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战略研究_第1页
“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战略研究_第2页
“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战略研究_第3页
“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战略研究_第4页
“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战略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 年 03 月 27 日 星期日 当前位置:发展规划司 “十一五”规划战略研究摘登 “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战略研究 一、提出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战略的背景及必要性 (一) 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大调整出现新趋势 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次产业革命,每一次产业革命都与科学技术的发明及发现有相 当密切的联系,每一次产业革命都引起了国际产业结构的巨大调整。第一次是 18 世纪下半 叶开始的以机器大工业为代表的工业革命,完成了工业从农业的分离,工业成为独立的产 业部门,并推动了国际商品交换为主体的世界贸易市场的形成。第二次是 19 世纪末 20 世 纪初,以电力、钢铁冶炼技术和化工工业技术发展为代表的电力革命,促使以原料为主体 的重化工业得到发展,资本相对集中,资本输出使国际资本形成,生产的国际化得到初步 发展。第三次是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的以电子技术为先导,以原子能利用、电子计算机出 现和航天技术发展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不仅在范围上具有空前的广泛性和全面性,引起 了各学科和技术领域及社会的深刻变化,而且在深度上全面提高了包括劳动工具、劳动对 象及劳动者等生产要素的技术含量,促进了重化工业结构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重心的高 附加值深加工结构转变。启动于 20 世纪 70 年代,在 90 年代出现加速发展趋势,并继续延 伸到新世纪的以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高科技革命,正在对世界产业结 构产生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的、系统的、全面的和综合的影响,使世界产业结构 的大调整出现新趋势。 1.高技术的产业化日益成为发展的重点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兴起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不仅技术更新的速度加 快,而且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不断加快,形成的新生产领域和产业化范围不断扩大。 这种科技革命与产业化变动特征决定着以新科技革命为基础的新一轮国际竞争进入高技术 产业化速度的竞争。因此,各国都日益将高技术产业化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如欧盟的“第 六个科研发展计划”就把基因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的运用及信息网络技术、纳米技术等 的产业化作为发展重点;日本 2001 年 3 月发布的“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也将信息技术、 生命和生物技术、环境保护技术及纳米技术及其产业化作为重点;印度着重发展信息技术 为基础的软件产业;新加坡的“第三个国家科研计划(20012005)” 则将应用为主的科技产 业,如将生命科学技术中的药剂和与医疗保健有关的产业作为发展重点等。目前,美国的 高技术产业占全球高技术产业总产值的比重约为 36%;日本为 20%左右。随着世界各国高 技术的产业化发展,高技术产业将日益成为世界产业结构的主导。 2.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成为新趋势 20 世纪 90 年代后,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在发达国家的比重逐步稳定在 20%左 右,第三产业的比重大大提高,达到 70%以上,并成为产业结构的主导。由于新一轮高科 技革命具有广泛性和综合性特点,一项科技突破的影响,往往不是仅停留在个别行业和领 域,而是将迅速渗透到众多的行业和领域,并改变这些行业和领域的面貌。因此,随着高 技术的深入发展,用高技术对传统产业加强渗透与改造,从而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 促使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已成为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又一新趋势。目前在农业领域:随 着信息化网络技术、现代生物技术对农业的渗透,传统农业正朝着精确农业、生态农业的 方向发展,不仅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而且也将传统农业通过高技术的渗透改造与 现代化直接联系起来。在工业领域: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及环保技术、 航空航天技术的日益发展和运用,对传统工业的经营理念和生产方式、经营方式产生了革 命性变化,随着生产和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柔性化,不仅大大提高了产品质 量、增加了新品种,而且促使工业生产更加满足高质量、低成本、低消耗和清洁生产的可 持续发展要求。在服务领域:由于高技术的日益渗透,以高效率的金融业、物流业、咨询 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将为生产和生活提供高品质、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并大大 提高经济发展的社会化程度。 3.产业的国际转移更加深度化和广度化 产业的国际转移体现了世界产业结构的区域性调整,随着新科技革命和高技术产业的 深入发展,世界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已经并将更多地通过产业的国际转移实现。产业国际转 移的总规律是,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进而转移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 业,一般方向是由发达国家转移到不发达国家。