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樟子松造林首选容器抗旱造林栽培技术的分析_第1页
对樟子松造林首选容器抗旱造林栽培技术的分析_第2页
对樟子松造林首选容器抗旱造林栽培技术的分析_第3页
对樟子松造林首选容器抗旱造林栽培技术的分析_第4页
对樟子松造林首选容器抗旱造林栽培技术的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对樟子松造林首选容器抗旱造林栽 培技术的分析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 展,近年来我国林业领域实现了较为长 足的进步,容器抗旱造林栽培技术的广 泛应用便是这一进步的直观展现,基于 此,本文就容器抗旱造林栽培技术进行 了简单介绍,并对这一技术在樟子松造 林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论述,希望由此 能够为相关业内人士带来一定启发。 中国论文网 /1/view-13038367.htm 关键词:樟子松;容器抗旱造林 栽培技术;造林 中图分类号:S791.253 文献标 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333190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作为水土保持的首选树种之一, 樟子松具备着优秀的耐旱、耐寒、适应 能力等优点,不过在笔者的实际调查中 发现,环境恶劣地区的樟子松裸根造林 往往难以取得较高的成活率,这一问题 是本文就樟子松造林首选容器抗旱造林 栽培技术展开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1 容器抗旱造林栽培技术 容器抗旱造林栽培技术由容器育 苗、移植造林等多种技术形式组成,其 中最主要的当属容器育苗技术,该技术 属于一种应用装有基质或营养土容器的 苗木培育方式,相较于裸根运输的苗木 很容易出现二次伤害和失水问题,容器 培育的苗木能够较好克服这一缺点,这 就使得相关造林工程很容易便能够取得 较高的成活率1。 2 容器抗旱造林栽培技术在樟子 松造林中的应用 作为针叶类绿乔木,樟子松在我 国东北、西北地区有着较为广泛的种植, 但受自然环境破坏等因素影响,近年来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我国很多地区出现了降雨稀少、干旱严 重、自然环境恶化等问题,这就使得樟 子松造林受到了较为恶劣影响,为此本 文就容器抗旱造林栽培技术在樟子松造 林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论述。 2.1 容器育苗 上文中提到了容器育苗属于容器 抗旱造林栽培技术的最重要组成,而其 在樟子松造林中的实际应用则应围绕以 下几方面展开:育苗地选择。樟子松的 育苗地选择直接影响容器育苗成败,因 此本文建议选择可设保护障、光照充足、 无积水、无风蚀、便于管理且有水源的 地段;容器规格选择。采用直径 20cm、袋高 35cm、厚 0.3mm 的塑料袋 作为樟子松育苗容器;苗床规格选择。 结合育苗容器规格确定苗床宽 1m、2 床 间预留宽 50cm 过道,布置育苗容器 25 个/m2;取土装袋。作为容器育苗的重 要环节,取图装袋需要采用“1 铺、2 盖、 3 提苗、4 满、5 墩、6 靠牢”的方法, 具体操作流程可以描述为:“塑料袋装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入 1/3 土并保证樟子松幼苗根系伸展 再次投入 1/3 土通过提苗使苗木处于 塑料袋中央并避免窝根问题出现把土 装满采用双手抱袋的方式将塑料袋容 器敦实采用靠紧靠牢的方式将塑料袋 容器放入育苗床” ;技术要点。装袋需 要选择顶芽饱满且须根完整的壮苗,在 完成取土b 袋环节操作后需要做好容 器袋下部的打孔,这一打孔应在塑料袋 育苗容器装入育苗床前进行,孔的直径 应控制在 1cm 左右、数量为 5 个,为避 免容器育苗环节出现樟子松幼苗生理干 旱致死问题,应在上冻前对幼苗进行培 土防护,翌春苗木萌动时及时撤土,这 一过程应避免损伤幼苗顶芽情况的出现 2。 2.2 移植造林 完成高质量的樟子松容器育苗后, 即可应用容器抗旱造林栽培技术开展具 体的移植造林,这一移植造林所使用的 樟子松容器苗规格应控制在 3050cm 高,一般选择 3 月上旬4 月下旬开展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造林工程,不过 7 月上旬8 月下旬开 展的工程同样能够较好保证樟子松造林 成活率。值得注意的是,容器抗旱造林 栽培技术的应用需要关注以下几方面内 容:植坑规格控制。植坑规格控制需要 结合樟子松容器规格,一般土体直径应 为容器袋规格的 2 倍,还需要保证坑壁 垂直、坑口坑底大小一致;保证容器土 体、苗须根完整。保证土体完整、容器 苗须根完整即可保证樟子松造林成活率 较高、长势良好,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 保证装、运、卸以及造林过程严格落实 樟子松幼苗容器的轻拿轻放,植苗回土 需要依次踏实,并保证樟子松幼苗栽种 深度40cm,由此樟子松造林的抗旱能 力才能够得到更好保障。 2.3 干旱受害救护 为了进一步落实容器抗旱造林栽 培技术的应用,樟子松造林后还应做好 干旱受害救护工作,这一工作可以细分 为以下 3 部分:确定清理和保留幼树。 整株枯死的樟子松幼树需要及时清理,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主干低位枯死、顶芽损坏的幼树需要确 定清理还是保留;修剪枝条。樟子松幼 树的焦灼芽叶、叶部萎蔫枝条、丧失发 芽能力枝条应及时剪除,以此降低樟子 松幼树的水分散失;间苗。结合小群体 植株密集程度和生长情况进行间苗,即 可保证具备优势的樟子松幼树更好生长, 造林存活率也将由此实现长足提升。 3 结语 容器抗旱造林栽培技术能够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