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通讯的开头11法_第1页
人物通讯的开头11法_第2页
人物通讯的开头11法_第3页
人物通讯的开头11法_第4页
人物通讯的开头11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物通讯开头“十一法” 人物通讯是通讯作品中最常见的一种,它是以报道新闻人物为主的通讯,即具体、形 象地报道人物事迹、经历及成长过程的通讯文体。 其报道对象可分为五种类型:1、先进模范人物即典型人物;2、与事件有关的新闻人物 和精英人物;3、凡人奇事与奇事凡人;4、命运及生存状态值得社会关注的“冰点”人物; 5、批评或揭露性报道中的反面人物。人物通讯当如何起笔呢?要反复考虑,仔细斟酌;须 写得具个性,不雷同;有新意直至深具感染力。 笔者认为,其总体写作原则概言之应该是“新颖别致、不拘一格”。一般要求做到: 开头紧扣主题,与全文的立意巧妙吻合,全力承担“报幕”的角色;新鲜生动,变化多端, 勇于探索创新结引人入胜之果;同全篇的格调、气氛保持高度一致,定调精准。从当下包 括新世纪以来一些优秀的人物通讯看,成功的经典开头似有如下十一种: 一、概述型,就是以概括的、直接陈述的方式写作。如人民日报(2008 年 4 月 25 日)上的人物通讯“工人教授”窦铁成一稿的开头部分: 29 年,工工整整地记下 60 多本工作笔记,洋洋洒洒 100 多万字,见证着一个人的毅力有多强。 29 年,解决技术难题 50 多项,排除送电故障 300 多次,负责安装的 45 个铁路变配电 所全部一次验收通过,见证了一个人的技术有多高。 29 年,培养徒弟 300 多人,培养电 力工技师 40 多人,见证着一个人的作用有多大! 29 年,一个从初中文化程度的普通工人 成长为众人眼中的“工人教授”,中国中铁一局电务公司电力工高级技师窦铁成,用他朴 素的人生经历,演绎了当代工人的不凡历程!这类开头的优点是:事实、信息的传递较为 简捷明了,因为是“直线交流”,所以易为读者理解人物的整个闪光点。 二、亦描亦述、描述兼有的描述型开头。新华社 2005 年 6 月 2 日播发的长篇人物通 讯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记优秀共产党员、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一文, 在第 16 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通讯一等奖。该精品力作的开头便是属于描述 型的,请看张严平和田刚两位记者笔下的王顺友是个啥模样:眼前这位苗族汉子矮小、苍 老,40 岁的人看过去有 50 开外,与人说话时,憨厚的眼神会变得游离而紧张,一副无助 的样子,只是当他与那匹驮着邮包的枣红马交流时,才透出一种会心的安宁。 人物通讯的开头即出现画面、出现镜头,具有可视可感的效果;其“点睛”之笔, 是记者观察与思考的结果。 三、夹叙夹议、有述有评的评述型开头。南方周末记者黄广明采写的“五毒书 记”和他的官场逻辑(2002 年 3 月 21 日见报),是一篇引起较大反响的佳作,在众多 关于“五毒书记”张二江的报道中,它独树一帜,为境内外多家媒体转载。此人物报道的 开头可归入评述型,黄广明稿件的开场白是这样写的:自命为“荆楚一帅才”的张二江, 可能做梦都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他会以“五毒书记”的外号扬名天下。2002 年 1 月 29 日, 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在省委召开的典型案例通报电视电话会议上痛斥张“吹、卖(官)、 嫖、赌、贪”五毒俱全,从此“五毒书记”之称不胫而走,成了 2002 年反腐的标志性词语 之一。 上述开头中的评,可以发挥“勾玄”的作用和引起共鸣,令读者对首段之后的“如何” 以及“为何”产生兴趣。 