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_第1页
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_第2页
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_第3页
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_第4页
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 20 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 多元、变通和宽容20 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二、 、20 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20 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总趋势是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继续深入的发展,美 国文学则后来居上。 1、法国文学 本时期法国著名的作家有罗曼罗兰、马丁杜枷尔、莫里亚克、纪德等。 罗曼罗兰(18661944)是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战士和著名的人道主义 者,有“欧洲良心之称。在文学和艺术理论等方面都有建树。1915 年,以“他的文学作 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而获诺贝 尔文学奖。1931 年发表的向过去告别 ,标志着作者决心站在社会主义苏联和无产阶级 一边,成为无产阶级的战友。他于 18981901 年间写了一套革命戏剧集 ,包括丹东 、 七月十四日等。 1903 年,他陆续发表一套“伟人传” ,包括贝多芬传 (1903) 、 米开朗琪罗传 (1906) 、 托尔斯泰传 (1913)等。 约翰 克利斯朵夫 (1904 1912)是罗兰早期的重要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在作品 的扉页上,作者的题词是:“给各国的正在受苦与奋斗、而必将战胜的自由灵魂。 ”这里所 谓的“自由灵魂” ,主要指正在为争取自由、进步而奋斗的知识阶层人士。作品是以贝多芬 为人物原型,1890 年开始孕育, 1904 年发表第 1 卷,1912 年最终完成,积 20 年心血写成 的长篇巨制,分 10 卷,定本合为 4 册。 小说主人公克利斯朵夫是非常矛盾的。其出身地位使他不满和反抗现实,接近人民、 同情人民;满脑子“大人物” 、 “英雄”观念又使他远离人民、不相信人民。进步的艺术观 使他主张艺术要造福人类;对艺术的偏执又使他把艺术置于“象牙塔”内。正义感使他与 社会对立,反抗压迫;动摇性又使他与现实妥协。性格和思想矛盾使他在向社会抗争的道 路上半途而废。这位反抗一生的音乐家晚年生活在巴黎,内心趋于平静,与政敌和解,否 定了自己青年时代的叛逆精神。作者写出了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不把个人反抗纳入人民革 命的洪流中的必然人生归宿。 约翰 克利斯朵夫被称为“音乐小说” ,这不仅因为它写的是音乐家的生活,更重 要的是它用交响乐的模式来建造作品的结构框架。全书 4 册相当于交响乐的 4 个乐章,并 与其序曲、发展、高潮、尾声形成均衡的对位。 马丁杜枷尔(18811958)于 1937 年“因为他的长篇小说蒂博一家 (19221940)所描绘的人的冲突及当代生活中某些基本方面的艺术力量和真实性”而 获诺贝尔文学奖。 蒂博一家与人间喜剧 、 卢贡马卡尔家族一样,都是多卷集小说,但是, 人间喜剧 、 卢贡马卡尔家族中的每一部小说都可以独立成篇,而蒂博一家 中的各卷不可分割,是一个严谨的整体。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18851970)创作生活达 60 年,作品达百余篇,成就以小说 为最,有 20 多篇。1952 年,因他在小说中“深入刻画人类生活的戏剧时所展示的精神洞 察力和和艺术激情” 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戴高乐总统称他的作品为“嵌在法国王冠上最美 的一颗珍珠” 。 蝮蛇结 (盘缠在一起的毒蛇 ,1932)是莫里亚克的代表作,书名比拟资产阶级 家庭的内在悲剧。 