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某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贵州某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贵州某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贵州某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贵州某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雷公山民族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雷山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贵州雷公山民族旅游开发有限公司2005年12月90贵州雷公山民族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雷山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贵州雷公山民族旅游开发有限公司2005年12月工程咨询资格证书:国家发改委工咨甲2032123001工程设计证书:建设部工程设计证书甲180015-sj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证书:林业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证书甲a003号院长:包拓华主管副院长:周光辉总工程师:熊智平主管副总工程师:贺东北项目负责人:但新球吴协保项目承担部门:资源环境监测处处长:喻甦副处长:孙继霖主任工程师:但新球贵州雷公山民族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雷山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项 目 名 称 :贵州雷公山民族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雷山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编 制 单 位 :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单位法人代表:包拓华项目负责人:但新球吴协保项目审核人:贺东北项目审定人:熊智平项目编制人员:但新球吴协保马立荣喻甦孙继霖李矿明杨宁齐建文童建明 梅浩 技 术 顾 问 :周光辉 熊智平 贺东北 欧明华 石培华 邵 春 马彦琳 翁家烈目录第一章总论11.1 项目概况11.2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2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1.4 研究结论31.5 存在问题与建议5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62.1 项目建设背景6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9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113.1 自然环境条件113.2 社会经济条件123.3 旅游资源现状123.4 生态环境质量163.5 旅游资源评价173.6 基础设施条件183.7 服务设施条件183.8 法律支持条件19第四章项目定位及构成204.1 项目性质204.2 项目建设的基本思路204.3 建设原则214.4 建设目标224.5 旅游定位23第五章建设方案265.1 项目区区划265.2 分区建设方案285.3 基础设施建设335.4 基础服务设施365.5 购物395.6 医疗与保安405.7 导游41第六章 市场分析定位与营销436.1 现状436.2 市场分析436.3 占领市场的二张王牌456.4 市场定位466.5 旅游市场营销策略476.6 创名牌、树形象、造声势496.7 市场风险分析49第七章 环境容量与客源市场预测507.1环境容量507.2客源市场预测51第八章环境保护538.1 环境现状分析538.2 环境保护目标538.3 影响环境因素分析548.4 环境保护措施558.5 苗族文化的保护措施568.6 结论56第九章 安全、卫生、消防、节能与节水589.1 安全589.2 医疗卫生589.3 消防599.4 节能599.5 节水59第十章项目建设机制6010.1 经营模式6010.2 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6010.3 人才培训62第十一章实施进度6311.1 建设期限6311.2 建设进度安排6311.3 投入运行时间安排64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512.1 投资估算6512.2 资金筹措73第十三章 效益分析7413.1经济效益7413.2 生态效益8213.3 社会效益83第十四章 研究结论85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概况1.1 1项目名称贵州雷公山民族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雷山旅游项目1.1.2 项目建设单位及项目法人项目建设单位:贵州雷公山民族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单位性质:股份制民营企业建设单位法人代表:刘玉彬法人代表职务:执行董事1.1.3 项目主管单位雷山县旅游局1.1.4 项目性质新建1.1.5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本次可研所指的“雷山旅游项目”是指贵州中信投资有限公司与雷山县人民政府签定合同所规定的范围。包括“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 (不含响水岩景区,下同) ”、“苗族博览园旅游度假中心 (以下简称苗族博览园) ”、“新桥超短裙苗族村”三个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雷山旅游项目)。其中: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开发(3691.2hm2)、苗族博览园(9.33hm2)、新桥“超短裙”苗族村(11.2hm2),面积总计3711.7hm2。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苗岭之巅景区、莲花坪景区、高岩峡谷景区、欧开河景区和主大门、东大门、西大门的开发建设。苗族博览园主要建设内容有四星级旅游宾馆、会议中心(苗族博览馆)、娱乐中心、游泳池、网球中心、儿童乐园、水上娱乐项目、铜鼓广场、竞技场、苗族风情博览园等。