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法理学30页_第1页
【司法考试】法理学30页_第2页
【司法考试】法理学30页_第3页
【司法考试】法理学30页_第4页
【司法考试】法理学30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理学满分宝典(绝密记忆方法) 第一章法的本体 第一节 法的定义 一、法律职业与法的定义 1、法律方法和法律思维具有三个特点: (1)用说理的方法而非简单的暴力解决问题。 (2)必须根据法律来说理及判断和解决法律问题。 (3)必须在程序的范围内,通过相应的法律程序确定和解决法律问题。 *这其中,根据法律说理是核心。对于法律职业者来说,是否能够忠于法律,就是他最大的职业道德和操守问 题。 2法律人忠于法律的前提是法律必须具有一种明确清晰的概念及其对象。 (1)法律必须发展为独立的规范体系和制度形式,才可能成为法律职业者行为的准则。 (2)法律职业者又必须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和法律思想水平,从而准确地把握法律。 二、法的现象与法的本质 1以往的法律理论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可以分为三类: (1)从法本身理解法律,认为法律产生、发展、变化的根源在于法的自身。 (2)虽然是从法的外部结实法律的根源,又都直接或间接地把这种根源归结为某种精神力量,将法视为人类精 神一般发展的产物。 (3)从社会现象的交互作用的角度把握法的定义。 2从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角度概括法的有: (1)神意论。(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观点) (2)意志论。(如黑格尔关于法是自由意志的体现) (3)正义论。(古罗马法学家塞尔苏士认为:法乃善良公正之艺术。) 3从法本身理解法的有: (1)规则论。(一般认为法是一个逻辑上自我满足的规则体系。) (2)命令论。(这种观点与规则论相同之处在于都将法视为一种规则体系,所不同的是,规则论认为法律规则 的效力来源于该体系内部,而命令论则认为法律规则的效力来源于权力。) (3)判决论或预测论。(这种观点认为法就是对法官的判决的预测。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法不是写在规范性 法律文件中的东西,而是法官的倾向和意见,法官关于案件的处理意见才是真正的法。) 4从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角度理解法律现象: (1)19 世纪末,尤其是 20 世纪初以来,西方法学界许多学者开始将法置于一定的社会现象领域交易研究。 (2)这种观点总体上看,不再将法律视为鼓励的、与社会脱节的想象,而是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与 其他社会现象交互作用的产物。 5法的本质的展现过程,反映了法的本质的层次性: (1)法的本质最初表现为法的正式性: A法的正式性体现在法总是公共权力机关按照一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或认可的。 B法的正式性还体现在法总是依靠正式的权力机制保证实现。 C法的正式性也体现在法总是借助于正式的表现形式予以公布。 (2)法的本质其次反映为法的阶级性: A法所体现的国家意志,从表面看,具有一定的公共性、中立性。 B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由于国家形成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历史时期,因此,它必然反映阶级对立时期的 阶级关系。法所体现的国家意志实际上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国家意志就是法律化的统治阶级意志。 (3)法的本质最终体现为法的社会性: I 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分析社会的特点在于: A认为法律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关系的反映; B社会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关系,经济关系的中心是生产关系; C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而生产力则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D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最终导致法律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 II 按照这种观点,国家不是在创造法律,而只是在表述法律。所以,法的本质存在于国家与社会的对立统一的 关系之中。 三、法的特征 (一)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 1法律与自然法则: (1)自然法则是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自然现象的存在与人的思维和行动无关,因此它不具有文化的意蕴。 (2)社会规范则是无数思维着的理性的个人行动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规范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2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 (1)法律是一种以公共权力为后盾的、具有特殊强制性的社会规范。 (2)而习惯、道德、宗教、政党政策等社会规范则建立在人们的信仰或确信的基础上,通过人们的内心发生 作用。因此,它们不仅是人的行为的准则,而且也是人的意识、观念的基础。 (二)法是公共权力机构制定或认可的具有特定形式的社会规范 目前,国家形成法律有两种基本方式: 1制定法律 2通过国家认可的方式形成法律国家认可有两种情况: (1)国家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时将已有的不成文的零散的社会规范系统化、条文化,使其上升为法律;(2)立 法者在法律中承认已有的社会规范具有法的效力,但却未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法律规定,而是交由司法机关灵活 掌握,如有关“从习惯”、“按政策办”等规定。 (三)法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范 法的普遍性的含义: 1在国家权力所及的范围内,法具有普遍效力或约束力。 