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珠江综合整治工作情况汇报和2004年工作安排_第1页
2003年珠江综合整治工作情况汇报和2004年工作安排_第2页
2003年珠江综合整治工作情况汇报和2004年工作安排_第3页
2003年珠江综合整治工作情况汇报和2004年工作安排_第4页
2003年珠江综合整治工作情况汇报和2004年工作安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3 年珠江综合整治工作情况汇报和 2004 年工作安排 省 环 境 保 护 局 局 长 省珠江综合整治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 李 清 (2004 年 2 月 6 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佛山召开第三次珠江综合整治工作联席会议, 这是我们继 2002 年 10 月召开的省综合整治珠江工作会议和前 两次珠江综合整治工作联席会议后的又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 议,主要是总结 2003 年珠江整治“一年初 见成效” 工作经验,分 析珠江综合整治工作面临的形势,部署 2004 年珠江整治工作任 务。现在我向大家报告 2003 年珠江综合整治工作的成效,并就 今年珠江综合整治工作提出意见,最后请许德立副省长作重要 讲话。 一、2003 年珠江综合整治工作回顾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省直各 部门的积极行动下,2003 年珠江综合整治“一年初见成效” 的目 标基本实现。 (一)认识到位,行动迅速 2 省综合整治珠江工作会议以来,我们召开了两次珠江综合 整治工作联席会议,第一次联席会议明确了“一年初见成效” 的具 体内容、整治目标和任务,对各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部署。第二 次联席会议针对 2003 年上半年珠江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问 题,要求各地各部门对照工作任务和自身完成情况,结合实际查 问题,找差距,抓落实,确保“一年初见 成效” 目标的如期实现。应 该说,经过几次会议后,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进一步深化了对 珠江综合整治工作的认识。从实践“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坚持 “立党为公, 执政为 民” 的政治高度,着眼于服 务我省经济社会环 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大局,开展 综合整治珠江工作,认识到位,行动迅速。各市及时召开了较高 规格的珠江整治工作动员大会,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水 环境整治领导机构,落实了专项资金和专职人员,编制了辖区水 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签订了珠江整治责任书。广州市成立了 以市长任组长,主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的加快污水处理工程建设 协调领导小组。东莞市成立了市环保产业促进中心,定编 60 人, 专门负责全市环保基础设施的市场化建设和运营。在第二次联 席会议后,佛山市召开了专门工作会议,检查任务要求与实际进 展情况,针对部分地区整治工作进展缓慢,污水处理厂建设、河 涌整治工作滞后等问题,提出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污染 源监管、建立信息通报制度。云浮、河源、东莞等市也组织专门 检查、召开会议落实第二次联席会议精神,再次明确 2003 年工 3 作目标和主要任务。为了促进各项整治任务的落实,各市普遍建 立了珠江整治监督考核工作机制,做到“年头定任务,年底有考 核” 。深圳市以行政监察机制加强责任考核,制订了珠江流域 (深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监督考核办法,由市监察局跟踪检 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水环境整治工作。全面推进水环境治 理,掀起了珠江综合整治新高潮。 (二)责任明确,协调有效 省长与各市市长签订了珠江综合整治责任书后,各市市长 与辖区内各县或者镇、有关职能部门也签订了责任书,将整治工 作纳入政府任期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确保了珠江整治责任、措 施、投入到位,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佛 山市在明确各区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的任务后,加强检查督促, 要求各单位定期汇报各有关任务的完成情况和下一阶段的工作 安排,并积极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有效促进了珠 江整治的深入开展。