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核心价值 创新治水理念 推进都江堰灌区水利现代化建设-论文_第1页
传承核心价值 创新治水理念 推进都江堰灌区水利现代化建设-论文_第2页
传承核心价值 创新治水理念 推进都江堰灌区水利现代化建设-论文_第3页
传承核心价值 创新治水理念 推进都江堰灌区水利现代化建设-论文_第4页
传承核心价值 创新治水理念 推进都江堰灌区水利现代化建设-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8 传承核心价值 创新治水理念 推进都江堰灌区水利现代化建设(刘道国) 一、解读历史 都江堰的核心价值 水利的传奇 都江堰灌区简介 公元前 256 年战国末期,秦国蜀郡守李冰在今川西平原的岷江干流上,创建了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 秦人得蜀之赀,遂并天下 ” ,都江堰也由此启动了此后2260 多年运行不辍、泽被后世的光辉历史。 李冰之后,历代治蜀者都把治理都江堰作为要务。经过历代的运行和发展,新中国成立时,灌区面积为 282 万亩。建国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都江堰灌区水利事业,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以及众多 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莅临都江堰视察,对都江堰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巨大关怀,都江堰也因此迎来了一个的建设和发展高潮期。为适应新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灌区先后兴建了人民渠 1 5 期工程, 1 4 期工程,兴建了三合堰,扩建了通济堰,使整个都江堰灌溉面积迅速扩大到 678 万亩,浇灌了龙泉山以西全部的 1969 年冬,灌区掀起 “ 打通 龙泉山,引水灌农田”的水利建设热潮,先后在龙泉山的北、中、南端打通了三条引水隧洞,并修建了鲁班、三岔、黑龙滩、石盘、张家岩等大中型水库,使龙泉山以东丘陵区近 400万亩土地脱离了苦旱 。到 80 年代初,都江堰灌区面积扩大到 858 万余亩,同时灌2 / 18 区面貌也发生了根本变化。至 1993 年,灌区灌溉面积达到了 1003 万亩,为全国第一个实灌面积突破千万亩的灌区。 时至今日,都江堰已建设成为地跨岷江、沱江、涪江三个流域,幅员面积 平方公里,总体规划面积 1500 万亩,灌溉面积惠及四川全省 7 市 37 县 1026 万亩的特大型灌区。她不仅满足了 原和川中丘陵地区农业用水的需要,而且还为灌区的生活、工业、防洪、环保、发电、水产、旅游等用水提供了综合服务。目前,都江堰灌区的保灌面占四川全省总数的 30%,人口占 全省总数的 粮食总产量占全省的 灌区工业产值占全省的 农业产值占全省的 30%,全省综合经济十强县全部位于灌区范围内,都江堰在四川省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已经起到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和作用。 自秦以来,千百年的风霜雪雨早已使古巴比伦的纳尔 汉谟拉比灌溉渠系、古罗马的远距离输水道等等人类古代的水利杰作相继倾颓于历史的长河,成为仅凭感怀的记忆,惟有中国的都江堰完成了如此伟大的穿越,在世界水利史上谱写出了一部“膏流千古、泽被万民”的壮美传奇 伟哉中国人,伟哉都江堰! 可持续发展 都江堰 的核心价值 作为一座造福千古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如今早以其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价值跻身世界文化遗产行列,作为世界水利3 / 18 声名遐迩的活化石而为世人所称颂。于是,当我们走近都江堰、认识都江堰、了解都江堰的时候,同样的一个问题都会很自然的被我们想起 盛名之下,都江堰的价值,更确切的说,是都江堰核心的价值究竟何在? 关于这个问题,人们曾提出过各种各样的观点:从工程建设出发,有人认为都江堰的价值在于其渠首主体工程那三位一体的精妙设计和鬼斧神工的建构技巧;从工程管理出发,有人认为其价值在于科学精到的治水理念和千古一贯的协调运 作;从工程效益出发,有人认为其价值在于都江堰孕育出了“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这些说法,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挖掘和肯定了都江堰的价值,但我认为这些都还不足以成为其价值的核心 高超的工程建设技巧并非都江堰所独有。历史上因为治水思路的调整和管理措施的不当造成堰务颓废的事例也并不鲜见。至于说到工程效益,恐怕更会因为无法准确的衡量和类比而具有绝对的说服力。 自从人类逐水而居,就开始了与水打交道的历史。人类离不开水,却又经常要遭受干旱和洪涝的水患折磨,于是水利工程的出现就成为了人类追求生存与发展 的一种必然。创建水利工程,改善人水关系,可谓是人类在与大自然作斗争时的一项革命性创举。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的发展史,其实也可以看作是水利工程的发展史。纵览天下,无以数计、4 / 18 林林总总的水利工程,无一不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雕塑,为国家和人民贡献了巨大的综合效益。在浩如烟海的水利工程中,堪称著名的水利工程也是不胜枚举。从整体上看,“建设水平高、工程规模大、供水效益好”是这些水利工程的普遍特点,也正是因为这些特点才成就了它们的声名遐迩。