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均-07自体的发展心理学.docx_第1页
徐均-07自体的发展心理学.docx_第2页
徐均-07自体的发展心理学.docx_第3页
徐均-07自体的发展心理学.docx_第4页
徐均-07自体的发展心理学.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讲 自体的发展心理学无论哪派精神分析,都会牵扯到发展心理学,每一派精神分析在分析汇总都会涉及到童年的发展,一旦涉及到童年的分析意味着需要熟悉发展心理学。每一派精神分析都有自己的发展心理学。比如自我心理学的8个阶段;客体关系本身有许多学派,每一个小的理论都有自己的发展心理学,克莱因的偏执分裂到抑郁心位;佛洛伊德的口欲期、肛欲期、性期、潜伏期、生殖期;温尼科特的,拉康的观点等。发展心理学实际上幼儿养育的心理学,每一个分析家都需要理解来访者的早年,早年人格养育失败的问题或者创伤的问题,这种创伤就会因为发展方面的受挫。有更多的了解才能真正理解病人和理论。自体的发展心理学的图:在科胡特对来访者的理解中,科胡特会强调一个自体客体的概念或者自体客体经验这个概念,这个是自体心理学的核心,是发展的核心。是和自体这个概念结合在一起,如果你一定要强调自体心理学是强调关系的话,虽然自体心理学家不这么认为,自体心理学重视的是自体与自体客体的这种关系。一个人内在和一个人内在之间的关系。科胡特把早期的自体客体的关系成为原始的关系一种古老的客体,这种客体就像自己的一部分一样,就像一个婴儿在小时候想要吃的时候就模模糊糊有一个人立即满足他的要求,当给予他回应的时候,他的内心就产生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就是很原始的自体客体。在自体客体发展中,科胡特对来访者的理解是基础于的哦罗伊德的观点。早期是一种全能自恋的观点,是为了维持自己的存在和生命的延续而存在的,他本身是对自己充满活力和支柱的,也就是全能性的支柱的。在这个部分力,整个宇宙似乎就只有一个人一样。全能自恋社会适应是比较弱的,稍有不满足就会崩溃马上会哭会闹,这就是一个婴儿出现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母亲给予他的关注会增强他的自体感,一个婴儿就随着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给他足够的关注,他就会慢慢感觉到自己比较实在的体验,而这种自体感也会慢慢的稳定。就像我们抱婴儿,有的时候会有压力,越健康的父母抱孩子的时候会有一个失窃的压力,有的时候会抱的送一些,有的时候会抱的紧一些(这个时候孩子会感觉到蛮好的,就觉得被父母抱紧了,孩子就会感觉到一种实体感)。婴儿早起会抚触练习,抚触婴儿的背等也会让孩子体会到一种自体的存在。温尼科特说,婴儿仰望他的母亲,在母亲的眼中看到自己。这就是婴儿的一个很重要的发展。在婴儿的发展中也伴随着一些延迟满足,或者是在全能需求未必得到回应,这个时候,只要是恰好的偶尔的,对婴儿来说,这个部分会让婴儿理解到外在的世界和内部的需求是不那么一致的。婴儿最早的感受是外部提供的和内在的需求是完全一致的,这种完全接近一致的追求,就是对自体客体的追求。随着成长,婴儿会发现到这个过程并不是那么一致的,随着这种不一致越来越多,只要这种不一致不是创伤性的,不是大跌眼镜的,对婴儿来说就会形成对世界的基本适应感,就会形成外部世界和内部自体的世界的差异,这种差异婴儿就会随着母亲有时候不在,通过回忆母亲在的时候对他的关注,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强自己的内驱性,增强自己的自体胜任感,在这个时候,婴儿就发展出一种自体,叫核心自体。核心自体在科胡特的观点里是作为人的一种基本的自体感,最早的全能性自体是在08个月,主要是共鸣性的,在当代的依恋研究中,08个月中孩子的依恋的特点是和父母有共鸣,如果是父母精神病人或者主要养育者是重度抑郁症,那孩子和母亲之间的互动就很糟糕。一般的人看到孩子时,特别是当婴儿对我们笑的时候,一般都会不由自主的笑起来。