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南沙区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思路与对策_第1页
试论南沙区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思路与对策_第2页
试论南沙区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思路与对策_第3页
试论南沙区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思路与对策_第4页
试论南沙区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思路与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州蓝皮书文化创意产业 8试论南沙区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尹涛柳立子李明充摘要:南沙区是广州唯一的滨海城区,经济科技基础良好,地理环境禀赋优越,海洋文化特色鲜明,特殊政策优势明显,新近又相继被批准为珠三角综合和实施来应将文化产业放在突出位置上,积极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本文对南沙区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后,大胆指出南沙未来的文化产业应将重点放在海洋文化旅游、文化产品会展交易、文化信息服务业等领域,并进一步就推动这些领域发展的具体措施、区域布局和政策建议进行论述和阐释。关键词:文化产业跨越发展创新发展示范区一南沙区文化发展的现状(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近几年,南沙区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目标,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目前,南沙区已建成1个区图书馆(国家一级馆,面积6400平方米,总藏书量20多万册)、 1个区文化馆(国家二级馆,面积4500平方米)、 5个镇、街文化站(有2个省特级站、 2个省一级站和1个达标站,总面积近1 5万平方米)、 23个文化广场(面积6万多平方米)、221尹涛,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柳立子,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李明充,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试论南沙区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思路与对策75个行政村(居委会)综合文化室和“农家(社区)书屋”、 44个“绿色网园”、 1个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支中心、 5个镇(街)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 58个行政村(居委会)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至“十一五”期末,南沙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基本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的全面覆盖。(二)各种文化活动蓬勃开展近年来,南沙区以政府为主导,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围绕创文明、迎亚运等主题,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各类文化活动共800多场(次),观众达40万多人(次)。邀请了广东话剧院、广州文化馆、广州粤剧团、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团剧社等专业文艺团队常年在全区社区、农村中广泛开展送戏下乡演出活动,并先后开展了广州水乡文化节、妈祖文化旅游节、 “祖国在我心中”、 “百歌颂中华”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四进社区”歌咏活动等大型宣传文化活动,大大提高了南沙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另外,南沙区还购买了4台数字电影机分别送到4个镇(街),扎实开展农村电影“2131”工程。五年来,各镇(街)通过自行放映、外请电影队、建设太空数字电影院等方式,在社区(村)、企业、学校免费放映公益电影超过1000场,受益观众超过66万多人(次)。(三)文化艺术创作硕果累累在文艺创作和活动开展方面,南沙区注重培育地方特色,打造文艺精品。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全区创作、表演的文艺作品中,获省级以上奖项近20个,市级奖项36个。原创的水墨画南海1号出浴图入选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大型国画问天入选全国60周年美术大展、 浪逐飞舟入选第七届全国体育美展、 小康生活初选入选金陵百家美术大展; 虚美时代、山路湾曲入选当代中国少数民族作家文库;客家山歌月光约我到南沙获省文艺汇演金奖等等。(四)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近年来,南沙区充分挖掘辖区文化内涵,形成了以演出业、音像业、文化娱321广州蓝皮书文化创意产业乐业、文化旅游业、广告业、印刷业等为主体的文化创意产业群体。