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各省市高院人大报告合集(5年工作)_第1页
2008年各省市高院人大报告合集(5年工作)_第2页
2008年各省市高院人大报告合集(5年工作)_第3页
2008年各省市高院人大报告合集(5年工作)_第4页
2008年各省市高院人大报告合集(5年工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全文) 3 月 10 日上午 9 时,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最高人民法 院院长肖扬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以下为报告全文: 五年来,最高人民法院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确保法律严格实施, 维 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新贡献。 一是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最高人民法院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和国家长治久安出发,认真开展审判和监督指导工作。年至年,共审理各 类案件件,比前五年上升。监督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法院审 结各类案件万件,比前五年上升。 依法惩罚刑事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五年来,最高人民法院 审理 刑事案件件,监督指 导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审结一审刑事案件万件,总数 比前五年上升。其中,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的万人, 占判处罪犯总数的。 坚持贯彻执行依法严厉惩罚严重刑事犯罪的方针,重点审判各种危害国家安全、 危害公共安全和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共审结爆炸、杀人、 绑架、抢劫 等犯罪案件万件 依法惩罚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审结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走 私、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等犯罪案件万余件。审结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件,同 比上升倍。审结贪污、 贿赂、渎职犯罪案件万件。 严格执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做到“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罚当其罪” 。 坚持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并重,严格遵循证据裁判原则,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五年来,依法宣告万名刑事被告人无罪。依法保障被告人行使各项诉讼权利,为 万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被告人指定了辩护人,同比上升倍。 依法平等保护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权利,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 谐。五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件,监督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审结 一审民事案件万件,比前五年下降。 高度重视与民生有关案件的依法审理,审结婚姻家庭、遗产继承等案件万件;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万件; 劳动争议案件万件。 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审结合同纠纷案件万件,诉讼标 的额亿元。审结企业改制和破产案件万件。审结借款合同、保险、证券、 期货等金融纠纷案件万件。依法公正妥善审理家证券公司破产案件。 加强内地与香港、澳门司法交流与合作,签署相互认可和执行民商事判决以及仲 裁裁决等有关司法协助的文件件。审结涉港、涉澳民商事案件件,审结涉台 民商事案件件。 依法审理涉外民商事和海事海商案件,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共审结 涉外民商事和海事海商案件件。坚持“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 结事 了”的审判原 则,把诉讼调解贯穿于案件审理全过程,民事案件调解和撤诉率达 。 监督和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最高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件,国家赔偿案件件,监督和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法 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万余件;审结国家赔偿案件万件,涉及赔偿金额亿元。 加强和改进执行工作,最大限度实现生效裁判所确认的权益,维护司法权威。 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协调和督办跨地区民事执行案件件,积极推动国家执行联动 机制建设,当事人自行履行率比前五年提高个百分点,强制执行案件万 件,同比下降;执行标的金额亿 元,增 长。 完善申诉复查和再审工作机制,着力解决申诉难,依法支持当事人的合理诉 求。最高人民法院审查申诉 和申请再审案件件,监督和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审查申诉案件万件,其中申诉符合再审事由进入再审程序的案件万件, 占全部生效案件总数的。五年来,全国法院涉 诉信访总量呈下降趋势。 完善申诉复查和再审工作机制,着力解决申诉难,依法支持当事人的合理诉 求。最高人民法院审查申诉 和申请再审案件件,监督和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审查申诉案件万件,其中申诉符合再审事由进入再审程序的案件万件, 占全部生效案件总数的。五年来,全国法院涉 诉信访总量呈下降趋势。 进一步加强司法解释工作,加强法律实施, 维护法制统一。五年来,共制定 司法解释件;发布司法指 导性文件件。通 过 公报发布指导性案例个,为探 索建立案例指导制度积累了经验。 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方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五年来,最 高人民法院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制定了一系列司法利民、护民、便民措施。 