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绪论.ppt_第1页
中国文化史.绪论.ppt_第2页
中国文化史.绪论.ppt_第3页
中国文化史.绪论.ppt_第4页
中国文化史.绪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文化概论 主讲人:常耀華 绪论 1.汉语中“文化”之界说。 2.中西方“文化”概念理解之差异。 3.考古学“文化”与“文化学”之“文化”。 4.学习中国文化有什么用? 某出版社出版的中学选修教材 现在,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两史”( 中国文 化史、 世界文化史 )教材,不仅包 括社会科学的内容,如民族精神、哲学、 宗教、史学、教育、文学、艺术、影视、 传播、体育、服饰、饮食、民俗、礼仪等 ,还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如数学、历法 、农业、医学、物理、化学、建筑、气象 、航空航天、交通、通讯、商业等。 中 国文化史设有32个专题,世界文化史 设有26个专题。 1 汉语中“文化”之界说 甲骨文 “文” 四千多年前就有“文”字。 说文解字:“文,错画也,象交文。” 徐灏段注笺:“文象分理交错形。” 上古文献:“文”的本义:各色交错的纹理。 易系辞下载:“物相杂,故曰文。” 礼记乐记称:“五色成文而不乱。” 引申义: 1、为包括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 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尚书序 所载伏羲画八卦,造书契,“由是文籍生焉”, 论语子罕所载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 兹乎”,是其实例。 2、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 之义,与“质”、 “实”对称,所以尚书舜典 疏曰“经纬天地曰文”,论语雍也称“质 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3、美、善、德行, 礼记乐记:“礼减而进,以进为文”郑 玄注“文犹美也,善也”,尚书大禹谟所谓 “文命敷于四海只承于帝”。 甲骨文“化”字,只作人名解。 “化”,古文献多是改易、生成、造化之义 。 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曰鹏 ”。 易。系辞下: “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 黄帝内经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 违”。 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文”与“化”并 联使用,较早见之于战国末年。 西汉以后,“文”与“化”方合成一个整词, 即 “文治教化。 汉刘向 说苑指武:“凡武之興,爲不 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 晋 束晳 补亡诗由仪:“文化内辑,武功 外悠” 2 中西方“文化”概念理解之差异 “文化”一词源自拉丁语,是 动词“Cultura”的派生词,其原意 是指人在改造外部自然界使之适 应于满足食住等需要的过程中, 对土壤、土地的耕耘、加工和改 良。后来,这一术语产生了转义 ,罗马著名演说家西塞罗在他的 “智慧文化即哲学”这句名言中把 文化的转义确切地表达出来了。 智慧文化的内容变为指改造 、完善人的内在世界,使人 具有理想公民素质的过程。 于是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 以及培育人和公民具有参加 这些生活所必需的品质和能 力等等,在古希腊罗马时代 被逐渐列入文化概念,使其 外延与内涵都变得更为广泛 和丰富。 拉丁文“Culture ”与中国古代“文 化”一词所不同的是,中国的“文 化”一开始即指精神, 而Culture却是从人类的物质生产 活动生发,继而才引申到精神活 动领域的。 经典定义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 “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 、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 以及人 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它的能力 和习惯。” 文化是全人类所共有的,各个社会的文 化之所以不同,是由于它们处在人类文化 发展进程中不同的阶段而已。 美国人类学家鲍阿司: 各个社会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正由于 这样,它们才具有不同于其它社会的风俗 、习惯、信仰和社会机构。 克鲁克洪 : 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 ,既包括显型式样又包括隐型式样,它具 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 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 20世纪50年代,A克罗伯在前 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影响 深广的“文化”定义。认为现代意 义的“文化”概念,应包括五种涵 义: (1)文化包括行为的模式和指导行 为的模式。 (2)模式不论外现或内含,皆出后 天学习而得,学习的方式是通过 人工构造的“符号”系统; (3)行为模式和指导行为的模式,物化 体现于人工制品中,因而这些制品也 属于文化。 (4)历史史上形成的价值观念是文化的 核心不同质的文化,可依据价值观念 的不同进行区别。 (5)文化系统既是限制人类活动方式的 原因,又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和结果。 这一定义对美国文化学家、社会 学家和人类学家均有广泛影响。学术 界的文化概念重点集中到由人们所信 奉的价值观念而产生的规范上,如著 名学者帕森斯及其门徒都如此。 现代文化人类学认为文化具 有如下的四个本质特征: (1)文化是经由社会习得的,而非 遗传获得的; (2)文化是一个社团所共有的,而 非某一个人所独有的; (3)文化具有象征性, 语言是文 化中最重要的象征系统; (4)文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文化 中的每一方面都和其他方面相互 关联。 人类学功能学派一代大师,英国 的马林诺夫斯基这样定义文化: 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 ,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 值而言的,这概念实包容着及调 节着一切社会科学。 3 考古学文化与“文化学”之“文化”的 区别 大百科考古分册: 考古学研究中的,用以表示考古遗存中(尤其是 原始社会遗存中)所观察到的共同体。文化一词有 着不同的含义,一般是指人类社会在科学、技术 、艺术、教育、精神生活以及其他方面所达到的 总成就,如中国文化、文化遗产等。 考古学中所讲的文化,有其特定的含义: 专门指考古发现中可供人们观察到的属于同一 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并且具有共同的特征的 一群遗存。 考古学文化这个概念,用来指 同一时期中不同类型的遗存,也指同一地区时 代有先后的不同类型的遗存。 汉语大词典:指同一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 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 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 。 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