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1页
在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2页
在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3页
在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4页
在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这次会议非常重要,既是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也是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省旅游文化体育医养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张掖丹霞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动员部署会议。刚才,陈华同志就相关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科学研判张掖旅游发展的形势旅游产业是我市调结构转方式的着力点,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侧重点,未来还将是乘势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目前,张掖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概括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第一,形成了鲜明的气象和形象。“气象”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旅游产业保持了快速稳定增长的势头。2012年以来,我市旅游产业增速连续六年排名全省前列,旅游接待人次在较短时间内连续突破1000万、2000万两个大关。按照目前形势来看,张掖旅游面临许多大好的机遇,快速稳定增长的势头还将持续若干年。2014年年底我们迎来高铁时代,为快速发展的张掖旅游业添了一把火;今年我们将迎来新高铁时代,宝兰客专6月份将全线开通运营,届时张掖到西安只需6个小时,在西安“桥头堡”的带动下,张掖旅游业又将增添新的活力;今后张掖至兰州三四线建成以后,张掖将成为两条高铁的交汇点,届时张掖到中川机场只需要不到两个小时。新一轮高铁时代必将给张掖带来新的旅游高峰,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判断。二是旅游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带动作用正在显现。去年我市旅游直接从业人员已经突破4万人,对相关产业的带动超过10万人,对税收、投资的贡献都占有很高的比例。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三产投资已连续两年超过50%,而且三产对税收贡献所占的份额也在持续提高,充分说明旅游不仅仅是一个行业,而是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产业。其带动作用不仅表现在就业、税收、投资上,还表现在对城市管理理念的革新、对市民文明素养的要求、对全社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理念的推动和落实上。“形象”主要表现为“五张名片”。“地貌景观大观园”方面,近年来随着我们对张掖旅游资源独特性和丰富性认识的不断深化,不但把原有的一些独具特色的地貌景观挖掘呈现出来,还将一些过去不为人重视的地貌景观逐步变成了难得的旅游资源。比如沙漠资源,去年,旅游达人雷殿生带了5个家庭30多人来张掖进行沙漠旅游,让孩子们住在沙漠、体验沙漠,很有影响,也给我们很大启发。沙和水有共同之处,人们体验水的机会非常多,但是体验沙只能到沙漠里来。因此,沙漠未来将会成为我们非常有特色、非常有竞争力的旅游资源,张掖的地貌景观大观园将更加名副其实。“暑天休闲度假城”方面,夏天的张掖是清凉之都,是全国最好的避暑胜地,堪比冬季的三亚,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去年一年,境外居民在张掖购房达13万平方米,充分说明我们暑天休闲度假城这一形象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丝绸之路古城邦”方面,我们现在正在致力打造一些体现丝绸之路文化的旅游景区景点,丝绸之路的文化色彩、文化元素、文化项目较之过去有了很大提升,丝绸之路这一东西方共同认同的文化概念在张掖发扬光大,产生令人向往的魅力,正在成为张掖的旅游文化之魂。“户外运动体验区”方面,当年我们提出户外运动体验区的时候,很多人认为是天方夜谭,但现在在全国户外运动的圈子里面,无论是设施条件、还是队伍和活动,张掖都是非常有名气的,去年乌鲁木齐体育产业博览会上,我们就一次拿回来了好几个奖项,张掖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户外运动圣地。“西路军魂传承地”方面,以红西路军征战历程和精神价值弘扬为重点的红色旅游资源挖掘的深度、广度、力度都有明显增强,高台已被命名为全国红色旅游典范区域,下一步这方面仍大有潜力可挖、大有文章可做。第二,确立了科学的战略和策略。张掖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就是旅游与文化体育医养融合发展,就是要把旅游的各个要素整合起来,不仅使旅游各个要素之间联系得更加紧密,而且实现放大的效果,走得更远、更广,以旅游文化体育医养融合发展为战略支撑,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发展目标的顶层设计已基本形成。张掖旅游产业发展的策略,就是“四大行动”。