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基础知识.ppt_第1页
西方经济学基础知识.ppt_第2页
西方经济学基础知识.ppt_第3页
西方经济学基础知识.ppt_第4页
西方经济学基础知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祝同学们 学习愉快 主讲教师 西方经济学教研室 王立成 本学期西方经济学授课内容 微观部分(64课时):第1、2、3、4、5 、6、7、8、10章。 下学期: 宏观部分(48课时):第11、12、13、 14、15、17、18章。 要求了解和掌握: (1)稀缺性与经济学的关系。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 象。 (3)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 (4)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用途。 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 导论 一、稀缺与经济学 稀缺是指人的欲望的无限性和经 济资源、经济物品的有限性。 由于稀缺的存在,也就产生了如 何解决稀缺的问题,也就是人类如何 更好利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人类无限 的欲望,这就产生了经济学这门社会 科学。 自由物品:自由取用的物品。 如阳光、空气等。 经济物品:用生产资源生产出 来的物品。支付代价才能获得,数 量有限。 人们需要的物品: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1957年在其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提出) 人的欲望或人的需要可分为以下 五个层次:第一,基本的生理需要; 第二,安全的需要;第三,社会的需 要(情感、爱、归属感);第四,地 位(或说尊重)的需要(名誉、威望 );第五,自我实现的需要(实现理 想)。 比尔与梅林达盖茨基金(290亿美 元)、巴菲特310亿美元捐资给盖茨 基金会,65亿美元捐给其他慈善基 金、李嘉诚私人慈善基金(78亿港 元)。 李嘉诚的理想: 对于外界总把他定型为成功商人,李嘉诚自有一 番不同看法,更直言:“我首先是一个人,再而是一个 商人。”他曾论述什么才是强者的有为,认为:“关键 在于能否凭意志坚持正确的理想;凭毅力实践信念、 责任和义务,运用知识创造丰盛精神和富足的家园; 能否将生命的智慧和力量融入文化,使她在瞬息万变 的世界中能历久常新;能否贡献于深爱的民族,为她 缔造更大的快乐、福祉、繁荣和非凡的未来。”正是怀 抱这种慷慨宽容的胸怀、爱国的理念,李嘉诚致力于 贡献社会,全力“打造奉献的文化”,并视“李嘉诚基金 会”为自己第三个儿子,细心呵护。 经济学就是要解决生产什么、 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 问题 。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市场经 济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供 求自由作用的市场机制决定。政府 可以采取微观、宏观经济政策(财 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干预市场的 不完善。 如何生产:也是由市场来解决, 由经济主体追求最大利益来实现,通 过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实现高效率。 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能够保证资源的 有效配置和利用。 为谁生产:生产要素的价格也是 由市场来决定的。同时政府要进行经 济政策干预。 经济学定义: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80 年代在其经济学教科书中给“经 济学”下的定义(书P2最后一段): “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 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 资源生产各种产品,并在现在或将 来把商品分配社会各个成员或集团 以供消费之用。” 美国权威的国际社会科学百 科全书给“经济学”下的定义是:“ 按广泛接受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 稀缺资源在无限而又有竞争性的用 途中间配置的问题。它是一门研究 人与社会寻求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 与欲望的方法的社会科学,这是因 为他们所支配的东西不允许他们去 满足一切愿望。” 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 有200多年的历史。1776年亚当斯密 发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简称国富论。 马克思说:“在亚当斯密那里, 政治经济学已发展为某种整体,它所 包括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 。 法国重商主义者孟克列钦1615 后出版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 济学;李嘉图1817年出版政治 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西方第一本 经济学教科书约翰穆勒政治经济 学原理18481890;马克思资 本论第一卷1867,第二卷1885, 第三卷1894;西方第二本流行的教 科书马歇尔1890经济学原理; 凯恩斯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 通论;萨缪尔森1948经济学 第一版。 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现代西方经济学把经济学原理或 经济理论,即有关经济问题的知识体 系的全部内容,区分为两大组成部分 或两大分支学科:微观经济学(micro- economics)和宏观经济学(macro- economics)。 研究对象、内容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量,消 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市场价 格决定等。 宏观经济学:研究总量, 国民收入、就业、失业、经济 增长、通货膨胀、国际收支等 。 三、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只考察经济现象是什么,即经济 现状如何,为何会如此(原因分析) ,其发展趋势如何。至于这种经济现 象好不好,该不该如此,则不作评价 。这种研究称为实证经济学分析。 对经济现状及变化要作出好不 好的评价,或该不该如此的判断。 这种研究称为规范经济学分析。 例: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收入 差距不断扩大,对此问题的研究有两种 个同分析方法: 一是分析收入差距现状如何,变动 趋势如何,造成差别扩大原因是什么等 ,这就是实证分析; 二是研究收入差距扩大好不好 ,该不该,公平不公平等,这就是 规范分析。 再如:遗产税该不该征,应 该怎么征(规范分析),征收遗 产税对经济有何影响(实证分析 )。 四、学习经济学的用途 1、认识和分析经济问题 认识、分析人的行为、厂商的行 为、政府的行为以及很多经济现象, 象垄断、物价波动(通货膨胀、通货 紧缩)、经济波动等。 例:如何正确对待腐败;房地产 投资(提高税收、提高利率、保护耕 地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 2、指导经济实践 价格改革、市场化改革:八十 年代、九十年代的价格改革、建立 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