截至2010年上半年,南沙区共有歌舞娱乐场所6家,音像制品经营34家,网吧经营业户20家,业余艺术培训单位近10家,文化用品、美术工艺品经营单位20多家,旅行社4家,装潢、广告、美术设计单位近30家,印刷包装企业15家,图书报刊零售业28余家,从业人员超过1万人。(五)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明显近年来,全区历史文化遗产挖掘和保护工作成绩斐然,区内现存比较完整的文物点141个,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市级2个,区级16个,区登记122个。南沙虎门炮台品牌打造深入开展,各类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有序进行, “麒麟舞”、 “天后诞”、 “咸水歌”等民间艺术争奇斗艳。黄阁麒麟舞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多次参与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第十五届群星奖等大型节庆活动,黄阁大井村麒麟舞队获得广东省鲁迅文学奖荣誉; “咸水歌”入选第二批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张炽垣、李永潮、麦锡南、彭艳好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麒麟舞、咸水歌)代表性传承人。(六)各类文化市场繁荣有序近年来,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南沙区坚持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坚决封堵查处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全面清查整治淫秽色情等有害读物,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全面实行了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不断加强对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书报刊、网吧、文艺演出等各类文化市场的检查监管力度,始终保持打击侵权盗版行为的高压态势,先后查获收缴音像制品、图书报刊等各类非法出版物近4万件。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文化市场管理和“扫黄打非”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创新了多部门联合行动、综合执法的经验。(七)文艺人才队伍逐步壮大近年来,南沙区加大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目前,区文联下辖作家、美术书法家、音乐舞蹈家、摄影家、戏剧曲艺家等协会5个,会员300多人。全区还有天后文化研究会、清和乐社等民间文艺团体6个,会员200多人。各镇(街)有特色文艺团队55余支,主要包括广场舞、曲艺社、扇舞等。421试论南沙区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二南沙区文化发展面临的环境(一)有利条件1地理环境禀赋优越南沙区地理位置优越,处于珠江三角洲的地理几何中心,在60公里半径范围内有14个大中城市。南沙区距广州市中心50公里,距香港38海里,距澳门41海里,在广州香港澳门“A”字形空间结构中处于支撑位置,是联结珠江口两岸城市群的枢纽节点。南沙区是广州唯一的滨海城区,同时河流贯通、湖塘密布,整个区域水网通达,环境优美,山、水、田、城、海、岛等资源要素齐全,相较广州城区在发展空间上有着明显的优势。2海洋文化特色鲜明南沙区地处珠江水系的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等水道的入海口,是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集之处,也是广州市唯一的出海通道。从广州乃至全国的海滨城市来看,南沙区具有非常反映东方海洋文化特征、非常良好开发前景的优良条件。(1)滨海自然条件优越。南沙区海岸线约240公里,海域面积约220平方公里,约占全区总面积的38%,拥有海岛11个,其中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有10个,滩涂资源丰富。南沙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1 9摄氏度。另外,南沙区建有被称为“广州之肾”全国首个湿地森林公园,拥有3000多亩湿地、 400多亩红树林、秋冬季节聚集2万多只候鸟。(2)海洋历史遗存众多。自古广州就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而进出广州的第一站就是南沙,作为广州南大门标志的舢舨洲灯塔从1915年建造起一直沿用,著名的哥德堡号在远洋归航时,就是通过辨认它的灯光顺利停靠在了南沙港。而中英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其主战场就是在珠江口的南沙区范围内,林则徐布下的金锁铜关,关天培亲自设计的被炸剩一半的永安炮台,现今都仍能寻到大量的遗址和遗迹。(3)海洋文化遗存丰富。与西方海洋商业文化不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521广州蓝皮书文化创意产业海洋文化实质上是海洋农业文化,中国古代海洋文化的基本内涵是农耕文化的延伸和从属, “围海造田”、 “以海为田”是这种海洋文化的集中概括,沿海人民至今将发展海洋养殖视同农业种植, “蚝田”、 “虾田”、 “盐田”等名称应运而生并沿袭至今。这些非常反映中国古代海洋农业文化的基本模式的元素,再加上非常有特色的“天后文化”、 “沙田文化”、 “疍民民俗”、 “岭南文化”,是对我国海洋文化最佳的诠释。