二战后的五十多年,世界经历了约三次大 的产业转移:一是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联邦德国等国转 移,集中力量发展半导体、通讯、电子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二是 20 世纪 6070 年代,日本、联邦德国等国转向发展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 汽车等耗能、耗材少、附加值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并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新兴工业 化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等);三是 20 世纪 8090 年代,伴随全球新一轮以信息技 术为核心的高技术发展,美国、日本和欧洲发达国家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并将重化 工业和应用型技术大量转向发展中国家。 目前,面对新世纪的发展与竞争,发达国家以全球化战略为基础和出发点,大大加速 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国际转移出现日益深度化和广度化的新趋势。一是产业国际转移 的速度与规模不断扩大。19801985 年世界对外贸易投资总额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28.8%,19952000 年为 38%,2002 年达到 40%;到 2002 年,世界对外贸易投资累计超 过 35000 亿美元以上。二是产业转移结构高度化。在国家层面:产业国际转移不仅由发达 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也有发展中国家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达国家和次发达国家转移; 在产业层面:转移重心开始由原材料工业向加工工业、由初级工业向高附加值工业、由传 统工业向新兴工业、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其中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保险、旅游和咨询 等服务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信息、电子产业) 则是产业国际转移的重点领域;在技术 层面: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将重点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因而将加快向新兴工业 化国家和地区转移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转移的速度也将比以往更加迅速。三是产业 转移区域内部化。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集团化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区域内的资本流动和产 业转移迅速增长,并超过区域间的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成为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特 点。从全球范围看,欧盟、北美、亚太经合组织是国际产业转移最为明显的经济区域。如 欧盟 1/3 的对外投资是在成员国之间进行的;美国对外投资的 1/5 集中在加拿大,加拿大 对外投资的 1/3 集中在美国; 19942001 年之间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员对区域内的 直接投资规模年平均增长为 15.24%。四是产业转移方式多样化。产业国际转移已由原来的 比较单一的直接投资和单一股权安排转换成为包含单一的直接投资和股权安排在内的独资、 合资、收购、兼并和非股权安排等多样化产业投资和产业转移并举方式,其中,证券投资 和跨国并购方式日益成为主要方式。19952001 年证券投资规模在全球资本流动总额中所 占比重由 1995 年的 22%上升至 2001 年的 75%以上,并有继续上升的态势; 1995 年跨国兼 并金额为 2000 多亿美元,至 2001 年达到 3500 亿美元左右,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17.8%。五 是跨国公司成为产业国际转移的主体。目前,跨国公司已控制了全世界生产的 40%,国际 投资额的 90%、国际技术贸易的 60%、国际技术转让的 80%和科研开发的 90%是跨国公司 之间进行的。由于这些跨国公司的子公司有 51%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因此跨国公司的直接 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及产业结构都有重大影响。六是产业国际转移出现集群发展的趋 势。随着区域竞争不断加剧,产业转移已由原来单个项目、单个企业、单个产业的转移转 向产业链式转移,以形成产业的群体和网络,提升区域竞争优势。 世界高技术产业化、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产业国际转移的新发展,对国际分工体系 也将产生重大影响,决定各国在国际分工体系地位的核心产业将由传统产业逐步转向高技 术产业和具有更高技术含量的传统产业;跨国公司的主导地位决定企业内的全球分工已成 为各国参与国际分工更加主要的模式,不同产业的全球分工和产业内全球分工则更多地通 过企业内分工体现。 综上所述,以高技术扩散为代表的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将使我国有机会通过 吸引一部分国外的高技术以及利用新一轮产业国际转移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促进产业 结构尽快升级,完成新型工业化任务。 (二)“入世” 过渡期结束,我国将进入全新的开放阶段,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面临新课 题 “十一五”时期,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结束,标志我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新阶 段的开始。中国的全面开放,一方面为世界经济发展,特别是世界产业结构新的大调整, 全球传统产业的调整布局提供新的市场和空间,从而对以高技术产业与高技术传统产业为 核心的新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和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为我国传统产业的 升级,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开放度的不断加大,传统产业,特别是第二产业的开放度也在不 断加大,在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构成中,第二产业占近 70%就是一个例证。但即便如此, 开放度仍然有限。从产业领域的开放上来看,第一和第三产业基本是限制开放的,第二产 业中,轻工业的开放度较大,重化工业的开放度有限。这种状况表明我国传统产业的技术 改造以往都是在半对外开放的环境中进行的。由于开放程度基本可以由国家掌控,因此, 来自经济外部的影响是有限的。 “十一五”时期, “入世”过渡期的保护措施基本失效,我国对外资的市场准入限制也将全 面放开,这意味着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将更多地受到世界产业结构大调整,特别是产业国 际转移和高技术发展趋势的影响。一方面承接产业国际转移,引进高技术和先进技术的机 会加大,对我国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从而对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带来积极的影 响和作用;另一方面,改造的相对独立和主动的环境进一步丧失,产业国际转移在提供先 进技术和产业的同时,也会将一些落后的、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及技术转移过来,影响 传统产业升级。