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习题_第1页
心理健康教育习题_第2页
心理健康教育习题_第3页
心理健康教育习题_第4页
心理健康教育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健康教育读本 习题册 7 编者言(或内容概述) 本习题册根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心理健康教育读本第二版 编制,内容共分三课。本教材根据中职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行为特征,发展特 性和成长规律,密切结合其在学校,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情景:环境适应、 角色转换、学习心理、自我意识、人际交往、职业规划等,用引人入胜的案例, 生动活泼的文字,将学生引入别开生面的心灵课堂,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生活、 交往、做人、自信、创造、拥有积极的心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优秀的 心理品质。按照课时计划,总课时 46 课时,2 个学期授课完成,本学期主要为第 一课至第三课内容的授课与考察。 3 目录 编者言2. 绪论4 第一课 心理健康 什么是心理健康6 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10 阶段测试(一)12 第二课 自我意识 什么是自我意识15 自我意识偏差18 培养完善的自我意识20 阶段测试(二)22 第三课 快乐学习 学习的心理与能力25 常见的学习问题与对策28 阶段测试(三)31 期末模拟训练题(一)34 期末模拟训练题(二)36 期末模拟训练题(三)39 附录41 7 绪论 课前提问: 心灵午茶:你可以 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控制它的宽度。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容貌。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 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 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拥有健康的心灵比拥有强健的身体更重要。为什么说心理健康 的钥匙只在自己的手里? 2.“做事坚决,有胆有识,行为果断,敢于拼搏,并勇于承担行为产生的后果” 这主要反应什么心理品质? 3. 我就是我!强调自我,但不唯我独尊;我强调自信,但不自傲;我崇拜刚强, 但不粗暴;我追求自由,但不放任。说说自己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自我,做到自信 自强? 课堂练习: 一 填空题 1 现代社会认为健康应包括 和 。 2 心理健康的标准: ,反应适 度,自我悦纳。 3 心理健康的意义: 。 二 判断题 1 心理问题是非常可怕的,只有少数人才有问题。 2 心理问题就是精神疾病。 3 心理问题的解决只有依靠专业人士,自己无能为力的。 4 在维护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上,心理咨询和治疗主要是补救性,而心理健康教 育则主要是发展性。 5 一般认为,舆论是一种为多数人所赞成的公众的意见,它是一种巨大的心理力 量。 三 选择题 1 正确对待挫折的认识和态度( ) A 挫折是非常可怕的事物,是人们失败的根源。 B 面对挫折,我们能做的就是惊慌失措,怨天尤人。 C 挫折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既有客观性,又有两面性。 D 挫折使人失望痛苦,逃避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 2 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 ) A 童年期 B 少年期 C 青年期 D 中学生期 5 3 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 ) A 02 岁 B 27 岁 C 711 岁 D 1115 岁 3 学校心理学是一门为( )提供服务的应用心理学科。 A 差生 B 学生和教师 C 全体学生 D 学校领导决策。 4 幼儿园小朋友不爱吃肥肉,把偷偷吐在地上的肥肉踢到旁边小朋友桌下,以防 老师发现。根据态度和品德的定义这种行为反映的是儿童的( ) 。 A 品德 B 不良品德 C 不能确定 D 嫁祸于人。 5 2002 年 9 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促进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快速高效发 展的纲领性文件是( ) A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B“普通学校教育大纲” C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D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6 搞好心理健康教育需要( ) A 学校努力 B 媒体宣传 C 家庭配合 D 各方面的协同配合和倾力协助 四 阅读分析 鸡蛋、石头和皮球的遭遇 一只鸡蛋落在地上,它悲伤地哭道:“我完了,我这只倒霉的蛋。 ”接着就粉 身碎骨,壮烈牺牲了。一块石头落在地上,它愤怒地大叫:“谁敢跟我作对?你 硬,我比你更硬!”它把地面砸了个窝窝,但它自己永远呆在那个窝窝里出不来 了。它气急败坏,但无能为力。 一个皮球落在地上,它轻巧地换了一个姿势,在地上打了个滚,就又蹦蹦跳跳地 走了。 鸡蛋、石头和皮球的遭遇,代表了生活中人们对待挫折的不同态度,你的态度呢? 五 课后作业: 活动:为自己颁奖 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曾跨越一个又一个障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 当你从生命的深处发掘出潜能,凭借坚实的信念,坚强的信心和无畏的勇气,坚 持走出生命的泥潭,去体会人间的温暖,成功地喜悦及奋斗的酣畅淋漓时, 你 不想为自己喝彩吗?