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专业基础与实务(考试大纲附资料)_第1页
园林绿化专业基础与实务(考试大纲附资料)_第2页
园林绿化专业基础与实务(考试大纲附资料)_第3页
园林绿化专业基础与实务(考试大纲附资料)_第4页
园林绿化专业基础与实务(考试大纲附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专业基础知识一、城市绿化条例第八条 本市推进林业碳汇工作,普及碳排放知识,倡导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和实现碳中和的绿色环保理念,引导公众参与碳补偿活动。第十八条 绿地建设应当严格按照绿化规划实施,坚持生态、景观、文化协调统一和节约资源的原则,充分利用乡土植物,注重营造植物景观,突出生物多样性,形成合理的种植结构。第十九条 绿地建设责任按照下列规定确定:(一)公共绿地由区、县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建设。其中,城市道路、公路、河道等用地范围内的公共绿地分别由各有关主管部门组织建设;(二)建设工程附属绿地由开发建设单位建设;(三)铁路、湖泊、水库管理范围内的绿地由有关主管部门组织建设;(四)村庄规划绿地由村民委员会或者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前款规定以外的绿地建设责任不明确的,由所在区、县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有利于建设并方便管护的原则确定。公共绿地由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确定并公布。第二十条 建设工程应当按照规划安排绿化用地。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办理相关审批手续时,应当按照绿地系统规划和详细规划确定建设工程附属绿化用地面积占建设工程用地总面积的比例。其中,新建居住区、居住小区绿化用地面积比例不得低于30%,并按照居住区人均不低于2平方米、居住小区人均不低于1平方米的标准建设集中绿地;成片开发或者改造的地区应当按照规划要求建设集中绿地,绿地建设费用纳入开发建设总投资。 建设单位报送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应当包括附属绿化用地平面图并标明绿化用地的面积和位置。第三十九条 加强对绿地、树木的管理和保护(以下简称管护)。绿地、树木的管护责任按照下列规定确定:(一)公共绿地由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落实。其中,城市道路、公路、河道用地范围内的绿地分别由各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区、县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二)单位所属绿地,由该单位负责;(三)居住区、居住小区内依法属于业主所有的绿地由业主负责,业主可以委托物业服务企业进行管护;(四)建设工程范围内保留的树木,在建设期间由建设单位负责;(五)铁路、湖泊、水库等用地范围内的绿地由各有关主管部门负责;(六)村庄绿地由村民委员会或者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 前款规定以外的绿地或者零星树木及管护责任不清或者有争议的,由所在区、县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管护责任。第五十条 禁止下列损害绿化的行为:(一)在树木旁或者绿地内倾倒、排放污水、垃圾、渣土及其他废弃物;(二)损毁树木、花草及绿化设施;(三)在树木或者绿化设施上悬挂广告牌或者其他物品;(四)在绿地内取土、搭建构筑物;(五)在绿地内用火、烧烤;(六)其他损害绿化成果及绿化设施的行为。第五十八条 严格限制移植树木。因城市建设、居住安全和设施安全等特殊原因确需移植树木的,应当经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移植许可证应当在移植现场公示,接受公众监督。同一建设项目移植树木不满50株的,由区、县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一次或者累计移植树木50株以上的,由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第五十九条 严格控制砍伐树木。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树木,经批准可以砍伐: (一)已经死亡的; (二)发生检疫性病虫害无保留价值或者发生其他严重病虫害的; (三)因抚育或者更新改造需要且无移植价值的; (四)因城市建设、居住安全和设施安全等特殊原因确需移植但无法移植或者无移植价值的。同一建设项目砍伐树木胸径小于30厘米并且不满20株的,由区、县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砍伐树木胸径30厘米以上的,以及一次或者累计砍伐树木20株以上不满50株的,由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一次或者累计砍伐树木50株以上的,由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报市人民政府批准。砍伐许可证应当在砍伐现场公示,接受公众监督。二、园林绿化标准熟悉:园林绿化国家标准掌握:园林绿化北京市地方标准(一)城市园林绿化用植物材料木本苗(二)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三)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四)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五)屋顶绿化规范(六)园林设计文件内容及深度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3.1 居住区绿地 在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住用地范围内的绿地和居住区公园。