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id liquid的前世今生_第1页
avid liquid的前世今生_第2页
avid liquid的前世今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vid Liquid 的前世今生 Liquid, Avid Avid Liquid 的前世今生 前一节我们讲到 Avid Liquid 是 Avid 公司收购 Pinnacle 公司后,将 Pinnacle Liquid Edition 改名而来。那么在被 Avid 公司收购之前,Liquid 编辑软件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呢?让我 们来一一回顾吧。 Liquid 产品发展至今,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FastStudio.DV 版本 (图 1.2.1) 我第一次知道 FastStudio 是在 1999 年的时候,那个时候 Adobe Premiere 4.2 几乎是非编软 件的代名词,而硬件板卡生产商名气较大的是 TrueVision 公司,它的 Targa 1000/2000 代表 了非编板卡的一个时代。FastStudio.DV 推出市场的时候,正逢数字视频编辑刚刚起步,而 它的主打功能至今仍被人称道,那就是实时存盘和后台渲染。 照理来说 FastStudio 正赶上了个好时候,软件本身功能也堪与 Premiere 比美,但不幸的是, Fast 公司并未将软件捆绑在非编板卡上销售,而是想把它打造为一个纯软件编辑系统。这 个想法在几年后的今天看来,并没有什么不妥,但在那个大家都还在用 586 的时候,你让 一台 PC 给你运算如果庞大的视频编辑数据流,那就像你让一头牛拉着一辆宝马走。 所以,在 2001 年底的时候,Pinnacle 公司将 Faststudio.DV 软件买了过来,并用在了自己研 发的板卡上。 2.pinnacle edition dv500 4.5 版本 在 2002 年 9 月的时候,品尼高公司斥资 15 亿美金收购了德国著名的专业视频编辑软件厂 商 Fast Multimedia 公司,并将该公司的 FASTStudio DV 改造成为一个全功能的专业级视频 编辑和 DVD 制作解决方案:Pinnacle Edition DV 500。为了确保 Pinnacle Edition DV 500 适 应市场的需求,品尼高采取其一贯的软硬件捆绑销售策略,其中视频编辑软件为 Pinnacle Edition 4.5,它在 FASTStudio DV 基础上新增了 TitleDeko RT(字幕制作) 、Hollywood FX RT(转场效果) 、Alpha Magic(转场效果) 、Commotion(编辑及合成软件) 、Impression DVD PRO(DVD 制作软件) ,硬件方面包括一块 PCI 接口的二维特技实时编辑卡 -DV500 DVD,该卡通过一个带模拟和数字输入输出接口箱提供完整的模拟和数字视频输入输出功 能。 Edition 4.5 版本在功能上与 Faststudio.DV 差不多,只是增加了对硬件的支持,所以并不被 用户广泛使用,国内比较熟悉还是基于 Premiere 的 Pinnacle 板卡:DV500 和 Pro-ONE。 3.Pinnacle edition 5.0(第一款 AGP 非编) 幸运的是,Pinnacle 公司听取了众多业内人士、用户及测试人员的意见,投入大量资源开 发 Edition 的新版本。于是,在 2003 年,Pinnacle 公司推出了 Edition 5.0 版,捆绑硬件是 历史上第一块 AGP 接口的非编卡,虽然那卡个子很小并带显示功能,而且是 ATI 公司生 产的,十足的像一块 ATI 显卡,但它的人性化功能和实时性让你觉得几千大洋没有白花。 由于该版本首次采用了 GPU 渲染方式,使得软件配合非编实时性能大大提高,在当时都在 一层视频两层字幕的时候,它已经可以支持多层视频多层字幕了,而且 PC 配置越高,它 的实时性能也更好。这种 GPU+CPU 的实时方式后来被广大的用户所接受,并使得另外两 个非编板卡生产商 Matrox 和 Canopus 相继采用。 (图 1.2.2) 让我们看看 edition 5.0 当时的界面特点 Windows 的桌面风格 Pinnacle Edition 5.0 的用户界面模仿 Windows 的桌面风格,程序启动后自动接管 Windows 桌面,不提供下拉菜单和工具面板,用户可以通过左下角的“开始”按扭打开程 序常用的命令,通过右下角任务栏中的快捷图标快速打开“快捷键盘” 、 “音量控制” 、 “音 频工具”及“界面选择”等常用的工具。