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PPT课件.ppt_第1页
《古代诗歌鉴赏》PPT课件.ppt_第2页
《古代诗歌鉴赏》PPT课件.ppt_第3页
《古代诗歌鉴赏》PPT课件.ppt_第4页
《古代诗歌鉴赏》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鉴赏 “内容的理解”历来是考查的重点 。 内容的理解不仅是鉴赏的前提和基 础,而且是鉴赏的关键,如果看不懂一 首诗,鉴赏就无从谈起;有了对诗歌内 容的正确理解,鉴赏才会成为可能。 一、考点解说 考点一:内容的理解 考点二:语言的鉴赏 语言的鉴赏,可以着眼局部,去鉴 赏某个重点词语或精彩诗句;也可以 着眼整体,去鉴赏一首诗的语言特点 。比如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 的清新、锦瑟的朦胧、观沧海 的雄奇、敕勒歌的苍凉、饮 酒(结庐在人境)的自然、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的顿挫、梦 游天姥吟留别的飘逸 考点三:表达技巧的鉴赏 “表达技巧”从广义上看,可以包括下面内容: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移情于景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等 ) 修辞手法(辞格、修辞格):比喻、对比、 比拟、对偶、借代、夸张、双关、反问、设问、 反复、反语、引用等。 艺术手法(写作手法):想象、联想、烘托 、渲染、对比、衬托、讽刺、象征、托物言志、 抑扬褒贬、动静相衬、虚实相生等。 考点四:意境的鉴赏 意境是对一首诗的整体认识,是作 品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是 作家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 统一的结果。体味意境是诗歌鉴赏的重 点之一。 意境的鉴赏,是要通过对一首诗的 包括意象在内的思想内容、感情格调以 及表达技巧等等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完成 的。 考点五:形象的鉴赏 “形象”在诗歌中,既指叙事诗中的人物 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但 更多的情况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 比如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春花秋月、柳絮 榆荚、寂水寒山、清霜白露、冷雨寒窗、银 烛青灯、晨钟暮鼓、古寺幽径、橙黄桔绿、 小荷残菊、鹧鸪杜鹃等等。由于这些形象浸 染了作者感情,作者的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 已经融为一体,所以通常称之为意象。 鉴赏意象离不开对诗歌内容和意境的整 体把握。在诗人的笔下,同一片雪花,可以 赞其美丽纯洁,也可斥其遮掩丑恶;同一团 柳絮,可表现柔媚多情,也可讥讽张狂轻薄 ;同一朵秋菊,可以是气定神闲的隐者,也 可以是豪气冲天的猛士。至于究竟是赞美纯 洁还是指斥丑恶,是柔媚多情还是张狂轻薄 ,是气定神闲的隐者还是豪气冲天的猛士, 要依据一首诗的内容和意境而定。离开了对 内容和意境的整体把握,是很难对诗中的意 象作出恰当鉴赏的。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2年全国题) 春夜洛阳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指出,“折柳”二字是全 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 关键”之说?为什么? “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考查诗歌 形象) 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 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 诗的关键。(考查诗歌思想感情) 二、高考题分析 2、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2003年春季题) 闻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寒塘 (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1)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 五言绝句。(考查诗体常识)这两首诗都 是抒发思乡之情(或“秋思”)(考查思想 内容) (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答: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 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 子思乡情。故诗人常借雁来抒情,寄寓自 己的浓浓乡愁(考查形象) (二)古代诗歌的发展历史 n中国古典诗歌最早起源于民歌,劳动 创造了诗歌。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 总集。它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 年间的诗歌作品篇,也被称为“诗三百 ”。诗经按内容分为风、雅、颂,其中“ 风”为民歌,是其中的精华部分。诗经的 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有人将“风、雅 、颂、赋、比、兴”归纳为诗经六义。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 n在战国时期,出现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文 人诗人和他在楚歌的基础上创制的诗体,这就是屈 原和楚辞。因楚辞的代表作是离骚,故楚辞也 被称为骚体诗。楚辞的特点:句子长短不一,形式 灵活,多用“兮”字。“骚”还常与诗经中的“风” 并称为“风骚”,常用来代称文学作品,或代表现实 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传统。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 人,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离骚是 其代表作。离骚是现存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政 治抒情诗,也是一首浪漫主义的杰作。其作品还有 九歌(九为虚数,共十一篇)、天问、 九章(九为实指)等。 n代表两汉诗歌的最高成就为乐府诗。 乐府,最先是指汉朝的音乐机关,主要任务 是搜集歌辞,训练乐工。魏晋六朝将乐府所 唱的诗叫“乐府”,于是乐府由官府名称演变 成一种带音乐性诗体的名称。汉乐府最基本 的艺术特色是叙事性。代表作孔雀东南飞 。 孔雀东南飞是现存古代最早最长的 一首叙事诗,是汉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峰。 它与北朝的民歌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 璧”。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徐陵所编的 玉台新咏,木兰辞选自宋郭茂倩编 辑的乐府诗集。 n4魏晋时期,文人五言诗开始兴盛。其代 表是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诗人及晋朝的陶渊 明。