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以及城市规划中 零散居住用地内的绿地。 3.2 开放式绿地 引导居民进入,为居民提供休憩的绿地。一般包括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组团绿地以及按开放式 绿地设计的宅间绿地等。 3.3 封闭式(装饰性)绿地 以观赏为主,不引导居民进入,主要用于改善居住区局部生态环境和美化居住环境的绿地。一般包 括宅间绿地和建筑基础绿地。 3.4 居住区公园 在城市规划中,按居住区规模建设的,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配套公共绿地。 3.5 小区游园 为一个居住小区配套建设的,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 3.6 组团绿地 直接靠近住宅建筑,结合居住建筑组群布置的绿地。具有一定的休憩功能。 3.7 宅间绿地 在居住用地内,住宅建筑之间的绿化用地。通常以封闭式观赏绿地为主。 3.8 建筑基础绿地 在居住区内各种建筑物(构筑物)散水以外,用于建筑基础美化和防护的绿化用地。 3.9 居住区道路为居住区交通服务,并用于划分和联系居住区内的各个小区的道路。 5.3 居住区绿地种植设计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 5.3.1 充分保护和利用绿地内现状树木。 5.3.2 因地制宜,采取以植物群落为主,乔木、灌木和草坪地被植物相结合的多种植物配置形式。 5.3.3 选择寿命较长、病虫害少、无针刺、无落果、无飞絮、无毒、无花粉污染的植物种类。 5.3.4 合理确定快、慢长树的比例。慢长树所占比例一般不少于树木总量的40。 5.3.5 合理确定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的种植比例。其中,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种植数量的比例应控制 在1:31:4之间。 5.3.6 在绿地中乔木、灌木的种植面积比例一般应控制在70 %,非林下草坪、地被植物种植面积比例宜控制在30 %左右。5.9 居住区绿化苗木的规格和质量均应符合国家或本市苗木质量标准的规定,同时应符合下列要求5.9.1 落叶乔木干径应不小于8 cm。 5.9.2 常绿乔木高度应不小于3.0 m。 5.9.3 灌木类不小于三年生。 5.9.4 宿根花卉不小于二年生。8.1.2 有人行步道的道路两侧一般应栽植至少一行以落叶乔木为主的行道树。行道树的选择应遵循以 下原则: 8.1.2.1 应选择冠大荫浓、树干通直、养护管理便利的落叶乔木。 8.1.2.2 行道树的定植株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径为准,株行距应控制在5 m7 m之间。 8.1.2.3 行道树下也可设计连续绿带,绿带宽度应大于1.2 m,植物配置宜采取乔木、灌木、地被植物 相结合的方式。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城市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本办法所称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第十条城市绿线范围内的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道路绿地、风景林地等,必须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公园设计规范等标准,进行绿地建设。园林基本术语标准4.3.7 种植设计 planning design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规划设计的要求,合理配置各种植物,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的设计活动。4.3.8 孤植 specimen planning, coupled planting 单株树木栽植的配植方式。4.3.9 对植 opposite planning, coupled planting 两株树木在一定轴线关系下相对应的配植方式。4.3.10 列植 linear planting 沿直线或曲线以等距离或按一定的变化规律而进行的植物种植方式。4.3.11 群植 group planting, mass planting 由多株树木成丛、成群的配植方式。4.4园林植物4.4.1 园林植物 landscape plant 适于园林中栽种的植物。4.4.2 观赏植物 ornamental plant 具有观赏价值,在园林中供游人欣赏的植物。4.4.3 古树名木 historical tree and famous wood species古树泛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泛指珍贵、稀有或具有历史、科学、文化价值以及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也指历史和现代名人种植的树木,或具有历史事件、传说及神话故事的树木。4.4.4 地被植物 ground cover plant 株丛密集、低矮,用于覆盖地面的植物。4.4.5 攀缘植物 climbing plant, climber 以某种方式攀附于其他物体上生长,主干茎不能直立的植物。4.4.6 温室植物 greenhouse plant 在当地温室或保护地条件下才能生长的植物。4.4.7 花卉 flowering plant 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花灌木、开花乔木以及盆景类植物。4.4.8 行道树 avenue tree, street tree 沿道路或公路旁种植的乔木。