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卷_第1页
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卷_第2页
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卷_第3页
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卷_第4页
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 2010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试卷 语文试题 命题人:孔卫予 第卷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纤巧(qin) 贫瘠(j) 舆马(y) 翘首以待(qio) B泥淖(no) 经传(zhun) 远阜(b) 自怨自艾(y) C嗥叫(o) 憎厌(zng) 黏合(nin) 引吭高歌(hng) D给以(gi) 粗犷(gung) 赭色(zh) 铩羽而归(sh)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蠕动 缔造 瞠目结舌 概莫能外 B轻蔑 沉缅 怨天尤人 入不付出 C落漠 峥嵘 震耳欲聋 完美无暇 D安详 发轫 毛骨耸然 良辰美景 3. 下列依次填入划线处的词语,最贴切的一项是( ) (1)在学问的海洋中,有无数的蓬莱仙岛, 其中,其乐融融。 (2)获得真正的教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 和掌 握各国作家与思想家的作品。 (3)当家园 ,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 A涉猎 熟悉 废失 B涉及 熟习 废失 C涉及 熟悉 荒废 D涉猎 熟习 荒废 4.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时间可怪啦!一会儿下雨,一会儿天晴,一会儿万里无云,一会儿狂风大作, 真是气象万千,让人摸不着头脑。 B已经到了完成任务的最关键的时刻,班长不禁大喊:“同志们,功败垂成,在此一 举啊!大家再加一把劲!” C尽管这部影片的故事情节和演员的表演都很难让人满意,但瑕不掩瑜,它的音乐仍 深得观众喜爱。 D毛泽东主席虽然不是专职的文学家,但他的诗词成就极高,不乏像贺新郎咏史 这样惊世骇俗的杰作。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腐败已成为社会的毒瘤,反腐败的问题是全社会的公民都高度关注、深恶痛绝的。 B收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大部分史学家主要精力就用 在 这个方面。 C蔡元培广罗人才,各派人物云集京师大学堂,北大一时既是新文化成长的园地,又 2 是 新旧文化激烈交锋的场所。 D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沙乡年鉴 ,作者是由被称为美国环保之父的奥尔多利奥 波德完成的。 6.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已经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细细想来,便知晴日多 于阴雨,收获多于劳作。 B然而,对思想家或作家的每一部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 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C他们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然而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基于同一事实:他们正 在路上。 D罗曼罗兰因此而热泪盈眶, “让我把你抓紧!亲爱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 罗 曼罗兰叫道。 7.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划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对尚存的乡村传统文化挖掘、保存,并根据新的情 势加以改造, 有助于共同体的维护与重建 不仅能重构农民的意义与价值系统 而且还能增加村庄社区的黏合能力 建设与农民现实生活相匹配的乡村新文化 消减他们因社会急剧变迁而产生的“拔根”感 A B C D 8. 下面是某报社记者小王给某中学校长写的便条,划线词语中使用得体的一个是( ) 李校长: 您来信约我莅临贵校采访学生社团活动,我很乐意,定会拨冗如约。具体时间 容我安排后,再另行通知。可否?此致 敬礼! 小王 11 月 1 日 A B C D 9. 下面对必修一课文的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相信未来这首诗歌,用“美丽的雪花” “托住太阳的大海”等意象,表达出对未 来的执着和期盼;并以“相信未来”为主旋律统领全诗,反映了诗人坚定的信念。 B 劝学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态度与方法等三个角度,并采用比喻、 对比的论证方法,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 C 想北平以说说对北平的爱写北平的特点赞颂北平想北平为情感思路,选 择富有日常生活情趣的画面与事物,运用华丽的辞藻,表达老舍对北平的深情。 3 D 江南的冬景描绘了曝背谈天、郊野植被、微雨寒村、江南雪景、郊外散步等五幅 图景,它们是自然景观与作者心情融合的产物,寄寓了作者悠闲洒脱的情怀。 