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毕业设计——基于ug的风扇注塑模设计.docx_第1页
模具毕业设计——基于ug的风扇注塑模设计.docx_第2页
模具毕业设计——基于ug的风扇注塑模设计.docx_第3页
模具毕业设计——基于ug的风扇注塑模设计.docx_第4页
模具毕业设计——基于ug的风扇注塑模设计.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UG在现代模具工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通过UG的建模功能和注塑模设计向导功能来进行风扇的注塑模设计。其中主要提及了模具工业的发展、UG的优势特点和风扇的建模,以及通过注塑模设计向导来进行风扇的注塑模设计。【关键词】:风扇;注塑模设计;UG 目录引言1一、注塑件材料的选择2(一)注塑件材料的选择2(二)ABS材料的介绍3二、注塑件的工艺分析3(一)注塑件的外形分析3(二)注塑件体积和质量的计算4三、模架的选用5四、注塑机的选定与校核6(一)注塑机的选定6(二)注塑机的校核7五、成型零部件设计8(一)型腔数量的确定8(二)分型面的选取8(三)凸凹模的结构设计9(四)凸凹模的工作尺寸设计11六、浇注系统设计11(一)流道设计11(二)冷料穴设计13(三)交口设计14七、冷却系统设计14(一)冷却时间的计算14(二)冷却回路的设计15八、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15(一)顶杆设计15(二)推出机构的导向与复位16九、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16总结17参考文献18谢辞19引言在如今社会中,模具工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涵盖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塑料模具市场中,以注塑模具需求最大,其中模具发展重点为工程塑料模具。工程塑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耐热性、耐磨性、耐化学腐蚀性等。工程塑料比金属材料轻,易成加工,成型能耗少,可以代替一些金属做结构材料使用。近年工程塑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建筑、办公设备等行业,以塑代钢、以塑代木已成为国际流行的趋势。我国相比较发达国家,还存在模具所用材料和相关制造技术的落后、模具相关配件产业链推广不足不够完善、人才的不足、专项研发投入少、制造器械的落后效率低等诸多问题。相比较先前CAD/CAM技术较高的价格和硬件需求,今后会随着技术的更加成熟和完。CAD/CAM技术的硬件和价格会随之降低,随之会使其在大小企业中得到进一步的推广。由于网络的发展和技术的普遍,将解决传统的生产制造方式,解决无法实际分工协作的问题。随着软件的完善和智能化的提高,模具制作中3D设计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广为熟悉的UG主要功能在于工业设计、产品设计、NC加工、模具设计方面。使得企业能够通过数字化系统,实现产品的开发、设计和制造,贯穿整个从无到有的过程。UG基于新一代产品开发系统,可通过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和模拟测试功能,缩短产品的研发时间,削减成本,提高效率。一、注塑件的材料选择(一)材料的选择从塑件的用途出发,考虑到为汽车内部排气风扇,所以需要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受环境影响小,容易成型加工等要求,结合考虑其加工性能、物理和化学性能来选取。本次注塑材料选择为热塑性塑料。 在市场上的众多材料中,分析和比较后,选择ABS。其性能分析如下:1一般性能 ABS无毒、无味、吸水率低、高光泽度。冲击强度高,表面硬度高。尺寸稳定性比PA好。流动性比一般。2力学性能冲击强度好。耐磨,良好的尺寸稳定性,良好的耐油性,可用于中等载荷和转速下轴承制作。弯曲强度差,压缩强度差。3热学性能粘度较高,流动性和耐候性较差,热变形温度在70107之间。对温度,剪切速率敏感。适用的温度范围广。4电学性能电绝缘性好,几乎不受温度、湿度和频率的影响。(二)ABS材料的介绍ABS树脂是五大合成树脂之一,在国际中有着普遍广泛的运用。材料有着良好的综合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硬而不脆,还有着稳定的制品尺寸、良好的表面光泽性等特点,易于成型和机械加工。工艺性良好,在270以下即可成型。成型温度过高,会破坏其成分,导致材料出现分解。ABS在成型过程中有着较好的热稳定性,较大的可选择的范围,不容易出现降解或分解。熔体粘度适中,比聚氯乙烯、聚碳酸酯等流动性好,其熔体有着较快的冷却固化速度,一般515S内即可冷固。它的流动性与注射温度和压力都有着关系,对注射压力而产生的变化稍敏感。要得到高质量的产品,需要在成型前为原料作干燥处理,使得其含水量下降到0.1%以下。否则产品表面会出现气泡、银丝等问题。ABS塑料也许多缺点,如不耐高温、易燃、耐候性差等。尽管这样,ABS塑料仍然为一种良好的工程材料。可用来制作装饰板材和装饰配件,可制作家电,汽车配件,生活用具等常见用品。二、注塑件的工艺分析(一)注塑件外形分析产品为圆形规则零件,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不是很高,但因为整个体积较大,所以需要注射力较大的注射机。