4.4.9 草坪 lawn 草本植物经人工种植或改造后形成的具有观赏效果,并能供人适度活动的坪状草地。4.4.10 绿篱 hedge 成行密植,作造型修剪而形成的植物墙。4.4.11 花篱 flower hedge 用开花植物栽植、修剪而成的一种绿篱。4.4.12 花境 flower border 多种花卉交错混合栽植,沿道路形成的花带。4.4.13 人工植物群落 man-made planting habitat 模仿自然植物群落栽植的、具有合理空间结构的植物群体。5.0.2 绿化工程 plant engineering 有关植物种植的工程。5.0.3 大树移植 big tree transplanting 将胸径在20cm以上的落叶乔木和胸径在15cm以上的常绿乔木移栽到异地的活动。5.0.4 假植 heeling in, temporary planting 苗木不能及时栽植时,将苗木根系用湿润土壤做临时性填埋的绿化工程措施。5.0.5 基础种植 foundation planting 用灌木或花卉在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基础周围进行绿化、美化载植。5.0.6 种植成活率 ratio of living tree 种植植物的成活数量与种植植物总量的百分比。5.0.7 适地适树 planting according to the environment 因立地条件和小气候而选择相适应的植物种进行的绿化。5.0.8 造型修剪 topiary 将乔木或灌木做修剪造型的一种技艺。5.0.9 园艺 horticulture 指蔬菜、果树、观赏植物等的栽培、繁育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6.0.11 环境容量 environmental capacity 去年考过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所能容纳的合理的游人数量。北京市树国槐 豆科 蝶形花亚科 槐属 Sophora japonica Linn.侧柏 柏科 侧柏属 Platycladus orientalis (Linn.)Franco北京市花月季 蔷薇科 蔷薇属 Rosa chinensis菊花 菊科 菊属 Chrysanthemum3雪松 Cedrus deodara白皮松 Pinus bungeana油松 Pinus tabulaeformis华山松 Pinus.armandi银杏 Ginkgo biloba刺槐 Robinia pseudoacacia龙爪槐 S.j.cv.Pindjula苏铁 Ctcas revolute玉兰 Magnolia denudate玫瑰 R.rugosa垂柳 S.babylonica元宝枫 Acer truncatum侧柏 Platycladus orientalis圆柏Sabina chinensis龙柏 S.c.cv.Kaizuka芍药 Paeonia lactiflora牡丹 Paeonia suffruticosa紫玉兰 M.liliflora月季 Rosa chinensis樱花 P.serrulata三、植物学1、植物基本类群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等类群;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和地衣,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称为低等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都有根(苔藓植物只有假根)、茎、叶的分化,称为高等植物。2、 植物细胞细胞是构成植物有机体的基础,也是植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构成植物体的各种类型的细胞,既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体现植物的整体性,又能相互独立,各有其特点。细胞的形状和大小虽然不同,但它们的基本构造是一样的,都是由细胞壁、原生质体和液泡三部分所组成。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两大部分。细胞壁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原生质体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3、植物组织细胞组织:具有相同生理功能和形态结构的细胞群,叫组织植物组织是由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一种或数种类型细胞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根据其担负的主要功能不同和形态结构的特点可分为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泌组织。分生组织功能:具有持续性或周期性进行细胞分裂的能力,完成植物体的生长和发育。营养组织(薄壁组织)功能:同化、贮藏、吸收和通气。保护组织功能:覆盖于植物体表外,由一层至数层细胞组成,主要起保护作用。机械组织功能:抗压、抗张、抗屈挠,巩固支持作用。输导组织功能:长距离运输水分和溶于水中的各种物质。水分无机盐导管管胞;同化产物筛管筛胞分泌组织功能:植物体重产生、贮藏、输导分泌物质的细胞或细胞组合。4、高等植物高等植物(有胚植物),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形态上有根(苔藓植物只有假根)、茎、叶的分化。高等植物是由无数细胞所组成的完整有机体。细胞之间不仅有密切的联系,而且有一定的分化,在分化过程中,形成了各种组织。由多种不同的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器官。5、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是概括生活史中形成种子的所有植物的一个大的分类。是植物界最高等的类群。