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球化语境下少数民族诗歌的书写策略_第1页
论全球化语境下少数民族诗歌的书写策略_第2页
论全球化语境下少数民族诗歌的书写策略_第3页
论全球化语境下少数民族诗歌的书写策略_第4页
论全球化语境下少数民族诗歌的书写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论全球化语境下少数民族诗歌的书 写策略 主持人语: 罗小凤拥有诗人、 学者和评论家的多重身份。她一方面埋 首于诗歌史研究,致力于对中国新诗传 统的再探讨,尤其在对中国新诗与旧诗 的关系上有非常扎实的研究。另外一方 面,她与当下诗坛保持着密切的互动, 用一个批评家的眼光来观察、审视和评 判同时代的写作,对诗人诗作的细读批 评往往有独到的发现和感悟。历史感、 当下性和诗人的敏锐触觉构成了罗小凤 多面的学术地图。 中国论文网 /5/view-11288373.htm 自 20 世纪 80、90 年代开始, “全 球化”便深入生活、文化等各个方面,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成为当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关键词。全 球化趋势促使世界各国文化相互渗透、 交融,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正如俞可平所指出的:“ 全球化既是一 种客观事实,也是一种发展趋势,无论 承认与否,它都无情地影响着世界的历 史进程,无疑也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 ”在全球化语境下,由于多元文化的 强势冲击和全世界对“ 全球化 ”的共同追 求,必然导致文化的趋同性不断增强, “民族性”则不断模糊,由此少数民族诗 歌的发展路径无可避免地发生变化。不 少诗人对自己的诗歌书写策略进行了调 整,不再将彰显“ 民族性”、为民族代言 作为主要的诗歌诉求,而是由个人话语 呈现民族话语并提升至人类话语的高度; 将本土文化、民族文化与人类文化相叠 映,不局限于民族本土文化的呈现,而 是在民族文化精神的追寻中将民族文化 精髓融入人类文化,极限性地发掘了民 族文化的厚度、深度;同时,少数民族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诗歌在传统文化观念与现代文明、世界 多元文化冲击的矛盾交织中传达了少数 民族诗人在全球化语境和现代化进程中 复杂而真实的心理状态。由此,全球化 语境下的少数民族诗歌形成其独特的发 展路径,从而构筑出独特的诗歌风景。 一、个体话语、民族话语、人类 话语的嵌合 在全球化语境下,少数民族诗人 们大都不再强调自己的“ 少数民族 ”身份, 甚至不愿以“ 少数民族诗人 ”的身份作为 标识,正如作家黄佩华所言:“实际上, 作家就是作家, 民族只是人为强加 在作家身上的标签,文学有自己的规律, 历史上有无数少数民族作家留下许多经 典的作品,后人并不会以其民族属性而 另眼相看 。 ”许多诗人超越民族、 地域、语言甚至种族、肤色、国界等各 种界限,将对所属民族的爱扩延及他人、 各民族、国家、世界及整个人类。他们 也在诗中书写“ 我” 的感受、情绪、生活 见闻、体验,但这个“ 我”所代表的“个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体”大多成为他们诗歌书写的出发点与 触媒。他们通过“ 我” 的个体感受、经验 呈现民族经验、民族记忆,通过个人话 语呈现民族话语,并将其提升到人类经 验、人类话语的高度。彝族诗人吉狄马 加笔下几乎每首诗都有“ 我 ”,但都不能 简单地将其理解为诗人自己,亦不能将 其与政治抒情诗中那种空泛的“大我” 相 提并论。他善于从个体之“我” 的真切感 知出发,抵达民族视阈中的“我” 。 “我” 既是诗人自己,又承载着整个彝族的记 忆与经验,代表着所有彝人。他以“我” 为诗歌的切入口所抒发的是自己作为个 体和彝族代言人的双重身份对故土与彝 族的爱,如他笔下的“ 妈妈 ”“你”“父亲” “母亲”等语汇,满贮着他对民族的爱和 对整个人类的爱,而诗中对这些“大爱” 的传达,不是架空于“ 人民 ”“祖国”“民族” “世界”“人类” 等大词基础之上,而是从 个体之“我”的真切感知出发,抵达对民 族与人类的爱,从而体现出民族意识、 人类情怀,形成一种善于从个人感遇抵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达人类命运,从民族生态延伸到国家、 世界景况,从个体生命拓展至生命本真、 存在本质的“ 穿透力”“超越力”。