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安排考前30天_第1页
合理安排考前30天_第2页
合理安排考前30天_第3页
合理安排考前30天_第4页
合理安排考前30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化学 课本知识回扣 合理安排考前 30 天 进入五月,高考的气息愈来愈浓,经过进入高三的系统复习和强化训练,多数考生已 成竹在胸,跃跃欲试,但也有一部分考生仍感到心中没底,不知怎样复习。如何安排好考 前的这 30 天,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认真研读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它规定了教材范围和能力要求,为考生复习指 明了方向,深入探究考试说明的本质,可以挖掘高考高频命题点,揭秘高考新变化, 洞察命题趋向,从而准确把握高考脉搏。 二、回归教材 查找盲点 卷综合题中往往会遇到一些“盲点” ,形成思维障碍,大多数学生的知识“盲点”是 教材的边角知识,在复习时易被忽视,针对这种情况高考前的最后 30 天,我们应该做到: 1.回归教材,梳理教材边角知识,课本中的一些小栏目,如“知识支持” 、 “观察思考” 、 “资料在线” 、 “交流研讨” 、 “联想质疑”等都不能忽视,课本中的插图、附表往往就是高 考出题的背景材料,在回归教材的时候,这些内容不能放过。 2.认识原理、吃透教材。 教材是高考的命题之本,高考试题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有些题目看似与教材无关, 其实其核心内容都隐含在教材中。在考前的最后 30 天里将考试说明的知识点对照教材 逐个找出其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在前一时期的复习中为数不少的教师和学生重复习资料而 轻教材,其实教材才是高考复习的根本,复习资料只是高考复习的辅助,特别是高考临近 的日子,放下做不完的模拟试卷,真正回到课本上来。吃透教材还体现在做题时自觉地联 系教材,特别是一些生题一时拿不出解题的办法和思路,这时头脑要清醒,冷静回顾一下 课本知识,想一想该题应属于课本中的哪一章节,这一章节有哪些知识点,该题属于哪一 要点范畴,有哪些概念、原理可以运用,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三、收集典型错例 “向错误学习”即将最近一个多月模拟练习中自己出现的错误归类收集整理,分析错 因,避免高考中出现类似错误。化学卷题目信息量大,能力要求高,考生在答题过程中 易出现的问题概括起来有: 表述性失误在第卷出现最多,很多考生由于书写不规范,化学用语表述不正确,文 字表述含糊不清而引起不必要的非智力因素的失误。 常见的错误有: 1.计算结果无计量单位,不注意有效数字; 2.热化学方程式漏写物质状态; 3.离子方程式写成化学方程式:分子式写成结构简式,元素名称写成元素符号,原子 结构示意图,写成电子式或电子排布式; 4.容量瓶不写容量; 5.化学反应方程式中条件编写、未配平、未写气体符号、等号与可逆符号乱使用,多 2 元弱酸根的水解反应不分步写: 6.有机物结构简式只写碳架不写氢;酯化反应的生成物漏写“水” ;缩聚反应的生成物 漏写“小分子” ,CHO 写成 CHO、COH或COH ;COOH 写成HOOC 或 COOH、CO 2H; 写成 ,本来是邻位写成 了间位等。 第卷除用化学用语回答之外,就是文字表述题型。考查文字表述能力也是高考能力 测试点之一。简答题要求准确地组织文字,简明扼要地答出要点,有的考生虽然理解了题 意,却答非所问。 对于以上问题,必须在复习时重视化学用语的训练,严格要求,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 做到书写准确、规范。第一,解题格式力求规范,书写工整清晰;第二,强化对电子式、 化学式、离子方程式、有机物结构式、结构简式、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等的训练;第三, 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力求思路完整,体现过程,计算力求结果准确;第四,针对解题错 误、习惯性错误查找原因,及时改正。 四、研究高考评分细则 高考评分时有一个细则,对哪些情况扣分,哪些情况不得分的规定相当详细,了解评 分细则,有利于规范答题,如: 1.化学用语的评分细则 化学卷 40%左右的答案要用化学用语表述,而部分同学化学用语使用不过关,且没 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高考评分细则对化学用语的使用要求相当严格,如 (1)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不写反应条件扣一半的分,不配平或产物、反应物的 化学式有一处写错误不得分, “ ”和“”错用不得分, “”或“”符号该标出 之处漏标酌情扣分。 (2)热化学方程式不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或焓变数值不注明、计算错误、不带单位、 该注明“+” 、 “”号而漏写均判为不得分。 (3)将化学式写成名称、将有机物结构简式写成分子式、将离子方程式写成化学方程 式均不得分。 2.化学简答与计算评分细则 部分同学不注意文字表达的简洁性和准确性,答题时书写废话,既浪费时间又容易造 成扣分,在审题过程中对试题的背景理解不透彻,答案偏离试题要求,或者书写字体潦草 出现错字、白字等;而对于计算该有过程而未体现解题过程,计算结果无单位或不注意有 效数字的问题,高考评分都有明确规定。 (1)简答题出现科学性错误,该空不得分;(2)出现错别字且错别字是关键字该空 不得分;(3)简答不全面得一半分;(4)关于实验设计的简答缺少步骤、现象和结论中 的一部分,要分步得分,只能得部分分;(5)化学计算的表达式错误或计算数据错误不给 分,缺少单位扣一半分,不注意有效数字酌情减分。 