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基本特征:1体内有维管组织(韧皮部和木质部);2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6、植物的分类单位和植物的命名方法植物分类所采用的方法是以植物进化过程中亲缘关系的远近进行分类。亲缘关系相近的植物不仅具有许多相似的形态构造,而且在代谢过程方面也有许多相同之处。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植物的命名方法:属名+种名7、植物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和幼苗的形态与功能。任何植物,全部生命活动周期都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它自身的生存,另一方面是保持种族的延续。种子植物从种子萌发,长出幼苗,经过不断的营养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花、结实、产生种子来繁衍后代。花、果实、种子是植物进行有性生殖的器官。繁殖是一切植物都具有的共同特征。根、茎、叶执行着养料水分的吸收、运输、转化、合成等营养功能,成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完成开花、结果、种子成熟的全部生殖过程,成为繁殖器官。这些器官有机的结合为一整体,共同完成植物的新陈代谢及生长发育过程。根:将植物体固定于土壤中,并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溶于水中的无机盐类;有些植物的根可以合成某些重要的物质;有些植物的根贮藏大量的养料或形成不定芽而具有繁殖作用。根的主要功能:支持与固着植物体吸收、输导与贮藏合成多种有机物分泌生长物质、核苷酸、酶等定根(主根、侧根)、不定根三大类直根系一般双子叶植物须根系大部分单子叶植物变态:支柱根、呼吸根、气生根(榕树)茎:起支撑植物体、运输水分和养分的作用。茎的主要功能:支持叶、芽、花、果输导水、矿物质、光合作用产物贮藏营养地上茎变态:叶状茎、茎卷须、茎刺、肉质茎地下茎变态:根状茎、块状茎、球茎、鳞茎叶: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有害气体等单叶和复叶:在一个叶柄上生有一个叶片的叶叫单叶,复叶是生有两个以上的叶片的叶。叶的组成:叶片、叶柄、托叶由三部分组成的叫完全叶,缺少其中任何部分的叫不完全叶1.叶柄 2.托叶3.叶片 4.叶基5.叶尖 6.叶缘7.中脉 8.侧脉叶的主要功能: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气体交换具有一定的吸收、分泌作用少数植物营养繁殖花:花是被子植物重要的繁殖器官。被子植物的完全花由5个部分组成,即花柄、花托、花被(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花柄(花梗)花托花萼花冠(花瓣总称)雄蕊群(花丝、花药)雌蕊群(柱头、花柱、子房) 花的主要功能:花是被子植物所特有的有性生殖器官,在花中形成有性生殖过程中的雌雄生殖细胞,并在花器官中完成受精,进一步形成果实和种子,以繁衍后代延续种族。果实:真果单纯子房发育假果不只子房发育单果、聚合果、聚花果果实的主要功能:发育过程中果皮保护种子种子成熟后,有助于种子的散播储备营养为种子发芽提供养分种子:种子植物主要特征是用种子繁衍后代,种子是植物界中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完善的生殖器官。种子中的胚是植物的原始体,种子萌发后,胚发育为幼苗,最后长成大的植株,又开花、结果形成种子。种子是种子植物特有的繁殖体,基本结构包含胚、胚乳、种皮。种子的主要功能:增加植物种的个体数量。通过胚的发育产生新的植株,以繁衍后代延续种族。是种子植物度过不良环境的有效结构形式四、生态学(一)生态学基本概念(二)生物与环境(三)生物种群(四)生物群落(五)生态系统1、生态学的概念及其发展概念:是研究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以及生物的生存状态的的一门学科。发展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生态学建立前期:公元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之前。第二阶段:生态学成长期萌芽期、成长期、巩固和发展期:17世纪到20世纪50年代第三阶段:现代生态学发展期:20世纪60年代至今。2、现代生态学的特点1、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研究成为主流;2、动物生态学和植物生态学融合;3、系统理论得到广泛应用;4、描述性科学发展到实验性科学;5、研究对象继续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6、应用生态学迅速发展。3、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运用了先进的科技手段(研究手段的更新)数学、物理、化学和工程技术;电子计算机、高精度的分析测定技术;高分辨率的遥感仪器;地理信息系统先进技术和手段。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加强横向联系的研究。(研究范围的扩展)研究范畴从宏观、微观向两极逐渐深入。(研究层次的发展)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4、生态学主要研究对象生态学的研究对象非常广泛,从分子到生物圈,从无机环境(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环境(植物、动物、微生物)到人与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环境问题。5、环境、环境要素环境:以生物为主体,生物体以外的所有自然条件统称环境。