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之读书报告_第1页
《中国哲学简史》之读书报告_第2页
《中国哲学简史》之读书报告_第3页
《中国哲学简史》之读书报告_第4页
《中国哲学简史》之读书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诸子百家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中国哲学简史之读书报告 浅析诸子百家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中国哲学简史之读书报告 引言 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在西方世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一 大批突出的哲学家、流派及著作。然而到了十九世纪,哲学一词才经 日本传入我国,而且在西学东渐之后,由于东西方哲学之差异,在我 国的学术界发生了本土文化中有无哲学的论争,诚然,哲学在西方世 界硕果累累,读罗素的著作西方哲学简史可以管中窥豹,时见一 斑。作为以文化底蕴深厚而著称的中国,自然是有哲学的,而且其起 源早,内容深厚。从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足以观之。 一、 作者和本书 冯友兰先生于 1895 年生于河南,1915 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 毕业后赴美哥伦比亚大学留学,随后获得博士学位。在他学成归国后, 曾担任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广州大学的哲学系主任,抗战期间,任 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并长期教授哲学,为中国哲学的发展做出来了 无可厚非的贡献。1947 年,冯友兰先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担任讲 座教授,讲授中国哲学时,其英文讲稿被整理出书,即中国哲学简 史。和林语堂先生的吾国与吾民作为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的入 门书一样,中国哲学简史是西方人了解和学习中国哲学的最佳入 门书,西方人对这本书是如此地重视,国人应更加地重视,它能使你 系统地了解我们国家的哲学的相关知识,还能使我们重新找回内心平 静的生命灯塔。 二、本书概要 中国哲学简史是由 28 章组成,涉及内容非常广,从内容的 大体上可以分为三部分。 (一)中国哲学的背景、精神和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政治、社会、经济的动乱,各国之间的战争 频繁,严重削弱了周王室的统治。面对种种紧迫的社会政治问题,人 们在寻求解答的同时,出现了第一次有组织的哲学思想运动,此次运 动为以后哲学进一步的发展夯实了基础。在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之后, 中国的哲学也发展出自己的精神,对此,柏拉图和中国的哲学家有相 同的主张,认为哲学的使命是使人树立起内圣外王的品格,而且哲学 与政治密不可分,各分支的理论都以不同的形式和政治思想联系在一 起,如柏拉图的代表作理想国为其全部哲学思想,又是其政治思 想。时至今日来看,中国最早的思想繁荣是春秋战国时期,最有代表 性的是诸子百家,诸子在阐述其各自的思想时,也阐述了各自的哲学 思想,这就是中国最早的哲学流派,有的流派在其发展过程中渐渐被 淘汰,有的却生命力更加旺盛,延续至今。无论其最后是被人遗忘还 是现在仍被研究,它们在我国哲学史上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二)内容概述 中国的哲学主要是由诸子百家中的六家的哲学思想构成的,即儒家、 道家、法家、阴阳家、墨家和名家。下文将作逐一的介绍。 1.名家 这一派对名与实感兴趣而去分辨,究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2.法家 这一派和政治的联系密切相关,有的甚至为当局服务,他们反对 儒士的以德治国,认为一个国家的治理是建立在一部成文法典的基础 上的,如影响非常大的李斯和韩非子。 3.阴阳家 主要是讲宇宙的一派,把宇宙的原来归结为阴(代表女性)阳 (代表男性)两个主要的原则,两者相生相克,相反相成,及至董仲 舒时,提出了阴阳五行学说,并进一步讲阴阳学说作为了论证社会秩 序的根据,由此两千多年来的社会伦理关系便确定下来了。 4.墨家 此派是由司马谈首先发明,之前此派自称为“墨者”,是在墨子 的领导下,有严格的组织与纪律的。墨家的中心思想为“兼爱”,最 初由游侠的职业道德出发,最后以此思想为基础,把它扩大推广,主 张天下所有的人都不分地位上的高低,彼此相爱,与儒家思想中的阶 级性相对立。墨家发展到后期,主要是对各种理论进行了讨论和对其 他学派进行了批判,他们在建立知识论和逻辑方面的贡献,是其他学 派都不可企及的。 5.道家或道德家 这一派用“道”解释了人的天性,并认为“德”是“道”在任何 事物内的具体化,成为事物内含的能力。道家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代表人物为杨朱,他的思想体现两个方面:其一是“人人 为自己”,其二是“轻物重生”;道家的第二个阶段以老子和他的著 作老子为代表,将“道”进行了系统的解释,对自然规律、为人 处世以及政治理论作了独到的见解,影响深远;第三个阶段则到了庄 子时代,庄子为其主要思想的集中体现,庄子本人显得非常神秘, 时至今日,人们对他的了解也是很少的。庄子中通过许多有趣的 故事来阐明了许多人生哲理,如得到快乐的途径,感情和理性的相对 性。除此之外,他还对政治、社会秩序、神秘主义作了另类的论断。 道家发展到了后期即新道家,他们逐渐养成了豁达率性的风格,并开 始崇尚理性的玄学,并对原来解释过的知识、道德、快乐、自由作了 重新诠释。 6.儒家 提到儒家,当然离不开孔子,作为至圣先师,他所提出的一系列 主张:仁义、忠恕和知命等,为以后的儒家哲学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随后的孟子主张性善说,至今仍受争论,孟子所说的:“人之所以 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则回答了人为什么要去发 展仁、义、礼、智,而不去发展低下的野兽的本能,影响至今。在政 治上,孟子指出国家是一种道德体制,国家的领袖也应当是社会的道 德领袖,“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在我国的历史上产生 了巨大的影响,故而他提出了“王道”的看法,即靠道德教诲和教育 来统治国民,这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民主思想;及至儒家延续到荀 子时代时,荀子的思想则与孟子的针锋相对,他以主张“性恶论”而 著名,他认为一切善良和有价值的事物都是人所创造的,人生来不仅 没有善端,倒相反,生来就有恶端,他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除此 之外,他也对道德、人性、礼乐、逻辑作了不同的分析。 儒家的另一个发展高潮阶段是在明朝,周敦颐、邵雍、张载等人 将宇宙论作了新的解释,随着“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确立, 哲学在这个时期发展到了顶峰。“程朱理学”的创始人是程颐,朱熹 是集大成者,程颐在对“仁”和“理”作了认识之后,朱熹将这些理 论阐述地更加明晰。“陆王心学”的创始人为程颐的哥哥程颢,经陆 九渊与王守仁的努力,此学派完成。他们对“仁”“理”的认识与朱 熹的相去甚远,这两个学派的学术争论到现在仍在进行着,足见其影 响之大。 三、我对中国哲学的看法 及至西方哲学传入我国之前,儒家学说的哲学思想在我国占据着 主要的位置,其讨论的内容主要是集中在关于做人方面的和有关政治 方面的一些主张,正的方法(讨论形而上学的对象)一直未曾得到充 分的发展,长期处于被忽略的地位,因此造成了中国哲学里缺少明晰 的思考,这也是中国哲学被视为简单的主要原因。中国哲学起源早, 学派多,内容丰富,如果现在的哲学家能将其领域拓宽,使其有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