因为零件整体规则且分型面处较厚,所以受力较均匀且顶出时不易损伤产品。没有复杂的曲面,易加工。所以选择浇口位置在零件表面。风扇如图2-1、图2-2所示:图2-1 风扇三维立体图图2-2 风扇二维图(二)注塑件的体积和质量的计算ABS材料的平均密度为1.05g/cm,平均收缩率为0.5%。画出三维图,点击UG分析功能计算体积。图2-3为UG中的操作步骤:测量体 图2-3 体积分析操作步骤通过计算风扇产品的体积V塑=50242.125mm,所以质量为M塑=V塑=1.05g/ cm50242.125/1000cm=52.754g(式子中塑料密度g/cm)浇注系统凝料大体按照塑件体积的0.2-1倍。如图2-4、图2-5分别为流道侧视和流道俯视,浇注系统凝料为0.5倍塑件体积,所以如下可得:V浇=V塑0.5=50242.125/1000 cm0.5=25.121 cm可计算出浇注系统质量为:M浇=V浇=25.1211.05=26.377g因为一模一腔,所以V总=V塑V浇= 75.363cm、 M总=M塑M浇=79.131g。 图2-4 流道侧视 图2-5 流道俯视三、模架的选用 查新编塑料模具设计手册,对塑件经行分析以及考虑到注塑机规格要求,选用细水口模架,模架各模板以及尺寸如图3-6、图3-7、表3-1所示。图3-6模架型号 图3-7 模架尺寸表3-1 模架各板厚度表模架各板厚度上模座板TCP推板RA板B板模脚C下模座板BCP45mm30mm60mm110mm100mm25mm综上,模具的总厚度为:H总=45+30+60+110+100+25=370mm。四、注塑机的选定与校核(一)注塑机的选定根据初步估算出来的注射塑料总质量V总 =75.363cm3, V机=V总/0.8得V机=94.204cm3.。根据以上计算,初步选定注射机注射量为125 cm3 。根据塑件的体积初步选设备为沙迪克(Sodick)电动液压混合型注塑机GA150。其主要技术规格见表4-1。表4-1 沙迪克GA150主要技术规格额定注射量/cm3125最大开合模行程/mm300螺杆直径/mm42模具最大厚度/mm400注射压力/m pa150模具最小厚度/mm200注射速度g/s72锁模形式肘杆锁模力/KN900喷嘴孔直径/3模具定位孔直径/mm100喷嘴圆弧半径/mm12顶出形式机械顶出(二)注塑机校核1.最大注塑量校核制件和浇口凝料总体积需要小于最大注塑量的80%。通过公式可得:V塑+V浇 V机*80%式中:V机为最大注塑量 V塑为制件体积 V塑件=50.242cmV浇为浇注系统凝料 V浇=25.121cm故V机=(50.242+25.121)/0.8=94.204cm小于125cm,满足要求。2.注射压力校核P公为1190Mpa,P0为60150Mpa,取P0=100Mpa,其中P公为注塑机公称注射压力、P0为材料所需注射压力。 K=1.11.3,取1.2,其中K为注射压力安全系数。所以KP0 =120,小于P公,所以合格。3.锁模力校核A投=r=3.1465=13266.5mm2,其中A投为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由于浇注方向与分型面平行,所以A浇=0,其中A浇为流道凝料和浇口投影面积。塑件和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总的投影面积A总,所以:A总 = A投 + A浇=13266.5 mm24.模具型腔内膨胀力F胀 P腔为腔内平均计算压力值。根据塑料种类、结构复杂度、模温等因素选择腔内熔体平均压力为P=40MPa,所以: F胀=A总P腔=4013266.5=530.66KNF为900KN,其中F为注塑机的公称锁模力,安全系数为K2取 1.2,所以可以知道 K2F胀=630.792,小于F,所以该注射机锁模力合格。5.模具安装尺寸的校核模具厚度须满足以下条件:其中为注射机上最小模具厚度 = 200mm为所选的模具厚度 = 370mm 为注射机上最大模具厚度 = 400mm 所选该注射机满足模具的安装尺寸要求。6.开模行程的校核因为要去取出注塑件,所以最大开模行程必须大于取件距离。所以可以得到以下方程:H1+H2+(510)S式中:S为最大行程 H1为塑件高度 H2为顶出距离其中H1为25mm,H2为15mm,所以 25+15+10=50S,其中S为300mm所选注射机满足此项要求。经过多项校核认证该注射机满足要求。五、成型零部件的设计(一)型腔数量的确定由于本次制件体积较大,制件最大投影面积达到13266.5mm,整体体积为50.242cm,重量较重,考虑到模具整体体积不宜过大,所以选用一模一腔。下图5-1为模具型腔型芯爆炸图:图5-1 模具型芯型腔爆炸图(二)分型面的选取 选择分型面时,需要: (1)便于脱模,开模时使制件能够留在动模一侧,利于侧面分型和抽芯。(2)制件在型腔中的位置应考虑和保证制件的外观完整,保证尺寸的精度要求并且利于排气和便于加工。 所以制件分型面应选择在最大投影面出,因为风扇底面有0.5mm的边倒圆,所以将分型面选择在如图5-2、图5-3的A-A处: 图5-2 分型面A-A 图5-3 分型面A-A放大图(三)型芯和型腔的结构设计依照制件的造型,采用组合式镶拼结构,简化了复杂成型零件的加工,减少了热处理变形。将整个的凸凹模分割成相等的11块,其中有以下几点好处:(1)若有损坏,不必更换整个零件,只需要更换部分,这样便于维修,节约成本。(2)将整体分开后,各部件之间可开排气槽,便于排气。使得在生产中不易出现烧伤的情况。(3)便于各个流程的加工,由于整个注塑件整体体积较大,所对应的需要的型芯和型腔也相应增大。在加工过程中,不便于电火花、加工中心、磨床等加工制造。