安德烈 纪德(18691951)在 1947 年因他“内容广博和艺术意味深长的作品 这些作品以对真理的大无畏的热爱和敏锐的心理洞察力表现了人类的问题和处境”而获诺 贝尔文学奖。代表作伪币制造者 (1926)没有连贯的情节,只有主人公爱德华在撰写小 说伪币制造者过程中创作思维活动的叙述。 2、英国文学 本时期英国著名的作家有肖 伯纳、高尔斯华绥、毛姆、 康拉德等。 肖 伯纳(18561950)1925 年因戏剧上伟大成就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是费边社 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主张通过点滴改良由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他的创作深受易卜生 的影响,直面敏感的社会问题,勇敢地把尖锐的社会矛盾搬上舞台,对资产阶级的社会传 统进行了猛烈的攻击,剥下了上流社会绅士淑女们虚伪的外衣,撕破了他们的遮羞布,把 他们赤裸裸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瞿秋白说他“把大人先生圣贤豪杰都剥掉了衣装,赤 裸裸的搬上了舞台” 。因此,他的剧本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批判色彩,也使英国当时的戏 剧摆脱了思想艺术上的绝境。 肖伯纳在 1892 年至 1950 年长达 60 年创作生涯中,共写有 51 个剧本。其中的华 伦夫人的职业 (1894)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里发财致富的种种卑劣手段,揭示了在尔虞我 诈的社会里,最肮脏的职业最容易获得成功这一畸形的生活规则。 巴巴拉少校 (1905) 揭露了慈善机关的虚伪,第一次比较抽象地提出了暴力革命的问题。 伤心之家 (1919) 揭露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精神危机。剧中的人物都是灵魂空虚、无所作为、道德败坏、享乐 至上的寄生虫,所谓“伤心之家”也是虚伪之家,绝望之家。 约翰 高尔斯华绥(18691933)于 1932 年因“描写的卓越艺术这种艺术在福 尔赛世家只达到高峰”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主要成就是由有产者 (1906) 、 进退 两难 (1920) 出让 (1921)等长篇组成的福尔赛世家三部曲。 毛姆(18741965)对世界各地文化广见博闻,作品有别具一格的魅力,是英国拥 有读者最多的当代作家之一。作为剧作家,他写有 30 多个剧本,其剧作曾在英国舞台常演 不衰,而主要成就还在小说。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人生的枷锁 (1915)以作者自身的早年 经历为蓝本,描写青年医生卡莱曲折坎坷的人生道路。作品一面斥责宗教意识和世俗观念, 一面宣扬摆脱欲望放弃理想,表现出对自然纯朴的人生的强烈向往。 刀锋 (1944)是集 中体现毛姆的创作特色的长篇小说。作品通过主人公拉里达雷尔探索、追求、寻找人生 意义的过程,反映了一次大战后西方青年对社会文明的厌恶、对人生意义的迷惘和对生活 的失望。 康拉德(18571924)的小说分为航海小说、丛林小说和社会政治小说三类。康拉 德的创作中不像传统作家那样强调故事本身,而是强调讲故事的人。讲述者既是故事的旁 观者,又是其中的主角,其内心世界随故事情节的推进而逐层展示,跟故事主人公的心理 扭结成一种独特而复杂的心理结构。 吉姆爷 (1902)等作品无不如此。 3、德国文学 本世纪引人注目的德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曼兄弟” 。 亨利希曼(18711950)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臣仆 。作品塑造了一个造纸厂老板 赫斯林形象,这是个帝国主义时代德国典型的资产阶级臣仆。他既是个唯利是图的资产阶 级人物,又有浓厚忠君保皇思想;既是奴才,又是暴君。在强者、皇上、权势面前,他是 个俯首帖耳的奴才;在弱者、穷人、不满现状者面前,他是个骄傲跋扈的暴君。 