2法的普遍性也要求平等地对待一切人的普遍性,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近代以来的法律虽然与一定的国家紧密联系,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但是法律的内容始终具有与人类的普遍 要求相一直的趋向。 (四)法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 可以进一步看出国家法律与自然法则的区别: 1法律以权利义务为内容,意味着一定条件具备时,人们可以从事或不从事某种行为,必须做成或必须不做某 种事。至于法律的要求对或不对,人们的选择正确与否,就是另外的一个问题了。 2而自然法则则不是人们的选择问题,一定的条件具备,必然出现一定的结果。 (五)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通过法律程序保证实现的社会规范 1没有保证手段的社会规范是不存在的。 2法律就一般情况而言是一种最具有外在强制性的社会规范。 四、法的作用 1唯物史观认为: (1)法的作用体现在法与社会的交互影响中,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法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其产生、存 在与发展变化都是由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的。法在由社会所决定的同时,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2)法的作用直接表现为国家权力的行使。法律的作用与国家的地位和作用互为表里。 (3)法的作用本质上是社会自身力量的体现。法能否对社会发生作用,法对社会作用的程度,法对社会所发生 作用的效果,不是法律自身能够决定的。 2法的作用可以分为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这是根据法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形式和内容,对法的作用的分 类。 3法的规范作用可分为: (1)指引作用:指法对本人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 A对人的行为的指引有两种形式: (A)个别性指引,即通过一个具体的指示形成对具体的人的具体情况的指引; (B)规范性指引,是通过一般的规则对同类的人或行为的指引。 B从立法技术上看,法律对人的行为的指引通常采用两种方式: (A)确定的指引,即通过设置法律义务,要求人们作出或抑制一定行为,使社会成员明确自己必须从事或不得 资料由- 英雄留步-收集整理 从事的行为界限。 (B)不确定的指引,又称选择的指引,是指通过宣告法律权利,给人们一定的选择范围。 (2)评价作用:法律作为一种行为标准,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的评判作用。 (3)教育作用:指通过法的实施使法律对一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这种作用又具体表现为示警作用和示范作用。 (4)预测作用:凭借法律的存在,可以预先估计到人们相互之间会如何行为。 (5)强制作用:指法可以通过制裁违法犯罪行为来强制人们遵守法律。 4法的社会作用主要设计三个领域和两个方向。 (1)三个领域: A 社会经济生活 B 政治生活 C 思想文化领域。 (2)两个方向: A政治职能(阶级统治的职能) B社会职能(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 5尽管法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法律不是万能的,原因在于: (1)法律是以社会为基础的,因此,法律不可能超出社会发展需要“创造”社会; (2)法律是社会规范之一,必然受到其他社会规范以及社会条件和环境的制约; (3) 法律自身条件的制约,如语言表达力的局限。 第二节 法的价值 一、法的价值的含义 1法的价值是指法这种规范体系(客体)有哪些为人(主体)所重视、珍视的性状、属性和作用。2具体而 言,法的价值这一范畴包含如下意义: (1)同价值的概念一样,法的价值也体现了一种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它是由人对作为客体的法律 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法的价值不是以人受制于法律,而是以人作为法律的本体这一关系得意存在的。 法律无论其内容抑或目的,都必须符合人的需要,这是法的价值概念存在的基础; (2)法的价值表明了法律对于人们而言所拥有的正面意义,它体现了其属性中为人们所重视、珍惜的部分。 (3)法的价值既包括对实然法的认识,更包括对应然法的追求。 二、法的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 1对于法律问题的判断也可以分为 (1)价值判断 (2)事实判断 2所谓价值判断,即关于价值的判断,是指某一特定的客体对特定的主体有无价值、有什么价值、有多大价 值的判断。 3所谓事实判断,在法学上是用来指称对客观存在的法律原则、规则、制度等所进行的客观分析与判断。换 句话说,与价值判断不同的是,法律中的事实判断主要解决客观存在的法律究竟是怎么的这一问题,它并不主 张或者说根本抵制从“应然”的角度追问法律应当怎样大问题。 在法学思潮上,代表事实判断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三类: (1)规范分析方法,强调研究法律规范本身存在的机制、蕴涵的意义、解决的问题等,这可以凯尔森的纯粹 分析法学作为代表; (2)社会实证方法,认为对法律问题的研究应当将之置于社会存在的具体环境中,用社会需求、社会效果等 标准来判断法律的正当性。法社会学所采用的正是这种方法; (3)历史实证方法,即认为只有历史上法律资料的挖掘,才能证成法律沿革的脉络。历史法学派正是通过这 种方法来研究现行法律的制定问题。 4有关法学上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判断的取向不同。 A法律的价值判断由于是作为主体的人所进行的相关判断,因而它以主体为取向尺度,随主体的不同而呈现 出相关差异。(例如,法律制度上是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的问题,不同的主体会根据自己的认识或者处境作 出不同的回答。) B 但事实判断则不然,它是以现存的法律制度作为判断的取向的。简单地说,事实判断是为了得出法律的真 实情况,如果该种判断是正确的话,那么它的结论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例如,“法律的强制性是法律 的基本属性”这一事实判断,就可以为法律生活中的具体事实所证明。) (2)判断的维度不同。 A、法律上的价值判断,明显地带有个人的印记,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甚至可以说,与主体的情绪、情感、态 度以及利益、需要等无关或中立的判断,并不能称之为价值判断。 