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长报告1_第1页
个人成长报告1_第2页
个人成长报告1_第3页
个人成长报告1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感性、理性和悟性 安徽省合肥市 XXX 摘要:我一直认为,一个心理咨询师应该是一个相对成熟的人, 探索世界的兴趣无限,适应环境的潜力无限。同时在在协助来访者面 对现实时,能有机调配感性、理性和悟性在自身态度中的比例。我在 自己身上努力发掘、种植这些属于一个优秀咨询师的种子,然后,浇 水施肥,盼望它茁壮成长。 一、自我成长分析: 出生于 1968 年 9 月,父亲从事科研工作,母亲是一名会计。幼 年时因父母两地,工作忙,跟外婆生活在淮北农村。到入学年龄回 到父母身边,有过一段印象深刻的困难适应。求学经历比较顺利平 淡,小学、中学成绩一直居中上等水平。个性偏内向,与人不熟悉 的情况下话少。大学阶段的发展对我影响甚大,交往、求学的正面 经验使我增加了自信,开阔了眼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对外部世界 的观察和探索。 在熟悉的朋友圈中,我比较容易得到信任甚至依赖。在他们眼 中,我有真诚、细腻、情感丰富但遇事又比较冷静等优点。但也有 些时候,他们会批评我热情不足,内心生活过多因而行动力不够, 比较自我。我个人对自己的理解是在人与事上都比较关注细节,视 野不够开阔,被动。当然,我在心里是可以接受自己,欣赏自己的, 我觉得自己一直有弹性,可变通,不僵化,有比较稳定的信念,善 于调节。这和我所认为的成熟标准是密切相关的,我认为一个成熟 的人探索世界的兴趣无限,适应环境的潜力无限。 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伙伴不仅仅是身边的亲人和朋友,还有那些 从未见面却可以神交的历史人物,公众人物。苏轼是其中之一。以 前对他的敬佩只限于文字,因为我们很早都知道他的“大江东去” , “明月几时有” ,中学课本上还选过他的石钟山记 。前些年看 浪迹东坡路 ,林雨堂先生的苏东坡传 ,开始欣赏苏轼作为一 个人,一个磨难不断却也情趣不断的人的魅力。他的一生得意过也 失意过,得意时居庙堂之高,被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求计问策,失意 时贬到蛮荒之地,瘴疠横生,衣食不周,可爱的是苏轼“一肚皮的 不合适宜”一点也不妨碍他与时俱进,落地生根。身居高官他自然 希望有政治上的建树,贬为百姓时也没有过多的怨天尤人,更没有 咬牙切齿,苦大仇深地仅仅“活着” ,他依然写诗,喝酒,交朋友, 开荒,种菜,编菜谱,这种状态使得他的政敌们比较无奈,应该也 会使他的亲人和朋友们比较宽慰。那些以为他“小舟从此逝,江海 度余生”是想不开后写下的绝命诗的人,是不懂得他发完牢骚喝完 酒,一觉好睡的旷达情怀的。我理解的是,苏轼热爱的是生活本身, 是生活里最根本的情趣,好的天气,风景,食物,朋友,建立在这 个根基上的生活信念是比较健康可靠的,而名利可以是锦上添花, 却不能指望它雪中送炭。和苏轼同时代的王安石,也是一位大文学 家,虽因为变法名噪一时,但政治失意后,一生的后半部分便被淹 没在愧悔、暗淡和凄凉的色调之中。苏轼给予我的教益在于他健硕 的生命力,无处不在的生活情趣,卓越的悟性和幽默感。去年,中 国著名心理学者岳晓东老师来我校为学生做压弹人格完善的 新方向的讲座,在这个讲座中他着重讲解了如何应对与调节心理 压力的方法。他提出了一套“压弹”的良方,即认知调整、幽默化 解、专业帮助和神交古人,以此来训练主观幸福感,培养乐观人格。 讲座中,他特别引用了林肯、苏轼、李鸿章等名人轶事,阐述了幽 默和善于排解的重要性,希望大家多挖掘幽默的潜能, “大笑解愁、 乐以忘忧” ,磨练“耳顺”功,将不顺、挫折当成人格成长必须的功 课来看待,充分发掘逆境的科学价值,在我看来,也是非常有道理 的。 二、个人职业分析 回想起来,自己的工作经历比较顺利,但中间也有许多小的波 折。90 年大学毕业后,我分配在一所中学当教师,因为毕业于教育 系学前教育专业,可以说我在学校里并无自己的专业课程可教。于 是在那几年中,我教了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等等课程, 频繁地变更课程让我觉得自己没有积累,因而对工作处境不太满意。 