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的调查报告_第1页
edi的调查报告_第2页
edi的调查报告_第3页
edi的调查报告_第4页
edi的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0 页 电子商务技术基础教程 EDI 的调查报告 EDI 的调查报告 1.EDI 的搜索途径 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特点: 百度文库是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开放平台。在这里,用户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涉及 第 3 页 共 10 页 课件,习题,考试题库,论文报告,专业资料,各类公文模板。法律文件、文学小说 等多个领域的资料,不过需要扣除相应的百度积分,平台所累积的文档,均来自热心用 户上传。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用户通过上传文档,可以获得 平台虚拟的积分奖励,用于下载自己需要的文档。下载文档需要登录,免费文档可以 登录后下载,对于上传用户已标价了的文档,则下载时需要付出虚拟积分。当前平台 支持主流的。doc(.docx) 、.ppt(.pptx)、.xls(.xlsx)、pdf 、txt 文件格式。 谷歌 谷歌特点: Google 目前被公认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搜索引擎,它提供了简单易用的免费服务。不作恶 (Dont be evil)是谷歌公司的一项非正式的公司口号,最早是由 Gmail 服务创始人在一 次会议中提出。 MBA 智库百科 MBA 智库百科特点: MBA 智库百科是一部内容开放的百科全书,也是人人可以参与编写的百科全书。其目标是 专注于经济管理领域知识的创建。MBA 智库百科上的文章以此来始终保持自由。 MBA 智库专注于经济管理领域知识的分享.包括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管理咨询、人力资源、 战略管理、MBA 案例、财务会计、广告、品牌、经济、金融、法律、博弈论等 扬州职业大学图书馆 扬州职业大学图书馆特点: 第 5 页 共 10 页 扬州职大是由几所市属高校合并而成,其图书馆设备都是电脑化的管理,里面座位很多, 还有专门的电子阅览室,可以查阅网上的资料。纸质图书则要看你学的什么专业。 雅虎 雅虎特点: 雅虎(Yahoo! , NASDAQ:YHOO )是美国著名的互联网门户网站,20 世纪末互联网 奇迹的创造者之一。其服务包括搜索引擎、电邮、新闻等,业务遍及 24 个国家和地区, 为全球超过 5 亿的独立用户提供多元化的网络服务。同时也是是一家全球性的因特网 通讯、商贸及媒体公司 2.EDI 的定义 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进行商务处理 的方式。在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普及应用之前,曾是一种主要的电子商务 模式。 EDI 是将贸易、运输、保险、银行和海关等行业的信息,用一种国际公 认的标准格式,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的报文数据格式,通过计算机通信网 络,使各有关部门、公司与企业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与处理,并完成以贸易为 中心的全部业务过程。EDI 包括买卖双方数据交换、企业内部数据交换等。 3.EDI 的特点 (1)EDI 的使用对象是不同的组织之间,EDI 传输的企业间的报文,是企业间 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 (2)EDI 所传送的资料是一般业务资料,如发票、订单等,而不是指一般性的 通知; (3)EDI 传输的报文是格式化的,是符合国际标准的,这是计算机能够自动处 理报文的基本前提; (4)EDI 使用的数据通信网络一般是增值网、专用网; (5)数据传输由收送双方的计算机系统直接传送、交换资料,不需要人工介入 操作; (6)EDI 与传真或电子邮件的区别是:传真与电子邮件,需要人工的阅读判断 处理才能进入计算机系统。人工将资料重复输入计算机系统中,既浪费人力资 源,也容易发生错误,而 EDI 不需要再将有关资料人工重复输入系统。 4.EDI 的发展情况 国外 EDI 发展概况 1997 年 7 月 1 日,美国克林顿政府开始采用 EDI 方式进行政府采购 1997 年,英国大约有 l 万家公司应用 EDI 每年 20一 30的速度增 长 1997 年,日本已有 800 多个注册的增值网(VAN)可提供 EDI 服务,大 约有 5 万家 EDI 用户 1997 年,新加坡的 EDI 用户大约已有 12 万家,95以上的贸易申 报表格已由 EDI 进行处理,所需时间可由 34 天降为 1015 分钟, 每份文件处理成本从 5 美元降至 O8 美元,每年可为新加坡节省 10 亿新元(约合 6 亿美元) 国内 EDI 的发展概况 1991 年成立了“中国促进 EDI 应用协调小组” 我国的 EDI 应用模式分为三种: 一是行业应用模式,如“海关 EDI 通关系统” 、 “国际集装箱运 输 EDI 示范工程”等; 二是 EDI 中心模式,如广东 EDI 中心,上海港航 EDI 中心等; 三是 China EDI 模式,由邮电通信网为支撑提供 EDI 增值服务。 