(叫成人的婴儿社会化行为),通过这种行为我们的种群可以延续,如果是重度抑郁症养育者的话,孩子通常是没有办法得到及时的回应,婴儿通常会有一种强烈的窒息感,如果被抑郁症的母亲抱在怀里,母亲完全没有任何回应,孩子会由崩溃哭闹到窒息。81岁左右,核心字体就开始慢慢凝聚起来。开始有自我清晰的认识了,这个时候婴儿具有内聚性,但是这个时候内聚性不够强大,还需要稳定的依恋让孩子能够确认这种基本的关系,核心自体发展过程中,和依恋是有直接关系的,依恋会涉及到自我安全感,依恋发展到2430个月的时候结束,但是在十几个月开始孩子的核心自体完成,依恋感觉慢慢稳定下来,有时候父母离开一会孩子也能够抗住这种感觉,在这个时候孩子就发展出一种独有感觉就叫做夸大自体(中性词,科胡特开始的时候用的是自恋的自体,后来用夸大的自体/有企图心的自体更能说明问题)。夸大自体的表现:婴儿在有一些表现,有的时候会把很小的东西比如小西红柿和大西红柿捏在手里一下撕碎,然后使劲扔在地上。在这种方式表现的时候,婴儿是不是在攻击呢?不是。只是在展示自己的胜任感和能力。为什么会有这种破坏性行为呢?婴儿没有我们成人的价值观,刚刚出生几个月的婴儿的价值观和我们是完全不同的,是并没有所谓的浪费的价值观。科胡特把这类观点称之为成熟的道德主义/成熟的现实主义,这样的观点是对儿童不共情的,没有站在儿童的主体位置,因为这个时候儿童就完全乜有破坏的意思,只是觉得好玩,展示他的胜任感,觉得世界被他控制了。比如婴儿会搬很重的东西,但不一定搬得动,有的时候搬动了就会表现出来很高兴的样子,虽然这种搬东西对他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婴儿会通过这种方式来展现,这种也是所谓婴儿的夸大自体的感觉。比如想要一些东西,让妈妈尽量给,当他们进入儿童期会吵的越来越潮,这种愿望会转化为希望被关注的愿望,比如婴儿在走路的时候,时不时的会过来和你说话,或者在地上爬的时候会看你一眼是不是在关注他,还有就是看你怎么对待他的等,这些都是寻求关注,这中寻求关注的表现科胡特用了一个词镜映的需要,成人能够理解孩子的需要,给予孩子的一些回应就是一种自体客体的经验,当孩子回头看了父母一眼,父母在这个时候也一回头看见了孩子,像孩子笑或者抱起来孩子,孩子就会觉得一种胜任感和被关注感。这中感觉就叫夸大自体的自体客体经验,也可以叫镜映的自体客体经验。在稍大一点也是会有,比如幼儿园时孩子穿了什么衣服让你看,小学时读书,学了一些东西和你说等,这些情况也是需要寻求关注。反例,你不能骄傲哦-这里面是不具有自体客体经验的;你要每一个都考100分-对孩子夸大自体的打击,完全体会不到共鸣性的同频的共振,打击的自体会被压抑,压抑到潜意识中-如果正面无法表现的时候,就会以一种变形的方式来表现-以一种症状的方式表现-就会成为基本症状,让孩子往往无法承受,包括成人以后也会造成影响。得到的只是成就,而没有体验。一两岁开始到三四岁,三四岁后有新的夸大自体的发展。如果发展的健康,父母能即使的回应,父母通过有选择的,孩子通过延迟满足和恰好的挫折就会获得更好的发展。理想化自体,孩子在发展夸大自体的时候,有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夸大自体不够力量,就会把对自身的夸大自体投射到父母身上,认为父母是具有那种超级力量的,这个时候就成为理想化父母影像或者理想化自体,也会有一些动漫的人物。孩子会喜欢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当孩子觉得自己力量不足的时候,父母就成为孩子力量的补充部分。比如之前的我爸是李刚,对孩子来说没有问题,但是对成人就是一个问题。科胡特说有的时候孩子对父母理想化是好的,但是过度的理想化,没有恰好的挫折对于他理想化自体的逐步的修正的话,对孩子也是不利的。我们不要有意的去打破孩子的理想化,孩子的理想化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进程,突然的去打破的话孩子一方面接受不了,另一方面会造成一种伤害。理想化在生活中最主要是在养育者身上,有的时候孩子很崇拜父母,理想化的失败也会造成压抑,比如父母在孩子理想化过程中,孩子突然注意到父母给予的是一个失败的理想化或者父母一下失败了或者是父母做的事情不怎么样,这会让孩子对父母理想化的失败,这种失败可能会造成孩子理想化的断裂,造成无法投射的力比多压抑到潜意识中,成为未来治病的基础。