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改与初中生社会责任心教育对策探讨.doc_第1页
地理教改与初中生社会责任心教育对策探讨.doc_第2页
地理教改与初中生社会责任心教育对策探讨.doc_第3页
地理教改与初中生社会责任心教育对策探讨.doc_第4页
地理教改与初中生社会责任心教育对策探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教改与初中生社会责任心教育对策探讨 地理教改与初中生社会责任心教育对策探讨1 问题提出初中阶段是个体可塑性很强的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初中生社会责任心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对初中生社会责任心发展特点的研究,有助于丰富社会责任心的理论体系,有助于提升新一代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民族素(转载请注明来自范文家网,网址:http:/www.KID)质,为学校健康教育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促进初中生的健康成长。2 初中生社会责任心的教育对策探讨2.1 研究目的选取广州市白云区XX中学,结合实证调查结果,探索初中生社会责任心的教育干预策略。2.2 初中生参与地理课程改革责任行为观察研究2.2.1 研究程序选取广州市白云区XX中学初二(1)班45名学生。其中男生23名,女生22名。利用自编的初中生参与课程改革责任行为观察记录表,该记录表根据课堂常规管理条例编制,涉及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家庭支持、同学关系、学生干部等,采用地理课现场情景测评法,由小组内互评和组间互评形成。该班为了响应学校号召,改变学生学习缺乏动力,成绩低迷,集体荣誉感弱,社会责任心不足的一系列问题,实施教育改革,摈弃原来老师包揽一切的填鸭子教学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同时,把全班分为8个小组,每人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计入小组总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2.2.2 观察结果与分析从表1可知,初中生参与地理课程改革责任行为课改后在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和坚持性行为上的得分均比课改前高并存在显著差异。说明课改后初中生参与地理课堂表现责任行为表现很积极,能主动独立控制和坚持自己的行为表现。表1 初中生参与地理课程改革责任行为类型的2检验行为类型课改前课改后2P次数百分率次数百分率主动性行为(360次)200.0562760.767236.1130.005独立性行为(180次)330.1831240.68993.5380.005坚持性行为(180次)600.3331510.83994.8240.005自控性行为(135次)190.1411050.778110.300.005综上所述,说明实行地理课改,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确实能增强初中生的独立自主自控和坚持行为,而父母的支持,教师的信任,同学的合作,小组的荣誉,学生的自主管理氛围均促使初中生参与地理课程改革责任行为积极性的提高。2.3 小结从以上的调查研究可以得出结论:初中生社会责任心的高低表现在主动性行为、独立性行为、自控性行为和坚持性行为的差别。另外,影响初中生社会责任心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父母的支持、教师的信任、角色的改变、同学的合作、小组的荣誉和学生的自主管理氛围等。这说明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作为制定初中生社会责任心教育对策的依据。3 研究结果分析与教育对策讨论3.1 初中生社会责任心的教育对策建议根据初中生参与地理课程改革责任行为类型的2检验结果,学校教学模式的改进有利于促进初中生社会责任心的发展。实际上,各科课程标准中都明确规定了要树立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只是我们过去常常忽视了这一重要目标。现在很多学生学习困难,并不是智力原因,而是非智力因素在作怪。如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一旦我们通过教学和其它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认识到学习的必要性时,就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所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仅是德育要求,也是实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要求。新课改的实行,学生的学习方式将以理解、体验、反思和探索创造为根本。这给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心带来生机,因为亲身经历,多方位、多层次、多方式体验,社会责任心教育才有实效性和针对性。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呢?综上所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3.1.1 初中生自我责任心的提升一个人如果对自己都不负责任,是不可能对他人、集体、学校、社会产生责任心的,因此,提升自我责任心是社会责任心产生和发展的前提。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些小事做起,如不按时起床将会导致吃不到早餐、迟到、受批评等;不准备好自己的衣服,将没有换洗衣服等。还可以开设以“责任”为主题的班会。讨论自我负责任带来的乐趣和不负责任带来的痛苦,讨论“如何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以增强责任意识,提升自我责任心。3.1.2 家庭教育必不可少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最信任的依靠,是孩子从小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因此,对孩子的教育不要仅限于单纯的说教,要时时以身作则、勇于担当。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一直有孩子在关注着、学着、模仿着,善于利用一切契机,以各种形式不失时机地把责任教育灌输到生活细节中。还要与孩子多沟通,倾听他们的心事和烦恼,与孩子一起共同探讨合理的解决方案和方式,使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勇于承担责任,履行义务。3.1.3 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1教学中利用涉及到的有关内容等对学生的社会责任心进行理论引导。如地理课上就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等等,都是社会责任感教育很好的切入点。其实各科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心方面都有很多题材,要善于挖掘。当然,老师还要注意言传身教,做好榜样。2利用实践活动促进初中生社会责任心的养成。譬如,根据以上的研究可以发现班干部的角色有利于加强社会责任心,可以多设一些班干部,让他们都参与到学校管理、班级管理中,培养他们自主管理能力,如早读、午休、自习课等。还可以鼓励和组织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切身体悟个人社会责任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学校可定期利用视频、宣传栏和实践活动等进行环保、节能教育。如建立环保队伍,水污染调查小组,变废为宝比赛、抵制精神污染活动,举办“保护环境,美化校园”书画、壁报比赛,通过这些亲身的体验树立他们对环境问题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鼓励他们参与社区服务,如到福利院帮助孤寡老人、领养绿地;社区卫生保洁;扫盲辅导等。一日交警、团员一条街,环保小卫士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增强社会责任心。4健全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沟通交流反馈机制。如实行学校开放周,家长可以到教室听课,直接了解孩子的学习、课余生活、学校的管理、老师、课改、学校后勤工作等,更好地发挥家庭作用,请家长积极提意见,学校和老师进行专题总结和反思,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架起了桥梁;还可以建立各种交流平台,如家长委员会、家长QQ群、聘请校外辅导员、家访,老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义务植树活动,与校外机构互相配合、互相支持,提供更多这类活动。从而架起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桥梁,促进学生社会责任心的形成。3.2 初中生社会责任心的教育对策1学校教学模式的改进有利于促进初中生社会责任心的发展,来自家庭、学校、老师、同学、社会等的社会支持对初中生社会责任心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应积极加以重视。2在学生能力许可范围内,适当委派给学生一定社会性任务,承担社会职责均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心。3父母对子女的关心不一定要包办替代,作为家庭成员,父母委任子女一定任务并提出达到目标有利于社会责任心养成,也是对子女成长的关怀。4到社区、福利院等义务服务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