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本科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细则(2011级适用)_第1页
2-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本科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细则(2011级适用)_第2页
2-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本科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细则(2011级适用)_第3页
2-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本科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细则(2011级适用)_第4页
2-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本科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细则(2011级适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本科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细则(试行) 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 方面全面发展,培养二十一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积极配合学校综合 测评工作的开展和顺利进行,现根据广东工业大学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综合素 质测评实施办法(广工大学字【2013】15号),并结合我院的实际,制定本 细则,本细则适用于 2011 级、2012 级学生。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成绩包括品德表现评价、学业成绩考核、创新实践评 价、社会实践评价、文体实践评价五个方面。其中,品德表现评价单独按 100 分计算,作为申请各类奖学金的首要条件;其他四项评价的总积分(设为 P) 作为年度奖学金评定的排名依据,总积分P由学业成绩考核分(X)、创新实践评 价分(C )、社会实践评价分(S)和文体实践评价分 (W)四个部分组成, 计算公式如下:P= X70%C15%S10%+W5% 品德表现评价良好(品德素质测评得分不低于80分)以上的学生才能参评 年度奖学金。当其他四项(学业成绩考核、创新实践评价、社会实践评价、文 体实践评价)评价的总积分相同时,以“品德表现评价”得分确定排序,品德 素质测评得分高者排前。 一、品德表现评价 品德表现评价是对学生思想品质、集体观念、学习态度、组织纪律、社会 实践等方面进行测评,由基本分、加分和扣分三部分组成,满分为 100 分,80 分为良好。品德素质测评得分在 80 分以上(含 80 分)才可以申请各类奖学 金。 学年品德素质测评积分 D 计算公式如下:D=D1+D2-D3 其中:D1学年品德表现评价基本分 D2学年品德表现评价加分 D3学年品德表现评价扣分 (一)学年品德表现评价基本分D1,满分 90 分。由学生个人自我测评、 班评议小组测评、班主任(或辅导员)测评构成,分别占20%、40%、40%。各学 院可根据以下标准制定相应的考核细则,符合下列条件可得满分 90 分,不符 合下列条件的,学院可结合实际制定考评细则进行相应扣分,但扣分最多不超 过10 分。 (1)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和大学生行为规范。(3 分) (2)诚实守信,爱护集体,关心他人,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2 分) (3)积极向上,勤奋学习,不旷课,认真完成规定学业。(1 分)注:一学年 度内有无故旷课的,扣除该项分数。 (4)主动参加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体育锻炼和文艺活动。(1 分) (5)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1 分) (6)按规定缴纳学费及有关费用。(2 分)注:无故未按规定缴纳学费及有关 费用的,扣除该项分数。 (二)学年品德表现评价加分 D2 由以下两项组成(不同项目可累计记 分,但最高为 10 分: (1)荣誉加分(在测评学年度有效) 荣誉级别 加分 国家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优秀团员等) 10 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优秀团员等) 8 学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党员、优秀团干、优秀团员等) 5 学院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党员、优秀团干、优秀团员等) 3 省级各类积极分子或先进个人 6 学校各类积极分子或先进个人 4 学院各类积极分子或先进个人 2 (2)集体荣誉项(在测评学年度有效) 荣 誉 级 别 主 要 负 人 加分 其 他 负 责 人 加分 一 般 成 员 加分 全国先进党、团支部、班集体 8 6 4 全省先进党、团支部、班集体 6 4 3 学校先进党、团支部、班集体 4 3 2 学院先进党、团支部、班集体 2 1.5 1 学校文明宿舍 2 1 学院文明宿舍 1 0.5 注: 同一项获不同级别荣誉的只计最高分项。 (三)学年品德表现评价扣分 D3 有如下2项(扣分项目可累计不超过 80 3 分)。 1个人项目(在测评学年度有效) 类型 扣分 无故旷课 2 学院 4通报批评 学校 8 警告 30 严重警告 40 记过 50 行政、党团处分 留校察看 6 0 2.集体项目(在测评学年度有效) 扣分类型 主要负责人 一般成员 所在宿舍收受到学校学生宿 舍管理部门通报批评 3 2 所在宿舍受到学院通报批评 2 1 以上为每次扣分; 同一项只扣最高分一项 早读无故缺勤(以学院情况通报为准确性)扣 0.2/每次,无故旷课(以任课 老师点名册为准)扣 2 分/次。 二、 学业成绩考核 学业成绩包括一学年来所修的所有课程(必修课、选修课、公共选修 课)。学业成绩考核计算方法如下: (一)一学年平均学分绩点(该学年修全部课程的学分绩点之和)(所修 课程的总学分)。该数据直接来源于教务处教务管理系统的成绩表。 (二)学业成绩平均分(X)一学年平均学分绩点折合为百分制的分数。 学习成绩与绩点数的折算方法为: 90100 分折合为 4.05.0 绩点,优秀折合为 4.5 绩点; 8089 分折合为 3.03.9 绩点,良好折合为 3.5 绩点; 7079 分折合为 2.02.9 绩点,中等折合为 2.5 绩点; 6069 分折合为 1.01.9 绩点,及格折合为 1.5 绩点; 59 分以下(不及格)折合为 0 绩点。 (注:90 分折合为 4.0 绩点,91 分折合为 4.1 绩点,其余类推)。 注:1.所有课程成绩均按照学生首次考试取得的课程成绩计算; 2.不及格课程和重修通过的课程绩点数为 0 ; 3.经批准缓修通过的课程绩点可以计算在修读学期的总绩点内。 三、 创新实践评价 (一) 创新实践评价分(C)由创新实践基本分 C1 和创新实践加分 C2 两部 分组成, 满分 100 分。计算公式:C=C1 C2 (1)认真组织或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可得基本分 C1=20 分;满足以下任何一条,均可获得基本分;未达到要求的,扣除基本分 5 分。 1积极参加学校、学院及年级举办的讲座如“讲堂” 系列等讲座,每学年累计参 加 4 次以上(含 4 次) 2积极参加各类学术科技类及专业技能类竞赛及课外科技竞赛、创新创业项目 的申报(包括:“ 挑战杯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竞 赛等; 校级、 院级及以上学术科技类及专业技能类竞赛; 院级以上课外 科技、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积极参加全国英语竞赛等)。 (2)参加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并取得较好成绩的,可根据以下五个项 目的标准加分,但加分合计 C2 不超过 80 分; 1个人获奖项目加分(在测评学年度有效) 加分 获奖等级 第 2 名 第 3 名第 1 名 (等) (等) (等) 级 别 国际级科技学术竞赛或科研成果 40 35 30 国家级科技学术竞赛或科研成果 35 30 25 省级科技学术竞赛或科研成果 25 20 15 校级科技学术竞赛或科研成果 20 15 10 学院级学术科技竞赛 15 10 5 2 集 体 合 作 获 奖 项 目 加 分 ( 在 测 评 学 年 度 有 效 ) 加 分单 位 级 别 获 奖 等 级 负 责 人 或 第 一 作 者 主 要 成 员 排 名 为 第 二 、 第 三 一 般 成 员 或 其 他 作 者 5 第 1名 ( 等 ) 30 25 20 第 2名 ( 等 ) 25 20 15 国 际 级 科 技 学 术 竞 赛 或 科 技 成 果 第 3名 ( 等 ) 20 15 10 第 1名 ( 等 ) 20 15 10 第 2名 ( 等 ) 15 10 8 国 家 级 科 技 学 术 竞 赛 或 科 技 成 果 第 3名 ( 等 ) 10 8 6 第 1名 ( 等 ) 10 8 6 第 2名 ( 等 ) 8 6 4 省 级 科 技 学 术 竞 赛 或 科 技 成 果 第 3名 ( 等 ) 6 4 2 第 1名 ( 等 ) 6 4 2 第 2名 ( 等 ) 4 2 1 校 级 科 技 学 术 竞 赛 或 科 技 成 果 第 3名 ( 等 ) 2 1 0.5 第 1名 ( 等 ) 2 1.5 1学 院 级 科 技 学 术 竞 赛 第 2、 3名 ( 等 ) 1.5 1 0.5 注 : 以 同 一 项 目 参 加 不 同 级 别 的 科 技 学 术 竞 赛 或 被 评 为 不 同 级 别 的 科 研 成 果 , 取 最 高 得 分 。 各 类 竞 赛 及 科 研 成 果 的 级 别 由 举 办 方 及 学 校 相 应 主 管 部 门 共 同 界 定 。 3 个 人 学 术 论 文 论 著 ( 在 测 评 学 年 度 有 效 ) 级 别 加 分 三 大 索 引 ( SCI/EI/ISTP) 20 中 文 社 会 科 学 引 文 索 引 ( CSSCI) 中 文 核 心 期 刊 15 有 CN刊 号 的 正 式 期 刊 5 4.集 体 或 合 作 作 品 ( 学 术 论 文 论 著 ) ( 在 测 评 学 年 度 有 效 ) 加 分级 别 第 一 作 者 第 二 作 者 三 大 索 引 8 6 中 文 社 会 科 学 引 文 索 引 ( CSSCI) 中 文 核 心 期 刊 6 4 有 CN刊 号 的 正 式 期 刊 4 2 5.被 授 予 或 受 理 专 利 , 按 如 下 标 准 加 分 : 专 利 类 型 个 人 项 目 获 得 者 集 体 项 目 主 要 负 责 人 集 体 项 目 核 心 成 员 发 明 专 利 10 8 6 实 用 新 型 专 利 8 6 4 外 观 设 计 专 利 4 2 1 注 : 以 上 各 类 专 利 如 果 被 转 让 使 用 , 按 双 倍 加 分 。 同 一 著 作 、 学 术 论 文 在 不 同 的 刊 物 上 发 表 , 只 按 最 高 级 别 标 准 加 分 。 获 得 专 利 , 又 将 专 利 成 果 发 表 论 文 , 不 累 加 得 分 。 四、 社会实践评价 社 会 实 践 评 价 分 ( S) 由 学 生 工 作 加 分 (S1)社 会 服 务 加 分 ( S2) 社 会 服 务 奖 励 加 分 ( S3) 三 部 分 组 成 , 满 分 100 分 。 计 算 公 式 : S= S1 S2 + S3 ( 一 ) 学 生 工 作 加 分 标 准 ( 最 高 不 超 过 40分 ) 经 所 属 的 上 级 指 导 部 门 ( 学 校 团 委 或 者 学 院 等 ) 考 核 称 职 的 , 可 按 以 下 标 准 相 应 加 分 ; 经 考 核 不 称 职 的 , 不 能 加 分 。 担任 职务 加 分 成 绩 评 价 学 校 团 委 直 接 指 导 的 校 级 学 生 组 织 主 要 负 责 人 ( 含 正 、 副 职 干 部 ) ; 学 院 团 委 直 接 指 导 的 院 级 学 生 组 织 主 要 负 责 人 ( 含 正 、 副 职 干 部 ) 。 