托马斯曼(18751955)在 1929 年以“主要是由于其伟大小说布登勃活克一家 , 这部作品日益被公认为当代文学中经典作品之一”而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代表作布登勃 洛克一家是部“家庭小说” ,作品通过布登勃洛克一家四代在 19 世纪最后 10 年德国从自 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下的由兴盛到衰败的历史过程, 清晰的反映出资产阶级没落、崩溃这一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 4、美国文学 本时期美国著名作家有欧享利、 杰克伦敦、德莱塞、海明威等,而德莱塞和海明 威被认为是美国 20 世纪具有代表性的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欧享利(18621910)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一生共创作 300 余短篇小说, 被称为“美国生活幽默的百科全书” ,作者常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和哈哈镜式的风格嘲弄美国 社会的弊端。他不像马克吐温那样的辛辣讽刺、入木三分;也不像杰克伦敦那样大声 疾呼,唤起反抗。无论多么重大严肃的题材,他总是用似乎漫不经心的口吻加以调侃,其 作品多有风趣俏皮的语言,诙谐轻松的基调,幽默中包含着讽刺,苦笑中孕育着思考,被 称为“嬉笑之怒” 。 欧享利的创作大致分为三类题材: 描写拉丁美洲黑社会惊心动魄 的斗争以及美国在拉美的殖民掠夺政策。描写美国西部辽阔的草原和淳朴、勤劳、粗犷 的牧人生活。描写曼哈顿区的风物人情。这是欧享利创作的精华所在。 欧享利的突出贡献在于题材、技巧的新开拓,其特点如下:善于描写失意落魄的 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复杂的感情,并通过悲喜因素交加的戏剧性场景来揭示社会的不公。 他创作的时代,美国文学的“高雅”传统畅行不衰。而欧享利却把别人不屑一顾的下层 人的生活写入作品,满怀同情地去描写他们的故事。构思巧妙。 “欧享利式的结尾”很 著名,其特征是工于构思、情节灵活多变、故事迭宕起伏,往往是故事开头引人入胜,重 要地方制造悬念,临近结尾时急转直下,读完故事时恍然大悟,常常出乎意料之外,又在 情理之中,而人寻味,别有情趣。 语言风格幽默,但在幽默中隐藏着无可奈何的悲哀和 辛酸。 杰克伦敦(18761916)是一个来自下层并靠自学成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是 美国第一个直接描写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的作家,有“美国无产阶级文学之父”之称。杰 克伦敦既写短篇小说,又写长篇,其长、短篇小说同样著名,秋色共分。 他最早的创作是描写淘金生活的作品,即被称为“北方故事”的 3 部短篇小说集。这 些作品描绘了北方壮丽的自然风光,反映了淘金者以顽强的意志与大自然和社会所进行的 艰苦卓绝的斗争。题材新颖,富有异国情调,有豪迈之气, 热爱生命是其名篇。 “太平 洋故事”是作者 19071908 年航行太平洋期间以太平洋为背景的小说,计 30 篇左右, 在 甲板的天蓬下面 (1913)等最为著名。 长篇小说铁蹄 (1908)描写了工人群众的生活和斗争,说明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 法庭、新闻、教会等社会机构在资本家控制下成了镇压人民的“铁蹄” ,这是一部“政治小 说” 。 长篇小说马丁伊登 (1909)带有明显的自传性质,简直可以说成是杰克伦敦 由早年流浪,后刻苦自学而一举成名的个人自传。小说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生活的庸俗 和空虚,鞭挞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腐败与暗黑,写出了“美国梦”的破灭。 5、其他国家 北欧影响最大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家是丹麦的勃兰兑斯(18421927) ,他的19 世纪文学主流对欧洲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时至今日 重要的关于 19 世纪文学的文献。论著的主要贡献不仅仅是书中的具体论述,更重要的是他 所使用的比较方法。他是西方第一个用比较的方法系统研究欧洲文学史的学者,善于从纵 向和横向,即从历史发展的渊源和各国文学的相互关系来考察一国的文学,去研究它的来 龙去脉和时代文化背景,从而使人们从全局的发展中来把握具体的作家和作品。 意大利的皮兰德娄(18671936)是举世闻名的剧作家,1934 年他因“果敢而灵巧 地复兴了戏剧艺术和舞台艺术”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 (1921)写自称某剧本中 6 个角色的人闯入某剧团排演场,要求导演把他们的戏排出来, 从而形成戏中戏。