五、调适自己的考试心态 高考前的这 30 天里,考生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学会自我减压,那么具体应 3 该怎么做呢? 1.要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要坚定信心,良好的自信能提高成绩。学习实力并不是 高考成绩好坏的唯一决定因素,心理状态也会决定高考的发挥。 2.不要过分考虑结果。当下最关键的是充分利用时间,做好最后的复习工作,高考时 尽自己所能发挥,而至于结果如何,留待高考后再去解决。现在去想结果并不能对现在的 复习有任何帮助,反而会产生焦虑的情绪。 3.要保持适度的期望。不要强求“超常发挥” ,只求“正常发挥” 。然后瞄准自己的目 标,相信自己能发挥出好的水平。 4.要保持积极的情绪。最后这段时间,尽量保持愉快的心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保持 微笑。再者,回忆一些甜美的事情,可以给你带来好心情。不要与人争吵、产生矛盾,或 是过多地想烦恼的事情,以免影响情绪。 5.要正确对待失眼。临近高考失眠,或是高考期间失眠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而对 于大多数高三学生来说,对失眠本身的焦虑所产生的不良影响远大于失眠本身。对付失眠,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去关注它,不去夸大它。当然,你也可以掌握一些助眠的方法,帮助 自己更快更好的地睡眠。例如,可以给自己做一些身体上的放松,也可以在睡前做一个短 时间的散步,利用散步的时候把需要考虑、需要安排的事情考虑好,利用散步把情绪调整 到平静的状态。情绪平静、身体放松、大脑没有思虑,自然就容易入睡。 6.以平静的心态对待考试。每年高考都会涌现一批“黑马” ,高考名次或成绩比平时要 好,他们成功的经验主要源自良好的心态,期望值不太高,结果“正常发挥”或“超常发 挥” 。考出了意想不到的成绩。进入考场,拿到试卷后无论试题难易要先静下心来,沉着冷 静,想到“我易人亦易,我要仔细;我难人亦难,我不畏难, ”先把基础题做好,拿到基本 分,最后逐步攻克难题,力争上名牌。 4 基础知识回扣 .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一、钠的反应 1.与水反应:2Na+2H 2O=2NaOH+H2 离子方程式:2Na+2H 2O=2Na+2OH +H2 提示:此反应在近几年高考中主要以实验、计算的形式出现。 反应前的必要操作:用镊子取出钠块,用滤纸擦净钠块表面的煤油,在玻璃片上用 小刀切去表面的氧化层。 反应现象:浮在水面上,熔化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响声,使滴有酚酞的溶 液变红。 钠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 NaOH,再与盐溶液反应。 钾与水反应比钠要剧烈,其他方面类似。 2.与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金属! 与 CuSO4 溶液; 2Na+2H2O+Cu2+=Cu(OH) 2+2Na +H2 与 NH4Cl 溶液: 2Na+2NH =2Na+H2+2NH 3 3.与氧气反应 4Na+O2=2Na2O(空气中缓慢氧化) 2Na+O2 Na2O2点 燃 2Na2O+O2 2Na2O2 4Li+O2 2Li2O点 燃 深化: 钠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反应现象也不一样;反应现象也不一样: 钠在空气中中缓慢氧化的现象是变暗;钠在空气中点燃的现象是发出黄色火焰,并生成淡 黄色物质。 碱金属单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生成过氧化物甚至比过氧化物更复杂的物质, 而 Li 只生成 Li2O。 碱金属单质因易被氧化,多保存在煤油中,而 Li 却因密度比煤油小,只能保存在固 体石蜡中。 要注意高考推断题中的多步氧化转化关系:Na Na2O Na2O2。2 2 4.钠化合物的反应 5 (1)Na 2O2 的反应 2H2O+2Na2O2=4NaOH+O2 2CO2+2Na2O2=2Na2CO3+O2 提示:Na 2O2 与水反应,在高考实验中是一种常用的制取氧气的方法。 Na 2O2 与 CO2 反应,在高考中主要考查 Na2O2 作供氧剂的用途。 Na 2O2 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Na 2O2 有漂白作用(强氧化性) ,如 Na2O2 投入酚酞溶液中先变红后褪色。 深化:有关过氧化钠反应的计算在高考中也是一个热点,反应中物质质量增加的规律: 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从原子组成上分析是过氧化钠吸收了水分子中全部的氢原子,固体 物质增加的质量就是水分子中氢原子的质量。b.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从原子组成上 分析是过氧化钠吸收了二氧化碳分子中的相当于“CO”的部分,固体物质增加的质量就是 二氧化碳分子中“CO”的质量。反应中体积变化规律:过氧化钠无论与水反应还是与二氧 化碳反应,反应前后的气体体积差都等于产生的氧气的体积,等于被吸收气体体积的一半。 (2)Na 2CO3 与盐酸的互滴反应 向盐酸中逐滴加入 Na2CO3 溶液(开始时酸过量)开始就有气体放出: Na2CO3+2HCl=2NaCl+CO2+H 2O(酸足量) ;向 Na2CO3 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开始时酸 不足)开始无气体产生:HCl+Na 2CO3=NaCl+NaHCO3(无气泡) 。 特别提醒 不同的滴加顺序产生不同的现象,这就是不用其他试剂鉴别 Na2CO3 溶液 和盐酸的原理。 (3)NaHCO 3 的反应 不稳定性 2NaHCO3 Na2CO3+CO2+H 2O 利用此反应除去 Na2CO3 中的 NaHCO3。 