所以分割开来便于加工制造。(4)减少了后期热处理的变形。如图5-4、图5-5所示,为型芯和型腔镶拼式结构。图5-4 型芯镶拼式结构 图5-6型腔镶拼式结构针对模具安装过程中会出现装反的状况,所以凸凹模在设计时设计了防呆措施,即型腔和型芯的四个角中有三个角为3mm的斜角,还有一个为9mm的圆角,这样在安装时就可以轻松的辨别安装方向,避免装错。如图所示5-7所示。图5-7防呆设计(四)凸凹模工作尺寸设计根据在项目初始化中ABS材料的收缩率和注塑模向导中的缩放体功能,进行模具凸凹模的尺寸设计。在UG中具体操作如图5-8、图5-9所示。图5-8 项目初始化 图5-9缩放体六、浇注系统的设计(一)流道设计1主流道设计因为主流道和塑料、喷嘴反复接触碰撞,所以为了方便制造,将其制成可拆卸的浇口套,用螺钉固定在定模板。主流道影响制件的填充时间和流速。太小,相对增加了冷却面积,加大热能消耗和注射压力损失,太大浪费材料。所以,取值如下:d=d1+(0.51)其中 d1为注射机喷嘴孔直径,d为主流道孔直径,d1为3mm, 所以d取为5mm。=12其中为主流道锥角, 所以=1H一般取38mm,其中H为球面配合高度,所以H取为3mm。R=R1+(13)其中R1为喷嘴球面半径,R1为10mm,R取为11mm。r一般取13mm其中r为主浇道与分浇道过渡处采用的圆角半径,取1.5mm。L的取值要短本设计取64mm。如图6-1所示,为主流道选择步骤:图6-1 主流道选择步骤图2.分流道设计分流道的设计要点:分流道要短,而且光滑,弯折少,体积小。使得其流动过程中要少消耗温度,少损失压力。相对于注塑件产品,要晚固化,从而来使得保压和补缩过程中,压力能够正常传递。在熔料进入型腔时,能够均匀快速。分流道的布置:因为制件为圆形对称结构,三个分流道的长度、截面形状、尺寸都相同。各个浇口尺寸也相同,从而达到注塑时的同时均衡进料。所以本塑件的分流道采用了平衡式布置,梯形结构。如图6-2是在UG中的步骤。图6-2 分流道选择步骤图(三)冷料穴的设计冷料穴在模具的动模板上,分流道末端。注射间歇期间,喷嘴前端会有冷料,所以需要冷料穴储存冷料,防止阻塞流道,或减缓流料速度。所以设计时设定其d稍大于D主,H约为D主。(四)浇口设计因为塑件为圆盘形对称结构,制件整体尺寸较大,考虑到分型需要,所以设计浇口采用点浇口,如图6-3所示。图6-3 点交口二维图点浇口锥角A一般为-,这里取20,倾斜角B取1,进料口直径d1取1.2, 浇口长度为60mm。下图6-4、图6-5分别为UG中点交口选择截图和点交口三维截图: 图6-4 点交口选择 图6-5 点交口三维图七、冷却系统的设计 (一)冷却时间计算查阅塑料模具技术手册可得ABS材料冷却时间与壁厚的关系,即如表7-1所示。表7-1 ABS材料壁厚与冷却时间材料ABS制件壁厚(mm)0.81.02.0冷却时间(s)11.513.720.5根据上表,本塑件材料为ABS,壁厚为3mm,故冷却时间为13.7-20.5s。(二)冷却回路的设计本次设计采用并联直通式冷却水管,不会与其他零件产生干涉。冷却水管之间由外部橡胶水管连接,使之能够形成回路。在UG 中的步骤如图7-1所示:图7-1 冷却回路选择步骤八、 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一)制件采用的是推杆脱模机构该机构是最简单、最常用的一种脱模形式,制造简单、方便更换、推出效果好等特点。推杆直接与塑件接触,开模后将塑件推出。推出行程一般为顶出制件使其能够脱离模具510mm,所以模具的推出距离为10mm。根据模架各板长度,使用长度为182.5mm,直径为5mm的顶杆和长度为167.5mm直径为4mm的顶杆。采用H8/f7H8/f8的间隙配合。如图8-1、图8-2分别为直径5mm顶杆和直径4mm顶杆。 图8-1 直径5mm顶杆 图8-2 直径4mm顶杆(二) 推出机构的导向与复位复位杆上添加弹簧来实现。推出机构的导向采用在动模座板上固定四个导柱来实现,复位杆的大小为是直径15mm,长度是180mm。九、合模导向机构设计在凸凹模以及别的零件对插过程中,合模导向机构起到定位作用,避免零件发生碰撞和干涉。本次设计中采用的是导柱导向,导柱和导套的均采用标准件。为了推出和复位过程中有较好的稳定性,所以在推板上增加推板导柱和推板导套。导柱和导套均采用H7f7的配合,导柱和模板之间采用H7m6的配合,导套和模板之间采用H7m6的配合。 附件: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规范一、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规范一份完整的毕业论文(设计)材料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一)题目;(二)目录;(三)论文主体(包括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正文;致谢;参考文献等);(四)附录。具体分述如下: (一)题目题目应力求简短、精确、有概括性,直接反映毕业论文(设计)的中心内容和学科特点。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如确有必要,可用副标题作补充。(二)目录毕业论文(设计)必须按其结构顺序编写目录,要求层次分明,体现文章展开的步骤和作者思路。目录格式是论文的结构层次,反映作者的逻辑思维能力,所用格式应全文统一,每一层次下的正文必须另起一行。目录独立成页,以章、节、小节来编排。