环境要素(环境基质):构成人类生存环境整体和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组分。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6、环境的功能及其特征环境的功能是指以相对稳定的有序结构构成的环境系统为人类和其他生命体的生存发展所提供的有意用途和相应价值。包括空间功能、营养功能、调节功能空间功能:在生物科学中,环境是生物的栖息、生长、繁衍地,且适合他们生长的需要;营养功能:包含环境提供给人类和其他生物生长、繁衍所必需的各类营养物质及各类资源、能源;调节功能:环境因素具有吸收、净化污染物的功能,使受到污染的环境得到恢复调解,与自净能力的有限性一致。7、生态因子概念、分类及作用生态因子:是环境因子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生态因子的分类 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通常分为5类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可概括为非生物因子(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气候因子:光、温度、湿度、空气、降水、风、气压、雷电。土壤因子:土壤结构质地理化性质、土壤有机物和无机物、土壤生物。地形因子:地貌、海拔高度、坡度、坡向、经纬度等。生物因子: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的各种关系,如种群内部的社会结构、领域、社会等级等,以及竞争、捕食、寄生、共生。人为因子:人类对生物和环境的各种作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改造、引种驯化和破坏,以及环境污染的危害。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是个别因子,而是多个生态因子的综合。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联系相互促进、互相制约的。生态因子的作用只能在其他因子的配合下才能表现出来,即各生态因子综合作用于生物体。环境因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换,生物对某一个极限因子的耐受限度会因为其他因子的改变而改变。因此,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生态因子的主导作用环境中的生态因子具有等值性和不可替代性,但在不缺乏的情况下,一般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生态因子,对生物体的生存和生态特性等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起决定作用的生态因子称为主导因子。也称限制因子。8、生态作用各种生态因子对物种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地理分布等所起到的作用称为生态作用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生态因子的等值性和不可替代性生态因子的补偿作用生态因子的主导作用9、生态适应与生态反作用生态适应是指生物随着环境生态因子变化而改变自身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以便与环境相适应的过程。生态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的。生态反作用是指生物反过来对环境的影响和改变。生态适应分两类趋同适应不同物种同环境趋异适应同物种不同环境10、种群和种群生态学种群是在一定时空中同种个体的总和。种群具有数量、空间、遗传、系统4个特征。数量特征: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空间特征:聚群分布、随机分布、均匀分布遗传特征:基因库系统特征:自组织自调节的系统,以特定生物种群为中心,以作用于该种群的全部环境因子为空间边界组成系统。种群分布格局类型均匀型、随机型、集群型集群型分布形成原因:种子或幼体扩散,繁殖,物质环境变化,种间相互关系种群生态学:研究种群生物系统规律的科学,即研究种群的数量、分布以及种群内部成员之间、种群与其他种群之间、种群与栖息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11、生态入侵与生态对策把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的扩展,使当地生物生存受到严重影响的过程,叫做生态入侵。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生活史,是生物适应于特定环境所具有的一系列生物学特性设计,人们把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生存的对策,称为生态对策或生活史对策(进化对策)12竞争与互利共生竞争是生物为了利用有限的公共资源,相互之间所产生的不利或有害的影响。资源利用性竞争和干涉性竞争互利指不同物种个体之间的互惠关系,可增加合作双方的适合度。如果互利合作是通过自然结合方式共同生存的叫共生互利。13、生物群落物种多样化生物多样性三个水平遗传多样性、物质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群落层次上物种多样性的涵义种的数目或丰富度;群落中种的均匀度;岛屿生物学地理学平衡理论。14、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初级演替在起初没有生命的地方开始发生的演替次级演替在原有群落消亡或受到严重破坏的地方开始演替15、生态系统基本概念及分类生态系统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由生物与非生物成分之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循环和信息交换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构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一个生态复合体。