在这些方面,它们可以说并不逊色于都江堰,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可为什 么唯有都江堰最为世人所称道,成为世界上唯一一项以水利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这就需要跳出静态的分析和孤立的判断,从都江堰独具的个性中去找寻其不可复制之处。唯其如此,才能够去把握都江堰核心的价值。 都江堰最具个性而又不可复制之处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在所有水利甚至超越水利范畴的人类工程建筑中,只有它实现了 2260 多年的持续利用,而且至今还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请注意,都江堰的价值绝不仅限于从简单的时间延续上,颠覆了人们对于一般工程建筑在使用寿命上认识,更为重要的是,透过这 2260 多年持续运行的历史铺展,我们还应 该看到都江堰既是一座古老的世界水利经典,又是一座与现代文明完美融合、生机勃勃的水利工程;它既创造了造福四川人民的千秋伟业,又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精髓;既证明了水利不仅是工程技术行为 ,而且在民族的文明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既实现了千百年来的持5 / 18 续发展,而且这种发展还在继续延续向无尽的未来 “建设水平高、工程规模大、供水效益好”固然可以成为著名水利工程的普遍特点,但能够将这些特点以超越千年时空的气魄持续地保持两千多年,都江堰的价值和意义早已超越了水利工程本身,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利用与发展的杰出 典范!而这,才是我们所应该认识和把握住的都江堰的核心价值。 都江堰的历史厚重而又光彩,但历史终究已经属于过去。正如“可持续发展”固然可以看做是都江堰的核心价值,但这种价值更多是来自于历史的沉淀。面对未来,我们深知都江堰这座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结晶,承载着社会经济发展日益重大责任的水利工程,其运行和管理的主题绝不仅仅是传承和保护。我们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去促进都江堰水利事业的创新,以实现都江堰的永续利用和更高层次的可持续发展。 二、当代建设 都江堰近年来的迅猛发展 上世纪 50 70 年代,都江堰灌区 灌面迅猛扩大,但工程标准低,配套差,渠道过水断面小, “ 卡脖子 ” 工程多,引输水和防洪能力低,这些问题在严重制约灌区工程整体效益有效发挥的同时,也阻碍了都江堰灌区的健康发展。 1986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毅然决定每年从省机动财力中安排1100 万元专项资金对都江堰灌区骨干输水工程进行扩改建,6 / 18 由此拉开了灌区扩改建工程建设的帷幕。 1996 年,国家启动了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项目,更为都江堰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灌区扩改建 20 年及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10 年来,共完 成投资 元,整治、修建渠道 1260点建筑物 9633 处。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综合效益: 一是提高了灌区工程整体标准,增强了抗御极端水旱灾害的能力。灌区建设以打通 、人民渠两条高速输水通道,扩灌井研、简资、大英三片丘陵灌区为目标,先后进行了人民渠 1 7 期扩建, 总干扩建、石堤堰枢纽改建等项目的建设,对石垭隧洞工程等重点 “ 卡脖子 ” 、病险工程进行了彻底整治,灌区工程的整体标准得到大幅提高,抗御极端水旱灾害的能力得到大大加强。与项目实施前相比,灌区险工、险段工程事故率降低 50%以上,水旱灾害损失率下降 与 1996 年相比, 灌区年新增减灾能力 2868 万元。如通过石堤堰枢纽改建,使其防洪 标准由三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大大提高了 的城市防洪标准。又如在 2006年全省抗御百年一遇特大干旱的战役中,都江堰灌区不仅全面完成了全部目标灌面的供水任务,更取得了 “ 抗旱增收 ”的可喜成绩,为我省粮食生产挑起了大梁。 二是提高了灌区水资源利用率,增强了供用水能力。灌区建设通过对渠道扩建、衬砌,整治病险工程和渠系、渠系7 / 18 建筑物及量水设施全面配套等,大大减少了水量损失,降低了糙率,提高了渠道输水能力。据测算,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由 高到 1986 年相比,灌区年增节水能力 8 亿 上,府河工程、人民渠一至三期增加引、输水能力 50%以上,新增灌溉面积 112 万亩。 三是提高了灌区水利信息化水平,增强了水利现代化管理能力。通过灌区工程的规划和改造,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得以在都江堰全面引入并迅速发展。尤其近几年来,我们先后建成了灌区广域网、水位遥测系统、“都江堰渠首水情水质监测及调度决策支持系统”等,大大地提高了对灌区水资源实施科学调度和优化配置的能力。同时,“数字都江堰”总体框架及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已于 2002年通过了部级鉴定 。在此基础上编写的数字都江堰工程总体规划也已列入了全国大型灌区水利信息化建设试点项目,这标志着灌区水利现代化建设已经步入了科学系 统的轨道。 四是提高了灌区生态环境质量,增强了水环境保护能力。