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_第1页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_第2页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_第3页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_第4页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论文综述 中医治疗 腰椎间盘 突出症研 究进展 - 1 - 姓名:杨睿 学号:10412049 班级:10 中西结合全科班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导致腰腿痛的重要的原因之一,占腰腿痛病人的 60%以 上,是困扰临床医生和病人的一大顽疾。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有着独特的理 论和方法,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种作用机制,在预防和控制腰椎间盘突出、 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因此,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加强中 医药抗腰椎间盘突出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研究,研制安全高效的抗腰椎间盘突 出症天然药物,是目前药学工作者的重要研究领域。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 中医 综合疗法 针灸 推拿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导致腰腿痛的重要的原因之一,占腰腿痛病人的 60%以 上,是困扰临床医生和病人的一大顽疾,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其主要为 - 2 - 腰椎间盘发生退变以后,在外力的作用下,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马 尾神经、神经根等组织所引起的腰痛,并且伴有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等症状为 特征的一种疾病 1。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 4-5、腰 5-骶 1 发病率最高,约占 95%。 因此,积极防治腰椎间盘突出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 过近年有关中医专家对腰椎间盘突出的研究报道,并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从 综合疗法、中药方剂、针灸、推拿以及针灸配合推拿等各方面揭示中医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的研究进展。 一发病病因 1.1 基本病因 1.1.1 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基本因素 髓核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含水量的降低,并可因失水引起椎节失稳、松动等 小范围的病理改变;纤维环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坚韧程度的降低。 1.1.2 损伤 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轻微损害,加重了退变的程度。 1.1.3 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 椎间盘在成年之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差。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 础上,某种可导致椎间盘所承受压力突然升高的诱发因素,即可能使弹性较差 的髓核穿过已变得不太坚韧的纤维环,造成髓核突出。 1.1.4 遗传因素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家族性发病的报道,有色人种本症发病率低。 1.1.5 腰骶先天异常 包括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半椎体畸形、小关节畸形和关节突不对称等。 上述因素可使下腰椎承受的应力发生改变,从而构成椎间盘内压升高和易发生 退变和损伤。 1.2 诱发因素 在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某种可诱发椎间隙压力突然升高的因素可致 髓核突出。常见的诱发因素有增加腹压、腰姿不正、突然负重、妊娠、受寒和 受潮等。 二中医治疗 - 3 - 2.1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周拥军 2选取义乌市后宅中心卫生院 2007 年 12 月2009 年 12 月收治的 经病理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100 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 照组,每组 50 例。治疗组采用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活血通络方腹针+牵引治 疗,1 周为 1 疗程,共进行 2 疗程。同时,中药内服,自拟方“活血通络方” 加减。而对照组采用单纯接受牵引治疗,方法及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 50 例患者中,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40 例,有效(症状有所减轻)9 例, 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1 例,有效率为 98%。对照组 50 例患者中,显 效 25 例,有效 11 例,无效 14 例,有效率为 72%。得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 间盘突出症方面疗效优于单纯牵引治疗。 周成文等 3将 317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共 173 例, 采用三搬推拿复位,中药内服,外治的中医综合疗法;对照组共 144 例,采用 卧床休息、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静点七叶皂苷钠、甘露醇及地塞米松,骨盆 牵引等常规保守疗法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疗 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 2=11.820,P=0.006) 。得出中医综合疗 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李士茂 4将采用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78 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 察组各 39 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温热牵引、推拿按摩、针刺治 疗。结果:对照组腰腿痛缓解时间 4.61.6 天,消失时间 52.617.9 天,观察 组腰腿痛缓解时间 2.30.5 天,消失时间 32.512.3 天,两组比较差异有显 著性(P0.05),得出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疗程短、疗效高。 杨自国等 5将 120 例合格受试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观察组予以手法 治疗、针灸治疗、中药辨证施治及功能锻炼,对照组予以腰椎电动牵引、口服 非甾体镇痛药、功能锻炼,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较对照率为好,具 有统计学意义,得出中医综合治疗在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上具有较明显 的优势。 