学 校 团 委 直 接 指 导 的 校 级 学 生 组 织 正 、 副 部 长 ; 学 院 团 委 直 接 指 导 的 院 级 学 生 组 织 正 、 副 部 长 ; 党 支 部 书 记 , 团 支 部 书 记 , 正 、 副 班 长 , 学 生 工 作 助 理 , 助 理 班 主 任 。 学 生 社 团 主 要 负 责 人 ( 含 正 、 副 职 干 部 ) 校 级 、 院 级 学 生 组 织 的 干 事 , 党 支 部 委 员 , 团 支 部 委 员 , 班 级 委 员 等 其 他 干 部 。 优秀 40 38 35 30 良好 30 28 25 20 称职 20 18 15 10 注 : ( 1) 学 生 干 部 必 须 任 期 满 一 年 方 可 加 分 ; 学 生 干 部 的 直 接 管 理 部 门 可 对 以 各 类 学 生 干 部 的 工 作 表 现 提 出 加 分 建 议 , 加 分 梯 度 精 确 到 1 分 ; 上 表 未 涵 盖 的 学 生 干 部 加 分 , 均 由 学 院 学 工 部 解 释 确 定 最 终 分 值 。 ( 2) 学 生 干 部 兼 任 多 个 职 务 的 , 只 计 最 高 分 一 项 。 ( 3) 学 生 获 得 同 类 荣 誉 的 , 按 最 高 分 一 项 计 分 。 ( 4) 对 学 生 工 作 做 出 突 出 贡 献 者 , 提 供 相 关 证 明 由 学 工 办 酌 情 加 分 , 最 高 不 超 过 10 分 。 且 若 其 有 担 任 学 生 干 部 职 位 者 , 只 能 参 照 上 表 加 分 , 不 得 加 贡 献 分 。 ( 二 ) 社 会 服 务 加 分 标 准 ( S2满 分 40分 ) 参 加 学 校 组 织 的 暑 期 社 会 实 践 活 动 、 校 内 和 校 外 的 志 愿 服 务 活 动 , 可 以 加 40 分 。 自 行 参 加 社 会 实 践 活 动 ( 如 社 会 兼 职 , 勤 工 俭 学 等 ) , 可 以 加 30 分 。 ( 三 ) 社 会 服 务 奖 励 加 分 标 准 ( S3 满 分 20 分 ) 7 在 校 内 、 校 外 的 志 愿 服 务 活 动 和 假 期 社 会 实 践 活 动 中 表 现 突 出 , 并 被 评 为 先进 个 人 或 受 到 嘉 奖 的 , 可 获 得 社 会 服 务 奖 励 加 分 。 具 体 加 分 参 照 一 下 标 准 : 获 奖 等 级 个 人 项 目 集 体 项 目 省 级 以 上 ( 含 省 级 ) 20 15 校 级 ( 含 厅 级 ) 15 10 校 级 以 下 (含 学 院 、 社 团 ) 8 3 五、 文体实践评价 文 体 实 践 评 价 分 ( W) 以 下 4项 组 成 ( 可 累 加 , 但 满 分 为 100 分 ) : ( 一 ) 体 育 竞 赛 破 记 录 个 人 项 目 破 记 录 级 别 加 分 国 际 级 20 国 家 级 15 省 级 10 学 校 级 5 学 院 级 3 集 体 项 目 破 纪 录 加 分级 别 主 力 队 员 一 般 队 员 国 际 级 15 10 国 家 级 10 7 省 级 7 5 学 校 级 5 4 学 院 级 4 3 ( 二 ) 参 加 校 内 外 体 育 、 艺 术 ( 声 乐 、 舞 蹈 、 器 乐 、 戏 剧 、 书 画 、 摄 影 ) 竞 赛 等 文 体 活 动 获 奖 者 , 按 如 下 标 准 加 分 : ( 1) 个 人 项 目 获奖等级 加 分 等级 第 1 名或一等奖 第 2、3 名或二、三等奖 第 4-8 名或优胜奖 国家级 15 10 5 省市级 10 5 3 学校级 5 2 1 学院级 2 1 0.5 ( 2) 集 体 项 目 第 1名 ( 一 等 ) 第 2名 ( 二 等 ) 第 3名 ( 三 等 )加 分 获 奖 等 级 等 级 主 要 成 员 普 通 成 员 主 要 成 员 普 通 成 员 主 要 成 员 普 通 成 员 国 家 级 10 8 8 6 6 4 省 市 级 8 6 6 4 4 3 学 校 级 6 4 4 3 1.5 1 学 院 级 3 1.5 1.5 1 1 0.5 ( 三 ) 发 表 文 学 、 美 术 、 音 乐 、 摄 影 等 作 品 , 按 如 下 标 准 加 分 : ( 1) 个 人 作 品 级 别 加 分 国 际 级 10 国 家 级 8 省 级 5 学 校 级 3 ( 2) 集 体 或 合 作 作 品 加 分级 别 第 一 作 者 ( 或 主 要 成 员 ) 其 他 作 者 ( 或 成 员 ) 国 际 级 8 4 国 家 级 6 3 省 级 4 2 学 校 级 2 1 注 : 同 一 文 章 (或 作 品 )在 不 同 的 刊 物 上 发 表 , 只 按 最 高 级 别 标 准 加 分 。 