同时,跨国公司实施的全球战略也将通过国际生产体系、技术控制和品牌 等方面加大对我国产业的分化、整合,从而进一步侵蚀我国的产业体系,打击和制约我国 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这将使统筹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国际产业转移显得比以往任 何时候都重要。如何在新的全面开放环境下,更好地实施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任务,缩小 与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差距,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水平,以更加强大的经济实 力积极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是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与升级面临的新 课题。 (三)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新阶段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总量规模已达到新水平,党的十六 届三中全会提出新的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成为我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标志。 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产业的改造升级要与 国内日益形成的资源约束相结合,要充分考虑和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两者关系,传统 产业的改造升级要有利于节约资源,有利于环境保护,同时兼顾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 源;另一方面,传统产业的改造要同国际产业转移相结合,在全面开放的环境下,充分利 用国际产业转移提供的机会,降低产业结构升级成本,提高产业结构升级的效率。 传统产业在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仍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促进经济增 长的基本力量,是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传统产业占国 民生产总值的 90%以上,占工业增加值的 91%,固定资产原值的 95%,利润的 80%,上交 税金的 95%,从业人数的 94%,出口的 87%。传统产业创造了绝大部分的产值、利税和就 业机会,有着庞大的规模和雄厚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实施过的 5 个五年计划都 将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作为发展重点,但时至今日,我国传统产业还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 缺陷,一是产业总体竞争力较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多数行业的低水平生产能 力过剩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和工艺装备依靠进口并存;二是整体技术开发投入不 足,自主创新能力弱,导致主要生产技术、工艺和装备落后;三是企业组织规模小而散, 社会化、专业化水平和管理水平低,市场开拓能力差。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目 标上,传统产业改造缺乏完整的长期战略目标;在重点上,改造的重点不突出,由于条块 体制的影响导致资源分散,不能集中使用;在技术路径上,没有完全解决开放条件下发展 中国家的自主创新道路问题,如何通过引进技术创新自己的技术研究体系问题也未能完全 解决;在体制上,还没有解决发挥政府在将产业结构升级作为实施国家赶超战略重要组成 部分中应有的作用,以及更多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促进合理公开竞争机制作用,以提高产 业结构升级效率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水平,制约了我国 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制约了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力与能力,显然不 能满足发展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阶段和新发展观对我国传统产业发展的 要求。 二、 “十一五”时期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主要战略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都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发展的时期,对外开 放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要求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战略不是对以往思路的修修补补, 而是要在统筹国内外经济发展基础上,着重实现以下几个重大转变。 (一) 立足国际化,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协调国内产业升级与国际产业 转移。战略着眼点应从立足国内转向立足国际,推动新的国际分工体系形成 所谓国际化,是通过适当的国际分工增加和实现一国的比较利益,其核心是实现和加 快工业化和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化本身就是一种发展战略,而且某种程 度是一种赶超型发展战略。立足国际化,意味着发展中国家要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通过 这个过程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国家的赶超型发展战略。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使一国不可能再具有封闭条件下的那种完整的产业经济体 系。各国市场的相互开放既推动了经济的相互融合,一定程度又使国家丧失了原有民族经 济的自主权。对此,常常有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一种是肯定的,认为这是必然过程,可 推动落后国家经济发展,因而应顺应潮流;另一种是否定的,认为民族经济的完整性被破 坏是很危险的。如何处理全球化与一国的民族经济关系始终是困扰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 问题。