皮兰德娄以离奇怪诞的情节、夸张的手法和悲喜剧的形式表现了人的异 化和自我的迷失,深刻揭示了现代人的可悲处境。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是杰出的奥地利作家。他以中篇小说创作著称于世。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写一个濒临死亡的女人写信给她的爱人,倾诉自己一生的隐衷。 她一生都对他保持着忠贞不渝的爱情,无怨无悔,不求任何的报偿。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 十四小时叙述一个女人一天的遭遇。 第二节 和美国文学的“高雅传统”叫板德莱塞 一、生平创作 西奥图德莱塞(18711945) ,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1899 年着手写嘉丽妹妹 , 第二年完成。小说写主人公嘉丽离开农村来到芝加哥,最初她很纯正,但生活告诉她,用 诚实的方法什么也得不着。为了生存,享受“文明”福份,她先当别人的情妇,后又登台 演戏,成了红极一时的优伶,赚了好多钱。然而她口袋里钱愈多,越空虚苦闷。小说告诉 我们:“资本主义生活方式泯灭了人的德性,扭曲了人格” 。诺里斯认为这是“从未见过的 好书” ,可是出版公司老板却认为该书有伤风化,只印 1000 册,除赠阅外全部库存。作者 仅仅得到稿费 100 元,写作失败,生活无着,德莱塞险些自杀。 事过十年,1911 年,德莱塞发表第二部小说珍妮姑娘 ,写珍妮有一颗自我牺牲的 心,为了亲人,她牺牲自己的贞操和幸福,过着屈辱的生活。她与嘉丽不同,虽陷淖泥但 始终保持着人之为人的尊严,而嘉丽却丧失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 1912 年写欲望三部曲第一部金融家 ,1914 年写第二部巨人 ,1945 年写第 三部斯多葛 (由妻子续完) 。 1915 年的天才写一个中产阶级的儿子尤金,作品揭露了美国资本主义社会不是 “天才”发展的土壤,而是艺术家的坟墓。此书被诬为“肮脏的书”而停止发行,直到 1923 年得以重版。 1917 年,他与美国共产党领袖威廉海伍德相识,参与政治活动。美国进步作家迈 克尔高尔德认为他当时是“朦胧的社会主义和人道主义者” 。这时他相继发短篇小说集 自由及其他 、 十二个 、剧本陶工之手 ,散文集敲吧,鼓儿 。 1925 年发表美国的悲剧 ,给作者带来了世界声誉。 19271928 年,德莱塞访问他称之为“光明的源泉”的苏联。一年后他在中短篇 小说集妇女群像中精心塑造了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共产党员艾尼达的光辉形象。接着 又发表了一系列战斗性极强的政论:悲剧的美国 (1931) 、 向艺术家呼吁 (1933)等, 勇敢地揭露和批判美国垄断资本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中的罪行,明确宣布“拥护共 产主义原则” ,坚信只有美国人民才能拯救美国,并于逝世前的 1945 年 8 月加入美国共产 党。 二、 美国的悲剧 美国的悲剧1923 年脱稿,1925 年出版。主人公克莱德格里菲斯 克莱德形象是个迷恋、追求美国资产阶级阶级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而走上悲剧道路的 典型。 美国的物质文明使他弃绝了父母给他所安排的生活道路。 美国的生活方式和金钱法则使克莱德在毁灭的道路上越陷越深。但维逊旅馆是一个资 本主义社会的缩影,过往的客商以及依附于他们生存着形形色色的人物,三教九流、无所 不包,而金钱则是这里绝对的主人。面对旅馆的豪华和大亨巨富挥金如土的生活,克莱德 眼花缭乱,垂涎三尺。这里给他打开了一个从未见过的天地,使他的虚荣心和野心进一步 膨胀起来,向上爬的欲望更加强烈,享乐主义和极端自私自利的人生观因此而逐渐形成。 在同伴们的怂恿和引诱下,他上戏剧、坐酒馆、逛妓院、交女友,而这一切都缺少不了金 钱。为了满足个人享受,他开始对父母说慌、隐瞒自己的收入,出于同样的原因,他见到 姐姐受遗弃而不顾。汽车肇事后,他逃出堪萨斯城的 3 年,所接触到的也全是虚伪、欺骗 和弱肉强食。这就使他懂得更多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生存之道,使他认识到要想生存,就必 须趋炎附势,不择手段地投机钻营。 姐姐被遗弃而无处申诉,也从反面教育了他。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尔虞我诈、损人利 己,是行动的信条,他根据这个信条玩弄了洛蓓特。而当有钱的资产阶级小姐桑特拉爱上 他时,就需要做一次重新的选择。对于克莱德而言,爱情是自己步入上层社会、获得名望 和财富的依凭。