落实公开审判,提高司法透明度。强化和规范对当事人依法告知义务,保障 当事人对审判权运行过程的知情权。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发布重要审判信 息,主动 接受舆论监督。 提高审判质量,确保公正司法。不断提高法官的司法水平和审判质量,一 审 后当事人服判息诉的占,二审维持率。 提高司法效率,及时化解纠纷。在民事 审判工作中,适用简易民事程序速裁 案件万件,全部案件审限内结案率达到。 落实便民措施,方便群众诉讼。全国共 设立巡回审判点个,个 人民法庭实现了直接立案。 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对经济上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及时提供司法救助,共救助 万人次,缓、减、免交诉讼费 亿元。 三是司法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判制度不断完善。五年来,最 高人民法院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改革,比较圆满地完成了中央确定由最高人民法院 牵头的项改革任务,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确定的项改革项目也基本完 成。 改革和完善死刑核准制度。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人民法院组织法 的决定,最高人民法院从年月日起统一行使死刑案件核准权。一年来, 总体 工作进展顺利,衔接过渡平 稳有序,案件 审判运行正常。 改革和完善民事再审制度。最高人民法院及时向全国人大提出修改民事诉 讼法的建议,着力解决多头 申诉和重复申诉的问题,努力提高再审工作的效率。 改革和完善民事执行制度。最高人民法院通过调查研究,在完善执行强制措 施、建立财产报告制度、实行执行联动机制等方面建立 长效机制, 规范执行行为,严 格执行管理,及时提出通过 修改民事诉讼法改革和完善执行制度的建议,为解决执行 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四是法官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司法能力明显提升。最高人民法院把法官职业化建 设作为固本强基、自我完善、夯实基础的重要途径,全面加强法官队伍的组织管理、 思想教育、业务培训和职业 保障等建设,使法官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高度重视领导班子建设;严格职业准入,加强教育培训;完善法官管理和职业保 障体制;加强廉政建设和监督制约工作。五年来,全国法院违纪违法的法官被查处的 人数逐年下降,其中,利用审判权和执行权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的,从年的 人下降到年的人,下降。 五是基层基础工作得到加强,基层司法条件显著改善。最高人民法院坚持把人民 法院建设的重点放在基层,先后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基层建设的决定和 关于全面加强人民法庭工作的决定,全面提高基层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庭队伍的整 体素质和公正司法水平。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积极开展对外司法交流与合作。 年,成功举办第届世界法律大会。年,成功举办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 最高法院院长会议。与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进行了多项司法合作,依据双边和多边协 定开展广泛的司法协助。 五年来,最高人民法院认真贯彻落实监督法,自 觉接受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 督。在认 真报告年度工作的同 时,先后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加强基层人民法院建设、 加强审判工作监督、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改、完善 审 判工作监督机制等做了专项工作 报告,并按照审议意见进行 认真整改。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法官法执法检查,推 动法官法的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共收到全国人大代表建议件,全国政协委员 提案件,全部在规定期限内办复。 依法接受和严肃对待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五年来,全国法院共审结各级检察机 关对各类判决提出抗诉的案件件。其中,原判正确予以维持的件,改 判件,发回重审件,以调解、撤诉等方式 结案的件。 年的工作安排。 年,最高人民法院将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加强人民法院工作,促进社会公 平正义。要 监督和指导各级 人民法院按照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切实做到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坚决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坚持以司法为民为宗旨,以公正司法为根本,充分 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切 实保障人民 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 权益,依法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是继续做好各项审判和执行工作,努力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在 刑事审判工作中,坚持依法 严厉惩罚严重刑事犯罪与依法加强司法领域的人权保障 相结合, 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在民事审判工作中,坚持平等保护和调判结 合的民事审判原则,平等保 护各类诉讼主体的合法权益,努力实现案结事了。在行政 审判工作中,坚持监督、维护和协调相统一的原则,有效化解行政争议和国家赔偿争 议。在民事执行工作中,加大执行力度, 规范执行行 为,加强执行监督,提高执行质量 与效率。 三是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指导方针,切实解决一些案件裁判不公问题。改 进和完善便于当事人行使诉权的工作机制,确保当事人依法行使诉权。继续坚持依法 公开、及时公开、全面公开原则,落实公开审判制度,增强审判工作透明度。继续完善 人民陪审员制度,大力弘扬 司法民主。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解决申 诉难、申请再审难 和执行难问题。 四是继续推进人民法院改革,优化法院内部职权配置。