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炭工业五年盘点_第1页
山西煤炭工业五年盘点_第2页
山西煤炭工业五年盘点_第3页
山西煤炭工业五年盘点_第4页
山西煤炭工业五年盘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煤炭工业五年盘点 (2003 年2008 年) 过去 5 年,是山西煤炭工业发展最好最快、对全省经济 社会发展贡献最大的时期,是煤炭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发展方 式深刻变革的时期,也是煤炭工业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 众最多的时期。5 年来,全省煤炭行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省委、省政府走出“四条路子” 、实现 “三个跨越”的战略 部署,努力在集团化、清洁化、多元化、现代化、内涵式发展 上下工夫,全省煤炭工业发生了深刻变化,逐步走上了转型 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轨道,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 快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与 2003 年相比: 1、全省矿井数量减少 46.7%,由 4878 座减少到 2598 座; 煤炭年产量增长 46.7%,由 4.5 亿吨增加到 6.6 亿吨。 45232 51495 55426 58142 61237 65577 30000 35000 40000 45000 50000 55000 60000 65000 70000 万 吨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图 -1 山 西 煤 炭 产 量 增 长 趋 势 2 三 维 柱 形 图 1,2002, 5000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煤炭年出省销量增长 76.7%,由 3 亿吨增加到 5.3 亿 吨。 29907 35543 43282 46641 52781 53324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40000 45000 50000 55000 万 吨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图 -2 山 西 煤 炭 出 省 销 量 增 长 趋 势 3、煤炭行业年销售收入增长 3.85 倍,由 722 亿元增加 到 3500 亿元。 4、煤炭行业实现利润增长 3.9 倍,由 65.3 亿元增加到 3 320 亿元;上缴税收增长 3.7 倍,由 88.5 亿元增加到 415 亿元。 153.8 239.6 351.7 449.6 558.2 735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亿 元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图 -3 山 西 煤 炭 行 业 利 税 增 长 情 况 46.7 76.7 385 378 050 100150 200250 300350 400 % 图 -4 2003-2008年 山 西 煤 炭 总 量 和 效 益 指 标 增 幅 对 比 产 量 增 幅出 省 销 量 增 幅 销 售 收 入 增 幅利 税 增 幅 5、国有重点煤炭企业职工年人均收入增长 1.9 倍,由 15130 元增加到 43988 元。 4 图 -5 山 西 国 有 重 点 煤 炭 企 业 职 工 年 人 均 收 入 增 长 情 况 15130 20566 27040 31968 35672 43988 05000 1000015000 2000025000 3000035000 4000045000 50000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元 6、全省各类煤矿单井平均规模提高了 3 倍多,由 7.4 万 吨提高到 36 万吨左右。 图-6 山西矿井数量和单井规模变化趋势 4671 4295 4278 3194 2806 2598 9.5 13.9 16.8 32.2 36 28.3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座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万 吨 矿井数量 单井规模 7、五大煤炭集团非煤产业销售收入由 76 亿元增加到 942 亿元,五年增长 了 11 倍多,非煤产业占销售收入的比重 由 23.6%提高到 43.4%。 5 76 149 250 394 484 942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亿元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图 -7 山西五大煤炭集团非煤产业销售收入变化图 8、 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由 2003 年的 1.18 下降到 2008 年的 0.42,为同期全国百万吨死亡率的 35.5%。 