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赞奇的“权力文化网络”概念述略_第1页
杜赞奇的“权力文化网络”概念述略_第2页
杜赞奇的“权力文化网络”概念述略_第3页
杜赞奇的“权力文化网络”概念述略_第4页
杜赞奇的“权力文化网络”概念述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杜赞奇的“权力文化网络”概念述略 摘要:“ 权力的文化网络 ”是乡村 研究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分析工具, 它由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杜赞奇 (Prasenjit Duara)在他的成名作文化、 权力与国家一书中提出,后逐渐影响 到中国的学术界。它指的是由乡村市场、 宗族、宗教和水利控制的等级组织以及 庇护人与被庇护人、亲戚朋友间的相互 关联构成的一个网络,是权力形成与施 展的基础。 中国论文网 /4/view-12877143.htm 关键词:权力文化网络 杜赞奇 乡村研究 1 “权力文化网络 ”概念的提出 杜赞奇是美籍印度裔学者,1980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年代初期就读于哈佛大学东亚系,投入 费正清高足和接班人孔飞力门下,专修 东亚史。其时,美国历史学界对中国共 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胜利充满了浓厚的 兴趣。在杜赞奇眼里,印度与中国也有 很多的相同之处,他非常想知道国民党 在乡村政权建设失败和中国共产党在乡 村获得农民支持的原因所在。于是,他 把 1900 至 1942 年的华北农村政权建设 作为他的博士论文选题,于 1983 年获 得博士学位,1988 年把博士论文修改出 版,名为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 1942 年的华北农村 。此书曾荣获 1989 年度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以及 1990 年度的亚洲研究学会列文森奖,这是美 国历史学会东亚史研究最为重要的两项 大奖。 我们先来了解杜赞奇的“权力” 一 词是什么意思。杜氏所指的“权力” 是一 个中性的概念,来源于米歇尔福柯 规训与惩罚与性史 。福柯的著 作让杜意识到,权力关系的来源是多元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的而不是独立存在的,与经济、性别等 因素密不可分。更为重要的,福柯让杜 氏意识到历史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体现 权力的方式;权力并不只是压迫性的, 还具有创造性与启发性1。 此外,杜氏还深受克利福德吉 尔茨和维克多特纳等政治人类学家的 影响。杜氏将特纳的“ 领域 ”和“舞台”的 思想引入他的术语之中。特纳在戏剧、 田野与比喻一书中写到:“概括政治 领域特征时,阶级、类别、同样作用和 结构地位等类同关系相当重要”。特纳 概述“舞台”时说:“社会关系中的体系 之间相互依赖,从人口到居住分布、宗 教关系、宗教和阶级结构等都极为重要。 ”这启发了杜在研究宗教、宗族、保护 体系以及其中权力关系之时,注意考察 政治舞台上各种力量及个人如何从习惯 法、象征符号及物质因素中吸取政治资 本2。 具体到华北乡村的研究, “权力” 指个人、群体和组织通过各种手段以获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取他人服从的能力,是各种无形的社会 关系的合成。这些关系普遍存在于宗教、 政治、经济、宗族甚至亲朋好友等社会 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3。 “文化 ”是指扎根于这些组织中且 被组织成员所认同的象征和规范,包括 宗教信仰、内心爱憎、亲亲仇仇等。各 种象征价值赋予文化网络以权威,使其 成为权力的合法表达场所。乡村领袖上 任的主要动机不是追求物质利益,而是 象征价值的社会地位、声望、荣耀等4。 文化之所以与权力有关联,是因 为象征符号、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本质 上都是政治性的,它们或者是统治机器 的组成部分,或者是反叛者们的工具, 或者二者兼具。人们为控制这些象征符 号以获取权威而不断地相互争斗。 基于以上视角,杜赞奇对华北的 乡村政权建设进行了扎实的研究并有了 新的发现。他提出,晚清国家政权成功 地将自己的权威和利益融入乡村的文化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网络之中,利用在文化网络中获得权威 且出任公职主要是为了追求道德声望的 人物来治理乡村,所以乡村秩序得以稳 定。而南京国民政府则以现代性政权自 居,对乡村的宗族、宗教等文化传统进 行打压,甚至摧毁,加上国家财政资源 汲取过度,导致原来乡村当中有声望的 人物逃避公职,于是那些纯粹为了谋取 个人私利的人占据了乡村的政治舞台, 他们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上下其手,中饱 私囊,由此瓦解了国家在乡民心中的合 法性地位,从而导致了国民政府乡村政 权建设的失败,进而成为中国共产党在 中国乡村取得民心的一个重要原因。 