根据中央统一部署, 积极 稳妥地深化各项司法改革,解决影响司法公正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障碍。优化 不同层级法院的职权配置,充分发挥基层和中级法院就地解决纠纷的作用,强化最高 法院和高级法院的审判监督和指导职能。深化执行改革,进一步落实执行裁决权与执 行实施权的分离。 五是继续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努力提高司法能力。完善基层审判工作机制,依法 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探索 简便、快速裁判方式,完善巡回 审判制度。配合财政部 门制定和完善基层法院公用经费保障标准,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不断加大对中 西部和贫困地区法院经费转移支付力度。抓好基层法院党组织建设和司法能力建设, 使基层法院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道稳固防线。 六是继续加强法官队伍建设,全力提高司法水平。完善法官遴选制度,促 进上下 级法院法官的合理流动。加 强法官作风和司法规范化建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 不正之风。 坚决查处利用审 判权和执行权贪赃枉法的人和事,确保司法廉洁。加 强职 业保障建设,完善法官职业 保障机制。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摘要 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周溯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高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 请予审议,并 请省政协委员和其 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 的五年,也是法院工作整体推进、和 谐发展的五年。省高级人民法院在省委的领导、 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在省政府、省政协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 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 指导,全面落 实科学发展 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始终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指导方针,积极践行 “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忠实履 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 为加快实现崛起、构建和谐安徽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以服从服务大局为己任,充分发挥审判职能 五年来,我院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全面加 强审判、 执行工作,共办结各 类案件 15910 件,涉案标的 额 152.7 亿元,同比分 别 上升 14.8%和 8.6%。其中, 2007 年办结各类案件 3292 件,涉案标的额 30.4 亿元。 依法惩罚犯罪,维护社会稳定。 严格执行刑事法律,依法严惩故意杀人、强奸、绑 架、爆炸等严重暴力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和严 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犯罪, 积极开展打击“ 两抢一盗“、 “黄赌毒“ 等专项活动,审结上述案件 3376 件,判处罪犯 8682 人,其中,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直至死刑的 5731 人,有效遏制了 严重刑事犯 罪的高发势头。依法严惩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审结生产销售伪劣商品、 金融诈骗、危害税收征管等犯罪案件 156 件,判 处罪犯 392 人,挽回 经济损失 12.1 亿 元,保障了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依法 严惩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 认真开展 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审结贪污贿赂、 渎职等犯罪案件 258 件,判 处罪犯 322 人, 推动了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 坚持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 1121 名被告人指定辩护 人,保障被告人依法行使各项诉讼权利;依法宣告 47 名被告人无罪,确保无罪的人不 受法律追究。认真执行宽严 相济的刑事政策, 对 414 名被告人适用缓刑, 对 4011 名服 刑罪犯予以减刑,促使罪犯改过自新。 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做好未成年人罪 犯的教育、感化、挽救工作,开展社区矫正和帮教工作,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最大限度 地预防和减少犯罪,扎实推 进“ 平安安徽“建设。 强化服务职能,促进经济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 挥职能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审结企业 破产、 资产重组等涉及国企改革 案件 253 件,促进现代企业 制度建立,推 动工业强省 战略实施。 审结房地产、土地流 转、金融 证券、公司股权等案件 1132 件,优化投资结 构和金融环境,保障宏观调控政 策的贯彻落实。审结农村土地征收征用、土地承包等涉农案件 451 件,保 护农民合法 权益,促 进现代农业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加强对 涉及非公有制经济案件的审理, 优化发展环境,推进全民创业 。审理好招商引资和涉外、涉港澳台案件,促进东向发 展战略实施和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 产力转化,服务创新型安徽建 设。 坚持依法审判与服务发展相统一,强化发展为上、改革为先的理念,正确 处理司 法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依法支持一切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民事行为, 依法保护一切有利于社会财富增加和人民生活改善的创造成果,努力实现法律效果 和社会效果的最佳结合,着力促进跨越式发展。 妥善调处纷争,增进社会和谐。 