比如一个女孩子对父亲的理想化在早年的发展中失败,可能成年后会过早结婚,或者在家庭中往往找的异性是比自己年纪大很多的,和没有结果的异性恋爱。孩子随着自己的长大对现实的理解越来越多,也会慢慢的认识到父母的能力有限,比如父母有时候去买东西发现真的没有足够的钱等,都会对孩子形成恰好的挫折或者是延迟满足,也会由儿童向青春期发展中认识到父母和自己是一样的人,对父母的过度理想化慢慢消除。随着发展的进行,由核心自体、夸大自体、理想化自体,到孪生自体/另我自体-更成熟的位置,接近俄狄浦斯期,孩子找到一种伙伴,有的时候是次要的养育者比如爷爷奶奶;也有的时候是小朋友,伙伴等。比如和爷爷奶奶一起包饺子,也有的是自己拿着面粉玩,这种就是另我自体,这种需要就是密友需要。在一起有些伙伴,自己有一些秘密活动,这些都是密友自体,有的时候幼儿园、小学的同学;密友自体比夸大自体和理想化自体更具有现实性,在有的观点里面,就觉得密友自体不重要,在科胡特的观点里面觉得很重要,是发展的很重要的位置,在米有字体的过程中,是一个对婴儿儿童来说很重啊哟的发展过程,科胡特认为一个人的技能和才智的发展就是来自于密友自体作为基础的,在密友自体中孩子可以有很多伙伴技能,就像小动物一样,小狮子老虎等都会和小伙伴之间打架,通过打架来学习捕猎技能,对于儿童来说,也是这样的。比如对于男孩子来说通过打架、游戏来学习男性技能,女性通过办家家或者玩洋娃娃这些方式来学习女性技能。有的时候孩子还会像三四岁的孩子给旁边的人讲故事,这种情况下也是参与到看护者的角色里,有的时候会看到更小的孩子或者是洋娃娃,这是一种技能的学习。有的 时候也是知识的分享。这是所有的密友自体的位置。有的时候也会发生密友自体被打断的情况,比如长辈的去世,或者说孩子一下搬家和小伙伴分手等,这种情况一定有,就看父母怎么去理解,能够帮孩子说出这些体验,就是有益的;如果父母是忽视的甚至是贬低的,这有什么呢孩子的感觉就十分不同,就会构成一些压抑,并不是所有压抑都是坏的,压抑太多总是不好的。自体的四种需要:融合的需要-核心自体、全能自体;镜映的需要-夸大自体;理想的需要-理想化自体;密友的需要-孪生自体/另我自体。由渐进的延迟满足和恰好的挫折慢慢的建立和构成,这些需要慢慢会更具有适应性,同时保持活力。夸大自体-企图心、雄心理想化-人生的理想密友-才智、技能这些自体的发展和需要当被压抑的时候,在未来的临床中,这些需要表达出来的时候,突破是潜意识的防御,出现在前意识的位置的时候,这些需要就是移情,这种移情就是理解来访者、给予来访者诠释的重点。当代的波斯顿小组、依恋研究、丹尼尔斯屯等,对自体心理学丰富了更多的内容。母婴关系和心理治疗中的主体间性提问:1. 碰到产后抑郁的母亲不是问题,因为很多女性有产后抑郁。如果面对孩子还是能够回应孩子就不够成问题,或者是有次要的养育者能够补偿进来更好的回应孩子;极端的情况是母亲是产后抑郁而且是重度抑郁对孩子的回应很稀少,旁边的辅助养育者也无法填补这一部分的时候,才会造成很严重的创伤,这种创伤一旦造成,当然是可以修补的,之后对孩子也适度的关注,这种关注随着发展会比较好。如果一个母亲是长期的产后抑郁,又没有什么修补的话,那就会有问题。不要做的太多是十分重要的。要相信皮格马利翁效应。2. 镜映是贯穿一生的需要吗?在科胡特的观点里是,镜映的自体客体是一个人一生的需要。一个健康的人当然有独处的能力,一个健康的人也不会拒绝别人对自己的关心,有需要的时候也会寻求和别人的分享和回应。孩子小时候的需求是非常强烈的,和成人后的需要是不一样的,会有选择的建立自体客体的需要。一个成人如果像孩子一样要很多的镜映需要,就会有问题。3. 小时候脾气暴躁,很容易和小伙伴打架?在这种情况下既不是密友自体没有处理好,也不是核心自体没有处理好,更多的可能是夸大自体和密友自体有关系。脾气暴躁往往和家庭的镜映缺乏有关系,会延伸在密友自体中。4. 自体心理学,自体客体镜映早年受挫,要看这种受挫是什么时间的,如果是1、2岁受挫,边缘型都有可能,有的会诱发精神病的;如果是3、4岁的话就是自恋障碍;如果是6岁左右就是较轻。还要看受挫的事情是怎样的,典型的症状很难说,在自体心理学可能包含所有的症状。治愈率还是蛮高的,一般60%会痊愈,30%症状会减轻,剩下的是后天的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