10. 下列对必修一文学常识的叙述,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荀子是荀子独自所著的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荀子,名况,战国时期赵国人,与孟 子同为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但两人的思想有较大的分歧。 B中唐人韩愈、柳宗元,按照籍贯,我们可称之为韩昌黎、柳河东;按照官职,可称 之为韩吏部、柳柳州。他们两人还共同倡导“古文运动” ,并同列“唐宋八大家” 。 C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 四世同 堂 ,话剧茶馆 龙须沟 ,散文想北平 故都的秋等。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南宋文学家,宋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豪放派词的鼻 祖,散文上与父苏洵、弟苏辙同列“唐宋八大家” ,在美术书法等领域也有很高成就。 11. 下列对诗歌、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B我要用手指那拥向天边的排浪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D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2、13 两题。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 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 三月的春帏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 是个过客 12对错误这首诗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节以“莲花的开落”比喻“打江南走过”的“我”的容颜憔悴,突出“我”倍 受相思煎熬。 4 B “东风不来” 、 “跫音不响”既点出环境的冷清幽静,又暗示等待的人没有归来。 C “柳絮不飞” “春帏不揭”的状态,和“寂寞的城”“窗扉紧掩”的比喻,刻画了闺 中女子寂寞、闭锁的心境。 D第三节表明“我”并不是女子等待的“归人” , “我”只是骑着马路过这个江南小城。 13对错误这首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莲花” 、 “柳絮” 、 “青石” 、 “春帷” 、 “窗扉”都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出现的意象, 在诗中营造了浓厚的江南气息,使诗歌具有古典美。 B “美丽的错误”是本诗的诗眼,说是个“错误” ,是因为“我”并不是闺中女子所等 待的那个人;说是“美丽”的,则强调女子容颜漂亮,让人惊艳。 C诗歌首尾呼应,主部部分(第二节)以“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为界,前面三句和 后面三句在内容上和句式上基本相同,使全诗结构齐整而巧妙。 D诗歌运用了“我”与女子两种视角, “我”和“你”两个叙述人称,并使他们巧妙地 结合在一起。诗中自始至终未点明“我”与女子的关系,反而留下丰富的遐想空间。 14.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D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15. 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现代汉语最相近的一项是( )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D.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16. 下列各项中,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 A而耻学于师 始指异之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顺流而东也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小学而大遗 D侣鱼虾而友麋鹿 舞幽壑之潜蛟 17. 下列各句中,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好古文,不拘于时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820 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 5 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 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 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 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 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 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 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 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 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18. 