灌区建设将灌区节水改造与生态环境的改善统一考虑,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大大推进了灌区生态环境的改善,美化了城乡人居环境,推动了灌区新农村建设,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生态环境效益。如 2006 年在灌区抗旱,水资源异常匮乏的情况下,通过对灌区水量的优化调度,向 提供8 / 18 环保用水 4 亿 大改善了 及灌区的生态环境。又如在 2004 年 3 月沱江水污染事件中,都江堰灌区反应及时、措施得当,在第一时间跨流域调水 5700 万 沱江进行冲污,极大地缓解了沱江的污染程度,解决 了沱江两岸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五是推动了灌区水利改革,提高了水利民主化管理水平。通过灌区改造,我们加大了灌区用水民主管理改革步伐,并在省水利厅党组的安排部署下,于 2002 年底至 2003 年初相继成立了灌区党委、局务委员会、灌区代表委员会。 “ 三委 ” 的成功组建为灌区水利民主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同时,灌区的用水管理体制 改革取得成效,目前已成立了农民用水户协会等基层用水管理组织 236 个,并且运转良好,为灌区全面推进 “ 用水户参与管理 ” 这一先进的水利管理体制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六是丰富了灌区水文化时代内涵,增强了精神文明建设能力。 在水文化建设上,近年来我们先后出版发行了都江堰水利可持续发展战略、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研究、都江堰水利辞典、千秋伟业画册、都江堰灌区总体规划、古堰情怀书法集、都江堰邮册等。在精神文明建设上,都江堰灌区被水利部授予“全国大型灌区精9 / 18 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称号;都江堰管 理局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文明单位”。灌区水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为灌区的水利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传承古堰治水精髓,顺应时代开拓创新,继往开来,我们所能够听到的,是当代都江堰水利建设越来越振奋激越的建设号角;我们所能够看到的,是都江堰灌区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事实证明,都江堰的生命传承是蓬勃健康的,都江堰灌区当代的建设成效是巨大的,灌区未来发展之路更是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欣逢盛世,古老而又年轻的都江堰已然开启了又一轮千年利济斯民的新篇章 ! 三、发展忧思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跨入 21 世纪,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水的需求在类型、水量、水质和服务等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这反映了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然需求。另一方面,我国水资源所面临的形势却非常严峻,供需矛盾突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我国当前三大水资源问题。具体到都江堰灌区,随着灌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类用水需求的不断提高,灌区水资源在优化配置、高效利用、节约保护、科学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也随之大量产生并日趋突出,这在相当程度上阻碍着灌区发展的步伐。 10 / 18 灌区水资源问题日趋 严重 首先是资源性缺水问题。都江堰灌区水资源总量为 290亿 中岷江上游来水多年平均径流为 总水资源量的 是都江堰灌区水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而根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岷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且来水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尤其是在去年 8 月中旬左右,岷江上游来水仅有 250 m3/s 左右,比常年偏少了 50%以上,较历史同期最低值还偏少 30%以上。 其二是水质性缺水问题。目前都江堰灌区水污染形势严峻,城市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是灌区的主要污染源。以 统计, 日生活污水排放量为 100 万吨,而日处理能力只有 10 万吨; 工业废水日排放量达 165 万吨;合计 全年排放 6 亿多吨废污水,几乎污染了全市的所有大小河流。除 之外,灌区其他地区污染也十分严重。由于灌区目前水污染防治主体为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而水污染的主要责任主体却是供水部门,造成管水的不能管治污,管治污的不管治水,致使水污染灾害愈演愈烈。 其三是工程性缺水问题。近年来,灌区工程建设改造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由于历史欠账多、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致使灌区工程配套差、输水及囤蓄能力不足等问题依旧比较突出。