3特殊政策优势明显南沙区辖内的南沙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长期以来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港区等政策优势于一体。新近,南沙区又相继被批准为珠三角综合和实施使得南沙区成为在全广州市乃至整个珠三角城市群中独一无二享有多重政策优势的区域。4交通体系愈益发达南沙区交通便利,是区域性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水路方面,处于珠江出海口的咽喉要地,是广州通往海洋的唯一通道,水运交通非常发达:南沙客运港每天有多个航班直达香港;南沙深水良港已经初具规模,货运航线范围已覆盖欧洲、美洲、东南亚、中东以及澳大利亚等全球主要贸易区,南沙港三期工程全部完成后,作为国际性大港口的格局将进一步呈现。陆路方面,南沙港快速路、京珠高速公路和黄榄支线、江中高速公路组成了南沙区的骨干交通路网,港珠澳大桥的开工建设将南沙在陆路交通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轨道交通方面,广州地铁四号线从广州科学城,经广州大学城通达南沙新城区。空港方面,南沙周边75公里半径范围内,还分布着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等5个国际机场,直达世界各地。(二)不利条件1文化设施建设底子薄由于设区时间不长,南沙区在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方面的历史欠账较多。近些年虽然进行了较大的投入,但依然与其他区有一定的差距:南沙区尚无区博物馆;区文化馆、区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硬件投入基本到位,但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仍有待进一步提升;现有文化设施服务半径较大,如横沥镇被上、下横沥水道分隔成三片,仅有一个镇级文体中心,很多群众享受文化服务不方便;621试论南沙区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由于历史原因,珠江街整体文化设施目前相对比较落后;万顷沙镇是由万顷沙和新垦两镇合并而成,人口发布围绕两个中心居住,镇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任务较重;镇街文化站、村(社区)文化室及农家书屋的建设和发展缺少财政实质性的支持等。2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晚南沙区现有文化产业发展仍处于较初级的阶段,以为辖内居民、社区提供相关服务的行业和企业为主体,大多都属于个体、私营,普遍存在规模小、层次不高、科技含量低、特色不突出等问题,综合竞争力不强,对一定程度上与南沙区设区时间短、流动人口少、农村人口分散等因素有关,但主要还在于以往对文化发展的重视和扶持不充分,导致历史文化资源、文化旅游资源挖掘研究不够和开发利用不足,应有效应得不到很好发挥。3周边区域竞争压力大南沙虽然有着较为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有些资源和产品与周边区域还是存在激烈的竞争,再不抓住时机、投入创意进行整体性开发和推广,就完全有可能埋汰于其他城市、地区的声名之下。比如天后文化资源,在福建一带,其规模、普及度、知名度都要更胜一筹,更远一些的北方的海滨城市如青岛、大连等近年来都在天后文化的开发利用上声名鹊起。再比如虎门炮台,虽然从数量上来说,南沙所拥有的炮台要多于虎门、可开发利用的自然环境条件也好于虎门,但在知名度、开发程度、品牌效应等方面,虎门可以说已经完全抢去了风头。至于其他的资源和特色,也都面临周边地区的竞争,如滨海休闲方面,深圳、珠海都开发在先;水乡文化方面,中山、顺德的岭南水乡、长鹿农庄都有了相当知名度。三南沙区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南沙建设滨海生态新城的目标,牢牢把握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文化发展的历史性机遇,突出海洋文化大气开放、积极进取、灵活创新、包容共生的显著特征,大力推动文化事业持续进步,大力深化文化资源整合利用,大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大力促进文化布局科学合理,大力增强文化交流频繁互动,将南沙建设成东方海洋文化形象鲜明突出的、独具魅721广州蓝皮书文化创意产业力的中国海洋文化旅游重镇,国家级文化产品博览交易中心,以及我国重要的文化信息服务业集聚地。四南沙区文化发展的主要内容(一)增加服务提升水平,推进文化惠民1继续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贯彻执行南沙区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继续推进和完善区文化馆、区图书馆、区博物馆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依托镇街、居委会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十二五”期末,力争实现每个镇街、社区都建有文化活动室、图书室的目标。建设南沙虎门炮台露天博物馆,南以大角山炮台为核心,规划建设打响中国抵御外敌入侵第一炮露天博物馆,北以上下横档岛为范围,规划建设广州第一关暨鸦片战争第一关露天博物馆。充分挖掘展示水乡文化、沙田文化及水乡民俗,展示南沙独特的水乡风韵,在冯马古庙建设水乡文化博物馆。展示南沙麒麟文化,建设黄阁麒麟文化展示中心。以天后宫为据点,发挥南沙天后文化学会的功能和作用,加大对妈祖文化的研究力度,收集整理有关妈祖的实物、史料,建设妈祖文化展示中心。