实际上,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问题的核心不在于如何判断两者相互融合后的利与 弊(当然这个问题也很重要),而在于面对新形势,自己清楚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做,也就是 变被动为主动,这也是制定国家赶超型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发展中的 大国,要实现经济发展,并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必须要有国家赶超型发展战略。 “十一五”时期,我国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战略具有赶超性,可以作为国家赶超型发展 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理由是,我国要实现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是 凭空而论,而是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能力。培育这种能力和实力就需要通过制定和实施 国家的赶超型发展战略。作为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战略,是具有很强的赶超性的,赶超的 客观性和现实性在于:一方面,国外的先进制造业技术都基本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且发 展的空间也已相当有限,但高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而尤其是高技术 对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发达国家尽管要比我国快很多年,但相对于先进制造技术来说,发 展的时间要短,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要小一些。这既同国外高技术发展总体还处于起步 阶段有关;也同发达国家已将大量制造业转移出去,因而没有很强的产业数量基础有关。 另一方面,通过二十多年发展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我国的制造业基础有了较大的提高, 据称,目前中国制造业总量已居世界第 4 位,具有承接国际高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的基础。 出于降低研发成本和便于技术市场扩散的目的,目前,大量国外高技术和先进制造业技术 研发中心向我国转移,据统计,到 2003 年上半年止,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 300 多家研发 中心,电子、信息产业约占 56%,制造业研发中心占 90%以上。同时,我国的高技术产业 化也在加快发展。这为我国传统产业改造,特别是传统制造业的升级提供了更好的技术空 间,使我国的传统产业有可能更多更快地利用国内外高技术研究成果进行改造升级,以缩 短改造升级的进程。此外,赶超战略的意义在于:动用国家的总体战略能有效地修正外国 跨国公司与我国企业在实力上的较大差距,一定程度抵御跨国公司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外国跨国公司尽管实力强大,但毕竟是企业,在我国个体企业力量还不强大的时候,对抗 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就是发挥国家组织的总体战略力量,用国家力量抗 衡跨国公司的规模实力,这是日本、韩国的发展经验,为此,要有明确的国家战略。 “十一五”时期,我国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要通过协调国内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国际产 业转移,逐步形成开放条件下我国的民族产业体系。 总体来看,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参与国际产业结构 调整和转移。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抓住了国际上以轻纺产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 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历史机遇,完成了轻重工业结构的合理调整;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又 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难得机遇,承接了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器 件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普通 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食品加工业、汽车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制造业等制造业国 际转移,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机电产业发展和出口扩大。目前,全球重化工业(主要是汽车、 化工)50%以上的投资集中在中国,在国内外资本的推动下,中国的产业结构出现明显的向 重型化升级的特征。2003 年中国工业利润向重化工业和电子行业集中的趋势非常明显,石 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居工业行业之首;以汽车为代表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利润总额首 次位居行业第 2 位;钢铁行业利润创纪录,钢产量首次突破 2 亿吨,从而使中国成为世界 第一个年产钢超过 2 亿吨的国家。2003 年在工业中,重工业的比重达到了 60%以上,标志 着中国工业进入重化工业时期。 “十一五”时期,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很 强的重合性。一方面,随着我国市场准入的进一步放开,我国将成为更多跨国公司投资的 首选之地,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的总体趋势将呈现出重化工业为主的多样化,其特点是: 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并行,技术含量较高的先进制造业与新一轮以 IT 为代表的高技 术产业生产制造环节转移并行;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转移并行,高技术与先进技术并行,其 扩散程度加大,速度加快。另一方面,我国将进入以原材料为主体的重化工业向组装加工 业为主的重化工业、以工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发展的阶段。我国产业结构的总体发展趋势 是: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双推动,第一产业比重将大大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将略有下降, 第三产业比重将大大提高。产业结构的这种变动升级过程,实质也是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 的趋势。发达国家工业化的一般规律是由轻工业为主转向重化工业为主,由原材料工业为 主转向组装加工业为主,由工业为主转向服务业为主,而后再发展高技术产业。