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 ,被诗论家称为“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 古诗十九首是文人五言诗的代表,标志 着五言诗由产生发展到最终的成熟,它以怨 而不怒的态度、形象的语言、比兴手法形成 独特的含蓄的风格,对后世的抒情诗有直接 的影响。 n5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最高峰。李白、 杜甫分别代表了我国古典诗歌中浪漫主义和 现实主义的最高成就,被誉为唐诗的“双子星 座”。李白有“诗仙”美称,其诗清新飘逸。杜 甫有“诗圣”之称,其诗沉郁顿挫,有“诗史” 之称,如“三吏”(石壕吏、新安吏 、潼关吏)、“三别”(新婚别、 无家别、垂老别)。白居易是唐朝的 又一著名诗人,号香山居士,其文学主张为“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是新 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n唐代的著名诗派有山水田园诗派和边 塞诗派。山水田园诗派以标举隐逸,寄 情山水,歌咏田园生活为其特征。代表 作家有王(维)孟(浩然)。边塞诗派 其作品多描写塞外奇异风光,抒写将士 乐观豪迈精神及在征戎生活中的复杂矛 盾情感。诗风奔放昂扬。代表作家高( 适)岑(参)。 n6词产生于晚唐,兴盛于宋。宋 代的词从风格上看,豪放派最杰出 的代表是辛(弃疾)苏(轼);婉 约派的代表是姜(夔)柳(永)、 李清照。 n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金、 元两代兴起、由“词”蜕化出来的一种歌曲, 体式与词相近,较为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 外加衬字,较多地使用口语。散曲有小令和 套数两种形式。小令只用一曲,套数则合一 个曲调中许多曲子为一套。套数也叫套曲, 是戏曲或散曲中连贯成套的曲子。它少则两 曲,多则二十曲,没有定数限制。每一套数 都以第一曲的曲牌作全套的曲牌名。 n 三、古代诗歌常识 n (一)古代诗歌的分类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n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 )、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 、“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 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 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 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 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 的古风、新乐府。 近体诗:也称“今体诗”,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 称,其句数、字数、平仄、用韵都有严格的规定。这 个名称的唐代人的说法。 分类:分为律诗和绝句。 绝句:诗体名,又称截句、断句、绝诗。每首 四句,或用平韵,或用仄韵。分为五言和七言 。 律诗:诗体名,每首八句,二、四、六、八 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颔联、颈联必须 对仗,分五律、七律。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n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 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 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 长调(字以上)、中调( 字)、小令(字以内)。词有单 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 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 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 ,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 叫后阙、下阙、下片。 n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 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 ,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 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 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 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 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 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 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n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 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 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 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 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 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 。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 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 2 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将落的月、啼叫的鸟、满天的霜、江边 的枫树、渔火、寒山寺,特征:秋夜幽寂清 冷。 水乡秋夜幽寂清冷,羁旅者孤孑清廖,既有 诗人对沿途风景的新鲜感受,又有他的缕缕 清愁。 边塞征战 A、赞颂将士英勇作战,保家卫国 , B、控诉战争痛苦 C、思念故乡、亲人或家人思念戍 边的亲友 D、抒发自己为国征战、建功立业 的理想和豪情。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简要评析一下本诗的表现手法?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戍边战士的赞扬和战士 杀敌报国的决心。 手法是反衬和用典。用典,就是指用“折柳”一典 。所谓反衬,在本诗中有两处: 用环境的荒凉来反衬战士的杀敌报国的英勇精神 。 用战士的思乡之情来反衬战士的戍边为国的情操 咏物诗 n诗人高尚的节操、对美好事物的赞颂 、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诗人的境遇等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夜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或对比的手 法)。