生态系统是开放的系统,具有结构特征、功能特征、空间特征,可以自动调控和动态变化。生态系统分类:按生物划分:植物、动物、微生物、人类按人类活动影响程度划分:自然、半自然、人工复合按环境性质划分:陆地、水域、湿地任何生态系统总具有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畴,基本组成包括各种生物和无机环境,它们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生态系统的范围有大有小,多种多样,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包括其成分和营养结构两方面。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以及作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各种生物。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初级生产者: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及无机物制造有机物。消费者:肉食动物,植食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等,将死的有机体分解成简单的无机化合物,归还到环境中供植物利用。无机环境因子(光、大气、热、水)生态系统至少包括1、3、4,从外界输入光能、水、营分和气体、通过内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把多余物质和能量等释放或输出,返回大气、土壤及水圈,所以生态系统又是一个开放的系统。16、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由于取食和被食而形成的链锁关系,生物之间存在的这种连锁式食物传递关系称为食物链。特征十分一定律环节数目4-5,不超过6个越是顶端数量越少、生物量越小、能量越小17、生态金字塔的类型概念:指各个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可采用生物量单位生物量金字塔(各营养级生物总重量)可采用能量单位能量金字塔(各营养级固定能量)可采用数量单位数量金字塔(各营养级个体数量)。结论:能量从一个营养级流向另一个营养级总是逐渐减少的。 数量和生物量,由于某些生态系统(海洋生物)可出现倒锥形金字塔,即依次递增18岛屿生态理论在自然保护中的意义一般说来,保护区面积越大,越能支持或“供养”更多的物种数;面积小,支持的种数也少。但有两点需要说明:建立保护区意味着出现了边缘生境,适应于边缘生境的种类受到额外的支持;对于某些种类而言,小保护区比大保护区可能活得更好。在同样面积下,一个大保护区好还是若干个小保护区好,决定于:若每个小保护区支持的都是相同的一些种,那么大保护区能支持更多种;从传播流行病而言,隔离的小保护区有更好的防止传播作用;如果在一个相当异质的区域中建立保护区,多个小保护区能提高空间异质性,有利于保护物种多样性;对密度低、增长率慢的大型动物,为了保护其遗传特性,较大的保护区是必需的。保护区过小,种群数量过低,可能由于近交使遗传特征退化,也易于因遗传漂移而丢失优良特征。在各个小保护区之间的“通道”或走廊,对于保护是很有帮助的:能减少被灭亡的风险;细长的保护区,有利用迁入。19、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功能生态系统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生态功能能量流动指生态系统中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丧失的过程。营养关系食物链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的重要形式。营养级一般不超过五个。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推动着各种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循环。信息传递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20、湿地生态系统概念及其功能湿地生态系统是指地表过湿或常年积水、生长着湿地植物的地区。它是水域和陆地之间过渡性的生态系统,兼具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独特的结构和功能。其有富养沼泽、中养沼泽和贫养沼泽之分,主要特征:水文、湿地土壤和过度。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天然的基因库、潜在资源、净化功能、气候和水文调节功能21、群落的外貌是认识群落的基础,也是区分不同植被类型的主要标志22、物种在自然界存在的基本单位和繁殖单位是种群。23、中国植被的三级分类单位分别是植被型、群系、群丛。五、各类常识1、北京三山五园香山、玉泉山、万寿山;畅春园、圆明园、静宜园、静明园、清漪园(颐和园)2、北京市树国槐、侧柏;北京市花月季、菊花。3、古典园林城市北京、苏州、承德4、苏州四大园林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宋、元、明、清,最古沧浪亭,最大拙政园5、中国古典园林分类皇家、私家、寺庙、风景区6、中国古典皇家园林规模从大到小避暑山庄、圆明园、颐和园,颐和园保存最全整7、颐和园主要景点仁寿门、仁寿殿、排云殿、画舫、长廊、十七孔桥、乐寿堂、佛香阁北海主要景点静心斋、五龙亭、九龙壁、濠濮间、画舫斋、抱素书房、澄观堂圆明园主要景点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万春园);大水法、西洋楼、万花阵迷宫第二部分专业理论知识一、园林设计1 园林设计的依据1) 科学依据:2) 社会需要3) 功能要求4) 经济条件2 园林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适用 经济 美观3 “生态、景观、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4 园林立意立意是指园林设计的总意图,即设计思想。