新桥“超短裙”苗族村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现有水上粮仓的修缮和扩建、粮仓水体底部的硬化和给排水设施的完善、水上粮仓游道的整修、芦苼场改造、铜鼓坪广场新建等。1.1.6 建设期限雷山旅游项目建设期为6年,即2004-2009年。其中:一期:2004-2006年 二期:2007-2009年1.1.7 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30521.0万元,其中国家及地方财政投资4128.4万元。资金来源:采用公司自筹加银行贷款等方式解决。银行贷款4983.0万元,其中:中长期贷款40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983.0万元;公司自筹21049.6万元;争取国家及地方财政投资4128.4万元;职工集资360.0万元。1.2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1.2.1 有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条例1.2.2 有关规范、规程及标准 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景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国家有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标准1.2.3 有关规划、计划、合同、委托书 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年) 贵州省雷山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1-2015)(2000.8) 雷山县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1999)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1-2010年)(2001.9) 雷公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2002.7) 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03) 雷公山原始生态及民族风情旅游基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01.8) 苗族博览园旅游度假中心总体规划(2004) 黔东南州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十五”计划与2015年远景规划(1999) 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黔东南府发(2003)19号) 雷山县新桥“超短裙”苗族村水上粮仓保护与建设规划说明书(2004) 贵州中信投资有限公司与雷山县人民政府度假中心合同(2004) 贵州中信投资有限公司与雷山县人民政府景区租凭合同(2004) 委托书(2004)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区总面积3711.7hm2 四星级旅游宾馆标准客房156间 雷山旅游项目游客年环境容量670.78万人次/年 雷山旅游项目游客年游客容量178.81万人次/年 项目总投资30521.0万元 投资利润率25.09% 投资利税率30.86% 净现值14541.6万元 财务内部收益率21.62% 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7.9年 税后动态投资回收期10.0年1.4 研究结论 政策上可行。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已纳入到“十五”国家及地方发展纲要之中,属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扶持发展对象。贵州省把以雷公山为中心的苗族文化、以黎平为中心的侗族文化作为苗侗文化与民族风情旅游(贵州省东线旅游)的重点开发建设项目,并纳入了到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因此,雷山旅游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政策。在政策上可行。 发展条件具备。雷山旅游项目区位优势明显,处于桂林张家界三峡国际旅游黄金线上,属于贵州省东线旅游的核心景区之一。项目区内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是黔东南州生态旅游的核心,而苗族文化旅游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具有广阔的客源市场;雷山县具有冬暖夏凉,气候宜人的特点,是旅游休闲的理想处所;项目开发的总体规划已基本完成,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具备开门迎客的基本条件;雷山县成立雷山旅游项目领导协调小组,领导高度重视。项目建设的条件具备。 外部建设环境良好。目前适逢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政策、资金上给予优惠、扶持,并设立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专项资金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专项资金,为项目的规模开发建设与科学保护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和资金来源渠道。另外,国家、地方对发展旅游产业有制订了诸多优惠政策,有利于项目的实施。 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旅游业是综合性很强的服务行业,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能产生“一业带百业、一业兴百业兴”的影响。项目建设对雷山县调整产业结构、加速县域旅游产业发展、加速当地脱贫致富、解决群众就业和三农问题、促进黔东南州乃至贵州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项目建设,可促进区域自然生态环境、民族文化、生物多样性和种质资源的科学合理保护,有利于加速项目区的植被恢复,美化绿化生态环境,提高生态质量和生态功能。从项目的投资利润率、利税率、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和投资回收期等数据表明,该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贵州雷公山民族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投资方贵州中信投资有限公司采取宾馆、休闲中心加景点的模式,在开发新景点同时,重点包装旧景点,并已与黔东南州多个旅游项目(县)达成初步意向。