在衡量自己身边的两个姑娘时,他认为桑特拉什么都有,愿意把自己的一 切都交给他,而对他无任何要求。但洛蓓特什么都没有,却要求把他一切都交给她。那么, 硬要自己舍桑特拉而取洛蓓特是多么不合理,不公道啊!于是,在这种浸透了利己打算的 实用主义指导下,他为了高攀,决定甩掉怀有自己孩子的洛蓓特,以搬掉自己生财之道上 的绊脚石。于是他铁着心肠,不顾一切后果地要杀害洛蓓特。虽然她对他还是始终如一地 体贴和钟情,也不能唤起他对她极度艰难处境的同情和支持。到此为止,克莱德的损人利 己已发展到灭绝人性的地步。 作者写出了克莱德悲剧的双重性,他的堕落和毁灭既是个人悲剧,也是社会悲剧。 他是有罪的,因为他杀害了一个无辜的少女,而克莱德本身也是一个受害者,因为是那个 罪恶的社会及其制度在精神和思想上腐蚀了他。从道德立场上,德莱塞剖析批判了主人公 的精神堕落。从美国社会造成主人公的悲剧这一层面上,德莱塞批判了社会。作品通过这 个人物形象说明,在资本主义制度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和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如何日甚 一日地侵蚀青少年一代,剥尽他们身上一切纯真美好的东西,最后使他们堕入无法挽救的 罪恶深渊。 作品令人信服地揭示了犯罪的根源是那个以金钱为中心的社会制度。 作品还进一步揭露了美国两党政治民主制的虚伪和政府机关的滑稽剧。 作品也反映了美国社会里最严重的问题贫富悬殊。 德莱塞更多地把笔锋指向美国大都市的生活,大胆、直率而又无情地批判残酷冷漠的 社会生存环境。他在美国文学史上的突出成就,是突破了美国文学极为顽固的“高雅传统” 。 与致力于描写“微笑的美国”的美国现实主义相反,德莱塞始终面对现实。美国评论家把 德莱塞称为“自然主义” ,以区别于豪尔威斯的“现实主义” ,其实,正如他自己所说,他 “从没有看过一行左拉的字” 。他的创作表明了现实主义在美国的胜利。 第三节 以“硬汉”形象和“冰山”风格而彰显海明威 一、 生平与创作 厄纳斯特海明威(1899 1961)作为作家,早期以“迷惘的一代”而闻名,30 年代 则以“反战”而著称。1954 年,因“精通叙事艺术”和“对当代风格所发生的影响”而获 诺贝尔文学奖。 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大阳照样升起 (1926)通过侨居巴黎的一群美国青年的生 活透视了一代人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揭示了战争给人们生理上、心理上造成的巨大创伤, 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反战色彩。杰克巴恩斯是一位美国记者,战争中的一次“事故”毁掉 了他的性机能,他与战时结识的英国女护士勃瑞特艾希利关系密切,他爱勃瑞特,勃瑞 特也很倾心于他。但他们的爱情由于丧失了性爱的基础变得残缺不全,巴恩斯不得不眼睁 睁地看着勃瑞特被拥在另一个男人的怀抱里。勃瑞特为了排遣苦恼而整天喝酒,酒醉之后 和自己并不爱的男人嬉戏调情。 1928 年开始酝酿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终于在 1929 年写成不朽的杰作永别了,武 器 。 小说通过美国青年亨利和英国女护士凯瑟琳的恋爱悲剧主线,真实地反映了帝国主义 战争的残酷和罪恶,揭示了战争对人类物质和精神世界的摧残,以及给整整一代人造成的 无法愈合的心理创伤,从而对战争给予了强烈的谴责。 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1940)刻画了一个向往未来,置集体利益于个人利益之上, 具有高度责任感的美国志愿兵、大学讲师反法西斯主义战士乔丹形象,标志着海明威 思想和创作达到了新高度。 1950 年,海明威发表了长篇小说过河入林 。这部小说艺术上缺乏色彩,被认为是 作家的败笔,以至人们认为海明威已江郎才尽。但 1952 年发表的老人与海却使海明威 重振声威,并为他带来了普利策奖(1953)和诺贝尔文学奖(1954)的荣誉,标志着他一 生的创作达到了顶峰。 海明威以“硬汉”形象和“冰山”风格著称。其“硬汉”形象是一些不屈服失败的命 运,明知不可为而强为之,面对死亡而不改容,自尊自傲、极力维护个人尊严和荣誉的精 神胜利者。 海明威生活的时代,整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里呈现了一片混乱的景象:经济危 机、市场萧条、战争频繁。这个充满着战争、暴力、凶杀、邪恶、堕落、恐惧、绝望和死 亡的世界对海明威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和打击,并对他肉体和心灵上留下了不可治愈的可 怕的创伤,从而把他推上了痛苦、迷惘、绝望和死亡的边缘。