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课堂检测打造高效课堂_第1页
巧设课堂检测打造高效课堂_第2页
巧设课堂检测打造高效课堂_第3页
巧设课堂检测打造高效课堂_第4页
巧设课堂检测打造高效课堂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巧设课堂检测打造高效课堂 王冬凤 课堂检测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检验课堂教学任务是否完成、 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手段。但是,课堂检测内容的设计、时间的安排长 时间的长短、采取什么方式进行,才能让课堂检测真正促进我们的教学, 实现高效课堂,却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今天,我想结合平时的教 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大家共勉。 一、课堂检测内容的设计 课堂检测是为了检查本节或本单元课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帮助学 生巩固和消化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发现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 题,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和调节教师的教学。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检 测内容。 首先,教师应该通过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再结合自身和 本班学生特点和课程标准制订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检测题,既要有对旧 知识的巩固,又要有对当堂所知识的理解与把握;既要有考查知识和技 能的内容,又要有拓展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的内容;既要有统一要求的 必做题,又要有适合优秀学生和困难学生实际的选做题,以达到面向全 体学生,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内容的设计要符合高考要求,题型具有 代表性,使学生既能掌握知识,又能提高能力。 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使用好我校组织编写的导学练 ,将知识问 题化,问题层次化,紧扣教材内容和学生的不同程度,设计详细具体的 旧知检测题、预习自学题、合作探究题、课堂达标检测题、巩固练习题、 章节(单元)测试题。旧知检测题要有针对性,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预习自学题旨在帮助学生从轮廓上读懂所学知识;课堂检测题要突出重 点知识,巩固练习题要具体,囊括教材内容,重在巩固所学内容;单元测 试题注重综合拓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内容呈现形式有选择题、简答题、材料解析题、综合探究题。 二、合理安排课堂检测的时间 课堂检测由于检测内容和检查对象的不同,教师要精心设计检测题 目和合理有效的检测时间,才能真正的达到检测效果,实现高效课堂。 合理有效的课堂检测应该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绝不仅仅是课前或最 后几分钟的事情,它应该对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全程检测,及时 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因此,根据不同的检 测目标及内容,我是这样来安排检测时间的: 1课前旧知检测,主要是针对前面所学内容进行的检测,目的是检 测学生对以前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查缺补漏,以便为本堂课的教学 作好铺垫。旧知检测时间不适宜太长,因此,一般用 5、6 分钟,突出重 点即可。 2课后达标检测 主要是针对本堂课所学内容的检测,检测学生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 掌握程度,根据检测的结果,调节课下作业的数量、内容及难易程度, 为学生的课后辅导提供依据。这种检测也不宜时间太长,一般做几道选 择题,用时 5 分钟左右。 3课堂展示检测 教学是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也要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检测 时间和方法,并根据教学情境的变化对教学目标进行检测。因此,课堂 检测这个环也不能拘泥于某个固定的时间进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 过独学、对学、群学,要展示学习成果,这个环节既是学习成果的展示, 更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通过展示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 师及时点拨。这个过程比较长,一般用 1015 分钟。 4综合探究课。每一单元后都有一个综合探究,在上这种课型时, 主要是先让学生合作学习,充分查资料、讨论,然后以组为单位找代表 发表本组的观点;或让学生进行辩论,这种检测需要时间较长,一般用 2025 分钟。 5复习课。一般的教师上复习课,都是让学生自己背诵或写题,老 师自己忙着写教案、做题,不关注学生学习的情况。一堂课下来,学习 能力较差的学生什么也没学到,根本达不到高效课堂的要求。为解决这 一问题,我的做法是: 首先根据班上的小组数量把所要复习的内容全部用问题的形式列到 黑板上,每组每人都要认真复习每一个问题,并限时记忆(2530 分钟) , 等课后的 1015 分钟进行检测。为了检测每一问题的复习效果,我一般 都采用抽签的形式,哪个组(个人)抽到哪一题写哪一题。 6分层检测 针对优、中、差生进行分类检测,检测优、中、差生对近期所学知 识的掌握程度,注意问题难易程度的把握,区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便于 了解不同程度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并进行分类辅导。 