(三) 论文主体1、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摘要一般不分段,不用图表,以精炼的文字对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观点、方法、成果和结论进行高度概括,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自成一篇短文,具有报导作用。中文摘要一般以200-300个字为宜。关键词是反映毕业论文(设计)内容主题的词或词组,一般35个。其中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基本对应,英文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加任何标点。2、正文包括引言、正文、结论等部分。(1)引言引言也称前言、导论、导言、绪言、绪论等。它的作用是向读者初步介绍文章的背景和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为什么写这篇文章,要解决什么问题;论文的主要观点;与课题相关的历史回顾;写作资料的来源、性质及其运用情况,论文的规划和简要内容;研究中的新发现;课题的意义等。(2)正文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是作者学术理论水平和创造性工作的综合体现,是作者运用掌握的材料与方法进行论证、得出结论的部分,其任务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根据不同论文研究的课题性质、研究方法的不同,理论型、实验型和描述型论文的正文格式和写法不尽相同,但他们的要求是一致的。即:主题明确:全文围绕主题展开讨论,不离题;论证充分:有观点、有思路、有材料、有说服力;结论清楚:研究导出的结论不含糊、易理解;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流畅、条理清晰。(3)结论结论是论文要点的回顾和提高,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结晶,是全篇论文的精髓。结论中应对本篇论文解决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存在什么问题给出明确的回答。撰写结论时,要注意精炼准确、总结提高、前后呼应。3、致谢(无必要时可省略)以精练的文字,对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直接给予指导、帮助的人员表示谢意,言辞恳切,实事求是。4、参考文献毕业论文(设计)须在论文的最后列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以公开发表过的、作者真正阅读过的、与论文密切相关的或直接引用的为限,未发表过的论文、试验报告、内部资料等不宜列入。参考文献的列写必须严格按照毕业论文(设计)中引用的先后顺序依次列写。参考文献的列写格式,详见“毕业论文(设计)的书写规范与打印要求”。(四)附录(无附录时可省略)凡不宜收入正文中的、又有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论文的附录中。如:大号的设计图纸;篇幅较大的计算机程序(但以研究软件程序为主的毕业论文题目,其程序可作为正文的一部分);过长的公式推演过程。其它内容如译文及原文、专题调研报告、文献综述等可另行装订成册。二、毕业论文(设计)的书写规范与打印要求(一)书写规范1、 引用有关政策、方针性内容务必正确无误,不得泄漏国家和单位机密。2、使用普通语体文写作,体例统一,文句通顺,无语法错误,简化字符合规范,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符号的上下角标和数码要写清楚且位置准确。3、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03102-93)规定的计量单位和符号,单位用正体,符号用斜体。4、使用外文缩写代替一术语时,首次出现的,应用括号注明其含义,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5、国内工厂、机关、单位的名称等应使用全名,如不得把“大学”简写成“衡阳师院”或“衡师院”。6、公式应另起一行并居中书写,一行写不完的长公式,最好在等号处或在运算符号处转行。公式编号用圆括号括起,示于公式所在行的行末右端。公式编序可以全文统一,依前后次序编排,也可以分章节编排,但二者不能混用。文中公式、表格、图的编排应统一。7、文中引用某一公式时,应写成:“由式(5)可知”。8、文中表格可以全文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独立排序,表序必须连续。文中引用表格时,“表”在前,序号在后,如:“见表8”。 表格格式可采用三线表,表格的名称和编号应居中,并位于表格上方,表序在前,表名在后,其中空一格,表名末不加标点符号。如: 9、文中插图都应有名称和序号,可以全文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独立排序,图序必须连续。文中引用插图时,“图”在前,序号在后,如:“见图12”。图的名称和编号应居中并写于图的下方,图序在前,图名在后,其中空一格,末尾不加标点。如: 插图应用Word文档绘制,或用CAD绘制后插入,不得用铅笔、钢笔、圆珠笔等绘制(特殊情况除外)。10、“正文”中如对某一术语或情况需加解释而又不宜写入正文时,应在此“术语”或“情况”后引入注释符号,置于右上角,有多个注释时,应依次编号,如:、。