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2诊14_第1页
九年级语文2诊14_第2页
九年级语文2诊14_第3页
九年级语文2诊14_第4页
九年级语文2诊1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 年绵竹市九年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 语 文 试 卷 说明:1. 本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第一卷为选择题,第二卷为非选择题。全卷共 6 页。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 结束后,将试卷及答题卡交回。 2. 本卷满分 120 分。答题时间 :120 分钟. 第一卷 (30 分)1 一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债券 (jun) 蹂躏(lng) 分外(fn) 挑拨离间 (jin) B、动辄 (zh) 腼腆 (tin) 干涸 (h) 更新换代(gng) C、谦逊 (x n) 执拗 (o) 招聘 (png) 破绽百出(zhn) D、恐吓 (xi ) 檄文(x) 纸砚 (xn) 随声附和 (h) 2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A闻名 粗犷 心旷神怡 恼休成怒 B折叠 志趣 重峦迭嶂 指高气 扬 C筹备 恻隐 一愁莫展 高深莫测 D矜持 震撼 风靡一时 振聋发 聩 3、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解释恰当的一项是 A “美丽绵竹,清洁乡村”活动使年画村的环境大为改观,漫步村中,俨然置身 于一座大花园。 (俨然:形客房屋整齐的样子) B在十八大报告中, “生态文 明”的概念首次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前所未 有: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C富新中学王老师无私奉献,她不耻下问 的学习精神赢得同学们的尊敬。 (不耻 下问:向下面的人请教,是不值一提的事情) D2014 年 3 月 8 日,马来西亚一架载有 154 名中国人的飞机失事,无数人失去 亲人、一时间,阴霾笼罩着整个神州大地。 (阴霾:不良的空气)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可爱的绵竹曲词优美,为群众喜闻乐见,真不愧为阳春白雪。 B这次语文考试,新市中学初三学生的成绩都很好,不及格的只是凤毛麟角。 C在那蹉跎岁月,我们的革命先辈爬雪山,过草地,吃了多少苦啊! D从风格上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5在下面语段横线上依次填人关联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在一定条件下,科学知识之所以正确是因为经过了实践的检验。 条件变化了, 原有的科学知识会被人们用新的实践去检验, 会被修改和发展成新的科学知识。 但人们之所以要不断学习 是因为原有知识统统“过期变质”, 是因为新条件下产 生的新知识能使人们的知识、思维和智慧更上一层楼。 A如果 从而 并非 而 B如果 从而 不仅 而且 C虽然 但是 不仅 而且 D虽然 但是 并非 而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将“莲”比作“君子” ,表明了自己的人生 态度:在污浊的世间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B 范进中举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故事抨击了对读书人进 行精神迫害的封建科举制度,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世态的炎凉。 C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藤野先生、闰 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 D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运用夸张手法描写了奥楚蔑洛夫对小狗态度的 多次变化,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一个谄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小人形象。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每个人的童年都经历过幼稚无知的状态,但总有一天,你会混沌初开,发现 世界真奇妙。 B目前,德阳出现了少数人欺行霸市,哄抬物价,甚至殴打工商管理人员,严 重损害了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整顿集市秩序是当务之急。 C权威人士强调:国内接连发生特大煤矿爆炸事件,各级各类主管部门必须加 强防范意识,尽量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D改革开放 20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保证,也是成败的关键。 8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儿那么柔和, ,给人一种清新、神爽、舒适之感。 烟雨迷蒙,使所有的景色若隐若现,若幻若真, ! A飘在脸上,凉沁沁的 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B 凉沁沁的,飘在脸上 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C软绵绵的,飘在脸上 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D飘在脸上,软绵绵的 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9下面对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A. 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 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B. 开篇着一“聊”一“狂 ”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 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 3 页(共 6 页)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 4 页(共 6 页) C. 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 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D. 结尾三句卒章显志 ,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 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10根据对联常识,下联空格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上联:山清水秀,剑南名酒誉满华夏。 下联:-,紫岩翰墨香飘神州。 A 美丽绵竹 B 四季如春 C 川西明珠 D 人杰地灵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 11-15 题( 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由干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进 入湖泊、 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从而引起的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 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的一种现象。调 查表明,全球有 30-40 的湖泊和水库受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的影响。