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 NaHCO3+NaOH=Na2CO3+H2O NaHCO3+HCl=NaCl+CO2+H 2O (4)NaOH 的反应 CO2+2NaOH=Na2CO3+H2O(CO 2 不足) CO2+Na2CO3+H2O=2NaHCO3 CO2+NaOH=NaHCO3(CO 2 过量) 深化:由上述反应原理可知: 由于 NaOH 能与 CO2 反应,故实验室中 NaOH 要密封保存,避免与空气接触。 NaOH 制备 NaHCO3,可采用向 NaOH 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 的方法。 NaOH 和 CO2 反应,二者的比不同,产物不同。 6 二、Mg 的反应 1.与 H2O 反应 (1)与冷水几乎不反应; (2)与热水缓慢反应,可使酚酞变浅红。 Mg+2H2O Mg(OH) 2+H2 2.在 CO2 中燃烧 2Mg+CO2 2MgO+C点 燃 提示:此反应在高考中是一个热点反应,主要出现在推断题中,是由金属单质作反 应物生成非金属固体单质的置换反应。 镁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3.在空气中燃烧 2Mg+O2 2MgO 3Mg+N2 Mg3N2点 燃 点 燃 2Mg+CO2 2MgO+C点 燃 提示:不要忽视了镁在空气中能与 N2、CO 2 反应。 镁在空气中与 O2 反应生成一层坚固的致密氧化物保护膜,所以金属镁有抗腐蚀性。 三、铝及其反应合的反应 1.Al 的反应 (1)铝箔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4Al+3O2 2Al2O3点 燃 提示:此反应是一个剧烈的放热反应,生成熔融物,实验用的集气瓶要在瓶底铺一层 细沙或水。 (2)铝热反应 2Al+Fe2O3 2Fe+Al2O3高 温 4Al+3MnO2 2Mn+2Al2O3高 温 提示:引发铝热反应的操作是高考实验考查的热点。主要操作是:铺一层 KClO3, 插上镁条,然后点燃镁条。 注意铝热反应中学化学中惟一一类金属单质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的置换反应。 2.Al、Al 2O3、Al(OH) 3 既溶于强酸又溶于强碱溶液,且每生成 1mol Al3+均耗 3mol 7 H+,每生成 1mol AlO 或 Al(OH ) 均耗 1mol OH 。24 (1)铝片产生氢气的反应 2Al+6HCl=2AlC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或 2Al+2NaOH+6H2O=2NaAl(OH) 4+3H2 (2)Al 2O3 的反应 Al2O3+6HCl=2AlCl3+3H2O Al2O3+2NaOH=2NaAlO2+H2O (或 Al2O3+2NaOH+3H2O=2NaAl(OH) 4) (3)Al(OH) 3 的反应 Al(OH) 3+3HCl=AlCl3+3H2O Al(OH) 3+NaOH=NaAlO2+2H2O (或 Al(OH) 3+NaOH=NaAl(OH) 4) 提示:Al 2O3、Al(OH) 3 不溶于 H2CO3(CO 2 的水溶液)和氨水。 Al 在 H2CO3 溶液、氨水中会发生电化学腐蚀。 Al 与 NaOH 溶液的反应,有些学生往往写不出! 3.铝盐的反应 (1)铝盐与氨水反应 Al3+3NH3H2O=Al(OH) 3+3NH 4 提示:不管氨水是否过量,都是发生此反应,Al(OH ) 3 不溶于过量的氨水。 此反应常用于制备 Al(OH) 3。 (2)铝盐与 NaOH 溶液反应: Al3+3OH =Al(OH) 3(NaOH 不足) Al3+4OH =Al(OH) 4 (NaOH 过量) 或 Al3+4OH =AlO +2H2O 每生成 1mol AlO 耗 OH 4mol2 (2)偏铝酸盐的反应(或四羟基合铝酸钠的反应) 向偏铝酸盐中滴加盐酸(或向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 NaAlO2+HCl+H2O=Al(OH) 3+NaCl (少量盐酸) 或 NaAl(OH ) 4+HCl=NaCl+Al(OH) 3+H 2O(少量盐酸) NaAlO2+4HCl=AlCl3+NaCl+2H2O(足量盐酸) 或 NaAl(OH ) 4+4HCl=NaCl+AlCl3+4H2O(足量盐酸) 深化:向偏铝酸盐中(或向四羟基合铝酸盐中)滴加过量盐酸的实验现象是:先产 生白色沉淀,然后沉淀溶解。 向偏铝酸钠(或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通入 CO2:CO 2 过量: 8 AlO +CO2+2H2O=Al(OH) 3+HCO 或Al(OH) 4 +CO2=Al(OH) 3+HCO ;CO 2 3 3 少量:AlO +CO2+3H2O=2Al(OH) 3+CO 或 2Al( OH) 4 +CO2=2Al(OH)2 3+H 2O+CO 。3 偏铝酸盐(或四羟基合铝酸盐)与铝盐反应。 Al3+3AlO +6H2O=4Al(OH) 3 或 3Al(OH ) 4 +Al3+=4Al(OH) 2 提示:Al 3+与 AlO (或Al(OH) 4 )不能共存。2 此反应是一种最节省原料的制备 Al(OH) 3 的方案。 四、铁及其化合物的反应 1.铁单质的反应 (1)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2O2 Fe3O4点 燃 提示:生成物不是红棕色 Fe2O3,而是黑色的磁性晶体 Fe3O4,此反应是一个剧烈的放 热反应,生成熔融物,实验用的集气瓶要在瓶底铺一层细沙或水。 (2)铁与硫反应 Fe+S FeS 提示:生成物不是 Fe2S3。 (3)高温下铁与水反应 3Fe+4H2O(g) Fe3O4+4H2 提示:注意此反应是中学化学中惟一一个金属单质与水在高温条件下的置换反应。 (4)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CuSO4=Cu+FeSO4 提示:此反应是古代著名的“湿法炼铜”的原理。 (5)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 2FeCl3+Fe=2FeCl2 提示:配制 FeCl2 溶液时要加铁粉,用此原理来防止 FeCl2 被氧化。 2.铁的化合物的反应 (1)氯化亚铁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FeCl2+2NaOH=Fe(OH) 2 +2NaCl,4Fe(OH) 2+O2+2H2O=4Fe(OH) 3 提示:此反应过程中的实验现象: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由此可知,Fe(OH) 2 易变质,故实验室制取 Fe(OH) 2 时要采取措施防止其与空 气接触。 9 (2)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 2FeCl2+Cl2=2FeCl3 提示:该反应的实验现象:溶液由浅绿色变成棕黄色。 此反应常用于检验 Fe2+。由于 Fe2+不能直接检验,只有将 Fe2+与 Cl2 反应生成 Fe3+, 然后再检验。 (3)生成 Fe(OH) 3 的反应: 4Fe(OH) 2+O2+2H2O=4Fe(OH) 3 化合反应 Fe 3+与烧碱反应: Fe3+3OH =Fe(OH) 3 可溶性铁盐的水解: Fe3+3H2O Fe(OH ) 3+3H+ 提示:此反应说明铁盐易水解,故实验室配配制铁盐溶液时,要加相应的酸来抑制其 水解。 实验室制 Fe(OH) 3 胶体: Fe3+3H2O Fe(OH ) 3(胶体) +3H+ 五、铜及其化合物的反应 1.铜单质的反应 (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2Cu+O2 2CuO,2Cu+S Cu2S,Cu+Cl 2 CuCl2。点 燃 提示: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加水形成蓝绿色溶液。 Cu 与 S 反应生成+1 价 Cu,而不是 CuS。 (2)与酸反应:Cu+2H 2SO4(浓) CuSO4+SO2+2H 2O 3Cu+8HNO3(稀) =3Cu(NO 3) 2+2NO+4H 2O Cu+4HNO3(浓) =Cu(NO 3) 2+2NO2+2H 2O 提示:铜与非氧化性酸(盐酸、稀硫酸)不反应,但可溶于氧化性酸(浓硫酸、硝 酸) 。 铜与浓 H2SO4反应需要加热。 延伸:铜与稀 H2SO4 不反应,但如果再加入 KNO3 或 H2O2 或加热条件下通氧气就能发 生反应。 (3)在潮湿空气中被锈蚀生成铜绿: 2Cu+O2+H2O+CO2=Cu2(OH) 2CO3 2.铜的重要化合物 黑色氧化铜高温分解生成红色氧化亚铜: 4CuO 2Cu2O+O2高 温 蓝色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生成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 10 CuSO45H2O CuSO4+5H2O .非金属元素的反应 一、卤素的反应 1.Cl2 的反应 (1)氯气的燃烧 H2+Cl2 2HCl点 燃 提示:该反应的实验现象: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出现白 雾。 2Fe+3Cl2 2FeCl3点 燃 提示:该反应的实验现象:产生棕黄色的烟,加水振荡,溶液呈黄色。 Cu+Cl2 CuCl2点 燃 提示:该反应的实验现象:产生棕黄色的烟,加水振荡,溶液呈蓝绿色。 以上三个反应中,实验用的集气瓶都不必在瓶底铺一层细沙或水,因为没有熔融物生 成。 (2)氯气溶于水 Cl2+H2O HCl+HClO Cl2+H2O H+Cl +HClO 提示:新制氯水中含有 H+、Cl 、ClO 、OH 、Cl 2、HClO、H 2O。 氯气溶于水,但难溶于饱和食盐水,故可将含 HCl 气体杂质的氯气通入到饱和食盐 水中,以除去 HCl。 (3)次氯酸见光分解 2HClO 2HCl+O2光 照 提示:次氯酸可作强氧化剂,杀菌消毒,还可作漂白剂。 新制氯水要避光保存。 (4)与漂白粉相关的反应 2Ca(OH) 2+2Cl2=Ca(ClO) 2+CaCl2+2H2O 提示:此反应反用于工业制漂白粉。 Ca(ClO) 2+CO2+H2O=CaCO3+2HClO 此反应说明了漂白粉失效的原因。 (5)Cl 2 与 NaOH 反应 2NaOH+Cl2=NaClO+NaCl+H2O 提示:此反应说明了 Cl2 作为尾气时,吸收剂应用 NaOH 溶液。 2.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新制氯水注入盛 NaBr 或 NaI 溶液的试管中 Cl2+2NaBr=Br2+2NaCl Cl2+2NaI=I2+2NaCl 11 提示:上述反应可用于验证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 3.氯气发生的其化反应 氯气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Cl 2+2FeCl2=2FeCl3 氯气与硫化氢溶液反应:Cl 2+H2S=2HC+S 氯气与二氧化硫溶液反应: Cl2+SO2+2H2O=2HCl+H2SO4 提示:反应后溶液酸性增强,Cl 2 和 SO2 的漂白作用均减弱甚至消失。 氯气与甲烷取代反应:CH 4+Cl2 CH3Cl+HCl 光 照 提示:还可生成多取代物。 氯气与乙烯的加成反应:CH 2=CH2+Cl2 CH2ClCH 2Cl 4.Cl2 的制法 (1)实验室制法 MnO2+4HCl(浓) MnCl2+Cl2+2H 2O (2)工业制法 2NaCl+2H2O 2NaOH+Cl2+H 2电 解 二、氧族元素的反应 1.H2O2 的不稳定性 2H2O2 2H2O+O2Mn 提示: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 H2O2,其中氧元素为1 价, H2O2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 性,并且以氧化性为主。H 2O2 溶液俗称双氧水,呈弱酸性。 此反应是实验室制取 O2 的一种方法。 