围绕改善民生,妥善审结劳动争议、医疗纠纷、拖 欠农民工工资等案件 914 件,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围绕“诚信安徽“建设,及时审结合 同纠纷案件 2065 件,制裁 违约失信, 维护交易秩序;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依法 审理涉 及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案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加大 诉权保护力度,不断拓宽行政 审判领域,依法审结城建、工商、治安、土地、房屋等有关公民人身权、财产权的行政 案件 766 件,慎重审理涉及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新类型行政案件,有效 化解行政争议。加强国家赔偿审判工作,依法 审理各 类国家赔偿案件 60 件,促 进国家 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使确有冤屈的当事人获得司法救济。 坚持调解与判决相结合,着力以和谐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大力推行立案调解,健 全民事案件全程调解机制,丰富调解方法,注重 调解效果,力求案结事了。民事案件 调解结案率逐年上升,2007 年比 2002 年提高了 22 个百分点。积极探索行政案件协调 解决机制,增进人民群众与行政机关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加强执行工作,实现合法权益。 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关于解决执行难的要求,深 入贯彻省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决议,优化执行措施,规 范执行行为,加大执行力度,办结案件 987 件,标的 额 42.5 亿元;组织专项清理活动, 开展指定执行、提级执行、跟踪督办,强化对全省法院 执行工作的统一管理和协调, 最大限度地实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坚持强制执行与执行和解并用,因案制宜,提高执行效果。对被执行人确有履行 能力拒不履行的,坚决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探索建立执行威慑机制,敦促及 时履行义 务;对暂无履行能力的,引 导和支持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着力实现互利共赢,有效 缓 解执行难。 二、以维护人民权益为根本,认真践行司法为民 我院不断丰富司法为民内容,完善司法为民举措, 怀亲民之心, 办便民之事,行 利民之举,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诉讼利益问题。 提升司法效能。以“ 改进两风、增进两情“为重点,扎实开展司法效能建设,理顺职 能分工,优化工作流程,改进审判作风;制定效能建 设“ 十条要求“,全面推行首问负责 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着力构建 长效机制,审判质量和效率有了新的提高。刑 事案件无超期羁押,民事、行政案件全部在审限内结 案,司法公信力 进一步增强。 丰富便民措施。增强服务意识,开展文明窗口建 设,方便群众诉讼。加强诉讼指 导,发放 诉讼指南,实行权利义务告知和诉讼风险 提示,引 导群众依法行使诉讼权 利。坚持和完善巡回审判,就地化解矛盾,及 时调处纷 争,减轻群众讼累。改进裁判文 书制作,增强说理性,提高说服力。推行网上公布裁判文 书,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裁 判的知情权。 强化司法救助。开辟“ 绿色通道“,对进城务工农民、伤残和低保人员等起诉的案 件,优先立案,优先审理, 优先执行, 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对经济确有困难 的当事人准予缓、减、免交诉讼费 354.7 万元,彰 显 司法人文关怀。建立先执行后收费 制度,减轻申请人的经济负 担。探索建立 执行救助基金,对特困群体实行必要的司法 救助。 加强信访工作。建立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 绩效考核制和院长预约接访制,涉 诉 信访渠道进一步畅通。强化全 员信访意识,大力推行判前说理、判中 释法、判后答疑, 涉诉信访源头治理不断加强。 积极开展信访案件专项治理、重点整治和“四定一包“, 及时化解新来访,妥善处理老 户访。涉 诉信访总量逐年大幅下降,我院被最高人民法 院授予“全国法院涉 诉信访 工作先进集体“ 。 三、以实现公正高效为目标, 稳步推进法院改革 我院按照中央的部署和人民法院“一五“ 、“二五“ 改革纲要的要求,积极稳妥推进 法院改革,推动工作机制创 新,不断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 改革完善诉讼机制。严格执行公开审判制度,全面 实行立案流程、庭 审活动、执 行过程、申 诉听证等“ 十公开 “,确保审判权在阳光下运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死 刑核准权改革的决策部署,在思想、组织、业务和物 质装备等方面周密筹划、精心准 备,按期实现了死刑二审案件全部开庭审理、庭 审全程录音录像,死刑案件 审理工作 得到最高人民法院充分肯定。改革民事案件级别管辖,人身损害赔偿、婚姻家庭等八 类案件,原则上均由基层法院受理,便利群众诉讼。探索行政案件指定管辖和提级管 辖,防止和排除不当干预。 改革完善审判组织。遵循司法活动客观规律, 进一步明确合议庭职责权限,健全 合议庭成员权责统一、相互 监督的工作机制。落 实审 判委员会委员直接审理案件、旁 听庭审等要求,规范议事程序和表决方式,完善审判委 员会工作机制,确保 审判职能 的充分发挥。健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机构和审理程序,推行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集 中管辖。落 实人民陪审员制度,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 参审作用,弘 扬司法民主。 改革完善执行机制。实行执行裁决权和实施权分权制衡,完善对外委托评估、拍 卖程序和管理,在全国率先建立执行复议救济和案件评估专家复核制度,规范执行行 为,保证 公正执行。建立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加 强执行联动机制建设,促使当事 人自觉履行义务。推动建立解决执行难联席会议、党委政法委挂牌督办重大案件、 纪 检监察通报典型案件制度,将 执行工作纳入综治目标管理,在全社会形成解决执行难 的合力。 改革完善司法管理。坚持以管理促进审判、保障 审判、服务审判,初步建立了以 审判管理为中心的运行模式。完善立审、 审监、审执 “三个分立“制度,在法院内部逐步 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工作格局。全面实行案件流程管理,对立案、审判、执行、 结案等各环节全程监控,确保 审限内尽快结案。 转变 内设鉴定机构职能, 规范对外委 托鉴定工作,实现审判与鉴 定相分离。 改革完善人事制度。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建立民主、公 开、竞争、择优 的选人用人机制, 实行中层干部竞争上 岗,队伍结构明显优化。