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煤层开采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模拟研究_第1页
近距离煤层开采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模拟研究_第2页
近距离煤层开采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模拟研究_第3页
近距离煤层开采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模拟研究_第4页
近距离煤层开采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模拟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近距离煤层开采覆岩导水裂隙带高 度模拟研究 摘要:指出了近距离煤层开采覆 岩导水为安全高效开采煤矿资源,采用 经验公式预计、计算机数值模拟和实测 相结合的方法,分别研究了单采 10#煤 层后和开采 10#、11#煤层两层近距离煤 层后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采用经验公 式计算出的两值分别为 44.46 m 和 52.43 m;采用数值模拟得出的两值分别为 42.28 m 和 51.57 m,理论计算和采用计 算机模拟方法计算出的两值基本一致, 并在实测中得到了验证。 中国论文网 /7/view-12990264.htm 关键词:近距离煤层;导水裂隙 带高度;数值模拟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中图分类号:TD8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9944(2017)16017703 1 工程概况 山西某矿 10、11 号煤层为主要 可采煤层,10、11 号煤层垂直距离为 8.5 m,为近距离煤层,含水层距 10 煤 的高度为 61.6 m,含水层距 11 煤的高 度为 70.1 m,为保证工作面安全生产及 保护地表生态环境,需确保近距离煤层 开采过程中导水裂隙不能发育至含水层。 两煤层具体情况如下。 1.110 号煤层 该直接顶板为 9 号煤层底板,由 于其间距小,顶板难以管理,多采用合 并一次开采。 10 号煤层底板岩性变化大,多为 中、细砂岩,局部为砂质泥岩和黑色泥 岩,厚 1.858.06 m,平均 4.43 m。该 3 个试件单向抗压强度分别为 28.6、50.6 和 41.7 MPa,平均 40.3 MPa。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1.211 号煤层 该直接顶板多为泥岩或砂质泥岩, 厚 1.397.26 m,一般 4.30 m。老顶为 中、细砂岩,厚约 1.51.9 m。单向抗 压强度泥岩为 23.9 MPa,粉砂岩为 43.7 MPa,细砂岩 85.2 MPa;细砂岩为单向 抗拉强度为 2.0 MPa,单向抗剪强度为 10.9 MPa。 该底板多为不稳定细粒石英砂岩, 局部为泥岩或粉砂岩,厚 012.13 m, 一般厚 2.93 m。其下为 K1 石英砂岩, 厚 0.309.91 m,平均 2.34 m,硅质胶 结。单向抗压强度粉砂岩 43.7 MPa,泥 岩 18.9 MPa;泥岩单向抗拉强度为 3.6 MPa,单向抗剪强度 3.51 MPa。其他相 似材料模拟岩石力学参导 表 1。 2 导水裂隙带高度预计 2.1 煤层采后冒(垮)落的高度 根据国家煤炭工业局制定的建 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 与煤压开采规程 (以下简称“规程” ) 中冒(垮)落带最大高度计算的公式为: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Hm=100M4.7M+192.2(1) 式(1)中:Hm 冒落带高度最大 值,m;M 采厚,m。 对于 10#煤层,根据式(1) ,按 煤层最大厚度 23.2 m 计算,冒(垮)落 高度 18.092.2 m;按规划设计破底采厚 3 m 计算,冒(垮)落带高度 9.062.2 m。 对于 11#煤层,根据式(1) ,按 煤层最大厚度 2 m 计算,冒(垮)落高 度 11.762.2 m;按规划设计破底采厚 1.5 m 计算,冒(垮)落带高度 11.212.2 m。 