诗的前两句写自己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 草,却无意于黄莺,表现出诗人恬淡的胸襟;而 夜渡无人,水急舟横的景象里,蕴涵着一种因不 得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怀古咏史 A、称颂、仰慕英雄 B、讽 谕现实 C、自比自况 D 表达自己的见解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怀古诗。作 者通过赞颂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概, 谴责了宋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上的 行为;简洁而有意味,颇显豪气。 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诗 歌 古体诗句数、字数、格律要求不严格 近体诗 律诗(八句) 绝句(四句) 七律 五律 七绝 五绝 押韵 平仄对仗 字数、句数 词 有词牌限制格律,依据长短可分 为长调、中调、小令 曲 有宫调、曲牌限制格律 可分为杂剧、散曲。散曲又可 分为套数、小令 诗歌的时代烙印: 北朝诗多写征战尚武。南朝诗多写男女相思。 唐诗题材丰富多彩。有希望建立军功的、反映边塞生活 的、描绘山水田园的,也有献诗以求引荐的、离别思乡的 ,到唐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文 人悯之,于是悯农诗又兴起。总之,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 创作的颠峰时期。 北宋诗重义理。南宋诗重抒爱国情,南宋偏安江南, 中原沦于敌手,这一时期的忧国爱国题材就成为当时诗词 中的时代强音。南宋末年以及明朝末年的汉族爱国诗人 面对异族入主中原,纷纷表现出时危显臣节的气势。因此 诗歌之中多重忠义。 表达方式分类表达方式分类 叙事诗 抒情诗 哲理诗 创作分类创作分类 文人诗 民间诗 形式分类形式分类 诗词曲 古体诗 近体诗 题材分类题材分类 送别诗 怀古诗 边塞诗 思乡诗 闺怨诗 借景抒情诗 咏物言志诗 田园诗 山水诗 政治诗 时间分类时间分类 古代诗 现代诗 诗的诗的 分类分类 格律诗 自由体诗 掌握诗歌类别及其特点 四、古代诗歌赏析 n(一)诗歌的形象赏析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 ,即诗人自己 人物形象: 诗歌的形象 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常是景中有 情,抒情诗 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 现出主观的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 的形象即“意象”。 1 1 、诗歌、诗歌形象形象的鉴赏分析的鉴赏分析 人物形象 作品描绘形象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 青青草。醉里吴 音相媚好,白发 谁家翁媪。 大 儿锄豆溪东,中 儿正织鸡笼;最 喜小儿无赖,溪 头卧剥莲蓬。 老小五口之家,低小的茅草 房屋紧靠着清澈照人的小溪 ,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 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妻,亲 热地坐在一起,一边喝酒, 一边聊天。大儿子在溪东豆 地锄草,二儿子在家编织鸡 笼,小儿子顽皮地躺在溪边 剥吃莲蓬.一幅朴素、温暖、 勤俭、淳朴的农家生活画面 。 作品 形象 诗歌形象的鉴赏分析 抒情主人公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 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幽州台:即蓟北 楼、燕台,是燕昭王招 纳贤才之地。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一位忧国忧 民、胸怀大 志、孤独的 怀才不遇的 封建士大夫 形象。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王昌龄) 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 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 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 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 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 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 “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 ,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n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 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n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n参考答案: 全诗展现了一个孤僻高傲的诗人的形象。 众鸟距己甚高且已飞去,唯留诗人独坐敬亭 山,体现他的孤僻。那孤云不正是诗人自己 ?虽然孤独但乐得清闲,又体现了他的高傲 。最后只留他与敬亭山,但依旧相看不厌, 又一次全面展示了他的形象。 n诗人犹如孤云一样,当众鸟高飞尽,正 是众人得志时的表现,他却独自飘荡,壮志 不酬,符合作者有才无法施展示的特定身份 ,而对敬亭山时,作者看到更广的更雄伟的 自然,便看无厌,有了乐观和豪放的心态, 总的说来是孤傲乐观浪漫的诗人形象。 n(3)众鸟飞尽,孤云独闲,山静而空,表 现出诗人的与世无争,自由而闲适的孤身一 人的生活;相看两不厌,表现出诗人从自然 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全诗塑 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自由、闲适又有点孤 傲的诗人的形象。 n评分标准: 要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点出诗人的形象特点 ,即用一句话“盖帽”。然后再结合全诗中的 文句进行分析说解,注意要围绕“诗人形象” 这个中心来写。缺第一方面,扣2分;没有分 析,而写出形象和诗中的一部分内容,扣3分 ;不能围绕中心写,扣3分。 误例: n两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 鸟儿都飞走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 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相看两不厌”写出 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敬亭山”道出了作 者内心的感受。 误例分析:整个文段没有谈到作者的形象, 后文也没有围绕这个中心来写,故判为0分。 n我双手背在身后,抬头仰望天上那群鸟 儿不停地向远处飞去,眼睛充满无限的忧伤 。天空的最后一片云彩随着好冷冷的风闲散 地飘向远方,这时,我的衣襟被风吹起。望 着那高高的敬亭山,无语,望着它,渐渐地 ,我觉得我变得与它一样高大,我用我忧伤 的眼神看着它,而它也用那浑然的自然的眼 神看着我,一样的无语,但我俩彼此都不觉 得厌烦,此时我孤独寂寞的心情大概只有敬 亭山了解了。 误例分析:扩写语段的好例子,诗歌鉴赏的 坏典型。判为0分。 n诗人李白是一位豪放不羁的才子,在敬 亭山之上,与敬亭山厮守,不去理睬“众鸟” 与“孤云”,清高自傲的诗人形象自然流露, 但从诗中我们隐约可见诗人的寂寞心情,或 为功名,或为宦海浮沉,无论是何种原因, 在敬亭山上屹立的仍然是衣襟似云,须发似 烟的诗仙形象,也许只有人格化的敬亭山才 能与李白比弧比傲比豪迈。 误例分析:这是对李白的客观而公正、简洁 而诗性的评价,但不合本题的要求,只能判 为0分。