你不想为自己颁发一张奖状吗? 请给自己颁发一张奖状! 7 第一课 心理健康 第一节 什么是心理健康 想一想: 主妇与一只鸡蛋 有这样一则笑话:一位主妇,不小心打破了一只鸡蛋。这本是一件很平常的 事情,但是这个主妇却想:一只鸡蛋孵化后会变成一只小鸡,小鸡长大后变成母 鸡,而母鸡又能够下很多的蛋“天啊!”主妇痛苦地叫喊起来, “我失去了 一个养鸡场。 ”主妇开始郁郁寡欢起来,后来竟一病不起。 别看它只是个笑话,现实中有许多与主妇类似的心理。有时我们习惯用放大镜看 人看事,将某些不称心如意的事肆意夸大,成为负面情绪,影响正常生活。 2 寻找幸福感 让我们寻找内心幸福快乐的源泉: 将能让你感觉幸福的 10 件事列举出来。 资料显示,美国年轻人眼里的幸福感:a 在一条漂亮的公路上行走 b 收音机里 播放自己最喜欢的歌曲 c 躺在床上静静聆听窗外的雨生 d 被邀请去参加音乐会 e 发现自己最想买的衣服正在半价出售 f 傻笑 g 舒服洗个澡 h 一次愉快的谈话 I 在去年穿过的衣服里发现 20 美元. 一 填空题 1 心理健康的标准: , 反应适度, 自我悦纳。 二 判断题 1 增强对环境的自我适应能力,应该努力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2 反映人们心理健康的核心指标是心理特征符合年龄特征。 3 展现人际吸引主要体现了 人际交往应遵循的互利原则。 4 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状态。 5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面向包括正常健康的学生在内的全校全体学生。 6 教师要切忌把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成知识的灌输课。 7 由于心理健康的人喜欢别人、接受别人,所以他在别人中间也总是受欢迎的。 8 只有当一个人身体、心理都处在一种良好状态时,才是真正的健康。 9 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英国,并率先在美、欧等国家中发展起来。 10 1896 年,帕森斯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建立了全世界第一个儿童心理 咨询诊所,开创了心理学为教育实践服务的先河。 11 从狭义的课程而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最重要和最直接 的形式,它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它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探讨如何通 过课外教学与相关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 三 选择题 1 在人的各种素质中基础与核心素质是( ) 7 A 身体素质 B 道德素质 C 心理素质 D 文化素质 2 人们之间进行交往总有不和谐的时候,因此,有人提出要做到“骤然临之而不 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处反映的人际交往技巧( ) A 展示人际吸引 B 学会自我克制 C 提高沟通技巧 D 克服交往障碍 3 道德品质的基础是( ) 。 A 道德信念 B 道德意志 C 道德认识 D 道德情感 4 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 ) A 社会适应 B 社会化人格 C 精神面貌 D 精神状态 5 关于学生人际关系问题,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 A 人际关系问题的处理事先预防比事后补救效果好 B 人际关系问题一般是学生相对较少关心的问题 C 教师应该以客观、公正、理性、平等、睿智、成熟和坦诚的态度和形象来面对 学生,处理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 D 人际关系问题包括亲子关系、寝室关系等问题 6 标志一个民族的良好素质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元素之一是个体乃至大众的( ) A 心理状况 B 智力状况 C 健康状况 D 工作状况 7 心理健康状态对个体身体健康状态的影响是( ) A 必然的 B 可能的 C 不大的 D 偶然的 8 下列表述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促进功能理解有误的是( ) A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B 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C 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 D 消除民族差异,促进世界统一 9 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 ) A 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 B 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C 开发心理潜能,达到自我实现 D 以上都选 10 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 ) A 英国 B 美国 C 德国 D 法国 11 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是指( ) A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尽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 B 心理健康教育的大量宣传 C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系统 D 对个体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12 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建立为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提供了( ) A 静态的监测手段 B 动态的监测手段 C 科学的监测手段 D 时尚的监测 手段 13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和主要内容( ) A 治疗 B 诊断 C 预防 D 宣传 7 四 简答题 心理健康如何提升工作、学习、生活的质量和效率? 