对我国来 说,不必重复其老路,应充分利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和新特点,加大高技术及 先进技术对我国传统产业的改造,在推动高附加值的组装加工业加快发展的同时与我国高 技术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发展空间,从而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大发展, 加快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的有限开放过程中,我国原有的产业在跨国公司实施的浅度一体化战略 和深度一体化战略中虽一定程度纳入到全球分工体系中,并提升了分工地位,但我国的产 业始终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反映在贸易出口方面,我国制成品的比例虽高达 90%以上, 与发达国家的分工由产业间分工上升到产业内分工,但我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加工产品, 进口的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因此在产业内与发达国家仍是垂直分工的局面;在生产方 面,由于核心技术研发、市场营销及品牌等基本不掌握在我们手中,国内企业只能充当跨 国公司生产体系中的加工配套角色,因而也处于跨国公司分工体系的低端。目前,我国产 业体系的成分已有很大变化,外资已占相当的比重。2002 年,外商投资企业的产出占全部 工业产出的份额是:总产值占 29.2%,工业增加值占 25.95%、工业销售收入占 28.48%,利 润总额占 32.5%,资产占 24.42%,均已占到 14 甚至更高的比重。 2000 年,在电子及通 信设备制造业,外商投资企业在总产值、增加值和销售收入中所占份额已高达 71.57%、65.39%和 72.21%。上述三项指标中所占份额均超过 40%的行业还有文教体育用 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服装及 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塑料制品业和家具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外商投资企业占全行业增 加值的比重超过了 30%的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不能否定,外 资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对外开放的负面效应却是在相当程度上国内自己 的配套产业体系和自主技术体系受到冲断、割裂,我国国内产业的关联度逐步降低,外资 对我国产业的产权控制、技术控制和营销渠道的控制日益加大,我国对跨国公司产业的依 附日益强化。 在全面开放条件下,我国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有可能被 进一步纳入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体系之中,对此,要重新考虑新的开放环境下民族产业体 系的重建问题。重建民族产业体系,并不是要恢复原有封闭条件下,通过计划经济方式行 政配置资源所建立的那种产业体系,因为那种产业体系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规 律,产业的内在联系不是靠市场机制形成,企业缺乏内在动力机制,产业的竞争力很差, 根本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在开放的过程中,这种产业体系无法有效 地抵御比国内企业强大数倍、数十倍的跨国公司,跨国公司代表的外资的进入对冲破传统 低效的旧产业体系还产生了积极作用。重建这种旧产业体系既不可能,也不现实。但在加 大开放条件下,是否要沿着现有的路线走下去,让更多的跨国公司在改造我国传统产业的 同时占据我国产业的阵地呢?回答是不行的,应该修正和调整我国的战略,在吸引更多跨 国投资和高技术加快我国产业发展的同时,重建新的民族产业体系。在新的全面开放环境 下,发展中国家自身产业体系的建立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日本和韩国的经验表明,要通过 制定国家战略,在平衡保护和竞争的过程中培育新的民族产业。目前,由于外资的进入, 我国的许多产业都已进入了跨国公司的全球分工体系,这似乎我国的民族产业所剩无几了。 发展中国家原有的民族产业在强大的跨国公司战略面前往往是很难有所作为的,但这不等 于不能培育自己新的民族产业。新的民族产业的形成,不能靠传统的办法,也不能完全靠 政府的保护,而可能要在跨国公司的分工体系中,在竞争的学习中形成。正像日本、韩国 的自主技术创新体系是在引进消化模仿创新中形成的一样,我国的民族产业体系也 要在竞争学习模仿生成中才能逐步形成。 “十一五”时期,应将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作 为国家培育新的民族产业体系的重要环节。开放条件下,民族产业体系的重建与发展要改 变以往技术改造“撒胡椒面” 的做法,要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不能包罗万象,面 面俱到,要在发挥产业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形成产业的世界龙头。 “十一五”时期, 应在重要原材料、重大装备制造业、汽车、造船等我国还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产业着手培 育世界级的产业龙头。对这些产业,一方面要在产业基础、技术开发能力、人员培养等方 面加以一定程度的保护,避免外资不必要的影响;同时另一方面,也要让其投身到国际竞 争的大舞台中,去提高产业的水平、效率,增强实力,在反复的较量中成长,并形成民族 的产业优势。 “十一五”时期,应将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作为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的重要步骤,在国际竞争过程中,推进新的国际分工体系建立。我国的全面开放将加大对 世界经济的影响,特别是随着我国制造业的不断高技术改造与升级,将对全球与区域分工 体系产生重要影响,由于高技术产业的加快发展,以高技术产业为核心的新国际分工逐步 形成,我国运用高技术改造的传统产业,也将会在推动以高技术产业为核心的新国际分工 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预计,在参与全球分工体系中,通过改造升级与国际产业转移,我 国制造业将改变产业内垂直分工和处于制造业低端的格局,逐步提升分工地位;在东亚区 域合作中,将会形成以我国制造业为核心的区域制造体系。 (二) 战略核心目标是高技术化、高附加值化、高效化,协调产业改造升级与资源环境 持续性发展。改造的战略核心内容应从量的扩张转向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传 统产业的质量与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的 5 个五年计划中,都很重视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但缺乏 明确的传统产业升级战略目标。 “六五”“七五”曾以安排 3000 项技术引进项目为重点;“八五” 以节能、节约原材料、开发新品种、提高质量和促进出口为主要内容,安排了 62 个重点项 目;“九五”实施了“ 加大技术改造投资的力度,加快企业改革步伐”的“ 双加工程”,优选了 煤炭、冶金、化工、建材、医药、轻工、机械、交通运输等行业的 65 个重点领域,主要安 排全国重点行业综合实力排位前三名的排头兵企业承担。 “十五”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 关于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实施意见 ,虽提出了总体目标是: 到“十五”末期,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国际知名的大型企业集团,发 展“专、精、特、新” ,并颇具活力的中小企业群体,大幅度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专业化水平; 研究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工艺,研制一批重大技术成套装备和主导产品,为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供技术支持,使我国传统产业中重点骨干企业的技术装备、主要技术 经济指标接近或达到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产业达到或接近国际同期先 进水平;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新 途径和成功经验。但这些改造的目标都以提高国有企业技术水平为前提,以大量安排技术 改造项目为重点,而没有产业升级的地位和空间。从中可看出,由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 影响,政府只能将国有企业作为技术改造的核心,而不能以产业发展作为主体,以产业结 构升级为目标。这也许是二十多年的技术改造,尽管一定程度提升了我国传统产业的技术 水平,但离我国发展所需要的产业改造升级目标或成效相距甚远,是导致我们不得不长期 陷入重复引进、重复改造、重复落后的怪圈的主要原因。新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新的经济 发展任务,要求我们必须要改变原有的目标思路,重新构筑目标。 “十一五”时期,应将“ 高技术化 ”“高附加值化”和“高效化”作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战略 目标。 高技术化:就是充分运用国内外高技术的发展,加大对传统产业改造的力度,使传统 产业直接与高技术对接,以加快提高传统产业的高技术素质。国际经验表明,技术发展是 有阶段的,技术发展阶段是可以缩短的,否则落后国家的后发优势就不能得以发挥。世界 新一轮高科技革命的综合性和快速性特点,给发展中国家的赶超战略提供的更多空间之一 就是技术跨越的空间。一方面,由于国际竞争带来的技术转移层次提高、速度加快的趋势, 发展中国家可以更多地利用发达国家的高技术成果;另一方面,直接从高技术研发切入, 也使我国可省去不断淘汰落后技术的时间。这些因素都可使我国避免一些技术发展上的重 复,在传统产业的改造目标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主要运用的是 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为核心的高技术。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不仅创造了计算机、 通信设备、集成电路等新兴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而且通过渗透和辐射,使机械、冶金、 化工等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由于集成 了电子信息、自动控制、现代管理与生产制造等多项先进技术,能够同时调控物流、资金 流、信息流,促进了产品设计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和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减 少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如用于改造装备制造业的高新 技术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环境保护技术、现代管理技术等。 改造的主要内容大致包括五个方面:一是高新技术与装备制造业融合,使装备制造业的一 部分成为高技术产业,如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制造业、集成电路制造业、数控机 床制造业、先进武器制造业等;二是改造提升产品的层次,智能化、数字化程度;三是提 升生产过程的柔性化、自动化水平及市场快速反应的能力,使制造工艺和装备既能满足市 场需求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又能满足高质量、低成本、低消耗和清洁生产的要求;四是 推动企业业务流程的优化重组和管理的现代化;五是促进企业间制造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优 势集成,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当然,提出高技术改造,并不等于不要先进适用技术, 对我国传统产业来说,许多先进适用技术是基础性的,这些基础性的技术对一些相当落后 的传统产业还是需要,但重点技术应是高技术。 高附加值化:就是通过高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业的附加值。由于制造业在传统产业结 构升级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传统产业高附加值化的核心在于制造业的高附加值化。制 造业的高附加值化就是制造业的结构不断升级,由以轻型制造业为主转向重型制造业升级, 重型制造业由以原材料为主转向以加工组装制造业为主的高加工度化,这个转变过程又分 别属于劳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换。而劳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生产率又 存在由低到高的差距,因此,这种转换有利于产业生产率提高和结构升级,这意味着目前 我国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制造业在结构上要继续深化发展。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我国组装 加工业的比重不到 30%,与发达国家 90 年代初已达 40%的组装加工业相差十多个百分点; 2002 年,以工业增加值计算的三资企业的加工工业在我国工业中已占近 42%的比重。由于 发达国家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将是重要原材料和组装加工业,这些国际产业的 转移必将伴随着对我国传统制造业的改造,推动我国重化工业的深化发展。 高效化:我国目前以原材料工业为主的重化工业的明显特点是产业对资源,包括对各 类能源、物质材料、矿产资源的消耗很高,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很大,因此,高技术改 造传统产业的目标总体上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传统产业改造的质量和效益。高效 化具体可分为提高传统产业改造的质量效益、提高资源环境的质量效益和提高产品的质量 效益,以协调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资源环境持续性发展的关系。提高传统产业改造的质量 效益,主要是注重对传统产业技术质量的升级,而不仅是一种产业技术数量的增加,如对 钢铁产业的改造等,这些技术的采用有利于降低对资源的消耗,提高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提高资源环境的质量效益,主要是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不应加大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 而应减轻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质量提高。