将以雷山旅游项目为依托,重点发展黔东南州的旅游产业,打造贵州东线旅游产业链,逐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集团公司。另外贵州中信投资有限公司重视人才,公司现有各类技术人才200余人,并聘请了多位国内知名专家作为公司的技术顾问,为公司的投资出谋划策,保障投资决策的可靠性。雷山旅游项目实施的内部条件、外部条件均已具备,项目建设具有较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可行。但由于该旅游项目具有建设内容多、经营性质不一、投资大、不确定性因素多等特点,因而项目建设也存在一定风险: 投资大,如果在建设阶段出现停顿,将会给项目造成巨大损失; 项目多、战线长,管理内容繁杂,如果不能建立良好的经营管理机制,摸索合理的管理模式,本项目将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竞争日趋激烈,如果不能充分发挥该项目的旅游资源优势,成为黔东南州乃至贵州的核心景区,客源市场将难以保证,从而影响到项目经营和发展。1.5 存在问题与建议 项目区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相对落后,仍以观光旅游为主。建议按总体规划设计项目认真落实,发展生态旅游、休闲保健等专业旅游项目,完善旅游项目的服务功能。 雷山县具有一流的旅游资源,但没有一流的包装,缺乏整体详实的营销策划。建议加强旅游资源的包装和营销力度,重点到华东、华南等发达区域建立固定的推介窗口,与重要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将雷山旅游纳入国内、省内的重要旅游线路之中;完善雷山旅游网站,及时更新网页内容。同时与周边景区加强联系、沟通,尽量吸引周边市场的游客资源。 旅游产品没有形成专业市场,没有规模化的产业和具有代表企业文化形象的产品品牌,市场竞争力较低。建议重点发展以银器、服饰、竹器、茶叶等特色产品,加重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扶持重点加工企业,规范市场经营。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2.1.1 项目建设单位简介本项目投资单位由贵州中信投资有限公司出资900万元,陈岚出资100万元合资组建。注册公司名称为贵州雷公山民族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法定地址为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城关镇居民路,法定代表人,刘玉彬。公司的经营范围:宾馆筹建,旅游景区开发、服务、娱乐、餐饮筹建,旅行社筹建等。主要股东情况介绍:贵州中信投资有限公司是改建于2002年的一家股份制民营企业,注册资金1050万元人民币。公司的前身是创建于1997年的贵州中信实业有限公司,目前公司旗下拥有:房地产开发公司、生物制品公司、装修公司、科技开发公司、汽车修理厂、都市传媒公司等多家经济实体。拥有固定资产7000多万元,固定员工200多名。公司总部设在贵阳市合群路7号达亨大厦九楼。公司实行在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张双庆先生是全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理事,贵州省民主促进会会员,有着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超前的企业发展战略眼光和勇于开拓进取的胆识。通过短短几年的时间,公司从创办之初的不足100万元资产发展到了目前部门机构齐全、分工明确、制度严密、管理系统科学、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领域不断延伸、经济实力不继壮大,在贵州省具有一定知名度和良好信誉的投资公司。同时组建了一支既团结、能吃苦、有理想、懂技术、创新意识强、蓬勃向上、意气奋发的企业团队。公司运转良好,经济效益稳定,管理日臻成熟,公司走上良性发展道路,并已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经公司谨慎考虑,把投资旅游业作为中期战略目标,其中又以开发黔东南旅游项目作为发展重点。黔东南旅游资源丰富,内涵博大精深,投资方式采取宾馆、休闲中心加景点的模式,在开发新景点的同时,重点包装旧景点,是吸引游客的先决条件。该公司目前初步选定以下旅游开发项目:雷山苗族风情博览、国家级森林公园,浓郁的苗族传统文化镇远历史文化名城剑河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黎平独一无二的侗族文化、侗族大歌凯里传统苗族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黄平惊险刺激的野洞河飘流这六个县市将作为公司未来投资东线生态、民族旅游的重点县市。雷山县作为贵州中信投资有限公司中期发展战略目标的首选地,由于其得天独厚的资源环境以及时不待我的大好机遇。公司计划在镇远、剑河、黎平、黄平、凯里的旅游开发项目将相接动工,构成贵州东线旅游一个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成为一道亮丽的“中信旅游”风景线。2.1.2 项目由来雷山县是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县,经济相对落后,雷公山区域是黔东南州州政府实施两“山”扶贫的主战场之一,加速雷公山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政府的主要任务。项目区具有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民族风情浓郁,人文景观神奇,自然风光秀丽,有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有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民族风情旅游点的“朗德上寨民俗露天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超短裙”第一村及“水上粮仓”新桥等人文景观,旅游开发潜力巨大。但雷山县财政困难,项目区的旅游设施和接待条件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急需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接待服务设施、游览系统、景区景点建设等,以提升旅游品味和档次。为科学合理地开发旅游资源,实现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民族文化保护协调发展,雷山县决定进行招商引资,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贵州中信投资有限公司致力于投资黔东南旅游项目的开发,而雷山旅游项目符合公司的发展方向。