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相关理论在书法赏析当中的运用_第1页
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相关理论在书法赏析当中的运用_第2页
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相关理论在书法赏析当中的运用_第3页
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相关理论在书法赏析当中的运用_第4页
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相关理论在书法赏析当中的运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相关理 论在书法赏析当中的运用 摘 要: 通过阅读阿恩海姆艺术 与视知觉一书,了解了格式塔等相关概 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在书法赏析过 程中的作用。 中国论文网 /4/view-12708246.htm 关键词:艺术与视知觉 格式塔 书法艺术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 码:A 文章编号: 1003-9082(2015)12-0396-01 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一 书中,细致的分析了艺术与视知觉的密 切关系,将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引入到 了审美心理的研究领域,格式塔心理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艺术创作与接受的各个环节中都起到了 重要的作用。 格式塔是德文 gestalt 的音译,意 谓组织结构或整体格式塔心理学的另一 译名是“完形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所 研究的出发点就是“ 形” , 格式塔心理 学认为,任何“ 形” 都是知觉进行了积极 组织或建构的结果或功能,人们在艺术 形式中知觉到的样式,不是客体本身就 有的实在结构,而是对象的刺激与大脑 皮层反应的统一。 格式塔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 第一,凡是格式塔,都是由各个 部分组成,但绝不等于构成他的所有部 分之和,一个格式塔是一个完全独立于 这些部分的全新的整体。第二,格式塔 的第二个基本特征是其“ 变调性 ”。一个 格式塔,即使在其各构成成分如大 小、方向、位置等均改变的情况下,格 式塔仍然存在(或不变) 。 在格式塔心理学中,任何形都是 一个格式塔。所谓“ 形” ,是一种具有高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度组织水平的知觉整体,自身有着独立 于其他构成结构的独特性质。从以上对 格式塔的两种基本特征看,其中所指的 “形”,不是单纯的“形状”,而是经验中 的组织或结构,并且与视知觉活动密不 可分。 可以说,这个“ 形”和书法当中的 “势”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书法艺术是 一种线性的艺术,每一个笔画、偏旁部 首直至整个汉字,在书写的过程当中都 会讲究到“取势 ”一说。每个部分都会有 自己的“势”,但是汉字不会存在于这些 单独的笔画里面,而是存在于整体配合, 书法艺术也不是单个的笔画相加,而是 在视知觉的作用下,将这些“势” 整合在 一起,从而构成一个字。例如,欧阳询 的九成宫醴泉铭 ,欧字向来是以“险 峻”著称,这种 “险”就是指一些单个笔 画取势其实不是平衡的,比如像“青” 字, 可以看到帖子里面有很多不同的取势, 但是最后看到这个字都是“转危为安” 非 常稳定,是独立于基本笔画的新的整体。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格式塔的定律非常的多,但是总 的来说有一条是“ 完形” ,这也是为什么 格式塔心理学被称为是“ 完形心理学 ”。 心理学家用实验证明,整体是先于部分 出现的,知觉过程就是一个组织过程, 在视知觉接受大量刺激的情况下,我们 的大脑会把接受到的信息组织成一个整 体,一个在背景上出现的完整的形。 所以,其实在看到一幅书法作品 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先感受到作品整体 的势能。例如,书法史上非常有名的 兰亭序 ,我们欣赏时可以感受到自 有一种由内而外的气韵生动之感,起笔、 落笔、笔势、每个不同的壁画都有一种 走势,笔画与笔画之间的留白与间隔, 笔画本身的飞白与填实,都给人不同的 视觉感受,视线伴随笔画的走势完成的 欣赏过程,真是非常的酣畅淋漓,给人 大快朵颐之感。 格式塔心理学的许多试验表明, 当一种简单规则的格式塔呈现于眼前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人们会感到极为舒服和平静,被认为是 美和愉快的线条(中国书法正是线条的 艺术) ,一般都是那种最简单最规则的 线条,即较为流畅、平直的线条。被认 为丑的线条大都是缺乏连续性,线与线 交叉重叠, (在书法中最忌笔画的碰撞、 拥挤和重叠)分割成好几个互不联系的 空间。 这样的线条与知觉追求简化的原 则是一致的,他们绝对不会使知觉活动 受阻,也不会引起任何紧张和憋闷的感 受。当一件作品被认为是具有简化性时, 人们往往是指这件作品把丰富的意义和 多样化的形式组织在了一个统一的结构 当中。像书法当中我们所熟知的章草, 即是由复杂的篆书向隶书转变过程当中 的一种衍生书体。 但是,视一个图形“简单” 或“稳 定”,并不等于感觉他们 “有意味”,反 之亦然。许多实事证明,在大多数人眼 里,那种极为简单和规则的图形是没有 多大意思的。相反,那种稍微复杂、稍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微偏离,稍不对称,无组织性的图形, 倒是有更大的刺激性和吸引力,因为这 类图形一般能唤起人们更长时间的视觉 注意和更大的好奇心。其不平衡性,偏 离了在人心中应该有的位置,而正是这 种偏离造成了距离感,这种距离感将人 心中的一些潜在感情激发出来,渡过了 最开始的不适应期之后,便进入了审美 的阶段。 实际上,对于更进一步的书法艺 术欣赏正是这样:那些规则、工整、少 变化的楷书,初一看觉得十分的公正秀 丽,但是久而久之便感觉到其中气息近 俗,没有意趣追求。例如明代前期风行 一时的台阁体便是如此,只求端雅雍容, 而无文人清趣。相反,那些富于变化的 行草书,如王羲之的“ 兰亭序 ”;颜真卿的 “祭侄稿”;米芾的“蜀素帖”等等,这些作 品多少年来流传至今,受到行家的一致 赞许,足以证明其书法造诣和成就是异 乎寻常的,重要的一点是其艺术魅力, 令人百看不厌,富于变化,笔笔不同。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米芾曾说:“ 古人书各个不同,若一一 相似,则奴书也” 。例如,王羲之的 “兰 亭序”, “之”字最多却无一相似;米芾的 “蜀素帖”, “一” 字最多却无一雷同。笔 法、墨法、章法都在形态上赋予了千变 万化,所以才令人百看不厌、目不暇接, 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和无尽的韵味。 前面我们已经说到,最先出现在 人的脑海当中的是一种整体性的概念, 中国的书法艺术充分体现了格式塔的完 形特征,每个单个的汉字是一个形,甚 至每个偏旁部首也是如此,它们在书法 艺术家在布局与谋划和视知觉的作用下 构成了一个整体。可以说在一幅成熟的 书法作品中,部分与部分的联系是一种 “内在的”联系,而不是部分与部分之间 表面的“接合 ”,正是由于内在的联系或 融合,才使得这些成熟的书法作品成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