这有助于解决长期存在 于我国经济发展中重复建设、低水平重复的问题,也需要在传统产业改造中大力推行可持 续生产方式和可持续消费方式。建立新的可持续性生产和消费方式,主要是从根本上改变 以往那种单纯生产和消费的传统方式,而引入可持续性,也就意味着在生产方面要提高资 源的利用效率,采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清洁生产方式;在消费方面使用的产品和服务具 有环保品质,采用节约各类资源的消费方式,消费的物品经过处理可以重复使用,人的消 费不影响大自然的物种生存等,实质是健康性的消费和保护资源的消费。新的可持续性生 产和消费方式具体体现了新的可持续发展观,对提升我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质量和水平 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长期以来,我国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也在走“先改造,后治理”的老 路,技术引进的一些落后的生产设备和工艺不仅消耗了大量本可节约的能源,效率低下, 而且造成对资源的大量浪费、破坏和环境污染;与这种生产相适应的落后的消费方式,加 大了对资源环境的浪费、破坏,并形成生产与消费的恶性循环。近几年,我国尽管已注意 到传统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的问题,并通过一些措施扭转这种局面,但要从根本上转变传 统的落后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还要付出更多努力,包括在资源利用的价格政策、设备和工 艺的技术改造和更新、生产与消费管理体制的创新以及人们观念的改变和社会宣传导向等 各个方面,都需要加大工作力度。提高产品的质量效益,主要是在改造中生产节能、降耗 的高品质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的升级。使生产与需求、产业升级与资源环境形成良性的循 环经济。 (三) 在多样化过程中着重培育我国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体系建设,协调自主创新和技 术引进,改造的技术途径应进一步从单一的技术引进转向多元化,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 个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以引进技术为主,以自主开发为辅的技术改造路径。技术 引进又主要分为贸易和投资两种方式。自 20 世纪 80 年代起,主要是通过贸易方式大量引 进国外先进设备和部分技术,如我国“六五”技术引进的 3000 个项目主要是设备引进。进入 90 年代以后,贸易方式仍是技术引进的主要方式,如我国每年进口的机械设备占当年固定 资产投资中设备购置费的 2/3 左右,光纤制造装备的 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的 85%,石油化工装备的 80%,轿车工业装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的 70%依赖 进口。我国主要机械产品技术来源的 75%和大多数电子信息产品的核心技术来源于进口。 但与 20 世纪 80 年代不同,90 年代后,随着外资规模的不断扩大,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方 式也成为我国技术引进的重要方式。据国内研究,外商投资企业中,使用跨国公司母公司 比较先进技术的企业最多,占调查的 45%;使用母公司先进技术的企业次之,占 42%;使 用一般技术的最少,占 13%,表明绝大多数跨国公司提供了母公司的先进和比较先进的技 术。相当一部分跨国公司提供了填补国内空白的技术,调查表明,使用国内空白技术的企 业占样本企业的 65%;其余为使用先进技术的企业,占总样本的 35%;没有企业使用国内 一般技术。目前,跨国公司也在逐步增加在华建立技术研发中心的数量,从研发性质来看, 在创新型、适应型和专用技术型三种类型中,国外研发中心大都属于适应型和专用技术型 研发,主要从事创新型的几乎没有。在技术引进的同时,我国 20 世纪 90 年代后也开始注 重自主开发技术体系的建立。一是建立以技术中心为主要方式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到目 前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达 289 家,省一级政府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已超过 2000 家, 520 户国家重点企业中的工业企业基本建立了技术中心。二是建立以城市为依托,开放式 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目前,全国已有江苏、安徽、广西、上海等二十多个省市组织实施 了地方技术创新工程 ,山东、内蒙古、山西、云南、深圳、武汉等十多个省市以及青岛、 合肥、柳州 3 个试点城市成立了“技术创新促进会”(或“技术创新中心”)等中介机构。三是建 立以大型企业联合体为依托的行业技术开发基地。在目前我国一万余家科学研究机构中, 约 30%实现了企业化改制,直接进入了企业或转为科技型企业,充实了企业的科研力量, 成为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开发的重要依托。四是建立以企业为中心,风险共担的产学 研结合机制。在全国共建产学研联合研究开发机构和经济实体 6100 多个,形成了优势互补、 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的引进为主,自主开发为辅的技术体系对于提高我国传统产 业技术水平,推进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依靠技术引进是不可 能增强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多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一些重要产品和工艺技术主要从 国外引进,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引进经费占技术开发经费的比例很高,而在引进国外技术经 费中,设计图纸、工艺专利所占费用的比例高达 60%以上,同时,技术引进费用又远高于 用于消化吸收的费用。花费高额费用购入的技术往往没有能力消化吸收,重引进、轻开发; 重使用,轻研制;重模仿,轻创新,从而陷入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的怪圈。而装 备业至今仍然基础技术方面落后,整体制造水平仍处于机械化为主的阶段,设计手段落后, 工艺装备水平低,而发达国家已进入以计算机控制为主的柔性化、智能化、集成化为特征 的自动化生产阶段;在产品结构方面,存在中低档、一般性的趋同产品多,重大成套设备 和高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与制造能力不足的状况。再看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扩散效应,国 外一些实证研究报告已证明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扩散效应是相当有限的。