2 “权力文化网络” 概念的重要贡 献 “权力文化网络 ”概念对中国学术 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甚至可以说改变了 中国乡村史研究的范式与方向,至今还 有旺盛的生命力。与之前的乡村研究方 法来比,它具有多方面的突破: 2.1 超越了士绅理论。长期以来,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马克思与马克斯韦伯的观点主导着有 关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他们将 帝国政权看得过于强大,将乡村组织和 地方精英看成是国家政权的附属物,乡 村社会的权力结构似乎完全处于科举制 度、官僚体系以及正统思想的控制之下。 后来,帝国政权模式被“ 乡绅社会 ”模式 所取代。 “乡绅社会 ”模式认为:士绅具 有双重身份,既是国家政权的后备军, 又是乡村社会的富豪,在封建王权强盛 之时,士绅平衡着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利 益,但在动乱与王朝衰落之时,士绅则 倾向代表地方与自身的利益。 “乡绅社会” 模式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士绅本身就是 一个高度分化的阶层,对很多问题无法 有效解释5。 而杜赞奇的权力文化网络,将帝 国政权、士绅文化与乡民社会纳入一个 共同框架,并将权力、统治等抽象概念 与中国社会特有的文化体系连接起来, 是对以往研究模式的修正与突破。 2.2 凸现了文化的作用。卡尔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马克思与马克斯韦伯是对现代社会科 学影响最大的两位思想家,同为德国人, 生活的时代前后仅隔半个世纪。在“二 战”东、西方阵营的对峙中,他们被迫 扮演了两个敌对阵营中理论旗手的角色。 一位被认为开创了唯物主义;一位则被 认为是唯心主义者。前者坚持物质决定 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后者则 非常重视精神与文化的作用,马克斯 韦伯在其成名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 精神中提出,宗教的影响是造成东西 方文化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假如没有 像加尔文主义的伦理观念这样的精神方 面的东西,资本主义是不会发生的6。 杜赞奇本人承认深受韦伯的这一影响, 看到了文化对于权力的塑造作用。其权 力文化网络框架,对于深受卡尔马克 思唯物主义影响的中国学术界来说,无 疑是平地一声惊雷,同时也为中国学术 界开启了另外一个学术方向。 2.3 突破了村庄范式。以往中国 乡村研究,一般是以村庄为单位与边界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进行研究,存在着很多的弊端。杜赞奇 引入“权力文化网络 ”这个概念,认为水 利组织、宗族、宗教等等文化价值符号 不是以村庄为单位的,而是跨越村庄的, 所以研究单位应该以文化价值符号的影 响边界为单位,从而超越了以往的村庄 研究模式。 3 对“权力文化网络” 的批评声音 尽管权力文化网络这个概念有非 常多的贡献,但是还是有不少中国的研 究者对其提出了一些批评。 葛佳渊认为杜赞奇对于历史时间 变化的敏感度不够,没有描述出清朝、 北洋军阀、国民政府及日伪时期社会的 变化;此外,其书资料仅仅取自河北、 山东六村,却企图反映出华北广大空间 社会变迁的全貌,不免令人觉得太立不 住脚了7。葛氏的这一评断点出了杜书 最大的问题,也是切中肯綮的。 吴毅基于川东双村的实证研究对 杜赞奇的“赢利型经纪 ”取代 “保护型经 纪”模式提出了质疑,认为不论是“ 赢利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型经纪”还是 “保护型经纪 ”在当时的年 代都被瓦解了,根本不存在谁取代谁的 问题。不过,吴的研究地点在四川,自 己也承认与华北有很大的不同,其发现 只是提供了另一种农村权威变迁的类型, 并不对杜的研究构成张力8。 兰林友尖锐地指出杜赞奇对于宗 族的认识不准确,把同姓的人都视为一 个宗族,且没有注意到宗族内部的认同 差异,夸大了宗族在华北村落政治生活 当中的重要性9。因为宗族在杜氏的权 力文化网络中占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所 以兰林友的批评对杜氏的研究的冲击力 不小,同时也显示了外国研究者对于中 国传统的隔膜。 张静则指出,杜赞奇把国家乡村 社会政治变化的主导力量,乡村社会只 能作出相应的反应,忽视了乡村社会化 外来力量为我所用甚至与之进行“管辖 权”竞争的方面 10。言外之意,乡村社 会对于外来国家力量的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