11、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参考文献采用宋体5号字。正文引用参考文献依次编序,其序号用方括号括起上标注出。如“效率可提高25%2”,表示此结果援引自文献2。各类参考文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a.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作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2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3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研究所,1983.4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b. 期刊文章序号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5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6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c.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作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作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d. 报纸文章序号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e. 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9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f. 专利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10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g. 电子文献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11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12 万锦堃.中国大学党报论文文献(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h. 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作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徐超.氧化锌的制备、改性及其光催化研究 学位论文硕士 2010:22-23贺敏强 表面分子印迹微/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博士论文2012张邦文, 谢长生, 胡军辉, 王辉虎, 桂阳海. 金属纳米粒子在聚合物中的磁致排列实验及分子动力学模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6, 26(11): 2131-2134注:A-论文集中的文章;J期刊;C论文集;M书;N报刊;D学位论文;S标准;P专利;EB/OL电子文档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文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一般集中列表于文末;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按序列在文末参考文献前。参考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注,注释用数学加圆圈标注(如、)。(二)毕业论文(设计)打印要求1、毕业论文(设计)应按规定格式用激光打印机单面打印,纸张大小一律使用国际标准A4型复印纸。2、页面设置:版心为297210mm;上下页边距均为3cm,左页边距为2.5cm,右页边距为2cm,装订边0.5cm;页码居中;其余设置采取系统默认设置。 3、论文题目:使用三号黑体字,加粗,居中放置。4、系、专业、学号、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小四号宋体字,加粗),依次排印在论文题目下(上空二行,居中)。系 专业(学号)(姓名)指导教师5、摘要(上空二行,缩进2个汉字字符)中文摘要采用宋体五号字,英文摘要采用五号“Time New Roman”字型;行距设置为固定值22磅。摘要(宋体,五号字,加粗)(宋体五号字)6、关键词中文关键词采用宋体五号字,英文关键词采用五号“Time New Roman”字型;行距设置为固定值22磅。关键词(宋体,五号字,加粗);(宋体五号字)7、目录每章题目用黑体字,每节题目用宋体字,并注明各章节起始页码,题目和页码用“”相连,如下所示:目 录(黑体四号字)(自然空二行)1. (1)(黑体小四号字)1.1 (2) (宋体五号字) 1.1.1 (6) (宋体五号字) 2. (40) (黑体小四号字) 8、正文字体要求每章题目左顶边、黑体四号字;每节题目左顶边、黑体小四号字;每小节题目左顶边、黑体小四号字。