经过充分论证和慎重研究,与雷山县政府于2004年达成了开发雷山县旅游资源的协议,决定对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雷山县新桥“超短裙”苗族村及水上粮仓进行整体开发,新建苗族博览园,开创雷山旅游新篇章。2.1.3 背景条件 国际旅游背景由于旅游产业无污染、高附加值和拉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明显,被称为“阳光产业”,正在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旅游人数年均增长率超过5%,旅游收入年均增长率达4.8%,而且这种态势仍在持续发展。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从2000年到2010年,旅游业的直接和间接产值将占世界gdp总值的11.7%,并提供22.55亿个就业机会,到2010年世界旅游人数将达11亿人次,并将以年均4.35%的增长率持续增加。在未来20年旅游经济将以倍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发展,其中亚太地区尤其中国是高增长区,中国到2020年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客源输出国。在旅游产品的发展层次上,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专项旅游发展,如休闲度假旅游、体育旅游、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探险旅游、科普旅游等。这种方式主要满足个人涉猎和个人独特兴趣,有挑战自我的竞争之势,也有融于大自然的愿望。专项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被视为旅游业发展的新动力。 中国旅游背景我国旅游业正以超过国民经济平均增长率一倍的速度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巨大动力,因此,旅游业已被正式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国家对旅游业发展越来越重视,多数省(市、区)将旅游业发展也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旅游业极大支持,全国各地旅游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随着政府对假日经济、扩大内需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假日休闲时间增多,民众的旅游观念也日趋成熟,生态旅游、民族文化等专项旅游意识增强。居民消费进入升级换代时代,旅游的普遍消费时代已经来临。国家旅游局预测,在未来10年里,预计我国旅游及旅游业的需求总量每年将实现10.4%的实际增长速度,国内旅游市场在2020年将达到1020亿人次。随着加入wto,旅游业将成为21世纪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动力,我国将从目前的亚洲旅游目的地发展成为闻名遐尔的“世界旅游强国”。我国西部地区是旅游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拥有一大批在世界上具有独特性和垄断性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我国政府已做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决策,并设立了“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专项资金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专项资金”项目,主要用于支持中西部地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中的自然生态环境、民族文化保护,这必将使西部地区不断涌现出许多旅游精品,加速旅游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的转化,为西部地区的整个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从而不断提高我国旅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贵州旅游背景贵州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尤其是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如闻名于世的黄果树瀑布、花江大峡谷、天生桥等景区,全省旅游业已形成了较为齐全的旅游体系,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贵州正努力将自己建设成“旅游大省”、“公园省”,并邀请世界知名的旅游策划公司编制了高起点、高标准的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培育和发展成为全省的支柱产业,发挥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优势,加快发展旅游业”,逐步推进,建立完善的、重要的、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到2010年之前将贵州建设成为知名的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目的地。 黔东南州旅游背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委、州政府明确提出了“把黔东南建成旅游大州”的战略决策,该州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区舞阳河风景名胜区、国家级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等自然景观;同时也是苗族、侗族的主要聚居地,民族文化旅游独树一帜,享誉海内外。将雷公山确定为该州“两山”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实施旅游扶贫开发,凯里市正在积极申报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现已通过国家级初审,并邀请世界旅游组织编制高标准、高起点的旅游发展规划。 