2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快全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研究制定相关的文化设施和资源管理办法,逐步解决基层文化队伍、管理和经费不到位的问题,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常年使用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对区、镇(街)以及村(社区)等文化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创新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运行机制,探索创新区图书馆、文化馆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3扎实推进各项文化惠民工程切实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扎实推进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提高农村有线电视覆盖率。在巩固已有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依托广州广数传媒集团,对南沙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进行监督、指导,消灭覆盖盲区,增强覆盖效果。821试论南沙区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二)创新文化活动形式,丰富群众生活1推动文化活动项目的策划、举办对麒麟舞、咸水歌等优势传统文化项目加强指导和提升,力争每镇(街)打造一个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独特优势的拳头文化项目,做到每镇(街)一品。组织策划一系列在全市有影响的文化活动,突出南沙区域文化特色,以沙田、水乡、天后宫为依托,打造水乡文化、妈祖文化等南沙文化品牌,进一步推进有南沙特色的高质量、有影响力的文化艺术节的形成和发展。2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依托图书馆、文化馆开展影响面大、参与面广、辐射力强的群众文化活动,带动城市社区、街道、小区以及企业、学校广泛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生活。依托各艺术团体和镇街文化站,大力实施送戏、送电影、送书的“三送”工程。依托镇街文化站、农家书屋、绿色网园,通过举办农民文艺培训班、读书竞赛、文艺汇演等形式,促进农村文化活动开展,引导农民健康文明的文化生活。(三)鼓励海洋文化研究,发展文艺原创1鼓励文艺原创滨海文化是南沙文化建设的显著特质,南沙是广州“水文化”一颗明珠。要依托南沙丰富的海洋资源,打好滨海文化牌。实施精品战略,凝聚区域文化名人和优秀艺术家,开展多层次的海洋文化发掘、创作、展演系列活动,创作出一批反映南沙当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发展的高端水平,传之久远的标志性文艺精品,推出一批群众喜闻乐见、贴近市场、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优秀出版物。2积极开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规划先行、保护遗产、延续文脉、古今结合、丰富人文”为指导思想,着力挖掘南沙历史文化资源和传统人文资源,努力打造南沙虎门炮台历史文化品牌。继续对大角山及上、下横档岛炮台等古迹进行保护和修复。充分利用与广州大学等高校进行区校共建合作的优势,从更专业的角度深挖南沙虎门炮台、麒麟文化、水乡文化、天后文化的历史文化价值及文化内涵。继续深入开展文物资源和文物保护状况的全面调查,规范文物管理制度,健全区、街(镇)、社区(村)三级文保安全组织网络,保证文物安全。921广州蓝皮书文化创意产业(四)重点突破优势领域,形成支柱行业引导文化市场资源配置,积极发展研发设计业、文化旅游业、影视文化业、文化产品交易等现代文化产业,形成繁荣、健康、规范的文化市场体系。1整合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着力优化南沙旅游环境,完善城市旅游功能,用文化元素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的整体素质,大力发展历史文化旅游、水乡民俗文化旅游、生态休闲文化旅游、滨海民俗风情旅游以及现代工业观光旅游等,推进旅游景点开发,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培育龙头旅游企业,扩大产业规模。大力开发南沙虎门炮台、天后宫、湿地公园、百万葵园、十九涌等特色文化文物资源,完善文化旅游服务设施配套建设。2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文化业借助香港在工业设计、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先行优势,推动与香港研发设计行业的全面合作。重点发展与南沙及珠三角先进制造业相适应的工业设计、科技研发与软件技术等相关的研发设计业。以提升软件技术研发能力和各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出发点,整合资金、技术和人才资源,大幅度提高南沙研发设计能力。利用珠三角地区领先的工业基础优势,以高端工业设计为重点,提升工业设计水平,促进工业新产品开发。大力推进广州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二期工程和中国科学院广州工业技术研究院二期工程等研发设计载体的建设,聚集高端研发设计人才、技术等要素。引导南沙工业企业增强设计意识、版权保护意识。3着力培育影视文化业以建设南沙国际影视城为核心,通过创新技术手段、创新内容题材、创新运营机制,培育制作一批影视精品,培养一批优秀影视人才。大力培育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推动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村数字电影服务网络体系。