正文文字用宋体小四号汉字和小四号“Times New Roman”英文字体,每自然段首行缩进2个汉字字符。9、行间距要求正文行距设置:设固定值22磅。每章题目与每节题目之间的行距设置:段前1行、段后1 行。 每节题目与小节题目之间的行距设置:段后0.5 行。10、正文章节序号编制章,编写为:1. ,2., 3.,。节,编写为:1.1、1.2,2.1、2.2。小节,编写为:1.1.1, 1.1.2。小节以下层次,先以括号为序,如(1),(2);再以圈圈为序,如, 。正文字体、行间距要求及章节序号编制如下所示:1 (黑体四号字,段前1行、段后1行)1.1 (黑体小四号字,段后0.5行)- - - - - - - -(内容省略)- - - - - - (宋体小四号字,首行缩进2个汉字字符) 1.2 (黑体小四号字,段前0.5行、段后0.5行)- - - - - - - - -(内容省略)- - - - - - - - - - - - - - - - - -1.2.1 (黑体小四号字) - - - - - - - - -(内容省略)- - - - - - - - - - - - - - - - - -1.2.2 - - - - - - - - -(内容省略)- - - - - - - - - - - - - - - - - - 22.1 - - - - - - - - -(内容省略) - - - - - - - - - - - - - - - - -2.2 - - - - - - - - -(内容省略)- - - - - - - - - - - - - - - - -11、毕业论文(设计)打印顺序依次为:论文题目 系、专业、学号、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 摘要 关键词 目录 正文 文后注(可省项)参考文献 英文题目、系、专业、学号、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三、毕业论文(设计)文本装订规范1、毕业论文(设计)文本按如下次序装订成册:封面 (格式见附件1,可从大学网页下载);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格式见附件2,可从大学网页下载);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格式见附件3,可从大学网页下载);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格式见附件4,可从大学网页下载);毕业论文(设计)(包括毕业论文(设计)打印要求中第11项的所有内容);附录(无附录时可省略);封底。2、 附件另行装订毕业论文(设计)材料较多,且不宜收入正文中的有关材料,如译文及原文、专题调研报告或开题报告、过长的公式推演过程、非软件设计题目中篇幅较大的计算机程序等,可按如下次序装订成册:封面 ;目录;调研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及原文(译文在前,原文在后);公式推演过程、计算机程序等;封底。3、某些特殊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文本、图纸等较多时,应按要求整理完毕后装入专用资料袋或专用资料盒,做到资料齐全、工整美观。 四、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填写说明(一)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是指导教师根据已经确定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下达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文件,是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从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依据。任务书由指导教师负责填写,经教研室主任和系主任审查后下达给学生。(二) 任务书必须针对每个学生下达,不能多人共用,若是几人共同完成的课题,必须是每人各有专题,各有侧重。选题要恰当,任务要明确,难度要适中,份量要合理,使每个学生在规定的时限内,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完成任务书规定的设计和研究内容。(三) 任务书一经下达,不得随意改动。(四)填写基本要求:1、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内容(或任务、目标):(1)工程设计类课题:明确设计具体任务,设计原始条件及主要技术指标;设计的具体要求、该学生的侧重点、应完成的工作量(如开题报告、设计说明书、图纸、译文及计算机应用要求等)等内容应填写具体、明确。(2)软件开发类课题:明确软件开发的具体任务,一般应包括弄清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建立仿真模型,编写计算机程序,上机调试与结果分析等具体内容,应完成的工作量要求(如开题报告、论文、译文、程序以及程序使用说明等)要填写具体、明确。(3)实验研究或科研类课题:明确课题的来源,具体任务目标,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其评述;该学生的研究重点,研究的实验内容、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案;计算机应用及工作量要求(如论文、开题报告、译文等)应填写具体、明确。