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生命 生命》课堂实录.doc_第1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生命 生命》课堂实录.doc_第2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生命 生命》课堂实录.doc_第3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生命 生命》课堂实录.doc_第4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生命 生命》课堂实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生命 生命课堂实录一、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的8个生字,正确认读“骚扰、欲望、震撼、糟蹋、有限、听诊器、不屈向上、茁壮生长”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关键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3、理解课文,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无限的价值。4、了解课文对比的写作方法,初步做到在口语及写作中加以运用。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识记生字,正确认读生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2、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无限的价值。三、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1、教师准备:制定课前预习卡、制作课件。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完成预习卡。3、教学方法:采用“整体感知分解导读回归整体”的三段式教法。四、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导入课题 1、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台湾著名作家杏林子写的一篇文章生命 生命 2、板书课题,并质疑。(师)同学们你发现本课的课题与以前学过的课文题目有什么不同?(生)“生命”一次重复了两遍。(师)这种修辞方法叫反复,这样的题目你会读吗?(生)试读“生命 生命”。(师)你注意了声调的变化,到底应该怎样读呢?等我们学完课文之后再读一读。(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过渡语:同学们,课前老师转交给你们一张预习卡,上面的词语你都会读了吗? 1、出示课件,检查生字新词认读。(1)学生齐读本课生词,及时纠正字音,重点指导多音字“弹”。(2)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学生再次认读。 2、细心“看”字,指导书写。(师)完成预习卡时,你觉得哪个字比较难写?(生)预设“撼”、“蹋”等。(师)你认为应该怎样写,才能把它写好呢?(生)自由试说。(师)写字既要注意笔画的变化,也要注意汉字各部分之间的穿插避让。(范写生字)(生)先书空,再在预习卡上练写。(师)选一学生作品实物投影,对比变化,给予评价。 3、检查感知课文的情况。(1)质疑:通过预习课文,具体哪几件事情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你能否用一句话分别进行概括。(2)学生借助预习卡概括第一件事。(3)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利用抓关键词的方法再简练概括,并板书:飞蛾求生(4)再质疑:你能用这种方法概括另外两件事情吗?(5)师生共同归纳,并板书:瓜苗生长 静听心跳(三)分解导读,理解感悟 1、理解感悟第2自然段。 (1)出示课件,明确要求: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边读边画出你感受深刻的句子,并在旁边简单标注你读后的感受。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了解。 (3)学生汇报,交流感受。(师)读完本段,了解了飞蛾求生的经过,你有怎样的感受? (生)预设1 震惊 预设2顽强 . (师)是哪几句话给你留下了这样的感受?(生)“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翅膀,我感到.那样鲜明!” a、出示课件,分析理解。(师)“挣扎 ”你是怎样理解这个词的?(生)意思是拼命地挣脱 ,用力地摆脱。(师)你是从哪个词看出这只飞蛾在挣扎的?(生)“极力鼓动”(师)“鼓动”一词也可以换成哪个词?(生)预设:扇动 振动. (师)那你觉得哪个词用在这里更好? (生)预设:鼓动(师)为什么?(生)更能体现飞蛾用力挣扎的样子。(师)那你觉得应该怎样读这句话呢?(生)展示读。(师)你注意了重读。 b、设身处地,想象理解。(师)同学们,假如你就是这只被人握在手心, 随时都有可能丢到性命的飞蛾,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 (生)预设1我想逃走 预设2 我要想办法活着出去 .(师)你会怎样做?(生)预设1我会张开翅膀用力拍打手心。 预设2我会用尽力气拼命挣扎 .(师)那就带着你的想法再来读一读这句话吧!(生)个人展示读。c、认识对比,深入体会。(师)(出示课件)然而,就是这么一只飞蛾,“趁它停下的时候,我一伸手捉住了它。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生)预设1我捉它很容易。 预设2它很脆弱,与人相比,力量很小.(师)你是从哪个词中体会到的?(生)预设1一伸手 预设2稍一用力(师)(出示课件)体会“我伸手捉住了它”与“我一伸手捉住了它”及 “我用力”与“我稍一用力”的不同。(生)自由说体会(师)是啊,多么单薄的身体,然而你知道吗,就是这么一只飞蛾 ,它的平均寿命只有九天,只有九天啊,它却在作者的手心这样挣扎着,一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 ,甚至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我禁不住想问:飞蛾啊,你究竟是为了什么?