如何解决水体富营养化污染已经引起 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根据水处理原理的不同,目前国内外用于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工程技术可分为 物理净化法、化学净化法、生物净化法和自然净化法 。 物理净化法是通过引水稀释、机械打捞、污水过滤或疏浚底泥对污染水体进行 人工净化的方法。这类方法技术设备简单,易于操作,短期内处理效果十分明显。 南 京玄武湖曾出现水质恶化、污染物大量淤积的现象,后来完成清淤,并灌入相对清洁 的长江水,短时间内,湖水质量明显改善。但清淤两个月后,随着水温升高,藻类又 大量滋生。 化学净化法是向污染水体 投加化学药剂去除水体中污染物的方法。药剂与污染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可快速杀死藻类。由于需要投加化学药剂, 化学净化法不仅治理 费用较高,而且易造成二次污染。 天然水体中存在大量微生物,它们能够氧化并分解有机物,和藻类争夺水体中 的营养,使水中的藻类因得不到足够的营养而无法继续生长繁殖。生物净化法就是利 用微生物的这一功能,人工创造更有利于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环境,从而提高污染水 体有机物的氧化降解效率,逐渐恢复污染水体的自净能力。只是这种方法要取得成效, 历时较长。 自然净化法是根据仿生学原理通过人工种植高等水生植物恢复水体自净功能 来降解污染物的方法。高等水生植物,如水葫芦,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氮、 磷和重金属等,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组织,从而减少水体中氮、磷和重金属等物质。 植物根系分泌物还可促进某些微生物的生长,增强它们的降解作用。 另外,高等水生 植物是大量摄取营养物质植物,它能很好地抑制藻类的生长。自然净化法更适合大面 积水体的净化。 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是一项任重道远的艰巨任务,希望人们能够根据具体情况 合理运新方法和新技术,为保护我国的水资源做出贡献。 11.这篇说明文没有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A 下定义 B 列图表 C 分类别 D 举例子 12. 治理费用较高,而且易造成二次污染的净化方法是 A 化学净化法 B 物理净化法 C 自然净化法 D 生物净化法 13下列说法,不属于第段内容的一项是 A全球水体富营养化现状。 B解决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工程技术。 C水体富营养化污染引起全球重视。 D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14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流入缓流水体,引起水体溶解氧量 上升,水质恶化、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B使用化学净化法来治理水体中的污染物,见效快,更适合大面积水体的净化。 C生物净化法是利用徽生物来提高污染水体有机物的氧化降解效率,逐渐恢复 污染水体的自净能力,种植水胡芦就属于这种方法。 D某鱼池因鱼排泄物和残余饲料等大量淤积,使水体浑浊发绿,鱼大量死亡。 根据本文的相关知识,用物理净化法在短期内解决池塘水体污染最有效。 15下列是关于本文说明方法或说明语言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第段画线部分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用简明的语言,介绍水体富营养化 现象。 B第 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介绍物理净化法的好处。 C “高等水生植物是大量摄取营养物质的植物”一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D第段中“目前”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第 II 卷(90 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 15 分) 云南的歌会(节选) 沈从文 1.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早晚,本来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由呈贡赶 火车进城,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的走十里路。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路退回。这 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有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 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 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 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 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 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 喜坐在人家屋脊上, “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 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 透蓝空。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直到穷目力看不见 后,忽然又像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 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 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 5 页(共 6 页)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 6 页(共 6 页) 色美。 2.大伙儿唱得最热闹的叫“金满斗会”。有一次,由村子里人发起,到时候住处院 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六人围坐一桌,足足坐满了 三十来张矮方桌,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 ,和其他本地好听曲子。声音虽极 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仅 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来会的妇女占多数,和逢年 过节差不多,一身收拾得清洁索利,头上手中到处是银光闪闪,使人不敢认识。我以 一个客人身份挨桌看去,很多人都像面善,可叫不出名字。随后才想起这里是村子口 摆小摊卖酸泡梨的,那里有城门外挑水洗衣的,打铁箍桶的工匠,小杂货商店的管事, 乡村土医生和阉鸡匠,更多的自然是赶马女孩子、不同年龄的农民和四处飘乡赶集卖 针线花样的老太婆,原来熟人真不少!集会表面说是避疫免灾,主要作用还是传歌。 由老一代把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反复唱下去,到大家熟 习为止。因此在场年老人格外兴奋活跃,经常每桌轮流走动。主要作用既然是在照规 矩传歌,那么不问唱什么都不犯忌讳。就中最当行出色的是一个吹鼓手,年纪已过七 十,牙齿早脱光,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除爱情故事,此外嘲烟鬼,骂财 主,样样在行,真像是一个“歌库”(这种人在我们家乡则叫做歌师傅) 。小时候常听老 太婆口头语, “十年难逢金满斗”,意思是盛会难逢,参加后才知道原来如此。 16. 节选的文段介绍了云南歌会的两种形式,请你各用一句话分别概括文段的大 意,要求讲明演唱者、演唱的地点、方式和内容。4 分 17.第一自然段用了许多笔墨描写自然风光,这些内容与“赶马女孩的歌唱”有什么 关系?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4 分 18、 “金满斗会”为什么是“最热闹的”? 为什么要召开“金满斗会” ?4 分 19.