努力之下,我调入大学做学生辅导员,当时的目标是读研,然后上 课,从行政岗转为教师岗。这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 中我求助过许多人,也得到过许多人的帮助,当然,自己也不断给 自己打气。回想起来,我对于自己工作方向上的认识和追求是清醒 稳定的,尽管在有些时候取舍困难,但从未放弃,也没有中途转向。 在这个过程中,我加深了对自己的认识,也加强了对自己的信心。 回顾自己的职业历程,我经历了从思想政治教育转向心理教育 的工作性质的变化。从个人性格来说,我没有很强的控制愿望,比 较散淡自由,对强求一致的管理方式和说服方式不容易认同,我不 接受那种家长式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希望能以一个长者兼朋友的 身份在学生自我成长的进程中起到一些支持和协助的作用。当然, 这只是一个理想化的,笼统的工作理念,在具体的工作情境中常会 有一些矛盾。如要求学生执行学校某种他不想执行的校规,早操, 晨练,统一熄灯,军训等;违纪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处分;为集体或 学校的某种利益向学生进行说教等等。在我看来,这些工作是必须 的,但不是我所喜欢和擅长的,回顾自己的大学时代,我觉得比起 班主任,系领导来,我更需要一个经验上优于我,使我安心,而又 愿意接纳我,倾听我在成长过程中的苦恼,并且能给这些问题准确 定性的人。在今天看来,这是许多高校都在逐渐完善的心理教育机 构中咨询人员的工作范围。大学时代学习过一系列与教育心理相关 的课程,但一来心理学近年的发展日新月异,二来咨询心理的相关 内容我不熟悉,所以觉得自己在愿望和能力之间还有一大截路要走。 “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学校着手筹建心理中心时缺少人手, 而我已经做了这个方面的一系列努力和尝试。于是有幸被调入学生 处参与筹建工作。中心成立之后,我参与了中心的咨询,课程开设, 拓展,专栏开设,网站建设等工作,这些工作中的每一点进展,都 使我很有愉悦感,成就感。就我个人的个性特点来说,我比较容易 接受“来访者中心”的咨询理念,享受平等友好,助人自助的咨询 氛围。珍惜同行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讨论的机会,并且和中心几个 老师在整理个案的基础上,共同出版了一本校园案例集。 回想几年来的工作,觉得自己在工作中得到了成长,但也清楚 的看到作为一名咨询师知识和经验上不足。首先,觉得个人的生活 环境比较单一,从校园到校园,接触面不够开阔,经验有局限性; 同时在知识的储备上,尽管因为工作关系接受过一些相关培训,自 己也看过一些书,但体系不够完整严密,这也是促使自己参与心理 咨询师培训的重要原因。 三 、对于职业咨询师的看法 我始终认为,一个心理咨询师处理自己与周围的关系,理想与 现实关系的方式,能否让自己比较满意,是跨入这个行业的第一步。 在我们学习的教材上,有这么一段话:人对现实事件的反应, 大致有三类:感性反应,理性反应和悟性反应。 三种反应方式,各有各的用途,在现实的人生中,没有七情六 欲,生活质量必然低下;没有理性,会变成无头苍蝇;没有悟性, 必然婆婆妈妈,最后连自己都会讨厌自己。所以,三者必备,但各 有轻重。可以这样说,人的一生应该屁股坐在理性上,左手握住些 感性,右手握住些悟性。如此这般,大概可以活得平稳快乐。 另外,我认为影响咨询师品质一个重要指标是可否妥善的安置 自我。打个比方,这就好比演员中的本色出演和角色创造。本色演 员也许歪打正着,遇上和自己想象的角色,可以演的很出彩,但那 不是作为一名好演员的职业素质使然,一个普通人只要有了上镜头 的信心,也可以做到。而做演员和做咨询师不同之处是,也许我们 可以为某个演员度身定制剧本,因为他的个人魅力,却不可能为哪 个咨询师创作一场咨询。我想,我们永远要记得在咨询中的主角不 是我们,而是来访者。一个咨询师的能力有大小,经验有深浅,但 合适的定位使他可以在自己的范围之内提供有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