(4)文科类毕业论文:明确课题的任务、方向、研究范围和目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并整理分析,了解相关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要求完成的工作量(论文文献评述、译文等)。2、 毕业论文(设计)进度安排:指导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工作进度。 3、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在确定了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和明确了基本要求后,指导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资料和相关信息,指导学生收集主要参考资料和文献。4、教研室意见一栏,各系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指导小组组长签名等。五、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填写说明(一)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成绩,采用五级计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由答辩委员会根据论文质量、答辩情况及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意见综合评定。(二)评定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主要看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工作质量,同时考虑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的表现和能力(含设计思想、知识运用、工作能力、创造精神、工作作风等),全面衡量,实事求是。最终成绩的优秀与良好率之和应控制在50%以内,优秀率控制在10%以内。(三)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必须认真而全面考核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全过程,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任务完成情况、知识应用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外语水平、文本质量和工作态度等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写出评语(评语应在200字以上,用钢笔填写),并给出建议成绩。(四)论文评阅人评语论文评阅人着重审阅论文文本,考查其工作思路、理论观点、知识应用能力、创新精神、外语能力及毕业论文(设计)文本、图纸的规范性等,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写出评语(评语应在200字以上,用钢笔填写),并给出建议成绩。(五)答辩小组和答辩委员会评语答辩小组和答辩委员会着重审查论文质量,考查学生答辩时的思维能力、综合表达能力、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及回答提问的情况等,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写出评语,并由答辩委员会根据指导教师、评阅人评阅意见及答辩小组意见确定学生最终成绩。六、毕业论文(设计)相关附件材料一览表附件1: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封面附件2:大学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附件3;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附件4: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一)、(二)、(三)附件5;大学毕业论文(设计)附件封面附件6:大学院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压缩文稿格式附件7:大学院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登记表附件8: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性评分标准附件9:大学外聘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申报表附件10: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表附件11:大学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情况表附件12: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分析报告附件13: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参考选题一览表附件1: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 