傅煌黎 6选择 120 例腰推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分 60 例,对 照组采用针刺和腰推牵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推拿和康复训练,对比两 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7%。对照组为 70%,两组比较差异 - 4 -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 评分除腰痛和下肢痛外其他各项治疗组均高 于对照组(P0.05 或 P0.01)。结论电针华佗夹脊穴与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 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能即刻起效,长期改善,但电针疗法具有更好的整体疗效。 陈文等 16将患者随机分为 A 组(42 例)、B 组(39 例)和 C 组(38 例)。三组 针刺方法相同,均取夹脊穴配委中、承山等穴,针刺后加电针,在此基础上,A 组 采用俯卧位持续牵引同时配合电针方法治疗,B 组则先仰卧牵引再行电针治疗,C 组单纯进行电针治疗,观察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A 组有效率为 95.2%,优于 B 组的 79.5%与 C 组的 65.8%(P0.05,P0.01)。结论:持续俯卧位牵引下电针为治 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佳方法。 魏文著等 17将例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芒针组、隔药灸组,每组 37 例。 针灸组取穴大肠俞、关元俞、环跳等,采用芒针透刺针法治疗,并于针后隔药 灸神阙、腰阳关等,每日 1 次;芒针组及隔药灸组单独采用相应芒针或隔药灸 治疗方法。治疗 21 次后观察各组疗效,并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血清免疫 球蛋白数值并进行分析。结果针灸组有效率为 97.3%,优于芒针组的 75.7%和隔 药灸组的 73.0%, (均 P0.05) 。各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 直腿抬高幅 度及腰椎活动度等指标均较前改善(均 P0.05),且治疗后针灸组较其他两组改 善更加明显(均 P0.05) 。得出结论,芒针结合隔药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 7 - 症疗效优于单纯芒针或隔药灸治疗,在免疫作用机制上有调整患者体液免疫的 作用。 蔡仲逊等 18将 64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4 例 采用前后配穴法,对照组 30 例采用常规取穴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视觉模拟 评分(VAS)与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腰椎疾患综合评分(JOA)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 治疗后治愈率与愈显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 VAS 评分与 JOA 评分均 有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后配穴 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吴艳荣等 19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 185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分为温针齐刺组和普通针刺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根据 MPQ 疼痛询问量表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积分、治疗的镇痛时效、即刻和远期镇痛效应。 结果温针齐刺组在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后 MPQ 评分、镇痛时效、即刻和远期镇 痛效应以及复发率方面与普通针刺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 P0.01)。得出温针齐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起效时间短、镇痛维持时间 长,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陈莉秋等 20将 6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 以浮针、毫针结合心理治疗法和毫针结合心理治疗法。2 个疗程(20d)后统计疗 效。结果治疗组治愈 13 例,好转 15 例,无效 2 例,总有效率 93.3%;对照组治愈 8 例,好转 14 例,无效 8 例,总有效率 73.3%,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浮针、毫针结合心理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较好。 韩予飞等 21将 131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65 例和对照组 66 例。治疗组采用经行感传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垂直进针治疗,进行疗效对 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8.2%,两组比较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经行感传针刺治疗方法,在背俞穴和 特定神经支配区穴配合选穴,对比常规针刺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其治疗达 到更好的临床效果。 2.4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曾荣 22采用动静结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结果:动静结合 - 8 - 治疗组 70 例,治愈 61 例,有效 7 例,未愈 2 例,治愈率为 87.1%,有效率 97.1%。 马昌旗 23采用中医推拿手法:扌衮、揉、按、压、弹、拔等治疗本病 376 例,总有效率为 100%,提示本法有活血化瘀,舒筋壮骨,通络止痛的功效。 徐丽哲等 24将 100 例桦甸市中医院门诊和疗区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推拿 组)和对照组(针灸组)进行治疗,每组 50 例。治疗前后两组结合疗效评定标 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 30.00%和 94.00%,对照组临床控制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 14.00%和 84.00%,治疗组疗效明 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果: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操作简便,且疗 程短、见效快、费用低、痛苦少,病人易于接受。 黄开元等 25将 745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推拿配合 牵引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371 例,对照组采用电针“脊椎九宫穴”配合牵引 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374 例。结果:治疗组痊愈率 51.48%,对照组为 35.56%;治疗组总有效率 98.65%,对照组为 83.96%。两组比较有显著意义 (P0.05)。结论: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明显优于电针治疗。 