坚持凡 进必考,建立条件严格、程序规范的法官任命制度。改革法官遴 选制度,拓宽法官来 源渠道,面向全省择优选调 87 名法官。改革法官考评方式,建立 审判行为与办案效果 并重的绩效考核机制。试行 书记员单独序列管理,健全司法警察双重领导、 编队管理 体制,逐步推行法院工作人员分类管理。 四、以提高综合素质为主线,大力加 强队伍建设 五年来,我院按照法官职业化建设的要求,全面加 强队伍建设,整体素 质显著提 升,先进 典型大量涌现,24 个集体和 177 人(次) 受到省级以上表彰奖励,我院连续五 年获省直“三 优文明机关“、 连续两届获省级文明单 位称号。 加强班子建设。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组自身建设的意见,建立健全领导班子 理论学习制度,增强总揽全局的能力;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增强民主决策的能力;不 断改进领导作风,建立基层联 系点,深入开展 调查研究,增强科学决策的能力。认真 落实协管职责,协助党委选 好配强中级法院领导班子;建立巡视制度,强化对中级法 院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监督。 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广大干警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 列重大战略思想,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深入开展司法为民大讨论、保持共 产党 员先进性教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落实科学发 展观大讨论等活动,教育和引 导 广大干警坚定理想信念,不断 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 责任意识,打牢“ 为谁司法、 为谁服务“的思想基 础,全面提高干警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 加强业务建设。深入开展“建学习型法院、当学习型法官“活动,支持和鼓励干警 参加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 队伍的专业素质、 职业水准和司法能力明显提升。我院干 警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占 83.8%,其中具有博士、 硕士学位和研究生学历的占 35%, 分别比 2002 年提高了 33 个和 24 个百分点。举办任职、续职、晋 职和其他专项培训 47 期,参 训 7536 人( 次)。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大力开展法律适用研究和学 术研讨活动,有 81 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 66 篇论文和裁判文书在全国获奖。 加强对外司法交流,促进相互学习、相互借 鉴。 加强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学习宋鱼水、金桂 兰等英模活动,以先 进典型的感人事 迹教育和激励干警。举办全省法院法官职业技能竞赛、文化建设年、法官之歌文 艺汇 演、体育运动会等大型文体活 动,激 发活力,凝聚力量,营造积极进取、和谐向上的工 作氛围。加 强司法宣传工作,唱响主旋律,打好主 动 仗,推出了赵家忠、李维金、姚维 家等一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 的先进典型,弘 扬司法正气,树立良好形象。 加强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惩防并举 、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 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强化警示教育,定期开展廉政谈话、述 职 述廉、上党课等活动,增强干警的组织纪律观念和廉 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 变的思 想道德基础。严格执行党风 廉政建设责任制,落 实“一岗双责“,坚持每年层层签订责 任书。建立法官不得兼任仲裁 员、案件跟踪 监督、兼 职纪检监察员等制度,不断完善 内部监督机制。 五、以强化监督指导为抓手,不断提升整体水平 我院在全面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强化对下级法院的监督指导,全省法院工作水 平明显提高。中、基层法院五年共办结各类案件 1154026 件。其中, 审结刑事案件 107071 件,判处罪犯 137173 人;审结民事案件 744094 件,涉案标的额 514.2 亿元;审 结行政案件 27126 件;执结各类案件 275735 件,执结标的额 226.7 亿元。978 个集体 和 1983 人(次) 受到省级以上表彰奖励。其中, 1 个中院被最高人民法院记集体一等功, 4 个法院被评为全国模范(优秀)法院,8 人被评为全国模范(优秀)法官。 强化审判监督。普遍实行二审、再 审案件开庭审理,建立二审、再审改判案件实 名通报制度,注重发挥二审 、再 审程序的监督作用,督促下级法院提高审判质量。建 立全省法院案件质量评查制度,制定科学评查标准,组织开展质量评查、裁判文 书评 比活动,不断完善审判质量 监督管理机制。五年来,中、基层法院审结的案件,一审服 判息诉率达 91.6%,二 审维持率达 82.5%。 加强业务指导。及时制定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障构建和谐安徽和实现奋力 崛起、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等指导性意见,引 领 全省法院进一步明晰司法指导思 想,更好地服从服务于全省工作大局。针对审判实践中的热点、 难点问题,大力开展 调查研究,就审理企业破产 、土地流 转、劳动争议案件等制定 50 余件规范性意见,指 导全省法院统一裁判尺度,正确适用法律。充分发挥 典型案例指导作用, 发布具有典 型意义的案例 500 余个,规 范法官自由裁量行为。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 实现 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 调解的有机结合,推 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规范司法行为。针对审判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在全省法院组织开展为 期三年的“规 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改活 动,强化对关键环节、重点岗位 的监督制约,狠抓建章立制,全省法院立改废各项规 章制度近 2000 件,司法 规范化建 设取得明显成效。落实法官行为规范,制定下 发“五条禁令“,规范法官职务行为,约 束法官业外活动。组织开展 诉讼收费专项检查, 严格 执行国务院诉讼费用交纳办法。 夯实基层基础。组织开展专项调研,提出了 关于加强全省人民法院基层建设的 意见, 经省委批转下发,有力推动了全省法院的基 层基础建设。