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n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戊梁州。关河梦断何 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 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 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n【技巧点拨】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 体物象或画面识别其性质,在理解诗歌深层内涵的 基础上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答案一般有三部 分构成:(1)什么形象;(2)形象的基本特征; (3)形象的意义。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 线的战斗生活:“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 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 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 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 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 国无门的幽愤。 n【参考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 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 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 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 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 感慨。 意象,就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 情感的事物。 词中“缺月” 、“疏桐”、“幽人”、 “孤鸿”、 “寒枝”等就是意象。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 (苏轼的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2、古代诗歌意象鉴赏分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离离 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 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 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 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作者借“原上 草”的顽强抗 争,尽情发出 对自然规律不 可抗拒的感叹 。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 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 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诗歌中常见传统意象 古典诗词中的意象,一般有相对固定的寓 意,如“梅”是“孤傲”、“寂寞”、“ 孤芳自赏”、“高洁”的代名词;“蝉” 是“惜时光”、“痛别离”、“苦远游” 、“感身世”的同义语。熟悉这些经典意 象对于我们理解鉴赏诗歌意义重大。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 李煜虞美人) 思乡怀人 烘托情思 1 月亮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屈原离骚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高 尚、纯洁)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 的追求)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 (郑思肖寒菊借菊寄寓诗人精神人格品 质) 傲霜坚强 隐逸高洁 清高脱俗 2 菊花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陈亮梅花严寒 中最先开放的特点,敢为天下先的品质)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纯 净洁白,因风布远,香色俱佳)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 愁何。(杜甫江梅 )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 梅清高守节,决不附应流俗) 3 梅花不畏严寒 冰清玉洁 孤傲清高 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刘禹锡)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李白赠书侍御黄裳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 个正直的人。)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勉励 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 质。) 4 松柏傲霜斗雪 孤直耐寒 坚贞不渝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屈原离骚)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 子清如水。(南朝乐府西洲曲女子对所 爱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金圣叹) 5 荷莲“不染”的高洁 谐音双关“ 怜”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 色,卧听南宫清漏长。(王昌龄长信秋词,被 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 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以井边叶黄 的梧桐破题,烘托萧瑟冷寂的氛围)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 声声慢) 6 梧桐秋雨打梧桐 凄凉悲苦之音 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葛胜仲点绛唇 县斋愁坐作 )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 也飕飕。 (吴文英唐多令)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 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李清照) 7 芭蕉凄凉之音 孤独忧愁 离情别绪 使别离蒙上悲切忧伤痛苦迷茫的情调,尽管春光无 限,也会黯然伤神。“杨柳岸”成了凄苦离愁的地 方,“烟柳断肠处”道明柳的意境就是凄婉哀怨。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 绿杨陌上多别离。