五 阅读与分析 材料一: 材料二: 一样的碰撞,不一样的结局 小华和小辉吃完早饭后进教室上课,两人走的都比较急,在走廊上相撞了。 小华怒目而视,毫不客气地说:“没长眼睛啊!”小辉也不示弱,反击道:“你 才没长眼睛呢,路这么宽,硬往我身上撞?”你一句恶言,我一句狠语,不一会 儿就发展到拳脚相加,两人都受了伤。 小峰和小雨也遇到这种情况,他们正上着体育课,忽然下起大雨,大家争先恐后 跑到教学楼,小峰脚下一滑,摔倒了,并绊倒了紧挨着他跑的小雨,两人的衣服 都脏了。小峰一想自己连累到了小雨,一个劲地道歉。小雨大度地说:“没事, 人生哪没有磕磕绊绊的。 ”两人看到自己的狼狈相,相视一笑,愉快地走进了教 室。 我们从不同的地方进入中职学校学习,大家有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脾气禀性, 不同的兴趣爱好,我们该如何相处呢? 材料三: 我是一名高二学生,今年 17 岁,这本应是一个充满梦幻的年龄,可它带给 我的却只有迷茫的苦闷,我丝毫感觉不到生活的乐趣。现在我生活在一片灰暗之 中,我没有寄托,精神世界很空虚,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着,每天我走在教室 与家庭的两点一线上,机械地重复着一个节奏,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无聊。我不 知道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考试又是为了什么,同学们那些不安的表现又是为了 什么?我开始对什么都不关心,什么都懒得去做,感觉做什么都没有什么意思。 有时,我甚至觉得一切都无所谓,缺乏干劲,效率很低,不再主动与人交往。虽 然我也想这样不行,努力给自己找一些事情,让自己忙碌起来,或是给自己制定 一个学习计划,可好景不长,没几天,就又感到没意思,坚持不下去了。我现在 非常痛恨自己,觉得自己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人,我该怎样做,才能振作起来呢? 六 课后作业: 请列举几个描述心理健康的词语: 9 第一课 心理健康 第二节 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想一想:班级里的哪位同学你最喜欢?哪位同学最不喜欢?为什么? “9.11 事件”幸存者健康报告 美国一份健康报告显示:“9.11”恐怖袭击事件中的 8418 名幸存者,由于 精神方面受到巨大刺激,大部分人经常容易感染呼吸系统疾病,情绪焦躁不安, 甚至部分人患严重的抑郁症。这群人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约为正常人的 5 倍。这 个报告说明什么问题? 一 填空题 1 影响心理健康的内在因素: 。 2 影响心理健康外在因素: 社会因素,其它因素。 3 心理咨询的两个类型: 。 二 判断题 1“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2 遵循有用原则,凡对自己有用的、有价值的老师就去结交。 3 受到别人批评时想听听批评的理由。 4 心理咨询是所有心理问题的“灵丹妙药” 。 5 心理问题应该及时去治疗。 6 心理咨询与治疗侧重于当事人的情感活动以及人格的重建与发展。 7 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 8 心理健康教育不能脱离德育的要求,因为德育决定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 9 课堂教学在保证学生智育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肩负着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的重任。 10 家庭环境对子女心理健康水平、人格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是个体 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石。 11 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父母的关心、爱护和鼓励。 12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 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13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四者之间既具有某种程度的一 致性和渗透性,又具有对立性。 14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5 尊重,具体是指咨询员尊重来访者作为人所拥有的情感体验、想法和基本权利, 以开放的态度接纳他,并赞同他的一切行为。 三 选择题 1 学生害怕在社会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 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 心理症状是一种:( ) 7 A 抑郁症 B 恐怖症 C 焦虑症 D 强迫症 2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 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 ) A 心理评估 B 心理诊断 C 心理辅导 D 心理测验 3 课堂上人际关系出现双方相互亲近,认知协调,情感和谐,行动一致。