雷山县旅游背景雷山县作为贵州省旅游发展的主要阵地之一,县人民政府在2004年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旅游业,依托雷山县旅游资源优势,围绕民族文化和生态文化协调发展的要求、树立“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观点,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以“一山两寨一线”为重点,即以雷公山、朗德上寨和西江苗寨为重点,加快景区景点建设步伐,着力打造“中国苗族文化中心”、“雷公山原始生态游”两大品牌,树立雷山旅游新形象。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雷山旅游项目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有利于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保护、拉动区域的旅游发展,提升旅游品味和档次,建设非常必要。 是西部大开发和旅游业发展的需要雷山县政府均将旅游产业列为支柱产业,重点开发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制订了详实的发展计划,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雷山旅游项目也纳入到省、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属重点发展项目;西部大开发对旅游产业发展进行了专项部署,给予专项资金,雷山旅游项目符合其发展的要求;雷山县是贵州省较为贫困的县份之一,但雷山县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区位优势,尤其雷公山是苗岭“第一峰”,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是黔东南州发展生态旅游的首选出处,是黔东南州实施“两”山扶贫的主战场之一,其中通过旅游促进区域的脱贫致富是首选扶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之一。雷山旅游项目的实施即是顺应时代潮流,又能拉动雷山县旅游的发展,加速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山区群众的脱贫致富步伐。 是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开发促保护,以保护促发展”。雷山县县域财政仅能维持工作正常运转,山区群众往往通过采伐林木及挖掘药材等途径变换金钱,导致生态环境的恶性发展,更没有资金投入生态资源的保护和旅游开发。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加强对区域内农民的培训,引导农民改变生产、生活习惯,参与到旅游行业中来,如发展农家乐、开发工艺品、当导游等,通过旅游项目实施获取一定数量的回报,从而实现更好地保护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资源,实现良性发展。 是对苗族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和保护的需要雷公山是苗岭的主峰,由于山高路远,相对封闭,至今仍有多个村寨没有通公路,区域内保持着原汁、原味的苗族历史文化特征。通过旅游项目实施,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科学规划设计,合理的保护与开发苗族村寨文化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产业,实现区域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既是对历史文化资源抢救做出了贡献,也加速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是提升旅游档次,完善服务功能的需要雷山县全县目前没有一家星级宾馆,中低档床位也仅有600个,较好的餐馆只有6家,旅游接待设施相当落后,而苗族博览园和森林休闲山庄及接待中心的建成,将增加一座四星级旅游宾馆,提供400多个中、高档床位,提供一流的休闲娱乐保健活动场所,全面提升旅游接待服务能力,实现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3.1 自然环境条件3.1.1 自然地理项目区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部,苗岭西坡,雷山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075510822,北纬26022634,利于贵州省东线旅游区的中心地带。北接凯里市、台江县,南抵三都县,东邻剑河县、榕江县,西与丹寨县相连。东西宽42.5km,南北长59.0km,总面积1218.5km2。雷山集生态风光、民族风情于一体,地处国家旅游局确定的桂林至三峡国际旅游黄金线的中心地带,又位于贵州省确定的凯里至黎平国际苗、侗民族风情线旅游核心圈。只需40多分钟就可驱车直达州府凯里的公路已经改造成四级油路,并直接连通凯(里)麻(江)高等级公路和贵(阳)新(寨)高速公路,从贵阳行程两个半小时就可直达雷公山。炉(山)榕(江)公路、三(穗)凯(里)高速公路和黎平机场建成后,游客可以从广西桂林、湖南张家界乘车直达雷公山。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东北紧依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南毗邻丹江镇和大塘乡,距县城10km。新桥“超短裙”苗族村位于大塘乡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3km,炉(山)榕(江)公路穿寨而过;苗族博览园位于丹江镇雷山县城响楼开发区,丹江河从前流过,交通十分方便。3.1.2 地貌地形地处云贵高原东缘,即云贵高原向湖广盆地过渡之东南斜坡一、二级阶梯上,苗岭山脉自西南向东北横亘全境,最高峰雷公山海拔2178.8m。地貌主要为中山地貌,次为低山和高山地貌,地形以宽缓斜坡和台地缓坡为主。3.1.3 气候大多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415,一月平均气温4.8,七月平均气温24.6。由于雷公山海拔高,气候垂直差异性十分明显,呈现“一山有四季”的气候特点,年均气温仅为9,一月平均气温1.6,七月平均气温15.8,相差14,“冬暖夏凉”,显现了优越的旅游气候特征。3.1.4 土壤全县土壤以黄壤为主,土壤随海拔高度呈带状分布,由低到高分别为黄红壤、黄壤、山地黄棕壤和山地灌丛草甸土四个土带。3.1.5 河流水系分属清水江和都柳江水系,全境大小河流共216条,丹江河和永乐河为县内主要河流。雷公山水资源物理性质良好,化学成份简单,水硬度及矿化度极低,绝大部分小于0.5德国度,属极软水,清澈透底、清凉可口,经国家地质矿产部等单位鉴定,并以地矿水发1993160号文批准,确定雷公山山泉水符合国家颁布的gb8537-87标准,极具饮用水源的质量优势。境内年平均流量为10.3亿m3,水能理论蕴藏量6.804万kw,开发潜力巨大。