(温庭筠)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郑谷柳) 8 柳枝惜别之情 思亲之意 怀乡之思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 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无名氏送别)唐朝,折柳送别更是盛 行,长安灞桥,专门种植了许多杨柳,供人 们离别时候攀折。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周邦彦),表面是爱惜柳树,深层的却是 感叹人间离别频繁,情深意挚,耐人寻味。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 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 举家清。(李商隐蝉) 得饮玄天露,何辞高柳寒。(刘删咏蝉诗) 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戴叔伦画蝉) 生随春冰薄,质与秋尘轻。端绥挹霄液,飞音承露 清。(范云咏早蝉诗 ) 9 蝉 餐风饮露 品行高洁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骆宾王咏蝉)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 10 寒蝉命在旦夕 哀鸣断续 凄楚悲凉 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古诗十九 首) 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姜 夔齐天乐) 金屏翠幔与秋宜,得此年年醉不知;只向 贫家促机杼,几家能有一絇丝?(王安石 促织) 念尔无机自有情,迎寒辛苦弄梭声,椒房 金屋何曾识?偏向贫家壁下鸣。(张乔) 11 蟋蟀 鸣声凄惨 心中凄苦 12 杜鹃 “望帝啼鹃”哀怨凄 悲 “不如归去”乡愁思 归 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 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 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 行以杜鹃鸟的哀鸣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 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 归。(范仲淹)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李群 玉九子坡闻鹧鸪)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 萨蛮) 花月楼台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壶。座中 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郑谷席 上贻歌者) 13 鹧鸪 旅途艰险 离愁别绪 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 答元稹) 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 秋望)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 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 情难寄。(晏殊清贫乐) 14 鸿雁游子羁旅思乡 恋人孤独怀人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李商隐 隋宫)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秦观 满庭 芳)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 15 乌鸦衰败凄凉 恐怖惊惶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杜甫 登高)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郦道元 江水 ) 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 (李端 送客赋得巴江夜猿) 16 猿猴哀鸣凄切 悲凉伤感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 肝肺皆冰雪。 (宋张孝祥念奴娇)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7 冰雪晶莹剔透 心志忠贞 品格高尚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杜甫客至)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旅夜书怀) 18 沙鸥清新明快 飘零伤感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虞美人)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 莎行)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煜相见欢) 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 子) 19 水愁思绵绵 情丝不绝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范仲淹渔家傲) 中军置酒宴宾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0 羌笛 凄切孤苦 边塞离愁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李白菩萨蛮)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李叔同送别) 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屈原 ) 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 何! (江淹别赋) 21 长亭长亭南浦 送别之所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诗经)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许浑登洛阳故城 ) 麦秀渐渐兮, 禾黍油油,彼狡童兮, 不 与我好兮。麦秀渐渐兮, 禾黍油油,彼狡 童兮, 不我好仇。 (殷 箕子麦秀歌 ) 22 禾黍昔盛今衰 痛惜伤感 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浮云游子意,落日 故人情”; 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 鸯不羡仙” ;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 ”;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 前途的迷惘、 渺茫 ,理想的落空、幻灭; 23 其它 浮云 鸳鸯 丁香 烟雾 (6)要注意细节 n透过细节,可以挖掘诗中蕴含的情感。 春风:旷达、欢愉、希望, 东风:春天、美好, 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 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霜:人生易老、 社会环境的恶劣 、恶势力的猖狂、人 生路途的坎坷挫折, 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 酒:欢悦 得意 失意 愁苦 春风 西风 霜 酒 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是生活外在景象与诗 人内在情思的统一,是主观心意与客观物象 在语言文字的融合与表现;是一首诗的构成 单位,是诗歌构思核心。 