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谈中国诗   第一课时_第1页
12谈中国诗   第一课时_第2页
12谈中国诗   第一课时_第3页
12谈中国诗   第一课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 谈中国诗 从容说课 谈中国诗是现代著名学者、国学泰斗钱钟书先生面向美国学者作的关于中国古典 诗词特点的学术性演讲。作为学贯中西的大学者,钱钟书先生以他的睿智与渊博,将中国 古典诗词的特点作了精要的阐述,纲举目张,高屋建瓴,深入而浅出。 本文的听众是美国朋友,所以本文开宗明义:在阐明“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时,主要 是引用西方文化名人的材料和西方的诗歌来做比较,用的是“比较文学”的“立场” 。接着 作者列举中外诗歌,从民族风俗学、风格学,乃至哲理意义学等多个角度阐明了中国诗歌 所具有的特征:中国诗歌以抒情诗为主;中国的抒情诗篇幅短小;中国的抒情诗讲究含蓄 蕴藉;中国的诗的风格是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等等。文章在后半部分还申明了本次演讲中 为什么“有意对中国诗的内容忽略不讲”的原因,并借此说明中国诗歌尽管在表现形式上 确实有别于外国诗歌,但是它首先是诗,具有诗的基本特征,而且由于人类的基本习性是 相同的,所以“中西诗不但内容常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 , “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 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 ,这样既对中外“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进行了批判,同时也告诫了外国朋友怎样正确对待中国的诗歌,以及对中国诗歌研究 应该持有的态度。 整个演讲,引用广博,全文不足 3500 字,可是引用到的中外诗人的谈话或诗句有 30 多处,引文内容甚至还涉及中西方哲学和绘画,以及宗教著作百喻经 ,可谓洋洋大观, 体现了作者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丰厚的学术素养;语言亦庄亦谐,幽默生动,又善于引 譬设喻,妙趣横生。 在教学本文的过程中,首先要理清文章的思路,并分条概述课文的基本观点。其次, 要学习本文的演讲技巧。要根据听众对象,并结合自身长处来确定话题和调用材料。再次 要学习演讲者的幽默技巧,认真体会比喻语句所带来的表达效果。当然由于本文是一篇学 术性演讲,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本文作为跳板进而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特点,为今后进 行诗词鉴赏做好一定的知识准备。作为能力拓展的要求,教师还可以布置学生以钱钟书为 观照对象,选取一个点进行切入,使学生能对钱钟书的文风及其著作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比如钱钟书的笔法文风独具特色,往往呈现出特有的机智幽默,善用取譬说理,学生可以 研读围城 ,进行参照阅读。此外,作为发展性目标,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中西诗歌创作进 行比较性研究,以加深对中国古典文化特色的总体认识。 拟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以梳理课本观点及行文思路为主,第二课时则以拓展研究比 较性阅读为目标。 教学重点 1.比较研究方法在文学评论中的运用与借鉴; 2.中国古典诗词独特的美学意义与感受。 教学难点 1.钱钟书独特的取譬及其作用; 2.领会文章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的行文布局的特点。 教具准备 搜索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 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提高诗词鉴赏的能力; 2.初步理解比较研究的方法,并能简单运用以研究其他文学现象; 3.了解钱钟书的文风。 过程与方法 1.习用并重。学习并领会作者引用的中西诗歌中的经典诗句,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探 讨一些文学现象; 2.宏观与微观皆重视。宏观上要把握文章行文思路,微观上要关注诗句的内涵; 3.课内与课外结合。既关注课文要旨,又以此为契机,全面了解钱钟书文风,深刻理 解中国古典诗词之审美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热爱生活,热爱诗,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2.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以及敏锐的审美洞察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借助网络等手段了解本文作者,并做好充分的预习,尤其要事先疏通文章所涉 及的中西方诗词。 2.教师搜集有关钱钟书的资料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导入新课 导入 1:同学们,你们一定看过电视连续剧围城吧?谁能跟大家说说对这部电视 连续剧的印象?(学生七嘴八舌回答,教师予以适当点评)那么大家知道围城的作者 吗?有谁可以给大家作个介绍呢?(学生多数只能粗略回答)大家都知道了围城的作 者是钱钟书,但钱钟书先生不仅是位著名的作家,更是举世公认的文学评论家,学贯中西 的大学者,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钱先生的诗论谈中国诗 。 导入 2:同学们,你们知道钱钟书先生这个人吗?(学生回答)今天老师先给大家讲 个有关钱钟书先生的故事:据说西方的文化界名人到中国来往往要了却两个心愿,一个是 要见识一下中国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再一个就是要见识一下闻名世界的学贯中西的大学 者钱钟书先生。一天,西方一位女学者好不容易搞到了钱钟书先生的住宅电话,于是她就 提出约见的要求,可是钱钟书先生却婉言谢绝,他说:“如果你觉得鸡蛋好吃,何必非得 找到那只下蛋的母鸡呢?”