积极促进与港澳地区影视文化的区域合作,进一步培育影视文化的发展,提升南沙区影视文化产业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值。4发展文化产品交易依托大型港澳商品交易中心,充分利用比邻港澳的优势条件,建设大型港澳及世界知名文化品牌商品展示、批发、零售中心,提升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销售发展水平,将南沙打造成为港、澳及世界知名的文化品牌集散地。031试论南沙区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五)引导园区给力建设,打造产业链条1大力推动文化园区建设按照“合理布局、错位发展”的思路,以扶持政策为导向,以文化企业为依托,加快构建文化产业园区。开展文化产业园区认定工作,选择2 3个文化产业园区给予一定的政策资金扶持,通过对园区内驻企业房租、水电补贴及关键技术研发经费补贴等方式支持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鼓励文化产业集聚发展,使之发挥龙头示范作用,促进文化产业集聚发展。2完善文化产业链条主动破除体制壁垒和产业界限,围绕文化产业的投资、创作、设计与策划、艺术生产、市场营销等,完善文化产业的价值增值链,促进文化产业的技术融合、产品融合、品牌融合、市场融合和资本融合,创造更多新的产业发展条件、产品开发空间和机会,抢占文化产业在下一轮产业融合中的主导地位。(六)精心扶持潜力企业,培育创新能力1大力培育龙头文化企业文化企业是大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单元和载体,实现产业集团化、规模化是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重点扶持、培育有比较优势、有竞争实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提升南沙文化产业整体实力。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支持具有综合实力的文化企业组建跨国界、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企业集团,培育一批技术先进、综合能力强的文化企业。加大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国际国内重大项目,通过大项目的龙头效应带动南沙文化产业发展。2培育文化企业创新能力鼓励文化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以创品牌、树形象为宗旨,培育出若干个规模较大、有自主开发能力和自创品牌的创作主体。鼓励文化企业申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有关条文,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推进产学研创新合作。加快原创成果的转化、加强衍生产品的开发。131广州蓝皮书文化创意产业(七)繁荣搞活文化市场,维护公平竞争1积极有序地开放文化市场逐步放宽市场准入,积极吸纳社会资本参与文化投资、经营,鼓励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发展。按国家有关规定吸引外资参与南沙区的文化产业投资和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实现与国际文化市场的接轨。2逐步完善文化市场体系加强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建设,进一步培育和规范文化产业市场,发挥市场在文化产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3建立健全文化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积极培育和完善经纪、代理、评估、鉴定、推介、咨询、拍卖等文化中介机构,加强对文化中介机构的管理,推动文化中介机构依法依规向规范化、品牌化、规模化方向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文化行业组织在规划行业发展、维护行业利益、制订行业规范、专业资质认证、组织行业交流、开展招商引资等方面的作用。4逐步扩大文化消费市场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消费热点,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逐步提升城乡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欣赏水平,鼓励和提倡文化消费,合理引导大众消费习惯和趋向,提高文化消费在城乡居民日常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增加文化有效需求,扩大文化消费市场。(八)大力培养引进人才,促进人才集聚1不断扩大文化人才总量积极引进研发设计、影视编剧、导演、表演、文化旅游等拔尖文化人才。着力培养一批体现南沙特色的文艺人才,重点培养文化领域的领军人物,力争使南沙区文化人才在国内外重要赛事中脱颖而出。2提高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大人才资源的开发、培育、发展力度。通过各种培训和实践培养储备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优秀文化人才。注重现有人才的素质提升,改善学历结构、能力结构和专业结构。