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强化服务为气象立业之本_第1页
以强化服务为气象立业之本_第2页
以强化服务为气象立业之本_第3页
以强化服务为气象立业之本_第4页
以强化服务为气象立业之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强化服务为气象立业之本 关于山东省公共气象服务情况的调研报告 李春虎 黄善斌 邰庆国 薛德强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调研我省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现 状和新需求,总结经验,查找、剖析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存在的突出 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为领导决策服务,促进全省气象 工作科学、健康、协调发展。由省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春虎任组长, 法规处黄善斌、减灾处邰庆国、省气象台薛德强为成员组成了专题调 研组,开展了深入广泛的调研活动,进行了深入探索和思考。 一、调研采取的方式方法 主要采取了发放征求意见函、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 和访谈等方式。首先,专题调研组明确了调研任务,拟定了详细的调 研提纲;然后针对不同群体分别设计了 “面向行业、部门”和“面向 部门内”两种气象服务调查问卷,在德州、滨洲、威海、淄博四个市 进行了广泛调查和征求意见。涉及的部门包括政府、防汛、国土、煤 炭、矿山、电力、化工、交通、学校、海关、物流、传媒、交警等 13 个行业,共 19个单位,具有广泛的社会代表性;省气象台就“如何提 高我省天气预报准确率”在全省 17市气象局进行了专题调研分析;于 11月 28 30 日到聊城市气象局及其所属的莘县、冠县、临清、高唐 县局进行了深入现场调研活动。 初步查找了一些在发展方式、发展水平的方面影响和制约科学发 展的问题以及体制机制问题、政策问题以及科学发展方面基层迫切期 待解决的问题。 二、调查问卷反映的基本情况 (一)“如何提高我省天气预报准确率”调查问卷分析 1、对省台的指导预报的需求和建议:主要集中在对温度和降水落 区的精细化上,希望分市指导;建议省台增加灾害性落区指导预 报产品,加强预警信息发布工作;重新对决策服务网站进行修改, 将重要天气预报、节假日预报等服务信息放到该网站,便于市、县局 调阅。 2、天气联防的作用:所有地市均充分肯定天气联防对本地提高预 报服务水平有帮助,认可率达 100%。并希望在联防制度上进一步加强, 发挥省台的中心指导作用,各地市台加强联系。 3.天气会商改进意见:大部分地市认为省台预报员发言内容应该: 突出重点,言简意赅,结论明确;对市台预报员发言的建议主要是: 避免重复,制作 PPT应从简。 4.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水平的措施:做好短时临近预报和灾害性 天气监测;加强联防,完善联防制度;加强对现有各类探测资料的应用; 重视研究有实用价值的灾害性天气预报客观方法。 5.省、市两级台站的合作方式:建议省市之间加强业务交流和人 员交流,加强对市级预报员的专题培训,帮助市级预报员开阔预报思 路和提高预报技能;加强科研课题方面的合作,带动和提高市级科研 能力。 (二)典型行业部门调查问卷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 行业部门对每天天气变化的关注: 行业部门对天气信息作用的评价: 行业部门希望获取天气信息的方式: 对天气预报准确率、预报用语、服务质量的评价: 关于气象灾害协作联防: (三)气象部门内部问卷调查分析 目前省市县三级业务分工大家认为相对合理,主要是省级指导, 市级订正,县级注重服务。以需求为牵引,体现地域特色,强化特色 服务。 提供信息的主要渠道有:决策服务平台、电话、传真、气象灾害 预警决策短信服务平台、电子显示屏、电子政务网、呈阅件、手机短 信、12121 电话、专业气象网站、兴农网等。 具体向公众提供信息的渠道统计如下: 淄博 威海 德州 滨州 手机(小灵通)短信定制数 30万 20万 30万 18万 免费发送数 4000 2980 1500 9000 拨打气象电话月平均数 32万 34万 50万 66万 突发重要天气是否随时插播 是 是 需要政府协调 是 是否与电视台建立播发机制、流程、 标准、责任 是 否 是 是 气象部门自建电子屏数 65 2 15 0 建设的部门所属电子屏主要布在何处 政府、企业 市区主要街道 城区广场、各 县市政府 楼梯、车站、公路 社会电子屏是否愿意免费播发突发预 警信息(比例) 没联系 50% 没联系 愿意播的大屏数:1 小 屏数:6 预警信息如何接入社会电子屏 无 联系人录入 无 联系人录入 当地是否有社会电子屏与气象部门建 立传播机制,播发预警信息 没联系 是 无 是 各市均已建立有分级、分类、分区的信息服务对象数据库和信息 播发服务平台以及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或制度,有气象灾害灾情收集信 息员队伍,开展了部门外气象科普和灾害防御培训,建立了气象灾害 专家应急队伍和应急流程,滨州和淄博两个市局有条件收看数字频道。 三、关于聊城市公共气象服务工作的情况调查 近年来,聊城市气象部门抢抓机遇、开拓创新、艰苦奋斗、锐意 进取,在公共气象服务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建立了领导决策服务体系。2007 年 3月份在 8个县市区及 气象台分别建设了灾害性天气预警发布平台,收集了主要政府领导、 乡镇干部、村支书、中小学校长等服务号码近 7000个,并根据需求分 级建立了服务数据库,结合平安建设村村通工程,成功地将信息发布 到广大农村。