神仪在心,意在笔先;情因景生,景为情造。5 总体设计就是在选定园址或称之在“相地”的基础上,根据园林的性质、规模、地形特点等因素,进行全园的总体布局6 园林布局即在园林选址、构思立意的基础上,设计者在孕育园林作品过程中进行的思维活动。7 园林布局的基本原则1) 构图有法,法无定式a) 主景与配景b) 对比与调和c) 节奏与韵律d) 均衡与稳定e) 尺度与比例2) 功能明确,组景有方3) 因地制宜,景以境出4) 掇山理水,理及精微5) 建筑经营,时景为精6) 道路系统,顺势通畅7) 植物造景,四时烂漫8 “相地合宜、构园得体”的意义古代“相地”,即造园的选择园址。其主要含义为,园主经多次选择,比较,最后“相中”,即园主所认为理想的地址。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呢?园主人在选择园址的过程中,已把他的造园构思与园址的自然条件、社会状况、周围环境等因素作综合的比较筛选,因而不难看出相地与立意是不可分割的,即为相地合宜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规划过程中,不宜作为居住区或其他开发的地段,最后确定作为城市公共用地,在园林设计工作中,要“因地制宜”,合乎地形骨架的规律,才能达到构园得体的目的9 园林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立意和布局,其关系实质就是园林的内容与形式。只有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形式充分表达内容,表达园林主题思想,才能达到园林创作的最高境界。10 园林构成五大要素地形、植物(含动物)、建筑、广场与道路、园林小品11 园林的形式分类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12 园林设计的三种方法轴线法、山水法、综合法。13 园林植物配置要点园林植物造景要点a四季景观(三季有花、四季常青)b专类园(北京植物园)c水生植物区d温室、盆景区e花圃、苗圃种植类型a 块状:片状的成面形布局的密林、草坪类型b 线状:园界树、园路树、湖岸树等植物c 散点:孤立树、树丛、树群d 花坛、花境和绿篱e 水生植物、攀援植物14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1) 生态性原则2) 功能性原则3) 经济性原则4) 艺术性原则5) 地域性原则15 园林设计的程序1) 园林设计前提准备工作a) 掌握自然条件、环境状况及历史沿革b) 图纸资料c) 现场勘查d) 编制总体设计任务文件2) 总体设计方案阶段(设计说明书、方案图纸)a) 主要设计图纸内容b) 鸟瞰图c) 总体设计说明书d) 工程总框算3) 初步设计阶段或深化设计阶段4) 施工图设计阶段16 公园主要出入口设计内容公园内外集散广场,园门,停车场、存车处、售票处,围墙等。有时装饰花坛、水池、喷泉、雕塑、宣传性广告牌等。有的大型公园入口旁设有小卖部、邮电所、治保部门等。17 公园公园绿地:即公园绿化用地,指公园用于栽植乔木、灌木、花卉和草地的用地1 进行植物配置规划时坚持以下原则全面规划,重点突出,远期和近期相结合突出公园的植物特色,注意植物品种搭配注意植物基调及各景区的主配调的规划植物规划充分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四季景观和专类园的设计是植物造景的突出部分注意植物的生态条件,创造适宜的植物生长环境2 公园内各种活动区对绿化种植的要求(1) 体育活动区要有充足的阳光,但植物不宜有强烈反光树种及颜色要单纯、开朗体育场四周应用常绿密林与其他区分开树种的选择应生长迅速,避免选用有种子飞扬、落花落果、易生病虫害、分蘖性强、树姿不齐的树种(2) 儿童活动区树种种类应比较丰富活动场地应有高大、树冠开展的落叶乔木庇荫,用密林或树墙与其他活动区分开植物要求体态奇特,色彩鲜丽,无毒无刺无其他害处该区的绿化面积不应小于全区面积的50%(3) 安静休息区应采用密林的方式绿化,在密林中分布很多散步小路,林间空地等,并设置休息设施可设亭前的疏林草地、空旷草坪、设置多种专类花园,有水体更好以自然式绿化配置为主,植物种植要求多种多样,有不同的景观效果(4) 文娱活动区一般采用规则式的绿化种植,在游人集中地段可设开阔草坪以种植高大乔木为宜,突出遮荫、美化、四季有明显特征的绿化效果3 公园整体绿化(1) 公园四周安排卫生防护林带(2) 全国美化重点及特殊景点,建筑物附近的植物品种及种植方式以突出各景点四季不同的景观效果(3) 整个公园可种植的土地除树木外,尽可能铺草皮和地被植物(4) 全园有统一的基调树种,运用植物的花色、叶色形成不同的景观效果,注意季相变化(5) 公园树种以乡土树种为主,也可适当引种能适应本地的一些外地名贵的植物种类(6) 公园的绿化种植设计应对种植类型和树种比例作出适当安排18 道路绿地道路绿地:道路及广场用地范围内的可进行绿化的用地道路绿地分为道路绿带、交通道绿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道路红线:在城市规划图上划出的建筑用地与道路用地的界限常以红线表示,故称道路红线道路绿带: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a分车绿带b行道树绿带c路侧绿带1 道路绿化的意义和作用(1) 卫生防护净化空气减少噪音降低辐射热保护路面(2) 组织交通(3) 美化市容(4) 结合生产(5) 散步休息作用(6) 防灾和战备防御2 道路的断面布置形式(1) 一板二带式:由一条车行道、两条绿化带组成(2) 二板三带式:将车辆的上下行分开(3) 三板四带式:共有四条绿化带(4) 四板五带式:共有五条绿化带(5) 其他形式:一板一带式3 道路绿化的环境条件及树种选择(1) 