H 2O2 分解的催化剂还有 FeCl3 溶液、CuSO 4 溶液等。 2.SO2 的有关反应 (1)二氧化硫用烧碱溶液吸收 SO2+2NaOH=Na2SO3+H2O 提示:此反应说明了 SO2 作为尾气时常用烧碱溶液吸收。 (2)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 2SO2+O2 2SO3,SO 3+H2O=H2SO4 SO2+H2O H2SO3,2H 2SO3+O2=2H2SO4 (3)铜与浓硫酸反应 Cu+2H2SO4(浓) CuSO4+2H2O+SO2 提示:此反应是高考性质实验的热点,要注意两点: 实验中溶液的颜色变化。SO 2 的检验。 (4)碳与浓硫酸反应 12 C+2H2SO4(浓) 2H2O+CO2+2SO 2 提示:此反应是高考性质实验的热点,要特别注意实验中检验 SO2 和 CO2 时它们之间 的相互干扰。必须先用品红溶液检验 SO2,后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CO2。 (5)二氧化硫的氧化性 SO2+2H2S=3S+2H 2O (6)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但不能漂白指示剂,如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只变红而不褪色。 拓展 所谓漂白就是指使有机色质转化为无色物质的过程,褪色泛指有色物质转化为 无色物质的过程,漂白属于褪色,但褪色不都是漂白,如 SO2 使溴水褪色但不属于漂白。 (7)SO 2 的强还原性 可被 O2、Cl 2、Br 2、I 2、HNO 3、KMnO 4(H +) 、Fe 3+等氧化。如 SO2 通入溴水: SO2+Br2+2H2O=4H+SO +2Br4 三、硅及其化合物 1.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 SiO2+2C Si+2CO高 温 提示:此反应用于工业制单质硅。 此反应是中学化学中唯一的同主族非金属固体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 2.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 SiO2+2NaOH=Na2SiO3+H2O 提示:由此可知装 NaOH 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 3.水玻璃与其他酸反应制硅酸 Na2SiO3+2HCl=2NaCl+H2SiO3 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 提示:由此可知水玻璃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 四、氮族元素的反应 1.氮气和氧气的反应 N2+O2 2NO 2NO+O2=2NO2放 电 提示:注意 NO 较活泼,容量被氧化。实验中制取 NO 时要防止其与空气接触。可 通过无色 NO 与空气接触生成红棕色 NO2 说明有 NO 生成。 在高温下 N2 与 O2 反应也可生成 NO,这是汽车尾气中含 NO 的原因。 2.氮气与氢气的反应 N2+3H2 2NH3 提示: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工业上合成氨的基本原理。注意该反应的条件:高温、高 压、催化剂。 氮的固定: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氮的固定主 13 要有自然固氮和人工固氮两种方式。自然固氮的途径包括闪电等产生含氮化合物和生物固 氮,人工固氮包括氨的合成、放电条件下氮气和氧气的化合等。 3.氮的氧化物与水的反应 3NO 2+H2O=2HNO3+NO 4NO 2+O2+2H2O=4HNO3 4NO+3O 2+2H2O=4HNO3 延伸 有关氮的氧化物与水反应的计算,是高考中的热点,其规律有:(NO):(4:12():(: .V时 ,恰 好 完 全 反 应 ,无 气 体 剩 余 ;时 NO过 量 剩 余 为 ;2时 ,过 量 ,剩 余 为 2:4:3(NO)2:.V2时 ,恰 好 完 全 反 应 ,无 气 体 剩 余 ;时 过 量 ,剩 余 ;时 ,O过 量 剩 余 4.碳酸氨铵受热分解 NH4HCO3 NH3+H 2O+CO 2 提示:此反应较特殊,生成了 3 种气体,这在高考推断题中是一个题眼。 5.浓盐酸与浓氨水反应 HCl+NH3=NH4Cl 提示:此反应现象为:有大量白烟生成。浓硝酸与浓氨水反应也有这样的现象,但 浓硫酸没有。 此反应常用于检验氨气的存在。 6.硫酸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 (NH 4) 2SO4+2NaOH 2NH3+Na 2SO4+2H2O (NH +OH NH3+H 2O) 提示:此反应常用于检验 NH 的存在。4 7.硝酸的不稳定性 4HNO3(浓) 4NO2+O 2+2H 2O光 照或 提示:由此反应可知,浓硝酸要用棕色试剂瓶保存。 8.铜与硝酸反应 Cu+4HNO3(浓) =Cu(NO 3) 2+2H2O+2NO2 3Cu+8HNO3(稀) =3Cu(NO 3) 2+4H2O+2NO 提示:铜与稀硝酸反应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实验现象是:铜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 14 色,装置上部有红棕色气体生成。 9.氨气跟水的反应 NH3+H2O NH3H2O 提示:氨气溶于水时(氨气的水溶液叫氨水) ,NH 3 与水大部分结合形成 NH3H2O,NH 3H2O 为弱电解质(唯一可溶性弱碱) ,只能部分电离成 NH 和4 OH ,NH 3 是唯一的碱性气体:NH 3+H2O NH3H2O NH +OH 。 4 10.弱酸铵盐的性质 弱酸的铵盐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如: 提示:NH 4HCO3 与过量 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容易漏写一半。