可能有一部分用户刚开始接触 Pinnacle Edition 5.0 会不太习惯这种工作方式,甚至会不知所措,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就会改变这种看法, 因为在 Pinnacle Edition 5.0 中,几乎所有涉及到视音频编辑的命令都放置在桌面上,更方 便用户的使用,用户只需经过一个短暂的适应过程,便可以迅速掌握并且喜欢上这种工作 方式。 强大的自定义功能 Pinnacle Edition 5.0 的“ 控制面板”提供了程序的常规参数设置,除此之外, Pinnacle Edition 5.0 的自定义功能也非常出色,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工作习惯自定义所有功能的快 捷键,自定义工具的显示或者隐藏,也可以自定义它们显示的位置。利用 Pinnacle Edition 5.0 强大的自定义功能,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配置个性化的工作环境。 多用户 Pinnacle Edition 5.0 支持多用户,每个用户都可以利用自定义功能定制自己个性化的工 作环境,而且程序会存储每个用户的自定义设置。该功能对于多个用户使用同一套系统时 非常有用。 后台生成 Pinnacle Edition 5.0 是一个真正的多任务系统,用户在时间线上添加的所有素材和特效 都自动在后台生成,无需用户干预,并且在后台生成的过程中,用户仍然可以继续进行其 它的编辑工作。 即时存盘 基于 Pinnacle Edition 5.0 独有的即时存盘技术,在进行视频编辑时,用户的所有操作 始终处于存盘状态,因此,不论遇到何种意外情况,用户都不必担心数据的丢失。当系统 崩溃或者遇到停电时,用户只需重新启动程序,Pinnacle Edition 5.0 会完整保存用户的数据 以及正在进行的编辑工作。即时存盘技术是 Edition 区别于其他视频编辑软件的一大特色。 后来,Pinnacle 在推出 5.5 版本的时候,将软件名称改为 Pinnacle liquid edition 5.5,并 在此后推出了国内用户非常熟悉的 8 大婚庆模板,也称之为 Pinnacle Wedding Pro。 4.Pinnacle liquid edition 6.0(第一款 USB 非编) (图 1.2.3) 不得不说,Pinnacle 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确常常出人意料,在 2004 年底,Pinnacle 在推 出 Liquid Edition 6.0 版本的时候,“ 顺便“推出了新的捆绑硬件,一个 USB 接口的盒子,上 面集成了大大小小 10 多个接口,包括 DV、AV、S-video、YUV 分量、数字音频等。人们 都在怀疑(包括我),这玩意能达到它号称了 4 层以上视频实时、无压缩采集、 HDV 采集吗? 答案当然很明确,Pinnacle 公司不会让一个不能正常使用的产品面市的。 在软件方式,6.0 版本终于放弃了它那 windows 式的界面,改用了传统了下拉式菜单。同 时最重要的功能是,它能够支持刚刚推出的 HDV 格式的采集编辑和输出,V6 几乎是当时 市面上唯一能买得到的 HDV 非编系统。另外,它还支持实时的 MPEG-2 采集,与及 AVI/MPEG/MOV/HDV 等多格式混编。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 6.0 版本中,Pinnacle 首次 推出了多机位编辑与及对杜比 AC3 的支持,这些功能足足领先了对手两年之久。 5.Avid liquid 7.x (图 1.2.4) 2005 年 3 月 21 日,Avid 在美国宣布以现金及换股方式收购品尼高,作价 7100 万美元及 6200 万新股。至此,Pinnacle 公司走完了它的 20 年漫漫长路,投入了 Avid 的怀抱。作为 Pinnacle 一个多年的用户,我必然的会感到一丝遗憾,但更多的是充满了期待,因为 Avid 同样是一家业内的公司,只不过一直做高端用户而已,我相信它也是一家负责任的公司。 2005 年底,Liquid 7.0 版本放出,正式纳入 Avid 家族,更名为 Avid Liquid 7.0,采用与 6.0 同样的捆绑硬件。 总的来说,7.0 版与 6.0 版并没有大的改进,而只是增加了对新文件格 式的支持,比如 DIVX 与及 WMV 等,并增加了一个 EZ Capture 的采集工具,可以实时采 集 VCD 和 DVD 了。 从 2005 年底推出 7.0 版本,Avid 公司后来还推出了 7.0 SP1/SP2 以及 7.1/7.1SP1,但功能 提升和改进都不大。 等到 2007 年 3 月,终于推出了 Liquid 7.2 版本,也是没啥大变化,顶多就是支持了最新的 文件格式和设备,比如 24P、DVCPRO HD、Canon XL H1 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