全面完成基 层法官轮 训任务, 5455 名法官通过 全国统一轮训考试,基 层 法官的司法技能和职业素养进一步 提升。实 行编制分配向基层倾 斜,基 层法院分编人数占全省的 70.3%,选调高校优秀 毕业生充实基层法院。加强 人民法庭建设,改建 扩建人民法庭 267 个;进一步优化人 民法庭布局,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方便群众 诉讼 ;开展争先创优活动,首批命名 40 个“ 优 秀人民法庭 “。淮南市田东人民法庭被评为 “中国十佳人民法庭“,另有 4 个人 民法庭荣获“ 全国优秀人民法庭 “称号。制定基 层法院公用经费保障标准,落实中、基 层法院办案专款补助制度,健全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加强信息化工作,率先完成三 级 专网建设,高、中级法院和 80%的基层法院建成局域网。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院牢固树立党的领导观念,始终把法院工作置于党的绝对 领导之下, 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正确 的政治方向。认真学习贯彻 监督法,不断 强化接受 监督意识,先后向省人大常委会 专题报告了审判监督、民事 审判、行政 审判、执行、 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改活动等工 作情况,高度重视审议意见 ,切 实抓好整改。加 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系,认真 听取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工作。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院工作取得的成绩,是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省人大及 其常委会有力监督的结果,是省政府、省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 代表省高级人民法院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院工作离党的要求、人民的期望 还 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是:一些法官的思想观念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服 务大局和司法为民意识需进一步强化;少数法官的司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的案 件审判质量和效率不高;执行难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对下级法院的监督指导还需进一 步加强和改进。对此,我们将认真采取措施,切 实加以解决。 回顾五年走过的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要不断推 进人民法院各项工作,必 须高 举旗帜, 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实现司法指导思想与时俱进; 必须坚定立场,始终坚持党的 领导,自 觉接受人大监 督,把 维护好人民权益作为法院 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牢记使命,坚持服从服务构建和谐安徽、加快实现 崛起的工作大局;必须践行主题,不断增强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把 维护社会公平 正义作为法院工作的生命线;必须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工作体制机制,满足人民日益 增长的司法需求;必须抓住关键,大力推进队伍建设,保持法院队伍忠于党、忠于国家、 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必须夯实基础,提高基层履行职责能力,切 实把维护 人民权益的职能落实到基层。 各位代表,党的十七大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了新的 要求。人民法院在夺取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促进经济又好又 快发展的使命更加艰巨,维护 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的责 任更加重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省高 级人民法院工作的总体任务是:全面贯彻党 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指导方针,全面加强 审判和执行工作,不断深化法院改革,切实抓好队伍建设, 继续强化监督指导,努力 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为构建和谐安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 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紧紧围绕我省经济建设的总体部署,依法审理好涉及国有企业改革等纠纷案件, 推进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依法审理好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金融安全、非公有制经济发 展等密切相关的纠纷案件,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保障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依法审理好涉农案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 进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依法审理好知 识产权案件,保 护自主创 新,促 进科教兴皖。依法审理好 涉及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案件,促进“生态安徽“建设 ,保障可持续发展。依法审理好涉 外、涉港澳台案件,优化投资环境,促进开放型经济发 展。 二、全力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按照构建和谐安徽的要求,依法严惩严重刑事犯罪,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正 确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加强人权保障,减少社会对抗。依法 审理各类民事纠纷 案件,重点审理好与民生相关的劳动争议、医 疗纠纷 、房屋 买卖、建设工程等案件,平 衡利益冲突,维护社会公平正 义。依法 审理各类行政案件,重点审理好涉及城市拆迁、 治安管理、社会保障等行政案件,促进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和谐。 