2.5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周金平 26将 127 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分为联合组 45 例、针 灸组 41 例和推拿组 41 例。联合组采用推拿联合针灸进行治疗,针灸组仅用针 灸,推拿组施以推拿手法,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痊愈率均明 显高于针灸组和推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痊愈率略高于推 拿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无明显不适症状。得出 推拿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更加显著。 韩枫 27运用针刺、艾灸、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 次/d,10 次为 1 个疗程。结果 125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针刺、艾灸、推拿疗法后的总 有效率为 96%,得出结论: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大部分患者经 治疗后痊愈,效果显著。 赵正中 28用传统中医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82 例。结果:82 例患者,其中治愈 11 例,显效 52 例,好转 16 例,无效 3 例。疗程最长 30 次, 最短 10 次,平均 15 次。总治愈率 76.8%,总有效率 96.3%。得出结论:针灸配 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单、安全、患者容易接受,两者有机结合, - 9 - 优势互补,功能恢复快。 陈文等 29采用针推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40 例(A 组)并与常规针刺 组(B 组)、常规推拿组(C 组)各 40 例比较,观察其临床疗效。3 组疗效比较,治 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张文忠 30通过针刺腰椎间盘突出节段的夹脊穴及其相邻节段的夹脊穴,配 合推拿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总有效率达 93.96%,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中医治疗 在临床中应用较多,具有方法简便、安全,费用低,疗效高的特点。然而,目前中 药治疗仍局限于临床病例的观察,治愈标准尚缺乏定量的客观指标,局限于模 糊概念。缺少科学的权威的和定性定量的客观指标,远期疗效观察还有待加强, 临床分型也未统一规范化因此。 31因此,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只有坚持继 承和发扬特色优势,同时不断吸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紧跟科技发展前沿。将 传统的特色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不断创新,使中医骨伤科学现代, 化她才能保持青春和活力。 32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临床骨科学的发展,也必 将使骨伤科学向更大的飞跃迈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药临床治疗也将更加 完善,必将取得更加显著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吴国林,何元诚.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进展J.中国中医骨 伤科杂志,2010,18(05):70-72. 【2】周拥军.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50 例分析J.求医问药, 2012,10(1):435-436. 【3】周成文,牟永山,胡正强,马慧章,马义明,胡临燕,李光辉,周海莲, 马鹤云,刘兆杰,赵云龙,李秀海,赵董.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 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7):28-30. 【4】李士茂.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J.社区中医药, 2012,15(14):249. 【5】杨自国,王寿强.中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20 例J.中国中医药现 代远程教育,2010,8(16):23-24. - 10 - 【6】傅煌黎.综合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 2013,5(10):59-61. 【7】赵长安.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20 例J.光明中医,2013,28(5): 926-927. 【8】凌代兴,凌攀,牟爱君.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28 例J.实用中 医药杂志,2011,27(1):32-33. 【9】范中旗,宋胜川,吕杭州,宋志武.利水通络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 期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17(2):34-35. 【10】孙明星,曹斌.身痛逐淤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36 例疗效观察J. 中医药导报,2013,19(2):59-61. 【11】陈焕龄,张辉耀,何云贵.腰骨痹痛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瘀血型 266 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3,5(10):12-14. 【12】夏松.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15(2):169-170. 【13】夏铎,李晓声,陈铁柱.腰痹舒汤治疗重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241 例临床观 察J.中医药导报,2013,19(4):19-21. 【14】许建峰,林瑞珠,牛子瞻,张跃全,武永利.关元穴灸法治疗腰椎间盘突 出症 30 例疗效观察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2,29(6):55-58. 【15】杜震,邵萍,何永淮,戴琪萍,裘敏蕾,郑晓,忻志平.电针华佗夹脊穴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32 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09,50(7):617-619. 【16】陈文,杨艾堂,戴美堂,付琴丽.持续牵引下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 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9,29(12):967-969. 【17】魏文著,阮永队,宁晓军,郑智,文胜,谢炎烽,洪潇挺,蔡章健.芒针 结合隔药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13,33(8):673-677. 【18】蔡仲逊,刘云霞.前后配穴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34 例临床观察J.中 医杂志,2009,50(8):716-718. 【19】吴艳荣,张海山,高希言,丁宁,朱敬云,王燕,范雅丽,吴毅明,陈 新旺,谭仁飞.温针齐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93 例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 2009,5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