这是一 种:( ) A 吸引的人际关系 B 合作的人际关系 C 沟通的人际关系 D 平等的人际关系 4 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 的行为,叫做:( ) A 差生行为 B 问题行为 C 逆反行为 D 心理障碍行为 5 下列表述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涵义理解有误的是( ) A 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 B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C 是治疗精神疾病的重要手段 D 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6 在心理咨询工作中,对其工作对象的称呼不恰当的是( ) A 来访者 B 求助者 C 求询者 D 病人 7 心理治疗的基础首先在于建立良好的( ) A 治疗关系 B 辅导关系 C 咨询关系 D 朋友关系 8 下列对于“同感”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同情 B 换位思考 C 怜悯 D 想法一致 三 简答题 1 说说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 2 怎样进行心理咨询? 四 阅读分析 材料一: “影子真讨厌!” 小猫汤姆和托比都这样想, “我们一定要摆脱它。 ”然而,无论走到哪里,汤 姆和托比发现,只要一出现阳光,它们就会看到令他们着狂的自己的影子。 不过,汤姆和托比最后终于找到各自的解决办法。汤姆的方法:永远闭着眼 睛。托比的方法:永远待在其他东西的阴影里。 1 从心理健康角度看,你是怎样解读这则寓言? 2 如果你是汤姆和托比,你准备怎样摆脱自己的“影子”?为什么? 材料二: 11 三国时期东吴水军大将军周瑜,少年得志,英气逼人,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 操,立下了彪炳史册的功绩。但在和诸葛亮的数次交锋中屡遭失败。他本想占领 战略要地荆州,却被诸葛亮抢先,他强攻不成又中箭。情急想到美人计,结果 “赔了夫人又折兵”收到诸葛亮嘲讽的来信后,怒气填胸,箭伤复发而亡。气量 狭隘的他,36 岁便离世。 造成后果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绿洲里的老先生 有一位青年从沙漠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急切地问:“这里一 定非常好吧?”老人家反问;“你的家乡好吗?”年轻人答:“糟透了!我很讨 厌那个地方。 ”老人家摇摇头说,那你走吧,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后来又来 了另一个青年问同样的问题,老人家也同样反问,青年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 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和事物.”老人家说,这里也同样很好。旁听者 觉得诧异,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老者说:“当你以欣赏的眼光去看一 件事的时候,你便会看到许多的优点,反之,你便会看见无数的缺点,用厌恶的 眼光看身边的事物,待在哪不是一样那?” 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道理? 五 课后作业: 想一想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7 第一课 阶段测试(一) 题目 一 二 三 四 五 合计 得分 一 填空题 () 1 心理健康的标准: , 反应适度,自我悦 纳。 2 心理健康的意义: , 。 3 心理咨询的两个类型: 。 二 判断题 () 1 反映人们心理健康的核心指标是心理特征符合年龄特征。 2 展现人际吸引主要体现了 人际交往应遵循的互利原则。 3“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4 遵循有用原则,凡对自己有用的、有价值的老师就去结交。 5 受到别人批评时想听听批评的理由。 三 选择题 () 1 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 ) A 02 岁 B 27 岁 C 711 岁 D 1115 岁 2 学校心理学是一门为 ( ) 提供服务的应用心理学科。 A 差生 B 学生和教师 C 全体学生 D 学校领导决策。 3 幼儿园小朋友不爱吃肥肉,把偷偷吐在地上的肥肉踢到旁边小朋友桌下,以防 老师发现。根据态度和品德的定义这种行为反映儿童的( ) 。 A 品德 B 不良品德 C 不能确定 D 嫁祸于人。 4 学生害怕在社会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 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 心理症状是一种:( ) A 抑郁症 B 恐怖症 C 焦虑症 D 强迫症 5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 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 ) A 心理评估 B 心理诊断 C 心理辅导 D 心理测验 6 课堂上人际关系出现双方相互亲近,认知协调,情感和谐,行动一致。这是一 种:( ) A 吸引的人际关系 B 合作的人际关系 C 沟通的人际关系 D 平等的人际关系 7 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 13 的行为,叫做:( ) A 差生行为 B 问题行为 C 逆反行为 D 心理障碍行为 8 人们之间进行交往总有不和谐的时候,因此,有人提出要做到“骤然临之而不 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处反映的人际交往技巧( ) A 展示人际吸引 B 学会自我克制 C 提高沟通技巧 D 克服交往障碍 9 道德品质的基础是( ) 。 