3.1.6 植被雷山县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因雷公山海拔较高,垂直分布特征明显。海拔2100m以上,以亚高山灌丛和山顶矮林植被为主;海拔13502100m,为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植被;海拔1350m以下,则为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植被。天然林主要有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混交林和针叶阔叶混交林;人工林以杉木、马尾松和华山松林为主,还有少量竹林和经济林。3.2 社会经济条件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3148万元,其中:第一产业11665万元,第二产业4590万元,第三产业6893万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财政持续增长,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2008万元,突破了两千万元大关,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364万元;本级财政总支出7497万元。金融形势良好,银行年末存款余额26567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838万元,贷款余额21135万元。雷山县有苗、汉、水、侗、瑶、彝六个民族,苗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4.5%,是中国最集中的苗族聚居区之一。新桥村辖8个村民小组,217户,900余人,以王氏居多。又名“王家寨”。超短裙苗定居于此,被中外的游客誉为“超短裙”苗族圣地、“超短裙”第一村。3.3 旅游资源现状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旅游电视委员会、全国电视旅游节目协作会、中央电视台“旅游黄金线”栏目共同组织,历时7个月在全国范围内评估产生的“体验中国2004全国最好玩的地方”的评选活动中,贵州雷山位列其中,表明贵州雷山旅游具有其独特魅力。3.3.1自然旅游资源该县有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雷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是人类宝贵的自然遗产和中华民族的绚丽瑰宝。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称为“当今人类保存最完好的一块未受污染的生态文化净地,是人类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理想王国,是世界十大森林旅游胜地之一”。2001年批准建设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批准建设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有生物种类2000多种。其中植物种类1390种,列为国家濒危、珍稀重点保护植物24种。特别是世界稀有珍贵树种秃杉,是目前国内仅存3个地方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一处。野生动物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类野生动物有28种。自然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体的旅游资源景观: 森林与野生动植物景观资源雷公山以高耸庞大的山体,优越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水、热、土等自然条件,加上地史上未受到第四纪冰川的侵袭,成为许多古老孑遗植物的避难场所。雷公山又是一块没有受到外界干扰的处女地,至今还保持着原始的森林生态环境;野生动植物在没有人为干扰的环境下遵循自然法则生长发育。据调查统计,雷公山有维管束植物2009种(含种以下等级),隶属290个科,696属。其中,国家濒危、珍稀重点保护的植物有钟萼木、香果树、银杏、红豆杉、南方红豆杉、秃杉、鹅掌楸、马尾树、水青树、福建柏、金佛山兰、十齿花、闽楠、香樟、柔毛油杉、黄杉、长苞铁杉、半枫荷、翠柏、穗花杉、银鹊树、厚朴、红花木莲、乐东拟单性木兰、白辛树、木瓜红等26种。这些植物不仅具有极高的科研保护价值,同时还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雷公山是世界上秃杉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秃杉起源古老,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孑遗种,为世界上稀有的珍贵树种;其树形高大挺拔,干形通直,枝叶浓密翠绿,树形端庄挺秀,无论远看近看,秃杉都给人以“万木之王”之感。交腊的千年银杏杈分七叉,四人合抱、枝叶繁茂、耸入云霄,是十分罕见的。雷公山的观赏植物不仅种类多,而且分布面广,野生花卉繁多,馨香袭人。以杜鹃(rhododendron spp.)为代表的观花类植物,如水溪旁的溪畔杜鹃(rh. rivulare)、山坡上的映山红(rh.simisii)、山顶的大白杜鹃(rh.decorum)以及云锦杜鹃(rh.fortunei)、望春杜鹃(rh.biondii)等,遍布雷公山各个角落。世居雷公山的苗族同胞更是崇尚森林,在雷公山区的村前寨后,歇凉坳上,皆为树木掩映,枫香、马尾松、红豆杉、香樟等风景树、护寨树,争奇斗艳,各领风骚,随处可见。同时由于雷公山海拔高,植被的垂直分布带明显,自下而上分布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以及山顶矮林等森林类型。由于这些森林类型中的组成树种不同,森林景观也随之变化,在不同的时空段上,给人们展现出一幅幅色彩斑斓、丰富多彩的森林植被景观。在保存良好的森林植被条件下,祥和地生活着众多的野生动物。据调查,雷公山有野生动物518种,隶属132科39目;其中兽类动物52种,包括猕猴、藏酉猴、穿山甲、黑熊、水獭、大灵猫、小灵猫、金猫、林麝、斑灵猩、鬣羚等。雷公山的爬行动物以种类繁多而著称全国,已知有56种,分属8科33属,占贵州省爬行动物的52.8%;两栖类动物已知36种,占贵州省两栖动物的56%;其中尾斑瘰螈为贵州特有种,雷山鬣蟾为雷公山特有种。 地文景观资源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境内山岭逶迤,群峰林立,地形高耸,山体景观既雄伟壮观又险峻奇特。公园内断裂十分发育。在高岩大峡谷、响水岩瀑布一带河流强烈切割,在地貌景观上为典型的构造侵蚀地貌景观。 水文景观资源雷公山水文地质结构独特,水资源的赋存及富集条件复杂,大气降水、地表水及地下水循环交替环境十分和谐,水资源极为丰富。