这种“ 穿 透力”“超越力”在做口弦的老人 彝 人梦见的颜色 土地 古老的土地 一支迁徙的部落 自画像 黑色的 河流 致自己 猎人的路 只因为 猎人和太阳 史诗和人 老去的斗 牛 死去的斗牛 黄昏 色素 我 想对你说 梦想变奏曲 母亲的手 等诗中都有体现,如黑色的河流 , 诗人透过写彝人的葬礼,不仅看到彝族 的精神、文化姿态:“ 我看见死去的人, 象大山那样安祥,/在一千双手的爱抚下, 听友情歌唱忧伤” ,还看到了 “人性的眼 睛闪着黄金的光” ,透过一个民族的人 与精神呈露了深刻的人性与精神本质, 从而抵达人类性。 致印第安人中诗 人亦巧妙地将彝人的个体感知提升为人 类情怀的博大之爱:“ 有一个彝族青年 / 他从来没有见到过印第安人/但他却深深 地爱着你们/那爱很深沉”而题辞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中诗人则将彝人的孩子对汉族保姆的感 恩之个体情感的体验,提升为超越一切 种族的、属于人类最崇高的情感:“我 在她的身上和灵魂里/第一次感受到了/ 那超越了一切种族的、属于人类最崇高 的情感。 ”其他的诗如 回望二十世纪 献给纳尔逊曼德拉 欧姬芙的家 园献给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美国女画家 在绝望与希望之间献给以色列诗 人耶夫达阿米亥 致他们等都从 个人感知出发,超越国界、人种、敌友 的各种界限,以大爱包容一切,抵达人 类和平与友爱的高度。诗人乡土情结极 其深厚,一直不忘自己是彝族人,不忘 彝族那片土地,但决不受束缚于这种民 族身份的自我认同,而是与国家、世界 接轨缝合,抵达人类性,正如他自己曾 自述的:“我在创作上追求鲜明的民族 性和世界性的统一。我相信任何一个优 秀的诗人,他首先应该是属于他的民族, 属于他所生长的土地,当然同样也属于 这个世界。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没有也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不会存在不包含个性和民族性的所谓世 界性、人类性,我们所说的人类性是以 某个具体民族的存在为前提的。 ”难怪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先生曾评骘吉 狄马加的诗“ 具有人类性”。 其他少数民族诗人也都尝试着通 过个体话语呈现民族话语、人类话语。 “80 后”诗人嘎代才让总是通过 “我”的体 认将个体话语与群体话语相互映衬形成 互文效果,如血缘:家族秘史中他 写道:“如果,静静的岗子上/一群人说 着悄悄话的时候/我的灵魂也在期间说着 同样的话。 ”“我”是“ 一群人” 中的“一个”, 而这“一群人 ”,显然是家族、民族的群 体,诗人巧妙地将个人话语融于群体话 语中。栗原小荻的真相则是通过 “我”的个体作为抒情主体进行抒情和叙 述,由此探寻一个悠久的民族、一块古 老地域的人们的精神、心灵,进而探寻 人类心灵、精神的本真和原型:“我就 是我/我的词典里/体现了民族精神/最透 彻的诠释/我的符号里/贯穿了人类运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最基本的特征/我就是我/我的血液里/沸 腾的是生命之泉/最原始的意志/我的呼 吸里/滤淀的是时空之间/最恒久的真谛。 ”诗人巧妙地从 “我”过渡到“民族精神”, 然后巧妙地提升到“ 人类运动 ”,形成了 “个体话语-民族话语-人类话语”的抒情 路径。何小竹的鬼城 (组诗)亦是 以个体撞击民族神话、拆解历史,是以 “我”之抒情出口传达群体话语甚至人类 话语,个体话语与群体话语、人类话语 相互嵌合呼应,巧妙地既保持诗歌的 “民族性”,又超越于民族性而具有 “人 类性”。倮伍拉且在 大凉山,大凉山 中试图在个体对大山之厚实、深沉的体 验中提炼出一种大山的品质作为彝族精 神的精魂,其实是一种特定的人类文化 情结的流露:“ 躺下成为山脉起伏 /躺下 成为河流/沉沉睡眠中/有梦哗啦啦喧响/ 鸟鸣在空谷飞起同样的回声/树林野草以 及庄稼/在风里的姿态是同样的/同样的/ 无论多少年已经过去。 ” 在个体 话语、民族话语与人类话语的嵌合中,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少数民族诗歌才能克服个人化写作狭隘、 琐碎的弊病和为少数民族代言的自我桎 梏与“井底之蛙 ”式的局限性,才能创作 出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的诗歌文 本。 