A 道德信念 B 道德意志 C 道德认识 D 道德情感 10 心理健康的人能享受学习、工作和休闲给自己带来的不同的满足,他们能过一 种( ) A 紧张的生活 B 平淡的生活 C 平衡的生活 D 快乐的生活 11 下列表述哪一项不符合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 ) 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 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 有痛苦感,心理常常感到难受 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 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12 下列表述哪一项不属于健康的人际关系应具备的特点( ) A 了解他人,理解他人 B 乐于接受他人,也愿意被他人接受 C 在别人中间总是受欢迎的 D 与家人的关系时好时坏 13 有效亲子沟通的基本态度不包括( ) A 尊重与信任 B 民主与平等 C 理解与关心 D 监督和控制 14 批评孩子时不应该( ) A 注意方法 B 陈述理由 C 多次重复 D 注意场合 15 家庭教育中父母正确的教养方式是( ) A 专制型 B 民主型 C 溺爱型 D 放任型 四 简答题 () 1 心理健康如何提升工作、学习、生活的质量和效率? 2 为什么心理健康制约着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 3 怎么理解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保证? 五 阅读与分析 () 材料一: 绿洲里的老先生 有一位青年从沙漠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急切地问:“这里一 定非常好吧?”老人家反问;“你的家乡好吗?”年轻人答:“糟透了!我很讨 厌那个地方。 ”老人家摇摇头说,那你走吧,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后来又来 了另一个青年问同样的问题,老人家也同样反问,青年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 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和事物.”老人家说,这里也同样很好。旁听者 觉得诧异,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老者说:“当你以欣赏的眼光去看一 7 件事的时候,你便会看到许多的优点,反之,你便会看见无数的缺点,用厌恶的 眼光看身边的事物,待在哪不是一样那?” 这个故事反映什么心理学问题,应该怎样认识何解决这些问题? 材料二: 鸡蛋、石头和皮球的遭遇 一只鸡蛋落在地上,它悲伤地哭道:“我完了,我这只倒霉的蛋。 ”接着就 粉身碎骨,壮烈牺牲了。一块石头落在地上,它愤怒地大叫:“谁敢跟我作对? 你硬,我比你更硬!”它把地面砸了个窝窝,但它自己永远呆在那个窝窝里出不 来了。它气急败坏,但无能为力。 一个皮球落在地上,它轻巧地换了一个姿势,在地上打了个滚,就又蹦蹦跳 跳地走了。 鸡蛋、石头和皮球的遭遇,代表了生活中人们对待挫折的不同态度,你的态度呢? 15 第二课 自我意识 第一节 什么是自我意识 想一想: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哲学家说: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 你是否真正意识到自己的独特之处呢?老子曰:“知人者智,知己者明” ,可见 知己比之人更难,了解自己,需要比了解别人更高的智慧更多的勇气。你是否认 真想过:现在,我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将来,我又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在这 个过程中,我应该怎么做,能够怎么做,才能改变我自己? 将自己幼儿时代、小学、初中时代和现在曾经有过的职业理想罗列出来,看 看其中的变化,想想促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将父母对自己的各种希望罗列出来,想想自己的理想和父母的期望有无矛盾,如 果有,矛盾的焦点是什么?对此你的态度是什么? 一 填空题 1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 和期望。 2 心理学把自我意识分为 心理的我、 三方面。 3 自我意识的阶段:对自我的确认, 对自我的理想, 。 4 自我意识到特: 。 二 判断题: 1 别人不喜欢我,甚至反对我,那是他们的事,不应该把责任推卸到我这。 2 自我意识是指主体对其他人的意识。 3 是否接纳自己是能否发展健康的自我体验的关键和核心。 4 自我意识是个体实践活动的反映,个体对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可以 为个体认识自我提供途径。 5 遇事有主见,有原则,不以别人是否厌恶作为自己处事原则。 6 正确的自我意识和健康的自我形象,是心理健康的标准。 7 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 以知得失。 ”所以我们要积极与人交往,在比较中认识自己,形成对自己的评价。 8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体验和期望。 三 选择题: 1 下列哪个不是自我意识的特征 ( ) A 社会性 B 独特性 C 矛盾性 D 随和性 2 亲子关系中最主要的问题是( ) A 父母的期望值和子女实际能力之间的冲突 B 父母的经济能力和子女物质需求之间的冲突 7 C 父母的教养态度和子女的心理需求之间的冲突 D 父母的过分保护和子女独立意识之间的冲突 3 对自我意识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 ) A 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B 影响人际关系发展 C 道德行为必要前提 D 影响心理健康 4 对于意识正确的有( ) A 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 B 意识来源人脑,不同的人脑产生不同 的意识 C 意识是神灵给人类的启示 D 意识是人们的主观想法,和客 观世界没关系。 5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 定的发展危机。