图-8 山西和全国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对比 4.17 3.08 2.811 2.041 1.485 1.182 1.18 0.98 0.905 0.845 0.74 0.42 0 1 2 3 4 5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人 / 百 万 吨 全国 山西 五年来,全省煤炭行业全面推进结构调整、采煤方法改 革、资源整合、关小建大、矿井机械化改造、煤炭产销调控、 安全标本兼治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 1、认真推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理顺行 业管理体制,建立资源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煤矿和产煤城 市转产转型机制、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开征可持续发展基金 6 等重点工作进展顺利。2008 年,征收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基 金 166 亿元,累计征收 269 亿元。 2、大力推行煤炭资源整合。2005 年 8 月在全国率先开 展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全省市以下煤矿数量由整合前的 4389 座减少到目前的 2598 座,整合压减矿井比例达到 40.8%;9 万吨/ 年以下的矿井全部淘汰;全省保留 矿井全部实行了资源 有偿使用。 3、大力推进采煤方法改革。地方县及以下煤矿投入 200 多亿元,全部实现了壁式开采;年产量 60 万吨以下矿井实现 了“ 一井一面” ; 产能在 30 万吨/ 年以上的 矿井数量达到 919 座,占全部矿井数量的 35%。全省累计 建成高产高效煤矿 37 座,占到全国的 21.64%,其中,千万吨 级的井工矿井 4 座。 煤矿采区资源回收率由 31%提高到 69.89%。 图-9 山西煤炭工业资源回收率变化图 31 50.48 56.96 63.84 64 69.89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 4、加快建设煤矿瓦斯监测监控、生产矿井产量监控和井 下人员管理“三大系统”。 5、建立和完善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 7 和服务社会化的煤炭行业社会保障体系。11 户国有重点煤 矿企业参保职工达 51.2 万人,参保率达到了 100%;全省煤 矿井下意外伤害险参保职工达 30.58 万人;全国第一家煤炭 行业专业保险公司中煤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申办程序全 部完成,即将挂牌运行;建成了大同、山西焦煤、晋城、阳泉 四个尘肺病治疗中心,已对 200 余名患者进行了临床灌洗治 疗,对井下采掘一线的 12.7 万名职工进行了尘肺病普查。 6、扎实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2008 年 9 月省政府作出了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决定,煤 矿企业兼并重组加速推进。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兼并、收购改 造地方煤矿 186 座,国有大集团和地方区域小集团产量已占 到全省煤炭总量的 60%以上。到 2010 年底,在全省煤炭产能 不增加的前提下,将矿井个数再压减 50%以上,控制在 1500 座以内;将煤矿企业规模提高到 300 万吨/年以上; 使矿井单井 规模提高到 67 万吨/ 年; 在全省形成 2-3 个年生 产能力上亿吨 的特大型煤炭集团,3-5 个年生产能力 5000 万吨以上的大型 煤炭企业集团,使大集团控股经营的煤炭产量占到全省总产 量的 75%以上。 7、不断加大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五年间,全省煤炭 系统累计完成的植树造林面积 70 万亩,完成矸石山治理 1 万 3 千多亩,近百个单位绿化达标;国有重点煤矿全部完成 储煤场设施建设和改造工作;200 座地方煤矿完成防风抑尘 8 网等储煤场设施建设;矿井水净化利用率已达到 80%以上, 废水基本做到了达标排放。 8、为抗击雨雪冰冻和地震灾害作出突出贡献。在 2008 年初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期间,国有重点煤矿和地方骨干煤矿 顾全大局,春节不放假,主动放弃效益较高的品种煤生产, 努力增加电煤生产,煤矿企业减少收益 20 多亿元,保证了受 灾省市的电煤需求,各受灾省和用煤企业纷纷来电来函致谢。 在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我省煤炭系统立即组织 6 支矿山救 护队共 184 名矿山救护队员奔赴灾区抢险救灾,全省煤炭系 统累计捐款近 4 亿元,缴纳特殊党费近 6000 万元,捐赠物资 折合人民币 1000 多万元,并对四川省灾区 6 家国有煤矿企 业进行对口恢复生产援助。 9、积极应对全球金融风暴。坚持“灵活、审慎” 的经营策 略,力控煤价下滑,严防煤款拖欠。各级煤炭部门认真落实 “以需以效定销、以 销以运定 产” 措施,适度 调控总量,力保煤 炭供求紧平衡。到 2008 年底,港口存煤开始下降,煤价大幅 下滑的势头初步得到遏制,货款回收保持稳定,全行业生产 经营基本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