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体验磨练8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四川卷)分析和评价_第1页
200体验磨练8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四川卷)分析和评价_第2页
200体验磨练8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四川卷)分析和评价_第3页
200体验磨练8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四川卷)分析和评价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8 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四川卷)分析和评价 题号 考点 难度 14(3) 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的内能;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 易 15(3) 射线、 射线、 射线; 重核的裂变.核反应堆; 重核的聚变 易 16(3) 变压器原理.电压比和电流比; 电阻的串联、并联.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 ; 欧姆定律 中 17(1) 楞次定律 易 18(6) 匀速直线运动.v= v 0+at. ;201ats 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 滑动摩擦力; 力的分解与合成; 牛顿第二定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 中 19(2) 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 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 ; 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波.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难 20(1)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 中 21(2) 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折射定律.折射率 中 (1) 长度的测量(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和角速度; 中2 2 (2) 电阻的测量(伏安法) 中 23(1) 匀变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 v= v 0+at. 201ats易 24(4)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洛伦兹力,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 运动; 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 牛顿第二定律.质量.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力; 力的合成和分解 中 25(4) 动量.冲量.动量定理; 动能,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动能定理); 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定律; 力是矢量,力的合成和分解 难 2 1考点分布分析 试题共考查了 27 个考点,考点覆盖率为 20.6%,分布在考试大纲的十四个单元中,单 元覆盖率为 82.35%。考点覆盖率和单元覆盖率都较低。 有些考点出现了重复考查的现象,并且考查的内容也基本相同,如考点 6:匀变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v= v0+at、 ;考点 11:力的合成和分解;考点 15: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定201ats 律。 有些考点出现了重复考查的现象,但考查的角度有所不同,如考点 17:牛顿第二定律、质 量、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力;考点 28:动能、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动能定理) 。 考试大纲中第七单元电场没有涉及考点,不好。 2分值分布分析 热学、光学、原子和原子核各 6 分,各占 5%,力学约 68 分占 56.7%,电路和电磁场约 34 分,占 28.3%。这种分布情况与往年有较大差异,力学部分偏多,这是单纯从考点的角度进行统 计的,实际上有不小的分数不是物理学的,是数学的。 3实验题。 (1)同时考查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是一个突破,很有新意。回头看往年或者其 他省区的高考试题,单纯单独考查游标卡尺或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显得有点单薄。本小题还结合考 查了学生对实验器材光电门工作原理的理解,考查了学生对匀速圆周运动中线速度和角速度之 间的关系的理解。不足的是,数字运算量偏大;第三空的结论与第一和第二空是否正确相关,如 果前两空错误,即使学生对光电门工作原理的理解和对匀速圆周运动中线速度和角速度之间的关 系的理解正确,计算也正确,仍然得不了分。 (2)第二小题作为第二个实验题,不好。本小题只能算一个电路计算题,如果说与实验有 关的话,最多是考查了学生对伏安法测电阻时内接法和外接法造成的系统误差的理解和计算,没 有以考试大纲中的“实验能力”立意。与考试大纲的要求还有不一致第地方, “不要求 计算误差” 。仅有的两个空都要求计算“百分误差” ,重复。 4计算题 (1)第 23 题。运动学追击问题,考查学生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试题涉及的物理 过程是清晰的,考生容易分析清楚。但在解答的过程中,容易在以下几个地方出错:B 物体匀速 运动的时间;B 物体匀速运动的速度;A 物体和 A 物体运动位移之间的关系;解一元二次方程。 学生认为自己会做,但不一定能得到学生自己认为该得的分数。考点单一,且与第 18 题重复。 (2) 第 24 题。考查学生用平衡、分解的思想,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解决带电粒子在匀强 磁场中的运动问题,试题设计的情景突破了大家熟悉的模式,有新意。同时非常直接地对运用数 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查(二次函数的极值及条件、空间几何关系 )。多数考生在分析 物理过程列方程时,知道有三个未知物理量,但始终只能列两个方程,决大多数考生是想不到用 数学方法求解的。有些老师认为向心力不是由在一条直线上的力合成的,有超考试大纲的嫌 3 疑,是不对,本题不超纲。本题是考查考生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 能力的好题。 (2) 第 25 题。考查考生运用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分析问题,结合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立意明确,试题的情景和设问也很好地体现了立意。本题作为最后一题,不是好题。试题情景的 新颖性不够;设计的问题的层次不够,比较单一,很多考生就是计算了四次动量的变化;计算过 程烦琐(不包括等比数列的求和方法) ;命题者预期的考生解答方法和过程与多数考生的解答方 法和过程有差异,难以到达命题者预期的考查目标。 5评价 (1)坚持了近几年高考物理试题的基本方向。坚持以能力立意,坚持考查考生对物理学的 主干知识和重要知识点的考查。如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加速度、力的分解与合成、牛顿第二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磁场和电磁感应等。 (2)稳中有新。如第 18 题的综合性;第 19 题中 A、B 间的距离不是常见 或)41(n ;第 22 题第(1)小题将考查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与对光电门工作原理的理解)43(n 结合起来考查;第 24 题带电粒子的运动情景等。 (3)特别重视运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查。第 18、19、20、21、22、23、24、25 题对考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第 23 题要求解一元 二次方程并讨论;第 24 题要求在空间几何关系清楚的前提下用求二次函数的极值及条件的方法 解答物理问题;第 25 题要求用等比数列的求和方法解答物理问题。 数学运算量大,并且能力要求高,可能是命题者的本意,但还是过了点,应该适当控制。 (4) 对考试大纲要求的“实验能力”的考查薄弱。 考试大纲要求的“实验能力”:能独立完成“知识内容表”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 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 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 试题只对“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 、 “会使用仪器”进行了考查,对中学物理的实验思想和 方法、实验过程没有进行考查,这样对中学物理的实验教学不能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5) 考查的重点和对中学物理的主干及重点知识的考查,有些偏。 两次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并且分值大(约 3+16);两次考查电路的分析和计算,并 且分值大(6+8 );没有考查能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