广州市在西部水源地整治行动中,市环保、 规划、水利、市政园林和白云区政府等单位,按照各自职能和任 务分工,围绕保护水源的共同目标,积极推进关迁污染严重企业、 清拆养殖场和违章建筑、整治河涌、建设截污工程等工作,取得 了明显的成效。深圳、东莞等市在零散养殖场清理行动中,各级 政府及环保、国土、公安、城管等部门积极配合,统一行动,较好 的完成了养殖场清理工作任务。 省直各部门高度重视,各司其职。省科技厅下发了关于加 4 强珠江水环境综合整治科技工作的通知,并就珠江环境整治任 务安排了科技经费 1989 万元,支持 67 个项目。同时,抓好实施 水环境治理科技示范工程,指导广州、东莞等地开展河涌污染治 理、淤泥处置和垃圾堆肥产业化等技术攻关工作。省建设厅积极 指导、督促各市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并与省环保局 共同编制了广东省城镇污水处理技术与政策指引。省国土资 源厅制定了采石场整治方案,组织了专门督查组,督促各地关闭 临江采石场和整治不达标的中小型矿山,指导各地做好复绿工 作。省财政厅等部门还积极参加了“一年初见成效” 考核检查,从 部门角度查问题,促落实,有力推动珠江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三)措施有力,扎实推进 各地根据省珠江综合整治的要求,结合实际,积极采取有效 措施,扎扎实实地推进了珠江整治工作。 第一,以环境规划为龙头,科学整治水环境。各市高度重视 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制定了珠江整治的实施方案和计划,完成 了辖区内各有关规划的修编、衔接和整合工作,科学指导珠江整 治工作有效开展。东莞市投入 800 万元,编制污水和固体废物处 理处置规划及重点流域的水污染治理规划,并由市委常委扩大 会议审定通过。广州市在编制完成污水处理分区规划的同时,重 点进行了污水治理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形成广州市污水总体规 划修编纲要,并调整和完善了珠江两岸的整治建设规划。江门 市结合水环境整治和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活动,按照 2003 年初见 5 成效,2004 年创模达标的目标,修编了潭江水质保护规划,并 制定了江门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及其实施规划,为实施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产业结构调整奠定了科学基础。 第二,以专项行动为手段,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各级政府下 大决心,统一部署,开展了大规模的污染治理专项执法行动。如 清理整顿禁养区内养殖业,清理禁设饮食店河段的饮食业,清拆 城镇河涌两岸窝棚等违章建筑,清理露天垃圾堆放场,清理整顿 不法排污企业等。广州市在环保行动月中,开展了 7 项专项执法 行动,依法处理环保违法违规案件 6798 宗,其中,荔湾区检查清 理了珠江两岸的饮食店和无牌滩档,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 190 份,取缔了 360 间饮食店档。深圳市结合深圳经济特区饮用水 源保护条例的修订实施,运用法律手段,对辖区违章养猪场进 行强制清理,2003 年共组织清理行动 140 多次,清理生猪 8 万余 头,没收生猪 700 多头,比较好地完成了辖区内违章养殖场点的 清理任务。 第三,以共同治污为契机,形成整治水环境的联动机制。各 地积极加强沟通合作,联防联治跨区水污染,取得了一定成效。 广州、佛山两市共同制定并实施了广州、佛山跨市水污染综合 整治方案,佛山市积极推进新一轮的佛山水道综合整治,广州 市重点实施了四大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深圳与惠州、东莞与深 圳、东莞与惠州分别就淡水河、观澜河、潼湖河的跨境污染问题 专题协调,达成了合作控制跨区污染的共识,确定了共同治理水 6 污染的相关措施。珠海、中山两市正在联合编制前山河流域综合 整治方案,以统一步伐共同整治前山河。 (四)重点突出,效果明显 一是抓河涌及环境综合整治。列入流域规划整治的污染严 重的河涌共 214 条,2003 年已对其中的 192 条开展综合整治,河 网区各城镇基本开始规划整治 1 条或 1 条以上河涌并取得了初 步成效。广州市配合四大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配套开展了 22 条河涌的整治工作,现已完成 13 条河涌的截污工程,并完成了 石井河等 3 条河涌的整治任务。