钱钟书说话的幽默与机智由此可见一斑,那么钱钟书的学术性 论文语言功夫又有怎样的特色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谈中国诗 。 推进新课 一、作者简介 钱钟书先生 1910 年出生于江苏无锡,1933 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1935 年赴牛津大 学攻读,后又至巴黎大学研究法国文学。归国后,曾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国立师 范学院英语系主任,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央图书馆外文部总编等。解放后,任清 华大学外文系教授。1953 年转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新时期又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 还曾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 卓越成绩。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 ,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 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 ,短篇小说集人兽鬼 ,长篇小说围城 ,文论及诗文评 论谈艺录 。其中围城有独特成就,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 谈艺录融中西 学于一体,见解精辟独到。解放后,钱先生出版有宋诗选注 管锥篇五卷、 七缀集 槐聚诗存等。钱先生还参与毛泽东选集的外文翻译工作。主持过中国文学史 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他的宋诗选注在诗选与注释上都有高明识见,还对中外诗学中 带规律性的一些问题作了精当的阐述。 管锥篇则是论述周易正义 毛诗正义 左传 正义 史记会注考证 老子王弼注 列予张湛传 焦氏易林 楚辞洪兴祖外传 太 必修 5 第三单元 备课人:李老师 平广记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学术巨著,体大思精,旁征博引,是数十年学术 积累的力作,曾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钱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方法, 融会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 被誉为“文化大家” 。 二、检查预习情况(幻灯出示相关内容) (一)正音正字 骨髓(su) 譬如(p) 羡妒(xin) 轻鸢(yun) 颦蹙(pn c) 凑泊(b) 槛外(jin) 深挚(zh) (二)词语解释 1.一蹴而就:踏一脚就能成功,形容轻而易举。蹴,念 c,是“踏”的意思。就,成 功。 2.回肠荡气:气为之舒,肠为之转。形容音乐、文辞十分婉转动人。荡,动摇。 3.数见不鲜:经常来的客人就不宰杀禽畜招待,原意是常到人家去就惹人讨厌,后来 指事物经常见到,并不新奇。数,念 shu,屡次。鲜,新杀的鸟兽。 4.空中楼阁:本来是指“海市蜃楼” 。现比喻脱离实际的理论或虚构的事物。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意,疏通文脉 明确:本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1)交代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 第二部分(2)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第三部分(36)重点论述中国诗的特点。这部分又分三层: 第一层(3) ,从诗的篇幅上进行论述:中国诗的特点就是短,它形成的原因则是由于 韵律的要求。 第二层(45)论述中国诗的意韵之美“言有尽而意无穷” ,且富于暗示。 第三层(67)通过对比的方式具体论述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风格。 第四部分(8)论述中国诗的总体特色,并且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根据本国文化根基, 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合作探究 研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 (一)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加以阐述的? 明确: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是比较文学的,这更切合外国听众,通过比较可以使外国 听众更快地把握中国诗歌的精髓。 钱钟书先生清楚地意识到给外国听众介绍中国诗歌,是不宜对其作概述或概论的,尽 管外国听众更希望有个笼统的印象,但文化习惯上的巨大差异决定了这种做法只会适得其 反,因此,作者开篇就阐明自己立论的方式是采用比较文学的手段。但为了委婉地阐明自 己如此立论的目的,钱钟书先生便借用西方人极其崇拜的浪漫主义诗人勃莱克的快语“作 概论就是傻瓜”来过渡,这体现出钱钟书先生一贯的机智。 (二)在作者看来,中国诗歌的基本特征是什么?钱钟书先生又是怎样来论述的呢? 明确:在钱钟书先生看来,中国古典诗歌中最为发达成熟的是纯粹的抒情诗,而且峰 极出现异常之早,但中国缺乏史诗(严格说来,这说法不确切,中国其实有世界上规模最 为宏大的史诗格萨尔王 ,是藏族口耳相传保存下来的,但中国过去的研究家往往并不重 视对民间文艺的挖掘与整理,以致钱钟书误认为中国古代没有史诗) ,而且中国诗歌因早熟 导致了早衰。 对此问题的论述,钱钟书先生主要采用了比较与比喻的方式。比如他将西方诗歌发展 的一般脉络与中国诗歌发展的脉络进行对比,指出中国诗歌史诗远不如抒情诗那样发达, 且西方史诗早慧,可史诗在中国却欠发达,是为对比。但在指出中国诗歌尤其是抒情诗早 熟而早衰的缺陷后,钱钟书先生又指出这种现象在中国传统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