四、用重要的情节、细节开头,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2008 年 4 月 7 日,坐在轮椅 上的金晶在巴黎传递火炬时遇到“藏独”分子的袭击,火炬险遭抢夺,人也多处受伤,这 不仅是对金晶本人的伤害,更是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玷辱。上海姑娘金晶家乡的报纸解放 日报,9 日刊登的“那一刻,我只想保护火炬”一文,开头写道:北京奥运火炬传 递到巴黎站,上海姑娘金晶在等待火炬交接时,受到了藏独分子的干扰,关键时刻,她不 顾一切地保护着奥运火炬:“那一刻,我只想到要保护好火炬!” 情节尤其是细节虽然至 小至微,但它们在作品中的作用却不可小看;用之精当会给人物通讯增色不少,使通讯更 具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生命力以至魅力。 五、选用鲜明的对比作为开头。复旦大学教授周胜林认为,对比鲜明,就有色彩,有 个性,有生气,会使人饶有兴味地读下去。这里,以湖北日报2006 年 8 月 12 日上的 知荣明耻去浊取清 疏捞工刘玉梅的平凡追求一稿为例:刚当上疏捞工那阵,刘玉 梅觉得丢人,干活时总是压低草帽遮住脸;如今,在下水道、窨井、化粪池中,她带领伙 伴们清理污秽,疏通城市“经脉”,大方而自豪。对比,这种表现手法在新闻作品中是经 常被运用的。正如俗话说的:“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不同的事物在相互对照、比 较中更能显示它的特点和意义。知荣明耻去浊取清的首段通过对比,表现了人物的思 想感情的变化发展,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由于对比具体生动,因此既有真实感,而且 还富有感染力。 六、讲故事型开头。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说,旧传播模式的一个根本东西,就是“宣 传味”;宣传这个词在国外是贬义的,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正面使用这个词。李希光强调, 运用讲故事的理念能有效地摆脱旧的宣传模式。山西农民申纪兰是著名劳模,全国惟一的 一至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郝斌生、王占禹和张维敬三位记者合作采写的申纪兰的市场 观(首发于 2006 年 12 月 9 日的长治日报,后人民日报和农民日报等媒体 转载),其第一部分就是一个典型的讲故事型开头。请看原文:鸡刚叫过三遍,申纪兰就 起床了。她穿上藏青西服,裹上那条嫣紫色围巾。像往常一样,用一把锁虚挂在家门上 这是向找她的人传递一种信息:她出门了。新的一天就这样开始,脚下踩着白茫茫的积 雪,留下这位 76 岁老人的脚印。村党总支书记张高明对老申说,今天是 12 月 8 日,是焦 化厂点火的日子,你要多说几句鼓励的话。申纪兰一边答应一边思索着讲话内容:技术不 过关,一次次停业整顿,企业会诊,应该抹去客套话,借此机会敲敲警钟。来开会的都是 合股人,一切都是市场化运作。亲兄弟,明算账,犯不上谁谢谁。她想强调的是责、权、 利,大家的利益捆绑在一起。记者在采访、调研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社会学、政治学、心 理学、历史学和自然科学等学科中的一些技能,但在新闻的具体写作中,只能运用一样技 能:小说家的叙述技巧。西方新闻学教授们普遍认为,讲故事型开头是有感染力和战斗力 的。除非是突发性事件写作,记者应该尽量在写作中,追求报道的故事化、人情化和戏剧 化的过程,注重细节与现场描写,使新闻一开头就有声有色,能够把读者吸引住。 七、生平型开头。在所有对任长霞事迹的报道中,新华社 7000 字的通讯警察任长霞 最为独特:文字不露悲伤,可却能让读的人几次落泪。女记者朱玉如此这般写出长文的开 头:任长霞 5 岁时就喜欢拈枪弄棒,精神头大得很。