n(1)借助意象,品味意境。 意境是作者主观情感与自然客观物象融合的 整体(“神以象通,物以貌求”文心雕龙 )。品味意境感知意象,就要借助意象。 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n析:明月、风灯、宿鹭、跳鱼等意象有机 地组合成一幅清幽、静谧的意境。 (2)借助意象,体味情感 n诗歌的情景是水乳交融的(清代王夫之有 云:“情景名为二,而实不能离,神于诗者, 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 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 徘徊。 n析:坠落的夕阳、无声的落花、寻旧垒的 归燕几个意象,可体会到全词的感情基调是 抒写对人事变迁的无比惆怅之情。就其不变 者而言,天气、亭台阁与去年毫无二致;就 其变者而言,夕阳虽美好,但终究要沉没。 好鸟相鸣似有意,但落花流水却无情。词人 在好鸟娇花中叹人生的虽美好,终将消亡。 但“似曾相识燕归来”寓意着消亡中又含有的 存在而令人欣慰。 n“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 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 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 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 “、“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 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n解题思路:诗歌意境鉴赏题的解题先要抓 住既是写外界之景又是写内心之情的情景交 融的关键词语或意象,然后结合诗句分析这 些词语或意象所写的景是什么景,有什么特 点,体现的情是什么情,情和景两者又是如 何交融的。 答案示例: n“凉“字。“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 (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 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 ,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 n“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 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 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 乐观旷达。 (二)体会诗人情感 1、乡情乡思 阅读下面这首诗体会作者抒发了怎样复杂的 思想感情?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1)岭外:即岭南,泛指五岭以南的地方,包括广东 、广西地区。音书:音信。复:又。历:经过。 (2)近乡:指接近洛阳,当时宋之问亲属在洛 阳。 阅读李白的菩萨蛮体会该词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情怀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 入高 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 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注(1)平林:平地上的树林。(2)暝色:傍晚 幽暗的景色(3)伫立:长时间地站立。(4)长 亭:古代设在路边的亭舍,常用作饯别之用。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 “,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 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n解题思路: n根据题干要求,先阐明自己的看法,然后结 合诗句分析出符合自己看法的内容特点。因是 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n答案示例: n(1)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 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 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 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2)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 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 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 ,感叹相逢无期。 n(3)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 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 愁“的情思。 2、友谊友情 阅读韦应物的长安遇冯著体会作者怎样 的性格和胸襟? 长安遇冯著 韦应物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 飏飏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注(1)灞陵:位于长安东郊,是汉文帝陵墓所 在。(2)冥冥:形容大自然非常宁静的状态。 (3)飏飏燕飞乳:飏飏:形容鸟儿飞得很欢快.燕 新乳,指母燕刚刚孵出了雏燕。 3、离情别绪 阅读王观的卜算子别意体会作者 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卜算子别意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 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同春 住。 注(1)眼波横:指热泪盈眶。(2)眉峰 聚:是愁眉紧锁的意思。 4、怀古咏史 阅读李东阳的游岳麓寺体会诗人流露出 怎样复杂的人生态度? 游岳麓寺 李东阳 危峰高瞰楚江干,路在羊肠第几盘? 万树松杉双径合,四山风雨一僧寒。 平沙浅草连天远,落日孤城隔水看。 蓟北湘南俱入眼,鹧鸪声里独凭栏。 注(1)危峰高瞰楚江干:瞰,俯视。楚江,指 湘江。干,水边。(2)羊肠:形容山路蜿蜒狭 窄。(3)蓟北:古地名,在今河北省蓟县。 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 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 的艺术境界。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 、感情以及对生活的理解、认识和 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貌特征以及内在 的意蕴的融合统一。 (三)领会诗歌意境 1、感伤哀婉的意境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1、“江雨霏霏江草齐”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氛围和 意境? 2、“六朝如梦鸟空啼”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2、辽阔深远的意境 送人东归 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这首诗和一般的送别诗在意境方面 有什么不同? 