按照四川省都 江堰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报告的总体安排,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静态11 / 18 总投资 元,建设分三期完成。 1996 2005 年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总投入为 元,仅占规划总投资的 2001 2005 年节水改造投入为 元,仅占一期项目总投入的 建设速度远远落后于规划,这严重地制约了灌区工程整体 效益的发挥。 目前,平坝灌区干渠共有引水口 2375 处,现已基本配套的有 2090 处,占干渠引水口的 88%。而丘陵扩灌区大多数引水口则基本没有配套或配套严重不足,设施十分简陋,操作极不 方便。灌区渠道中,采取防渗衬砌的渠段少,致使渗漏严重,尤其灌区支渠以下的工程状况就更不理想。据调查,灌区骨干渠道已衬砌有 占应衬砌渠长 人民渠六期丘陵灌区目前仅有一座总容积 2210 万中型水库,只占规划的 30%,致使灌区建成 20 多年来,仍有 亩尚未配套实现灌溉。人民渠七期主干渠上段无骨 干囤蓄水库,也是致使每年 4 6 月一遇用水高峰期就出现严重争水矛盾的主要原因。 此外,都江堰渠首水量控制型枢纽缺失,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紫坪铺水库运行调峰对都江堰来水造成的影 响。紫坪铺水库的建成提高了灌区供水保证率,但其运行调度势必造 涨陡落、或出现极小、极大流量等异常状况,从而给都江堰灌区的水资源的科学调度和有效利用,乃至都江堰渠首工程的安全、岷江两岸人民生12 / 18 命安全等带来不小的影响。 其四是水资源浪费问题。灌区农业长期使用大水漫灌的传统灌溉方式,其节水潜力在 立方米以上,超过了紫坪铺水库的调节库容 立方米。除农业外,其他类型用水浪费现象也很突出。如灌区内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到 60,工业万元产值耗水量为 240 大大高于全国及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灌区管理体制改革亟待深化 灌区当前实行的是“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缺乏与之相适应的职能职责,水资源统一管理机构的权威性无法保证,势必难以对灌区内按行政区域分割管理的水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和合理调度,造成无法从灌区整体高度和全局利益实施都江堰灌区水资源的规划、开发、利用、保护。灌区难以更为精确地实现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安排,这严重地制约了灌区水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发挥。同时,水管单位改革难,经费来源渠道不畅,严重阻碍了水管单位的发展。 水价低于供水成本,水费收取困难,造成了水管单位长期处于亏损,严重影响了灌区的良性运行和发展。 水资源和水管理的问题是关系都江堰水利事业长治久安的核心问题,也是影响都江堰灌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上述都江堰灌区发展中存在的主13 / 18 要问题,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在顺应时代要求、谋划灌区发展这二者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契合点,以实现二者的发展进步、和谐共荣。 四、都江堰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和思考 重要性和必要性 如前所述,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导致各种用水需求的不断提高,都江堰灌区也由此面临着来自内外部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应当看到,都江堰灌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非从来就有,从其产生的原因上看,这都是灌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必然导致的。从性质上看,这些问题无一不关乎都江堰水利的健康发展,关乎灌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其能够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在这样一种严峻的发展形势下,我们一方面要清醒地看到都江堰水利当前及未来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另一方面,我们更应该敏感地意识到都江堰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时机已经到来,都江堰向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条件已经成熟。 实施都江堰水利现代化建设,是都江堰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科学利用 的需要,是都江堰水利建设管理和改革发展的需要,更是都江堰灌区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形势逼人,时不我待;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顺应时代需求,坚持发展创新,奋力推进都江堰水利现代化建设,我们义不容辞,已是刻不容缓! 