力 感知觉角 度的描述 例题解析 四川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减字木兰花 向子湮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注】向子湮(1085-1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今江西清江县) 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 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 。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 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 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2)本词隐含了怎样的伤感之情?(4分) 既有对自然“风与日”摧残百花的伤感,又有对社会“风与日 ”摧残百花所喻君子的伤感。 知人论世 例题解析 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岁暮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轻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洲(今四川阆中) 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 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做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 诗作简要分析。(4分) 需要的基本思维能力缘象入境 边境发生战事,时局艰危,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 漂泊异地,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 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理清层次,阐释内容 例题解析 (2007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独坐(节选)唐 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 宋 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 。 需要的基本思维能力缘象入境 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的孤寂 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 。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灯下苦读 ,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是人夜 读时的投入和专注。 3、考查语言 命题方式 “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字对春景的描 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10四川卷 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 。10湖南卷 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10广东 语言类命题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卢延 让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 甫 “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 杜 甫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 岛 简析“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中“住”字的含义。 10重庆 选词炼字 评价作品选词炼字 评价语言的整体风格 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古典诗歌语言的鉴赏 动 词 形容词 叠 词 古典诗歌语言的鉴赏评价语言的整体风格 (1)清新。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 ,如(陶渊明),王维,孟浩然。 (2)平淡。特点: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 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首推陶渊明。 (3)绚丽。特点: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如李商隐(朦胧晦涩),李贺(奇丽)。 (4)明快。特点: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 斩钉截铁,一语中的,莫过于白居易。 (5)含蓄。特点: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 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 去体味。 (6)简洁。特点: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古典诗歌语言的鉴赏 评价语言的整体风格 三曹诗风的苍凉雄健 张九龄诗风的委婉蕴藉 孟浩然诗风的恬静浑健 王维诗风的恬淡生动 王昌龄诗风的雄健浑厚 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 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高适、岑参诗雄浑奇拔 韦应物诗风的清新典雅 韩愈诗风的奇特新颖 贾岛诗风的萧瑟悲愁 李贺诗风的忧郁激愤 元稹诗风的艳丽浅近 白居易诗风的平白清新 刘禹锡诗风的清峻明朗 李商隐诗风的清丽俊逸 杜牧诗风的含蓄绰约 诗家之一般风格 古典诗歌语言的鉴赏 评价语言的整体风格 李煜的词风的伤感细腻 欧阳修词风的清丽明媚 范仲淹词风的苍凉悲壮 苏轼的词风旷达豪迈 柳永词风的缠绵悱恻 黄庭坚词风的自然流畅 秦观词风的情真意切 李清照词风的婉约凄切 杨万里词风的新鲜活泼 陆游词风的雄浑奔放 辛弃疾词风的气势雄壮 姜夔词风的清妙秀远 词人之一般风格 修辞手法的作用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比喻 夸张 设问 拟人 反问 互文 对偶 借代 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增强表达效果 可使人或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 句子整齐,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在自问自答中引人注意,启人思考。 有强化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反语 通感 增强讽刺意味,引人警醒,发人深思。 顶真 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古典诗歌语言的鉴赏 例题解析 (10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 怕、江阑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 还是、秋将暮。 【注】阑:阻隔;阻拦。 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1) 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 隔,隔断、阻隔之意。诗人身处江西,目光被树阻隔而难 望见江东。同时,也是自身被阻隔,而回不到江东。一语双关 ,增强于江东留恋之情。 客观的景 主观的情 释义 例题解析 2005全国卷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 (2)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平易通俗) 准确把握,使用术语 3、考查表达技巧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 感?请作简要分析。(山东) 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浙江)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全国2) 技巧类命题命题与读题 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全国1 ) 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安徽) 关注整体,直接考查 局部考查,意在修辞 技巧类命题命题与读题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广东) 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 例并结合作品赏析。(湖北) 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一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 ,送蜀客一诗采用了反面烘托的手法,你是否 同意?请说明理由。(天津) 点明手法,具体考 查 技巧类命题命题与读题 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时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 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 (辽宁) 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 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江苏) 巧借评论,定点分析 古典诗歌技巧的鉴赏 梳理让我们无所适从的、眼花缭乱的术语 虚实相生 贬词褒用 融情入景 情景相生 有序化 条理化 清晰化 象征 借物喻人 寓情于景 照应 烘托 衬托 铺垫 白描 情景交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