3、激昂壮美的意境 送人东归 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仗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1、诗中那两句揭示了作品的中心思想? 2、“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 人生观? 3、这首诗在意境方面有什么特点? 4、恬淡精美的意境 田园乐(其六)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 莺啼山客犹眠。 问:这首诗为我们构成了 怎样的意境?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 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1)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 作具体说明。 (2)“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 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3)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 事? (1) 答:颔联:微风吹开门,吹动竹 子(引起怀念故友之情)。 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 阶下青苔上) 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 尘埃) (2) 答:清冷、幽静 (3) 答:“为拂绿琴埃” (四)鉴赏诗歌语言 1、关于语言准确的鉴赏 春晓 孟浩然 田园乐(其六)王维 春眠不觉晓, 桃红复含宿雨, 处处闻啼鸟。 柳绿更带朝烟。 夜来风雨声, 花落家童未扫, 花落知多少? 莺啼山客犹眠。 问题:这两首诗都是写春眠的,请比较 两首诗在意境上的区别。 2、用词巧妙的鉴赏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远, 江山此夜寒。 问题:该诗以景写情,其中一些画龙点睛的字的 运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黄叔灿曾在唐诗笺注 中称赞其中一个字的妙处为“一片离情俱从此 字托出。”其他的如“乱烟笼碧砌”“飞月 向南端” 中也有用得非常之妙的字,有力地抒发了作者的 送别之情。请指出这些字,并结合对这些字词的 赏析,说明该诗是如何融情入景的。 3、词语活用的鉴赏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 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东晋时,乌衣巷 是高门士族聚居区,开国元 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 问题:试分析“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 口夕阳 斜”一联诗中的“花”“斜”二字。 4、炼字的鉴赏 泊船瓜州 王安石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1)瓜州:在现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 南面。 (2)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 。 (3)钟山:现在的南京市的紫金山。 问题:分析“春风又绿江南岸”诗句中“绿”字的 妙用。 春晚江晴寄友人 韩琮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注:晚日:傍晚的太阳。 问题:请对诗中“低”“远”“青”“望”四字进 行赏析。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 入高 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 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 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关于这首词的表达内容,有人认为是“ 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 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 简要说明理由。 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 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眼为“心远”。因为“心远”所以,“无车马 喧”、“地自偏”、不必辨言。“真意”虽比“心远” 深一层,但也是从“心远”中生出来的。将“心远 ”与各组合的意象印证,本诗主旨“退隐后对尘 世超脱的心境”就非常明确了。 5、“诗眼”的赏析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 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 毒龙。 注:过:访问、探望。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 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问题: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 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 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 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第一步:看,领悟全诗 一看作者:王维,唐代田园诗人,其风格 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看诗题:过积香寺,过,访问、探 问之意。 三看诗文:前七句写景,后一句抒情。 四看注解:最后一句表明了诗人意欲抛弃 世俗杂念,归隐自然的心迹。 五看题干:弄清试题的范围、内容。 第二步:读,分析题干 1、题干的第一句,包含三个信息: 找诗眼第三联两句中各一个字 第三联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字应该是“咽” “冷”,故诗眼是“咽”“冷”。 2、题干的第二句,承接了前一句,回答“为什么 ” 对第三联的解说,是对诗句理解进行考察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挡,发出了低吟 , 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 日色,由于山林 幽暗,显得十分湿冷。 3、题干的第三句:结合全诗,赏析诗眼 全诗写了什么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 什么画面?画面有何特点?描绘了怎 样的意境? 诗人写了香积寺、云峰、古木、径 、深山、钟声、泉声、日色、青松、薄暮 、空潭等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云山 古寺图,创造了一种清幽孤寂的意境。 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炼传神的 描述山中幽静孤寂的意境。 第三步:懂,写出答案 对题干的设问了然于心,可以写答 案了。 