比如 1218 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 A 勤奋感对自卑感 B 主动感对内疚感 C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 自主感对羞耻感 6 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 ) A 1 岁 B 3 岁 C 5 岁 D 7 岁 7 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A 任何事物都有好坏两个方面,所以好就是好,坏就是坏 B 好就是好,坏就是坏。 C 事物是非常复杂的,所以事物的各个方面都重要 D 看问题要看到不同的方面,更需认识主流、之流。 8 树立正确的自我发展观,应该做到( ) A 主动发展,永不满足 B 与时俱进,时不我待 C 等到落后再发展 D 情绪稳定,冷静反思 9 自我意识正确是个体心理健康的( ) A 唯一标准 B 客观标准 C 先决条件 D 核心标准 四 简答题 1 简述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2 自我意识的特征 3 自我意识的作用 五 阅读分析 材料一: 淡定从容的小公鸡 小公鸡在唱歌,猪从他旁边经过,冷冷地说:“咋呼什么啊,难听死了,看 他那丑样子。 ”马说:“他的歌声太美了,我从没听过这么美的歌。 ”猪和马都走 了,鹅问小公鸡:“刚才他们说的话你都听见了吗?不知你有何感受?” “我什 么感受都没有”小公鸡回答:“说好说坏是他们的事,只要我能认识自己,也就 够了。 ” 17 为什么小公鸡这么淡定,他为什么没被是是非非所困扰? 材料二: 我要成为一名技术工 中考失利的小高选择一所技术学校就读。他的老乡技校毕业来到外资企业当 技工,工资待遇不错,也很受器重,这让他觉得生活有新奔头。由于初中成绩差, 养成旷课去上网,不交作业的坏习惯。他主动找到老师,表达想当技工的愿望, 请老师督促,并要求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 。渐渐他上网次数少了,交作业次 数增多,成绩逐步提高,他的努力终于获得回报,毕业时因成绩优异被一家大型 企业招聘,他自信地说,他还会继续努力的,力争成为一名优秀的技师。 小高事例说明什么问题?怎么能加强自我意识,怎么才能自我控制? 六 课后作业: 想一想自我意识的作用有哪些? 7 第二课 自我意识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偏差 想一想: 马家爵来自广西宾阳,高中毕业后考取了云南大学,成为家乡读书人的榜样。 在那个比较封闭落后的山村,他很骄傲,他是焦点,习惯受到别人的赞许。然而 云南大学不是马村,在精英云集的大学校园,他发现自己很平凡,在学习、体育 娱乐、社会活动、经济条件等方面都没有优势,他陷入严重自卑困扰,最后,大 学毕业前半年,因玩牌发生争执,竟然一气之下杀害同窗 3 年多的 4 名同学. 他没有健全的心理,他放弃道德良知,漠视社会责任和人的生命,选择损人害己 的报复方式,我们从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潘多拉的盒子 古希腊有一个神话。宙斯给一名叫潘多拉的女孩一个盒子,里面装着人类全 部的罪恶,和其他孩子一样,潘多拉也很好奇,加上宙斯给她盒子时告诉她绝对 不要打开。正因为这样,潘多拉更想看盒子里的东西。她打开盒子,结果里面所 有的罪恶都跑到人间。这个青少年逆反的例子说明什么? 一 填空题 1 自负指的是 。 2 自卑指的是 。 3 逆反心理是 的思维习惯,它使人无法客观、理智、 准确认识事物本来面目,拒绝好意,莽撞行事。 4 是一个人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最显著的标志之一。 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同学们越来越多把关注重心投向自我,这比较容易出现 。 二 选择题 1 那个是自负的表现() A 过低评价别人 B 过低评价事物 C 过高评价别人 D 过高评价自己 2 下列哪个不是自卑的表现() A 遇事心虚胆怯 B 对理想的我期望过高 C 情绪消沉 D 自我肯定 3 战胜自卑,应该怎么办() A 懂得能力限度 B 坦然面对失败 C 踏实地努力 D 分析原因 4 从众心理的特点() A 以自我为中心 B 主观分析思考 C 遇事缺乏主见 D 遇事冷静 5 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 ) 。 A 行为参照 B 省力 C 服从 D 强迫 19 6 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压 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称为( ) 。 A 模仿 B 从众 C 服从 D 感染 7 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 人相接近称之为( ) 。 A 模仿 B 从众 C 服从 D 认同 8“随大流”现象的适当解释是( ) A 从众 B 服从 C 模仿 D 感染 9 有的青少年抽烟、喝酒,打扮怪异,以此显示自己的( ) A 独立性 B 自我认识 C 自尊 D 对抗性 三 判断题 1 同学自我意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都属于不正常的。 2 同学自我意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加以调节。 3 自我为中心就是遇事缺乏主见,人云亦云。 4 逆反心理指人们彼此间为维护自尊而对对方采取相反态度言行的心理状态。 5 逆反心理是青春期同学自我意识发展中的理性产物。 6 逆反心理属于逆向思维。 四 简答题 1 自我中心与从众心理有什么不同? 2 独立与逆反心理的特点? 五 阅读分析 材料一: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第一年,它结了 10 个苹果,9 个被拿走,自己得 到一个。对此苹果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第二年,它结了 5 个苹 果,4 个被拿走,得到 1 个。 “哈哈,去年我得到 10%,今年得到 20%!翻了一番。 ”这棵苹果树的心理终于平衡了 这则寓言的苹果树成功了没? 如果你是这棵苹果树,你准备怎么做? 六 课后作业: 在家里,你和父母发生过冲突吗?如果有,请举例,想想直接原因是什么? 心理原因是什么。