同时,由于雷公山的地形垂直高差大,河流降坡陡且基流量大,加上森林植被保存良好,雷公山的瀑布、山泉等水文景观十分丰富。森林公园内的瀑布有数十处,代表性的瀑布有响水岩瀑布、滚牛大瀑布、交腊瀑布、冷水潭瀑布等;山泉有莲花坪的龙泉、主峰的天井等。天象景观资源雷公山海拔高差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山顶山下气候迥然不同,同时,良好的森林植被保持了整个山体湿润的气候环境,这使得雷公山天象景观资源非常丰富,主要有佛光、云海、日出、雪景等。3.3.2 人文资源我国苗族主要分布在黔、湘、鄂、川、滇、桂、琼、陕、京等地区,但主要集中在贵州,贵州的苗族主要集中在黔东北和黔东南地区,而黔东南的苗族主要集中在雷公山地区。苗族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民族,也是一个苦难的民族。苗族源于炎帝、黄帝、蚩尤三祖共创华夏文明时期蚩尤九黎部落。主要居住在“左洞庭、右彭蠡”一带,后来蚩尤在涿鹿中原时被黄帝打败,被迫西迁。在漫长艰苦的迁徙过程中,苗族主体不断西迁,进入到黔东北和黔东南地区。雷公山的高山峡谷、原始森林成了苗民先祖的避难所和后代苗民生长繁育的场所。正因为长期跟外界隔绝和缺少现代文字的记载,相对独立的文化发展,使雷公山地区的苗民至今仍保留着苗族文化中的远古遗风。充满神秘的苗族宗教祭祀,众多的苗族特有节日,美丽的民间传说,都给外界以无比的吸引力和震憾力。现在雷山苗族人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典章制度文化虽然已有某些表的变化,但是核心仍然坚持着苗族文化中原生的传统。苗族的原始生活习俗在某些村寨里依然随处可见。 项目区内的人文资源雷公山为苗疆腹地,苗族风情古朴浓厚。这里居住的苗族同胞长期处于待开发状态,仍然保存着最纯正的苗族文化。雷公山也是历史上苗族人民反抗历代统治者压迫和剥削的重要根据地和大本营,清代中叶声震朝野、坚持十八年之久的张秀眉起义就发生在这里。森林公园内现有乌东、交腊、高岩等民族村寨以及边缘还有“铜鼓村”美誉的掌坳苗寨和苗族歌舞之乡白岩苗寨等。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苗族风情主要体现在歌舞、乐器、服饰、习俗、建筑等方面,其中最能表现苗族习俗的是苗族歌舞及歌舞所使用的乐器。雷公山半山腰依山而筑的梯田、茶园景观颇为壮观,体现了苗族人民的勤劳智慧。新桥位于县城南部,距县城13km,超短裙苗居住于此,凯榕公路穿寨而过。该村历经数百年的沧桑,至今仍保留着原汁原味的服饰穿戴和歌舞表演习俗、古老的建筑风格,越坚淳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传承着原始古朴的文明。尤以“超短裙”民族服饰妇女着短裙,裙长不过膝,脚缠裹塑,装束别具一格著称于世,芦苼曲自成格调,其独特的民族歌舞令中外游客叹为观止,独具一格的“水上粮仓”均建于水池之中,造型别致,防鼠防火,使至此的观光学者及游客赞不绝口,都称“水上粮仓”建筑堪称一绝,是新桥村民的一大创举,也是民族智慧的象征。 其它重要人文资源西江千户苗寨,是苗族始祖构寅、构卯率族西迁至此的安居地。按苗族“子连父名”的族谱计算,建寨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寨内聚居着1280余户,五千多苗族人口,是国内仅有,世界无双的最大山区苗族村寨。依山而建的民房、气势磅礴、宏伟非凡,犹如天上楼客,是极为少见的建筑奇观。被建筑界誉为“少数民族建筑之瑰宝”。现存100年以上的古宅占14%,50至100年的建筑占70%。82年被列为全省东线少数民族风情旅游点,92年被列为全省历史文化名镇,98年被列为全省13个重点保护与建设民族村镇。郎德上寨民俗露天博物馆(民族文物村):郎德上寨位于雷山县北部望丰河畔,距县城17km,距州府凯里29km。郎德上寨为清代苗族英雄平杨王杨大陆故里。现今在寨上建有杨大陆故居和民俗露天博物馆。村寨依山傍水,优美静谧,山上杨大陆当年反清抗暴时修的防线、碉堡、炮台、关隘、战壕至今犹存。1987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十多年来,到雷山县郎德上寨观光和考察的中外游客近40万人,其中有包括国家领导人如温家宝、乔石等,国外多位外交使节和党政要人。被誉为全国最早的“民俗露天博物馆”95年分别被省文化厅、国家文化部授予“民族歌舞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98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全国百座特色博物馆”行列,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雷公坪点将台:位于雷公坪景区中部,底长40.0m,高6.0 m,分三级,呈弧形,为清代苗族英雄张秀眉反清遗址。花街路、军用井、万人坟、关隘、哨口等遗址依稀可辨,令人发思古之幽情。1985年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4 生态环境质量3.4.1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 大气环境质量地处苗岭腹地的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内除响水岩水电站外,工业是一片空白。大气中的总悬浮微粒、飘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光化学氧化剂等均未达到国家大气一级标准的含量,空气达到国家大气一级标准。经连续监测,雷公山至今没有发现有酸雨污染。 地面水环境质量据有关资料分析,雷公山地表水及地下水的物理性质良好,一般都无色、无味、无臭、清澈透明。一般水温为1316。雷公山水的化学成分简单,水化学类型以hco3naca水为主,局部为hco3cana及hco3so4naca。硬度极低,绝大部分小于0.5德国度,属极软水。ph值6.57.75,属中性水。固形物含量一般为0.010.02g/l。属矿化物。雷公山地表水的微生物含量在居民区以下,由于生产生活的污染,使得每升水微生物含量230个以上,严重超出国家标准;而在居民区以上,受人类影响极小,每升水微生物含量可达到国家标准。通过对水体中的cu、pb、zn、as、hg、ca、cr等元素分析,仅zn和as有检出,其含量分别为0.0090.03 mg/l及0.0030.008mg/l,达到国家一类水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据有关土壤资料,雷公山土壤中的环境危害元素含量,pb:550ppm,平均14.3ppm;cr:540ppm,平均18.1ppm;其它危害元素除as在森林公园外的毛坪有检测外,其余均未检出。根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pb含量的上限稍高(一级土壤环境标准pb必须35 ppm),其余均可达到国家一级土壤环境标准。森林公园内的居民因为交通不便,收入低,再加上传统习惯,很少使用农药,因此,六六六、滴滴涕在土壤中的含量符合国家一级土壤环境标准。 