正确写法为: NH +HCO +2OH =CO +NH3NH3H2O+H2O2 或 NH +HCO +2OH CO +NH3+2H 2O。43 .化学工业所涉及的反应 1.工业上利用 FeS2(黄铁矿)制硫酸 (1)4FeS 2+11O2 8SO2+2Fe2O3(反应设备:沸腾炉) ;高 温 (2)2SO 2+O2 2SO3(反应设备:接触室) ; (3)SO 3+H2O=H2SO4(反应设备:吸收塔,用 98.3%的浓硫酸吸收) 。 2.工业上合成氨 N2+3H2 2NH3。高 温 ,高 压催 化 剂 3.工业上制硝酸 (1)4NH 3+5O2 4NO+6H2O; (2)2NO+O 2=2NO2; (3)3NO 2+H2O=2HNO3+NO。 4.工业上制玻璃 Na2CO3+SiO2 Na2SiO3+CO2;高 温 CaCO3+SiO2 CaSiO3+CO2。高 温 5.工业上制氯气(即电解饱和食盐水) ,又称为“氯碱工业” 2NaCl+2H2O Cl2+H 2+2NaOH。电 解 15 6.工业上制漂白粉 2Cl2+2Ca(OH) 2=CaCl2+Ca(ClO) 2+2H2O; 使用漂白粉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lO) 2+H2O+CO2=CaCO3+2HClO; 7.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 CaCO3 CaO+CO2高 温 8.工业上冶炼铝 2Al2O3 4A+3O2高 温 9.侯德榜制碱法 NaCl+NH3+CO2+H2O=NaHCO3+NH 4Cl 2NaHCO3 Na2CO3+H2O+CO2 10.海水中提取镁 CaCO3 CaO+CO2高 温 CaO+H2O=Ca(OH) 2 MgCl2+Ca(OH ) 2=Mg(OH) 2+CaCl 2 Mg(OH) 2+2HCl=MgCl2+2H2O MgCl26H2O MgCl2+6H2O HCl MgCl2(熔融) Mg+Cl2电 解 .有机反应 1.取代反应 (1)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 CH4+Cl2 CH3Cl+HCl 光 照 提示:注意反应现象:气体颜色变浅,有油状液滴生成。生成 CH3Cl、CH 2Cl2、CHCl 3、CCl 4、HCl 的混合物,且 CH3Cl 常温下呈气态, CH2Cl2、CHCl 3、CCl 4 为无色液体。 (2)苯的溴代反应 16 提示:此反应在化工生产中用于制 TNT,其中要注意硝基的取代位置和硝基中 N 原子 与苯环相连。 (5)酯化反应 CH3COOH+CH3CH2OH CH3COOC2H5+H2O 提示:有机物的酯化反应均属于取代反应。 学生往往漏写水! 2.水解反应 (1)卤代烃的水解 CH3CH2Br+NaOH(aq) CH3CH2OH+NaBr (2)酯的水解 CH3COOC2H5+NaOH CH3COONa+C2H5OH 提示:此反应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完全水解;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完全水解。 (3)蔗糖的水解 C12H22O11+H2O C6H12O6+C6H12O6 催 化 剂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4)麦芽糖的水解 C12H22O11+H2O 2C6H12O6 催 化 剂 麦芽糖 葡萄糖 (5)淀粉的水解 (C 6H10O5) n+nH2O nC6H12O6 催 化 剂 淀粉 葡萄糖 提示:糖的水解反应要在分子式下注明糖的名称。 3.加成反应 (1)烯烃的加成反应 17 乙烯通入溴水中 CH2=CH2+Br2 CH2BrCH2Br 乙烯与氯化氢反应 CH2=CH2+HCl CH3CH2Cl 催 化 剂 乙烯与氢气反应 CH2=CH2+H2 CH3CH3 催 化 剂 乙烯与水反应 CH2=CH2+H2O CH3CH2OH 催 化 剂 (2)苯环的加成反应 (3)醛酮的加成反应 CH3CHO+H2 CH3CH2OH 催 化 剂 4.消去反应 (1)醇的消去 CH3CH2OH CH2=CH2+H 2O170C 浓 硫 酸 (2)卤代烃的消去 CH3CH2Br+NaOH CH2=CH2+NaBr+H 2O 醇 5.氧化反应 (1)烃的燃烧 甲烷的燃烧 CH4+2O2 CO2+2H2O 点 燃 乙烯的燃烧 C2H4+3O2 2CO2+2H2O 点 燃 苯的燃烧 2C6H6+15O2 12CO2+6H2O 点 燃 提示:注意这三种物质燃烧的现象不一样,苯燃烧的现象:火焰明亮,有浓烟。 (2)几个重要的氧化反应 乙醛制乙酸 18 2CH3CHO+O2 2CH3COOH 催 化 剂 乙醛的银镜反应 CH3CHO+2Ag(NH 3) 2OH H2O+2Ag+3NH 3+CH3COONH4 甲醛的银镜反应 HCHO+4Ag(NH 3) 2OH 2H2O+4Ag+6NH 3+(NH 4) 2CO3 提示:注意银氨溶液的配制:将氨水加到硝酸银溶液中,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为止。 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 CH3CHO+2Cu(OH) 2 Cu2O+2H 2O+CH3COOH 乙醇催化氧化 2CH3CH2OH+O2 2CH3CHO+2H2OCu 深化:并不是所有的醇都能催化氧化成醛,只有连羟基的碳原子上含有两个氢原子的 醇才能催化氧化成醛,连羟基的碳原子上不含氢原子就不能催化氧化。 6.还原反应 (1)苯与氢气加成生成环已烷的反应 (2)丙醛制 1-丙醇的反应 CH3CH2CHO+H2 CH3CH2CH2OH 催 化 剂 提示:醛还原成醇常用于有机合成和有机推断。 凡是与 H2 的反应均是还原反应。 7.聚合反应 (1)制取聚乙烯、聚丙烯 nCH2=CH2 CH2CH 2 催 化 剂 nCH3CH=CH 2 CHCH 2 催 化 剂 (2)由乙炔制聚氯乙烯 HCCH+HCl H2C=CHCl 催 化 剂 nH2C=CHCl CHCH 2 催 化 剂 .