积极参与“ 平安安徽“建 设, 认真落实 人民法院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加强涉诉信 访工作,最大限度增加和谐 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三、认真落实司法为民举措 按照“ 公正司法,一心 为民“指导方针的要求,把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 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不断丰富便民措 施,切实 做到司法亲民、利民、护民;更加注重诉讼调 解,创新调解方法,提高调解艺 术,切实 做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更加注重司法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 权、参与 权、监督 权,切实做到以公开促公正;更加注重执行工作,切实实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四、积极稳妥推进法院改革 围绕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这一目标,进一 步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完善以 审判权为中心的管理体制;继续探索行政案件管辖改革, 推进民事、再审案件级别管 辖改革,完善 诉讼程序运行机制;改革执行工作机制, 积极 参与国家信用体系建设,完善执行联动威慑机制;健全审判质量效率评估体系,完善 符合司法活动规律的权力运行和监督制约机制。 五、大力加强法院自身建设 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 学发展观活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和实践活动,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大力加 强司法能力建 设,进一步改进审判作风,确 保严格、公正、文明司法。 继续推进法官职业化进程,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 伍。切实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进一步强化内部监督制 约,保 证司法廉洁。加强和改进 监督指导工作,不断推进基 层基础建设,提高整体司法水平。 各位代表!当前,安徽进入了厚积薄发、加速 发展的 崭新阶段。前景令人鼓舞,形 势催人奋进。让我们在省委的 坚强领导下,高 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 邓小 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为指导,深入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开拓奋 进,再创 法院工作新局面,再谱司法事业新篇章, 为 构建和谐安徽、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过去五年的工作,请予审议,并 请 省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关于过去五年的工作 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在省委领导、省人大 监督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下, 省法院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 围绕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按照省十届人大历次会 议决议,牢固 树立社会主义法 治理念,积极践行“公正司法、一心为民” 工作指针和“ 公正与效率” 工作主题,认真履 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提高监督指导工作水平,全面推 进人民法院事业,为海峡西岸 经济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和司法服务。 一、依法履行审判职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五年来,全省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 1354477 件, 办结 1345589 件。各 级法院坚持 以和谐方式解决纠纷,全面加 强调解工作,大量矛盾在起诉过程中或者起诉前得到了 解决。这 五年案件受理数、审结数分别比前五年下降 6.51%和 5.64%。省法院共受理 各类大案要案 14401 件,办结 14044 件,比前五年上升 17.89%和 18.93%。 依法打击刑事犯罪。着力维护社会稳定,促 进社会安定有序。全省法院共 审结一 审刑事案件 119975 件 179880 人,比前五年上升 22.76%和 22.61%。依法惩处危害国 家安全、组织利用邪教组织 破坏法律实施等犯罪, 严厉 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和多发性犯 罪。严惩 黑恶势力犯罪和毒品犯罪,依法审结黑社会性 质组织犯罪案件 96 件 1235 人, 毒品犯罪案件 4286 件 6183 人。配合有关部门,深入开展打击诈骗、淫 秽色情、偷私 渡、涉枪 涉爆等专项斗争,审结此类案件 7580 件 11176 人。依法加大 惩治腐败和治理 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力度,共 审结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贿赂犯罪案件 3889 件,原 为县处 级以上公务人员 236 人;审结非国家工作人员贿赂犯罪案件 63 件。依法惩处破坏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 审结案件 4243 件,判决挽回经济损失 40377.14 万元。 认 真执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准确惩罚犯罪。五年来,共判 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直至死刑的 25861 人;对具有法定从轻、减轻情节的,从宽处理;对确实不致 再危害社会的 29967 人,依法判处缓刑;对罪行较轻的 15049 人,依法判处管制、拘役。 坚持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保证无罪的人不受法律追究,依法宣告 136 名刑事被 告人无罪。 认真审理民商事纠纷案件。根据社会转型期案件特点,依法调节各种利益关系, 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五年来,全省法院共审结 一审民商事案件 596819 件,比 前五年下降 5.49%,涉及 诉讼标的总额 713.90 亿元。加强公民人身、 财产权利保护, 审结婚姻、家庭、 继承纠纷案件 148405 件。依法 规 范市场行为,维护交易安全,审结 各类合同纠纷案件 356808 件。保护民商事主体合法权益,审结各类权属、侵 权和其他 民商事案件 91606 件。