如果没有,是因为害怕,还是信任父母?在对父母顺从中,你 有过自己的想法吗?如果有,为什么不表达出来呢? 7 第二课 自我意识 第三节 培养完善的自我意识 想一想: 我们的长处和不足,优势和缺陷,共同构成我们独特的,鲜活的生命个体。 唯有真实,才显可爱。欣然接受自我,坦然对待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回避,不 掩饰,心灵才会自由,才能拥有自尊。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就会开启另 一扇门。不用羡慕别人,相信自己有许多优点,用心去发现,你就会拥有改变自 己的力量,就会让自己变得更美丽。 一 填空题 1 正确认识自己应该 自觉控制自己。 2 客观评价自己需要以师长为尺, , 。 3 积极自我提升的途径是 。 4 自我意识的技术有 , 。 。 5“WHWW”结构分析技术分别是 , 怎么样,在哪里 。 二 判断题 1 WAI 法是心理学家在 1994 年提出的。 2 WHWW 法始于上世纪 50 年代。 3 自我意识完善的人,应该是积极的独立的并与外界环境保持一致的人。 4 人虽能体察自己,然仅凭自我意识,能够完全自知。 5 人与动物在行为上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行为有自觉性。 6 接触积极、健康的书籍,能帮助我们净化心灵。 三 选择题 1 哪个不是自我意识完善的标准( ) A 有自知之明者 B 自我认识、体验控制一致 C 追求“理想的我”的 人 D 积极独立与外界保持一致 2 客观评价自己应该( ) A 以师长为尺 B 以朋友为鉴 C 以书本为尺 D 以历史为镜 3 自我意识完善的途径不包括( ) A 正确认识自己 B 客观评价自己 C 积极自我提升 D 有自知之明 4 WHWW 结构分析技术不正确的( ) A 1994 年日莫曼提出 B 为什么、怎么样、是什么、在哪里四方面 C 主要说我是谁 D 有 20 种回答 5 自我意识的成分不包括( )。 A 自我认识 B 自我感觉 C 自我体验 D 自我控制 21 6 下列哪个不是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 )三个阶段。 A 生理自我 B 虚拟自我 C 社会自我 D 心理自我 四 简答题 1 完善自我意识的途径是什么? 2 完善的自我意识的标准是什么? 五 阅读分析 材料一: 判若两人的王晓艺 王晓艺是个单亲家庭里长大的孩子,贫困的家庭环境和父亲严格的教育让她 非常懂事,在家能干得一手好农活,做得一手好饭菜,待人诚实厚道,在学校住 读,许多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同学都得到她的帮助,但她从来不主动与同学交流, 更不愿敞开心扉,同学很难与她建立亲密的友谊,她几乎没有朋友,显得郁郁寡 欢。而第一学期结束时,她变成活泼可爱的女孩。在学期总结中,她写道:“我 母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很少回来看我。我曾以为自己是连母亲都不喜欢 的孩子。我不漂亮,也不会唱歌跳舞,也没钱给同学买生日礼物,我原想没有多 少人会喜欢我。然而在我们班组织的晚会上,在你想和谁成为朋友的活动中, 我才发现很多同学想和我成为朋友,原来我也有很多优点,我想通过我的努力成 为受欢迎的人。 ” 王晓艺的转变说明自我意识的什么问题? 材料二: 吴倩, 17 岁,高中二年级学生,独生女。父母常年在外地做生意,托其叔伯 帮忙照管,父母只是寄钱,很少过问别的。吴倩从小性格怪僻,与人交往不好, 常说假话,情绪消沉,很少有笑脸,逆反心理强,假期与父母在一起,极少交流, 父母一开口,就说她没出息,不懂事,她就回敬父母没有责任心,不配当父母, 父母一生气,让她滚,她就离家出走。在学校常请假,骗班主任,学习成绩差, 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经常在班上公开批评她,但她满不在乎,老师因此都很讨厌她, 她见了老师也不问好。吴倩平时我行我素,独来独往,很少参加班级活动,在高 中只与同座和另一位同学有交往,还时常闹别扭。 请你依据上面的材料,分析吴倩同学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辅导措施。 六 课后作业: 请家长、老师和要好的同学分别给自己写上 5 条以上的优、缺点。一、比较 他们对自己评价的异同。二、和自我评价比较。看看最后哪些方面的优、缺点是 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应该如何借鉴? 7 第二课 阶段测试(二) 题目 一 二 三 四 五 合计 得分 一 填空题 () 1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 和期望。 2 心理学把自我意识分为 心理的我、 三方面。 3 自我意识的阶段:对自我的确认, 对自我的理想, 。 4 自负指的是 。 5 自卑指的是 。 6 逆反心理是 的思维习惯,它使人无法客观、理智、 准确认识事物本来面目,拒绝好意,莽撞行事。 7 是一个人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最显著的标志之一。 客观评价自己需要以师长为尺, 。 8 积极自我提升的途径是 。 9 自我意识的技术有 。 10“WHWW”结构分析技术分别是 。在哪里和 。 二 判断题 () 1 别人不喜欢我,甚至反对我,那是他们的事,不应该把责任推卸到我这。 2 遇事有主见,有原则,不以别人是否厌恶作为自己处事原则。 3 正确的自我意识和健康的自我形象,是心理健康的标准。 4 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 以知得失。 ”所以我们要积极与人交往,在比较中认识自己,形成对自己的评价。 5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体验和期望。 6 WAI 法是心理学家在 1994 年提出的。 7 WHWW 法始于上世纪 50 年代。 8 自我意识完善的人,应该是积极的独立的并与外界环境保持一致的人。 9 人虽能体察自己,然仅凭自我意识,能够完全自知。 10 人与动物在行为上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行为有自觉性。 三 选择题 () 1 课堂上人际关系出现双方相互亲近,认知协调,情感和谐,行动一致。