但是,他并没有被打垮,转 而像一头“受伤的狮子” ,用人物形象同那个荒诞的世界作了无数次抗争。在海明威看来, 一个人如果没有勇气是比什么都可怕的。他作品中主人公的头上总有一种厄运在盘旋,他 们都得奋力抵抗这种厄运。从他的第一部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的尼克、 太阳照样升 起的巴恩斯、 丧钟为谁而鸣的乔丹、 乞力马扎罗山的雪的哈利、 有的和没有的 中的摩根到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几乎所有重要的作品都表现了这一点。在海明威 看来,真正的英雄不是那些胜利在望的勇士,而是明知前面是失败而依然挺起胸膛无畏走 向死亡的人。在他的笔下,所谓“硬汉” ,与其说是勇敢,不如说是冷酷。他们极少微笑, 更没有眼泪,斩断一切温情,尤其是对女性的温情。理解了这一点,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海 明威作品的题材为什么总是写战争、拳击、狩猎、海上垂钓等充满暴力的事迹,而主人公 总是孤独的男人,女性在他的世界里只处于陪衬地位。这些主人公在某种程度上都存在着 一个共同点,即他们面对困难、厄运也能表现出一种重压之下的优雅风度。 所谓“冰山”风格,指的是海明威的艺术风格。海明威曾在死在午后里提出了 著名的“冰山原理”:“我总是试图根据冰山的原理去写它,露出水面是八分之一,而有 八分之七是在水面之下” 。海明威在构思和炼句上是十分下功夫的,他自己说过,其永别 了!武器的最后一页曾经重写过 39 次,在写作老人和海时曾经翻阅全稿 200 余次。 所以,海明威的作品常有潜在的主题,隐匿的情节,具有含蓄、凝练的意境;采用“电报 式”的语言,避免使用形容词和华丽的词汇,尽量用直截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 句子短小、语言准确简洁,简直像不长树叶的枯枝;其简洁、清新、干净的表现形式,使 他的作品自成一体,别具一格,多言外之意和趣外之旨,含意隽永,耐人咀嚼。 二、 老人和海 老人与海 (1952)可以说是最典型的海明威式小说,集中体现了海明威的世界观和 海明威的人生哲学。它是海明威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也是系列“硬汉”形象总结性作品。 小说的故事十分简单,但却因为塑造了“可以被消灭而不可被击败”的最典型的“硬 汉”形象而饮誉文坛。在海明威笔下,桑提亚哥社会关系十分简单:他似乎是个超然于世 外的人,他没有什么丰功伟绩和离奇的遭遇,但他却是“硬汉”形象中最杰出的一个。 首先,他有超群的毅力和非凡的意志。他是一个在湾流里打鱼的孤零零的老头儿,老 伴已经去世。年轻时他曾在一条开往非洲的帆船上作过水手,后来又在海湾捉过多年海龟, 他是那种属于下层社会,一辈子辛苦劳作,但仍然有衣食之虞的人。颈上凝聚的深深皱纹、 脸上太阳晒出的肉瘤、身上留下的年深月久的疤痕进一步说明老人憔悴、衰老的现状,而 对那间用椰子壳搭成的小茅棚的简略描述(一张床、一张饭桌、一把椅子、一张旧军毯作 盖被,几张破报纸铺床) ,则以传神的妙笔道出了老人的艰苦。 在艰苦的生存环境面前,老人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乐观的精神:“他身上的每一部 分都显得老迈,除了那一双眼睛。那双眼睛啊,跟水一样蓝,是愉快的,毫不沮丧的” 。这 简直是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作者只将那一双眼睛轻轻一点,已让人洞见老人那昂扬、达 观的精神世界。老人过去曾接连 87 天没有捉到鱼,现在又接连 84 天捉不到一条鱼,但他 毫不气馁,仍旧精神焕发,再次出海。当第一条鲨鱼追上来时,他用绑在浆上的刀一个一 个的结果了它们。这时他满手血污,疲惫不堪,连一点气力也没有了,而且鱼叉又被带走 了,刀子折断了。还有许多鲨鱼即将来围攻,老头儿仍旧坚强不屈的撑持着,他在心里说: “ 只要我有浆,有短棍,有舵把,我一定要想法去揍死他们” 。夜里一大群星鲨来纠缠, 老人在没有锐利武器的情况下,依然奋力拼搏。他的大鱼虽然被吃光了,但他却打伤了若 干条硕大的鲨鱼,直到最后,他也没有服输,仍然期待着新的战斗。他凭虽老犹存的发达 肌肉,丰富的海上阅历顽强地与大海、厄运作斗争。在一系列的搏斗中,他的力量从肉体 到精神都得充分的展示,表现了人的崇高与伟大。 其次,他有清醒的自我意识和理性。桑提亚哥能用思想支配行动,决不盲干。当失败 与孤独袭击他时,他坚信“今天又是一天”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