香港零售业应用 EDI 的典范是百佳超市连锁公司。172 家连锁店,由 以太网联系 30 家大买主,需向 500 家供贷商订购 10000 多种商品 1997 年 1 月 30 日,台湾实现 EDI 跨行付款作业 5.阻碍我国 EDI 发展的传统商业文化因素初探 (1)EDI 用户被动应用 EDI 技术,不重视效益分析 从目前情况看,80以上的企业用户在应用 EDI 之前对其效益分析 不太重视,甚至根本未作过效益分析。多数企业用户是因满足客户要求、 改善与顾客关系等原因而应用 EDI 的,他们认为其效益是十分明显的, 没有必要再花费人力、物力去进行专门的效益分析。还有一些企业认为 应用 EDI,成本尚可接受,为了发展凭直觉便作出了采用 EDI 的决策。 但是,由于 EDI 在我国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企业用户和 EDI 第 7 页 共 10 页 中心都认为实际应用 EDI 的效益不佳或不明显,这势必影响 EDI 技术在 我国的推广应用。 (2)EDI 服务中心重复建设,功能未充分利用 EDI 服务中心的建设对 EDI 技术的推广应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 目前我国许多部门和地区在建设 EDI 中心的过程中,在同一个地区有重 复建设的现象。从整体效益上看,一个地区若拥有一个较完备的 EDI 服 务中心即可,没有必要建立更多的中心,如山东省便有 EDI 中心 56 家, 仅设在青岛市就有 4 家,这样一来,分散了 EDI 业务,每家 EDI 中心都“ 吃不饱“,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EDI 服务中心可以充当一个大型的信息枢纽,处理能力大,可兼容 性强,可进行企业与其贸易伙伴及相关机构间的所有电子信息交换(EDI 的或非 EDI 的),而我国现在的 EDI 中心大部分主要解决单证传输问题, 不能与用户端计算机应用系统(如 EDP 等)相结合,EDI 规模效益不能 充分发挥。 由于上述原因,目前许多 EDI 中心拥有的用户都很少,不能达到规 模效益,入不敷出,难以维持。一些 EDI 中心虽然给用户以最大的优惠 政策,但用户数仍不能达到维持 EDI 服务中心正常运行的规模效益要求。 (3)节约人力与人员富余的矛盾 在调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单位和部门认为,EDI 确实能给企业 带来好处,但这部分单位大多是国有企业,人员较多,实现 EDI 后富余 人员无法安置是一大问题。这极大地限制了 EDI 技术的推广应用。 (4) EDI 未能 和企业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结合,给企业造成额外负担 目前,许多企业的 EDI 技术应用系统未能和企业内部的计算机信息 管理系统联接,企业要专门购置设备去处理数量不多的 EDI 单证传输, 对企业整体效益有影响甚至无明显经济效益,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许多 用户均反映出这一点。如某火车站货运系统由于订单极少,又要支付费 用,用于 EDI 应用的计算机系统不能同时进行其他工作,因此后来干脆 放弃 EDI 应用而用作内部数据统计等。而且,已开发有 EDP 系统的用户, 它们在开发 EDP 时并没有考虑到 EDI 的应用,其中一些 EDP 系统已不能 适应 EDI 应用的要求,需要对 EDP 系统重组。 (5)订单数量少,无法发挥规模效益 无论是 EDI 服务中心,还是企业用户,目前均存在用户不多、订单 数量较少的问题,常处于入不敷出的地步,仅每月承担的租费也都是比 较昂贵的。 (6)自上而下的协调仍然不够深入细致、效率低下 条块分割严重,行业垄断存在,目前 EDI 主要在沿海及内陆发达地 区与迫切需要的行业中实施,其他地区和部门尤其是中小企业用户,由 于计算机系统落后,人员素质低,EDI 技术的应用受到种种限制,作为 协调主力的政府部门,从上至下有力的协调措施不够。 (7)法律制度不健全带来许多问题 EDI 的应用是一种全新的电子贸易方式,被誉为“无纸贸易“。正由 于这一特征,使 EDI 为商家带来巨大利益,也恰恰是由于这一特征,却 给现行的法律带来了许多难以克服的障碍,因为现行法律的许多规定都 是适用于传统纸面贸易的。好在今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了新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该合同法规定:包括电报、电传、电子数 据交换和电子邮件在内的数据电文都属于合同的书面形式。这说明新合 同法充分考虑到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未来生活的影响,也为电子商务的 发展打下了法律基础。 (8)基于 Internet 的电子商务的兴起,使人们对 EDI 的未来缺乏足够 的信心 Internet 具有普及性、集成多业务以及收费低的优点,因而,基 于 Internet 的电子商务越来越被大多数企业所接受,进行企业与消费者、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网上交易,而且能够带来如 EDI 一样的好处。