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说课稿_第1页
《曹刿论战》说课稿_第2页
《曹刿论战》说课稿_第3页
《曹刿论战》说课稿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曹刿论战说课稿 古浪六中 李永沛 我今天所说课的篇目是曹刿论战,它是北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八年 级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六单元的课文。 一、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阅读的要求 新课标对文言文的学习阅读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基本内容,背诵一定量的文言文。 2、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了解古代社会,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 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课文的特点及在教材中的地位 曹刿论战是左传中的精彩段落,简明完整地记录了齐鲁长勺之战 的史实。 这是历史上“ 以弱 胜强” 的典型战 例。赞扬了曹刿热爱祖国,关心国 事的精神及其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此文在新教材中编入第四册第六单元 第二篇课文,从编者意图来看,显然出于以下几点考虑: 1、通过此文去引导学生关注古代历史上的经典战例,从而继承我国优 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本课精当剪裁,短小精悍,和第一课邹忌讽齐王 讷谏相比,放在第二课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的认识和吸收积淀古代文化。 2、教材单独组元,意在指导学生单元集中比较,比较中让学生初步了 解古今词义既有发展变化,又有继承、联系的特点。 3、教材注意到第四册的特殊地位,它既是对前面文言文知识基础的升 华与发展,又对今后初三阶段语文能力与习惯的培养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 作为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文言文基础相对比较差,特别体现在缺乏正确 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因此对曹刿这个人物形象及其意义的 把握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适当取舍。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将此文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 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 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德育目标 学习曹刿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熟读课文。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运用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 (叶圣陶语)。本文是短篇精品,内容丰富。字 词 句方面,根据学生已经学过的基础文言和课文注解,大致能理解。在教学中 以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圈点批注、朗读、讨论、质疑等方式使学 生动起来。 课堂教学以诵读法贯穿始终,边读边译,边读边品,以读代讲,以品促 读,让 琅琅书声伴随课堂每一角落,让学生思考在课堂的每一分钟里,全面 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采用多媒体投影辅助教学。本节课设计所用的资料 来源有:1、教材配套的教学用书;2、各类教学期刊,如:语文教研通讯语 文教学研究甘肃教育古浪教研通讯等;3、因特网,如无忧无虑中学语 文网 ,育星教育网 ,百度图片搜索等。 五、学习方法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爱护 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本节课有意识地强调学生用“读 ”的方法来学习语文,以促进学生 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 六、教学程序设计 (一)导入 本文是一篇以战争为题材的作品,且所记战争的特点是“以弱胜强”,所以通过举出历 史上有关的战例导入课题,开门见山,且有利于学生把握本课的主要内容,引起学生的阅读 兴趣。 (二)解题: 投影出示左传的文学常识及本次战争的背景。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前明白这次战争的 性质是抵抗外来侵略,应该属于正义的保卫战(虽然有“春秋无义战”的说法)。为后文领 会曹刿的爱国精神打下基础。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借助课文范读录音让学生掌握课文的字音、句读、语气等。其中设计了听读、自读、分 角色读等环节,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3 (四)疏通文意 首先让学生自主解决课文中的疑难字词,然后通过投影出示重点字、词、句检查学习情 况。在这一过程中设计了译读、变读两个主要环节,由直译到意译,由易到难,让学生在读 中由浅入深掌握文言词句的意思。 (五)研读课文内容 在充分朗读,读顺、读懂的基础上,让学生感悟人物精神品质,学习课文精巧的叙事方 法。 为此主要设计了四个问题:1、全文共3段,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2、弱小的鲁国为什 么能够打败强大的齐国呢?3、在这场战斗中,曹刿和庄公的表现大相径庭,你能试着评价一 下这两个人吗? 4、本文全篇只有短短的222个字,却给我们讲述了一场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 强的战斗。从战前的政治准备,战斗中的从容指挥,到胜利后的全面总结,都交待得头绪清 楚,层次井然。作者是如何安排材料的呢?他叙事的重点是什么呢? 前两个问题主要是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各部分的内容,以及从整体上了解课文主导思想。 第三个问题,分两方面,一方面是曹刿的性格特征,另一方面是庄公的性格特征。我是 这样安排的,曹刿性格特征的分析在老师引导下全班集体完成;对庄公的分析由学生小组合 作探究,完成后交流归纳。先扶后放,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主观见解,加深对课文主题思 想的理解。 第四个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材料安排的详略,学习课文剪裁得当的写作方法。 (六)拓展延伸 在这一环节中以毛泽东对本次战役的分析为材料,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涵。曹 刿的分析,强调了诚信、民心,符合人类进步的战争思想。但具体战役的胜负,主要是取决 于实力和谋略。毛泽东的评论,说的主要就是谋略。 (七)背诵课文 新课标对七至九年级学生古诗文阅读评价的要求是:“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 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 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所以对文言文的学习应注重学生记诵能力的培养。鉴于课堂教学时间所限,这一环节可 以让学生在课外完成。 七、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抓住学 生交流过程中出现的“ 闪亮点” 进行板书,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重点, 起到引领作用;另一部分为学生对庄公形象的分析。师生共同完成,有利于 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听课效率。 八、本节课教学设计的反思 1、整堂课的教学围绕“读” 这一中心展开,既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 务, 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文言文学法的巩固训练,教学过程紧凑,有序。但还存 在着诸多缺憾,如教学过程设计传统守旧,没能大胆尝试新的教法;只安排 了一课时,没有充裕的时间指导学生背诵。如果分为两课时授课,效果将更 好。 2、对课堂教学资源的搜集利用方面,我感触颇深。网络给我们的教学 提供了丰富的“宝藏”,只要善于挖掘这个 “宝藏”,我们的教学将会有无尽的 4 源头活水,将会有蓬勃发展的无穷动力。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网 络对于我们的教学也是一样,是一把“双刃 剑” ,在方便教师教学的同时也 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