所 在 系: 专 业: 学 号: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附件2:大学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论文题目学生姓名学 号专 业班 级指导教师职 称起止时间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一、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内容(或任务、目标):二、论文进度安排:三、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教研室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系审核意见: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附件3: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题目学生姓名学 号专 业班 级指导教师职 称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动态:二、主要研究内容、创新之处:三、研究方法、设计方案或论文提纲:四、完成期限和预期进度:五、主要参考资料:六、指导教师意见:签名: 年 月 日 开 题 报 告 会 纪 要时间地点与会人员姓 名职务(职称)姓 名职务(职称)姓 名职务(职称)会议记录摘要:会议主持人:记 录 人:年 月 日教研室(或开题报告评审小组)意见: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系工作小组意见: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附件4: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一)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评语:建议成绩: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二)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评阅人评语:建议成绩:评阅人签名: 年 月 日 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三)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答辩时间地点答辩小组成员姓名职务(职称)姓名职务(职称)答辩小组评语: 建议成绩: 组长签名: 年 月 日系答辩委员会意见:评定成绩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附件5:大学毕业论文(设计)附 件题 目: 所 在 系: 专 业: 学 号: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附件6: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压缩文稿格式毕业论文(设计)题目(3号黑体,居中)专业学生: 指导教师:(小4号宋体,居中)摘 要: (小5号宋体)关键词:; (小5号宋体)Abstract: (5号,字体为Times New Nomen)Key words:(5号,字体为Times New Nomen)正文:5号宋体,行距设置为固定值22磅。1级标题:4号宋体加粗居中2级标题:小4号宋体加粗左顶格3级标题:5号宋体加粗左顶格参考文献:小5号宋体注:1、向学院推荐的优秀毕业论文(设计)采用本压缩文稿格式;2、压缩文稿字数控制在30004000之间。附件7:大学本科毕业生院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登记表系部(签章)_专业_年级_ 年月 日序号学号学生姓名毕 业 论 文 (设 计) 题 目指导教师情况备注姓名职称学位所在单位附件8:项 目 优 秀中 等不 及 格选题与开题设计选题思想明确,选题新颖,具有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开题设计思路清晰选题尚可,有基本的开题设计思路选题不当,不适合作毕业论文(设计)文献查阅熟悉文献查阅方法,了解所做题目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全部阅读完教师指定的核心文献基本熟悉文献查阅方法,对所做题目的国内外发展动态了解不够,阅读完大部分教师指定的核心文献不熟悉文献查阅方法,对所做题目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基本不了解,教师指定的核心文献大部分未阅读实验或实地考察实验过程及原始数据记录完整,结果清楚可靠。实地考察目的明确,方案可行,考察过程记录完整,结果清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