(生)预设1为了活下去。 预设2为了生命.(师)我们禁不住想对飞蛾说 (出示课件)(生)预设1你是一只多么热爱生命的飞蛾啊! 预设2你是一只多么渴望生命的飞蛾啊!.(师)(板书:渴望 出示课件)那就让我们带着对飞蛾的崇敬之情再来读一读吧! (生)展示读,齐读。(师)多么脆弱的身体,多么短暂的一生,对生命却有着多么强烈的渴望,在飞蛾身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板书:对比)而这也正是本文写作的一大特点。2、理解感悟第3自然段。过渡语:一只飞蛾面对困境,为了生命,奋力一搏,那一粒香瓜子又会如何呢?(1)明确要求:下面请自由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看看哪些地方也运用了对比,通过这种对比,这粒香瓜子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2)学生自读课文。(3)学生汇报,交流感受。(师)(出示课件)读完本段,你又有怎样的感受?(生)香瓜子很顽强,瓜苗生命力很强.(师)(板书:顽强)一粒种子能够生根发芽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这种顽强又与什么形成了对比?(生)它的生长环境“在没有泥土、没有阳光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师)是啊,一粒小小的种子,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竟然顽强地活了下来,当作者看到这一幕时,也感到十分吃惊,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生)“竟然”(师)你觉得应该怎样读?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一读吧!(生)自由朗读,体会。 3、理解感悟第4自然段。 过渡语:一只飞蛾,一粒种子面对困境,为了生命顽强不屈,作为我们人类,又该如何对待生命呢?(1) 体验静听心跳。(师)作者在一次静听心跳时,终于找到了答案。让我们也一起听一听自己的心跳吧!(出示课件)(生)一起静听心跳(师)这心跳在你的胸膛里跳动了十年,3650天,87600多个小时,而此刻,我们就可以自豪地说- (生)齐读“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2) 理解句子,交流体会 。(师)作者在聆听了心跳之后,又引发了深深的思考。(出示课件)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生)预设1珍惜时间,就是好好的使用生命,否则,就是白白的糟蹋生命。 预设2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好好的使用生命,否则,就是白白的糟蹋生命.(师)我们要珍惜生命。(板书:珍惜)3、 理解感悟第5自然段。过渡语:那么,生命是什么呢?作者从飞蛾、香瓜子、心跳声中终于对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1) 出示课件,师生合作读。(2) 拓展升华,加深理解。(师)作者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到底我们的作者-杏林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出示课件,走进作者。)同学们,认识了杏林子,你能否用“虽然.但是.”的句式说一说作者给你的印象。(生)自由试说,交流感受。(师)是啊,病痛的折磨下,却有着不平凡的成就;短暂的一生,却留下了永恒的生命。而这又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3) 回扣课题,深入体会。(师)杏林子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就是(出示课件)(生)齐读,句子补白式读。(师)让我们一起珍爱生命 创造价值(板书)(师)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题目中为什么“生命”一词反复了两次?作者想表达什么?(生)预设1表示强调 预设2对生命的呼唤.(师)带着你的理解再来读一读课题。(生)个读(师)随机给予肯定(预设:我听出了你对生命的思考;我听出了你对生命的渴望.) 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呼唤一遍它的名字。(生)齐读。(四)回归整体,课堂总结 同学们,生命是短暂而宝贵的。课文结束了,但我们的生命还在继续,真心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珍爱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让自己活的更加光彩有力。(5) 结束课堂,下课5、 作业与评价1、再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把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写下来,下一课时课上交流,展评。2、推荐阅读书目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备课人:岱岳区黄前镇中心小学 王莹)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生命 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的8个生字,正确认读“骚扰、欲望、震撼、糟蹋、有限、听诊器、不屈向上、茁壮生长”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关键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3、理解课文,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无限的价值。4、了解课文对比的写作方法,初步做到在口语及写作中加以运用。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识记生字,正确认读生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2、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无限的价值。