“大景区晋等升级”行动方面,我们去年再获一家4A级景区,总共已达到16家;获批创建5A级景区,如果今年创建成功,就会实现历史性的突破,2020年张掖有1-3家5A级景区和20家4A级景区的目标,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一个市有这么多的高端旅游景区,这在全国都是能排在前面的。“全产业链打造”行动方面,这几年我们做了很多工作,收到了明显效果,补链延链的产业项目开始有了突破,如冬季滑雪滑冰和方舟水世界。同时,现在我们的旅行社已经达到了64家,比前几年翻了一番多。今年我们表彰了一些地接旅行社,2017年还要加大表彰力度,因为只有地接发展起来了,我们才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旅游目的地。从过去推进“引客入张”到大力培育地接,让更多的游客走得进来、留得下来,这是我们当前正在做的也是今后需要全力推进的重点。“管理服务水平提升”行动方面,当一个地方旅游人数猛增的时候,往往也是旅游品质下降的时候,管理服务做好了可以转型升级,而一旦做坏就会急转之下,这一点上我们保持了清醒的头脑,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启动了四项集中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要把打造旅游秩序的首善之区作为目标追求,持续抓、全方位整,使旅游市场秩序的首善之区目标能够实现。“全民旅游宣传”活动方面,我们已连续三年拿出100万奖金来奖励全民旅游宣传优秀作品,实践证明效果是非常明显的。酒香也怕巷子深,大家不要认为张掖的旅游已经有了一点名气、已经有了不错的形象,就可以偃旗息鼓、松口气了。必须坚持不懈把此项工作做好,宣传还要持续升温加力,通过宣传持续提升张掖旅游形象。第三,正在发生重大的转变和转型。从“转变”的角度来讲:一是张掖旅游正从旅游过境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若干年前,张掖就是个过境地,因为那时张掖高速还没通,到嘉峪关或敦煌得在张掖住一晚,然后捎带看一下大佛寺或去一下马蹄寺,2009年张掖旅游仍然排在全省第10位左右。过去在旅行社设计的河西走廊行程里,张掖就是作为一个晚上留宿的地方来考虑的,但是现在张掖已经成为河西走廊旅游必不可少的重要节点,丹霞、山丹马场、裕固风情走廊已经是许多游客专程前往的景区,旅游目的地的地位日益强化。二是张掖旅游正从观光型旅游向体验型旅游转变。主要体现在我们所开发的户外运动活动产品上,现在冬季到张掖来滑雪滑冰的人在大幅度增长,滑雪滑冰不是以观光旅游为目的,而是来体验运动快乐的。从“转型”的角度来讲:一是张掖旅游正从投资拉动消费为主向消费带动投资为主转型。投资拉动消费是一种被动拉动,我们无法预知市场是个什么样子,只能按照理念规划来投资、建项目,来搞景区和配套,能不能引来游客,我们心中无数。但经过这几年的努力,现在很多人之所以要到张掖来旅游,是因为我们已经有了每年2000万的游客;很多人之所以愿意来围绕丹霞景区搞开发,是因为丹霞景区每年有150万的游客。现在甘州城区已经获批的星级酒店超过30家,今年至少有4-5家四星级以上的酒店要投入使用。大家愿意在张掖建酒店,就是因为看到有消费需求,消费带动的投资方向更精确,效益更明显,带动作用更大,将形成一个投资与消费良性互动、互相促进、加速提升的局面。二是张掖旅游正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体转型。旅游要由政府来主导,但这个主导更多地体现在规划上。旅游业态要做起来,一定要坚持以市场为主体,由各种各样的市场主体根据不同的业态来进行旅游开发,这才是真正意义上有生命力的旅游。现在,一些大的战略性投资都愿意在张掖投,还有一些包括影视等方面的旅游投资也对张掖有浓厚的兴趣,我们有60多家旅行社,在全省也应该是排在前面的。可以说,现在我们从高端的、战略性的市场主体到一般性的、带动就业的小微市场主体,都是一个增长的态势。企业在旅游市场主体地位的确立不仅可以扩大投资,而且可以克服政府投资运营难以避免的缺陷,提升管理经营的水平和效益,也有利于形成规划监管以政府为主、投资建设运营以企业为主体的政企分开、管办分离的市场格局。第四,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张掖旅游是在工业化、城市化尚在起步阶段发展起来的,也是在短时期内实现大幅跃升的,既有先天不足,也有发展带来的问题,考验与挑战并存。一是旅游人数的猛增考验政府的管理服务能力。去年,我们旅游接待人数达到了2000万人次,今年预计还将保持至少20%的增速,达到2400万。从哲学原理上讲,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质变,目前我们正处在量变引发质变的关键节点上,能否把握得好、掌控得住、引导有力,决定着我们旅游产业发展的全局。我常说,旅游的美名和形象的形成需要千方百计、千辛万苦,但是要毁掉,就是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事。这对我们政府的管理水平、规划水平、引导能力,包括社会管理、行业管理都是一个考验,经得住这个考验,旅游就会实现数量与质量、人次与效益同步提升,反之就有可能是昙花一现,甚至一落千丈,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二是多元需求挑战传统的旅游业态。现代旅游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出行方式、消费热点甚至支付形式都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旅游的业态和服务也必然是多样化的,如果我们的旅游业态还是以不变应万变,就会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被淘汰。张掖旅游资源中,丹霞具有独一无二性,毫无疑问是龙头,但仅靠一个丹霞是不可能把张掖的旅游产业做成支柱产业的。河西走廊文化传承、地貌特点、产业结构都有类同性,如果没有重大的项目、业态、服务创新,就会陷入同质化竞争而失去活力,能否经得起考验、成功应对挑战,关系到张掖旅游发展的全局。全市上下,从领导机关到从业者、从政府部门到服务团队,都要认真研究如何经受考验、如何迎接挑战。