道路绿地的环境条件土壤:贫瘠,无自然结构,旧建筑基础,土层太薄,酸碱度太高,土壤板结,透气性差,土壤水分过多或过少烟尘:影响光合作用,降低呼吸日照不均,建筑物一侧的阴影范围内日照不足风力不均,建筑物影响,风口有害气体,毒害植物,易受病虫害人为机械损伤和破坏地上地下管线多(2) 绿化树种和地被植物的选择选择原则a 应选择适应道路环境条件,生长稳定,观赏价值高和环境效益好的植物种类b 寒冷积雪地区城市,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种植的乔木,应选择落叶树种c 行道树应选择深根性,分枝点高,冠大荫浓,生长健壮,适应城市道路环境条件,且落果对行人车行交通不会造成危害的树种d 花灌木应选择花繁叶茂,花期长,生长健壮和便于管理的树种e 绿篱植物和观叶植物应选用萌芽力强,枝繁叶茂,耐修剪的树种f 地被植物应选择茎叶茂密,生长势强,病虫害少,易于管理的木本或草本观叶观花植物,其中草坪地被植物应选萌孽力强,覆盖率高,耐修剪和绿色期长的种类道路绿化树种选择a 能适应当地生长环境,移栽时易成活b 管理省工c 树干挺直,绿荫效果好d 发芽早,落叶晚,且时间一致e 花果无害f 树龄长,材质好g 受风影响大的地方选深根性树种4 道路绿带设计(1) 行道树绿带设计选择合适的树种,确定行道树种植点距道牙的距离确定合理株距和种植方式考虑路口和电杆、公交车站等安全视距所需最小距离(2) 分车绿带宽度没有固定尺寸,种乔木分车带不小于2.5cm,窄的分车带只种草坪和灌木,无建筑物处分车带可种植较密的乔、灌木,形成绿色的墙,建筑物多时种植不档视线(3) 路侧绿带的设计防护绿带宽在2.5m以上时,一行乔木,一行灌木大于6m时,两行乔木或大小乔木、灌木复层方式种植在10m以上,可多样基础绿带,种植灌木、绿篱、攀援植物街头休息绿地,种植形式可多样,重点装饰出入口及场地周围道路转折处花园林阴路:它与车行道相邻的一侧要用浓密的植篱和乔木共同组成屏障,与车行道隔开19 居住区绿地在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住用地范围内的绿地和居住区公园,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零散居住用地内的绿地1 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1) 绿地设计的内容包括:绿地布局形式,功能分区,景观分析,竖向设计,地形处理,绿地内各类设施的布局和定位,种植设计等,提出种植土壤的改良方案,处理好地上、地下市政设施关系等(2) 绿地设计应考虑鸟瞰效果(3) 种植设计按下列要求充分利用绿地内现状树木因地制宜,采取以植物群落为主,乔木、灌木和草坪地被植物相结合的多种植物配置形式选择寿命长,病虫害少,无针刺,无落果,无飞絮,无毒无花粉污染的植物种类合理确定块长、慢长树比例,慢长树所占比例一般不少于树木总量的40%合理确定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的比例,比例控制在1:3-1:4在绿地中乔木、灌木的种植面积比例一般应控制在70%非林下草坪、地被植物种植面积比例宜控制在30%左右(4)可设计适当的园林小品(5)绿化用地栽植土、灌溉系统要符合要求(6)排水设施要合理(7)乔、灌木种植位置应符合规定与市政管线的距离符合规定,1-2m落叶乔木栽植位置应距住宅建筑有窗面5m以外架空线路下种植耐修剪植物种类乔灌木与其他基础设施的最小距离符合规定(2-5m)(8)苗木规格和质量均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和以下要求落叶乔木干径应不小于8cm常绿乔木高度应不小于3m灌木类不小于三年生宿根花卉不小于二年生(9)绿地内绿化用地全部用绿色植物覆盖,建筑物墙体可布置垂直绿化20 园林植物的视觉特征林缘线是树冠垂直投影在平面上的线林冠线是树冠与天空交界的线21 园林植物与空间形态植物围合空间分为开放性、半开放性、冠下空间、封闭性空间、竖向空间五种22 园林植物群落构成1) 密林 成片乔灌木 (纯林、混交林)郁闭度70-100% 株行距2-3米2) 疏林 成片乔灌木 (纯林、混交林)郁闭度40-70%3) 草坪地被 a) 用途分(游息、运动场、观赏、疏林、放牧)b) 植被组成分(单一、混合、缀花)4) 花卉应用设计 a) 花池b) 花坛 设计形式分(独立花坛、带状花坛、花坛群)种植方式分(盛花花坛、模纹花坛)c) 花境d) 花台e) 花箱23 森林公园总体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 森林公园建设以生态经济和旅游经济理论为指导,以保护为前提,遵循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在开展森林旅游的同时,重点保护好森林生态环境。2) 森林公园建设应以森林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客源市场为导向,其建设规模必须与游客规模相适应。应充分利用原有设施,进行适度建设,切实注重实效。 3) 森林公园应以森林生态环境为主体,突出自然野趣和保健等多种功能,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独特风格和地方特色。 4) 统一布局,统筹安排建设项目,做好宏观控制;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应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可视条件安排分步实施。24 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 道路绿化应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不得裸露土壤;2) 道路绿化应符合行车视线和行车净空要求;3) 绿化树木与市政公用设施的相互位置应统筹安排,并应保证树木有需要的立地条件与生长空间;4) 植物种植应适地适树,并符合植物间伴生的生态习性;不适宜绿化的土质,应改善土壤进行绿化;5) 修建道路时;宜保留有价值的原有树木,对古树名木应予以保护;6) 道路绿地应根据需要配备灌溉设施;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