两个易遗忘的化学反应 在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一节中还有两个重要反应: 1.Na2S2O3 与稀 H2SO4 的反应 | CH3 | Cl 19 Na2S2O3+H2SO4=Na2SO4+S+SO 2+H 2O 离子方程式为 S2O +2H+=S+SO 2+H 2O3 2.KMnO4(H 2SO4 酸化)溶液与草酸(H 2C2O4)的反应 2KMnO4+5H2C2O4+3H2SO4=K2SO4+MnSO4+10CO2+8H 2O 提示:Mn 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若开始加入几粒 MnSO4,则 KMnO4 的紫色迅速褪去; 若不加入 MnSO4,则开始一段时间紫色不褪,待缓慢反应生成 MnSO4 后的某瞬间,紫色 突然褪去。 重点热点回扣 一、氧化还原反应 1.实质:电子的转移。 2.特征:化合价发生变化。 3.概念间的联系 可以用以下图示概括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关系: 口诀:“失升氧,得降还;若问剂,正相反” 。 4.判断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方法 (1)单质及其离子可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或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判断。氧化性:氧化剂强于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 强于还原产物。 (3)根据反应剧烈程度:如铜与浓硝酸反应较剧烈,铜与稀硝酸反应较微弱,故氧化 性:浓硝酸稀硝酸。 (4)据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如高锰酸钾在常温下能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二氧化 锰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而氧气与浓盐酸反应的条件是氯化铜作催化剂 且要加热到 450才能反应生成氯气,所以,以上三种物质的氧化性排列顺序为高锰酸钾 二氧化锰氧气。 (5)据元素在化合物中的价态判断:一般元素价态越高,物质氧化性越强,如: Fe()Fe()Fe() ,但也有反规则的实例,例如:次氯酸氯酸。 5.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技巧 得失电子守恒法(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 提示: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是 5 而不是 6。 20 例 1 工业上生产 MnO2 和 Zn 的主要反应有: MnO 2+ZnS+2H2SO4=MnSO4+ZnSO4+S+2H2O MnSO 4+ZnSO4+2H2O MnO2+Zn+2H2SO4电 解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 MnO2 和 H2SO4 都是氧化剂 B.中析出 16gS 时转移 1mol 电子 C.中 MnSO4 发生氧化反应 D.硫酸在该生产中可循环使用 【解析】 反应 MnO2+ZnS+2H2SO4=MnSO4+ZnSO4+S+2H2O 中,ZnS 是还原剂, MnO2 是氧化剂,H 2SO4 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答案】 A 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 1.书写离子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1)只有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进行的离子反应才可以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只有强酸、强碱和易溶于水的盐,才能拆写成离子形式,其它物质(难溶物质、 难电离物质、易挥发物质、单质、氧化物等)均保留化学式。 (3)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写。如 HCO 、 HS 、 HSO 、H 2PO 等不能拆写,但 HSO 在水溶液中应拆成 H+和 SO 。344 24 (4)微溶物作为反应物,若是澄清溶液写成离子,若是悬浊液写化学式。微溶物作为 生成物时,一般写化学式,标沉淀号。常见的微溶物是:Ca(OH ) 2、CaSO 4、Ag 2SO4、MgCO 3 等。 2.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常见的错误是:产物的价态错;漏掉部分产物;反应 产物与反应物的相对用量不对应。 (2)化学式与离子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 (3)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规律。常见的错误是等号两边电荷不守恒。 (4)反应条件、可逆号与等号是否正确。 例 2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碳酸氢铵溶液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NH +OH =NH3H2O4 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 2O2+2H2O=4Na+4OH +O2 C.少量 SO2 通入漂白粉溶液中:Ca 2+2ClO +H2O+SO2=CaSO3+2HClO D.