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ppt_第1页
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ppt_第2页
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ppt_第3页
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ppt_第4页
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常考考点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3、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4、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5、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6、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 主题 7、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8、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 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 辉煌历程 博大精深 独特性 区域性 民族性 民族精神 重要性( 作用) 民族精神的力量(p71+p76 四精一魂) 基本内涵 内涵 核心爱国主义 丰富发展 特征、 丰富发展 弘扬培育 孕 育 精 髓 包容性 含义 意义 原因- 见证-汉字、史书典籍 具体的 一致性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文学艺术、科学技术 各民族文化共同创造中华文化 为什么?(重要性p7176+必要性p787980 ) 怎么样 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关系 (1)区别 侧重点不同:源远流长强调纵向时间上的久远,侧重 于从动态上即从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上说明中华文化 的特征,表现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在历史发展的长河 中从未中断过。博大精深强调横向内容上的丰富,侧 重于从静态上、内涵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表明中 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表现不同: 源远流长表现为古代中华文化辉煌的历程 。汉字和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博大 精深表现为:中华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独树 一帜;区域文化、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2)联系 都是中华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征。 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 深的原因。 思维拓展 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民族文化的作用: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 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 A.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 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B.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 自的民族特性。 C.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D.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中华文化。 意义: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 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 聚力。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包容性的含义: 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 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2)包容性的意义 包容性使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考点整合 中华文化的力量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生命力: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 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创造力: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是民族创造 力的体现,又是民族生命力的体现。 凝聚力: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 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 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中华民族精神 重要性(作用)-四精一魂 民族精神的力量是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现,是 中华民族之魂 精神纽带 精神支柱 精神动力 精神火炬 中华民族为什么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 更坚?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凝聚、支撑 和推动作用。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永不 泯灭。 图示: 3、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四精一魂”p7176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p7879-80 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强基固体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怎么样?) (1)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一“主心骨”的作用.坚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为指导. (2)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4)必须与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 (5)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做 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 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只有 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 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培 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 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思维拓展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思维拓展 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之中。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文 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离开了 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就缺乏生命力和创 造力。民族文化的力量包括民族精神的 力量,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是中华文化 力量的集中表现。 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 2.比较中华文化、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关系 类 型 中华文化民族文化民族精神 区 别 中华民族所创造的区 别于其他民族而独具 特色的文化形式,表 现为中华民族所具有 的共同的价值观念、 思维方式、心理状态 、精神面貌等思想文 化方面的特征 就是民族这一共 同体在历史和现 今所共同创造的 能够代表其共同 特点的文明成果 的总和 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 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 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联 系 中华文化有中华各民族所创造的民族文化的共性。中华文化的力 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渗透在民族文化的 各个方面,贯穿整个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集中体现了一个民 族独有的精神特质,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 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 精神的关系是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关系的一个具体体现 探究四:近年来,以我的团长我的团、潜伏、仁者 无敌、特殊使命、亮剑、夜幕下的哈尔滨等 为代表的一批红色影视片在各大主流媒体竞相播放,它们以 不同的手法诠释了中华民族一个共同的价值追求以爱国 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使广大观众受到强烈震撼。 试运用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回答红色影视热播的现实意义。 答案:红色影视所张扬的中华民族精神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历史进程中,会产生高昂奋进的巨大精神动力,有利于 全民族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 族形象的重要功能,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粉碎西化和分化我国的政治图谋,抵制 各种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 如今,麦当劳、肯德基在中国的生意越来越好,可口可乐、百事 可乐成为我国饮料市场的主打品牌。电影市场主要播放的是美国大 片,儿童动画片市场主要是日本产品。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越 来越受青年人喜爱,而一些传统的中国节日却在走向没落。 某高级中学围绕这些现象准备召开一次演讲会,主题是“面对外 来文化”。 假如你是该校学生,请为这次演讲写一个提纲。 【答案】 提纲应包括:积极应对,既要吸取其精华,又要抵制腐朽思想。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特别是汉字、史学典籍、文学艺 术、科学技术等更是人类的宝贵遗产。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 辉煌的民族文化,因而,依靠中华民族自身的力量,完全能够抵 御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蚀。 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文学艺术、历史等。 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 要发扬创新精神,创造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新的更大辉煌, 实现中华民族新的伟大复兴。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国的优秀思想家、文学家提 出了许多至理名言,如: 修身、治国、平天下。 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亲仁善临,国之宝也。 (1)上述名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2)这些名言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1)上述名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2)这些名言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答案】 (1)上述名言说明了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 族精神。 (2)中华民族的这些精神,无论是在国家兴旺发达的 时期,还是生死存亡的关头,都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动力 ,激励中华民族奋发进取。今天,我们发扬这种精神, 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 争力,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要坚持团结统一,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 要精神力量。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 的国际环境中实现发展。要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 神,不断克服各种困难,取得现代化建设的胜利。 意义, 怎么做 材料三 在举国欢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当人们回眸那段不平 凡的历史时,爱国热情得到了再一次激发,民族精神获得了又一次 振奋。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说明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能永不泯灭。 答案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具有继承性、稳定 性。 中华民族精神随时代丰富和发展,富有创新性,实现了民族精神 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能够做到求同存异和 兼收并蓄。 在长长期的抗灾斗争中,中华华民族表现现出高度的聪聪明才智和强 大的民族凝聚力。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以民族的进步获得补偿。中 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 不论多大的灾难,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1998年抗洪抢险,几 十万官兵和百万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 神。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 共克时艰。2008年冰雪“封冻”半个中国,全国人民用爱心将冰雪 融化。汶川、玉树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奋 力救灾,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 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 也冶炼了中华民族。“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 ,并说明这种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 答案 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团结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 是中华民族战胜灾难和困难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 能够转化为激励中国人民战胜灾难和困难的强大力量 ;在战胜灾难和困难的每一次过程中,中华民族精神 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成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中国人 民的不竭力量源泉。 2008年我们经历了太多的悲喜。然而,这个年度给我们的记忆不仅 仅是悲伤或欣喜,还包括一种顽强向上生长的力量在地震的阵 痛中,我们重新认识了自己的不屈和坚韧;在奥运梦圆那一刻、在 太空漫步那一瞬间,我们再次感受到中华民族的自信和自强;在金 融风暴、奶粉事件等危机席卷而来的时候,我们更正视到了肩头的 责任。历史将会记载下2008年中国不平凡的经历。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08年中国不平凡的经历,见证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这一精神的基本内 涵是什么?(2分) (2)如果你班就如何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请列出发言提纲。 (至少四点)(8分) (1)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 文化的影响。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必须立足建设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要脚踏实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2009江苏卷)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五四运动爆发 90周年。某校高三(2)班同学通过主题班会、课外学习等活动, 进一步了解了五四运动以来中华民族走过的风雨历程、社会主义 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回顾不平凡的2008年,更加深切 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力量。大家商定开展以“弘扬民族 精神,共建精神家园”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参与讨论。 在资料搜集过程中,有同学把收集到的以下三幅图片挂到班级网 页上,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大家纷纷把自己收集到的相关图片 也挂到网上。这些图片大多反映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 期的重大事件,集中展示了中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