但是, Internet 的开放性、松散性、不设防性所带来的不安全性,使基于 Internet 的 EDI 的应用受到了很大局限,而目前 EDI 的费用较高,操作 较复杂,这就使人们对 EDI 的未来缺乏足够的信心,限制了 EDI 技术的 推广应用 6.我国运用 EDI 的状况 (1)政府部门积极督促推广 EDI 技术 EDI 技术自从被引入我国以来,一直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并成立了专门的协调机构。1991 年,由原国务院电子信息推广应用办公 室牵头,国家科委、外经贸部、海关总署等部门共同组织成立了“中国促 进 EDI 应用协调小组“,并以“中国 EDI 理事会“的名义参加了“亚洲 EDIFACT 理事会“,成为该组织的正式会员,有力地促进了 EDI 技术在我 国的推广应用。 在“八五“期间,国家组织各方技术力量进行 EDI 技术的研究和实 际应用工程的试点工作。突出表现在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计划投资 500 万元支持 EDI 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确定了国家外贸许可证 EDI 系统、中 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石油橡胶贸易 EDI 系统、山东抽纱总公司的轻纺出 口业务 EDI 系统、中国外贸运输总公司的外运海运空运管理 EDI 系统和 中电进出口总公司 EDI 应用系统等 5 个 EDI 应用试点工程,攻关项目实 施后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各省、市、自治区及中央部委也几乎都设立了专门的职能部门来 负责协调督促有关 EDI 应用的推广工作,为 EDI 的应用积极创造条件, 并组织 EDI 应用试点工作。如外经贸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于 1998 年 6 月发出通知,要求各外经贸企业、自营进出口企业、三资企业及其他涉 外企业,到 2000 年必须通过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以电子方式申领配额许 可证,在完全取消纸面申请之前将给企业一年的过渡期。 可见,各政府职能部门已认识到 EDI 应用的重要性,正想方设法 大力推广应用 EDI,并付诸具体行动。 (2)EDI 技术在各行业、地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90 年代初,EDI 应用最多的是进出口贸易行业,目前,EDI 应用不 仅在国际贸易中继续深入发展,在其他行业和部门中也飞速发展,商检、 税务、邮电、铁路、银行、工商行政管理、商贸等领域都已运用 EDI 方 式开展业务。 第 9 页 共 10 页 中国海关研制开发和成功实施了 EDI 海关系统。1995 年 1 月,中国 海关完成了 EDI 海关系统的全部开发工作,高起点地制定了 EDI 海关系 统所需的 15 个 EDIFACT 标准报文子集,设计了普通货物进出口和快递物 品海关软件;开通了北京、天津、上海、广州、九龙、拱北、杭州、宁 波、厦门等 EDI 海关系统。EDI 海关系统用户已达 400 多家,EDI 海关系 统日平均处理的普通货物报关单 6000 余份,占全国总数的 15;快递 EDI 海关系统处理的快递物品占全国的 80以上。EDI 海关系统的成功开 发与应用,为 EDI 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起到了推动与示范的作用。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络已经建成。我国外经贸部于 1996 年 2 月成 立了国际贸易 EDI 服务中心,组建了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成为集外贸 管理、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统一的外经贸专用网络。目前,该网已 借助于中国电信公用网实现了与联合国全球贸易网等国际商务网的连接, 在全国 33 个城市开通了节点,形成了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界、 覆盖全国、联通世界的国家级电子商务网。1998 年 7 月,该中心在 Internet 上建立了“中国商品交易市场“,成为“中国永不落幕的交易会 “。 税务系统为实施 EDI 做了大量基础工作。近几年来,我国税务系统 已成功地将计算机应用于业务中,税收经管系统、防伪税控系统、出口 退税系统等信息系统已在运转之中,制定并下发了全国统一规范的税务 系统的行业标准-税收业务分类代码。1996 年初开始在全国税务系 统建设计算机广域网,当年上半年联建了全国 368 个地市以上的国税机 关,当年年底开始实施以联通省级地税局和扩充省级国税局通信能力为 主要内容的二期工程。目前,国、地税合计已完成联调工作的单位约有 60,这些基础工作为税务系统实施 EDI 提供了良好的必备条件。 江苏、广东省开展 EDI 应用获得较大成功。江苏省自 1993 年开始 开发 EDI 软件,并于 1994 年 3 月正式成立中国 EDI 江苏分委会,全面推 动 EDI 工作,目前江苏省已在邮电、海关、外贸、商检、远洋运输等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