7单元检测 这是针对一单元或一个专题所学内容的检测。检测学生对本课或本 专题所学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的掌握程度、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这种检 测一般用一节课的时间(40 分钟) 。通过课堂检测要达到两个目标:一是 根据检测结果调节教学进度,调整教学方法,及时复习矫正,加强对学 生的辅导。二是训练学生的做题速度和准确率。高考文综一共 150 分钟 时间,平均每科 50 分钟,这就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完题、做对题。 8阶段性测试(连排课) 针对近一个月或几个月所学内容的检测,检测最近学生对所学知识 的掌握程度。若效果不理想,就要对最近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性地复习, 同时对自己的教法进行反思、调整,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这种检测一 般利用周末的连排课 8090 分钟。 三、取有效的课堂检测形式 要想提高课堂检测的有效性,一定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学生的 自信心,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这样学生才能乐学善思。因此,我认为可 以采用以下几种灵活的检测形式: 1.提问 提问是最常用的检测手段,力求每个问题的提出都能引发学生思考 的兴趣和求知欲,对于重点和难点部分,可以采用反问的形式。提问还 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普遍性,让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也有展现的机会, 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2.背写 背写主要是针对课本基础知识、又是高考常考的高频考点,通过课 堂检测让学生记牢,这不仅能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还是提高 学生语言表述能力、规范学生答题、有序组织答案的好方法。 3上黑板展示。 展示也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好方法。在教学环节中,通过大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 、小展示(个人展示) ,来检测学生课堂学习效果,还 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质。课堂实践 证明,这种方法更有利于打造高效课堂。 4考试。 考试是学校教学最常用的检测方法,而在较短的课堂上进行检测, 教室就要精心设计题目,主客观题比例适中。这种方法主要是课堂总结 或单元总结,题量不易太大。我的做法是,模拟高考的题型和时间,考 察重点知识,且要求学生限时做完,考查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 做题的速度及准确率。这种方法在复习课中更实用。 四、检测对象 (1)全体学生。 对三维目标中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的考察,应面向全体学生,可以 采取背写、学生对子互查、考试等形式进行,且要统计检查结果,以便 掌握学生学习效果和以后教学工作的改进。 (2)部分学生。 在培优转查工作中,课堂检测的对象要明确,对重点知识和考察能 力是,要重点检测优秀学生,而对于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题,要面向 中等学生和后进生,即分层检测。但要讲究方法,不能让学生看出你的 意图。也就是说,对优等生的检测,你不能直说让好学生回答,以免伤 害其他学生。我的做法是: 按时间选择检测对象,比如,今天是星期一(或 4 月 1 号等) ,我 会说,今天不全背写(提问) ,而是让每一小组的一号回答问题(分组一 般是按成绩结成对子) 。 为了了解不同程度学生对某一问题掌握的情况,我一般采取以下 方法: 一是根据学号确定检测对象。如:凡是学号和“1”有关的学生,把 背写的本子或考试的试卷上交,老师要一一批改,以便掌握不同程度学 生学习的效果。 二是根据上课的具体时间确定检测对象。如:今天是元月 3 号周四 上午第二节,那么可以检测第三组(3 号) 、第四(周四)组和第二组 (第二节)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避免学生投机,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兴 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但每一种具体方法都不能连续使用,要经常变 动才有效。 五、检测结果 对课堂检测是否有效教师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检查,我在课堂检 测时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检查: 学生自己结合课本进行批改,这样即可以验证自己学习的效果, 又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小组成员对该。每小组成员都结成对子,对一些基础知识、难度 不大的检测,可以让对子对改,查漏补缺、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共同 进步。 小组间互改。为避免学生相互作弊或打掩护,可以进行小组之间 互改,最后由课代表评判,评出优劣进行表彰,给小组和学生加分。这 样可以引起小组与小组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竞争,激发学生的参与 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检查。 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真实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教师可以亲自检 测检测结果。检查时,可以根据自己授课的情况、所学内容和检测对象, 或全收全改,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