湖州歌(其六) 南宋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 大江东去水 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 目断东西四 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 北上途中所作。 问题: (1)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 (2)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 不同情感。 (五)鉴赏诗歌的写作技巧 1、反衬的鉴赏 渡湘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 豳风 七月“春日迟迟”。 问题:该诗很好地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 ,请分析其表达效果 (1)答案:“望”字是全诗的统领,四句诗只写一个 “望”字,紧紧围绕一个“望”字来写。北“望”烟云 ,不知命运如何;眼前“望”着大江东去,无力挽 回颓势;向东西的四百州一“望”,不胜依恋之情 。 (2)此题须联系诗后的注释,以及诗中“夕阳”“ 寒鸦”“目断”等词语来理解全诗表达的感情,再 与苏轼的词比较就不难了。 答案:苏轼的“大江东去”表达的是词人对历史流 转、英雄不再的感慨,感情高亢壮阔,侧重怀古 。“大江东去水悠悠“象征南宋的国运一去不复返 了,表达的是词人作为俘虏的亡国之恨,感情沉 痛,侧重现实。 2、对比的鉴赏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 较,就是对比。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李白越中览古 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 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 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 越中怀古 李白 苏台揽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 旧苑荒台杨柳新, 义士还乡尽锦衣, 菱歌清唱不胜归。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西江月, 只今惟有鹧鸪飞。 曾照吴王宫里人。 问题: 这两首诗都是怀古之作,主题相同,题材 近似,在表现手法上都是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 但在具体表现时又有很大不同,请试分析。 3、对仗的鉴赏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 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 ,整齐对称,富于音韵美;从内容看,意义集中 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登高) 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 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 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 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 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 难酬的苦痛。 4、拟人的鉴赏 把物人格化,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 更加丰富。如刘颁新晴:“青苔满地初 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 ,偷开门户又翻书。”诗中将“南风”人格化 ,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 后作者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 剧”的亲切喜爱之情。 5、夸张的鉴赏 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 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 表达事物的作用。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 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6、比喻的鉴赏 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 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 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 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 山水浑然一体。 7、用典的鉴赏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 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 、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 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如辛 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 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礼义隆等 ,使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 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8虚实交错的鉴赏 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 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 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 凝咽。(柳永雨霖铃) 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 , 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人和心爱的 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 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 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 离别的依依不舍。 9、联想与想象的鉴赏 联想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 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 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 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一改杨柳抒 离情的象征义。 想象 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 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