用惰性电极电解 MgCl2 溶液:2H 2O+2Cl Cl2+H 2+2OH通 电 【解析】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是高考热点题型。A 中氢氧化钠溶液过量,OH 既 能跟 NH 反应,又能跟 HCO 反应,A 错;C 中 HClO 具有强氧化性,能将 CaSO3 氧化为43 CaSO4 本身被还原为 Cl ,C 错;D 中电解时阴极产生的 OH 会与 Mg2+反应生成 21 Mg(OH) 2 沉淀,D 错;B 正确。 【答案】 B 三、离子共存问题 1.熟记常见的离子反应类型 (1)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气体、弱酸、弱碱和水等) 。注意弱酸的酸式酸根 既不能与 OH 大量共存,也不能与 H+大量共存。 H+与 OH 、弱酸根(如 F 、CH 3COO 、CO 、HCO 、PO 、HPO 、H 2PO 、SO 32-、HSO 、S 2-、HS 等)2334443 不共存;OH 与 H+、NH 、 Mg2+、Ag +等不共存。4 (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在酸性条件下 MnO 、NO 、ClO 与 S2-、HS 、SO 、HSO 、I 、Fe 2+等不能43233 大量共存。 Fe 3+与 I 、S 2-不能大量共存。 S 2-与 SO 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共存,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23 ClO 与 S2-、 I 在碱性条件下也不能大量共存。 (3)发生络合反应。如 Fe3+与 SCN 。 (4)发生完全互促水解反应。如 Fe3+、Al 3+与 CO 、HCO 、AlO ,Al 3+与 S2-等,2332 注意 NH 与 CO 、HCO 、 CH3COO 虽互促水解,但不能进行完全,可大量共存。23 2.注意题干所给的限制条件 (1)颜色:无色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存在 Cu2+(蓝色) 、MnO (紫色) 、Fe 3+(黄色)4 、Fe 2+(浅绿色) 、Fe 2+(浅绿色) 、Fe(SCN ) 2+(红色) 、Cr 2O (橙红色)等。7 (2)溶液的酸碱性:a.“由水电离出的 c(H +)=110 -14molL-1的溶液”和“加入 铝粉放出氢气的溶液”既可能是强酸性溶液,又可能是强碱性溶液;b.能使 pH 试纸变深蓝 色的溶液呈强碱性,能使 pH 试纸变红色的溶液呈强酸性。 例 3 在 pH=1 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 ) A.Mg2+、Na +、ClO 、NO3 B.Al3+、NH 、 Br 、Cl4 C.K+、Cr 2O 、CH 3CHO、SO724 D.Na+、 K+、SiO 、Cl 22 【解析】 A 选项中 ClO 和 H+不能共存;C 选项中酸性条件下 Cr2O 与 CH3CHO 7 不能共存;D 选项中 SiO 与 H+结合生成 H2SiO3,不能共存。23 【答案】 B 四、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1.不等式关系 要从电离和水解两方面考虑。一般来说,弱酸、弱碱的电离以及单一离子的水解是 微弱的。如 CH3COOH 溶液中,c(CH 3COOH)c(H +)c(CH 3COO )c(OH ) ; NH4Cl 溶液中,c (Cl )c(NH )c(H +)c(OH ) 。多元弱酸溶液分步电离,4 以第一步为主;多元弱酸的正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如 Na2CO3 溶液中,c(Na +) c(CO ) c(OH ) c(HCO )c(H 2CO3) 。 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233 较,要看溶液中其它离子对其的影响情况。多元弱酸对应的酸式盐中,水解程度大于电 离程度的有:NaHCO 3、NaHS、Na 2HPO;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的有: NaHSO3、NaH 2PO4;NaHSO 4 只电离,不水解。 2.等式关系 (1)电荷守恒:正电荷总数等于负电荷总数; (2)物料守恒:元素守恒和特定元素间的比例关系守恒; (3)质子守恒:由水电离产生的 H+和 OH 的浓度相等,可通过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 得到。 如 Na2CO3 溶液中离子浓度的三个等量关系为: 电荷守恒:c(Na +)+c(H +)=c(HCO )+c(OH ) +2c(CO )323 物料守恒:c(Na +)=2c(HCO )+2c(H 2CO3)+2c(CO )3 质子守恒:得:c(H +)=c(HCO )+c(CO )c(OH ) ,整理得23 c(OH )=(CH +)+c(HCO )+2c(H 2CO3)3 例 4 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室温下,向 0.01molL- NH4HSO4 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至中性:c(Na +) c(SO )c (NH ) c(OH )=c(H +)244 B.0.1molL-1NaHCO3 溶液:c(Na +)c(OH )c(HCO )c(H +)3 C.Na2CO3 溶液:c(OH )c(H +)=c(HCO )+2c( H2CO3)3 D.25时,pH=4.75 、浓度均为 0.1molL-1 的 CH3COOH、CH 3COONa 混合溶液: c(CH3COO )+c(OH )c(CH 3COOH)+c(H +) 23 【解析】 A 项滴加至溶液呈中性,根据电荷守恒 c(NH )+c(Na +)+c(H +)4 =2c( SO )+c (OH ) ,因为 c(H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