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日与其徒上高山:徒弟。 B箕踞而遨:像簸箕一样。 C岈然洼然:地势低陷的样子。 D吾向之未始游:向来。 19下列加点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A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蟹六跪而二螯 B望西山,始指异之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C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 D游于是乎始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0. 对本文的分析与鉴赏,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开头写自己遍游山水,是希望在山水中找到安慰,摆脱痛苦,但所到之景幽远 冷僻,给人抑郁之感,反而在无形中强化了作者被贬谪后的孤独感。 B第二段中,作者采用烘托手法,以登山所见,即西山周围的景物来衬托西山的高峻 雄奇、特立不群,西山“不与培塿为类”的品格正与作者傲然独立的人格相呼应。 C西山的开阔壮美给作者豁然开朗的感觉,更重要的是登上西山后作者“心凝形释, 与万化冥合” ,获得了“物我合一”的精神契合境界,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 D本文主要运用比较手法,既有西山与周围环境的对比,又有作者登西山前后心情的 类比,开始是“倾壶而醉” ,最后是“颓然就醉” ,作者仍然沉浸在自己的苦闷中。 第卷 二、课内现代文阅读(共 8 分)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 2123 题。 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各种异国的旅游景区都不能像故乡一样使我感到亲切和激动。 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 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故乡甚至是贫瘠而脏乱的。但假若你在旅途的夕阳 中听到舒伯特的某支独唱曲,使你热泪突然涌流的想像,常常是故乡的小径,故乡的月 6 夜,月夜下的草坡泛着银色的光泽,一只小羊还未归家,或者一只犁头还插在地边等待 明天。这哪里对呀?也许舒伯特在歌颂宫廷或爱情,但我相信所有雄浑的男声独唱都应 该是献给故乡的。就像我相信所有的中国二胡都只能演奏悲怆,即便是赛马曲与赶集调, 那也是带泪的笑。 故乡存留了我们的童年,或者还有青年和壮年,也就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 了我们自己。它不是商品,不是旅游的去处,不是按照一定价格可以向任何顾客出售的 往返车票和周末消遣节目。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 故乡的美中含悲。而美的从来就是悲的。中国的“悲”含有眷顾之义,美使人悲,使人 痛,使人怜,这已把美学的真理揭示无余。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旅游景区的美都多 少有点不够格,只是失血的矫饰。 我已来过法国三次,这个风雅富贵之邦,无论我这样来多少次,我也只是一名来 付钱的观赏者。我与这里的主人碰杯、唱歌、说笑、合影、拍肩膀,我的心却在一次次 偷偷归去。我当然知道,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 望,会对故乡阴沉连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 滴血。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 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它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 才真正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乡”的情怀无论这个故乡烙印在一处 还是多处,在祖国还是在异邦。没有故乡的人身后一无所有。而萍飘四方的游子无论是 怎样贫困潦倒,他们听到某支独唱曲时突然涌出热泪,便是他们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 21. 对节选第段划线句子所用手法及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采用对比手法,强调故乡能够“使我感到亲切和激动” ,以及自己对故乡的热爱。 B采用反衬手法,点明故乡虽然“贫瘠而脏乱” ,但可以带给我们强烈的归属感。 C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转入下文对故乡月夜的诗意描写,表现 “我”对故乡的深情。 D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反映故乡的真实面貌,并与下文写“我”对故乡的失望呼应。 22. 下列对节选段落的分析,有错误的两项是( ) ( ) (3 分) A第段写对故乡的思念,选择了“小径” 、 “月夜” 、 “草坡” 、 “小羊” 、 “犁头”等日 常生活里的意象,表现了对故乡的熟稔,思乡之情已融入了“我”的生活与血脉之 中。 