为了提高信息发布速度,今年又和移动公司合作建设 MAS 短信发布平台,平台建成后可将发布速度提高到 20/s以上。 临清县局凡是遇到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预报和情报均由县局 主要领导亲自编辑短信,利用自己的手机开展针对性、人性化的服务, 得到地方领导的好评,并对气象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仅迁站一项 就给予了 400多万的经费投入,取得了很好的服务效果。 (二)建立了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的公众天气预报预警服务体 系。借助市综治办“平安聊城村村通”工程,把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 递到 6400多个乡村,占到总村庄的 90以上;气象门户网站开设有气 象栏目、实时气象信息,从不同角度向公众传播各种气象信息;电话 气象信息咨询开设了专家热线,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等正在发展。气 象服务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 (三)逐步建立了气象为“三农”和生态环境服务体系。 在为农业服务上,他们和农业局、林业局联合开展了资料共享和农业 病虫害预报,并通过电视台、1212 进行服务。麦收期间,每日滚动制 作麦收专项天气预报,重点对降水、冰雹、雷电等灾害性天气进行分 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今年在灰飞虱防治时期和农业局联合发布了 7期病虫害预报,冠县开 展了梨花节专题服务,莘县开展了为食用菌、大棚、香瓜的专项服务, 阳谷、茌平等县局开展了温室大棚小气候观测,深入农村冬季大棚进 行实地气象服务指导,对冻害进行专门研究,并且制作宣传小册子, 免费发放给农民朋友,深受群众欢迎,群众亲切的称为气象“110”。 (四)气象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广泛开展了专业、专项服务和各 种技术服务,服务的领域扩展到工业、农业、商业、能源、水利、交 通、环保、旅游、保险等行业。开展了气象灾害落区预报和短时临近 预报、内涝预报、交通气象服务、雾霾天气预报、CO 中毒气象潜势预 报、雷暴潜势预报、人工影响天气、风能资源普查、太阳能利用的服 务及涉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各种“指数”预报等多项新的服务项 目,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体系的建设不断完善。 建立了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气象保障服务机构,制定了应急预案。特别 是冠县气象局与当地保险公司联合开展农业保险相关气象保障服务, 进一步拓宽了专业、专项服务领域。 (五)在天气预报预测方法上有所创新 在预报方法上开展了基于卫星的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将卫星资 料、大监站资料处理成网格资料,根据历史统计和云顶亮温外推,制 作强降水、大风、冰雹等 3小时预报,为预警信息的发布提供科学依 据。 四、制约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问题 1、公众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 气象预报准确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调查表明,75%以上社会公众 把进一步提高天气气候预报预测准确率,特别是提高突发气象灾害的 预报准确率作为对气象部门的首要工作建议。关于我省短时临近预报 急需解决的问题是:(1)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能力还需提高,应加强 省际联防;(2)手机短信发布时效还需进一步提高;(3)开展短临 预报方法研究需加强;(4)短时天气预报准确率需进一步提高。 预警信息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拓宽。目前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覆 盖率存在明显空隙,发生突发气象灾害时社会用户接受到气象预警信 息的渠道还不完全畅通,农村偏远区域、弱势群体接受气象灾害预警 信息的渠道不畅通,距“六进”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气象服务针对性有待进一步增强。目前气象服务质量距深层次、 宽领域、多样化的社会需求相比,尚有极大的差距,公共气象服务链 条还要再向防灾减灾领域延伸。当前气象服务工作的突出问题是:灾 害性天气的预报准确率需要进一步提高,天气预报用语需进一步规范 并加强宣传;相关气象服务材料的及时性上还不够,服务产品还应深 化细化;一些与天气气候条件关系极为密切的部门的气象服务工作还 需加强等等。 气象服务支撑能力亟待提升。沿海、农村、山区等区域气象灾 害监测能力还比较薄弱,站点布局不能满足精细化预报需求。气象信 息传输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气象人才队伍建设仍是需要亟待解决的 首要问题。气象服务科技支撑和技术储备不够,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 力不高。公共气象服务自动化水平不高,气象灾情收集和灾害分析能 力不够,定量化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能力不足。 