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苏州大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考博真题_第1页
2013苏州大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考博真题_第2页
2013苏州大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考博真题_第3页
2013苏州大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考博真题_第4页
2013苏州大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考博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写 在 前 面 的 话 : 本 人 学 临 床 的 , 跨 专 业 报 考 医 学 细 胞 与 分 子 生 物 学 博 士 研 究 生 , 由 于 上 班 忙 , 根 本 没 有 太 多 时 间 复 习 。 幸 运 的 是 , 通 过 上 网 找 到 了 许 多 高 校 的 历 年 考 题 , 最 终 仅 用 两 周 时 间 复 习 的 情 况 下 , 顺 利 考 上 。 非 常 感 谢 那 些 参 加 过 考 试 的 网 友 将 自 己 获 得 的 考 试 信 息 无 私 奉 献 给 后 来 者 ! 其 实 , 题 目 做 多 了 就 会 发 现 , 考 来 考 去 , 重 点 也 就 是 那 些 。 在 此 , 我 也 毫 不 保 留 地 将 我 考 试 用 过 的 资 料 ( 历 年 真 题 题 目 +我 整 理 的 参 考 答 案 ) 献 给 有 需 要 的 朋 友 , 希 望 对 你 的 复 习 有 所 帮 助 。 如 果 考 上 了 , 不 妨 告 诉 我 一 声 , 让 我 分 享 你 成 功 的 喜 悦 ! 363912577 2013苏州大学(分子生物学+ 免疫学)考博真题 发布日期:2013-06-10 (一)2013 苏州大学分子生物学 名词解释: 组蛋白组蛋白(histones)真核生物体细胞染色质中的碱性蛋白质,含精氨酸和赖氨酸等碱性氨基酸 特别多,二者加起来约为所有氨基酸残基的1/4。组蛋白与带负电荷的双螺旋 DNA 结合成 DNA-组蛋白复合 物。因氨基酸成分和分子量不同,主要分成5类。组蛋白是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基本结构蛋白,是一类小分 子碱性蛋白质,有六种类型:H1、H2A、H2B、H3、H4及古细菌组蛋白,它们富含带正电荷的碱性氨基酸, 能够同 DNA 中带负电荷的磷酸基团相互作用。 DNA 重组 DNA 重组(DNA recombination)指 DNA 分子内或分子间发生的遗传信息 的重新共价组合过程。包括同源重组、特异位点重组和转座重组等类型,广泛存在于各类 生物。体外通过人工 DNA 重组可获得重组体 DNA,是基因工程中的关键步骤。 转录转录是遗传信息由 DNA 转换到 RNA 的过程。作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第一步,转录 是 mRNA 以及 非编码 RNA( tRNA、rRNA 等)的合成步骤。 (逆转录(reverse transcription)是以 RNA 为模板合成 DNA 的过程,即 RNA 指导下的 DNA 合成。此过程中,核酸合成与转录(DNA 到 RNA)过程与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 (RNA 到 DNA)相反,故称为逆转录。逆转录过程是 RNA 病毒的复制形式之一,需逆转 录酶的催化。 逆转录过程的揭示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重大发现,是对中心法则的重要修 正和补充。人们通过体外模拟该过程,以样本中提取的 mRNA 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 下,合成出互补的 cDNA,构建 cDNA 文库,并从中筛选特异的目的基因。该方法已成为 基因工程技术中最常用的获得目的基因的策略之一。) SNP:SNP-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全称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是指在基因组上单个核苷酸的变异,形成的遗 传标记,其数量很多,多态性丰富。指在基因组上单个核苷酸的变异,包括置换、颠换、缺 失和插入。从理论上来看每一个 SNP 位点都可以有4 种不同的变异形式,但实际上发生的 只有两种,即转换和颠换,二者之比为2 :1。SNP 在 CG 序列上出现最为频繁, 而且多是 C 转 换为 T ,原因是 CG 中的 C 常为甲基化的,自发地脱氨后即成为胸腺嘧啶。一般而言,SNP 是指变异频率大于1 %的单核苷酸变异。在人类基因组中大概每 1000 个碱基就有一个 SNP ,人类基因组上的 SNP 总量大概是3 10E6 个 。 基因基因(遗传因子)是遗传的基本单元,是 DNA 或 RNA 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 特定核苷酸序列。基因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使后代出现与亲代相似的性状。 也通过突变改变这自身的缔合特性,储存着生命孕育、生长、凋亡过程的全部信息,通过 复制、转录、表达,完成生命繁衍、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生物体的生、 长、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它也是决定生命健康的内在因素。因此, 基因具有双重属性:物质性(存在方式)和信息性(根本属性) 。 抑癌基因抑癌基因也称为抗癌基因。正常细胞中存在基因,在被激活情况下它们具有抑 制细胞增殖作用,但在一定情况下被抑制或丢失后可减弱甚至消除抑癌作用的基因。正常 情况下它们对细胞的发育、生长和分化的调节起重要作用。 操纵子操纵子:操纵子(operon):指启动基因、操纵基因和一系列紧密连锁的结构基因的总称。转 录的功能单位。很多功能上相关的基因前后相连成串,由一个共同的控制区进行转录的控制,包括结构基 因以及调节基因的整个 DNA 序列。主要见于原核生物的转录调控,如乳糖操纵子、阿拉伯糖操纵子、组氨 酸操纵子、色氨酸操纵子等 RNA 干扰 RNA 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是指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由双 链 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诱发的、同源 mRNA 高效特异性降解的现象。 由于使用 RNAi 技术可以特异性剔除或关闭特定基因的表达, (长度超过三十的 dsRNA 会 引起干扰素毒性)所以该技术已被广泛用于探索基因功能和传染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的基因 治疗领域。 (其他忘了) 简答题:1)简述 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有什么科学意义: DNA 双螺旋结构的提出开始便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使遗传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 “生命之谜”被打开,人们清楚地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1953年,沃森和克 里克发现了 DNA 双螺旋的结构,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使遗传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 “生命之谜”被打开,人们清楚地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在以后的近50年里, 分子遗传学、分子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等新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奥 秘从分子角度得到了更清晰的阐明, DNA 重组技术更是为利用生物工程手段的研究和应用 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2)什么是基因克隆,通过图示来说明克隆某条基因的基本过程: 基因克隆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具有革命性的研究技术,可概括为 分、切、连、转、 选。最终目的在于通过相应技术手段,将目的基因导入寄主细胞,在宿主细胞内目的基因 被大量的复制。 3)什么是表观遗传学,其研究进展有哪些: 比较通俗的讲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在没有细胞核 DNA 序列改变的情况时,基因功能的可逆 的、可遗传的改变。也指生物发育过程中包含的程序的研究。在这两种情况下,研究的对 象都包括在 DNA 序列中未包含的基因调控信息如何传递到(细胞或生物体的)下一代这 个问题。在西方文字中 epigenetics 即指在 DNA 包含的遗传信息以外附加的(希腊文前缀 epi-) 。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了可遗传的变化的一 门遗传学分支学科。表观遗传的现象很多,已知的有 DNA 甲基化(DNA methylation) , 基因组印记(genomic imprinting) ,母体效应(maternal effects) ,基因沉默(gene silencing) ,核仁显性 ,休眠转座子激活和 RNA 编辑(RNA editing)等。 表观遗传学补充了“中心法则”忽略的两个问题,即哪些因素决定了基因的正常转录和翻译以及核 酸并不是存储遗传信息的唯一载体; 在分子水平上,表观遗传学解释了 DNA 序列所不能解释的诸 多奇怪的现象。如: 同一等位基因可因亲源性别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基因印记疾病,疾病严重程度也 可因亲源性别而异。表观遗传学信息还可直接与药物、饮食、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等联系起来,营 养状态能够通过改变表观遗传以导致癌症发生,尤其是维生素和必需氨基酸。 此外,表观遗传学信息的改变,对包括人体在内的哺乳动物基因组有广泛而重要的效应,如转录抑 制、基因组印记、细胞凋亡、染色体灭活等。DNA 甲基化模式的改变,尤其是某些抑癌基因局部甲 基化水平的异常增加,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研究发现,肿瘤细胞 DNA 存在广泛的低甲基化和局部区域的高甲基化共存现象,以及总的甲基化能力增高,这3个特征 各以不同的机制共同参与甲基化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如胃癌、结肠癌、乳腺癌、肺癌、胰 腺癌等众多恶性肿瘤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个或多个肿瘤抑制基因 CpG 岛甲基化。而表观遗传学改 变在本质上的可逆性,又为肿瘤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策略。所以,随着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深入,肯定 会对人类生长发育、肿瘤发生以及遗传病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做出新的贡献,也必将在其他领域中 展示其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广阔的前景。 4)什么是逆转录 PCR,其原理、步骤是什么,并简单设计一个研 究课题,使用上逆转录 PCR RT -PCR 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原理是:提取组织或细胞中的总 RNA,以其中的 mRNA 作为模板, 采用 Oligo(dT)或随机引物利用逆转录酶反转录成 cDNA。再以 cDNA 为模板进行 PCR 扩增,而获得目的 基因或检测基因表达。RT-PCR 使 RNA 检测的灵敏性提高了几个数量级,使一些极为微量 RNA 样品分析成 为可能。该技术主要用于:分析基因的转录产物、获取目的基因、合成 cDNA 探针、构建 RNA 高效转录系 统。 操作步骤 :1. 总 RNA 的提取:见相关内容。 2. cDNA 第一链的合成:目前试剂公司有多种 cDNA 第一链试剂盒出售,其原理基本相同,但操作步 骤不一。现以长沙赢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操作手册为例: (1)在0.5ml 微量离心管中,加入总 RNA 1-5g,补充适量的 DEPC H2O 使总体积达11l。在管中 加10M Oligo(dT)12-18 1l,轻轻混匀、离心。 (2)70加热10min,立即将微量离心管插入冰浴中至少1min。 然后加入下列试剂的混合物: 10PCR buffer 2l 25mM MgCl2 2l 10mM dNTPmix 1l 0.1M DTT 2l 轻轻混匀,离心。42孵育2-5min。 (3)加入 Superscript1l ,在42水浴中孵育50min。 (4)于70加热15min 以终止反应。 (5)将管插入冰中,加入 RNase H 1l ,37孵育20min,降解残留的 RNA。-20保存备用。 3PCR: (1)取0.5ml PCR 管,依次加入下列试剂: 第一链 cDNA 2l 上游引物(10pM) 2l 下游引物(10pM) 2l dNTP(2mM) 4l 10PCR buffer 5l Taq 酶(2u/l) 1l (2) 加入适量的 ddH2O,使总体积达50l。轻轻混匀,离心。 (3) 设定 PCR 程序。在适当的温度参数下扩增28-32个循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与准确,可 在 PCR 扩增目的基因时,加入一对内参(如 G3PD)的特异性引物,同时扩增内参 DNA,作为对照。 (4) 电泳鉴定: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灯下观察结果。 (5) 密度扫描、结果分析:采用凝胶图像分析系统,对电泳条带进行密度扫描。 5)简述你的硕士期间研究课题内容,其中有哪些不足之处,如何完 善这些不足之处,课题中使用了哪些分子生物学方法,为什么要用 这些方法。 (纯放水的题。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