B第段通过故乡与旅游景区的比较,突出故乡对一个人的非同寻常的意义:故乡不 像旅游景区一样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消遣节目,而是我们终身居住的所在。 C第段写“我已来过法国三次” ,但“我的心却在一次次偷偷归去” ,既照应文章开 头部分“我”在法国的空虚寂寞,又点出文章题目“我心归去” ,使全文结构严谨。 D第段中,作者对“故乡”进行了思考与感悟,给“故乡”以新的内涵和意义 只有找到了心目中的故乡,才会有付出,从而完成了主题的升华。 E节选部分的哲理性很强,但它的哲理不是单纯的说理,而是和具体的形象、强烈的 7 抒情相结合,往往通过特定的意象或场景来表达,使文章情、景、理相交融。 23. 节选第段加点的“那种失望”指什么?划线句子“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 和赶车谣”有何含义?(3 分) 三、课外文学作品阅读(共 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426 题。 美生灵 张炜 暮色中,河湾里落满云霞,与天际的颜色混合一起,分不清哪是流云哪是水湾。 一群羊正在低头觅食。这些美生灵自由自在地享受着这个黄昏。这儿水草肥美,让它们 长得肥滚滚的,像些胖娃娃。如果走近了,会发现它们那可爱的神情,洁白的牙齿,那 丰富而单纯的表情。如果稍稍长久一点端详这张张面庞,还会生出无限的怜悯。 没有比它们更柔情、更需要依恋和爱护的动物了。它们与人类有着至为紧密的关 系,它们几乎成为所有食肉动物的腹中之物,特别包括了人类。它们被豢养,被保护, 却要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它们只吃草,生成的却是奶,最后交出的是肉体。它们咩咩 的叫声,可以呼唤出多少美好的情愫。它们那神秘的、不可理解的互相倾诉和呼唤,那 由于呜叫而微微开启的嘴巴、上皱的鼻梁都让人感到一个纯洁生命的可爱。 它们像玉石一样的灰蓝色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你,直到把你看得羞愧,看得不 知所措。人在这种美生灵面前,应该更多地遐想:人一生要有多少事情要做,要克服多 少障碍,才能走到完美的彼岸。这遥遥无期的旅程,折磨的恰是人类自己的灵魂,而不 仅仅是这一类生灵。人类一天不能揩掉手上的血迹,就一天不会获得最终的幸福。这是 人类的全体未曾被告知的一个大限、一个可怕的命数。在这个命数面前,敏慧的心应该 有所震栗。 温柔和弱小常被欺辱,可是生命的无可企及的美却可以摧毁一切。它最终仍然具 有威慑力和涤荡力。 羊们几乎毫无侵犯性,全身都蓄满了阳光。它们把这温暖和热量分赠人类,人类 却对这宝贵的馈赠毫无感谢之情。他们已经习惯于从羸弱的生命里索取和掠夺,因为他 们自己在同类中也常常这样去做。比起很多更弱小的生命来,人类几乎不懂得羞愧。他 们更多的时间像羊一样吃草,有机会却要放下草吃羊。他们常常奢谈自然界的所谓“食 物链” ,却从来不研究自己与其他动植物所构成的“食物链” 。在整个神奇宇宙的生命链 条中,人类构成了多么可怕的一环。作为某些个体,他们不乏友爱的悟者;作为群体, 他们却是无知的莽汉。他们在把整个星球推向毁灭的边缘,却又沾沾自喜地夸耀和骄 傲 暮色苍茫中,这一群美生灵被霞光勾勒出一片剪影。它们驮着所剩无几的光明踽 踽而行。它们大概也会有关于黄河岸边这美好一天的记忆吧。每一天对它们大约都是珍 8 贵的。灿烂的阳光,绚丽的黄昏,无边的阔水和碧绿的草地大概它们心中都会留有 这美好的印痕和足迹吧。 从它们灰蓝色的眼睛里。从那种默默的注视中,似乎可以感受它们那潜在的灵性、 温柔的本色、善良的心情。在这生命进化的历史上,它们的确是一些跨过了漫长世纪的 苍老的生命,它们也许懂得太多太多:关于这个星球、关于漫漫时光、关于生命的秘密。 原来它们颔下垂挂的那一缕胡须,远远不是什么滑稽的标志,而是深刻的象征。 它们正因为对这个世界知晓得太多,才这样听天由命。 它们从来都没有停止去做的,就是每天用自己弱小的身躯,驮回最后一缕阳光。 24第自然段对羊群展开了详细描写,有什么作用?(3 分) 25 “作为某些个体,他们不乏优秀的悟者;作为群体,他们却是无知的莽汉。 ”联系上 下文看,人类的无知表现在哪些方面?(3 分) 26文章结尾写道:“它们从来都没有停止去做的,就是用自己弱小的身躯,每天驮回 最后一缕阳光。 ”这样写有什么深刻含义?(4 分) 四、 (共 12 分) 27. 翻译文言语段中的划线句子。 (共 4 分) (1)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译文: (2)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译文: 28. 按课文内容填写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任选 5 题,每题 1 分,共 5 分) (1) , ,粪土当年万户侯。 (2)故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 (4)桂棹兮兰桨, 。 ,望美人兮天一方。 (5) ,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6) ,岂因祸福避趋之。 29. 阅读下面的文字,请概括出“粉丝”的主要特点,不超过 20 个字。 (3 分) 如今的图书出版界,许多当红作家或学者都拥有数量极大的“粉丝” 。易中天的粉丝 自称为“乙醚” ,钱文忠的粉丝自称为“潜艇” ,于丹的粉丝自称为“鱼丸” 。他们的新书 9 发布和签售受到各自粉丝的追捧,短时间内就能售出二三千本。难怪有人说,今天的大 众阅读已成为“粉丝阅读” 。 五、作文(共 30 分) 家园,可以是我们的家庭,是生我养我的故乡,甚至是我们脚下的这个星球,还可 以是我们的精神、心灵的归宿。对于家园,我们可以去创造他,呵护他,守卫他,也别 忘记我们也许会破坏他,毁灭他。