231试论南沙区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思路与对策3创新人才开发管理模式坚持多渠道选拔人才,进一步打破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形式等限制,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和人才市场的主体作用,利用市场机制开发人才。围绕重大项目、重大活动和重要工作,以雇佣制和承包制的方式,向社会广集优秀的策划人才、组织人才和市场运作人才。五南沙区文化发展的区域布局(一)镇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布局以南沙新区建设为契机,加强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规划布局引导,改建和新建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文化设施,推进现有文化设施的升级改造,在新建小区建设中同步配套文化设施。蕉门河城市功能综合服务中心区主要依托南沙区文化馆、图书馆和南沙体育馆等大型文化体育设施,高标准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及衔接,配套建设文化广场,形成全区文化核心区。推动各镇街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布局建设,努力实现“一镇一站” (综合文化站)、 “一村一室” (文化活动室)、 “一人一册”(图书)的目标。南沙街要对鹿颈村发现的古文化遗址进行整体保护,以鹿颈村为基础,建立先秦遗址博物馆;以天后宫为据点,发挥南沙天后文化学会的功能和作用,规划建设妈祖文化展示中心。横沥镇要依托冯马古庙建设水乡文化博物馆,展现南沙区传统水乡风貌与现代工业文明相互交融、共同繁荣的和谐局面,弘扬水乡人民“亲水、兼容、平和、开放”的精神。黄阁镇重点规划建设麒麟文化展示中心。珠江街道重点建设和平女神像和纪念广场,同步规划海岛景观区、文化景观区、水族世界景区和酒店会所区。(二)区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南沙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是:一核带动、两带并举、三区集聚、多园发展。一核带动。文化产业中心核。以蕉门河城市功能综合服务中心区为主,面积约18平方公里,是南沙滨海生态新城的重要载体。主要依托信息、科技、人才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科技研发、工业设计、影视创作、演艺娱乐等行业,建设成331广州蓝皮书文化创意产业为南沙区域的强南山区的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两带并举。一是东部滨海休闲旅游带。北起港前大道,中经天后路,南至龙穴岛,依托滨海公园、天后宫景区、蒲洲花园以及港前大道东侧海滨区域,优化东部海滨旅游功能分区,大力发展滨海民俗文化旅游、现代工业旅游,同时规划建设南沙邮轮码头,并发展与邮轮码头配套的大型购物中心和高端旅游休闲设施,使东部滨海岸线成为南沙新城区休闲、旅游带,成为著名的黄金滨海岸线。二是西部水乡观光旅游带。蕉门水道以西,沿灵新公路,横沥镇、珠江街、万顷沙镇连为一体,依托百万葵园、冯马三村沙田文化旅游区,发展都市农业观光旅游、沙田文化旅游为特色的乡村文化旅游。三区集聚。一是研发设计文化发展区。依托南沙资讯科技园,以新华南方软件、广州工研院等企业与研发机构为重点,围绕提升南沙现代制造水平和服务周边地区工业化发展,坚持绿色和循环利用原则,鼓励发展汽车设计、装备设计、轻工设计和软件外包等研发设计行业,将南沙建设成为珠三角的重要的研发设计中心之一。二是国际影视文化发展区。依托南沙国际影视城、大山动漫城,充分利用大陆与港澳台地区的地缘和影视、动漫团队的专业优势,在国家和省市政策支持下,借助香港影视制作、动漫等文化产业方面的先行优势,有效汇聚国内外影视、动漫产业的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创新模式,为影视动漫产业的发展搭建重要的平台,打造成为服务体系完备、专业特色突出、设备器材先进、基础及配套服务完善、能满足现代影片生产需要的影视产业集聚区。三是国际文化产品交易区。依托港澳商品交易中心,充分利用建设南沙实施极利用广交会这一平台,培育扶持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文化产品交易服务企业,形成一批市场定位明确、特色突出、辐射面广、有经济及社会效应的专业性文化交易品牌。多园发展。重点发展南沙资讯科技园、南沙国际影视城、龙穴岛工业旅游区、沙田文化旅游区、天后宫景区、百万葵园、湿地公园景区、滨海旅游区、鸦片战争历史文化旅游区、港澳商品交易中心等十大文化园区。六南沙区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一)进一步重视对文化发展的组织领导区、街道两级政府的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要从增强南沙文化产业竞争力和提431试论南沙区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升南沙形象品位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发展对南沙区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应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给予前所未有的重视。南沙区要把文化工作纳入区重要议事日程,把发展先进文化摆到重要位置,把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纳入各街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领导考核指标体系,作为考核处级党政领导政绩的重要手段;建立工作责任制,甚至将人均文化产业增加值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