14 / 18 指导思想、实施原则和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水利部党组和省水利厅新时期的治水思路,以推进都江堰水利的民主化、法制化、市场化和节水型、安全型、文明型建设为重点,依靠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使都江堰 率先在全省实现水利现代化。 实施原则: 1、坚持尊重历史的原则,保护和传承好都江堰水利的悠久历史和核心价值。 、坚持开源节流的原则,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 、坚持加快建设的原则,夯实水利工程基础。 、坚持强化管理的原则,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坚持全面规划的原则,做好统筹协调,确保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分步实施。 总体目标: 建设适应四川省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标准防洪减灾体系、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供给体系、水环境保护体系和与市场经济接轨的水利可持续发展体系。 标准形态和主要内涵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基 本理论,结合都江堰灌区长期以来15 / 18 的建设管理实际,理想中的都江堰水利现代化,应该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设施完备,管理科学,人本为先,公平团结,经济协调,文化新生,服务一流的现代化灌区。 资源节约,就是要合理开发岷江水资源,切实解决都江堰渠首反调节枢纽工程建设和丘陵灌区蓄水能力不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切实加强对灌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不断提高对水资源科学调度和优化配置的能力。通过推行计量供水和合同制供水等措施,从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着手,大力培养全灌区节水意识,树立正确的用水观念,形成灌区社会高效的节水能力。 环境友好 ,就是要科学处理灌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灌区水资源生态系统保护之间的关系。在合理有序开发灌区水资源的同时,要科学制定灌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的标准,努力构筑具有都江堰特色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水环境保障体系等,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灌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设施完备,就是要大力加强灌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不懈地抓好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的立项、实施工作,为灌区的水利工作提供坚实的工程保障,实现灌区工程配套完善的目标。同时,大力实施“科教兴水”战略,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现代 科学技术,建立起可靠、安全、及时、准确掌握岷江上游及全灌区雨情、水情、旱情、工程状况、16 / 18 环境、经营管理、后勤服务等多种信息的都江堰灌区水利自动化管理系统,以切实的信息化手段和高效的信息化程度去带动灌区水利现代化。 管理科学,就是要在坚持依法治水、依法管水的基础上,形成符合都江堰水利建设、管理与发展的新体制,实现机制创新。要以水法和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条例为依据,依法强化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要通过都江堰水管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逐步形成政府调控、民主协商、用水户参与管理这样一种崭新的水利管理体制模 式。科学合理地划分都江堰水利工程经营性资产和公益性资产,建立起政府补贴和市场补偿相结合的复合补偿机制。以都江堰水利产业集团为投融资载体,搞好资本运营,建立起政府投入和市场融资相结合的新型投融资机制。此外,通过深化水价改革、水费征收体系建设等工作,合理制定都江堰灌区水价和水价实施政策。 人本为先,就是要高度重视事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要始终将灌区全体干部职工作为都江堰水利事业发展的主体、前提和核心动力,建立和制定与事业发展相适应,与个人业绩相联系的人才培养、激励、保障机制和人才战略规划,为灌区全 体水利职工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努力建成一支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一专多能的高级技术人才和应用型技术人才并重17 / 18 的、高素质的灌区水利职工队伍,以灌区全体水利职工人的现代化为都江堰水利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