空气负氧离子及含菌量经观测计算,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空气负氧离子在2.43761043.9613104个/cm3,个别景点含量可达5万个/ cm3以上。空气中的细菌含量在1000个/以下。3.4.2 新桥“超短裙”苗族村新桥村背靠山林,周围是较开阔的农田菜地和山体林地,充分体现了农业村寨的环境特色,林地生态植被良好;由于没有较大工业及其它污染源,土壤、水体、大气基本没受污染,生态环境质量较好,适合旅游开发。3.4.3 苗族博览园苗族博览园位于县城响楼开发区内,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山上植被以松类为主,林相需要改造,以提高风景林质量。园区周边没有大的污染源,河流水质、土壤、大气质量较好,生态环境质量良好。3.5 旅游资源评价项目区内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是我国中亚热带十分宝贵的生物基因库,被称为苗岭的“绿宝盆”,她不仅拥有丰富的原始森林生态环境和珍稀动植物资源,而且还蕴藏着浓郁的苗族风情风俗资源。奇峰峡谷、苍山林海、云景水色和古朴的苗寨风情、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迹,构成了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尤以超短裙民族服饰、独特的民族歌舞和水上粮仓为奇观奇景的新桥苗寨、雷山县被誉为“铜鼓舞之乡”的掌坳苗寨等为代表的苗族风情风俗村寨,相互交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苗族民俗风情圈。加上久负盛名的“民俗露天博物馆”郎德上寨,“天下第一苗寨”的千户苗寨-西江等民族文化资源,雷山县具有成为我国苗族文化对外展示中心地位的条件。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既是贵州省乃至全国不可多得的生物物种科研和科普教育基地;又是在“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同时亲身体验苗族风情风俗的最佳旅游胜地。1997年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官员和挪威专家在雷山实地考察后公布:雷公山是当今人类保存得最完好的一块未受污染的生态文化净地,是人类追求“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理想王国,是世界十大森林旅游地区之一。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和贵州“公园省”旅游建设发展的大好机遇下,随着黔东南州两“山”扶贫战略的实施,雷山县旅游基础设施接待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积极树立雷山品牌和旅游兴县的形势下,融合着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的雷山旅游项目必将会迎来大量的客源。3.6 基础设施条件雷山县委、县政府正采取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省道炉(山)榕(江)公路自北至南从公园西侧而过,雷毛公路自西至东贯穿整个公园,连接白岩、乌东、响水岩、雷公山顶,全长27km,目前已改建成四级柏油路面,并且全线贯通。20km的游步道和苗岭之巅、莲花坪和大塘湾景区的一批观景台、凉亭、小桥已经建成。苗族博览园位于雷山县城响楼开发区,紧临县城干道,目前度假园的四星级旅游宾馆已封顶,其它配套设施正在建设之中;新桥短裙苗族村寨炉(山)榕(江)公路贯通村寨,交通方便,水、电、通讯可接通到户。 雷公山顶现有电视转播塔和无线电通讯差转台各1座,苗族博览园、新桥短裙苗族村寨的通讯条件良好,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通讯网络可覆盖森林公园的大部分区域,但仍存在盲区。 项目区内的各村寨现均已通水、通电。项目区内均没有专门的排污设施。3.7 服务设施条件目前,雷山县境内旅游服务设施接待能力和标准远远达不到市场需求,没有一座星级宾馆。县城现有宾馆、招待所不到20家,具有床位600余个。雷公山森林公园内有雷公山顶招待所现有床位30个,多为低档床位;森林公园内现有响水岩度假山庄,有中档床位80个。此外,在交腊、白岩、乌东等苗族村寨可提供简单民族饮食、娱乐、住宿服务。由于餐饮等旅游接待服务跟不上,床位利用率较低;森林公园内现有公厕3座,但现阶段森林公园内的其他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如停车场、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等严重滞后,给森林公园的环境保护和旅游接待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新桥短裙苗族村寨有公厕1座,旅游接待站1处,有表演场1处,面积100m2。民族纪念品购物主要在距公园较近的丹江镇进行。全县仅有雷公山风情旅行社1家,有专业导游5名,导游服务处于起步阶段。3.8 法律支持条件近十几年来,中国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其中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等,行政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旅行社管理条例等。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还制定并颁布了相应的实施办法、实施细则以及一些地方性法规,如森林公园管理办法、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贵州省森林公园管理办法、贵州省旅游村寨定点管理暂行办法、旅游发展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等。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为森林公园、民族村寨的保护、建设、综合利用等提供了法律支持条件。第四章项目定位及构成4.1 项目性质项目区的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以雷公山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基础,以古朴的民族风情、森林文化、农耕文化为特色,以原始森林环境与险峻地貌景观为优势;新桥短裙苗族村以独特的水上粮仓建筑、苗族服饰和民族文化为特色,以体验超短裙苗族民族生活、风情为主题;苗族博览园以四星级旅游宾馆为中心,以苗族文化展览为基础,以休闲娱乐度假为主线,以提升雷山旅游档次为目标。项目是以建设原始森林生态旅游、苗族民族民俗文化旅游为主题、集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