佛山市继续开展佛山水道综合 整治二期工程和禅城区城南碧水工程,完成 43 条河涌的整治规 划。东莞市整治河涌 37 条,共 93.7 公里,其中,清淤疏浚 87.1 公 里,堤岸改造和景观绿化 39.1 公里。中山市开展歧江河综合整治 工程,关闭沿岸多家饮食店,同时投入资金 1 个多亿元,整治河 涌 250 公里。肇庆星湖、清远龙潭、云浮南江河等地污染综合整 治也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二是抓污水处理厂建设。2003 年,流域建成污水处理厂 17 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 96.3 万吨/日;在建污水处理厂 35 座,共 计污水处理能力 221 万吨/日。有 16 座污水处理厂提前动工。大 部分市按期完成了污水处理专业规划和实施计划。江门市自加 压力,把污水处理厂建设任务由万人以上镇扩大到中心镇、省级 开发区和旅游区。东莞市新建 4 座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共计 8 万吨/ 日,新建、在建 4 个河道污水处理工程,共计 269 万吨/日; 7 今年初,全市 17 个污水处理厂同时实行 BOT 公开招标,总规模 达 93 万吨/日,并以市、镇财政各负担 50的投资方式建设污水 管网,保证配套管网的建设进度。 各地还积极探索污水处理市场化、产业化模式,大力推进投 融资体制改革。广州、深圳、佛山、江门等市通过 BOT 模式建设 了一批污水处理厂,深圳、珠海部分污水处理厂利用 TOT 模式 逐步回收了投资。按照省政府要求,去年底,全省 21 个地级以上 市市区都动工兴建了污水处理厂,并普遍开征了污水处理费。 三是抓畜禽养殖清理整顿。各市均按要求划定了禁养区并 基本清理了区内养殖业,对规模化养殖场进行了整治,基本实现 了污染物达标排放和生态养殖。广州市结合西部水源整治和环 保行动月,清理整顿禁养区内养殖场点 885 个,限期搬迁或关闭 畜禽养殖场 4 家。深圳市通过分散清理与专项行动相结合,开展 清理行动 146 次,清理养猪 8 万余头。东莞市清拆 3233 个养殖 场点,清理生猪 35 万多头,其中清理禁养区内场点 1600 个,生 猪 20 多万头;6 家规模化养殖场达标排放,2 家被关闭。畜禽养 殖业的清理整顿有效削减了养殖业污染负荷,改善了禁养区环 境质量。 四是抓河流两岸生态、景观整治恢复。各市基本拆除清运了 河涌两岸的窝棚等违章建筑和露天垃圾堆放场,完成了辖区采 石场和有色金属矿山的排查。开展了采石场关闭复绿工作,共关 闭采石场 106 家,复绿 335 万平方米,其中关闭临江石场 35 家。 8 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云浮等市河流两岸整治力度大, 绿化美化效果好,部分河段水质有明显改善。广州市实施了清拆 “两 违 ”、整治 “六乱”等行动,绿化两岸空地近两万平方米,完成 了司马涌等 3 条河涌的绿化试验工程,开展猎德涌珠江别墅段 等 3 条河段的景观绿化美化工作。云浮市共清理或搬迁西江、南 江河、新兴江两岸 120 个窝棚、16 家饮食店、2300 平方米的违章 建筑和 16 个露天垃圾堆放场,同时对清出的空地进行复绿。 五是抓重点行业、企业污染防治。流域各市都已制定污染物 总量削减措施,开展重点工业污染源的全面达标和在线监控工 作,提出纺织印染等污染行业的统一规划定点方案或完成了相 关工业园区建设规划。深圳、中山两市完成了全面达标试点工作, 两市纳入考核的 824 家企业中有 793 家全面达标,达标率为 96%。 其中深圳市制定了“ 十五” 总量控制计划,包括 废水相关企业 60 家,废气相关企业 30 家,10 家企业安装了在线监测设施;中山市 已有 168 家企业完成在线自动监控设施安装。广州市对排放水 污染物的 134 家企业核发了排污许可证,关闭和限期治理有污 染企业 23 家,对 49 家重点源安装 55 台自动监测装置。韶关市 已将污染物总量指标分解到各县市和重点企业,并与企业签订 限期治理责任书,12 家省级、6 家市级重点企业已制定全面达标 方案,15 家企业建立在线监控系统。 二、2004 年珠江整治工作安排 珠江综合整治工作正按计划推进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初步 9 遏制了多年来流域水污染加重的趋势,部分地区水环境质量有 所改善。但是,珠江整治工作形势仍然相当严峻,流经城市河段 和一些支流、河涌污染仍较严重,污染防治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随着珠江整治工作的不断深入,许多问题逐步显露:一是污水处 理收费开征面窄,已经开征污水处理费的,收费标准也偏低,河 涌综合整治和城市污水管网配套、固废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 缺乏资金;二是城镇集污管网的规划或建设严重滞后,影响了污 水处理能力的有效发挥。