气象服务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对现代公共气象服务的理 念和意识有待加强,公共气象服务的敏锐性和主动性有待提高。现代 业务体系所要建设的公共服务系统中,其与常规预报不尽相同的业务 流程、业务规范、考核评价体制有待建立完善。突发公共事件气象应 急体系尚不完善,相应的业务、保障流程需进一步健全,与相关部门 应急联动机制尚没有完全建立。 (6)公共气象服务组织机构和组织形式须加快探索,专业人才队伍 须加快培养。 气象灾害防御措施专业指导需要进一步加强。 气象灾害上报途径需进一步规范并加强宣传。 行业部门内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急需制定完善。 中国气象频道和探测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需进一步加强宣传。 2、气象科技服务存在的问题 人员紧张,技术力量薄弱,难以适应防灾减灾的需求,严重制 约科技服务的发展,有些项目想得到,难做到。在欠发达地区尤为突 出,主要表现在年龄偏大、学历层次较低、专业技术人员较少。受编 制等因素限制,优秀人才不易引进,特别明显的是防雷专业技术人才 匮乏,更缺少骨干人才。 传统的专业气象服务呈现出萎缩的态势。专业服务能力和水平 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产品质量不高,科技含量不足,服务 产品缺乏针对性,专业服务深度和广度不够,特别是在服务的形式和 方式上创新乏力。 防雷减灾技术服务存在不规范的现象。特别是县局,大部分县 防雷减灾服务机构不具有独立事业法人资格,无从事防雷技术性服务 的专业资质,不具备开展防雷图纸审核、验收、检测、鉴定和评估等 技术性服务工作的合法主体。据调查,有 36%的县级防雷减灾技术服务 机构遭到用户或政府部门的质疑。 激励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资源配置有待优化,亟待集约化、 规范化发展。 3、其它方面存在的问题 执法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内部认知、社会认知还不到位。 尤其是县局执法力度不够,难以及时纠正气象违法行为,特别是对观 测环境的影响问题,另外,部门法规宣传尚需进一步加强。 由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经济落后导致科技服务收费困 难,地方财政经费争取困难,现代化建设进展缓慢,严重影响全省总 体发展水平,亟待解决。 五、关于强化公共气象服务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搞好公共气象服务的重 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毫不动摇地推动气象事业科学发展,把握气 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这两个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着力点,切 实增强气象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全福祉、农村改革发展的服务能 力。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公共服务系统、增加公共服务产品,提 高公共服务质量,让气象事业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 众。必须坚持“三气象”发展方向,坚持气象工作为人民群众服务的 根本宗旨,以提高气象服务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中心,以提供 全方位的防灾减灾和可持续发展气象服务为重点,以高度的政治责任 感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真正把气象工作融入到经济社会中,融 入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最大限度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以服务 引领气象事业的发展改革创新。 一要进一步增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公共气象服务的自觉性和坚定 性,全面准确的把握公共气象服务发展方向。 一要树立“需求牵引、 服务引领”的发展理念,从气象事业发展的角度,不断深化对公共气 象服务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二要充分认识到公共气象服务发展对气象 预报预测服务的更高要求,把提高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切实放在现代 气象业务的核心位置上;三要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大胆创新,积极 探索,勇于实践,创造性地推动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二是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更新更新观念,按照科学发展观 的要求树立和落实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理念。首先要深入理解诠释细化 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公共气象服务的理念。其次,要形成 需求不断更新的机制和业务服务的正负反馈机制,了解需求分析可能, 不断满足需求。