二、下大力气抓好旅游重点任务市第四次党代会、市四届一次人代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都对全市旅游工作作了部署要求,关于今年旅游的具体工作,陈华同志也作了全面安排,下发了各项工作的安排意见,这是主体部分,都要全面抓落实。我只强调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加快建设延链补链的重大项目。要满足多元化的旅游需求,提高旅游业的比较效益和质量,就必须加快发展补链延链产业。现在,张掖的旅游产业链已经基本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哪个要素都不缺,但这个产业链还存在若干的薄弱环节,这些薄弱环节既影响旅游的品质、也影响旅游效益的进一步提升。目前张掖的旅游人均消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甘肃平均水平,这和我们旅游资源的禀赋和旅游目的地的目标不相符。认真分析,我们的“低”主要表现为赚钱这个链条还比较薄弱。张掖饮食特色突出,近年也下大力气做了一些整治,但这么多年甘州城还是没有建成一个真正意义上规范的、上档次的、管理水平很高的、整洁卫生又有文化韵味的夜市;我们谋划和支持在丹霞七彩镇等景区搞了一些演艺,但真正有档次的、有影响的、大型的演艺现在基本还是空白。因此,今年我们一定要把补链型的一些产业放在突出位置。比如弱水花海、屋兰古镇、雪松小镇,这些项目都是非常好的休闲度假产品,要下功夫搞好,努力形成核心的业态,使这些休闲度假产品达到不依赖大景区也能吸引游客的水平。比如黄河灯阵,加上屋兰古镇和碱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方民俗,结合起来就完全有可能打造成一个张掖的新民俗。对市上已确定的长城影视基地、黄河灯阵及屋兰古镇、河西民俗文化村、丹霞花海、观赏火车等重大补链延链项目,要明确包抓领导,建立工作班子,落实帮扶措施,加快建设进度,把户外运动、演艺娱乐、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等这几个关键节点和产业链上的薄弱环节真正补起来、强起来,带动旅游产业整体效益的稳步提升。第二,全面提升管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管理服务是旅游业发展绕不过去的话题,是一个地方旅游业实现繁荣发展必须越过的门槛,做不到这一点,旅游就没有持久的生命力。现在有些地方特别是一些大景区的旅游已经积重难返,其最大的问题是黑色利益链已经形成,现在回过头来要打断黑色利益链,伤筋动骨,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我们决不能发生这种情况,对黑色利益链,露头就要坚决打、就要严惩不贷。全面提升旅游管理服务水平,这是政府责任,景区做坏了,被点名了、被摘牌了,经营者固然有其责任,但主要责任还在政府,政府掌握着国家执法机关、掌握着政策法规,秩序管理做不好就是政府无能。这方面,今年重点要持续加强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四项整治”要持续加力。景区景点、宾馆饭店、汽车租赁和商品售卖的整治都要持续加力,一刻不能放松,而且整治要逐步深入,并把重心从原来着重解决面上的问题向建立长效机制转变。二是机制建设要抓紧完善。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旅游警察、旅游先行赔付基金、应急处理机制,但如何科学运转,还要认真谋划,不能徒有虚名,要让这些机制实质性地运转起来,在实践中得到检验,通过实践来进行修正和完善。三是行业自律要进一步加强。旅游产业的行业特点非常鲜明,只有加强自律,才能够把旅游秩序的基础打好。旅行社、汽车租赁公司、宾馆饭店等都要形成行业自律,包括景区周边的农家乐也要形成自律,既不能搞垄断经营,也不能搞恶性竞争,要把这个点把握好,科学制定标准和规范,真正形成行业自律。四是标准化、规范化服务要加快推进。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不能满足于有什么就让游客吃什么、有什么就让游客买什么,一定要围绕市场需求来规范提升。这方面要做到“三位一体”和“三策并举”:一个是国际标准、行业规范、张掖特色“三位一体”。旅游是个高度国际化的产业,我们的所有服务都要按国际标准来做,同时要按照行业标准来经营规范,再加上张掖特色,“三位一体”就可以很好地解决我们标准化规范化服务的问题。另一个是设施配套、软件优化和人文素养“三策并举”。宾馆的厕所每天都要清洁、上下水要确保完好,这就是设施条件;服务员的态度、意识包括问候语,都要按国际标准来规范,这就是软件服务;通过提高市民素质来优化全域环境,这就是人文素养。现在我们最缺的就是这些东西,必须加快培养,包括普通话都要大力推广。只要这“两个三”做到了,我们旅游的标准化规范化服务就会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水平。三、全力以赴实现丹霞5A级景区创建目标丹霞创建5A级景区,这将是充分反映张掖旅游资源水准和旅游管理服务水平的标志性成果。我们刚刚以高分通过了资源评审,获得了创建资格,这是一个比较好的起点,下一步要全力以赴,切实抓紧抓好,确保丹霞5A级景区创建成功。一是要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张掖丹霞是张掖、甘肃乃至全世界最好的旅游资源,因为像张掖丹霞这样的地貌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如果这么优质的资源都经营不好,那就没有资格搞旅游,经营的企业就要退出去。要从旅游产业的全局着眼,考虑、谋划、建设好丹霞景区,这是我们必须要形成的共识。创建丹霞5A景区不是丹霞股份公司一家的事,而要举全市之力来推进,需要市、县、乡、村四级党政部门全力配合,需要甘州、临泽、肃南三县区紧密配合,需要相关企业与政府、景区经营者和景区管理者通力配合。各层级、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