这是一 种:( ) A 吸引的人际关系 B 合作的人际关系 C 沟通的人际关系 D 平等的人际关系 23 2 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 的行为,叫做:( ) A 差生行为 B 问题行为 C 逆反行为 D 心理障碍行为 3 下列哪个不是自我意识的特征 ( ) A 社会性 B 独特性 C 矛盾性 D 随和性 4 对自我意识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 A 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B 影响人际关系发展 C 道德行为必要前提 D 影响心理健康 5 对于意识正确的有( ) A 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 B 意识来源人脑,不同的人脑产生不同的意识 C 意识是神灵给人类的启示 D 意识是人们的主观想法,和客观世界没关系。 6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 定的发展危机。比如 1218 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 A 勤奋感对自卑感 B 主动感对内疚感 C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 自主感对羞耻感 7 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 ) A 1 岁 B 3 岁 C 5 岁 D 7 岁 8 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A 任何事物都有好坏两个方面,所以好就是好,坏就是坏 B 好就是好,坏就是坏。 C 事物是非常复杂的,所以事物的各个方面都重要 D 看问题要看到不同的方面,更需认识主流、之流。 9 树立正确的自我发展观,应该做到( ) A 主动发展,永不满足 B 与时俱进,时不我待 C 等到落后再发展 D 情绪稳定,冷静反思 10 下列哪个不是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 )三个阶段。 A 生理自我 B 虚拟自我 C 社会自我 D 心理自我 四 简答题 () 1 完善自我意识的途径是什么? 2 完善的自我意识的标准是什么? 五 阅读与分析 () 材料一: 判若两人的王晓艺 7 王晓艺是个单亲家庭里长大的孩子,贫困的家庭环境和父亲严格的教育让她 非常懂事,在家能干得一手好农活,做得一手好饭菜,待人诚实厚道,在学校住 读,许多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同学都得到她的帮助,但她从来不主动与同学交流, 更不愿敞开心扉,同学很难与她建立亲密的友谊,她几乎没有朋友,显得郁郁寡 欢。而第一学期结束时,她变成活泼可爱的女孩。在学期总结中,她写道:“我 母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很少回来看我。我曾以为自己是连母亲都不喜欢 的孩子。我不漂亮,也不会唱歌跳舞,也没钱给同学买生日礼物,我原想没有多 少人会喜欢我。然而在我们班组织的晚会上,在你想和谁成为朋友的活动中, 我才发现很多同学想和我成为朋友,原来我也有很多优点,我想通过我的努力成 为受欢迎的人。 ” 王晓艺的转变说明了什么问题? 25 第三课 快乐学习 第一节 学习的心理与能力 想一想: 学习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阶梯。乐于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就是一个 有实力的人,一个有底蕴的人,一个有点子的人,一个能够智慧顿生的人 精彩纷呈的技能比武现场 比舞台上的专业技能参赛选手个个身手熟练:空调拆装、触电急救、计算机 组装、商品包扎、中文书法、点钞、茶艺、中西餐宴会摆台、商务礼仪等技能展 示不时引起观众的喝彩:“10 分钟竟能把原来一个空壳电脑机箱组装完成!” “想不到学生蒙住眼睛都能折出这么精美的餐巾花!” “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就完 成商品的包扎,手法真快!” “中职学生也能挥毫泼墨,挥洒出格调高雅,大气 磅礴的书法作品!”更有些应邀来观摩的单位对这些参赛选手心动不已,纷纷赞 叹:“茶艺表演挺专业!明年我市举办茶节,一定邀请这些学生表演,他们不仅 会茶艺,还会演奏古筝,真了不起!” “这些学生太棒了,我们真希望马上与他们 签约!”这个故事说明什么? “狼孩” 1920 年的一天,印度牧师在丛林里救下两个由狼抚养长大的女孩,这两个女 孩,大的七八岁,起名叫卡玛纳,活到了 17 岁;小的不到 2 岁,一年会就死了。 卡马纳不肯穿衣服,用四肢爬行,喜欢白天缩在黑暗的角落里睡觉,夜里则像狼 一样嚎叫,四处游荡,想逃回丛林。她的许多生活习性都和狼一致,比如用鼻子 四处嗅闻寻找食物,喜欢吃生肉,不吃素食;牙齿特别尖利,耳朵能抖动。经过 心理学家和医学家的多年训练,她的生活习性始终没有改变,而且十七八岁时的 智力水平仅相当三岁半的儿童。说明没有学习人类就不能成为人类。 一 填空题 1 学习是一个人 技能和经验的过程,是一个人适应环境的手段。通过 学习,一个人的行为或能力会 。 2 学生学习是一种特殊的 ,这种活动。 3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 地进行地。 4 作为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学习在这个活动中的心理活动有许多特点,如学习 迁移, 、 都对学习效果有不同影响。 5 学习迁移是指 的影响。 6 过度学习指对知识和技能达到 后,继续学习和训练,以达到巩固成 7 果的目的。 7 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 曲线证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 遗忘所谓进程最初很快,以后 。 8 思维的整体性指考虑问题, ,精细把握局部,能很好处理整体与局 部的关系。 二 判断题 1 运动技能的遗忘进程与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有很大的区别. 2 对能力一般的儿童而言,高焦虑能促进他们的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