第三,要深刻认识公共气象服务在构建和谐社会、防 灾减灾、安全生产中的保障作用和在气象事业中的核心引领作用。要 以最有效的方式在第一时间向社会提供有价值的气象信息,协助政府、 指导公众做出正确的决定。 三是必须改革创新、加快发展步伐,坚持不懈提高气象预报准确 率。公共气象服务的生命力,主要体现在准确率上,要始终把提高气 象预报准确率,作为气象工作的生命线,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抓 好。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气象科技开发, 着力解决预报服务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升预报方法的科技内涵,提 高气象预报准确率,才能夯实公共气象服务的根基。第一是要继承传 统,天气预报准确率的提高,预报技术方法是关键。第二、加强研究。 要综合运用数学、物理方法和信息、遥感等技术,研制并发展有特色 的天气预报技术方法。第三,不断利用新的理论和技术,提升天气过 程总结分析,尤其要针对预报失败的个例全面分析的科技内涵和解决 实际问题的水平。第四,优化体制,省市、业务科研人员的有效互动 交流符合科学实践理念,加大局校合作力度,最大限度地利用高校的 人才、智力、科研资源,开展灾害性天气预报联合攻关。第五,创新 机制,研究有利于提升预报准确率考评考核奖励和岗位挂钩的机制, 进一步完善预报业务流程和会商机制。第六,要制定政策、营造有利 于预报员队伍稳定的环境,打造优秀预报员团队。 四是必须创新思维,有效利用公共服务资源,健全部门联动机制, 切实提高气象信息覆盖面。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依靠科技,土洋结 合,群专并举,多管齐下,努力实现气象信息六进工作,不断增强信 息发布的快速性、准确性、权威性、广泛性和强制性,力争报得早、 报得快、报得准、覆盖广。首先,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建立 完善的气象灾害预警报信息发布设施,特别是针对农村、牧区、山区、 海上等边缘区域,要建立畅通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如,手机短信、农 村大喇叭、语音播报信息机等。其次,要加强部门间的合作,充分利 用社会资源加强气象信息的传播。如,电视、广播、手机短信息、人 防系统、车载电视、楼宇电视、其他部门自建电子显示屏幕等。第三, 要依靠科技不断探索、拓展信息发布渠道。如,气象预警信息卫星广 播系统、手机短信预警小区广播系统、固定电话自动预警发布系统、 海洋气象广播系统等。 五要加快完善公共气象业务服务平台(信息共享平台、预报预测 业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服务、应 急处置能力。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的总体设计,明确公共气象服务 体系建设的发展目标、技术路线和重点任务,按照高效益、高质量、 高科技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业务系统,提高突发 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能力和服务水平。建立连续、滚动、个性化、多 媒体化和高度自动化的公众气象服务信息制作发布业务平台,用通俗 易懂的语言为社会提供优质保障服务,增强气象服务的针对性、主动 性和及时性,推进气象服务向直接提供决策建议转变,加强公共气象 服务尤其是面向经济发展的决策气象服务,增强经济发展决策的应急 应变能力。深入研究各种气象灾害和其他自然灾害之间、灾害和生态 环境、灾害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开展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估,加 强防灾减灾关键技术研发,强化应对各类自然灾害预案的编制。加强 灾前、灾中、灾后评估方法研究,建立重点工程建设气象灾害风险评 估业务系统,为区域经济和产业布局规划、重点工程建设规划设计等 提供服务。建设气象灾害收集、气象服务用户反馈、效益评估业务平 台,建立与用户的沟通机制,不断了解社会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努 力缩小气象服务与用户需求的差距。 六要努力提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服务水平。通过扩建信息收集、 发布渠道,丰富预警信息发布形式,增加信息发布内容与之配套的业 务系统建设,提高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输速度和效率,提高预警 信息覆盖面,有效解决预警信息发布的“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使 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获取及时、准确、有效的预警信息,提高防 御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七要加强公共气象服务管理。分类研究出台支持公共气象服务体 系建设的具体政策措施,建立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气象 服务标准体系,建立合理有效的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 气象服务运行管理和服务规范,推进气象服务规范化。一要加强省级 公共气象服务队伍建设,解决公共气象服务人才队伍质量与快速发展 的服务需求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