二、本土文化、民族文化、 人类文化的叠映 每个人的成长都伴随着特定的本 土文化、民族文化,人是无法剥离文化 而独立存在的,诗人们的成长环境、生 活环境和写作环境都会受到民族文化的 影响,因而其创作亦会不自觉地受到民 族文化的影响。而作为少数民族诗人, 如何呈现本土文化、民族文化,成为他 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需要注意的 是,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既有其独具 的优势,亦无可避免地存在盲点和局限 性,正如有学者曾指出:“单个主体总 是拥有其视界的独一无二性,而既有对 他人的视域优势,又天然带有自己的盲 点和局限性。同样,由某区域人民在一 定时期内共同形成的文化,也会是瑕瑜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共存的,而有盲点和局限性的文化也会 对生活在该区域、该时代的具体的个人 产生影响。 ” 因而,在呈现本土文化、 民族文化时,诗人们必须审慎和警惕民 族主义的自我桎梏。如何才能不成为一 个固步自封、保守狭隘的民族保守主义 者?全球化语境下的少数民族诗人们善 于将本土文化、民族文化、人类文化相 叠映,都不仅仅限于将诗笔呈现自己的 民族文化,而是让其诗歌在富有浓郁的 民族文化色彩的同时拥有深刻的人类意 识。在突出民族文化特征和民族精神特 质时,超越民族题材局限,升华到人类 文化与人类精神层面,达到民族性和人 类性的统一。具体而言,他们一方面在 个性化的诗意言说中把民族的历史文化 呈现出来,展现一个古老文明的独特风 貌和一个民族的灵魂,凸显民族个性, 寻找所属民族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 中的位置;另一方面,他们都在异彩纷 呈的民族文化个性中寻找彰显人类共性 的文化特质,传达人类共同愿望的文化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质素,从而既实现了对民族身份的自我 认同,又可以发掘本土文化、民族文化 之“魂”,使之成为人类文化的瑰宝。这 种文化叠映的诗歌书写路径在云南傣族 诗人柏桦、彝族诗人吉狄马加、云南普 米族诗人鲁若迪基、重庆苗族诗人何小 竹、土家族诗人冉仲景、白族诗人栗原 小荻、苗族诗人彭世庄、贵州侗族诗人 杨文奇、四川藏族诗人列美平措、阿来, 西藏藏族诗人唯色、达娃次仁等人的诗 中都有体现。如柏桦笔下:“记忆中的 大黑山顶/长年不化的冰雪如同神话里遗 落的/洁白草帽/山间/外婆弯腰割草的姿 势/被朝晖定格/成为一种世人难以描画 的/经典。 ”“外婆漫不经心把一串串/贮藏 已久或刚刚收割的动人传说/随手扔进火 塘/爆米花一样/它们哔哔叭叭说话。 ” (乡村人物素描 茅草房里驼背的外 婆 )诗人书写的是乡村本土文化的一 个小细节,但他不露声色地滤掉了“民 族”和地域标签,本来是独属于少数民 族的“神话”“动人传说” 经诗人生动形象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的勾勒定格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细节,让 外婆口里的“ 传说” 与“神话”都超越了民 族、地域界限,实现了本土文化、民族 文化与人类文化的叠映,也实现了民族 文化精神的升华。 “最初的钟声 /凄切而震 凛地撞击/在黄河岸边升起的炊烟/苦难 者不仅是这个民族/还有民族的灵魂和土 地/死亡之血/涂抹着稻香的季节/剥落了 丰腴而清纯的颜色/我们的脚/找不到一 块敦厚的踏实/只好以一叶扁舟/于临水 的净土之上/燃一簇希望的微火。 ”(远泰 背影 ) 、 “选择冬季就是选择一种幸福/ 大地坚实,蓝天明澈/冬季能使高原凝固 /却无法冻结一个民族炽热如火的血液” (蒋永志高原的风 )等诗句也都是 在呈现民族文化、本土文化的同时超越 了民族、本土的视阈局限,将少数民族 的文化叠映在人类文化的长河中。彝族 诗人吉狄马加则在诗中试图发掘“彝魂” , 他把诗笔掘进了故土与彝族的文化深处, 在彝人梦见的颜色等诗中以代表彝 魂的红黄黑三色文化构建了彝族文化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灵魂, 一支部落的迁徙 彝人谈火 中“为我们的灵魂 /穿上永恒的衣裳” 的 “火文化”、 死去的斗牛 中的“铁文化” 及猎枪 孩子和猎人的背等诗中 的狩猎文化等都是“ 把彝族之魂融铸在 诗之魂里”, “既是彝魂的凝聚,又是我 们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表现”, 正因为如此,诗人才能被赋予“彝魂” 之 美誉,成为一个“ 文化符号 ”:“他不但 延续着一种最古老的文明,而且使这种 最古老的文明获得了现代性内涵,并以 富有诗意的姿态迅速走向世界。 ”何健 则在诗中表达羌人的迁徙游历和发展演 变,由此透视其民族精神的特质,如 “你这尔玛人的后裔 /何时从黄河之源流 芳到岷江两岸/银龙盘舞的江水/拴住粗 犷豪放的性格/一尾神翎响箭/钉稳游荡 的脚跟”( 羌民 )发掘羌民 “粗犷豪 放”的精神气质, “你发现,沿江两岸 /有 白色之石被羌人所崇拜/任你捡起一块/ 或对掉或砸烂或作为一件艺术品/而我不 能/被血漂白的石头会烫伤我的手甚至心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4 /白石头里困居着我民族的骁勇与悲壮/ 亘古不变的岷山可以作证”(困居在 白石头中的神 )则发掘羌族人的骁勇 与悲壮风骨,都是在诗中追寻与呈现羌 族民族精神、气质,让其定格为人类文 化的组成部分。四川藏族诗人蒋永志则 通过审视雪域高原藏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而在诗中表现藏民族的精神特质:“周 而复始的只是岁月/无法挽回的是地老天 荒/孤寂又有何妨/哪怕无尽的厮守长夜 苍茫。 ”(草地月 )表现了藏族坚韧 无畏、豁达超然、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 这是藏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人类文化的 重要构成。正如哈尼族诗人代表哥布所 说:“我很难想象一个离开自己的民族 文化背景而取得成就的作家诗人。我很 清楚,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最显在的文 化特征,诗歌更是民族的灵魂,所以我 用自己的母语进行创作。 ”“多年来我们 的诗歌一直在学习中迷失着自己,我们 不屑于向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都 急于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害怕自己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5 作品不像汉族作家的作品,不像先锋派 作家的作品,不像外国作家的作品;很 多年了,我们忽视了我们自己,忽视了 艰难地支撑着自己民族存在的文化,迷 失在对主流文化的盲目追随和民族生活 的表层描摹中,更多的人恰恰就迷失在 对三六汉语诗歌的临摹中,可惜我们不 知道。所以,作诗人,我只能说,我们 必须安于自己的边缘位置,努力实实在 在地写点什么或做点什么,就像生活在 这块土地上的人民那样。 ”事实上,自 己民族文化的根、魂灵都是人类文化的 重要构成,真正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全 球化强调文化的多元融合,只有真正将 自己民族文化的精髓发掘出来,以之与 其他民族、地域、种族、国家的文化进 行多元对话、交流,才能真正走向世界, 因而,本土文化、民族文化与人类文化 的叠映是全球化语境下真正走向世界的 有效路径。 当然,通常而言, 民族书写常常陷入本土文化、民族文化 的“感伤”中无可自拔,因而都具有一定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6 的自我桎梏:“ 民族的文本,甚至那些 看起来好像是关于个人和力比多趋力的 文本,总是以民族寓言的形式来投射一 种政治;关于个人命运的故事包含着民 族的大众文化和社会受到冲击的寓言。 ” 克服这种民族书写的局限,让民族文 化与人类文化叠映,与世界多元文化相 交织、交融,才能真正与世界多元文化 汇流,走向世界,不至于在全球化冲击 下被湮灭、消失。 三、民族传统、现代文明、多元 文化的交锋 全球化把整个世界都囊括在一个 公共范围中:“ 隐蔽和暴露的边界都发 生了变化,因为许多在以前看来是相当 遥远的活动现在都展现在了一个公共范 围中。 ”因而,全世界的各种文化相互 碰撞、渗透与交融,全方位地影响着少 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形成少数民族传统 文化的坚守与世界多元文化渗透之间的 交锋,而世界多元文化主要以现代文明 为主。