B、相反,就法律上的事实判断而言,其目的在于达到对现实法律的客观认识,因而无论是认识的过程抑或是 认识的结果,都应当尽可能地排除主观性因素对认识问题的介入,而尽可能地做到“情感中立”或“价值中 立”。 (3)判断的方法不同。 A、法律上进行价值判断是一种规范性判断的方法,它关注法律应当是怎样的,什么样的法律才符合人性和社 会的终极理想。其基本目的在于引申出“应然”的法律状态与法律理想。 B 法律事实判断则是一种描述性判断,其任务主要在于客观地确定现实法律制度的本来面目,是典型的 “实然”判断。 (4)判断的真伪不同。 A、法的价值判断的真伪,取决于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契合程度。换句话说,就法的价值而言,它必须经 历“历时性”的考验,由社会来取舍、选择。 B、事实判断不同,事实判断的真伪主要取决于其与客体的真实情况是否符合。 6就区分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意义而言,主要在于: (1)有利于明确认识、评价法律的多纬角度,从而拓宽法学研究与法律分析的视野。 (2)有利于协调事实与价值之间的固有张力,从而使得法学研究能寻求事实与价值之间的固有平衡。三、法 的价值的种类 (一)自由 1法的价值上所言“自由”,即意味着法以确认、保障人的这种行为能力为己任,从而使主体与客体之间能 够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 2就法的本质来说,它以“自由”为最高的价值目标。 3自由在法的价值中的地位,还表现在它不仅是评价进步与否的标准,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人性最深刻的需 要。 (二)秩序 1法学上所言秩序,主要是指社会秩序。它表明通过法律机构、法律规范、法律权威所形成的一种法律状态。 2法律总是为一定秩序服务的,也就是说,在秩序问题上,根本就不存在法律是否服务于秩序的问题。所存 在的问题仅在于法律服务于谁的秩序、怎样的秩序。 3“秩序”之所以成为法的基本价值之一,是因为 (1)任何社会统治的建立都意味着一定统治秩序的形成。 (2)秩序本身的性质决定了秩序是法的基本价值。 (3)秩序是法的其他价值的基础。 (三)正义 1在法律上如何实现正义这一价值标准: (1)正义是法的基本标准。法律只有合乎正义的准则时,才是真正的法律。 (2)正义是法的评价体系。正义担当着两方面的角色: A、它是法律必须着力弘扬与实现的价值 B 它可以成为独立于法之外的价值评判标准,用以衡量法律是“良法”抑或“恶法” (3)正义也极大地推动着法律的进化: A、正义形成了法律精神上进化的观念源头,使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价值观念深入人心; B 正义 促进了法律地位的提高,它使得依法治国作为正义所必须的制度建构而存在于现在民主政体之中,从而突出 了法律在现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 C 正义推动了法律内部结构的完善,它使得权力控制、权力保障等制度应运而生; D正义也提高了法律的实效。 四、法的价值冲突 资料由- 英雄留步-收集整理 1从主体而言,法的价值冲突常常出现于三种场合: (1)个体之间法律所承认的价值发生冲突。 (2)共同体之间价值发生冲突。 (3)个体与共同体之间的价值冲突。 2由于立法不可能穷尽社会生活的一切形态,在个案中更可能因为特殊情形的存在而使得价值冲突难以避免, 因而必须形成相关的平衡价值冲突的规则。主要原则有: (1)价值位阶原则:这指在不同位阶的法的价值发生冲突时,在先的价值优于在后的价值。 A一般而言,自由代表了人的最本质的人性需要,它是法的价值的顶端; B正义是自由的价值外化,它成为自由之下制约其他价值的法律标准; C而秩序则表现为实现自由、正义的社会状态,必须接受自由、正义标准的约束。 (2)个案平衡原则:这是指在处于同一位阶的法的价值之间发生冲突时,必须综合考虑主体之间的特定情形、 需求和利益,以使得个案的解决能够适当兼顾双方的利益。 (3)比例原则:即使某种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其他价值的损害为代价,也应当使被损害的价值减低到最小限度。 第三节 法的要素 一、法律规则 (一)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任何法律规则均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部分构成。 1假定条件:指法律规则中有关部门适用该规则的条件和情况的部分,即法律规则在什么时间、空间、对 什么人适用以及在什么情境下法律规则对人的行为有约束力的问题。包含两个方面: (1)法律规则的适用条件。 (2)行为主体的行为条件。 2行为模式: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如何具体行为之方式或范型的部分。根据行为要求的内容和性质不同, 法律规则中的行为模式分为三种: (1)可为模式 (2)应为模式 (3)勿为模式 3法律后果: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杂作出符合或不符合行为模式的要求时应承担相应的结果的部分,是法 律规则对人们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的态度。根据人们对行为模式所做出的实际行为的不同,法律后果又分为 两种:(1)合法后果,又称肯定式的法律后果 (2)违法后果,又称否定式的法律后果 (二)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 1从其表述的内容来看,法律条文可以分为规范性条文和非规范性条文。规范性条文是直接表述法律规范 (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的条文,非规范性条文是指不直接规定法律规范,而规定某些法律技术内容(如专 门法律术语的界定、公布机关的时间、法律生效日期等)的条文。 2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并不是所有的法律条文都直接规定法律规 则的,也不是一个条文都完整地表述一个规则的或只表述一个法律规则的。 3在立法实践中,通常采取两种不同的方法来明示人们的行为界限,分别以不同的条文规定表现出来。具体 而言,大致有以下几类情形: (1)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由数个法律条文表述; (2)法律规则的内容分别由不同规范性文件的法律条文来表述; (3)一个条文表述不同法律规则或其要素; (4)法律条文仅规定法律规则的某个要素或若干要素。 (三)法律规则的分类 1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按照规则的内容规定不同) (1)命令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的积极义务,即人们必须或应当做出某种行为的规则。 (2)禁止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的消极义务(不作为义务),即禁止人们作出一定行为的规则。 2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按照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 (1)委任性规则,是指内容尚未确定,而只是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由相应国家机关通过相应途径或程序加 以确定的法律规则。 (2)准用性规则,是指内容本身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而是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内容规定的规 则。 3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按照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不同) (1)强行性规则,是指内容规定具有强制性质,不允许人们随便加以更改的法律规则。义务性规则,职权性 规则属于强行性规则。 (2)任意性规则,是指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人们自行选择或协商确定为与不为、为的方式以及法律关系 中的权利义务内容的法律规则。 二、法律原则 (一)法律原则的种类 1公理性原则和政策性原则(按照法律原则产生的基础不同) (1)公理性原则,即由法律原理(法理)构成的原则,是由法律上之事理推导出来的法律原则,是严格意义 的法律原则,例如法律平等原则、诚实信用原则。 (2)政策性原则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出于一定的政策考量而制定的一些原则,如我国宪法中规定的“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原则,“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婚姻法中“实行计划生育”的原 则等。 2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按照法律原则对人的行为及其条件之覆盖面的宽窄和适用范围大小) (1)基本法律原则是整个法律体系或某一法律部门所适用的、体现法的基本价值的原则,如宪法所规定的各 项原则。 (2)具体法律原则是在基本原则指导下适用于某一法律部门中特定情形的原则。 3实体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按照法律原则涉及的内容和问题不同) (1)实体性原则是直接指涉及实体性问题的原则,例如,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中岁规定的多数原则。 (2)程序性原则是直接指涉及程序性(诉讼法)问题的原则,如诉讼法中规定的“一事不再理”原则、辩护 原则、非法证据排除原则、无罪推定原则。 (二)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 1在内容上,法律规则的规定是明确具体的,它着眼于主体行为及各种条件(情况)的共性;其明确具体的 目的是削弱或防止法律适用上的“自由裁量”。与此相比,法律原则的着眼点不仅限于行为及条件的共性, 而且关注它们的个别性。 2在适用范围上,法律规则由于内容具体明确,它们只适用于某一类型的行为。而法律原则对人们的行为及 其条件有更大的覆盖面和抽象性,它们是对从社会生活或社会关系中概括出来的某一类行为、某一法律部门 甚或全部法律体系均通用的价值准则,具有宏观的指导性,其适用范围比法律规则宽广。 3在适用方法上,法律规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如果一条规则所规定的事实是既 定的,或者这条规则是有效的,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接受该规则所提供的解决办法。或者该规则是无效的, 对裁决不起任何作用。而法律原则的适用则不同,它不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因为 不同的法律原则是具有不同的“强度”的,而且这些不同强度的原则甚至冲突的原则都可能存在于一部法律 之中。 三、权利与义务 (一)权利和义务的含义 1权利的概念 (1)关于权利的本质的学者们的解释: A 自由说; B范围说 C意思说:认为权利是法律赋予人的意思力或意思支配力 D利益说:认为权利就是法律所保护的利益 E折衷说(综合意思说和利益说),认为权利是保护利益的意思力或依意思力所保护的权利 (2)法律权利的特点: A 权利的本质是由法律规范所决定,得到国家的认可和保障。 资料由- 英雄留步-收集整理 B 权利是权利主体按照自己的愿望来决定是否实施的行为,因而权利具有一定的自主性。 C 权利是为了保护一定的利益所采取的法律手段。 2义务的概念(1)义务一般在下列几种意义上使用: A 它是指义务人必要行为的尺度(或范围) B它是指人们必须履行一定作为或不作为之法律约束 C它是指人们实施某种行为的必要性 (2)义务的性质表现在: A义务所指出的,是人们的 “应然”行为或未来行为,而不是人们事实上已经履行的行为,已履行的“应 然”行为是义务的实现,而不是义务本身。 B义务具有强制履行的性质,义务人对于义务的内容不可随意转让或违反。 (3)义务在结构上包括两个部分: A 义务人必须根据权利的内容作出一定的行为,这在或者表现为要求人们不得作出一定的行为。在法学上 被称“作为义务”或“积极义务”。 B 义务人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的义务,被称为“不作为义务”或“消极义务”。 (二)权利与义务的分类 1基本权利义务与普通权利义务(根据根本法与普通法律规定不同) (1)基本权利义务是宪法所规定的人们在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根本权利和 义务。 (2)普通权利义务是宪法以外的普通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2绝对权利义务与相对权利义务(根据相对应的主体范围) (1)绝对权利和义务,又称“对世权利”和“对世义务”,是相对应不特定的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2)相对权利和义务又称“对人权利”和“对人义务”,是对应特定的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3个人权利和义务、集体权利义务和国家权利义务 (根据权利义务主体的性质) (三)权利和义务的相互联系 1从结构上看,两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2从数量上看,两者的总量是相等的。 3从产生和发展看,两者经历了一个从浑然一体到分裂对立再到相对一致的过程。