每个人的性格和经历也许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一致 的,即我们都希望找到家园,因为这对我们有重要的意义。 请以“家园”为话题,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 7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但 不能写成诗歌。 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 2010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试卷 语文答题卷 题型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课内现代文阅读(共 8 分) 21.(2 分)选( ) 22. (3 分)选( ) ( ) 23.(3 分)答: 10 三、课外文学作品阅读(共 10 分) 24.(3 分)答: 25.(3 分)答: 26.(4 分)答: 四、 (共 12 分) 27. 翻译文言语段中的划线句子。 (共 4 分) (1)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2 分) 译文: (2)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2 分) 译文: 28. 按课文内容填写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任选 5 题,每题 1 分,共 5 分) (1) , ,粪土当年万户侯。 (2)故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 (4)桂棹兮兰桨, 。 ,望美人兮天一方。 (5) ,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11 (6) ,岂因祸福避趋之。 29. 请概括出“粉丝”的主要特点,不超过 20 个字。 (3 分) 五、作文(共 30 分) 家园,可以是我们的家庭,是生我养我的故乡,甚至是我们脚下的这个星球,还可 以是我们的精神、心灵的归宿。对于家园,我们可以去创造他,呵护他,守卫他,但也 别忘记我们也许会破坏他,毁灭他。每个人的性格和经历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 即我们都希望找到家园,因为这对我们有重要的意义。 请以“家园”为话题,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 7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但 不能写成诗歌。 桐乡市高级中学 2010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A D C D A C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B C B A D B C D 1. A 项:纤 xin,翘 qio。B 项:阜 f。C 项:嗥 ho,憎 zng。 2. B 项:沉湎,入不敷出。C 项:落寞,完美无瑕。D 项:毛骨悚然。 3. 涉猎:粗略地阅读;接触,涉及。涉及:牵涉到,关联到。熟习:(对某种技术 或学问)学习得很熟练或了解得很深刻;熟悉:知道得清楚。废失:更强调 失去,与句内的“虚无”对应。 4. A 项气象万千:气象,景象;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B 项功败垂成:指事情 接近成功的时候却遭到了失败。C 项瑕不掩瑜: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缺点是次要 的,优点是主要的。D 项惊世骇俗:因言行异于常道而震惊世俗。 5. A 项“反腐败的问题是深恶痛绝的”搭配不当;B 项“这个方面”指代不明;D 项“作 者是由完成的”句式杂糅。 6. D 项应改为:“让我把你抓紧,亲爱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7. 抓住“不仅” “而且”的关联词语。 8. 将“莅临”改为“前往” 。将“拨冗如约”改为“如约而来” 。将“另行通知” 改为“告知您”或“与您商量” 。 9. C 项错在“运用华丽的辞藻” 。 10.A 项“荀子是荀子及其门人共同完成” ;C 项“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名篇” ; 12 D 项“苏轼是北宋文学家” 。 11.C 项应为“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12.A 项 “莲花的开落”应比喻“闺中女子”的容颜憔悴。 13.说“错误”是“美丽”的,是因为这瞬间的误会传达出一种带悲的美。 14.A 项“生”同“性” ;B 项“受”同“授” ;D 项“僇”同“戮” 。 15.A 项“博学”:广泛学习;C 项“从而”:跟从并;D 项“茫然”:浩荡渺远的样子。 16.A 项“耻” “异”都是形容词的意动;B 项“上” “下”名作状, “东”名作动;C 项“水”名作动, “小” “大”形作名;D 项“侣” “友”名词的意动, “舞”动词 的使动。 17.例句是被动句。A 项状语后置句;B 项省略句;C 项宾语前置句;D 被动句。 18.A 项“徒”:随从。C 项“岈然”:山谷空阔的样子。D 项“向”:先前。 19.A 项“慢慢而游” ,表修饰;“六跪而二螯” ,表并列。B 项“始指异之” ,代词,它; “其年之先后生于吾” ,主谓之间,取独。C 项两个“其” ,都是代词,它的。D 项 “于是乎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