跨国公司的核心 技术、关键零部件、成套设备都掌握在母公司手中,在东道国主要进行简单加工组装,而 且跨国公司可以凭借其技术垄断的优势通盘制定产业转移战略,确保其在东道国生产的产 品既能保持竞争优势,又给东道国产业设立了较高的进入壁垒,产生“挤出效应”。在我国 汽车产业,外资的进入就是凭借设计技术、营销技术及品牌等技术领先优势控制并占据了 国内市场,挤压了创造民族自主品牌的能力。因此,引进技术带来的直接结果是,由于我 国技术自主创新的能力与体系建设缓慢,赶不上跨国公司对我国技术市场垄断的速度,跨 国公司通过技术及技术市场对我国产业技术的控制日益增强,我国对外国技术的依赖日益 加大。这既不利于我国产业以技术为核心的国际竞争力的持续提高,也将进一步拉大我国 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同时,更危险的是,跨国公司将置我国的产业技术为其下属,达 到长期控制我国产业和市场的目的,这对我国经济的自主发展和产业安全将是极为不利的。 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与以往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不同的是,更加强调更多地运用以信 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及环保技术等高技术的最新成果,提高传统产业的质 量和水平。对我国来说,由于技术发展阶段有一定的跨越性,使我国可借助高新技术最新 成果加快传统产业改造,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实现经济的跨越性发 展。但更为关键的是,要在这个过程中加快培育我国的技术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和体系建设。 一国在全球分工体系格局中所处的位置,取决于国家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内在动力 和实绩。一个国家,只有高度重视和积极培养本国的技术储备、产业组织和产业控制力, 才能在长期的产业和技术发展竞赛中把握主动,才能有发展后劲,才能获得持续健康的发 展。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应建立自己强大的技术研发体系,培育强大的自主技术创新 能力,以便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更好地掌握主动,而且有利于实现跨越发展,并维护国家 安全。 在全面开放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和体系建设的途径方式与封闭条 件下完全不同。封闭条件下,只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就可建立独立的完整的技术体系,开放 前,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也建立了一套技术开发体系。但随着开放,这套按照行政方式配 置科研资源建立的体系被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跨国公司技术体系的进入打破了。根据韩国的 经验,开放条件下,落后国家的自主技术研发体系的建立要经历引进、消化、吸收、模仿 的过程,要在这个过程进行的技术积累基础上逐步完成自主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经过改 革开放二十多年的技术引进,我国在消化、吸收和模仿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九五”以来,我国在国家、省、地区及行业与企业已形成的各类研发组织已体现了这种技 术基础的形成。 “十一五” 时期,应是我国在这种技术基础上,借助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供 的机会发展较强的自主技术开发能力的重要时期了。 “十一五”时期,我国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自主研发创新能力与体系重建提供的技术空 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建立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自主研发创新体 系。由于我国制造业已具相当规模,在高技术对制造业的技术扩散上应具有相当大的空间, 高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同一般技术改造不同,它不仅仅是技术的复制过程,而是对产 业内部的全面改造,使产业在结构、功能等方面发生质的变化,从而引起生产体系的变革, 因此,高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过程本身就是新技术模式产生的过程。我国在这方面的产 业区位优势应对我国自主研发体系的建设提供有所作为的空间。二是在引进大量国外传统 先进制造技术基础上的二次开发,也将促进我国自主开发的能力与体系建设。目前,我国 已引进了大量先进制造设备与技术,对这些设备与技术的二次开发既是为更好地满足国内 市场需求,因为引进的国外技术多是共性技术,本身需要根据当地市场进行开发;同时也 是为技术的进一步在本地市场扩散或向同类外地市场扩散做储备。我国的市场空间大,需 求细化的层次多,同时,其他发展中国家,如东盟国家的制造业发展也有同类技术需求, 这种市场空间对我国引进技术的二次开发也将构成巨大的需求,在这种二次开发中也将逐 步形成并增强我国的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和体系。三是出于军事安全考虑因素,必须依靠我 国自身研发的领域,和出于国际竞争考虑必须通过自身研发来取得谈判主动权的领域方面 也要积极培育自主研发能力。一般地说,技术自主创新有两种途径,一是原创性技术;二 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创新。在高技术领域,我国原创性技术的空间将可能大些; 在先进制造业技术领域,我国将主要是通过在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的空 间更大些。 “十一五”时期,建立我国自主研发创新应着重于研发能力、技术扩散能力和技术体系 化建设。在研发能力方面,要将重点由引进、消化吸收能力的培养转向在模仿基础上的创 新能力培养上;在技术应用与扩散能力方面,应将重点由企业内部自身扩散和区域内技术 有限市场的扩散转向行业产业和区域外无限市场的扩散;在技术体系化方面,要将以单项 技术为主转向多个技术集成的体系化,着重开发和形成我国自主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体 系。当然,我国自主研发技术体系的建设不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还涉及到技术组织、技 术体制、技术管理等方面,同时还将涉及到国家、科研机构、企业及市场等方面。要充实 国家创新体系,同时完善不同层次的区域的、产业的、企业的创新体系,还要建立技术成 果市场化的机制,特别是建立技术专利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同时加大专利技术的储备,并 将专利作为战略性技术手段,这是个系统工程,必须全盘统筹考虑。 “十一五”时期,在重点组建和培育我国自主研发创新技术体系的同时,也还需要借助 国际产业技术转移的机会,利用贸易和投资方式多渠道地引进世界高技术和先进技术。这 是开放条件下借力使力少费力的途径,也是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技术资源、两个市场提高 技术开发效率,降低成本的有效方式。引进技术的必要性在于:可以更多地借助国外的高 技术为我国的自主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