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建 立,实行“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原则,使两者之间的关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4从价值上看,权利和义务代表了不同的法律精神,它们在历史上受到重视的程度有所不同,因而两者在 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在民主法治社会,法律制度较为重视对个人权利的保护。此时, 权利是第一性的,义务是第二性的,义务的设定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 四、法律概念 1法律概念本身不是法律规则或法律原则,而是表述规则和原则之内容的工具。在这个意义上,法律概念 不完全独立的法的要素,而依附于法律规则或法律原则。 2法律概念的分类 (1)根据其内容可以分为基本的(原本的)法律概念(如合同、政党防卫)和非基本的(与法律相关的) 法律概念(如放火、杀害); (2)根据其所描述的对象,可以分为时间概念(如期间)、空间概念(如居所、行为地)、涉人概 念(如公民、合伙人、当事人)、涉事概念(如违约、侵权)、涉物概念(财产、标的)。 第四节、法的渊源与分类 一、法的渊源的概念 (一)法的渊源的含义 我国目前所讲的法的渊源,一般有实质意义法的渊源和形式意义法的渊源两种不同的解释。 1在实质意义上,法的渊源指法的内容的来源,如法渊源于经济或经济关系。 2形式意义上的渊源,也就是法的效力渊源,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或认可的具有不同 法的效力和地位的法的不同表现形式,如制定法、判例法、习惯法、法理等。在我国,对法的渊源的理解, 一般指效力意义上的渊源,主要是各种制定法。 (二)法的渊源的分类 1根据法的渊源的载体形式的不同,可将法的渊源分为成文法渊源与不成文法渊源。 2从法的渊源与法规范关系的角度,可将法的渊源分为直接渊源与间接渊源为法的直接渊源,学说等法规 范、法条文间接相关的渊源为法的间接渊源。 3根据是否经过国家制定程序,法的渊源可以分为制定法渊源与非制定法渊源。 4根据法的渊源的相对地位而分为主要渊源与次要渊源。 5在实践中,法的渊源最主要的分类为正式渊源与非正式渊源。 (1)法的正式渊源是指那些可以从体现于国家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明确条文形式中得到的渊源,如 宪法、法律、法规等,主要为制定法。 (2)法的非正式渊源则指那些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这些准则和观念尚未在正式法律中得到权威性 的明文体现,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公共政策、道德信念、社会思潮、习惯等。 二、当代中国法的渊源 (一)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主要为以宪法为核心的各种制定法,包括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文件 5特别行政区的法律 6规章 7国际条约、国际惯例 (二)国家政策是当代中国法的非正式渊源之一。在法学上一般也认为,习惯应视为我国法的非正式渊源。 (三)在当代中国,不采用判例法制度,判例不具有拘束力,不是法的正式渊源之一。但我国应当重视判例的 作用。 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一)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 1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是指有权大国家机关在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时,必须遵循有关要求,使规范性法 律文件符合一定的规格和标准,从而使一个国家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成为内部和谐、外部协调的整体。 2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要求 (1)不同等级或不同层次的规范性文件只能由不同的国家机关制定; (2)应明确不同登记或不同层次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不同法律地位、效力及其相互关系; (3)不同登记或不同层次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名称,特定表达方式; (4)法律文字的简练明确,法律术语的严禁统一等。 (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 1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是指采用一定的方式,对已制定颁布的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实行归类、整理 或编篡,使之集中起来作有系统的排列的活动。 2法律汇编与法律编篡是规范性文件系统化的两种基本方法。法律清理也是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一种方 法。 四、法的分类 1国内法与国际法(按照法的创制与适用主体的不同) 2根本法与普通法(按照法的效力、内容和制定程序的不同) 3一般法与特别法(按照法的效力范围的不同):特别法如戒严法、兵役法、教师法等。 4实体法与程序法(按照法规定的具体内容的不同):实体法一般为主法,程序法一般为辅助法。5成文法 与不成文法(按照法的创制和表达形式的不同):不成文法主要为习惯法。 第五节 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 一、法律部门 (一)法律部门的含义 1法律部门,也称部门法,是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所划定的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法律 部门离不开成文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但二者不是一个概念。 (1)有的法律部门的名称是用该部门基本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名称来表述的,如作为一个法律部门的“刑法” 和作为一个规范性文件的刑法或刑法典。但单一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不能包括一个完整的法律部门。 资料由- 英雄留步-收集整理 (2)同时,大多数规范性法律文件并非各自包含一个法律部门的规范,可能还包含属于其他法律部门的规范。 (二)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和原则 1一般认为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法律所调整的不同社会关系,即调整对象;其次是法律调整方法。 2划分法律部门的原则主要有: (1)粗细恰当。 (2)多寡合适 (3)主题定类 (4)逻辑与实用兼顾 二、法律体系 1法律体系,也称为部门法体系,是之一国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 律部门而形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 2法律体系是一国国内法构成的体系,不包括完整意义的国际法即国际公法。 3法律体系是一国现行法构成的体系反映一国法律的现实状况,它不包括历史上废止的已经不再有效的法律, 一般也不包括尚待制定、还没有制定生效的法律。 三、当代中国法律体系 (一)公法、私法与社会法 1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最早是由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提出来的。 2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社会化”现象的出现,又形成了一种新的法律即社会法,如社会保障法等。(二) 当代中国法律部门 1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主要国家机关组织法、选举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授权法、立法法、国籍法等。 2行政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监察法、政府采购法、国家公务员暂行条理等(一般行政法)。 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治安管理出发条理(特别行政法)。 3民法: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著作权法实 施条例、商标法实施细则。 4商法:公司法、证券法、票据法、保险法、企业破产法、海商法。 5经济法: (1)有关企业管理的法律: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法、乡镇企业法。 (2)财政、金融和税收方面的法律: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 (3)有关宏观调控的法律、法规:预算法、统计法、会计法、计量法。 (4)有关市场主体、市场秩序的法律: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6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劳动法、工会法、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法。 7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1)属于自然资源方面的: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水法、野生动物保护法。 (2)属于环境保护方面的: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 法等。 8刑法:刑法,单行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款。 9诉讼法: (1)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 (2)律师法、法官法、检察官法、仲裁法、监狱法第六节法的效力 一、法的效力的含义、分类和法的效力范围 1通常法的效力可以分为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 2狭义的法的效力可以分为四种,或称四个效力范围: (1)对人的效力 (2)对事的效力 (3)空间效力 (4)时间效力 3在这四个效力范围中,对人和对事的效力范围先于空间与时间的效力范围。 二、法对人的效力 1在世界各国的法律实践中先后采用过四种对人的效力的原则: (1)属人主义 (2)属地主义 (3)保护主义 (4)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这是近代以来多数国家采用的原则,我国也是如此。 2根据我国法律,对人的效力包括两个方面: (1)对中国公民的效力。 (2)对外国人和无国籍人的效力: A对在中国领域内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的法律适用问题。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在中国领域内,除法律另有规定 者外,适用中国法律。 B在中国领域外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的法律适用问题。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中国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 受处罚的除外。 三、法的空间效力 一般来说,一国法律适用于该国主权范围所及的全部领域,包括领土、领水及其底土和领空,以及作为领土 延伸的本国驻外使馆、在外船舶及飞机。 四、法的时间效力 1法的生效时间: (1)自法律公布之日起生效 (2)由该法律规定具体生效时间 (3)规定法律公布后符合一定条件时生效 2法终止生效的时间: (1)明示的废止 (2)默示的废止:适用法律中,出现新法与旧法冲突时,适用新法而使旧法事实上被废止。 3法的溯及力: (1)就有关侵权、违约的法律和刑事法律而言,一般以法律不溯及既往为原则。目前各国采用的通例是“从 旧兼从轻”的原则,即新法原则上不溯及既往,但是新法不认为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新法。(2)而在 某些有关民事权利的法律中,法律有溯及力。 第七节 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种类 (一)法律关系的性质和特征 1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具有合法性。 (1)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 (2)法律关系不同于法律规范调整或保护的社会关系本身。社会关系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中有些领域是法 律所调整的,也有些是不属于法律调整或法律不宜调整的,还有些是法律所保护的对象,这些被保护的社会 关系不属于法律关系本身。即使那些受法律法规调整的社会关系,也并不能完全视为法律关系。 (3)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的实现形式,是法律规范的内容(行为模式及其后果)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得到具体 地贯彻。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合法关系。 2法律关系是体现意志性的特种社会关系。有些法律关系的产生,不仅要通过法律规范所体现的国家意志, 而且要通过法律关系参加者的个人意志表示一直,也有很多法律关系的产生,并不需要这种意志表示。 3法律关系是特定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二)法律关系的种类 1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按照法律关系产生的依据、执行的职能和实现规范的内容不同) (1)调整性法律关系是基于人们的合法行为而产生的、执行法的调整职能的法律关系,它所实现的是法律规 范(规则)的行为规则(指示)的内容。调整性法律关系不需要适用法律制裁,法律主体之间即能够依法行 资料由- 英雄留步-收集整理 使权利、履行义务,如各种依法建立的民事法律关系、行政合同关系等。 (2)保护性法律关系是由于违法行为而产生的、旨在恢复被破坏的权利和秩序的法律关系,它们执行着法的 保护职能,所实现的是法律规范(规则)的保护规则(否定性法律后果)的内容,是法的实现的非正常形式。 它的典型特征是一方主体(国家)适用法律制裁,另一方主体(通常 是违法者)必须接受这种制裁,如刑事法律关系。 2纵向(隶属)的法律关系和横向(平权)的法律关系(按照法律主体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不同) (1)纵向(隶属)的法律关系是指在不平等的法律主体之间所建立的权力服从关系。其特点: A法律主体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如亲权关系中的家长与子女,行政管理关系中的上级机关与下级机关。 B法律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具有强制性,既不能随意转让,也不能任意放弃。 (2)横向法律关系:如民事财产关系、民事诉讼之原、被告关系等。 3单向(单务)法律关系、双向(双边)法律关系和多向(多边)法律关系(按照法律主体的多少及其权利 义务是否一致) (1)单向法律关系是法律关系体系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2)其实,一切法律关系均可分解为单向的权利义务关系。 (3)双向(双边)法律关系,是指在特定的双方法律主体之间,存在着两个密不可分的单向权利义务关系。 (4)所谓多向(多边)法律关系,又称“复合法律关系”或“复杂的法律关系”,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相关法 律关系的复合体,其中既包括单向法律关系,也包括双向法律关系,例如,行政法中的人事调动关系。 4第一性法律关系(主法律关系)和第二性法律关系(从法律关系)(按照相关的法律关系作用和地位的不 同) (1)一切相关的法律关系均有主次之分,例如,在调整性和保护性法律关系中,调整性法律关系是第一性法 律关系(主法律关系),保护性法律关系是第二性法律关系(从法律关系)。 (2)在实体和程序性法律关系中,实体法律关系是第一性法律关系(主法律关系),程序性法律关系是第二 性法律关系(从法律关系),等等。 二、法律关系主体 (一)法律关系主体的含义和种类 1在中国,根据各种法律的规定,能够参与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以下几类: A公民(自然人)。 B机构和组织(法人) C国家: (1)在特殊情况下,国家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成为法律关系主体。例如,国家作为主权者是国际公法关系的主 体,可以成为外贸关系中的债权人或债务人。 (2)国家可以直接以自己的名字参与国内的法律关系(如发行国库券),但在多数情况下则由国家机关或授 权的组织作为代表参加法律关系。 (二)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1权利能力 (1)权利能力,又称权义能力(权利义务能力),是指能够参与一定的法律关系,依法享有一定权利和承担 一定义务的法律资格。 (2)公民的权利能力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A首先,根据享有权利能力的主体范围不同,可以分为一般权利能力和特殊权利能力。 B其次,按照法律部门的不同,可以分为民事权利能力、政治权利能力、行政权利能力、劳动权利能力、诉 讼权利能力等。这其中既有一般权利能力,也有特殊权利能力。 2行为能力 (1)确定公民有无行为能力,其标准有二: A能否认识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 B能否控制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公民的行为能力也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根据其内容不同分为权利行为能力、义务行为能力和责任行为能 力 (3)公民的行为能力问题,是由法律予以规定的。世界各国的法律,一般都把本国公民划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 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能力人。 (4)法人组织也具有行为能力,但与公民的行为能力不同,表现在: A公民的行为能力有完全与不完全之分,而法人的行为能力总是有限的,由其成立宗旨和业务范围所决定。 B公民的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并不是同时存在。法人的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却是同时产生和同时消灭的。三、 法律关系的内容 (一)法律关系主体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1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2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与作为法律规范内容的权利和义务虽然都具有法律属性,但它们所属的领域、针 对的法律主体以及它们的法的效力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别。具体表现在: (1)所属的领同。作为法律规范内容的权利和义务是有待实现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即“应有的”法律权利 和义务,属于可能性领域。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是法律关系主体在实施法律(遵守法律或适用法律)的 活动过程中所实际享有的法律权利和正在履行的法律义务,即“实有的”法律权利和义务,属于现实性领域。 (2)针对的主体不同。法律上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所针对的是一国之内的所有的不特定的主体。而法律关系主体 的权利和义务所针对的主体是特定的,即在某一法律关系中的有关主体。 (3)法的效力不同。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由于针对的是不特定的主体,因而属于“一般化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 务”,其具有一般的、普遍的法的效力。而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由于针对的是特定的法律主体,故属于 “个别化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其仅对特定的法律主体有效,不具有普遍的法的效力。 3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权利能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两者的联系表现在:权利以权利能力为前提,是权利能力这一法律资格在法律关系中的具体反映。 (2)两者的区别是: A任何人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表明他可以参与某种法律关系,而要能够参与法律关系,就必要要有具体 的权利。B权利能力包括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这两方面的法律资格,而权利本身不包括义务在内。 (二)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的实现 1仅就法律权利的实现而言,国家通过法律的保障具体表现在: (1)通过明确规定行使权利的步骤和程序,使权利具有可操作性; (2)通过限制国家机关(尤其是行政机关)的权力,建立“依法行政”、“依法司法”的制度来保障权利; (3)通过及时制裁侵权行为,督促义务人积极履行义务从而使权利得以实现。 2严格地讲,限制是法律为人们行使权利确定技术上、程序上的活动方式及界限。但这种限制是以保障作为前 提的,限制是为了更好地保障。 3象权利是有限度的一样,义务也是有限度的。义务的限度具体表现在: (1)实际履行义务的主体资格的限制。 (2)时间的界限。 (3)利益的界限。 四、法律关系客体 (一)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 法律关系建立的目的,总是为了保护某种利益、获取某种利益,或分配、转移某种利益。所以,实质上,客体 所承载的利益本身才是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联系的中介。 (二)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 1物 (1)物理意义上的物要成法律关系客体,须具备以下条件: A应得到法律之认可。 B应为人类所认识和控制。 C能够给人们带来某种物质利益,具有经济价值。 D须具有独立性。 资料由- 英雄留步-收集整理 (2)但有几种物不得进入国内商品流通领域,成为私人法律关系的客体: A人类公共之物或国家专有之物,如海洋、山川、水流、空气。 B文物 C军事设施、武器 D危害人类之物(如毒品、假药、淫秽书籍等) 2人身 (1)活人的(整个)身体,不得视为法律上之“物”,不能作为物权、债权和继承权的客体。 (2)权利人对自己的人身不得而知进行违法或有伤风化的活动,不得滥用人身,或自践人身和人格。 (3)对人身行使权利必须依法进行,不得而知超出法律授权的界限,严禁对他人人身非法强行行使权利。 (4)人身(体)部分的法律性质: A当人身之部分尚未脱离人的整体时,即属人身本身; B当人身之部分自然地从身体分离,已成为与身体相脱离的外界之物时,亦可视为法律上之“物”; C当该部分已植入他人身体时,即为他人人身之组成部分。 3精神产品 4行为结果 (1)物化结果 (2)非物化结果 (三)实际的法律关系有多种,而多种多样的法律关系就有多种多样的客体,即使在同一法律关系中也有可 能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客。例如买卖法律关系的客体不仅包括“货物”,而且也包括“货款”。 (四)多向(符合)法律关系之内的诸单向关系有主次之分,因此其客体也有主次之分。其中,主要客体决 定次要客体,次要客体补充说明主要客体。 五、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一)法律关系产生、变更与消灭的条件 1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和消灭,需要具备一定条件: (1)法律规范; (2)法律事实 2所谓法律事实,就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 (二)法律事实的种类 1法律事件: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 客观事实。法律事件又分成社会事件和自然事件两种。 2法律行为:善意行为、合法行为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和消灭。恶意行为、违法行为也能够引起 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和消灭。 2在研究法律事实问题,还有两种复杂的现象: (1)同一个法律事实(事件或者行为)可以引起多种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事实引起同一个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在法学上,人们常常把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法律事实所构成的一个相关的整体,称为“事实构成”。 第八节 法律责任 一、 法律责任的含义和特点 与道义责任或其他社会责任相比,法律责任有两个特点: 1法律责任的最终依据是法律。 2法律责任具有国家强制性。 二、法律责任的种类 1刑事责任 2民事责任 3行政责任 4违宪责任 5国家赔偿责任 (三)法律责任与权力、权利、义务的关系 1法律责任与法律权力有着密切的联系 (1)责任的认定、归结与实现都离不开国家司法、执法机关的权力(职权); (2)责任规定了行政权力的界限以及越权的后果 2法律责任与法定权利与义务也有密切的联系: (1)法律责任规范着法律关系主体行使权利的界限,以否定的法律后果防止权利行使不当或者滥用权利。 (2)在权利受到妨碍,以及违反法定义务时,法律责任义务又成为救济权利、强制履行义务或追加新义务的依 据; (3)法律责任通过否定的法律后果成为对权利、义务得以顺利实现的保证。 二、归责与免责 (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