在所有一审民商事案件中,依法审结涉及企业改制破产、金融 及资产管理、农村土地承包 经营等纠纷案件 9014 件,保障企业、金融、 农村改革与发 展;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审结专利、商 标、著作 权、技术合同等纠纷案件 2148 件; 加强涉台案件审判,审结涉台案件 8568 件,促 进闽 台交流合作;依法审结涉外、涉港 澳案件 8846 件,平等保护 境内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审结海事海商案件 2367 件,维 护航运和贸易秩序,促进我省海洋经济发展;加强林业审判工作,审结林业承包、林 权 纠纷等案件 1625 件,保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顺利进行;积极开展法律拥军活动,依法 办理“涉军”案件 1210 件,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 推进行政审判和国家赔偿工作。坚持监督、 维护、协调 有机统一的行政审判原则, 维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有效化解行政争议。五年来,全省法院共 审结各类一审行 政诉讼案件 12932 件,比前五年上升 18.58%。通 过 合法性审查, 维持具体行政行为的 2449 件,撤销、变更的 1962 件,原告自愿撤 诉的 3499 件,依法作出其他裁决的 5022 件。加强对 涉及城市建设、社会治安、农民权益、 资源保护等群体性行政案件的审理, 主动协调,防止矛盾激化。加强行政非诉执行案件审查 ,审查 44720 件,裁定准予执 行 23935 件。认真审理国家 赔偿案件,确保合法 权益受到侵害的公民得到应有救济, 共审结国家赔偿案件 269 件,决定赔偿 354.47 万元。 加强和改进执行工作。根据中央、省委关于解决“执行难”问题的部署要求,各地 普遍建立由党委、政法委牵头 、相关 单位参加的联席会 议制,把 执行工作纳入综治目 标考核范围,建立完善基层协 助执行工作网络。省法院认真履行统一管理、 统一协调 的工作职责,指导监督各级 法院正确行使执行权。 实 行执行实施权与裁决权分离制度, 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在全国法院率先建立、运行 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落 实当 事人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推进执行联动威慑机制建 设。通过摇号方式确定评估、 拍卖机构, 严格资质和准入条件,确保公平、公正 执 行。推行指定执行、交叉执行、提 级执行,改 进执行方法,提高案件执行效率。健全 强 制执行各项措施,依法打击暴力 抗法行为,灵活运用执行审计 、公布不履行 义务人信息等手段,在保障被执行人基本 生活需要的前提下,督促其依法履行义务。大力清理执行积案,多次 组织全省性集中 清理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涉及金融债权、建 设工程款、农民工工资等执行案件。五 年来,全省法院共执结各类案件 401982 件, 执行标的总额 475.89 亿元。其中,省法院 执结大案要案 985 件,标的总额 49.71 亿元。 强化审判监督工作。坚持实事求是、依法 纠错的原则, 监督指导全省法院依法公 正审理案件。加强二审审判工作,对一审裁判认定事 实不清、 证据不足、适用法律不 当等,依法予以纠正。五年来,省法院和各中 级法院二 审审结案件 88673 件,其中维 持原判 48735 件,改判和发 回重审 16189 件, 调解等其他处理 23749 件。 认真负责地 做好当事人申诉和申请再审案件的复查工作。对符合再审条件的,依法决定再审、提 审或指令下级法院再审。原 审裁判确有错误的,依法直接改判或发回重审。五年共 处 理各类申诉、申请再审案件 85799 件, 经审查启动审 判监督程序依法改判 1247 件, 发 回重审 275 件。全省法院受理各级人民检察院提起二审、再审抗诉案件 1475 件, 审 结 1407 件。其中,抗诉理由成立、依法改判的 427 件;原判正确、依法予以维持的 603 件;调解、 检察机关撤回抗 诉或作其他处理的 377 件。 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按照“平安福建”建设的总体部署,积极发挥审判机 关在平安建设中的作用。开展少年审判综合庭试点,完善未成年人审判制度, 对 15261 名构成犯罪未成年人实行寓教于审,教育、感化、挽救失足青少年。全省法院先 后有 36 个单位被授予全国、全省优秀“青少年维权岗 ”称号。推行减刑、假 释裁前公示 和听证制度,依法办理减刑 81632 人、假 释 611 人,促 进罪犯改过自新。加强审判环 节犯罪预防工作,对判处非 监禁刑罪犯和少年犯开展回访帮教 2147 次,有效减少重 新犯罪。运用典型案例,开展以案讲法等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加 强司法建议工作, 促使相关单位完善制度,改 进管理。 实行司法进社区、到乡村、上海岛,提供法律帮助, 排解矛盾纠纷,扩大审判工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二、坚持以人为本,积极践行司法为民宗旨 省法院自觉落实中央、省委为民惠民政策, 结合实际,完善措施,加 强指导,不断 增强各级法院司法能力,努力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确保严格、公正、 文明司法。 认真审理涉及民生问题的各类案件。省法院深入开展事关民生案件的调查研究, 适时提出指导意见,统一执 法尺度,提高各 级法院服 务、保障民生的司法能力和水平。 全省法院高度重视与家庭、就 业、医 疗、安全、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密切相关案件的 审理,切 实维护群众利益。注重抚育、抚养、 赡养、收养等案件审判,审结案件 10569 件,依法保护老人、妇女、儿童的合法 权益;审结劳动 合同、劳动争议案件 25575 件, 及时受理、审判、执行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依法保障破产企业职工正当权益,在 审理 破产案件中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安置企业职工 31456 名;重视社会保障案件的审理,审 结涉及医疗、工伤、养老、失业等民事、行政案件 4049 件;审结侵害消费者权益和不 正当竞争案件 814 件,依法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和财产安全;加强生态安全司法保护, 审结涉及森林、矿产资源和危害野生动植物、 污染环境的案件 2936 件。在 审理涉及民 生案件过程中,各级法院着眼人民群众最关心、最 现实、最直接的利益 问题,协调、平 衡利益关系,依法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积极采取调解方式解决纠纷。充分发挥司法调解作用,提高当事人选择调解方式 解决纠纷的积极性。大力推 动各级法院依法开展诉讼调解,以司法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坚持“能调则调 、当判则判、 调判结合、案结事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