请你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这个句子:3 分 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 凤哕意味。 四、文言文阅读(共 15 分) 唐雎不辱使命 (节选)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 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 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 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 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 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 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 分) (1)请广于君 广:_ (2)寡人谕矣 谕:_ (3)以头抢地耳 抢: (4)长跪而谢之 谢: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 分) (1)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2 分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2 分 22根据选文内容,你认为唐雌的使命是什么?他表现出了什么样的精神?。 (2 分)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治国犹栽树 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 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 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 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 注释 侍臣:周围的大臣。 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 市) 。 炀帝:指隋朝未代皇帝杨广。孜孜:勤恳的样子。稔:rn, 丰收。 2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 分) 征求不已 已 : 惟欲清净 惟: 24翻译句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2 分) 25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1 分) 五、综合实践(共 10 分) 26、背诵默写(每空 1 分,共 6 分) (1)潮平两岸阔 。 (王湾次北固山下 )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 。(周敦颐的爱莲说) (3)面对离别,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为归京的友人吟诵:“山回 路转不见君, ”,表达依依不舍之情;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与入川的朋友作别:“ ,天涯若比邻”,尽显洒脱旷达之意。 (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 , 。! 27、书法 (2 分) 用你写得最好的字,把下面的句子抄写在田字格内 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力量,才是成功保证。 28、根据要求改写下面画线句子。 (调整语序,不增减词语) (2 分) 好的教育是用五十种方法教一个学生。 (1)改为语意相同的句子:好的教育是 。 (2)改为语意相反的句子:差的教育是 。 六、作文(50 分) 29. 请以“妈妈的泪花” 为题,使用记叙描写的表现手法,写 150 字左右的片段 作文。10 分 30.一颗雄心,是高飞的翅膀;一颗爱心,是挡风的屏障。坚强的心能高过大山, 纯洁的心能宽过海洋。感恩之心可以获取真情,宽容之心可以赢得尊敬,奉献之心可 以 温暖人间。一颗心,是一束光;万众一心能把整个世界照亮 请以“ 的心”为题作文。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作文。2.自定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 7 页(共 6 页)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 8 页(共 6 页) 体裁,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 (40 分) 2014 年绵竹市九年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 语 文 答 题 卡 第一卷答题栏 一 基础知识与运用。 (20 分,每小题 2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得分 答案 二 现代文阅读。 (10 分,每小题 2 分。 ) 题号 11 12 1 3 1 4 15 得分 评卷人 答案 三、现代文阅读(15 分) 16、 (4 分)答: 。 17、 (4 分)答: 。 18、 (4 分) 答: 。 19、 (3 分)答: 。 四、文言文阅读(15 分) 20、 (4 分) (1) (2) (3) (4) 21、 (4 分) 。 (2 分) 。 (2 分) 22、 (2 分) 23、 (2 分,每空 1 分) (1) (1 分) (2) (1 分) 24、 (2 分)答: 25、 (1 分)答: 五、综合实践(10 分) 26、 (6 分) (1) 。 (2) 。 (3) , 。 (4) , 。 27、 (2 分) 第一卷 第二卷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学校 班级 考号 姓名_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 9 页(共 6 页)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 10 页(共 6 页) 28、 (2 分) 答:(1) (2) 六、作文(50)分 29、 (10 分) 220 30、 (40 分) 220 440 660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 11 页(共 6 页)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 12 页(共 6 页) 800 第二次绵竹市 2014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学生适应性考试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B2、 D 3、B 4、D 5、A 6、C 7、A 8、A 9、C 10、D 二、阅读语段,完成 11-15 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1、B 12、A 13、B 14、D 15、C 三、现代文阅读(共 15 分) 16十四五岁的赶马女孩子在山路上边赶马车边唱山歌; 全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在住处院子两楼和长廊下,围坐各自轮流低唱十二月花 等民歌。 (每点 2 分,共 4 分) 17.这些内容为“赶马女孩的歌唱”创设了一个美丽的场景, (1 分)以秀丽的自然风光 来烘托映衬女孩清丽的歌声;(1 分)写山鸟的鸣唱与赶马女孩的歌声交相应和,交 织成一首田园交响曲, (1 分)更能表现人与自然共处的和谐之美。 (1 分)共 4 分 18 因为它参加的人员很多,场面宏伟,气势壮观,唱歌的时间长,一连三天才散 场。参会的妇女居多,而且打扮得非常漂亮。老年人在场上格外兴奋活跃。2 分 主要作用是传歌,由老一代把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2 分 19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 分)将无形的声音比作有形的松涛, (1 分)体 现了声音虽小却雄浑有力、气势恢宏的特点。 (1 分)共 3 分 四、文言文(共 15 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