三、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1、制定课前预习卡。2、引用杏林子的相关资料。3、推荐阅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4、制作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导入课题 1、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台湾著名作家杏林子写的一篇文章生命 生命 2、板书课题,并质疑:同学们你发现本课的课题与以前学过的课文题目有什么不同?这种修辞方法叫反复,这样的题目你会读吗? 3、学生试读课题“生命 生命”。(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过渡语:同学们,课前老师转交给你们一张预习卡,上面的词语你都会读了吗? 1、出示课件,检查生字新词认读。 (1)学生齐读本课生词,及时纠正字音,重点指导多音字“弹”。 (2)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学生再次认读。 2、细心“看”字,指导书写。 (1)质疑:完成预习卡时,你觉得哪个字比较难写?你认为应该怎样写,才能把它写好呢? (2)学生自由试说。 (3)教师小结指导:写字既要注意笔画的变化,也要注意汉字各部分之间的穿插避让。 (4)教师范写,学生先书空,再在预习卡上练写。 (5)学生作品展评。 3、检查感知课文的情况。 (1)质疑: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具体哪几件事情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你能否用一句话分别进行概括。 (2)学生借助预习卡概括第一件事。 (3)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利用抓关键词的方法再简练概括,并板书:飞蛾求生 (4)再质疑:你能用这种方法概括另外两件事情吗? (5)师生共同归纳,并板书:瓜苗生长 静听心跳(三)分解导读,理解感悟 1、理解感悟第2自然段。 (1)出示课件,明确要求: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边读边划出你感受深刻的句子,并在旁边简单写写你读后的感受。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了解。 (3)学生汇报,交流感受。质疑:读完本段,了解了飞蛾求生的经过,你有怎样的感受?是哪几句话给你留下了这样的感受? (4)出示课件,分析理解句子“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翅膀,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a、抓关键词,初次体会。 质疑:“挣扎 ”你是怎样理解这个词的?你是从哪个词看出这只飞蛾在挣扎的?(极力鼓动)“鼓动”一词也可以换成哪个词? 体会读:那你觉得应该怎样读这句话呢? 学生展示读,教师及时评价。 b、设身处地,想象理解。 创设情境:同学们,假如你就是这只被人握在手心,随时都有可能丢到性命的飞蛾,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你会怎样做? 学生想象体会。 指导朗读:那就带着你的想法再来读一读这句话吧! 学生展示读。 c、认识对比,深入体会。 出示课件:然而,就是这么一只飞蛾,“趁它停下的时候,我一伸手捉住了它。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你是从哪个词中体会到的? 学生认读体会。 谈话,加深理解:多么单薄的身体,然而你知道吗, 就是这么一只飞蛾 ,它的平均寿命只有九天,只有九天啊,它却在作者的手心这样挣扎着,一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 ,甚至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我禁不住想问:飞蛾啊,你究竟是为了什么?我们禁不住想对飞蛾说 (出示课件) 学生自由试说。 再次体会读:那就让我们带着对飞蛾的崇敬之情再来读一读吧! 学生展示读,齐读。 教师小结:多么脆弱的身体,多么短暂的一生,对生命却有着多么强烈的渴望,在飞蛾身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板书:对比)而这也正是本文写作的一大特点。 2、理解感悟第3自然段。 过渡语:一只飞蛾面对困境,为了生命,奋力一搏,那一粒香瓜子又会如何呢? (1)明确要求:下面请自由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看看哪些地方也运用了对比,通过对比,这粒香瓜子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学生自读课文。 (3)学生汇报,交流感受。 (出示课件)质疑:读完本段,你又有怎样的感受?(顽强)一粒种子能够生根发芽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这种顽强又与什么形成了对比? 学生试说。 教师小结:是啊,一粒小小的种子,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竟然顽强地活了下来,当作者看到这一幕时,也感到十分吃惊,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竟然) 指导朗读:你觉得应该怎样读?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一读吧! 学生自由朗读,体会。 3、理解感悟第4自然段。 过渡语:一只飞蛾,一粒种子面对困境,为了生命顽强不屈,作为我们人类,又该如何对待生命呢? (1)体验静听心跳:作者在一次静听心跳时,终于找到了答案。让我们也一起听一听自己的心跳吧!(出示课件) (2)学生一起静听心跳。齐读“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3)理解句子,交流体会 。作者在聆听了心跳之后,又引发了深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