同 一 内 容 (项 目 )参 加 不 同 级 别 的 竞 赛 只 按 最 高 标 准 加 分 。 体 育 特 招 生 在 体 育 方 面 , 文 艺 特 招 生 在 文 艺 、 艺 术 方 面 的 奖 项 不 计 加 分 。 9 ( 四 ) 参 加 校 内 外 知 识 (非 科 技 类 )、 演 讲 、 辩 论 、 征 文 、 班 风 规 划 、 组 织 生 活 创 新 等 竞 赛 活 动 获 奖 者 , 安 如 下 标 准 加 分 : ( 1) 集 体 项 目 第 1名 ( 一 等 ) 第 2名 ( 二 等 ) 第 3名 ( 三 等 ) 主 要 成 员 普 通 成 员 主 要 成 员 普 通 成 员 主 要 成 员 普 通 成 员 国 家 级 8 6 5 3 3 2 省 市 级 6 3 3 2 2 1.5 学 校 级 3 2 2 1.5 1.5 1 学 院 级 2 1.5 1.5 1 1 0.5 ( 2) 个 人 项 目 第 1名 ( 一 等 ) 第 2名 ( 二 、 三 等 ) 第 4-8名 或 者 优 胜 奖 国 家 级 8 6 3 省 市 级 6 3 2 学 校 级 3 2 1 学 院 级 2 1 0.5 ( 五 ) 积 极 参 加 校 内 外 文 体 实 践 , 对 校 园 文 化 艺 术 作 出 贡 献 者 可 以 酌 情 加 分 : 代 表 学 校 参 加 省 级 以 上 活 动 者 , 加 1 分 /次 , 代 表 学 院 参 加 校 级 活 者 , 加 0.8 分 /次 , 代 表 专 业 、 年 级 或 班 级 参 加 学 院 活 动 者 , 加 0.4 分 /次 。 六、 综合素质测评的组织与实施 学 院 成 立 “本 专 科 生 综 合 素 质 测 评 及 先 进 班 级 、 先 进 个 人 评 审 工 作 领 导 小 组 ” ( 以 下 简 称 “综 合 测 评 领 导 小 组 ”) , 成 员 由 学 院 党 委 副 书 记 和 主 管 教 学 工 作 的 负 责 人 、 辅 导 员 、 班 主 任 、 学 生 代 表 等 7 至 9 人 组 成 。 该 小 组 具 体 负 责 指 导 和 实 施 本 学 院 的 本 专 科 生 综 合 测 评 和 先 进 个 人 评 选 、 先 进 班 级 评 比 工 作 , 接 受 学 生 的 申 诉 和 咨 询 。 各 学 生 班 级 应 在 本 学 院 评 审 工 作 领 导 小 组 的 指 导 下 成 立 “班 级 学 生 综 合 测 评 和 先 进 个 人 评 议 小 组 ”( 以 下 简 称 为 “班 级 测 评 小 组 ”) , 该 小 组 由 班 主 任 主 持 , 由 班 长 、 团 支 书 和 经 民 主 推 选 出 的 学 生 代 表 共 7 名 ( 至 少 有 一 名 女 生 代 表 , 没 有 女 生 的 班 级 除 外 ) 组 成 。 班 测 评 小 组 的 任 务 是 : 负 责 核 实 学 生 的 各 项 素 质 表 现 , 给 予 更 正 或 补 充 , 根 据 本 办 法 及 各 学 院 制 定 的 实 施 细 则 给 予 评 议 和 打 分 , 班 测 评 小 组 核 实 各 项 计 分 后 呈 交 学 院 综 合 测 评 领 导 小 组 。 七、 综合素质测评与评奖操作程序 ( 一 ) 学 生 综 合 素 质 测 评 与 评 优 活 动 每 年 进 行 一 次 , 一 般 在 每 年 的 九 月 份 进 行 , 具 体 测 评 时 间 以 学 校 当 年 的 通 知 为 准 。 ( 二 ) 本 专 科 学 生 综 合 素 质 测 评 利 用 学 生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实 行 网 上 操 作 的 方 式 。 学 生 凭 学 生 证 号 登 录 学 生 处 “学 生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 进 入 综 合 测 评 子 目 录 后 , 按 要 求 如 实 填 写 自 己 一 学 年 的 学 习 及 表 现 情 况 。 ( 三 ) 本 科 生 综 合 素 质 测 评 应 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