2.2 煤层开采后覆岩导水裂隙带 高度 根据规程以及煤层开采参数 和地质采矿条件,导水裂隙高度可按下 试计算: HLi=100M (1.6M+3.6) 5.6(2) HLi=20M+10(3)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式(2) 、 (3)中:HLi 导水裂隙 带高度,m; M 采厚,m。 这样,根据式(3)得近距离煤 层 10#煤层采厚覆岩采动导水裂隙带高 度 HLi10-11 为 44.46 m;11#煤层采厚 覆岩采动导水裂隙带高度 HLi10-11 为 52.43 m。 3 数值模拟 3.1 模型的建立 结合工作面的地质概况,采用 UDEC 离散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模型 总长度为 360 m,高度在 90 m 以上, 模型两侧与底面为固定边界,防止岩层 有水平位移,垂直载荷为 15.0 MPa,具 体模型见图 1。 3.2 模拟结果分析 在 10#煤层模型模拟中,开采边 界距设计边界距离有 65 m,每次进行开 挖 10 m,进行 23 次开挖,煤层开采后, 上覆岩层中形成离层裂隙和竖向破断裂 隙,岩层与岩层构成了间水的通道,沟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通到工作面。随着工作面的推进,离层 在沿着顶板的高度方向上呈跳跃式由下 向上发育在上覆岩层的一定高度内裂隙 较为发育,岩性及采高决定了裂隙发育 的最大高度 3。模拟推进距离为 230 m,10 煤工作面开挖完毕后上覆岩层裂 隙最大高度发育至 42.28 m,开挖完毕 后上覆岩层运动状态及裂隙发育特征如 图 2 所示。 图 210 煤工作面推进至 230 m 10#煤层开挖后,进行 11#煤层开 采模拟,当 11#煤层开采边界距设计边 界距离有 65 m,每次进行开挖 10 m, 进行 23 次开挖,煤层开采后,上覆岩 层中形成离层裂隙和竖向破断裂隙,岩 层与岩层构成了间水的通道,沟通到工 作面。随着工作面的推进,离层在沿着 顶板的高度方向上呈跳跃式由下向上发 育在上覆岩层的一定高度内裂隙较为发 育,岩性及采高决定了裂隙发育的最大 高度。模拟推进距离为 230 m,11 煤工 作面开挖完毕后上覆岩层裂隙最大高度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发育至 51.57 m,开挖完毕后上覆岩层 运动状态及裂隙发育特征如图 3 所示。 图 311 煤工作面推进至 230 m 2017 年 8 月绿色科技第 16 期 4 近距离煤层开采导水裂隙发育 高度分析 4.1 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方法比 较分析 (1)按规划设计的采厚,开采 10#煤层时,根据规程中经验公式 计算得冒落带为 9.062.2 m,理论计算 导水裂隙带高 44.46 m;数值模拟方法 导水裂隙带高度为 42.28 m。 显然,按规划设计开采厚度,开 采 10#煤层时,其理论计算导水裂隙带 高度平均值比数值模拟结果平均值增加 了 2.18 m。 (2)按规划设计的 采厚,开采 11#煤层时,根据规程 中经验公式计算得冒落带为 11.22.2 m,理论计算导水裂隙带高 52.43 m; 数值模拟方法导水裂隙带高度为 51.57 m。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显然,按规划设计开采厚度,开 采完 10#煤层,开采 11#层时,其理论 计算导水裂隙带高度平均值比数值模拟 结果平均值增加了 0.86 m。 4.2 现场实测 目前,10、11#煤层已开采完毕, 在实际开采过程中,覆岩导水裂隙未发 育至含水层,工作面未发生大范围淋水 事件,现场实测与理论计算、数值模拟 结果相一致。 5 结论 (1) 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开采 10#煤层时,其导水裂隙带高度最大高 度值为 44.46 m,10#煤层导水裂隙最高 高度距离含水层垂直距离有 17.14 m; 开采 11#煤层时,其导水裂隙带最大高 度值为 52.43 m。11#煤层裂隙带距离含 水层垂直距离为 17.14 m;开采完 10#、11#煤层后裂隙带均未沟通含水层。 (2) 采用数值模拟,开采 10# 煤层时,其导水裂隙带高度最大高度值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为 42.28 m,10#煤层导水裂隙带最高高 度距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