与此同时,全球化带来生态意识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7 高涨,让更多的人反思现代文明的危机, 而意识到坚守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而少 数民族大多地处边远地区,对自然生态 的亲近成为与生俱来的心理诉求,因而 在他们的诗歌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 的交锋更为激烈,一方面是对本土文化、 民族文化传统的坚守,与对多元文化、 现代文明的警惕、抵触,审慎地应对现 代文明与异族异域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冲 击;一方面又是携带被多元文化、现代 文明浸润的眼光对本土文化、民族文化 传统进行反思,对本土文化、民族文化 的自我桎梏保持清醒的自觉自省。这种 传统与现代的交锋呈现了全球化语境下 少数民族诗人内心的矛盾、纠结的艰难 挣扎轨迹。 本土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是深植 于诗人内心与诗歌血脉中的,这些文化 传统常常不自觉地影响他们对现代文明、 多元文化的态度,如昂族诗人艾栗木诺 在候机厅中表达了她对现代文明的 隔膜和抵制:“ 今天我要在黑暗里独自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8 飞翔一次/我的这次飞行借助/一只大鸟 做的乌鸦/我猜测 20 元的保单/就要和我 的身份证号码接上暗号了/拥挤的 大厅很静很静/我听见我的心里掉进了一 根针。 ”诗人在诗中丝毫未提及其所属民 族,更未提及任何民族文化、本土文化, 但作为少数民族一员的她在“候机厅” 这 个充满现代性的场所的出现就是民族文 化存在的一个“ 人证” 。在昂族文化熏陶 下成长起来的诗人,无论她身处什么场 所,都不自觉地携带着其所属民族的文 化传统,当她与“ 候机厅”这个现代文明 的“物证”相逢所产生的不适、隔膜与抵 制就是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的 交锋,少数民族诗人们无时无处不处在 这种交锋中。普米族诗人曹翔则在家 乡的泸沽湖中传达了他面对现代文明、 文化冲击所产生的排斥和“受伤” 感: “当年,家乡的泸沽湖 /平静的湖面/母系 大家庭温暖的日子/照耀宁静的村庄/那 是真正云淡风轻的日子/如今,家乡的 泸沽湖/当如今,家乡的泸沽湖/村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9 庄失去了往日的宁静/舅舅丢失了古老的 渔网/年轻人划渡着兴奋的游客/在自己 的家乡成为了过客。 ”毛南族诗人谭亚洲 也在寻找“失踪了的那个自己” ,如他在 遥望彼岸中书写的:“我翻阅往昔 所有的困惑/寻找失踪了的那个自己/看 到对岸悬挂着半圈彩虹/我想化为一朵白 云飞去但我无法破译船和桥的秘密/逝 者如斯夫令我胆战心惊/风猛击我颤抖 的脊梁/我呕出一颗心来,带着血 滴”这都是少数民族诗人们在面对 现代文明、文化的冲击、震荡时内心的 焦虑、失落与对现代文明的审慎,是少 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文化的交 锋在他们内心深处的映证。 值得审慎的是,少数民族的文化 本身存在许多缺陷、闭塞的痼疾,因而 少数民族诗人需要批判性地对待自己所 属民族的文化,在处理民族文化中丰富 的民族神话传说、史诗、歌谣、叙事诗、 抒情诗、民歌等诗歌资源与外来文化交 锋时,既应保持自己的判断,又不能盲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0 目地排斥他者。 在全球化语境下,各民族的精神 产品更是成为了公共的财产,但如果诗 人所属民族的传统文化未能与世界文化、 现代文明对接,便有可能被全球化趋势 冲击到边缘甚至消失:“ 当两种文化未 能对接时,某些东西就会失去。失去多 少我们不能确定,因为在那些失去某些 东西的人之中就有我们。 ” 如何让自 己的民族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现代文 明对接,关键就是发掘民族文化传统的 魂灵,与世界文化、现代文明对话、交 流,在交锋与对接中融入世界多元文化。 在面对本土文化、民族文化传统 与现代文明、文化的交锋、冲突时,少 数民族诗人中做得比较出色的无疑是吉 狄马加,作为彝人的后代与代言人,他 一方面自觉地、鲜明地以“彝人” 的身份、 角色发声,深掘本土文化、民族文化传 统的精魂,一方面又对全球化语境下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