开始读书,任长霞喜欢读福尔摩斯探 案集之类的书籍,有空就抱着啃。当时的警服上白下蓝,任长霞喜欢,大街上一看到穿这 类衣服的,就盯着看。高中毕业,任长霞要报考警校。可她 1.58 米的个头,根本达不到警 校女生 1.60 的最低录取线。这姑娘有主意,她穿上高跟鞋,再穿上能盖上鞋跟的长筒裤, 昂首挺胸去体验,量身高时使劲往上拔着,恨不得把头发丝都乍起来 她如愿变成了警 察任长霞。据通讯的作者朱玉介绍,记者们写任长霞,几乎把所有自然界的植物都比喻遍 了,可她偏不这么写。“警察任长霞”这几个字在朱玉脑海中挥之不去,怎么绕都绕不过。 朱玉知道,找到方向了任长霞首先是个警察,得把警察味写出来。以上稿件之首不到 200 字的生平介绍,把“警察”二字凸显出来,奠定了文章的基础。 八、悬念型开头,悬念系挂念之意,指读者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关切心情。南 方都市报2003 年 4 月 25 日刊发的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作者:陈峰 王雷),开头 抛给众读者的就是一个大大的问号悬念:孙志刚,男,今年 27 岁,刚从大学毕业两年。 2003 年 3 月 17 日晚 10 点,他像往常一样出门去上网。在其后的 3 天中,他经历了此前 不曾去过的 3 个地方:广州黄村街派出所、广州市收容遣送中转站和广州收容人员救治站。 这 3 天,在这 3 个地方,孙志刚究竟遭遇了什么,他现在已经不能告诉我们了。3 月 20 日, 孙志刚死于广州收容人员救治站(广州市脑科医院的江村住院部)。他的尸体现在尚未火 化,仍然保存在殡仪馆内。如上人物报道由于所报道的新闻事件较为曲折或具有一定的戏 剧性,记者在写作时,从新闻内容的实际出发,在作品中设置悬念,以引起受众的关注和 兴趣,然后用事实予以解释,揭示结果,解除悬念。 九、肖像型开头,此类开篇法在一些小通讯中尤为常见。一篇民主是个好东西让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博士,成为 2007 年度我国最耀眼的政治学者。在当年 12 月 27 日 的南方周末上,俞可平:大言不希声一文的开头: 48 岁的俞可平给人的第一印 象往往不是著名政治学者的睿智,而是看起来远低于年龄的面庞。“好年轻。”一些人描 述第一次见到俞时都这么说。这种印象在十多年前甚至更让人吃惊一些。1990 年代初,在 中央编译局做副研究员的俞可平去北大找一位师弟。事后有人转告此人,“刚才有个高中 生来找你”。记者为主人公运用描写手法作文字画像,恰似一幅肖像画,使之更具立体感; “瞻言而见貌”,读者因而能观其形而识其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对学者官员俞可平 有了一个较为明晰的第一印象。 十、散文型开头。新华社著名女记者赵兰英有关上海文化名人的通讯在中国新闻界享 有盛名,她的代表作之一送巴金,开篇即亮出了“散文笔法”:满墙的中国结,飘逸 的红灯笼一切还是那么鲜亮,那么耀眼。然而,这一刻:2005 年 10 月 17 日 19 点零 6 分,一代文学巨匠巴金,却永远地离开了人世。问红尘,何久存?无也,无也!我国新 闻宣传战线杰出的领导者、当代著名的新闻记者穆青同志对“尝试用散文笔法写新闻”推 崇备至,他认为从广义上说,新闻即是散文的一种。我国有很好的散文传统,我们应该继 承这种好的传统,充分吸取散文写作中那种自由、活泼、生动、优美、精练的表现手法。 十一、直接引语型开头,由说话看出人来。古人云:“言,心声也。”美国密苏里新 闻学院的学者们则称:直接引语会使新闻增加色彩,提高可信程度。较近的一个个案, 2008 年 5 月 1 日人民日报上的好人杨丽 记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 会主席杨丽(上)之开头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