三是珠三角部分城镇生态用水缺乏,污 染负荷沉重,流经城市河段及河涌水质改善的难度较大。四是新 一轮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压力增大,工业污染防治任务仍然繁重。 五是养殖业和河涌两岸窝棚等违章建筑有回潮现象,采石场关 闭复绿和河流两岸裸露山体的生态建设仍待加强。实现珠江整 治“ 三年不黑不臭,八年江水变清” 的目 标难度较大,任务艰巨。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珠江综合整治工作的决定的 要求,2004 年是巩固珠江整治“一年初 见成效” 成果,实现 2005 年“ 三年不黑不臭” 关 键性的一年。经省政府同意我 们已经对 2004 年、2005 年珠江综合整治的重点工作任务与考核指标进行 了分解,并印发给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按照珠江综合整治领导 小组的要求,2004 年珠江综合整治工作总体目标是,以“三个代 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认真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四次 全会精神,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努力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 展。要结合“ 治污保 洁” 工程的实施,在一年初 见成效基础上,进 10 一步加强工业和禽畜养殖业污染防治、推进生活污染控制设施 建设、综合整治污染严重流域区域和内河涌等措施,以污染物削 减为重点,下力气抓污染严重河段的治理,使流经城市河段有机 污染的恶化趋势进一步缓解,发黑、发臭的水体显著减少,全面 深入推进珠江综合整治。 为此,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推进影响较大的区域性水环境综合整治。珠江流域部 分地区水环境污染严重,群众意见大,是珠江综合整治工作的重 点和难点。抓好这些河段的整治,对全面推进珠江综合整治和 “治 污 保洁 ”工程的实 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按照珠江整治方案,列 入重点整治江河、湖库主要包括珠江广州河段、佛山水道、深圳 河、岐江河、江门河、天沙河、龙岗河、坪山河、东莞运河、东埔 河等。要采取治污、截污、清淤、冲污、恢复生态等综合措施,确 保整治收到成效。按照要求,到 2004 年,岐江河要保持适用于一 般工业用水、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类),珠江广州河段、南 山河、佛山水道、江门河、龙岗河、坪山河、深圳河保持甚至优于 农业用水、一般景观用水要求(类);惠州西湖、肇庆星湖保持 适用于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要求(类)。目前已经实施整治 行动的项目有:珠江(广州虎门)两岸综合整治工程、深圳河治 理工程、佛山水道综合整治工程、中山岐江河整治工程、江门天 沙河整治工程、深圳龙岗和坪山河整治工程、肇庆星湖综合整治 工程、惠州西湖整治工程、韶关市区西河林桥坑综合整治工程、 11 河源鳄湖综合整治工程、河源新丰江支流东埔河整治等。对已经 实施整治行动的项目要确保效果,尚未开展整治的项目,要尽快 做好整治规划,及早开展整治工作。 二是继续加大生活污染控制设施的建设力度。按照污水处 理实施计划,加快污水处理厂及管网等配套设施的建设,确保年 度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的完成;2003 年尚未完成的项目,要抓 紧时间完成;规划 2005 年投产的污水处理厂,必须在 2004 年底 前动工建设。要狠抓污水收集管网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努力提高 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和达标排放率。要全面开征污水处理费,尚未 开征污水处理费的地区必须尽快征收污水处理费,要按照成本 补偿、合理赢利、区别对待和保障居民生活的原则,尽快将污水 处理费收费标准提高到“保本微利” 的水平, 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 和市场化运作提供资金保障。要继续大力推进生活污染控制设 施建设和运行的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吸引社会资本投向生活污 染控制设施建设和运营。 三是加大清理整顿力度,重点保护饮用水源。加大建设项目 环境保护管理的力度,严格控制新建污染项目,从源头预防污染 的发生。彻底完成禁养区养殖业清理和河涌两岸窝棚、违章建筑、 垃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